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庄字的古诗

关于有庄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庄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庄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庄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97) 诗词(19) 祝福(1k+) 心语(51)

  • 过故人庄古诗拼音版

  • 故人
  • 过故人庄古诗拼音版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过故人庄古诗拼音版,欢迎阅读。

      故人具鸡黍 gù rén jù jī shǔ

      邀我至田家yāo wǒ zhì tián jiā

      绿树村边合lǜ shù cūn biān hé

      青山郭外斜qīng shān guō wài xiá

      开轩面场圃kāi xuān miàn chǎng pǔ

      把酒话桑麻bǎ jiǔ hua sang ma

      注释:

      1、过:拜访。

      2、具:准备。

      3、场圃:农家的小院。

      5、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译文: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也就是说,读孟诗,应该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过故人庄》在孟诗中虽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净的语言,**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也已经可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它的诗味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甚着力,*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座落*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易*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浅枯燥。它是在*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

      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高超的表现。譬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体上下,整个儿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别动人。她并不靠搔首弄姿,而是由于一种天然的颜色和气韵使人惊叹。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阅读全文]...

2022-04-16 21:32:57
  • 韦庄金陵图古诗赏析

  • 韦庄金陵图古诗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韦庄金陵图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韦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作者】: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乾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蜀,为王建掌*。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有《浣花集》。

      韦庄传

      (录自《十国春秋》)

      韦庄字端己,杜陵人。唐臣见素之后也。曾祖少微,宣宗中书舍人。庄疏旷不拘小节,幼能诗,以艳语见长。应举时,遇黄巢犯阙,著《秦妇吟》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乾宁元年,登进士第。为判官,晋轶秩左补阙。高祖为西川节度副使,昭宗命庄与李洵宣谕两川,遂留蜀。同冯涓并掌*,文不加点,而语多称情。时有县令扰民者,庄为高祖草牒曰:‘正当凋□(鹱,内加祭)之秋,好安凋□(鹱,内加祭);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一时以为口实。寻擢起居舍人。天复间,高祖遣庄入贡,亦修好于梁王全忠。谈言微中,颇得全忠心。随使押牙王殷报聘。昭宗既遇弑,全忠遣告哀使司马卿宣谕蜀土,兴元节度使王宗绾驰驿上白。高祖颇内怀兴复;庄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乃为高祖答宗绾书曰:‘吾蒙祖上恩有年矣,衣襟之上,宸翰如新;

      墨诏之中,泪痕犹在;犬马尚能报主,而况人之臣子乎!自去年三月东还,连贡二十表,而绝无一使之报,天地阻隔,叫呼何及?闻上至毂水,臣僚及官僚千余人,皆为汴州所害。至洛,果遭弑逆。自闻此诏,五内糜溃,方枕戈待旦,思为祖上报仇,今使来,不知以何宣告。’且令宗绾以此意谕之。卿乃惶惧而返。明年高祖立行台于蜀,承制封拜,以庄为宣抚副使。未几,梁篡唐改元,庄与诸将佐诣高祖劝进曰:‘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帅吏民哭三日拥高祖即皇帝位。进左散骑侍,判中书门下事。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顷之,梁复通好高祖,推高祖为兄,庄得书笑曰:‘此神尧骄李密之意也。’其机敏多此类。累官至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同*章事。武成三年,卒于花林坊,葬白沙之阳。是岁,庄日诵杜甫‘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之诗,吟讽不辍,人以为诗谶也。谥为文靖。有集二十卷,《笺表》一卷,《蜀程记》一卷,又有《浣花集》五卷,乃庄弟蔼所编,以所居即杜氏草堂旧址,故名。庄有美姬善文翰,高祖托以教宫人为词,强夺去,庄作‘谒金门’辞忆之。姬闻之不食而死。庄又常取唐人丽句,勒成《又玄集》。其自序云:‘谢玄晖文集盈编,止诵澄江之句;曹子建诗名冠古,惟吟清夜之篇。是知美稼千箱,两歧奚少;繁玄九变,大获殊稀。入花林而珠树非多,阅众籁而紫箫惟一。所以撷芳林下,拾翠岩边,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故知颔下采珠,难求十槲;管中窥豹,但取一斑。思食马留肝,徒云染指;岂烹鱼去乙,或至伤鳞。自渐乎鼹鼠易盈,非嗜其熊蹯独美。然则,律者既采,繁者是除。何知黑白之鹅,强识淄□(蝇,去虫加爿)之水。左太冲十年三赋,未必无瑕;刘穆之一日百函,焉能尽丽?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虽遗研可惜,而备载斯难。亦由折斧伐山,止求佳木;挈瓶赴海,但汲井泉。等同于风月烟花,各是其□(木虑,去心加且),梨,柚,橘。鱼兔虽存,筌蹄是弃。金盘饮露,惟挹沆瀣之精;花界食珍,仅存醍醐之味。’庄文词甚多,不具录。

      【注释】: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原为六朝时城墙。

      【评析】: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江雨、芳草、鸟啼,都隐约透出昔时的梦幻。但世事已非,令人感叹。当时唐朝也快灭亡了。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阅读全文]...

2022-03-04 14:01:56
  • 陆浑山庄古诗

  • 陆浑山庄古诗

      古诗原文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诗文赏析

      宋之问这首《陆浑山庄》诗,是他前期的作品。

      他在《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中写道:“揆己道德余,幼闻虚白旨。贵身贱外物,抗迹远尘轨。朝游伊水湄,夕卧箕山趾。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虽然他一生混迹于官场,在宦海中几经沉浮都没有痛下决心,绝尘归隐,但他爱好山水之心却是真挚的。他在长安附*有蓝田辋川别业(后为王维所居),在东都洛阳附*有陆浑山庄。他在《蓝田山庄》诗中自白说:“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有时这别业、山庄也是他宦海中的避风港。或许正因为他饱经仕途沧桑,饱尝世事无常,才更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在这些地方短暂的“隐逸”生活期间,写下了一些优美的田园山水诗。《陆浑山庄》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篇。

      首联叙事抒情,“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是说一回到陆浑山就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这叙事抒情中亦含有景致,侧面说明了陆浑山的清幽超尘,是隐逸的好去处。颔联主要描写自然景色,“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上句是说顺着溪流欣赏山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源头;下句是说采摘药草寻寻觅觅竟走进了云林深处。这两句诗连用了“看”“入”“采”“行”四个动词,在动态中写静景,意象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烂漫山花、苍翠林色的诱人,也表现了人物悠闲的心情。颈联主要是表现山林的人物风情,“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上句写农夫对来客热情招呼,询问姓名。下句与上是工对,化用。苏东坡《海外》诗:“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据《古今注》的解释:“南方有鸟名鹧鸪,其名自呼,向日而飞。”鹧鸪鸟也咕咕咕咕地向来客自我介绍名字。深深山泉,幽幽山林,烂漫山花,奇草珍药,友好的农人,好客的山鸟,清幽美好的山景,不是宦海中所能寻觅得到的。尾联起句“去去”叠用,表现出急迫的情绪,去求寻独善吾身的快乐。结句没有正面写宦海风波之苦,而只是说自己无才德,愧对明时。实际上是以古之君子自居,委婉地透露出隐退山林之意。《载洒园诗话》评这联诗说:“虽违心之言,却辞理兼至。”

      这首《陆浑山庄》诗,历代诗评家的评价都很高,认为自然、高古,可与一些大家的名篇相提并论。如《葚原诗话》说:“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入自然;自然之妙,无须工巧。五言如孟浩然《过故人居》,王维《终南别业》,又《喜祖三至留宿》,李白《送友人》,又《牛渚怀古》,常建《题破山寺禅院》,宋之问《陆浑山庄》,此皆不事工巧极自然者也。”《小清华园诗谈》举例谈“何为高?曰《古诗十九首》尚矣,其次则陈思之《白马》七篇,彭泽之《饮酒》六首,左太冲之《咏史》,颜延年之《王君》,亦皆邈不可追者。*体则宋员外之‘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王右丞之‘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是也。”以上所说的“自然”,包括自然朴实的.语言、*易晓畅的表现形式所创造出的自然空灵的意境。“高”,指的是隐逸的思想情调。他取材、用词、造句、造境,都有独到之处,所取事物有典型性,所用词语富于表现力,既能融情与景,又能景中寓情。景与情会,杜甫曾借用过这首诗的第三联。“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的意境自然优美,极尽山色景物风情之妙趣,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阅读全文]...

2022-04-10 16:24:24
  • 含有庄字的古诗词 带庄字的诗词名句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外篇·秋水》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外篇·山木》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外篇·田子方》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内篇·人间世》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庄子·内篇·齐物论》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内篇·逍遥游》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外篇·至乐》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外篇·胠箧》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杂篇·盗跖》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佚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杂篇·盗跖》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杂篇·外物》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庄子·内篇·人间世》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佚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灾人者,人必反灾之。——《庄子·内篇·人间世》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庄子·内篇·人间世》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庄子·外篇·天道》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外篇·骈拇》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李白《古风·庄周梦胡蝶》

    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杂篇·天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庄公十年》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庄子·杂篇·外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四·庄辛谓楚襄王》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庄子·杂篇·徐无鬼》

    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庄子·内篇·逍遥游》

    [阅读全文]...

2022-07-29 00:57:48
  • 题都城南庄古诗(题都城南庄的诗意)

  • 诗意
  • 作者:黎遇之,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世间最美的相遇,是什么样子?

    *慕蓉说,相遇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

    若要换成一句诗,大概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第一次知道唐朝诗人崔护,便是因这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也因这句诗,总认为百花中,桃花之美更胜一筹。

    崔护,唐代大历——贞元年间的诗人,字殷功,唐朝博陵(今河北定州)人,贞元十二年高中进士后做过京兆尹、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等官,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婉约精炼。

    《全唐诗》中收录他的诗作有6首,最让人读过难忘的,便是这首《题都城南庄》。

    01

    崔护“高考”落榜,初次邂逅绛娘

    写《题都城南庄》时,崔护还只一个书生,虽然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但也是一个性情清高孤傲,*日埋头寒窗苦读,独来独往的人,简单概括就是:

    长得帅,才华高,家世好,话还少

    此时的崔护,尚未考得功名,emmm……更准确的说,他去考了,但是……刚好落榜了。

    崔护到长安,是为了考进士,虽然落榜了……没考上咋办,再考一年呗!和其他落榜学子不同的是,崔护落第后还参加了一场“私试”,做了一个写判词的小官,并就此在长安住了下来,等待第二年再考。

    (私试:唐宋时聚集进士定期举行的临时考试。)

    在这一年的清明节这天,崔护独自一人到长安城南散心,他到了一个村庄,看到一片灿若朝霞的桃花林,在桃林隐约间,还有一间院子。

    他想去讨杯清水解热,便上前驻足敲门,敲了很久,门只开了一个缝隙,声音从里面传出:“谁呀?”原是一位妙龄姑娘,这是崔护与绛娘的第一次邂逅。

    他道,“我叫崔护,今日独自一人出门踏青,有些口渴,想讨杯水喝。”姑娘听后,请崔护进到院中坐下,回到里间准备茶水。

    崔护坐定后开始打量屋内四周,见其家墙壁正中悬一副对联,联文是:

    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

    临窗的书桌上,还有有一帧墨渍未干的《咏梅》诗笺,细看才知,是一首《咏梅》: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崔护料想,此诗必定为这里的主人所书,也是一个颇有雅趣之人罢。

    正想个究竟,里间的姑娘端着茶水走了出来,递给崔护。姑娘自己则倚靠着一棵桃树,含笑不语地看着他。

    崔护看姑娘容貌清秀,难免有些心生好感,细看之下,姑娘不施粉黛的面庞,素净淡雅的布衣,都衬托着少女的灵秀,宛若这园里,在春风中灿烂绽放的桃花。

    彼时,耳边春风轻拂,眼前桃花灼灼,正衬上女子的笑颜,世间最美莫过于此。

    自古以来,才子遇佳人,总会发生点故事,可这一次,却没有。

    有点动心的崔护在喝水时,开始逗姑娘说话,问及姑娘的姓氏及家人,姑娘只说“小字绛娘,随父蛰居在此”,似有什么不便说的缘由,没有提及姓氏和家世,对此,崔护也不便多问。

    随后崔护继续和姑娘搭话,姑娘却都只羞涩地笑而不答,崔护心想,大概是唐突了吧,便不好意思多待,只得恋恋不舍地告辞离去。

    02

    爱情,有时是不经意的想起

    崔护不舍的告别,绛娘含羞的少女情怀,似乎都被悄悄掩埋在这一场桃花春风里,半是缱绻,半是矜持。

    回去之后的崔护,虽然一直难忘那个倚靠在桃花树下,含羞看着他的姑娘,但又觉得,也许姑娘对他没有爱慕之心,渐渐的,便把姑娘藏于心底,专心备考。

    也许每个人陷入爱情里的人都会这样,在没有互相表明心迹以前,内心总是忐忑又带着几分莫名的期待,希望ta喜欢自己,又怕ta不喜欢自己……于是不断安慰,没关系,喜欢是一个人的事情,如果……也能刚好互相喜欢更好……

    总觉得这世间最美的暗恋,便是我悄悄喜欢你时,你也刚好喜欢我,如果有一天我们相遇,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自崔护离开后,绛娘心中也一直对他念念不忘,翩翩俊俏的少年郎,才情四溢,相貌出众,彬彬有礼,这些都在她心中久久盘桓。

    转眼又是一年春,又是一年桃花绽放,也许正是这样灿烂的春光和桃花,崔护触景生情,想起了去岁的那场邂逅,想起了那位悄藏于心中已久的姑娘,炽热的感情让他忍不住想要去寻她。

    于是,他再次来到了城南,庄院依旧、桃花依旧,可女子却不知去往了何处。

    怅惘失落之下,他写下这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是多么美的相遇啊。

    在植满桃林的郊外,偶遇一个美丽的女子,一颦一笑,皆令人心动难忘,远处吹来的和煦春风,树影间的桃花灼灼其华,微风拂过,落英缤纷……美得仿佛一场幻梦。

    仿佛那一年陆游重游沈园,忆及发妻唐琬的心情: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其一》

    又有些像《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初次遇见猝不及防,离开后期待再次重逢,却难寻归路。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一个”笑”字,却道出了无限叹惋悲伤,世事多变。

    世上最悲伤的事,莫过于笑着说“我没事”,世上最遗憾的事,莫过于“我本可以……”

    有些人,千帆过尽,才开始知道回头;

    [阅读全文]...

2022-01-19 16:27:51
  • 过故人庄古诗翻译(过故人庄的注释和诗意)

  • 故人,诗意
  •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过故人庄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静的田园生活,用语*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7-24 13:53:15
  • 女子端庄大气古诗词合集

  • 大气,女子,文学
  • 女子端庄大气古诗词合集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女子端庄大气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豪放大气诗词

      满江红·写怀

      朝代、宋辽金

      作者、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念奴娇·赤壁怀古

      朝代、宋辽金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时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的姿态多么的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 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朝代、宋辽金

      作者、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朝代、宋辽金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溪头 一作、溪桥)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江城子·密州出猎

      朝代、宋辽金

      作者、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彫 通、雕)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卷*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渔家傲·秋思

      朝代、宋辽金

      作者、范仲淹

    [阅读全文]...

2021-12-06 07:10:50
  • 过故人庄古诗 蝶恋花唯美句子

  • 唯美,故人,个性
  •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4、昨夜梦中多少恨。细马香车,两两行相*。对面似怜人瘦损,众中不惜搴帷问。陌上轻雷听隐辚。梦里难从,觉后那堪讯?蜡泪窗前堆一寸,人间只有相思分。

    5、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6、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7、相思结困相思人,牵肠寸断,离愁谁共说?如今秋来书更疏,柳眉浅黛泪朦胧。轻拢慢捻弦音断,传尽空灵,总是凄凉意。小窗恰对芭蕉展,夜雨绵绵入梦魂。

    8、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9、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谁起水精帘下看。

    10、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11、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12、何以飘零何以去,风起仓皇,风止无涯旅。总向西风频借宿,从来没个长安处。

    13、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

    14、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忧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穷梳拥青螺髻。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1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忘进天涯路。

    16、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7、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18、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19、一觉年华春梦促。往事悠悠,百种寻思足。烟雨满楼山断续。人闲倚遍阑干曲。

    20、花儿花儿为谁开,一年春去春又来,花儿说她为一个人等待。

    21、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22、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23、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4、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25、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26、未必情深终眷侣。沈院别初,婉若薄情句。流水落花春也去,无人再唱清明雨。

    27、寒卸园林春已透。红著溪梅,绿染前堤柳。见个人人今感旧。引杯相属蒲塘酒。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明日马啼浮野秀。柳颦梅惨空回首。

    28、最是西风吹不断,心头往事歌中怨。

    29、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30、且遣清风将苦累,和酒消磨,以醉偿无慰。

    31、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32、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33、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34、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35、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36、千遍相思才夜半。又听楼前,叫过伤心雁。

    37、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8、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39、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40、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41、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2、桃叶不言人不语,眉尖一点君知否。

    43、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44、隐约绿纱窗未亮,似有魂来,小揭冰绡帐。报道感君怜一晌,明朝扫我孤山葬。

    [阅读全文]...

2022-04-30 16:44:26
  • 三日寻李九庄古诗翻译(三日寻李九庄翻译赏析)

  • 常建的名诗《三日寻李九庄》如何赏析,为什么说末尾两句韵味无穷?

    三日寻李九庄 唐·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这是一首随兴而发的小诗,使用简单的语言记录*常的事情。

    上巳节这天雨停了,天空放晴,春光一片和煦。常建去寻访朋友李九,大概是以前没有去过李九庄,或者很久没有来过了,加上当时又没有地图、导航,在春风里行船没有具体的位置感,只记得李九庄前有一大片桃林,所以看见岸边桃花盛放,一户人家门前溪水潺潺,约莫就是到了。

    这首作品就是写这么一件事,事情简单,字词简单,诗却不简单。

    作为王昌龄同榜进士,常建的官名不显,生*也不详,交际中除了王昌龄之外,也并无达官贵人,所以我们能寻迹的只是他留下来的几十首作品。

    他的诗题材相对狭隘,仅限于山水和部分边塞诗,但是在山水诗范畴内,常建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

    他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这种“淡泊”,既不同于王维的佛意无我,也不同于孟浩然的热爱生活,有些像王绩,又没有达到陶渊明的思想高度(王、孟都没达到),因此在山水诗中和王维、孟浩然堪堪对敌,勉强撑住了一只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不过从大众意识来说,这种没王维那么高深,没孟浩然那么接地气,看上去高雅淡泊、别出一格的写法,正是老百姓所喜爱的。常建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得以成为千古名句,也正是这种原因。

    能够被大众传读的作品,才最容易成为经典。为什么唐诗是诗歌史上的高峰?虽然晚唐、宋诗的文艺性要高于初唐、盛唐,但是诗歌表达走入了高深晦涩的境界,失去了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基础,不接地气,自然无法和大家都能读懂并热爱的盛唐诗歌相提并论。

    要让人读懂,又让人觉得余韵缭绕,情景交融才是诗歌的终极形态——这种形态在盛唐、中唐达到高峰,后期的宋诗、清诗虽然再次复兴,但都是形式、修辞、文艺手法的繁多和创新,于融情之景、寓情于景的表达上反而不如直白、简练的唐诗方式。

    《三日寻李九庄》是一首合格律的七绝。王昌龄、李白是七绝形成规范的重要推手,作为王昌龄好友的常建,身处同一时代,不可避免地会在诗歌创作中互相学*和靠*。

    “雨歇杨林东渡头”,“歇”字为入声字,所以这是仄起,尾字“头”是*声字,*仄为“仄仄***仄*”,实际上是第五字不论的“仄仄**仄仄*”,为典型的仄起*收律句。

    根据相对、相粘规则,得到仄起入韵七绝的*仄关系:

    仄仄**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仄*。

    逐一核对,会发现除了第一、第四句的五字*仄不论外,*仄都是合律的。

    从格式上来说,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水韵“十一尤”部的七言绝句。

    内容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内容之外的留白意境。我们搞清楚常建的几个用典,这首诗就很容易理解了。

    标题《三日寻李九庄》,交代了日期,行程(事由)。三月三日这天,诗人去寻访李九(“九”是李某在家族中的排名,在唐朝这样称呼显得亲切)。古时三月上旬有上巳节、寒食节、清明三个节气相连,除了寒食节是需要冷食扫墓之外,上巳节和清明节都是郊游、踏青、约会的好日子——天气好,万物生发,春情勃动,而且还没有进入农忙。

    “雨歇杨林东渡头”,这里写这次访友的出发点。

    潇潇春雨已经停歇,柳林经过洗涤,青翠满眼,生意盎然。我就从这杨柳林东边的渡口出发了。

    景色清新明丽,心情自然开阔,行程轻松愉悦。

    这份情感也就为这首小诗整体定色,是为轻松、美好的春日出行。

    “永和三日荡轻舟”。这个“永和”是不是就是当时年表呢?非也。“永和”是指《兰亭序》中的“永和九年”,是东晋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的第一个年号,和常建所在开元天宝相差了三、四百年。

    诗人在这里使用“永和”,是对兰亭会的春景盛况的联想,借助大众对《兰亭序》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清丽画面已经形成的固定意象,来形容自己现在所看到的景色和愉快心情。

    三月三日这天乘舟寻访友人,美好的节令、美丽的景色都让我联想起历史上著名的山阴兰亭之会。

    这里的用典,仅仅是“永和三日”几个字,就借助王羲之把沿途美好风景写尽了。这种手法确实非常高妙,字词简单,笔法明朗却让人的思维跟随发散想象。

    三四句“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转写此行的目的地——李九庄的环境景色。

    李九的家有一片桃林,就在这条溪流岸边,小舟可以直达门前。

    这两句同样简单明了,为何却感觉意蕴无穷呢?还是用典自然而不外露。这是将李九的庄子比作“桃花源”,只不过化用得非常巧妙,让人浑然不觉。

    如果我们写成“豁然开朗清溪岸,门外桃花入水流”,就是比较明显的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了,但是常建的写法更白话,就好像普通聊天,粗看上去没有关联,细细寻思其实如出一辙。

    古诗词如何做到意蕴无穷?

    第一是给读者以思路。第二是话不说尽,让读者自行思考。

    不论读者思考出什么东西来——因为已经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思路,所以怎么都不会跑太远,都是留白成功,意蕴无穷。

    唐诗,特别是七绝、五绝,囿于体裁短小,文字就算是极其精炼,也不可能像律诗等其他题材一样将心事剖尽,将话说尽,反而在留白意象中做得极为成功。

    好的绝句都是意蕴无穷的,常建的作品只是山水诗中的精品,而这首《三日寻李九庄》因为用典的高妙,就更增加了读者思维散发的角度,因此让人读来余音了了,很多话、很多情境都需要自行脑补。

    启发读者思考的作品,就有余韵。

    这就是佳作与庸品的区别。

    [阅读全文]...

2022-01-03 18:51:43
  • 孟浩然过故人庄是一首什么诗(过故人庄古诗赏析和诗意解读)

  • 故人,诗意
  • 在唐朝这片万紫千红的诗花园中,有一丛与众不同的花,她色调浅素,香味雅淡,具有一种天然和谐的美。这就是山水田园隐逸诗,王维、孟浩然是这一派诗人的代表,被称为“王孟诗派”。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省襄阳)人,四十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过着隐居生活。襄阳,以它秀丽山水陶冶着诗人的心灵。如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早年做隐士,就住在襄阳一带。孟浩然受先人遗风影响,年轻时就在襄阳附*的鹿门山隐居。他在《书怀贻京邑故人》诗中写道:“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绍朱躬。昼夜常自强,词赋亦颇工。”孟门家风,继承儒家传统的诗礼的理想,激励着他刻苦学*。他不是不关心政治,他同封建时代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在隐居中也热衷功名,有着雄心壮志。在《洗然第竹亭》诗中,他明白地表示:“吾与二三子,*生结交深。但怀鸿鹄志,共有鹡鸰心。”他还自比杨雄,希望有人能引荐他:“谁能为杨雄,一荐甘泉赋。”(《田家作》)由此看来,孟浩然早年隐居,表面上似乎避世,实际上却是养精蓄锐,在为“入世”做准备。他不阿谀*,只是刻苦学*,企图以孤傲才高,飘逸不群的隐士身份,获得社会声誉,从而致仕。

    有两个故事可以表现孟浩然的思想和性格。一次,荆州采访史韩朝宗回京途中路过襄阳,听说孟浩然是个高士,又有学问,表示愿意带他进京,推荐给朝廷。在动身那天,韩朝宗派人去叫他,他却正在和朋友饮酒,高谈阔论,兴致勃勃,叫他也不理睬。韩朝宗看到他饮酒误事,很恼火,独自走了。孟浩然虽然失去了进京作官的机会,却不怎么后悔。孟浩然四十三岁,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取,但他的诗却得到不少人的称赞。当时,他的好友王维正在皇宫供职,一次把他带进宫去。他们正闲谈时,忽然玄宗皇帝走过来了,孟浩然仓促间无处躲藏,就钻到床底下去。唐玄宗进来感到气氛不对头,王维只好照实禀告。唐玄宗不但不生气,还很高兴,说早就听说孟浩然这个名字,就是没见过这个人,叫他别躲,快出来相见。孟浩然从床底下爬出来,向唐玄宗叩头。唐玄宗叫他念自己做的好诗,他就把自己得意之作《归终南山》大声朗诵出来。当念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一句时,唐玄宗沉下脸来很不高兴地说:“你自己不来要求作官,怎么说是我抛弃了你呢?”孟浩然冒犯了“天颜”,终于体会到仕途这条路不是那么容易走通的。从此,他离开长安回家去,对作官一事心灰意懒。后来张九龄镇荆州,把孟浩然拉去当过一阵“参事”类小官,他感到非常没有意思,不久就不干了。

    孟浩然一生穷困潦倒,徘徊于求官和归隐的矛盾之中,最后“沦落明代,终于布衣”(殷璠语)。他的诗表现了封建社会不得志的知识分子不媚俗,洁身自高的人格。我们读他的诗,可以感到诗人在追求一种美好的互相尊重和友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浩然的诗摆脱了初唐诗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了诗人们的倾慕。李白称颂他:“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青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提清芬。“(《赠孟浩然》)杜甫也称赞他:”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

    《过故人庄》是孟浩然最优秀的一首田园诗,一直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孟浩然晚年,跟劳动人民的关系日趋密切,交结了一些农民朋友,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能体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过故人庄》是他隐居鹿门山时写的,表现了诗人与农民真挚的交谊和身居农村从容自得的心境。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联写一个农民朋友(故人)杀了鸡,煮了小米饭,邀诗人到家中作客。“鸡黍”一典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而食之。”次联写庄外景色。从“合”字见村边绿树之密;从“斜”字见郭外青山之远。农村如画的秀丽风光,衬托出诗人恬淡的心情。三联写宴饮言谈。主人和客人打开窗户,面对着禾场和菜园,边饮酒边交谈,谈的无非是庄稼长得怎么样这一类的农家话。古人多以“桑麻”代庄稼,如陶渊明《归田园居》:“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与农民朋友有着共同的语言和感情,相聚的气氛是非常融洽的。末联写再会有期之约。“菊花”语言相关,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这句意思是说,待到重阳佳节,再来赏览菊花,痛饮菊花酒吧。字里行间表现了老朋友之间深厚情谊和诗人留恋之情。诗人笔下的农村生活,简朴而恬静;故人的情谊,真挚而深厚。全诗朴素清新,用语寻常,一路写来,纯清自然。

    [阅读全文]...

2022-06-19 00:11:03
有庄字的古诗 - 句子
有庄字的古诗 - 语录
有庄字的古诗 - 说说
有庄字的古诗 - 名言
有庄字的古诗 - 诗词
有庄字的古诗 - 祝福
有庄字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