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

关于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63) 语录(36) 说说(119) 名言(1) 诗词(1k+) 祝福(100) 心语(2)

  • 山中留客原文翻译及赏析

  • 学生
  • 山中留客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行留客》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的诗作。此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山中留客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

      春天的阳光沐浴着山,山中的景色十分美丽,不要因为阴天就打算回家。

      即使天气晴朗没有下雨样子,走到山中云雾深处雨点也会打湿你的衣裳。

      赏析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充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机勃勃,光彩焕发,争奇斗艳。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

      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所以这开头的一句在表现上、在结构上都是值得细味的。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是的,面对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

      光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说今日无雨,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轻阴”已见,这种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险,未必能解决客人心中的疑虑。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既然如此,诗人就来一个以退为进。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然而,这可不是远在一旁所能见到的。它必须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而且细咀那“入云深处”四字,还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追求,因为“入”之愈“深”,其所见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诗的三四两句,就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融,浑然一体。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委婉蕴含,显示出绝句的那种词显意深、语*情遥、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很有想法。(赵其钧的评价)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便是上边所说,其实可以有另一种理解。世界如此美好,天地万物都展现着美好的姿态。但是不要因为一点挫折便觉得受挫,丧失信心。你看,就算是万事如常,也会有看不见的矛盾会使你受伤。山中留客,不是在山中留,而是在人生中留;客,不是作者的朋友,而是在人生中遭受挫折的朋友们。

      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又把山中之景细致精确的表达了出来,这是因为“弄”的本意是卖弄,而在此却加以引申了,有“起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首先,春天雨水多,山中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山中的游客从“云”中出来时衣服就已经变的湿润润的了。其次,是在对客人进行挽留。你怕下雨吗?下雨不过是把你的衣服打湿而已,在这山中,即使是晴天也不会让你的衣服干着,那么你又何必害怕下雨了?留下来吧!何不欣赏欣赏这雨中美景呢,可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作者简介

      张旭,唐代书法家、诗人。字伯高,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公元711年前后在世。曾为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书,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相传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世呼为“张颠”。其诗存世六首,均为写景色绝句,以意境幽深、构思精巧见长。

    [阅读全文]...

2022-04-09 10:55:31
  • 张旭《山中留客》

  • 文学
  • 张旭《山中留客》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旭《山中留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赏山中景色,所以又不能不写到春山的美景,不过写多了又会冲淡“留客”的主题。诗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诗:“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生气勃勃,光采焕发,争奇斗妍。这一“弄”字,便赋予万物以和谐的、活跃的情态和意趣。“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吗?

      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阵阵的芬芳吗?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欢唱吗?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吗?……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了。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诗人把它放在诗的开头也是颇具匠心的。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所以这开头的一句在表现上、在结构上都是值得细味的。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是的,面对着这美不胜收的景致,怎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光劝说客人“莫为轻阴便拟归”还不够,还必须使客人真正安下心来,游兴浓起来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步呢?说今日无雨,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轻阴”已见,这种包票恐怕不一定保险,未必能解决客人心中的疑虑。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天雨淋湿了衣服。既然如此,诗人就来一个以退为进。你是怕天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然而,这可不是远在一旁所能见到的。它必须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而且细咀那“入云深处”四字,还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追求,因为“入”之愈“深”,其所见也就愈多,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诗的三四两句,就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客人想走,主人挽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过要在四句短诗中把这一矛盾解决得完满、生动、有趣,倒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诗人没有回避客人提出的问题,也不是用一般的客套话去挽留,而是针对客人的心理,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事虽寻常,诗亦短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融,浑然一体。其中虚实相间,跌宕自如,委婉蕴含,显示出绝句的那种词显意深、语*情遥、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赵其钧)

      山中留客/山行留原文及赏析

      山中留客/山行留

      张旭〔唐代〕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赏析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此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并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篇幅虽短,却景、情、理水**融,浑然一体。全诗语言质朴,虚实相间,跌宕自如,词浅意深,耐人寻味。

      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张旭

      张旭(约685年—约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阅读全文]...

2021-12-03 06:32:51
  • 山中留客古诗及诗意(山中留客的译文和注释)

  • 诗意
  • 《山行留客》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的诗作。此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整体描绘和对客人欲离去想法的否定及劝说,蕴含着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的哲理。

    一、内容赏析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是迎风招展的山花?是花丛中欢唱的百鸟?还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它们全部囊括在这一句诗里。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

    第二句“莫为轻阴便拟归”,面对这美不胜收的春山景致,怎能因为天边一片阴云就打算回去呢?

    第三句“纵使晴明无雨色”,诗人琢磨着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赏这春山美景,只是担心大雨淋湿了衣服。诗人就来一个以退为进。你是怕大雨湿衣吗?天晴又怎样呢?

    末句“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缥缈,水汽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啊!然而,这可不是远在一旁就能见到的,必须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因为“入”之愈“深”,所见愈多,景色愈美。但是,此“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凡事岂可浅尝辄止,若是“轻阴便拟归”,若不敢“入云深处”,又怎能欣赏到“也沾衣”的另一番景象呢?

    山中客,人生客。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入云深处”也许更是人们的“心中桃源”。

    二、格律分析

    本诗为一首首句入韵七绝诗,押《*水韵》【上*】部“五微”韵。*仄格式为“**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首联和末联皆不用对仗。

    三、结构分析

    写诗讲究“起承转合”,所谓“起承转合”之说,以绝句论,则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三句为转句,四句为结句。其法各有不同,现分述如下: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为起句,总写春山美景。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为承句,承接上句描绘了美丽春山此时天气“晴转阴”。第三句“纵使晴明无雨色”,话锋一转,难道现在阴天,可能还会下雨,就回去吗?不,你只看到外面晴明的春山风光,春山深处的风光又怎样呢?第四句“入云深处亦沾衣”为合句,点题“只要我们不怕风,不怕雨,肯定能领略到春山深处烟雨蒙蒙的另一番景致。”

    一首诗,意境美、音韵美、结构美,方为好诗!

    [阅读全文]...

2022-01-03 23:27:38
  • 要重视客户投诉的原因

  • 心理,销售,心理学
  • 要重视客户投诉的原因

      若想客户长期购买企业的产品实现共赢,销售人员就必须事先搞清楚客户投诉的真正原因,并根据原因有效地处理客户投诉。要重视客户投诉的原因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客户投诉处理不仅是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一,更是销售人员应熟知的重要销售环节之一。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是不是拿到订单就算高枕无忧了?是不是成交之后就万事大吉了?非也!完整的销售环节还包括客户的投诉处理。只有让客户100%满意,成交才算大功告成。而要做到客户100%满意的投诉处理,首先必须重视客户投诉的原因。一般地讲,客户投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或服务质量原因

      这主要是由于产品的品种不齐全、功能欠缺或者无法发挥原有的功能、给客户提供了错误的信息、没有按照客户的要求提供服务或产品而引发的质量问题。比如,企业提供给客户的产品说明书是其他产品的产品说明书,导致客户不知怎么样使用产品;企业邮寄给客户的产品是其他型号的产品,导致客户无法使用该产品;没有如期给客户提供服务或产品,给客户带来了很多不便和麻烦等。

      服务的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主要是由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没有达到质量标准,或者有重大的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比如,客户购买产品后,发现产品的质量不好,或者产品已经变坏、变质,或者产品已经失真、失效,没有品质保障了;客户发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产品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产品在使用的时候出现故障等。又如,服务人员在回答客户的问题时,不理会客户的询问,或者不耐烦、敷衍了事,对客户冷漠、爱理不理的;收银员多收了客户的资金、少找钱给客户、让客户结账等待的时间过久;包装失当,导致产品损害或者遗漏;行李服务人员没有出来帮助客户运送行李、缺少客户要求的送货服务或者其他服务形式等,都会使客户感到不满而投诉。

      二、客户自身的原因

      有时,客户自己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缺乏了解而产生误会,会造成无效投诉。企业对这样的投诉应该表现出大度来,尽量耐心地向客户进行解释,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客户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还能培养高度的客户忠诚。

      三、企业内部的原因

      由于企业内部体系出现问题,不能正常运转,也会引起客户的不满,降低客户的满意度。客户经常会埋怨销售部门承诺的太多太好,而服务部门提供的太少太差。比如,公司原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相关的材料或提供相关的服务;公司人手不够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各部门的职责不明,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脱、相互指责等。

      四、客户的期望值得不到满足

      客户购买产品时,对产品本身和企业的服务都抱有良好的愿望和期盼,如果这些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失去心理*衡,由此产生的抱怨和想“讨个说法”的行为,这就是客户投诉的重要原因之一。

      客户投诉与期望值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切实际地宣传。销售人员或企业在进行媒体宣传时,由于过分夸大广告的效果使产品或服务变得更加诱人,这就超过了客户的期望。一旦客户发现企业无法满足这些期望的时候,客户就会抱怨、甚至投诉。

      2.高于期望值的价格。每个客户在购买某一产品时,心中都会有一个预期的价格浮动值,如果能通过有效的说服,让其在所能接受的最高上限成交,是销售成功的关键。但若超过这个上限,就走向了反面,抱怨、不满就会产生。

      3.低于期望值的品质。客户购买的不但是某一产品,而且是透过这一产品所能体验到的某种好处,这种好处是要用品质来做保障的,若是品质出了问题,其他的都是“零”1

      4.低于期望值的服务。服务是经营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好的产品,若没有好的服务来支持,就如昙花一现。

      除此之外,商业欺骗和工作差错也经常导致客户投诉。总之,处理客户投诉首先应认真挖掘客户投诉的原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

      延伸阅读:

      对客户投诉的几点思考

      一、以己为鉴,值得每个银行人为他竖起大拇指

      某日营业大厅人头攒动,一位中年男士来到银行窗口办理存取款业务。他同时递进了四张银行卡,且存取金额均不等,本就忙的晕头转向的柜员心里很是不痛快。匆忙办完业务后将银行卡递了出去,便叫了下一位客户。这名中年客户核实了自己的钱款后,发现只拿回了三张卡,便对柜员提出了疑问,希望他能再核对一下。此时,后面还有很多客户再等待办理业务,柜员有些不耐烦了“那不是都给你了吗,你自己找找吧,我这还忙着呢。”客户觉得可能真是自己装错了,可翻遍口袋也没找到。中年客户开始有些着急的嘀咕着“明明是递进去四张银行卡的啊,怎么可能就少了一张呢!”这时,旁边几个看热闹的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你去打投诉电话,就不信他还不给你了。”“是啊,投诉他,现在银行就怕这个。”“对,就得收拾收拾他们。”中年客户迟疑了一下,说道“再找找看,再找找看。”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前*理业务的客户走的差不多了,中年客户才又回到柜台前,希望柜员能帮他再找找看,是不是掉到哪里了。最后,柜员在一摞打印纸下找到了客户的银行卡,柜员很是惭愧,为自己的马虎大意和不耐烦的'工作态度深表歉意,当班领导在得知此事后,对该柜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对客户进行深刻的道歉。但中年客户的一*话却让在场的所有人敬佩,“卡找到了就好,不用什么道歉,年轻人工作不要马虎大意能改正错误就是好的,我刚才也想要不要打电话投诉你,可我相信你只是忙于手头的工作,我和你争吵几句,投诉你,出了自己一时之气,却要耽误后面那么多人办理业务,你带着情绪工作肯定还会再出错,你能从这件事上吸取教训,不把不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比其他的都重要。”后来,这件事情常常被提起,即是提醒大家工作要认真,态度要端正,也是对这名客户的赞扬。而这位当事柜员工作中也再未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乃至整个营业网点都再没出现过这种事情。

      二、按规操作,我们的柜员却流下了委屈的眼泪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钱打交道的银行自然更为严谨。但少数客户的不理解,不配合也叫我们的柜员有苦难言。一天中午,一个年轻小伙子走进了营业大厅,当班的是一位年*五十的老柜员。

      “您办理什么业务?”

      “汇款。”

      “来,给你这张表先填一下。”

      “我不会,怎么这么麻烦。”

      小伙子都没抬眼看柜员递出去的存款凭条,就先顶上了一句。老柜员于是一行一行的指导他填写表格。当要求小伙子把自己身份证号码写上时,小伙子立马拍着桌子站了起来。

      “怎么还要写身份证号,我都汇了多少次了,从来没写过。”

      “不能吧,我们这汇款数额大小都要求写上汇款人身份证号码的。”

      “你蒙谁,我不知道我身份证号我怎么写,你这是出难题!”

      “我们都是这么要求的,你常来办业务不可能不知道的,要不你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只要填上就行,不用拿身份证来的。”

      “我家没人,我从来都没写过身份证号,你就说给不给办吧。”

      “小伙子,这不写身份证号真不行,我们也有规定,希望你能配合一下。”柜员耐着性子和客户解释着,还设法帮他回忆一下自己的身份证号,可是小伙子始终不予配合,态度强硬。

      “你就说你给不给办吧?”

      “这个真不行,我们也是有规定的。”

      “我看你一把年纪了,真是不想干了,你信不信我叫你明天就滚蛋。”

      说着,他便拿起手机,拨打了投诉电话。“我在你们银行汇款,你们柜员就是不给我办,还出难题,叫他赶紧给我道歉……。”在他挂断电话后。老柜员实在气不过了,“小伙子,你这不是胡编乱造吗,我虽然是服务行业,但是你也不能张口骂人呀!”

      “就骂你了,谁叫你那么多事。”

      老柜员,出于职业特点,默默地压下火气,理了理情绪,没有再与他争辩。小伙子觉得闹不出去了也无趣的离开了。后来,再向我们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看到老柜员偷偷的抹着眼泪。事后,处理投诉事件的工作人员看过监控录像也很无奈,“这个人已经投诉过咱们三四个网点了,大都是无理取闹的事情,我们处理起来也很头疼。”这样的客户虽然只是极个别的,作为窗口单位,我们的柜员也只能委曲求全。由此,金融单位也应考虑设立情绪出口机制,分清无理投诉、闹诉与正常投诉的区别,这是每个银行人都迫切期望的。不委屈每一位客户,更不冤枉每一名员工。

      建立投诉机制的初衷是对银行工作的监督考核,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携客户之力,促银行服务不断完善,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虽然在执行时偶会有背道而驰的现象。但是,作为一个以服务赢取效益的窗口单位,能接到客户的投诉却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这充分说明,一是,银行业为了提升自己,敢于开门纳谏,倾听社会反响,改进工作有靶点,有动力,有针对性。二是,引进社会评价机制,说明客户对我们还有信心,客户对我们的工作还有认可的地方,通过社会评价机制,来监督我们的服务,由关门办社变开门办社,对接社会,和谐银企关系,达到互惠互利双赢多赢。面对投诉,银行人应首先查摆自己的问题,从投诉中查摆不足,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能够不断完善自己。在投诉事件发生时,得体的处理方法也能起到亡羊补牢尤为未晚的作用,让客户坐在舒适的沙发上,以倾听的方式耐心的听取客户的抱怨,用亲切和蔼的语气应答,这些从心理学角度安抚情绪的好办法都能有效的化解客户不满,降了火气自然能够心*气和的想问题,也更容易解决纠纷。被断章取义的规章制度,过长的排队等候时间等等小插曲,也能因此而得到避免。

      投诉制度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在银行业跨越式的转变中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拓展:客户投诉预防措施

      一、升级投诉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升级投诉,通常是指客户主观认为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无法满足其期望,从而越过企业客服渠道向企业上级领导、管理部门、监管部门、媒体等渠道进行的投诉。

      升级投诉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1)客户对投诉处理的要求高,比如升级投诉客户常常提出马上到现场解决、高额经济赔偿、领导书面道歉、精神损失补偿等企业难以接受的要求;

      (2)客户投诉的问题本身难以处理,可能客户之前已向企业多次投诉,企业无法解决或无法与客户就处理结果达成一致,客户期望通过升级投诉向企业施加压力达到目的;

      (3)客户本身难予应付,升级投诉的客户常常具有对服务质量要求高、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善于抓住服务产品瑕疵等特点,企业难以敷衍了事、草率应付;

      (4)升级投诉影响层次高、影响面广,处理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客户重复升级、联名*、媒体曝光等,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甚至致命影响。因此企业特别是企业的客服部门需要重点做好客户升级投诉的预防管理。

    [阅读全文]...

2022-05-26 13:13:38
  •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赏析

  • 立夏
  •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中立夏用坐客韵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作者:文天祥 朝代:南宋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文天祥简介

      早期经历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道号文山、浮休道人。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章有一万多字,没有写草稿,一气写完。宋理宗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宝佑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不久,他父亲逝世,回家守丧。

      开庆初年(公元1259年),元朝的军队侵伐宋朝,宦官董宋臣对皇上说要迁都,没有人敢议论说这是错的。文天祥当时入朝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因不被采纳,就自己请免职回乡。后来逐渐升官至刑部侍郎。董宋臣又升为都知,文天祥再次上书一一列举他的罪行,也没有回音因此出外任瑞州知州,改迁江南西路提刑,升任尚书左司郎官,多次遭台官议论罢职。担任军器监并兼任代理直学士院。贾似道称说有病,请求退休,用以要挟皇上,诏令没应允。文天祥起草制诰,所写文字都是讽刺贾似道的。当时起草圣旨诰命的内制沿袭要呈文稿审查,文天祥没有写,贾似道不高兴,命令台臣张志立奏劾罢免他。文天祥已经几次被斥责,援引钱若水的例子退休,当时他三十七岁。

      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起用为荆湖南路提刑。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素就对文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神色忧伤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不就是在你吗?望你努力。”

      率军勤王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为赣州(今江西境内)知州。

      祐元年(公元1275年),长江上游告急,诏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流涕哭泣,派陈继周率领郡里的英雄好汉,同时联络溪峒蛮,派方兴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英雄豪杰群起响应,聚集兵众万人。此事报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名义率军入卫京师。他的朋友制止他说:“现在元兵分三路南下进攻,攻破京城市郊,进迫内地,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赴京入卫,这与驱赶群羊同猛虎相斗没有什么差别。”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卫京师,我为此感到深深地遗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听说此事后而奋起的。依靠仁义取胜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业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国家就有保障了。”

      文天祥性格豁达豪爽,*生衣食丰厚,声伎满堂。到这时,痛心地自己贬损责罚自己,把家里的资产全部作为军费。每当与宾客、僚属谈到国家时事,就痛哭流涕,抚案说道:“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也忧虑别人忧虑的事情,以别人的衣食为衣食来源的人,应为别人的事而至死不辞。”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八月,文天祥率兵到临安,担任*江府知府。当时因为丞相陈宜中没有返回朝廷,所以没有受到派遣。十月,陈宜中至,于是派遣去任职。朝议中刚刚擢升吕师孟为兵部尚书,封吕文德为和义郡王,想以此寻求和好。吕师孟更加傲慢骄横、放肆。

      苦战东南

      文天祥辞别天子,上疏说:“朝廷姑息、牵制的意向很多,奋发、果断处事的例子很少,请求处斩师孟作为战事祭祀,用以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又说:“宋代接受五代分裂割据的教训,削除藩镇,建立郡县城邑,虽然一时完全革除了尾大不掉的弊端,但是国家因此渐趋削弱。所以到一州就攻破一州,到一县就攻破一县,中原沦陷,悔恨、痛心哪里还来得及。现在应当划分天下为四镇,设置都督来作为它的统帅。把广南西路合并于荆湖南路,在长沙建立治所;把广南东路合并于江南西路,在隆兴建立治所;把福建路合并于江南东路,在番阳建立治所;把淮南西路合并于淮南东路,在扬州建立治所。责令长沙攻取鄂州,隆兴攻取蕲州、黄州,番阳攻取江东,扬州攻取两淮,使他们所辖的地区范围广、力量强,足以抵抗敌兵。约定日期,一齐奋起,只前进,不后退,夜以继日,图谋复地,敌兵兵力众多,但力量分散,疲于奔命,而我宋朝民众中的英雄豪杰,于其中等待机会攻敌,这样的话,敌兵就容易被打退了。”当时朝议以文天祥的议论是疏阔,难以实行,因此,他的上书没有结果。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十月,文天祥到*江,元兵已从金陵出发进入常州。文天祥派遣他的将帅朱华、尹玉、麻士龙与张全援助常州,行到虞桥,麻士龙战死,朱华率领广南军队,战于五牧,被打败,尹玉也打败了,争相渡水,扒张全军中的渡船,张全的士兵斩断他们的手指,都淹死了,尹玉率领残兵五百人夜间发起战斗,到第二天早晨都战死了。张全不发一箭,逃跑退却了。元兵攻入常州,占领了独松关。陈宜中、留梦炎召令文天祥,弃守*江,退守余杭。

      出使元营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不多久,宋朝投降,陈宜中、张世杰都走了。朝廷继续任命文天祥为枢密使。不久,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作为使臣到元军中讲和谈判,与元朝丞相伯颜在皋亭山针锋相对争论。伯颜发怒拘捕了他,同左丞相吴坚、右丞相贾余庆、知枢密院事谢堂、签枢密院事家铉翁、同签枢密院事刘祒,向北至镇江。文天祥与他的侍客杜浒等十二人,于夜间逃入真州。苗再成出来迎接他,高兴得流着眼泪说:“两淮的士兵足可以兴复宋朝,只是二制置使有些矛盾,不能同心协力。”文天祥问道:“这个计谋是从哪里来的呢?”苗再成回答说:“现在先约淮西兵赶赴建康,他们必然全力以防御我们淮西的士兵。指挥东面各将帅,以通州、泰州兵攻打湾头,以高邮、宝应、淮安兵攻打杨子桥,以扬州兵攻打瓜步,我率领水军直捣镇江,同一天大举出兵。湾头、杨子桥都是沿长江的脆弱之军,又日夜希望我们军队攻来,攻打他们,定会很快取胜。一齐从三个方向进攻瓜步,我自己率兵从长江水面中以较少的士兵佯攻,虽然有智慧的人也不能预料到这一点。瓜步攻下后,以东面的军队入攻京口,西面的士兵入攻金陵,威胁浙江的后退之路,那么元军的大帅就可以生擒了。”文天祥对此大加赞扬,随即写信送两个制置使,派遣使者四面联络。

      文天祥没有到的时候,扬州有逃跑归来的士兵说:“朝廷秘密派遣一丞相进入真州劝说投降来了。”李庭芝信以为真,认为文天祥劝降来了。派苗再成迅速杀掉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心杀他,欺哄文天祥到相城垒外,把制司的'文书给他看,把他关在门外。好久以后,又派两批人分别去窥测证实天祥是否是来劝降的,如果是劝降的就杀了他。两批人分别与天祥谈话后,证实其忠义,都不忍心杀他,派士兵二十人沿路护送至扬州,四更鼓响时抵达城下,听等候开城门的人谈,制置司下令防备文天祥很严密,文天祥与随从听说后相互吐舌,于是向东入海道,遇元兵,躲入四围土墙中得以免祸。然而,因为饥饿而走不动路,于是向樵夫们讨得了一些剩饭残羹。走至板桥,元兵又来了,众人跑入竹林中隐伏,元兵进入竹林搜索,抓住杜浒、金应带走了。虞候张庆眼睛被射中了一箭,身上两度挨箭,文天祥两次都未被发现,得以脱身。杜浒、金应拿出身上的金银送给元军,才被放回,雇募二个樵夫抬着坐在箩筐里的文天祥到高邮,泛海坐船至温州。

      领兵抗元

      文天祥听说益王未立,于是上表劝请即帝位,以观文殿学士、侍读的官职召至福州,拜右丞相。不久与陈宜中等人议论意见不统一。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七月,于是以同都督职出任江南西路,准备上任,召集士兵进入汀州。十月,派遣参谋赵时赏,咨议赵孟溁率领一支军队攻取宁都,参赞吴浚率一支军队攻取雩都,刘洙、萧明哲、陈子敬都从江西起兵来与他会合。邹洬以招谕副使在宁都召聚兵众,元兵攻打他们,邹洬兵败,同起事率兵的人刘钦、鞠华叔、颜师立、颜起岩都死了。武冈教授罗开礼,起兵收复了永丰县,不久兵败被俘,死于狱中。文天祥听说罗开礼死了,穿起丧服,痛哭不已。

      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正月,元兵攻入汀州,文天祥于是迁移漳州,请求入卫朝廷。赵时赏、赵孟溁也率兵归来,唯独吴浚的士兵没有到。不久,吴浚降元,来游说文天祥。文天祥派人缚起吴浚,把他吊死了。四月,进入梅州,都统王福、钱汉英专横跋扈,被处斩了。五月,迁出江南西路,进入会昌。六月,进入兴国县。七月,遣参谋张汴、监军赵时赏、赵孟溁荣等率大军进逼赣城,邹洬率领赣州各县的军队攻取永丰,他的副官黎贵达率领吉州各县的士兵攻取泰和。吉州八县克复了一半,仅剩赣州没有攻下。临洪各郡,都送钱劳军。潭州赵璠、张虎、张唐、熊桂、刘斗元、吴希奭、陈子全、王梦应在邵州、永州等地起兵,克复数县,抚州何时等人起兵响应文天祥。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都派人到军中接受调遣参战。

      元军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派遣士兵入援赣州,而自己率兵在兴国进攻文天祥的据点。文天祥没有预料到李恒的兵突然攻至兴国,于是率兵撤退,靠*永丰的邹洬。邹洬的军队已在他的前面溃败,李恒于是穷追文天祥至方石岭。巩信坚守拒战,身中数箭,死了。到达空坑,士兵都被打败溃散,文天祥的妻妾子女都被抓住。赵时赏坐在轿子中,后面的元兵讯问他是谁,赵时赏说“我姓文”,众兵以为是文天祥,活捉了他返回军营,文天祥因此得以逃脱。

      彭震龙、张汴等死于军中,缪朝宗自己上吊死了。吴文炳、林栋、刘洙都被抓住带回隆兴。赵时赏怒骂不屈服,有的多次被抓来的,往往很快放掉,说:“小小的签厅官,抓来有什么用呢?”因此得以逃脱的人很多。到行刑的时候,刘洙多次辩解,赵时赏呵斥他说:“死了算了,何必这样呢?”于是林栋、吴文炳、萧敬夫、萧焘夫都不能免难。

      战败被俘

      文天祥召集残兵奔赴循州,驻扎于南岭。黎贵达暗中阴谋投降,被抓住杀了。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三月,文天祥进驻丽江浦。六月,入船澳。益王死了,卫王继承王位。文天祥上表自责,请求入朝,没有获准。八月,加封文天祥少保、信国公。军中瘟疫又流行,士兵死了几百人。文天祥唯一的一个儿子和他的母亲都死了。十一月,进驻潮阳县。潮州盗贼陈懿、刘兴多次叛附无常,为潮阳人一大祸害。文天祥赶走了陈懿,抓住刘兴,杀了他。十二月,赶赴南岭,邹洬、刘子俊又从江西起兵而来,再次攻伐陈懿的党羽,陈懿于是暗中勾结张弘范,帮助、引导元军逼攻潮阳。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出现,众士兵随从措手不及,都埋头躲在荒草中。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元军千户王惟义抓住。文天祥吞食脑子(即龙脑),没有死。邹洬自刎颈项,众士兵扶着他至南岭才死。僚属士卒得以从空坑逃脱的人,至此时刘子俊、陈龙复、萧明哲、萧资都死了,杜浒被抓住,忧愤而死。仅有赵孟溁逃脱,张唐、熊桂、吴希奭、陈子全兵败被活捉,都被处死

      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没有拜,张弘范于是以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还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因多次强迫索要书信,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他们。这首诗的尾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笑着收藏它。厓山战败后,元军中置酒宴犒军,张弘范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眼泪扑簌簌地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张弘范感其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文天祥从容殉国

      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没有吃饭,没有死,才又吃饭。到达燕京,馆舍侍员殷勤、陈设奢豪,文天祥没有入睡,坐待天亮。于是移送兵马司,令士卒监守他。当时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员,王积翁说:“南宋人中没有谁比得上文天祥的。”于是派遣王积翁去传达圣旨,文天祥说:“国家亡了,我只能一死报国。倘若因为宽赦,能以道士回归故乡,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为顾问,还可以。假如立即给以*,不仅亡国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生的全部抱负抛弃,那么任用我有什么用呢?”王积翁想与宋官谢昌元等十人一起请释放文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同意,说:“文天祥放出后,又在江南号召抗元,置我十人于何地?”此事于是作罢。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同宰相议论放了他,遇上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为借口,结果没有被释放。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福建有一僧人说土星冒犯帝坐星,怀疑有变乱。不久,中山有一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京城也有未署名的书信,说某日火烧蓑城苇,率领两侧翼的士兵作乱,丞相就没有忧虑了。当时大盗刚刚暗杀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马,于是命令撤除城苇,迁徙瀛国公及宋宗室到开*,元朝廷怀疑信上说的丞相就是文天祥。

      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有的说应该答应文天祥的要求,诏令可以。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他的衣服中有赞文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所学*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阅读全文]...

2021-11-27 23:32:24
  • 山行留客的诗意

  • 诗意
  •   《山行留客》

      作者:张旭

      原文: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

      1、山行:一作“山中”。

      2、春晖:春光。

      3、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4、纵使:纵然,即使。

      5、云:指雾气、烟霭。

      诗意:

      山中的景色沐浴着春天的阳光,

      不要因为只是微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

      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

      走到山中云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一个“弄”字出神入化,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很浓,而且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m.ju.51tietu.net)这也就是说,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无法避免的问题,从某一角度说,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乐趣,那么,就不必为一片“轻阴”而踯躅不前。

      这两句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地去诱导、去点燃客人心中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

      这首诗的意境异常清幽,还表现在隽永的哲理启迪上。它告诉人们:事物是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看问题,对待困难也是如此。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正视困难,勇往直前,“莫为轻阴便拟归”;在克服困难中迎来的美景,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正由于诗中含义丰富而深刻,所以,这首诗与同类登山春游诗相比就更别具一番悠然不尽的韵味。

    [阅读全文]...

2022-03-14 16:01:38
  • 山中送别古诗王维带拼音

  • 送别
  • 山中送别古诗王维带拼音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山中送别古诗王维带拼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shān zhōng sòng bié

      山中送别

      wáng wéi

      王维

      shān zhōng xiàng sòng bà

      山中相送罢,

      rì mù yǎn chái fēi

      日暮掩柴扉。

      chūn cǎo míng nián lǜ

      春草明年绿,

      wáng sūn guī bú guī

      王孙归不归?

      注释

      ⑴掩:关闭。

      ⑵柴扉:柴门。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翻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

      您能不能回来呢?

      赏析

      本首诗是王维的一首送别诗,本首诗与其他的送别诗有所不同:第一,一着笔,就开始对读者道出了离别相送。没有其他送别诗的那样缠绵惆怅,没有送行时的话别场面和惜别情怀,仅仅以一个看似毫无着墨的“罢”字简单带过,为后面的“归不归”做铺垫。第二,时间跨度大,从相送到送罢,作者跨越了一段时间直接写入日暮时分,作者在这段时间离别情怀剪去,给读者留下淡然的印象,也与后面的“归不归”形成更长的时间段。

      众所周知,但凡对送别有所经历的人,都会觉得送别后的当天会有离别的惆怅之情,难以得到排遣、释怀。就连*时经常做的极其*常的事情都会让人有点心不在焉的感觉。而作者正是如此,他之所以将与送别毫无联系的‘掩柴扉’的行为相联系,就是为了突出*时天天重复的“掩柴扉”与往日不同的韵味,从而寓离别于行为中,将寂寞惆怅之情显现出来。

      第三四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从屈大夫的辞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中化用而来的。这里的王孙是指贵族的子孙,也指前来送别的挚友。诗句的`大意是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浮云般的游子啊你是否能够归来?作者以“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本应在离别时提出的,可作者却在友人离去已久才涌上心头,成了一个没有问出口的自问句。至此,作者在友人刚离别,就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还中,才将送别后的内心情感加以表露,说明了作者一直到日暮还为离别所带来不舍、惆怅、思念所笼罩。这正是王维的诗蕴,意中有意,味外有味,匠心别运,高人一筹,善于从生活中拾取*淡无奇的素材,运用自然无雕琢的语言,彰显深厚诚挚的感情。

      思想感情:怀念友人、盼望友人快快回来的思想感情。

    [阅读全文]...

2022-07-02 13:06:30
  •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

  • 励志,名言
  •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每当夜色降临时,昏暗的路灯点亮了前方的路,曾经一起逃课上网的你,要去何处?每当夜色降临时,都市的喧嚣戛然而止,流浪的人们,你们要回家了。每当夜色降临时,辗转反侧,此时的你,在干些什么......天已入夜,人已入眠。安静的坐在电脑前,想起了曾经的她,是否过得快乐。。。。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那时候的你和我,隔着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

      每当夜色降临时,昏暗的路灯点亮了前方的路,曾经一起逃课上网的你,要去何处?

      每当夜色降临时,都市的喧嚣戛然而止,流浪的人们,你们要回家了。

      每当夜色降临时,辗转反侧,此时的你,在干些什么......

      天已入夜,人已入眠。

      安静的坐在电脑前,想起了曾经的她,是否过得快乐。

      本是青灯不归客 却因浊酒留风尘

      那时候的你和我,隔着长风深谷,进不得,退不得。

      犹如《逆世界》的男女主角般的距离感。

      长大后我终于明白。

      为什么父母劝我们不要早恋。

      因为,那个年龄的我们,不该承受这些。

      慢慢的,当男孩变成了男人,他懂得用什么去换取别人的尊重,他懂得用什么眼光审视自己和对待他人。

      此时,有一种信念,让他坚定不移的坚持自己的路,这就是责任。

      渐渐的,我也会变成男人......

      终于,我们也混到了父母的年龄。

      大概我们这一代听到过最多的故事,都是在小时候的下雨天。

      小时候没有门铃,然后家家户户都养狗,听到狗叫就知道有人来了,远在山坡砍猪草的你,看到炊烟就知道妈妈在做饭,虽然那时很穷,上学最多也不过带1~2毛钱,吃着一毛钱一根的辣条或者唐僧肉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留风尘心里无比的开心,那时我们很穷,但是我们却有着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它就是快乐。

      长大后的我们,终于明白老人为什么能坐门口看着稻田,一看就是一下午。

      因为,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

      最*释迦牟尼说的一句话非常火:“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的出现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生命的每一刻、遇到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成长成今天的自己所必经之路,我们应该感谢我们曾遇见的人和事,感恩他们教会我们成长,帮助我们成长,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本是青灯不归客 却因浊酒留风尘

      所谓长大,就是把原本看重的东西看轻一点,原本看轻的东西看重一点。

      很多人闯进你的生活, 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然后转身离开。

      当一切都静下来的时候,突然发现*惯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让人戒不掉,忘不了。

      喜欢发呆的人,心里一定有另外一个纯净的世界。

      可惜,这个发呆,只适合小时候。

      现年龄段的发呆,估计大部分是无奈吧。

      人的这一生啊,长途漫漫。

      总是不断交杂的惊喜、失望、绝望。

      好像不摔上那么几跤,走上那么几条弯路,就好像算不上完整。

      就像我和你从认识到不认识一样。

      一路走走停停,回头再望来时的路,依然是原来的路,可是人已不是当年的人!

      天真的小时候我们以为,真心对人,也可以换来别人真心对待。

      拼了命地不让身边的人难过,却发现,受伤的原来只是我们自己。

      呵呵 其实有的时候就是觉得挺累的,什么都不想说,想找人吐苦水吧。

      其实也没人愿意听你吐苦水,一堆负能量爆棚的话,真的没人愿意听,所以我更想一个人,安静的听着歌喝着酒,想通看透自己安慰自己。

      经历了社会的磨练以及这次疫情之后的我,看开了很多,余生不想和任何人争辩,哪怕你说1+13,我都会一笑而过!生命可贵,且行且珍惜!

      本是青灯不归客 却因浊酒留风尘

      你惦记的人能和你道晚安,愿你一个人的日子里不觉得孤单。

      愿你有酒可以醉 愿你醒后有人陪。

      愿你身畔有一人,始终小心护住你的孩子气,爱着你。

      愿你过得快乐有饭吃有酒喝一路流浪一路歌。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愿夜里有人为你留灯,愿你爱的人能住进你的人生。

      愿你独立到不需要有人疼有人宠,愿你幸运到有人疼有人宠。

      愿你漂泊的时候会有人送你酒喝,孤独的时候总有人陪你唱歌。

      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到白头。

    [阅读全文]...

2022-06-29 04:32:57
  • 山中王维赏析简短(山中王维古诗解释)

  • 解释
  •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诗词鉴赏:①“注释”:“白石"秋末冬初水落石出;"红叶稀”秋霜红叶稀稀拉拉;"元"即原,本来的意思;"空翠"即苍翠欲滴的山色。②“译文”:荆溪水浅石出*磷,深秋天寒红叶稀疏点缀。山路上原本没有下雨,但苍翠欲滴的山色沾湿人的外衣。③"鉴赏":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音乐家,苏轼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五言绝句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深秋时节的山水风景图。对于山中四季的轮回变幻迁客骚人多有涉及,记得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也有类似的描绘,“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中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阅读全文]...

2022-05-22 08:39:49
  • 山中与幽人对酌古诗词

  • 山中与幽人对酌古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 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释】

      ⑴幽人:幽隐之人;隐士。此指隐逸的高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对酌:相对饮酒。

      ⑵“我醉”句:此用陶渊明的典故。《宋书?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不懂音乐,但是家里收藏了一把没有琴弦的古琴,每当喝酒的时候就抚摸古琴,对来访者无论贵贱,有酒就摆出共饮,如果陶渊明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翻译】:

      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

      【赏析】:

      《山中与幽人对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表现了诗人李白和幽居朋友随心所欲、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一个超凡脱俗的艺术形象。

      幽人是指隐居的高人。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诗的一开头就点明了诗人李白与朋友喝酒的地点――山中。对李白来说,山中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所在。盛开的“山花”更加增添了两人喝酒的气氛。此情此境,称心如意,就“一杯一杯复一杯”开怀畅饮。一杯一杯复一杯,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写饮酒之多,而且写快乐的程度。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由于贪杯,诗人李白的朋友喝得大醉,就告诉李白“我已经喝醉,想要睡了,你回去吧!明天你若还觉得有意的话,就请顺便抱只琴来!”“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典故出自晋代伟大诗人陶渊明。《宋书》记载,陶渊明不懂音乐,但是家里收藏了一把没有琴弦的古琴,每当喝酒的时候就抚摸古琴,醉了就和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醉欲眠卿且去,几乎用陶潜的原话,表现出一种天真超脱的风度。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独特的所在。盛唐时期,绝句已经格律化。而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却不迁就声音格律,语言上又有飞扬的气魄,有古代歌行的风格。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注释:

      【1】幽人:幽隐之人;隐士。此指隐逸的高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2】对酌:相对饮酒。

      【3】“我醉”句:此用陶渊明的典故。《宋书·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不懂音乐,但是家里收藏了一把没有琴弦的古琴,每当喝酒的时候就抚摸古琴,对来访者无论贵贱,有酒就摆出共饮,如果陶渊明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作品赏析:

      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山中”,对李白来说,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开的“山花”更增添了环境的幽美,而且眼前不是“独酌无相亲”,而是“两人对酌”,对酌者又是意气相投的“幽人”(隐居的高士)。此情此境,事事称心如意,于是乎“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开怀畅饮了。次句接连重复三次“一杯”,不但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读者仿佛看到那痛饮狂歌的情景,听到“将进酒,君莫停”(《将进酒》)那样兴高采烈的劝酒的声音。由于贪杯,诗人许是酩酊大醉了,玉山将崩,于是打发朋友先走。“我醉欲眠卿且去”,话很直率,却活画出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对酌的双方是“忘形到尔汝”的知交。尽管颓然醉倒,诗人还余兴未尽,还不忘招呼朋友“明朝有意抱琴来”呢。此诗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狂士与“幽人”间的感情,诗中那种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神情,挥之即去、招则须来的声口,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诗的艺术表现也有独特之处。盛唐绝句已经律化,且多含蓄不露、回环婉曲之作,与古诗歌行全然不同。而此诗却不就声律,又词气飞扬,一开始就有一往无前不可羁勒之势,纯是歌行作风。惟其如此,才将那种极快意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这与通常的绝句不同,但它又不违乎绝句艺术的法则,即虽豪放却非一味发露,仍有波澜,有曲折,或者说直中有曲意。诗前二句极写痛饮之际,三句忽然一转说到醉。从两人对酌到请卿自便,是诗情的一顿宕;在遣“卿且去”之际,末句又婉订后约,相邀改日再饮,又是一顿宕。如此便造成擒纵之致,所以能于写真率的举止谈吐中,将一种深情曲曲表达出来,自然有味。此诗直在全写眼前景口头语,曲在内含的情意和心思,既有信口而出、率然天真的妙处,又不一泻无余,故能令人玩味,令人神远。

      此诗的语言特点,在口语化的同时不失其为经过提炼的文学语言,隽永有味。如“我醉欲眠卿且去”二句明白如话,却是化用一个故实。《宋书·隐逸传》:“(陶)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此诗第三句几乎用陶潜的原话,正表现出一种真率脱略的风度。而四句的“抱琴来”,也显然不是着意于声乐的享受,而重在“抚弄以寄其意”、以尽其兴,这从其出典可以会出。

    [阅读全文]...

2022-03-25 16:03:16
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 - 句子
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 - 语录
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 - 说说
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 - 名言
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 - 诗词
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 - 祝福
山中留客古诗留客的原因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