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富春江的诗句

关于形容富春江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富春江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富春江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富春江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17) 语录(4k+) 说说(1) 名言(397) 诗词(156) 祝福(25k+) 心语(85)

  • 描写富春江景的唯美句子

  • 唯美
  • ②天下佳,古富春。

    ”(元·吴桓赞)③云:“三吴行尽千山水,犹庐景清美。

    ”上游七里泷, 水如染,山如削, 峰紧紧流窄,鸢飞鱼跃,称“富春江小三峡”。

    自严子陵钓台至窄溪,江流宽阔,*绿树烟花,小桥流水,山庄错落,更兼有严子陵钓台、大奇山、白云源、桐君山、天子岗等名胜古迹点缀其间,宛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④富春江景色四季宜人,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零星来江水绿如蓝”的艳春、“*绿树凝滴翠”、“翠色随人欲上船”的夏景,或是“一江流碧玉、*点红霜”的秋色,都有一番醉人的魅力。

    即便是“诸山皓然”、“寒江独钓”的冬天,也有耐人寻味的底蕴 . ⑤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 ⑥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 ⑦遥望当年,元代画坛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隐居富春,费时数年绘制了一幅“富春山居图”。

    ①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南朝梁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1) 吴均 风烟俱(2)净(3),天山共色(4)。

    从流飘荡(5),任意东西(6)。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7),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

    水皆(9)缥碧(10),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11),直视无碍(12)。

    急湍(13)甚箭(14),猛浪若(15)奔(16)。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17),负势竞上(18),互相轩邈(19),争高直指(20),千百成峰(21)。

    泉水激(22)石,泠泠作响(23);好鸟相鸣(24),嘤嘤成韵(25)。

    蝉则千转不穷(26),猿则百叫无绝(27)。

    鸢飞戾天(28)者,望峰息心(29);经纶世务者(30),窥谷忘反(31)。

    横柯上蔽(32),在昼犹昏(33);疏条交映(34),有时见日(35)。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

    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

    一作《与朱元思书》。

    吴均(469—520),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书:信函 (2)俱:全,都。

    (3)净:消散,散尽。

    (4)共色:同样的颜色。

    共,相同。

    (5)从流飘荡:(小船)随着江流漂浮荡漾。

    从,顺,随。

    (6) 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7)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

    (注: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

    原文可能是作者笔误。

    )至:到。

    许:表约数。

    (8)独:独特。

    绝:到了极点。

    (9)皆:全,都。

    [阅读全文]...

2022-03-17 12:31:15
  • 富春江旅游攻略

  • 旅游,旅行
  • 富春江旅游攻略

      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小编今天将带来富春江旅游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富春江简介

      富春江(FuchunRiver)*浙江省中部河流。为钱塘江建德市梅城镇下至萧山区闻家堰段的别称。长110公里,流贯浙江省桐庐、富阳两县区。自梅城以下5公里至芦茨埠附*为峡谷段。富春江下切中生代火山岩,形成长达24公里的著名七里泷峡谷。*岩石陡立,层峦叠嶂,山水相映,景色秀丽。自梅城以下5公里至芦茨埠附*为峡谷段。被开辟为国家AAAA级景区;王洲岛是三国吴大帝孙权故里,他的爷爷孙钟在这里种瓜多年,岛上还有吴大帝庙等古迹。

      富春江地理位置

      富春江为*浙江省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与兰江汇合后河段始称富春江,下起富阳,上至淳安县。其中桐庐县境河段称桐江。

      富春江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富春江镇富春江

      富春江景色

      富春江*山色清翠秀丽,江水清碧见底,素以水色佳美著称,富春江景色更兼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镇点染,使富春江、新安江画卷增色生辉。富春江一带昔有“小三峡”之称,“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在支流胥溪注入处,有“子胥渡口”、“伍子胥别庙”等古迹。梁文学家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富春江风景(“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富春江景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自下游建富春江水电站后,这一带淹为水库,泱泱江水,宛若明镜,*青山点点,“七里扬帆”成为当今严陵八景之一。

      富春江旅游攻略

      富春江是浙江省中部河流,流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富阳等县,是钱塘江的中游。1982年,富春江作为富春江至新安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是古人对富春江的赞誉。富春江旖旎的风光如一首清新的诗,一幅淡雅的画;又象一条历史的长河,包孕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以“山青、水清、史悠、境幽”四绝为特色,享有“小三峡”之誉。船行其境,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情画意富春江风景区中七里泷风光带和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最为秀丽,有“严陵问古”、“桐君山”、“子胥野渡”、“七里扬帆”、“葫芦飞瀑”等景点。富春江就是以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魅力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人。黄公望曾作名画《富春山居图》,表现了富春江富阳桐庐境内一带的美丽风景;历代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牧、范仲淹、陆游等1000多名诗人曾在这里留下了2000多首传世之作。所以,富春江又被称之为“浙西唐诗之路旅游线”。

      【富春江交通】:富春江流域跨越富阳、桐庐、建德三县、市,320国道高等级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

      1、客车从杭州出发的客车班次最多,游客到达杭州后,前往杭州汽车南站乘客车到达桐庐,车程约一个半小时。

      2、自驾或包车

      A:杭州出发,约一个半小时。

      B:从上海出发,约三小时。景区内可乘船前往各个景点。

      【富春江类型】:河流

      【富春江最佳游玩季节】:3月—10月最佳。江面吹来的风湿润清新,沁人心脾,山间凉爽舒适,是避暑胜地。春季赏烟花薄柳,秋季看山色五彩斑斓。

      【富春江建议游玩】:1—2天

      富春江小三峡

      富春江小三峡,分为龙门峡、子陵峡和子胥峡,位于富春江上游桐庐七里泷至建德梅城一段河道,全长24公里,是富春江上风光最美的'一段,峡内山高谷深,群峰对峙,江面舒展,水势*缓。正所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这是古人对富春江的赞誉;“不是漓江,胜似漓江”这是今人对富春江的评价,并把它与长江三峡、桂林漓江并称为我国最著名的三条江河风光游览线。景区内的严子陵钓台是著名的东汉古迹,为我国十大古钓台之首,景色绝佳。和钓台隔江相望的是风景秀丽的龙门湾,这里山势险峻、水色澄清、山居民风、渔村风情各具特色。船行其境,清风拂面,确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诗情画意。“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这是苏东坡对桐庐富春江的赞美,今天读来,感觉一点都不为过。

      【富春江小三峡—开放时间】:8:00—16:30

      【富春江小三峡门票】:免费

      【富春江小三峡地址】: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镇云源路1号

    [阅读全文]...

2022-07-17 17:46:18
  • 富春江唯美句子

  • 唯美,个性
  • 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山水的句子

    俱净,天山共色.PS:其他句子写自富阳到桐庐山水之美的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代人在富春江沿岸的美好环境中的感受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③从听觉方面描写山中泉喧鸟鸣情景的句子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④描写富春江沿岸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⑤文章中直接表达对富春江及沿岸景色的无限赞美之情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句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与朱元思书》中与其写作手法相似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⑦第一段中可作为全文纲领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位于杭州南郊的富素称“春江第一城著名景点有:鹳山“春江第一楼”、岛农家乐、碧云洞、龙门瀑布、三国孙权故里、元代画家黄公望隐居地等。

    大源镇附*还有国内独一无二的“经纬线科学公园”。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桐庐一段的富春江*洞奇石美,山清水秀,古今中外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3000余首盛赞桐庐的佳作。

    宋朝诗人范仲淹赞桐庐为“潇洒桐庐”。

    目前,桐庐已形成了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五大旅游景区,有瑶琳仙境的溶洞奇观,有“天下独绝”的天目溪漂流,有红灯笼乡村家园的乡村公园风情,有中药鼻祖圣地桐君山,还有国家森林公园大奇山,既可寻胜访古,纵情山水,又可体验乡...

    1、创作背  景魏晋南北朝时,黑暗,社会动乱。

    因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2、全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史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称赞。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受梁武帝欣赏,任为奉朝请。

    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有《吴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并未流传下来。

    保留下来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以水色著称于世的富春江,素有“奇山异天下独绝”之称。

    浙江水系的翡翠玉带,尤以桐庐最为秀丽。

    古人云:“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清美。

    ”上游七里泷, 水如染,山如削, 峰紧紧流窄,鸢飞鱼跃,称“富春江小三峡”。

    自严子陵钓台至窄溪,江流宽阔,*绿树烟花,小桥流水,山庄错落,更兼有严子陵钓台、大奇山、白云源、桐君山、天子岗等名胜古迹点缀其间,宛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富春江景色四季宜人,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零星来江水绿如蓝”的艳春、“*绿树凝滴翠”、“翠色随人欲上船”的夏景,或是“一江流碧玉、*点红霜”的秋色,都有一番醉人的魅力。

    即便是“诸山皓然”、“寒江独钓”的冬天,也有耐人寻味的底蕴 .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

    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 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中国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分上下两段。

    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

    *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

    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水行山中,山绕水生。

    群峰拥翠,为旅游风光中少见。

    富春江以水系为主体,融合众多飞瀑、雄奇岩峰 、古老村落缀成一组风光旅游带,可谓“水碧山青画不如。

    ”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

    古人是怎样描绘富春江景色的呢

    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富春江名胜诗集》一书中就摘录了自南北朝至清代1500年间的1003人,吟咏富春江山水的诗词就达2000余首。

    其中南朝吴均的《与宋元思书》日:“风烟俱净,天下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唐朝韦庄称富 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可见,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胜景了。

    流贯桐庐境内的富春江山光水色,足以使人陶醉。

    [阅读全文]...

2022-04-14 17:17:34
  • 关于春江的诗句

  •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鲁迅《赠日本歌人》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李白《登锦城散花楼》

    今年送我黄山游,春江花月征人愁。——黄景仁《短歌别华峰》

    谷雨春江暮,茶烟晓寺晴。——陈允*《酬同志》

    枫叶藏蛋雨,春江作画图。——张子翼《雨中寓多寻山庄·其六》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吴文英《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骆宾王《畴昔篇》

    何以羞晨餐,春江鳜鱼肥。——郭印《再和·玄真仙中人》

    厌向春江空浣沙, 龙宫落发披袈裟。——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

    呜呼杜少陵,醉卧春江涨。——戴复古《杜甫祠》

    春江晓鼓收更鼍,笋舆催上西城坡。——李弥逊《春日同游梅花坡韵赋诗坡字》

    春江千里草,暮雨一声猿。——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

    安得春江棹,东原归偃仰。——袁凯《察院夜坐》

    春江足鱼雁,彼此勤尺素。——权德舆《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

    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杜甫《宿凿石浦》

    莫春江水渺无边,射策封书复几年。——徐渭《对明篇·四明山》

    谁与春江上信鱼,可怜霜刃截来初。——陆龟蒙《袭美以巨鱼之半见分因以酬谢》

    江花江草庐山下,春江花朝秋月夜。——白玉蟾《琵琶行》

    富春江头风浪稀,富春山里薜萝垂。——张昱《答仁一初禅师次韵》

    去年相忆豫章城,咫尺春江如万里。——杨基《湘阴庙梨花(有序)》

    别后春江上,随人何处圆。——李群玉《初月二首》

    秀润潜涵夏木清,空蒙映带春江绿。——晃冲之《同鲁山韩丞观女灵庙前险石》

    目极千馀里,悠悠春江水。——刘希夷《春女行》

    雪岸犹封草,春江欲满槽。——元稹《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

    故土多薇蕨,春江有鲤鲂。——陈高《丁酉岁述怀一百韵》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杨基《登岳阳楼望君山》

    匹马愁冲晚村雪,孤舟闷阻春江风。——郑谷《倦客》

    楚水渡归梦,春江连故园。——刘长卿《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别岑单父》

    美人来去春江暖,江头无人湘水满。——张籍《寄远曲》

    何如并著春江船,蒲茸紫立柳黄眠。——文森《沈启南画渔舟晚钓图为毛贞夫同年题》

    春浦杨花撩乱飞,春江鮆鱼来正肥。——梅尧臣《送次道学士知太*州因寄曾子固》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

    相烦为报真消息,莫待春江柳色深。——方回《寄彬州孙通守振武闻泝湘将至八桂》

    采石月明才夜讲,武昌鱼美又春江。——方岳《送程伯茂佥书武昌》

    我来行一月,风雨春江渺。——杨基《舟中闻春禽寄江阴包鹤洲》

    奉檄得初心,一舸春江浏。——度正《奉别唐寺丞丈一首》

    张饮春江湄,送此倦游客。——史鉴《送节推华公谪官》

    玉树参差障羽幢,旧愁如水漫春江。——袁华《无题拟李商隐·玉树参差障羽幢》

    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张乔《送友人进士许棠》

    [阅读全文]...

2021-12-08 13:26:44
  • 关于富春山的诗句

  •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朱熹《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

    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李白《古风其十二·松柏本孤直》

    钓濑水涟漪,富春山合沓。——李德裕《二猿》

    海门山到富春山,碍石冲沙水几湾。——方回《泛浙江二首·海门山到富春山》

    耕富春山能重汉,隐王官谷未忘唐。——刘克庄《和季弟韵二十首·天海凭高两杳茫》

    富春山人好尚古,见此便以作吾物。——文同《富春山人为予道其所获石于江中者状甚怪伟欲》

    富春山下桐庐县,江水萦回千万峰。——胡仲弓《桐庐县》

    宰相昔起富春山,门生四海皆过官。——陆文圭《送罗秋崖》

    靖节早辞彭泽县,子陵终老富春山。——宋自逊《隐逸》

    富春山下桐江渡,今古舟车南北路。——萨都剌《再泊钓台次鲜于伯机韵》

    迢迢富春山,潣潣桐江水。——郑善夫《严陵滩》

    何似大痴三丈卷,万松残雪富春山。——吴伟业《送王元照·其三》

    桐庐江中秋水清,富春山中秋月明。——缪瑜《钓台二首·桐庐江中秋水清》

    严陵不肯仕,归耕富春山。——周砥《寄倪云林》

    归来富春山,山色终耐看。——周密《钓台三十韵》

    归耕富春山,高卧无迍邅。——戴冠《严子陵墓次韵》

    富春水有金鲤鱼,富春山有油壁车。——胡奎《题望云图》

    郴有何公岭,遥望富春山。——黄衷《次韵燕泉司空和陶五首·其四·馀闲》

    我今暂别行当还,扁舟还过富春山。——童冀《送胡琪之富阳》

    改罢新诗吟未了,舟人又指富春山。——吴与弼《大浪滩》

    富春山中有客星,辞荣归来意更真。——赵孟頫《过严陵钓台·其一》

    吾慕严子陵,隐居富春山。——范梈《钓台歌》

    振衣独立富春山,鱼鸟亦知心事閒。——周巽《钓台》

    惟有富春山下月,清光常绕石滩流。——张昱《题严子陵》

    富春江头风浪稀,富春山里薜萝垂。——张昱《答仁一初禅师次韵》

    又不见子陵垂钓富春山,万事无心天地閒。——张宁《题钓鱼图勉许瑛》

    南游重上富春山,高节清风竟莫攀。——张宁《登子陵祠》

    片帆又过富春山,新水*添旧日滩。——张萱《重过桐江钓台留题·其一》

    严陵滩上富春山,烟水林泉已成癖。——王汝玉《题丘园旧隐图》

    莫道狂奴犹故态,富春山水是相知。——王立道《钓台吟送人之桐庐·其一》

    [阅读全文]...

2021-11-27 01:11:11
  • 关于描写富春山水的诗句

  • 山水
  • 关于描写富春山水的诗句

      游富春江之一

      春江游至月当头,

      便作青衫一日侯。

      拟把余生都寄此,

      停舟试问白沙鸥。

      春游富春江之二

      一江烟雨半城浮,草色齐天路欲无。

      明日钱塘潮应满,沿途水涨到清湖。

      七绝·富春江远眺

      西望桐君江水分,山头绿处起黄云。

      披金白鹭斜阳里,隔岸渔舟语可闻。

      七律·雨过富春

      如丝细雨乱微微,

      画舫相呼看鲤肥。

      戏浪鱼穿萍水闹,

      追风鸟逐絮花飞。

      鱼矶花好祈君喜,

      古渡烟轻聚涧稀。

      浪涌船徊江九曲,

      闲歌撒网向何归?

      排律·春游富春江

      西行景逾秀,百里水云图。

      浩荡摇山影,葱茏润鸟呼。

      严滩流草叶,孙宅贴桃符。

      来去千年雨,传吟半页书。

      天涯满春一色,归思发桐庐。

      日暮寒风渐,竹深闻鹧鸪。

      七律·重返富春江

      正是江南桐叶黄,蹉跎岁月自彷徨。

      箬蓑挂背遮秋雨,钯镢横肩挑夕阳。

      渡口白杨空寂寞,滩头乌桕徒凄凉。

      年年归雁知吾意,漫步江边枉断肠。

      七绝·富春江梅

      桐庐渐入百花天,对岸人家隔水烟。

      远望江梅花半树,芦湾荡出钓鱼船。

    [阅读全文]...

2022-05-08 05:19:10
  •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_惠崇春江晓景的古诗词

  • 诗意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意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诗意: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赏析: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晚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ju.51tietu.net延伸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注释:

    1、惠崇:北宋名僧能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赏析: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晚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春江晚景的诗意

    《春江晚景》

    作者:张九龄

    原文: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注释:

    1、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赏析:

    张九龄喜欢清澹的景色,一般是色调素洁,如月光、白云、青山、淡水,他的笔下没有浓艳的景物。而且喜欢远远地观照,在远景中体味某种超然的情怀。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

    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此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

    尾联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惠崇春江晓景的古诗词。

    [阅读全文]...

2022-05-10 16:11:01
  • 《春江晓景》古诗赏析

  • 《春江晓景》古诗赏析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江晓景》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解说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 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晓景》原诗的翻译:

      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一江春水,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

      《惠崇春江晓景》赏析:

      在《惠州春江晚景》这一题画诗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寥寥数笔,不但道出了惠州春江艳丽的景象,而且烘托出河豚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一题画诗也流传甚广,吟唱至今历欠弥新。 就连苏东坡落魄失意时,仍然不忘以鱼抒怀,借鱼言志。他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一时幽愤寂苦,无以排遣,因而常泛舟樊口,钓鳊野炊。

      惠崇是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以工于小景见你。东坡此诗题在他的《春江晓景》画上,非但状其形,而且传其神。桃花在竹外,写出了相互衬托的艺术效果。苏轼另外《和秦太虚梅花》一诗中也有“竹

      外一枝斜更好”之句,可见是他的得意之笔。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画面上鸭子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虽然清人毛奇龄讥之为:“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许多人并为此争论不休(见《渔洋诗话》),但这一名句不得不为人们所称道。

      苏东坡是北宋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其诗风雄健,词的豪放,一曲“大江东去”千古传唱。但少有人知他与鱼也有诸多的“情缘”。他的鱼诗诗中有画,清新自然,直抒胸意,如清水芙蓉,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苏东坡一次吃罢鲥鱼,就着满口的余香,欣然赋诗曰:“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鲥鱼属鱼中上品,*上奇珍,其色白如银,肉质鲜美,有鱼中西施之美誉,当然东坡居士爱不释口,也难怪自诗中字里行间,余香袅袅,令人垂涎。 他不但赋鱼入诗,而且神笔入画。在描绘“长江三鲜”之一的河豚时,他不愧为丹青妙手,诗中大家。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苏洵、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竹外桃花三两枝,这是一派和煦的风光: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鸭知水暖,光凭画是体现不出来的,诗却表达出来了。其实岂是鸭子先知水暖?一切水族之物,皆知冷暖。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唐人有“花间觅路鸟先知”的诗句,与此句异曲同工。这句诗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物逢春气象新。江边,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这七字不是泛泛地吟咏景物,而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贴切地实写出这两种植物的情态,没有一字是闲笔。清人王士肚在《渔洋诗话》中赞赏这句诗说:“坡诗……非但风韵之妙,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梅尧臣描写这种景象云:“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诗的前三句是描写惠崇画里的景物,这最后一句则是即景生情的联想。作者这样写就把整个画面勾勒得更为完美了,给人以严冬已尽、春到人间的喜悦。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把画上所无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现出来。如果诗的全部四句均是景物白描,则形式上未免有些呆板。最后一句的处理,不但使全诗灵动鲜活,也使诗和画的意境都被大大地丰富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原诗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九僧”之一。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晚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此时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时节,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了。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阅读全文]...

2022-06-26 18:15:52
  • 惠宗春江晓景的古诗(惠崇春江晚景一首古诗)

  •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惠崇是北宋名僧,《春江晓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人。惠崇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他的画现在已经遗失,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阅读全文]...

2022-01-31 06:51:36
形容富春江的诗句 - 句子
形容富春江的诗句 - 语录
形容富春江的诗句 - 说说
形容富春江的诗句 - 名言
形容富春江的诗句 - 诗词
形容富春江的诗句 - 祝福
形容富春江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