关于形容有春意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有春意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有春意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有春意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春意》赏析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春意》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意》作品介绍
《春意》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0卷。
《春意》原文
春意(一题作春怨)
作者:唐·孟浩然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帷。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春意》注释
①全诗校:“一题作春怨。”此诗作意与王昌龄《闺怨》相*。
②《楚辞·九歌·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遗,赠。
③愁乱如丝。“丝”、“思”谐音双关。
《春意》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春意》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160春意(壹題作春怨)孟浩然
佳人能畫眉,妝罷出簾帷。
照水空自愛,折花將遺誰。
春情多豔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極楊柳,壹種亂如絲。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杜甫《江梅》
春意满西湖,湖上柳黄时节。濒水雾窗云户,贮楚宫人物。 ——辛弃疾《好事*·春意满西湖》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孟浩然《春意》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羊士谔《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腊前冬至後,报春意、动南坡。——宋无名氏《木兰花慢·腊前冬至後》
清明初过雨初收,春意重因霁景留。——宋庠《新晴·清明初过雨初收》
竹篱寒食节,微雨澹春意。——陈与义《寒食·竹篱寒食节》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刘因《观梅有感》
昨尽极知春意在,夜深无奈月明何。——范梈《傅之经历谒告还湘中,未语别而宵征。翌日,与僚友追送生居亭中二首·其一》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佺期《杂诗》
春意两相牵,秋水双波溜。——关汉卿《正宫·白鹤子》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李清照《念奴娇·萧条庭院》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李清照《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春意侬先得,花开伊独早。——*《五古·咏梅》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贺铸《石州引·薄雨收寒》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春意才从梅里过,人情都向柳边来。——辛弃疾《浣溪沙·偶作》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朱绛《春女怨》
嘉木灌业春意好,可怜不种紫荆花。——应傃《句》
可怜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释中仁《举狗子无佛性话颂》
都无惜春意,樽酒为谁倾。——梅尧臣《春晴对月》
物华春意尚迟回,赖有东风昼夜催。——白居易《酬南洛阳早春见赠》
画戟从来瑞霭浮,顿回春意到南州。——仲并《*江太守生辰二首·画戟从来瑞霭浮》
阳崖泄春意,井圃留冬芜。——孟郊《立德新居》
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元稹《桐花》
开林斩猴杙,种花续春意。——仇远《和子野见寄十二辰体》
江国今来见,君门春意生。——孙逖《和咏廨署有樱桃》
荒营寂寂隐山椒,春意空惊故柳条。——皎然《武源行赠丘卿岑》
两鸡不识春意佳,栖迟也傍庭前花。——王淮《钱舜举画花石子母鸡图》
应是不眠非守岁,小客春意入灯花。——姜夔《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落尽红芳春意阑,绿芜空锁辟疆园。——吴融《春晚书怀》
何当洧水多春意,触忤诗人作卫篇。——卢宁《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六·仙女谭》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满树天香书掩门,无端春意褪红焜。——唐寅《花降图·满树天香书掩门》
那知湛露漙秋草,春意*铺无剩少。——陈傅良《送郡守汪充之移治严陵》
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白居易《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
物情无老少,春意自繁华。——胡仲弓《春晚山茶花数朵艳甚》
即今欲雪未雪已著念,挽回春意能先期。——陈造《喜雪篇》
看取明年春意动,更于何处最先知。——司空图《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溪上危堂堂下桥,腊馀春意卷寒飚。——宋庠《新春雪霁坐郡圃池上二首·溪上危堂堂下桥》
天恩何旷荡,春意亦冲融。——仇远《元夕恩霈即事》
晴天春意并无穷,过腊江楼日日风。——羊士谔《郡斋感物寄长安亲友》
渐觉酒边春意暖,不知檐外月光寒。——柯潜《灯夕宴同年陆孟昭秋官宅二首·其一》
老景乐事稀,春意骏足骛。——陈造《次韵严文炳暂别归吴门》
湖边冻柳生春意,月下晴梅动暗香。——韩维《次韵和李公达见寄》
春意四帧组诗
【立春】
青鸟叫开年的大门
盈盈的春
陪庭树飞花
一路的苦苦寻觅
尽管,西域还一袭银装
我却热泪涟涟
鞭牛也罢,吃生也可
古老的*惯
盼个新的气象
雾霾散了,太阳暖了
大地乐章还没开场
冰河却咧着嘴笑
农家的小院
倒贴个俏俏的春字
花狗要陪雪姑娘远嫁
小花猫思绪万千
怀揣一段梅香
依着窗棂甜甜地想
【雨水】
一丝
无声的问候
圆梦久盼的心愿
悄悄的气息
把干涸的'心田
滋润得舒舒坦坦
冰雪消融
春的画卷渐次徐展
一声
庄重的宣言
兑现久酿的心愿
轻轻的爱抚
把沉睡的沃野
侍弄得思绪万千
绿芽萌动
春的画卷渐次徐展
一阵
匆匆的脚步
回荡在万水千山
微风的信使
把春回大地的喜讯
谱写成唐律宋篇
迎春花开
春的画卷渐次徐展
【惊蛰】
太阳的暖意
唤醒冻僵的大地
风轻云淡时刻
月光浅笑
山青水欢的远景
春意盎然的诗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意盎然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意盎然的诗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4、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梅尧臣《苏幕遮·草》
5、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6、芳菲消息到,杏梢红芳菲。——贺铸《小重山》
7、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春词》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日游湖上》
10、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间檐积雨声。——苏轼《新城道中》
11、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
1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13、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王涯《春游曲》
14、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辛弃疾《满江红》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7、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咏春笋》
18、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韦庄《长安清明》
19、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白居易《江岸梨花》
20、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21、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3、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4、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25、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26、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27、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28、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29、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30、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31、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32、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33、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长安春望》
3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35、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3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7、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3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9、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40、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4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4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43、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44、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6、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春怨》
47、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4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不仅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诗,有引导学*之意。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诗意
好日子里在泗水河边寻找春天的景色,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无聊的时候发现春天的景色很美丽,万紫千红总是春天。
《春日》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扩展阅读:《春日》教案
一、教材简析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大致理解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四、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cai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作者资料。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积累
1、天女散花:请大家用“春”字组词,组的词的越多,地上开出的小花也越多。
2、课件出示相关词语,开火车读一读。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开春 新春 春风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游 春雷 春潮 报春 春节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和日丽 春花怒放
3、过渡:多美的词语!多美的春天!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古人赞美春天的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一首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古诗《春日》,这是是南宋诗人朱熹的名作。
二、学*古诗,享受春天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解题。(在春天里、春天的日子)
3、作者简介:生自由交流作者资料。
4、自由地、大声地读全诗。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将学生的感受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将所找词句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赏玩美好的风景。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都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
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
向阳草木青,明媚春光暖,春天的美,俯拾皆是,但尤爱诗词里如画的春。
诗词君今天为大家整理了100首春光诗词,让我们一路流连在这诗词间,感受春天里最美的风景,最深的感情!
-1-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4-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5-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7-
《夜月》
【唐】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窗纱。
-8-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南春》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是杜牧的名作之一。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诗意
《江南春》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江南春》散译
干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江南春》注释
⑴莺啼:即莺啼燕语。
⑵郭:外城。此处指城镇。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⑶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⑷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讽刺了皇帝依赖佛教。其中应指现存于江阴青阳镇的悟空寺。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同时杜牧还留下了一首《芙蓉湖》),赞誉江阴美景:
丹树村边烟火微,碧波深处雁初飞。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
《春日》是朱熹的名作之一,也是我们较为熟悉的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扩展阅读:朱熹的影响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 ,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猎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朱熹晚年定居建阳考亭讲学,四方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研究理学,著书立说,与蔡元定等创建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考亭也因此喻为“南闽阙里”,建阳称为“理学之乡”,也因朱熹、蔡元定、刘爚、黄干、熊禾、游九言、叶味道史称“七贤过化”之乡。如今每年清明节前后,远在美日韩及港澳台等海外朱子后裔都会前来祭祀拜谒,他所创立的南宋理学迄今仍被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推崇。
*常之景最为难写,能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临其境,《》可以说是的名作了。那么这首诗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鉴赏
杜甫这首五言律诗是他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诗篇之一,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当时,诗人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苦营,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经过长期颠沛流离和饱经忧患的杜甫,生活总算暂时得以安定,所以他才有町能对成都自然景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细致的琢磨,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不少吟咏它们的诗篇。《春夜喜雨》,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首。
诗一开头,杜甫就赞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由于成都地处“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一到春天虽然常常晚上下雨,但次日却又有明媚的阳光。这就正如诗人在另一首诗中所描绘的:“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水槛遣心二首》)在正需要雨水之时,雨就降下来了,它是“知时节”的,所以“当春乃发生”。这种为万物生长所必须的“及时雨”,真是难得的好雨!这两句诗,是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绘的。把无情作有情,把无知当有知,杜甫作诗常常如此。这里把春雨当作有知觉的,故它能根据需要,应时而降。诗中的“知”字和“乃”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诗人喜雨的心情跃然纸上。
接着,第三、四两句既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又传出了它的润物之神。因为好雨下在夜里,故诗人着重是从“听觉”上去描绘雨景的。雨细而不能骤,随夜色而逐渐隐没。它悄悄而来,默默无声,不为人们所觉察,故称为“潜入夜”。这样不声不响地下的雨,当然是滋润万物的细雨。“细无声”,正好恰当地表现了它的可贵精神。这里的“潜”字和“细”字都用得准确、贴切,前者透露出风很微,后者说明了雨极小。这恰如仇兆鳌所说:“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杜诗详注》卷十)
第五、六两句是进一步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野径”指田野间的小路,是指地上;“云”是指天空。由于晚上正在下雨,所以浓云密布,群星潜藏,月色无光,天空和地上都是一团漆黑,正说明雨意正浓。而一片墨黑的世界里,唯有江边船上放射出一线光芒,并且显得格外明亮。这是一幅极其生动的雨中夜景图。诗人在这里所用的“俱”字和“独”字,都是为了突出这种景象。而在这种景象之中,也包含了诗人自己惊喜的感情。
最后两句是写雨后晓景。是第二天的事。天明雨霁,整个成都城都是耀眼的繁花,花朵沉甸甸地抬不起头来。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至此,诗人对喜雨的感情达到了*,于是“花重锦官城”的冲口进发而出,真是“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放王嗣奭说:“束语‘重’字妙,他人不能下。”(《杜臆》卷四)
这首诗描写细腻、动人。诗的情节从概括的叙述到形象的描绘,由耳闻到目睹,自当晚到次晨,结构谨严。用词讲究。颇为难写的夜雨景色,却写得十分耀眼突出,使人从字里行间。呼吸到一股令人喜悦的春天气息。这首诗题虽是《春夜喜雨》),但是全诗不露喜字,却又始终充满喜意。显然,诗人这种感情的产生绝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而有其现实基础。据史*载,在他写作此诗的前一年,京畿一带就有严重灾荒,“米斗至七千钱,人相食”(《资治通鉴·唐纪》)。因此,杜甫一听到雨声,就感到无限喜悦,这喜悦恰好反映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春意已深的古诗
古诗中的春意
形容有春意的古诗
春意秋冬的古诗
含春意思的古诗
古城春意的古诗
灞桥的春意古诗
春意的诗句
寒去春意渐浓的古诗
写春意象的古诗
春意小鸟的古诗
春意浮来的古诗
春意古诗的画报
春意阑珊的古诗
描述春意浓的古诗
富有春意的古诗词
春意的古诗小画报
不辜负春意的古诗
6句话的春意古诗
春意的古诗词句
渭河边的春意古诗
墙头春意闹的古诗
农村春意的古诗句
描写春意浓的古诗
表达春意的古诗词
春意盎然的古诗配画
春意盎然的诗句
春意盎然的诗词
草长莺飞春意浓的古诗
春意正浓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