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危楼是谁写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危楼是谁写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危楼是谁写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危楼是谁写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1、宿:住,过夜
2、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
3、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解说】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鉴赏】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是运用夸张的手法,诗句如下: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难》)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8、*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寄牛相公
杜牧
汉水横冲蜀浪分,危楼点的拂孤云。
六年仁政讴歌去,柳远春堤处处闻。
采桑子
辛弃疾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念奴娇 登多景楼
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登初阳楼寄怀北*郎中
唐
皮日休
危楼新制号初阳,白粉青葌射沼光。避酒几浮轻舴艋,
下棋曾觉睡鸳鸯。投钩列坐围华烛,格簺分朋占靓妆。
莫怪重登频有恨,二年曾侍旧吴王。
登临沮楼
唐 张九龄
高深不可厌,巡属复来过。本与众山绝,况兹韶景和。
危楼入水倒,飞槛向空摩。杂树缘青壁,棹枝挂绿萝。
潭清能彻底,鱼乐好跳波。有象言虽具,无端思转多。
同怀不在此,孤赏欲如何。
登夏州城楼
唐 罗隐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万里山河唐土地,
千年魂魄晋英雄。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赏析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柳永的诗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欢迎阅读!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原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伫,长时间站立。危楼,高楼。黯黯,心情沮丧,无精打采。会,理解。疏狂,狂放不羁。
◎翻译
久久地倚靠着高楼的栏杆,在微风**中极目远望,一缕春愁从天边黯然升起。残阳中苍茫的大地云霭缭绕,有谁能理解我凭栏远望的意思呢?
想要放纵身心一醉方休,以酒当歌排潜心中的愁苦,怎奈强作的欢颜终究索然无味。那么就让我无怨无悔地在相思中消瘦下去吧,为了你而憔悴老去也心甘情愿。
◎赏析
《蝶恋花》又作《凤栖梧》,是同一词调的不同名称。这一词调经常用来表达“男女相思”的主题。
上阕情、景交融,写作者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春愁油然而生,由望远而怀远。下阕抒**感,写作者为了排解相思之苦借酒浇愁,而结果相思未解更觉无趣,于是索性任自己的思绪飞扬,发出为了思念中的情人甘愿消瘦憔悴的感慨。
“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作者久久地站立在高楼之上,轻轻吹拂着他的面颊的春风勾起了他对远方情人的相思之情,于是在目力所及的天际,一股愁绪黯然升起并迅速蔓延开来。让愁绪生于天际,是为了让这愁绪由远而*、由小而大,这样既使人感受到作者的相思是那样的博大、那样的久长,也给无形的相思赋予了一种如云似雾的形象,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愁绪的翻涌、思念的流动。另外,魂牵梦绕的情人远在他乡,人们不由得会产生这样的联想――那生于天际的愁绪或许就是她“放飞”的!虽然天各一方,无法相见,但思念的愁绪将两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意境,这样的表现手法,巧妙、浑厚而又浪漫天成。
“草色烟光残照里”,既是作者眼前的实景,也是他内心愁苦的写照。草色青青、暮霭氤氲,黄昏的'落日将一抹斜阳泼洒在苍茫的大地上,使得目力所及是那样的空旷寂寥。然而,更加寂寥的是内心,思念已经使他的内心如眼前的大地般荒芜。一个“残”字,道出了作者的无奈和凄凉。是的,除了思念,他还能做什么呢?他只能默默“无言”,独倚高楼,极目远方,遥寄相思。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的“无言”,胜过万语千言,包含万千思绪,囊括万千风情。可是,有谁能理解这种无言凭阑念远相思之意呢?远方的情人,你能理解吗?很少有人没有尝过相思之苦,然而苦到让人无法“会”意、不能理解,当是苦到了极致。
下阕,作者似乎豁然开朗,想痛痛快快地大醉一场,“对酒当歌”,强作欢颜,借此放纵身心,把苦涩的愁绪抛到九霄云外。然而,思念是根植于心的,用酒来麻醉自己和强迫自己开心,简直就是自欺欺人,到头来不仅没有排遣愁苦,反而使自己越发地感到无聊、无趣、无味。不过作者并不是以此来说明“借酒浇愁愁更愁”这一尽人皆知的道理,而是进一步反衬自己对远方的情人的感情是多么的真挚和强烈,更重要的是,为下一句起到转承的作用。
结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是全词之睛、通篇之警策。既然“对酒当歌”也无法排遣心中的愁苦,那么就索性任由自己的愁绪漫天飞舞,让相思来得更猛烈些吧!相思是一种折磨,但这种折磨苦中含蜜,为了心爱的人,哪怕被相思折磨得瘦骨嶙峋、憔悴老去也在所不惜!一个“终”字,使得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至死靡他的才子词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对“消得”的解释稍有争议,胡云翼先生的《宋词选》里注释为“值得”,可谓深得其解。这两句把天下有情人彼此思念的真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古诗十九首》里有“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的诗句,以上结穴或许是从这两句演化而来,但古诗显然表现得较为含蓄、*和,与之相比,柳永的表达更直白,感情更浓烈,态度更决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王国维借用柳永的这两句词来说明成大事业、做大学问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忘我、坚韧、锲而不舍的精神,虽然和词的原意不合,但足见他对这两句词非常欣赏。
◎柳永小史
柳永(984年-1053年),字耆卿,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因在族内排行第七,俗称柳七,当时他和兄长三复、三接被世人誉为“柳氏三绝”。
柳永在宋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李煜是宋词婉约派的开门人,那么柳永就是将婉约风格推向了鼎盛。在形式上,他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成为能够容纳更多内容的长调慢词;在内容上,他摆脱了官词的束缚,大胆地描写市井百姓的情调和情绪;在语言上,创造性地大量使用民间俚语,使词通俗化、口语化。正因为如此,他的词不仅风格浪漫多情、委婉凄美,而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当时广为流传,以至于“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三变作新乐府,天下咏之”。乐工每谱得新曲,必找他填词,而歌妓只要唱了他填词的歌曲,就会“声价十倍”。这是宋代任何词人都无法相比的。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大家中,死后形成节日祭悼民俗的只有两人,一位是屈原,另一位就是柳永。自北宋仁宗到南宋高宗的上百年间,为了祭奠这位词人,清明节风行“吊柳七”的民俗,也叫“上风流冢”。据说仁宗皇帝听说了这件“奇事”,不太相信,就派了一名大臣前往柳永的葬地乐游原上探看虚实,结果大臣回来后,不仅证实确有其事,还抄录了一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诗:“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仁宗看后,不禁为自己埋没了人才而脸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宿:住,过夜。
2、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3、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4、语:说话。
5、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诗意: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m.ju.51tietu.net)。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注释翻译赏析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篇词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注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注释
⑴伫(zhù)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⑵望极:极目远望。
⑶黯黯(ànàn):心情沮丧忧愁。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⑷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⑸会:理解。阑:同“栏”。
⑹拟把:打算。疏狂:狂放不羁。
⑺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与"对"意同。
⑻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⑼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⑽消得:值得。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翻译
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至于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词人在这里闪烁其辞,让读者捉摸不定。
下片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其中伊指深爱的女子,也指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延伸阅读:读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的爱情词写得非常有特色,可能因为都是柳永亲身体验,情动于心然后形于笔端,自然有着凭空想象难于表露的充沛意象与丰富情感。词的字里行间贵在以情动人,情切而意深,那种刻骨铭心的爱不只让自身销魂,也让每一个读者动容,这就是他在《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所表达的相思,几百年来,一直让每一个被思念所困扰的人体验着,那是一种无比真切的表述。
原词: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柳永(984年-1053年),字耆卿,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因在族内排行第七,俗称柳七,当时他和兄长三复、三接被世人誉为“柳氏三绝”。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柳永在宋词中有着很高的的地位。如果说李煜是宋词婉约派的开门人,那么柳永就是将婉约风格推向了鼎盛。他的词不仅风格浪漫多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委婉凄美,而且通俗易懂、音律谐婉、朗朗上口,在当时广为流传,以至于“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三变作新乐府,天下咏之”。乐工每谱得新曲,必找他填词,而歌妓只要唱了他填词的歌曲,就会“声价十倍”。这是宋代任何词人都无法相比的。故柳永受到歌妓们的爱戴。柳永也有自己思慕的美人,一生的追求,即使面容憔悴也不改初衷。他的这首《蝶恋花》就是柳永自始至终为追求真爱而不惜耗尽精力以致身体消瘦的真实写照。
《蝶恋花》却是柳永作于晚年。不论当年柳永是如何春风得意,疏狂放浪,而今都已然成为往事。此时的柳永登高而望,但见满目春愁。春愁为何物?见到春天生发的愁。什么愁呢?如果是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当然可以是怀春,可以是思念,可以是叹息韶华;如若是个年轻才子,当然可以是惜春,叹流年逝去,然理想仍遥遥无期。然而此时倚栏而立的却是位年事已高的柳永。看着这勃然生机的无际春色,就跟看着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在追逐嬉戏一样,不得不叹息自己的衰老。特别是,一位一生不得志的老人,望着这无极春色,想起自己此生再无有实现心志的机会,理当感到愁苦无穷。所以无边的春色都弥漫着愁绪了。而这种愁绪却没有人能够领悟的,这是怎样一种落寞无助的感受。当柳三变流连歌楼酒肆之时,红袖添香,多少红颜?拍歌饮酒,多少诗友?而今却再无人能知他心情了。
柳永年轻的时候借诗词和酒来消遣,但是没办法年轻时的那种兴致已然过去了,即使想要像年轻时的疏狂也永远的不可能,已经觉得无所谓了。但是,为了她(心仪的女人)而消瘦憔悴,这一点却始终没有后悔过。或许也正是“春愁”中的其中之一吧。因为“她”不在身边,满目春色皆是愁;因为她不在,没有人能“会凭栏意”;因为没有她,歌酒都无味。当然,这是对这首词的其中一种理解,但是,细细想来未免觉得有点肤浅。往深里再想想,柳永笔下的“伊”未尝没有所指。指代他过去的那种生活,为歌伎酒女乐工填词的豪兴,以及藐视官场终于落得漂泊一生的狂放。然而王国维却赋予“伊”以理想之意,拿了这句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之第二境。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了新的解释,也深入人心。为理想而孜孜不倦,不惜为其销魂着迷,即使憔悴也不后悔,正是追求理想者的确切描写。
北宋仁宗年间,有位女子叫谢玉英,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恼了宋仁宗,得不到重用,中科举后只能当个余杭的县宰。他途经江州时,照旧流浪于烟花柳巷,结识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这是谢玉英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成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向谢玉英盟誓,表示忠贞不渝的爱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至诚专一以待柳郎。柳永在余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女子,但未忘谢玉英。三年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谢玉英另寻新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的题词,发现柳永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所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叹人间真男女难为知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柳永的爱情结局,但愿那读书人也有耐人寻味的下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通篇之警策。既然“对酒当歌”也无法排遣心中的愁苦,那么就索性任由自己的愁绪漫天飞舞,让相思来伴随人生也会衍生出无限的惬意。相思确实是一种精神上折磨,但这种折磨又是苦中含蜜的,为了心仪的女人,哪怕被相思折磨得瘦骨嶙峋、憔悴不堪也在所不惜!一个“终”字,使得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至死靡他的才子词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首词妙在紧扣“春愁”即“相思”,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乎是“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掉转笔锋,如此遮遮掩掩,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词在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也更吸引人们去猜测、琢磨。
全词刻画了一个至诚男子追逐真爱的形象,心理描写细腻充分,词的最后两句,直表胸臆透辟地揭示了柳永的精神境界。柳永的这首《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把爱情的执著表现到了极致,成了后人表达真情挚爱的载体,尤其是最后两句,体现了人们永不言弃的精神,更是广为传颂。时间风雨数百年的吹吹打打,只是带走了浮尘,这蕴藏着诗人真情的诗篇,却一直在深深地感动着后人!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虞书·大禹谟》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增广贤文·上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尚书·周书·君牙》
信命者,亡寿夭;信理者,亡是非;信心者,亡逆顺;信性者,亡安危。——《列子·力命》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后汉书·列传·窦融列传》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史记·楚元王世家》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饰邪》
无事如有事时堤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小窗幽记·集峭篇》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仁本》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燕三·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孙子兵法·九变篇》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明史·列传·卷一百三十六》
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子·安危》
不*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格言联璧·接物类》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处颠者危,势丰者亏——《论衡·卷一·累害篇》
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旧唐书·列传·卷二十二》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韩非子·爱臣》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于安思危,危则虑安。——《战国策·楚四·虞卿谓春申君》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孝经·诸侯》
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荀子·荣辱》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格言联璧·持躬类》
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吕氏春秋·论·贵直论》
声华实寡,危国亡土。——《黄帝四经·经法·亡论》
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六韬·文韬·盈虚》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前出师表》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新唐书·列传·卷二十二》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凡与敌战,若陷在危亡之地,当激励将士决死而战,不可怀生,则胜。——《百战奇略·第五卷·危战》
居安思危,处进思退。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白居易《题岳阳楼》
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国语·晋语·医和视*公疾》
伫倚危楼①风细细,望极⑩春愁,黯黯⑥生天际。草色烟光⑦残照里,无言谁会⑧凭阑意。
拟把②疏狂③图一醉,对酒当歌,强④乐还无味。衣带渐宽⑨终不悔,为伊消得⑤人憔悴。
注释
①伫倚危楼:长时间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②拟把:打算。
③疏狂:狂放不羁。
④强(qiǎng)乐:勉强寻欢作乐。强,勉强。
⑤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⑥黯黯:心情沮丧忧愁的样子。
⑦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⑧会:理解。
⑨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⑩望极:极目远望。
11凭:靠
12伊:你(指女子)
13憔悴:指人日渐消瘦
14选入语文初一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上海)
译文
久久地倚靠着高楼的栏杆,在微风**中极目远望,一缕春愁在天边黯然升起。残阳中苍茫的大地云霭缭绕,有谁能理解我凭栏远望的意思呢? 想要放纵身心一醉方休,以酒当歌,排遣心中的愁苦,怎奈强作的欢颜终究索然无味。那么就让我无怨无悔地在相思中消瘦下去吧,为了你而憔悴老去也心甘情愿。
蝶恋花最简洁的概括:
无限相思倚危楼,
登高望远为春愁。
借酒消愁何时休,
无怨无悔人消瘦。
赏析
“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整理:zhl201608
《登楼》古诗赏析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楼》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花*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直译:
繁花靠*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韵译:
登楼望春*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从古到今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父吟。
注释:
(1)客心:客居者之心。(2)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来天地:与天地俱来。(3)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变古今:与古今俱变。(4)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这位两句是说唐代*是稳固的,不容篡改,吐蕃还是不要枉费心机,前来侵略。唐代宗广德年间九月,吐蕃军队东侵,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吐蕃,引导吐蕃人攻占唐都长安,唐代宗东逃陕州。十月下旬,郭子仪收复长安。十二月,唐代宗返回京城。同年十二月,吐蕃人又向四川进攻,占领了松州、维州等地。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5)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事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荣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成都锦官门外有蜀先主(刘备)庙,西边为武侯(诸葛亮)祀,东边为后主祀。还:仍然。(6)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梁父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借以抒发空怀济世之心,聊以吟诗以自遣。“父”通“甫”读三声fǔ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
赏析:
这首诗是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当时诗人客居四川已是第五个年头。上一年正月,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定;十月便发生了吐蕃攻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逃陕州的事;不久郭子仪收复京师。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攻陷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唐]杜甫《登楼》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
1、客,杜甫自谓。
2、万方多难,指到处都是战乱。
3、锦江,为岷江支流,自四川郫县流经成都西南,传说江水濯锦,其色鲜艳于他水,故名锦江。春色来天地,谓春色从四面八方而来。
4、玉垒,山名,在今四川都江堰市北岷江东岸。此句以玉垒浮云的变幻不定喻古今世事之变化无常。
5、北极,北极星,一名北辰,喻指朝廷。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代宗逃奔陕州(今河南陕县)。十二月长安收复,代宗还京,转危为安,故曰“朝廷终不改”。
6、西山,即成都西雪岭,在四川省松潘县,为岷山主峰。西山寇盗,指吐蕃。广德元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救,于是剑南西山诸州亦入于吐蕃。因吐蕃陷长安立帝不成,唐朝廷稳固如初,故告以“莫相侵”。二句流水对。
7、后主,蜀先主刘备之子后主刘禅。后主庙在成都南先主庙东侧,西侧即*。后主宠信宦官黄皓,终致蜀汉亡国。代宗任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招致吐蕃陷京、銮舆幸陕之祸,故借后主托讽。后主昏庸,亡国还享祠庙,代宗尚未亡国,似胜于刘禅,但亦够可怜的了。
8、《梁甫吟》,乐府曲名。传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此即指所咏《登楼》诗。作者将己诗比作《梁甫吟》,有思得诸葛以济世之意。聊为,有暂且借咏以寄慨意。
赏析:
广德二年(764)春在成都作。“万方多难此登临”一句,为全诗纲领,余则皆从此生出。“花*高楼”,本可凭高饱览大好春色,却说“伤客心”,盖因正当“万方多难”之故。颔联写景虽气象雄伟,但浮云苍狗变幻,宛如多难人生,世事无常,睹景伤情,遂引出以下吐蕃陷京,代宗幸陕,寇盗相侵,国难孔急等情事。登高抒怀,抚今追昔,遂有后主祠庙,聊吟《梁甫》之深慨。情甚悲郁苍凉,但因作者取景壮阔,故虽伤心而无衰飒之气,又因作者爱国情深,坚信“北极朝廷终不改”,故情虽伤而不流于悲观。
《登楼》
作者:杜甫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诗三百首之杜甫:登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解】:
1、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以濯锦得名,杜甫的草堂即临*锦江。
2、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3、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灌县西。
4、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5、北极句:广德元年(七六三)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弘为帝,代宗至陕州(今河南陕县),后郭子仪收复京城,转危为安。此句喻吐蕃虽陷京立帝,朝廷始终如北极那样不稍移动。北极:北辰。
6、西山寇盗:指吐蕃。同年十二月,吐蕃又陷松、维、保三州(皆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后剑南西川诸州也入吐蕃。意谓朝廷终不因侵扰而稍改。故吐蕃也莫相侵,古诗大全《唐诗三百首之杜甫:登楼》。
7、《梁父吟》:乐府篇名。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但现存《梁父吟》歌词,系咏晏婴二桃杀三士事,与亮隐居时心情似不相涉,故学者疑之,一说亮所吟为《梁父吟》古曲。又一说吟者是杜甫自己。按:李白也曾作《梁甫吟》,此处之“聊为”,疑杜甫也欲作此曲以寄慨。
【评析】: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
先简单介绍一下《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画像
请大家注意一下范仲淹的谥号:文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较高人物,在其去世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宋朝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文正就是大臣们能得到的最高评价,整个历史上获得这一谥号的不过二三十人,同样权高位重、文名更胜的欧阳修,谥号是文忠,比文正略低一等。
再介绍一下文中提到的滕子京:滕宗谅(990年-1047年),字子京,河南洛阳人,北宋官员。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滕子京与范仲淹同举进士(这一年的状元是蔡齐,可见于我的文章《宋真宗为何会恩准二十七岁的状元郎,成为跨马游街的第一人》,两人一见如故,十分投机。滕子京对范仲淹以兄长尊之,在滕子京的仕途发展上,身居高位的范仲淹给予了多次的提携、推荐,乃至庇护。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楼高三层,下临洞庭湖,气势雄伟,其前身三国时期吴国鲁肃修建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宰相张说被贬到岳阳担任刺史,把在那旧址建造的楼阁取名为“岳阳楼”,时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岳阳楼跟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介绍一下写作的背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阳担任知州,当时的岳阳楼已坍塌,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滕子京于庆历五年重建了岳阳楼。
滕子京从岳阳给范仲淹去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此时范仲淹贬任邓州知州,57岁的他面对好友邀请,范仲淹一口答应,虽然范仲淹没有去过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笔者按照出现的顺序排列了这十个精彩名句,加以简单解释,供大家分享。
一、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政事通顺,百姓安乐,很多废弛的事都兴办起来。
二、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湖水)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汤汤同荡荡(shāng),指水势盛大的样子。
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到自然景物而引发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四、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
五、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翠。
六、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七、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恩宠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起酒杯迎风痛饮,那心情真是高兴极了。
洞庭湖风景
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那就为国君忧虑。
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
大家对我选的这十个精彩名句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发表评论。
黄鹤楼,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北武汉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登至顶楼,极目远眺,滚滚长江尽收眼底,甚是美哉。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建成后多次遭到战火摧毁,*多次重建,自古便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
作为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名楼,自古以来,黄鹤楼深受文人骚客们的青睐,凡是到黄鹤楼游览的诗人都会即兴赋诗一首,崔颢的《黄鹤楼》则代表了众多咏“黄鹤楼”诗的最高水*,至今无人超越,就连诗仙李白也赞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有关黄鹤楼的诗词多达千首,数量极大,小何收集整理了人们比较熟悉的几首,与各位看官共同品读欣赏。
黄鹤楼
崔颢 〔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宋代〕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的热闹景象。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悲叹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登临之兴。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李白 〔唐代〕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
梦武昌
揭傒斯 〔元代〕
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铺七泽流。鼓角沈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孟浩然 〔唐代〕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黄鹤楼
张顒 〔宋代〕
崔颢题诗在上头,登临何必更冥搜。楼前黄鹤不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万顷烟云连梦泽,一川风景借西州。
小何才疏学浅,对于描写黄鹤楼的其他名作并不熟悉,关于黄鹤楼,你还知道多少,欢迎评论区指点。
有关黄鹤楼的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黄鹤楼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康太守
唐 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望黄鹤楼
唐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古诗危楼是谁写的
危楼高百尺古诗的危楼
古诗里的危楼
危楼是危险的楼吗古诗解析
关于危楼的古诗词
李白的古诗危楼高百尺
描写危楼的古诗词
危楼高百尺古诗的生字
危楼高百尺的古诗词
危楼高百尺古诗中的成语
危楼高百尺古诗中的词语
危楼愚夫经典台词
危楼高百尺那首古诗里的诗句
危楼高百尺古诗中的成语是哪个
古诗登鹤雀楼是谁写的
题青阳楼的古诗是谁
红楼中的古诗是谁写的
观月楼古诗的作者是谁
黄鹤楼谁写的古诗
登鹳雀楼的古诗谁写的
登鹳雀楼的古诗是谁写的
岳阳楼记是谁的古诗
古诗江楼感旧的作者是谁
明月楼出自谁的古诗
黄鹤楼8句古诗谁写的
古诗岳阳楼的作者是谁
芙蓉楼送辛渐是谁写的古诗
黄鹤楼古诗谁写的拼音
谁写了关于黄鹤楼的古诗
古诗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
古诗浣溪沙的创作背景
带月花的古诗词
适合亲子诵读的古诗
赞美恩师园丁的古诗
关与月的古诗视频
带有夸张数字的古诗词
家国仇恨的古诗
关于不在意的古诗
唐李白的古诗月行
明清的古诗词
民间改编的古诗词
七夕节的相关古诗词
形容初二的古诗
爱国的现代古诗大全
与情人一起的古诗
有村子有树的夜晚古诗
抒**怀的古诗词
夸奖字写得好的古诗
古诗欣赏的作用
古诗天上的字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古诗来历
关于描写乡村四月的古诗
朗诵起来有感情的古诗
描写积极乐观的古诗
关于夏天饮酒的古诗词
初中古诗文的思想
江南春古诗的七个事物
散文中插古诗文的片段
适合中学生朗诵比赛的古诗词
关于爱情纯洁的古诗词
写一首与著名城市有关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