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婵拜月的古诗

关于豹婵拜月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豹婵拜月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豹婵拜月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豹婵拜月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4) 语录(3k+) 说说(2) 名言(509) 诗词(392) 祝福(1) 心语(318)

  • 中秋拜月的来历

  • 中秋
  • 中秋拜月的来历

      在很多地方,都有中秋拜月的*俗,你知道中秋拜月的来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拜月的来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 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 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 游子,更 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杜 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 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 的重要*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 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 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 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 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 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 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 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 后,全家人围桌 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 盛 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 究。

      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 月,中 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 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 *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阅读全文]...

2022-05-22 06:18:29
  • 四大南戏《拜月亭》

  • 语文
  • 四大南戏《拜月亭》

      《拜月亭》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 古代*杂剧剧本,是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元代关汉卿作。共四折一楔子。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仅存曲词和部分宾白,主要写大家闺秀王瑞兰和秀才蒋世隆悲欢离合的婚姻爱情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大南戏《拜月亭》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简介

      《拜月亭》 也称《王瑞兰闺怨拜月亭》《蒋世隆拜月亭》元·关汉卿作。主要写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故事。共四折一楔子。战乱逃亡之中,王瑞兰与母亲失散,书生蒋世隆也与妹瑞莲失散。世隆与瑞兰相遇,共同逃难中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妇。瑞莲则与瑞兰的母亲结伴同行。瑞兰的父亲偶然在客店遇到瑞兰,嫌弃世隆是个穷秀才,门户不相称,催逼瑞兰撇下生病的世隆,跟自己回家,在路上又与老妻及瑞莲相遇。瑞兰一直惦念着世隆,焚香拜月,祷祝世隆*安,心事被瑞莲撞破。二人得知情由,姐妹之外又成姑嫂,愈加亲密。蒋世隆与逃难途中的结义兄弟分别高中文武状元,被势利的瑞兰之父招为女婿。世隆与瑞兰相见,知她情贞,夫妻终于团聚。瑞莲则与世隆的结义兄弟成婚。

      剧情

      金国兵部尚书王镇,在蒙古军进攻金国都城中都时,奉命前往前线视察军情。他的女儿王瑞兰和母亲为王镇送行,希望父亲速去早回。不久,王瑞兰和母亲出都避乱,“秋风飒飒,暮雨凄凄” ,“一点雨间一行恓惶泪,一阵风对一声长吁气” , “上面风雨,下面泥水” ,“一对绣鞋儿分不得帮和底,稠紧紧粘糯糯带着漩泥。” 一时,哨兵赶上来,王瑞兰母子被冲散。混乱中,瑞兰听见有人连叫三声自己的名字,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个秀才。这秀才名叫蒋世隆,他与妹妹瑞莲失散,“瑞莲” 与“瑞兰”相*,王瑞兰误以为秀才叫她。王瑞兰这个受封建教养很深的大家闺秀,在家时一听说“女婿”两字,“早豁地离了坐位,悄地低了咽颈,缊地红了面皮” 。现 在顾不得 “羞和耻” ,愿与世隆结伴同行,以兄妹相称。世隆说明乱军掳掠单身妇女,“有儿夫的不掳掠” 。王瑞兰只好答应: “不问时权做弟兄,问着后道做夫妻。”在避难时受过世隆帮助、与世隆结为兄弟的陀满兴福,在山寨落草做王,遇见来山寨附*的世隆与瑞兰,劝世隆留在山寨。王瑞兰一见蒋世隆与“盗寇”称兄道弟,本来心中就很不高兴,见蒋世隆与兴福饮酒欢谈,便责备世隆“为那笔尖上发禄晚,见这刀刃上变钱疾”, “待风高学放火,月黑做强贼”。最后,她与世隆“佯做个一家一计,且着这脱身术谩过这打家贼” ,总算和世隆一起离开了兴福称王的山寨。

      世隆与瑞兰在旅店里成了婚,不意世隆染病,瑞兰为他尽心护理,请医调治。恰巧王镇路过旅店,父女相认,瑞兰向父亲苦诉战乱发生后,家业抛撇,人口逃亡,母女失散,天各一方的遭遇。瑞兰又向父亲说明: 因为在兵乱中无倚无靠,多得蒋世隆帮助,自己已招他为婿了。王镇一看女婿是个穷秀才,非常生气; “穷秀才几时有发迹! ”避难中的瑞兰本来希望得到些 “春光艳阳,东风和畅”,没想到“刬地冻剥剥的雪上加霜,无些情肠” 。王镇不顾世隆生命垂危,不顾瑞兰感叹悲伤,毫无哀怜悯恤之意,强拉瑞兰离开世隆。瑞兰不好违抗严父之命,只好请求父亲容她向关键时刻有恩于自己的世隆说几句临别话。她要世隆好生保重,向世隆解释道: “兀的这是俺亲爷的恶傥,休把您这妻儿怨畅” ,“俺这风雹乱下的紫袍郎,不识你个云雷未至的'白衣相” ,她叮咛世隆注意用药和饮食,叙说离情别意,保证立志守节,等待世隆: “咱兀的做夫妻三个月时光,你莫不曾见您这歹浑家说个谎” 。

      原来蒋世隆的妹妹蒋瑞莲与哥哥失散后,和王瑞兰母亲相识,被认为义女。瑞兰回家后,和义妹瑞莲一起生活。她无时无刻不思念世隆,对父亲的赚贫爱富、喜武厌文,很不满意。一天她随义妹闲行散闷,看到“荷叶似花子般团园,陂塘似镜面般莹洁” ,便想到儿时能使自己“腹内无烦恼,心中无萦惹?似这般青铜对面妆,翠钿侵鬓贴! ”瑞莲开玩笑说为她找个可心女婿,以解心烦。她回答说: 无女婿快活,有女婿受苦; 有了女婿,“六亲每早是说; 又道是丈夫行亲热,爷娘行特地心别” 。她心想女婿是真,不要女婿也是真; 她说不要女婿以免六亲说闲话是带气的真话,是对父亲拆散她与世隆的不满。把义妹打发歇息去后,她让梅香安排桌几,烧柱夜香,遥向世隆倾诉心事。她第一柱香只愿尊君改变主意,第二柱香祝愿世隆身体痊愈,夫妇团园,永不分离。她的话被义妹瑞莲听见,羞得脸红腮热,只好把她和蒋世隆结识经过告诉瑞莲。瑞莲听了为之啼哭,瑞兰以为瑞莲是世隆的“旧妻妾” ,当得知瑞莲是世隆的亲妹妹,眼前的义妹就是自己的小姑姑,自己这个姐姐就是她的嫂嫂时,不由得变悲为喜,更加痛恨她那“狠爹爹” ,更加思念蒋世隆; “没盘缠,在店舍,有谁人,厮抬贴?那消疏,那凄切,生分离,厮抛撇! 从相别,恁时节,音书无,信息绝。” 自己“这些时眼跳腮红耳轮热,眠梦交杂不宁贴” 。世隆他“暑湿风寒纵较些,多被那烦恼忧愁上送了也” 。可以看出,她与世隆亲妹的意外相认,使她那无法排遣的相思之情为之缓解,但接踵而来的便是这种相思之情的更加无限的延伸。

      封建势利的王镇,为了家里将相双全,旁人羡慕,不顾瑞兰反对,要招文武状元为婿,王镇是兵部尚书,重武轻文,让亲生女儿瑞兰招武状元,让义女瑞莲招文状元。瑞兰从心里羡慕瑞莲“贪着个断简残编,恭俭温良好缱绻” ,不满于自己“贪着个轻工短箭,粗豪勇猛恶因缘” 。使她意料不到的是,武状元原来是陀满兴福,文状元就是蒋世隆。她责怪世隆得官招亲,把她抛撇,诅咒说: “亏心的上有青天” 。蒋世隆责怪瑞兰食言失节,另招佳婿,把他忘怀。瑞兰表白自己对他“情脉脉,恨绵绵” ,“昼忘饮馔夜无眠”的思念之情,她让世隆于没人处问瑞莲,“兀那瑞莲,便是证见” 。事已至此,王镇只好改变计划,让瑞兰与世隆团园,瑞莲和兴福结合。

      作者简介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评价

      此剧把大家闺秀、尚书之女王瑞兰在与蒋世隆结合过程中微妙的思想感情表现得细致逼真,生动自然。她本没有自己挑选女婿的心愿,战乱使她与世隆相遇,患难使她与穷秀才结合。她对世隆的忠诚有两个思想基础: 一是世隆在关键时刻使她免遭乱军掳掠,二是自古及今,没有那个人一生下来便做大官享富贵,世隆现 在穷,将来总会发迹的。后来瑞莲开玩笑说为她找女婿,严父为她招状元,她的心里反映很不一样,但都是很矛盾的,然而忠于世隆的决心却又是坚定不移的,最后终于得到了一个意料不到的美满结局。对世隆的始弃终就则是对嫌贫爱富、重武轻文的王镇的绝妙讽刺。战乱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使许多人弃家流离; 但战乱也给象王瑞兰这样的大家闺秀提供了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条件,可谓因祸得福。在这里,作家并没有把战乱完全当做一件坏事来写。

      后来又出别人据此改编的:

      施惠(元)著《幽闺佳人拜月亭》(又名拜月亭)

    [阅读全文]...

2022-02-22 05:41:04
  • 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 中秋节
  • 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以下是小编带来为大家带来的中秋节拜月的风俗,供大家参考。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中秋之夜,一轮圆月高挂在深邃夜空,播撒下皎洁光华。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中秋拜月*俗。

      据*民俗学会常务理事黄涛教授介绍,拜月*俗兴盛于上古之时,源于先民对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神化。

      周代以后,对日月的随意性跪拜演变为固定时间、场所和程序化的祭祀制度,并成为皇权象征。

      《国语·周语上》记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南北朝之后,我国古代岁时文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尤其是隋唐以后,国力昌盛、经济繁荣,为节日游乐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形成于唐朝初年的中秋节,将皇家垄断的拜月活动,发展为千家万户全民赏月的浪漫节日,聚会、宴饮、拜月、赋诗等*俗随之兴起。

      到了宋代,中秋节更加隆重热闹,少男少女们对月祈福许愿,成为当时京城的流行时尚。

      据宋代金盈之的《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当时京城赏月聚会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城里十二三岁的孩子都穿上**的服饰,到楼上或庭院里焚香拜月,男孩子祈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孩子对月伫立、默默许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来,亲人团圆、拜月祈福成为中秋节最重要的主题。

      记载明朝北京风俗的《帝都景物略》一书中,对中秋节祭月有详细的记载。

      京城之外,全国各地中秋拜月、全家团圆、吃月饼等*俗都很兴盛,吟咏中秋、感悟人生的宋词更是佳作迭出。

      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苏轼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对月而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据上海民俗专家徐华龙介绍,明清时期的中秋之夜,上海商贾、官绅之家都会供设天香案桌,摆放嫦娥、月宫、玉兔等吉祥图像,置备菱、藕、石榴、柿子等四色鲜果,取“前留后嗣”之意拜月祈福。

      上海人的中秋节晚饭,除了月饼和桂花糕,一般还要吃毛豆荚和芋艿。

      豆荚谐音“得吉”,芋艿谐音“运来”,以示祈福吉祥。

      此外,上海还有中秋夜烧香斗(又称斗香)的*俗,许多大桥的桥头都燃着特制的大号香斗。

      人们将中秋夜结伴出游赏月称为“走月亮”,将女性结伴到寺庙祈福、到夜市游玩称为“踏月”,踏月女性在中秋夜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做“走三桥”。

      今年中秋,正值上海旅游节火热举行期间,上海许多旅游景点结合传统文化推出了中秋拜月主题活动。

      上海桂林公园通过“吟中秋”“拜中秋”“树中秋”三大板块活动,再现繁华盛唐的古雅庆典。

      位于上海闵行区的韩湘水博园推出“中秋月浦江情”马桥拜月游园会,继承发扬当地传统的请月、拜月、咏月、走桥、挑灯、对歌等*俗,同时增添了民俗特色集市、大型LED祈福墙、互动游乐等现代娱乐活动,古今交融,推陈出新。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

      到了*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俗

      *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

      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

      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

      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

      这个*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

      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

      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

    [阅读全文]...

2022-07-30 01:47:06
  • 拜年古诗 关于春节的古诗大全

  • 拜年,春节
  •   1、《迎春》

      【清代】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2、《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拜年》

      【明代】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癸巳除夕偶成》(其一)

      【清代】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5、《除夜》

      【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6、《新年作》

      【唐代】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7、《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8、《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代】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9、《甲午元旦》

      【清代】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0、《元日(玉楼春)》

      【宋代】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阅读全文]...

2021-12-15 02:09:33
  • 春节拜年的古诗

  • 春节,拜年
  • 春节拜年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拜年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3.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4.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人日思归(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6.人日寄杜二拾遗(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7.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8.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9.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0.守 岁 (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11.生 查 子 (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12.田家元日(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14.除 夜(文天祥 )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15.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6.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17.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8.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9.卖痴呆词 (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20.屠 苏 酒 (瞿佑 )

      紫俯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

      21.迎新春(柳永)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 晴景回轻煦。 庆嘉节、当三五。 列华灯、千门万户。 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 十里然绛树。 鳌山耸、喧天潇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 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 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太*时、朝野多欢民康阜。 随分良聚。 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22.一 寸 金 (宋)曹勋

      霜落鸳鸯,绣隐芙蓉小春节。 应运看,月魄分辉,坤顺同符,文母徽音芳烈。 诞育乾坤主,均慈爱、练裙岂别。 经沙塞、涉履烟尘,瑞色怡然更英发。 上圣中兴,严恭问寝,宫庭正和悦。 看寿筵高启,龙香低转,声入霓裳,檀槽新拨。 翠衮同行乐,钧韶奏、喜盈绛阙。 倾心愿、亿载慈宁,醉赏闲风月。

      23. 元日有题 (唐)崔道融

      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 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24.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 )

    [阅读全文]...

2022-04-17 10:11:44
2021-12-30 15:31:44
  • 春节拜年古诗词

  • 拜年,春节,文学
  • 春节拜年古诗词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拜年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2、《已酉新正》

      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3、《除夜》

      高适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4、《除夜》

      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5、《已酉新正》

      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6、《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7、《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8、《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头六十人。

      9、《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0、《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阅读全文]...

2022-01-20 23:58:35
  • 月的诗句古诗_七夕的诗句古诗月

  • 七夕,祝福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月的诗句古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1、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欧阳修《晚泊岳阳》

    2、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3、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帷。和凝《喜迁莺晓月坠》

    4、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5、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6、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7、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

    8、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杜甫《宿赞公房》

    9、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10、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11、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2、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13、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14、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

    15、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6、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李白《夜坐吟》

    17、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18、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19、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黄庚《临*泊舟》

    20、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21、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2、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3、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24、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2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6、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27、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8、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29、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曹雪芹《咏菊》

    30、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31、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刘翰《好事*花底一声莺》

    3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3、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34、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35、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6、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37、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杜牧《早雁》

    38、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刘沧《经炀帝行宫》

    39、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40、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明月上高楼》

    41、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42、霜风洗出山头月。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

    43、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4、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45、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其二》

    46、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47、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48、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郑畋《马嵬坡》

    49、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50、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阅读全文]...

2022-04-11 20:22:44
  • 关于月的古诗

  •   1

      [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2

      [唐]

      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唐]

      王维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

      [唐]

      张泌

      《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5

      [宋]

      苏轼

      《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

      [唐]

      李商隐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7

      [唐]

      牛希济

      《生查子》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8

      [先秦]

      诗经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1]兮。舒忧受兮。劳心慅[2]兮。

      9

      [魏晋]

      陆机

    [阅读全文]...

2021-11-25 06:01:09
  • 带月的古诗句

  • 带月的古诗句

      1、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2、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4、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5、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春夜》

      6、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7、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10、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1、五月渔郎相忆否。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2、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1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

      14、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其一》

      15、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16、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7、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18、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李白《关山月》

      19、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0、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2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2、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3、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24、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25、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26、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27、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28、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29、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30、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阅读全文]...

2022-06-03 22:01:38
当前热门
豹婵拜月的古诗 - 句子
豹婵拜月的古诗 - 语录
豹婵拜月的古诗 - 说说
豹婵拜月的古诗 - 名言
豹婵拜月的古诗 - 诗词
豹婵拜月的古诗 - 祝福
豹婵拜月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