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

关于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77) 语录(6) 说说(29) 名言(725) 诗词(931) 祝福(4) 心语(106)

  • 古诗的色彩美研究

  • 古诗的色彩美研究

      提到色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画家。其实,用文字生动地表现事物形色,诗词作家的本领丝毫不亚于画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古诗的色彩美研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中英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摘要:

      *古典诗歌因其语言优美、画意隽永而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坛的瑰宝。我国古代诗人往往将诗和画联系起来,构筑完美的艺术境界。诗人们以精湛的艺术画笔,铺陈色彩,借色传情,寄寓内心的情绪和审美意趣,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瑰丽、意境深远的画卷,在*古典诗歌中,色彩意象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顶峰。

      一、古诗色彩的视觉认知

      色彩的运用和组合,能给诗歌带来浓郁的画意,创造优美的意境。例如:《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写一片翠竹,葱郁秀丽,生意盎然,呈现出一派清新繁茂的色调。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桃花一片,火样鲜红,色彩明艳,夺目耀眼。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经过清晨春雨的滋润、洗刷,柳叶柳枝更加清翠,颜色焕然一新。柳色青青,映照得客舍青青,呈现出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自然图景。

      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云销雾散,杲杲日出,显露出一片绿水青山,突出表现了大自然的幽静和纯净,令人悦目怡情。

      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一“白”色绘出一个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天下白”使诗人“迷魂”觉醒,心胸豁然,壮志勃发。

      这些诗所描绘的色彩,都给人留下了鲜明而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它们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人们常见的色彩美。

      以上所举诗例,其中的色彩均属单色。

      单色,给人以整体的印象,全面的感受。

      单色,描绘出自然环境、客观世界的纯净美。

      除了单色,诗歌中经常有双色的运用。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山水之美,简直是被这首小诗刻画得淋漓尽致了。“红”、“蓝”两种颜色的运用,巧妙地概括了江南水乡景色的特征,使景物鲜明怡目,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江南春景图。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红花、绿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掉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绿蚁”、“红泥”一实一虚,相对列出,在红炉绿酒两种色彩的和谐搭配之下,在天寒欲雪的苍茫背景之下,诗人*和舒畅的心情和盘托出,令人自然地联想到杜甫的“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同样运用了极为浓重的色彩和强烈的对比手法,用大面积的绿陪衬高亮度的红,色调绚丽而调和,将夏日的湖光景色写得明丽如画。

      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写海棠花凋谢,绿红更替,用“绿”肥衬托“红”瘦,突出花的衰残。若单单绘出“红瘦”,深度、力度和意味都似乎不够了。

      双色,往往构成对比色。它起着两种色彩互相对比、对照,互相映衬、烘托,以及相互补充的作用,取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大千世界,五色斑斓,多姿多彩。诗人为了反映大自然的丰富色彩,描绘复杂的形象,展示色彩缤纷的世界,单色、双色都不足以表现时,遂使用多种色彩。

      骆宾王《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一只浑身长满雪白羽毛的鹅,轻轻拨动着红色的脚掌游在碧绿的湖水上。“白、红、绿”三种颜色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戏水图”。写作这首诗时作者正年少,阅历谈不上丰富,整首诗所表现的内容也算简单。但正因为色彩词的准确运用,使得原本如儿歌式的一首诗成了传诵不衰的千古名句。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动人的春景图:新绿的柳枝上,成队的黄鹂在欢唱;蓝天上,一行白鹭渐飞渐远。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在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正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愉悦的心情。诗的前两行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鸣翠柳”、“上青天”,描绘了黄鹂欢唱、白鹭飞翔的景象,有声有色,令人赏心悦目。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出现了“夹江对峙的青山、回旋激荡的碧水、水天相接处的红光、从天际徐徐而来的白帆”等色彩景物。这些景物自然而巧妙的组合构成了一幅雄伟秀丽、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色彩间配合得十分和谐、优美且很有层次,令人赏心悦目。

      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死。”全诗用黑、金(黄)、燕脂(血红)、红、紫等多种鲜明而浓重的色彩,加强了悲壮情调,体现了奇峭瑰丽的风格。苍凉肃杀的环境气氛,紧张危机的形势,激烈的战斗场面,都借色彩而达到突出的表现。

      诗中不论运用单色、双色或多色,都须搭配适当,敷施得体,以免破坏色调的和谐,形象的完美,给人以杂、乱、怪的不悦目之感。在设色敷彩时都必须注意画面的和谐统一,求得形象完美,气韵生动,臻于自然完美。

      二、古诗色彩的情感感受

      从视觉上感知色彩,只是对色彩最浅层次的认知,对色彩更深层次的解读,应该来自情感的感受。“以色主情,以情观色”是古代诗人描绘颜色的总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诗人们对颜色的描绘具体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

      同一景,同一物,可以因为看景人不同而情异。如:同样是花,同样的红,无论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都让人感觉如沐春光,生机盎然。而“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却令人惆怅满怀,徒添伤感;同样是红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对大自然,对秋色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而在宫廷内,“西宫墙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此时的红,却带着幽怨和落寞使人沉重。又如面对落红之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刻画的是暮春花落,佳人落泪之景,抒发的是迟暮伤感之情,而龚自珍唱出的是绝然不同的景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明亮开朗,乐观奋进。“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和“林花谢了又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描画的却是年华不再,盛世难返的深沉叹息。

      同一色,同一人,也可以因时空不同而情异。同是诗人李商隐的句子,“青袍白简风流极,碧沼红莲倾倒开”(《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中的颜色无半点悲情,渲染的是诗人意气风发的愉悦心情,气氛热烈而欢快;而“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春日寄怀》),从草色未变联想至官袍未换,反衬时光流逝,白发日增,无限伤感。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以至阶级对立的现状在忧国忧民的诗人笔下也出现了大量佳作。其中有不少诗句是通过色彩词的运用而达到同情或控诉的效果的。如:白居易《卖炭翁》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及“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这两句诗就是如此。一边通过“苍苍、黑”等色彩词生动地勾画了卖炭翁的肖像,表现烧碳生活的艰辛、痛苦。同时也说明了他是一个受剥削、受宰割的下层劳动人民;一边通过“黄、白”这两个色彩词的运用使那宫使为虎作伥者的身份不言而喻。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加以点破,但对劳动者的同情、对宫使罪恶的揭露、控诉都已蕴含在这两组词中了。

      又如:“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杜荀鹤《再经胡城县》)“朱绂”(深红色)本是唐代文武四品*的装束。“县宰”而“加朱绂”,表明他加官受赏。他凭什么“加朱绂”?诗人没有说,而是有意识地把“县宰”的“朱绂”和人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联系起来,最后再用“血染成”来揭示二者的因果关系。句中色彩词准确而巧妙的运用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与民为敌的*本质,极大加深了诗的讽刺和控诉的效果。

      总之,色彩是某些事物存在的外在形式,唐人做诗,很善于运用色彩。他们用心设色,然后泼洒与诗行中,应物象形,使诗歌亮丽光彩,宛如一幅幅写意的图画,故后人的诗评中,常有“诗中有画”之语。

      三、古诗句中表现色彩美

      出现在诗词里的颜色词汇主要有:红、绿、黄、白、黑、紫、金、银等,而“红”又可与之相同或相*的朱、丹、绛、赤等互换,“绿”也可用翠、青、碧来代替。也可在这些颜色词前加上表示深浅、明暗、新旧等的形容词,如新绿、暗红、残红等。此外,诗中还有“春色”、“秋色”、“秀色”等词,虽不指某一种颜色,却概括性极强,构成五彩缤纷、色彩斑澜的艺术效果。

    [阅读全文]...

2021-12-23 22:23:49
  • 描写春色的古诗

  • 文学
  • 描写春色的古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春色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阅读全文]...

2022-06-10 13:43:31
  • 描写春天色彩的古诗

  • 春天
  • 描写春天色彩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的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本文为描写春天色彩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阅读全文]...

2022-05-29 21:20:54
  • 含有色彩的诗句有哪些(描写丰富色彩的古诗)

  • 苏轼曾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对于画来说,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亮丽的色彩,能够将目光马上吸引过来。

    想象一下,如果诗词中出现斑斓的色彩呢?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呢?

    九首色彩斑斓的诗词,句句都好看!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春天多么美好,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白居易从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从而构成了色彩绚丽的阔大图景,令人回味不绝。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春天的村庄里,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秦观以白描的手法、浅*的语言描写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勾勒出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菩萨蛮·大柏地》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作者连用七种颜色铺叙,写出了彩虹的绚丽夺目。全词中彩虹的绚丽,斜阳的红,村庄墙壁的白,但以天宇的湛蓝和群山的苍翠为主色。真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整个画面丰富和谐,生机盎然。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桂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却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词人以“浅碧”、“深红”比喻其他花,与“轻黄”相对应,新颖别致。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唐·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诗人举目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红艳夺目的柿林。柿叶经霜一打,都已变红,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接着,抬头仰望,湛蓝湛蓝的天空,像水洗过一般明净,把巍峨的红楼衬托得更加清晰壮丽。

    诗人以瑰丽的色调、清新的语言,绘出绚烂秋色,创造出碧天、红楼“气势两相高”的寥廓境界,令人心旷神怡。

    [阅读全文]...

2022-02-08 11:56:44
  • 关于色彩的诗句有哪些(关于颜色的诗句古诗大全)

  • 颜色
  • 色彩,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天是蓝色、云是白色、小草是绿色,心情也可以用色彩表达,伤心了是灰色、忧郁了是蓝色、热情的是红色,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可见色彩是富有诗意的,那么在诗人眼中,世界是什么颜色呢?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来,春光点缀春景,世间万物都重获新生,百花绽放,万紫千红,难怪在朱熹眼中,斑斓色彩的春天是“光景一时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相对于朱熹的春日风光,杨万里更爱盛夏的西湖,这大概是我见过最美的描写盛夏荷塘的诗句。

    不用亲临西湖,不用亲见荷塘,只要闭上眼睛,脑中就会自动浮出一幅画,大红大绿的色彩搭配,无穷尽的荷叶与天际相接,画面恢弘,却又那么娇艳。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

    秋天,注定是一个带着悲伤色彩的季节。诗人爱歌颂春天的朝气勃勃,更爱在萧瑟的秋天感慨遭遇。

    可总有浪漫的人,能在这个季节发现不一样的没,比如刘禹锡的秋日胜春朝,又比如王禹偁的秋天,独自信马由缰在山间小路上,山中开满了秋菊,为世界染上了一层金黄。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冬天是什么颜色?大多数人会说,白色。因为冬天大雪纷飞,白茫茫一片。

    苏东坡听到这里,捻着胡须微微一笑,说不,冬天不只有雪白,还有橙黄,还有橘绿。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我有时候会想,紫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烟。读懂了紫烟,才能读懂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说起来,李白对紫烟似乎情有独钟,《秋浦歌》中李大仙也说: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说起贺知章,我就会联想到一个白胡子老大爷。

    可就是这个糟老头子,内心也有一份浪漫和柔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又喝醉了……奇怪,我为什么要说又!

    经过了一夜风雨,醉意还未消散,昨日的海棠还盛开着么?不不不,这个时节,她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白色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雪花可不是冬季特有,当春天将来而未来之时,总会有那么调皮的雪花,它们也嫌春来得太晚,所以争先恐后地落在花园中,提前为春天点缀上几点雪白。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李白有仙气,往往就在一字一句当中,比如这句诗里一个“出”字,好像原本那里根本就没有青山,当李白顺江而下的时候,突然就蹦出了*的青山一般。眼前青翠一片,该是旅途中最好的风景。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电影给人轻快明亮的感觉,儿童急走也显得活泼可爱。当活泼的儿童急走着追赶黄蝶,整个画面就鲜活了起来。当蝴蝶飞入菜花,再也找不到时,画面又为之一静,剩下的只有一大片的金黄灿灿。

    [阅读全文]...

2022-05-16 14:50:31
  • 道尽春色的唯美古诗词

  • 唯美,优美,诗歌
  • 古诗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遗迹,杏花烟雨,桃李春风,古诗里的春天是这样的,关于春天的诗句总是很美。有哪些春天古诗词是你心目中的人间绝句 ?下面是由励志的句子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尽春色的唯美古诗词”,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道尽春色的唯美古诗词(篇一)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2.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3.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4.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5.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李白 《 塞下曲六首·其一 》

    9.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10.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11.青门柳枝软无力, 东风吹作黄金色。 ——白居易《 长安春》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3.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14.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15.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

    16.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17.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其一》

    2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道尽春色的唯美古诗词(篇二)

    2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2.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23.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苏轼《和董传留别》

    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5.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2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

    27.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28.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

    29.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长安春望》

    30.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 张敬忠 《 边词 》

    31.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3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3.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绝句漫兴九首》

    34.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35.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36.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3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38.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39.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40.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道尽春色的唯美古诗词(篇三)

    41.画楼影里双飞燕。——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42.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3.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乐·春光欲暮》

    44.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

    45.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4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47.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古诗兰若生春阳》

    [阅读全文]...

2022-02-12 22:24:41
  • 《春雨的色彩》赏析及原文

  • 春雨,学生
  • 《春雨的色彩》赏析及原文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春雨的色彩》赏析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课文。讲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春雨是绿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到柳树上,柳枝也绿了。”“春雨的是红色的,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春雨是黄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多么恬美的意境,多么令人遐想联翩呀!学完这篇课文,孩子们沉浸在那对春天的想象中,从他们的小嘴里迸发出许多优美的词句。

      一、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我利用一幅春雨图质疑(老师不知给图画中的春雨涂上什么颜色,你们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呢,让学生展开想像畅所欲言)将学生引入情境,自然引出课题。

      二、自主合作 读句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我把学*的权利充分还给孩子,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自由认读、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齐读。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由扶到放,反复认读、巩固识字。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我利用“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来巩固识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三、朗读感悟 体会情趣

      朗读是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途径,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在情境中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齐读等读书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春雨的颜色,春雨的形象,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春雨的轻柔、细小,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另外,关于春天的歌曲有很多,在学*课文的过程当中,学生们都会产生思想共鸣,我提示他们,你们谁能唱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呀?其中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会唱春天在哪里。”下面的同学看着我,几个孩子已毫无顾及地哼唱起来。看者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笑了。她的精彩表演使大家的情绪空前高涨。而后孩子们一起唱,配上动作,边歌边舞。“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天真稚气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讲台上站满了一群手舞足蹈、兴致昂然的孩子,当然还包括我这个老师,多么欢快的时光呀!

      课堂中的这一幕,是我始料未及的。虽然我的教学设计之中有这个环节。但是没有想到课堂气氛会如此热烈,是孩子们的兴之所至感染激发了我,让我感悟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情纳入即兴创造的成分,甚至可以超越目标设定的要求。我想,这样的课堂会使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

      春雨的色彩原文欣赏: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

      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

      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从中,杜鹃花也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的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春雨的色彩课文赏析

      这篇文章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写春雨象春姑娘纺出来的线,总括春雨。第二段至第五段为第二部分,讲的是小鸟们在讨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第六段为第三部分,照应开头,总括全文。

      1、本课的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第七页上学*伙伴的话“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我们都知道春雨是无色的。但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不能直接了档地这么说,这样就没有童趣了。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感受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情趣,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到校园里走一走,找一找,再模仿课文中的小动物的中气说一说。这样,才能让学生能感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知道春雨让大地变得五彩缤纷,春雨让大地变得生机勃勃。

      2、原来作品中最后一段中,用春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春雨是无色的,后来编者把它改了,改成了现在这样,就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所以,课文这最后一句话很耐人寻味,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凸现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

      语文课程改革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环境,格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其差异的发展,让学生有张扬个性展示个性的机会。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为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老师总是用这样的语言“读出你自己的感受,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是,学生是什么感受?学生要怎么读呢?全然不顾。而在《春雨的色彩》教学片段中,教师能够充分地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等、宽容、和谐的学*氛围,引领着学生通过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使学生走进春雨的心灵,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进而谈出自己的感受,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语文的乐趣。在朗读中,学生感受到春雨是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像线、像纱、像丝……在朗读中,学生体会到春雨下得很轻、很慢,是因为她怕弄疼了柳枝和小草。学生们透过这些文字,读出了自我;透过这些文字,读出了个性;又用语言,将自我表达,将个性挥洒,这才是语文,这才是新课程下焕发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4、凸出评价魅力,促进学生自主、个性的发展:

      新的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孩子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加强积极的强化,要形成乐学的氛围;要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要舍得夸奖学生。课堂上,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老师们为此很尽心,课堂风貌也有了很大改观。然而也发现有的课堂上──“你真棒”、“好聪明”不绝于耳;画笑脸、奖红旗不厌其烦;抚脑袋、牵握手甚是入情。可老师的热情并不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原因何在呢?其实,表扬、鼓励作为教育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并非一用即灵,凡用皆灵。表扬要适度,要因人而异,要讲究方式,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微笑、点头、赞许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奖赏。要做到该表扬的绝不吝啬,该高歌的绝不低调,该委婉的切忌过露。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用语也多样化:“你真是个会思考、会分析的孩子”、“多有爱心的孩子呀,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自豪”……教师这些个性化的评价,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自主、个性的发展。

    [阅读全文]...

2021-12-08 22:32:30
  • 具有春天色彩的现代诗歌

  • 春天,现代诗
  • 具有春天色彩的现代诗歌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具有春天色彩的现代诗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又到春天读诗时

      (晚上,刚洗去北国披满灰尘的春天的阳光

      像猫狗不安分的躁动

      到网页中搜寻心中的江南)

      听到叹息才想起江南

      然后又想到苏小小,表妹,余光中乡愁的江南

      想起唐诗中采菱采莲时春天

      看到瓦砾中探头出来的草叶

      想到一点点酒和木樨花

      真就想到写出笨拙文字的必要

      无花果树下有没有柴堆

      花是否把死亡开在窗前

      少年去不去海边继承大海

      假寐中幻觉的深谷可否有无声之声的回音

      太阳能不能爬过广场走进生锈铜盘

      苍蝇或许真会懂得祖国

      并且在冬天嗡嗡

      路边姑娘稀不稀定居过客的身体

      路过的风景可有家的忠诚

      谁才有爱与厌恶的资格

      电话的两端究竟是恐惧,垂怜,厌恶还是眷顾

      蚯蚓楔形文字的躯体会拱成何种形状

      向车后疾驶的能不能牵住

      都似乎无法决定

      谁会正正经经看一位女子走过

      更无法料理人世间犬豕奔突

      即使风暴的弹簧真被拉直

      即使黄纽扣般的岛屿扣在暖和的衣兜

      流亡者也未必都在叹息

      泥泞也能生机勃兴

      死亡的窗口总有飞鸟穿过

      大海无法花开花落

      江南却早已等候

      我先是看见瓦砾中的花朵嫩叶

      然后又看到草丛里的瓦砾

      从未下过江南别说苏杭

      眷顾江南不知湖堤的表妹

      有没有属于我的一朵

      在北国的风尘洗过的春光里沐浴

      忽地想起春天

      想起春天的江南

      想起江南的春天,有一群人

      在用春风叹息和吟哦

      校园的春天

      风拂过

      那些被修剪过的桂花树抽了新芽

      一拨儿一拨儿顽皮的孩子

      *惯性用碗筷敲击着乒乓球台

      仿佛大人们弹奏的悦耳动听的琵琶曲

    [阅读全文]...

2022-02-07 07:45:37
  • 关于色彩的现代诗

  • 现代诗
  • 关于色彩的现代诗

      直白是人生真实色彩的一个袒露,委婉是对于焦点问题妙语的周旋。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是关于色彩的现代诗,感谢您的阅读!

      给你点颜色开个染坊

      让那些荒芜了的土地

      再开满桃花和梨花

      桃李树下,青草一直铺向山坡

      黑夜里,就着白亮的灯光

      把晕染好的山水画

      裁剪成一件件旗袍

      只待选好日子

      给心仪的姑娘穿上

      从眼睛里取出一片黑色

      用来抵挡飞来的子弹

      从皮肤上取出一片金黄

      锻铸一把剑,或一面锣

      就这样走上战场

      再从身体里取出一点红

      注入失血已久的历史

      给这个世界看看

      你有足够多的办法

      直白是人生真实色彩的一个袒露

      委婉是对于焦点问题妙语的周旋

      张扬是性格清高宣泄的一种形式

      低调是内向封闭不愿开放的心理

      有时过于直白可能会显露你的真实或傻气

      有时过于委婉它是潜在的机智也会延误时机

      有时放纵张扬他会喷发你的自信和高傲心理

      有时低调*淡也会淡化你人生的容颜

      人生要有良好的性格和色彩

      打造不卑不亢的人生观

      一幅栩栩如生山水秀丽风光的彩墨画

      点染恰到极致会使你的心灵更美和甘甜

      20xx年 立春之前

      刹那间 屈指多少年

      徜徉记忆流动的彼岸

      倏然一尘流光 敛尽心中的蓝

      你品着那茶茗

      是苦是酸亦是甜

      不愿离别你的温馨与柔美

      在风轻起的瞬间 飘来思绪一片

      我让心房的面积变大

      从那一度

      呼唤 你好*

      呼唤 你好远

      突然想起吃红提的怅然

      念起为你织毛衣时的温暖

      记起一同开拔旅行中的闲逸

      更忆起你躺在病床上她为你削好苹果的丝丝甘甜

      岁月 请不要再去冒犯

      她已经不起你那无情的摧残

      那些溪水潺潺般的痕

    [阅读全文]...

2021-12-03 05:19:46
  • 关于色彩的诗句有哪些(带有色彩的诗句)

  • 春尽夏初,花园里,牡丹谢尽,凌河岸边,芍药初绽,临水照花,风姿绰约,仪态万方。

    流连在芍药圃前,看着这些风情万种的芍药花,总觉得它们缺少了点什么,美则美矣,却不够惊艳。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读秦观的诗句,忽然明白,这些人工栽培的红芍药缺少的就是“神韵”两个字。

    常常想起老家大山里的白芍药花,白璧无瑕,莹润如玉,芬芳袭人,它们摇曳在明媚的春光里,清新明亮,笑意盈盈,似故人,观之可亲。

    自知才疏学浅,描摹不出白芍药花的美,于是就想在古诗词中寻觅它们的神韵,吟咏芍药花的古诗词很多,但是描写白芍药的却不多见,现在就分享两首赞美白芍药花的诗词,和正在读此文的您共赏。

    珠帘入夜卷琼钩,谢女怀香倚玉楼。

    风暖月明娇欲堕,依稀残梦在扬州。——清 塞尔赫《白芍药》

    赏析:入夜,朗月当空,庭院如积水空明,小院里的白芍药沐浴在溶溶月色里。

    那些含苞欲放的白芍药的蓓蕾玲珑剔透,莹润如玉,她们就像那玉体生香的娇柔少女一般。

    在这暖风轻拂的月夜,她们娇羞脉脉,风姿绰约,仪态万方,其与生俱来的名贵高雅堪与洛阳的牡丹相媲美。

    《芍药谱序》中说,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为相侔埒。

    塞尔赫笔下的白芍药,纯粹,洁白,高雅,虽不是出生于名门,却堪可与名门相媲美。

    此诗28个字,没有一个字是在说白芍药,却又字字句句都是在吟咏赞美白芍药,读来令人口齿噙香。

    “珠”和“琼”是她的色泽,“帘”和“钩”是她将开未开时的形状,“谢女怀香”是她的芬芳,“娇欲堕”是她的意态。

    诗人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让那月夜下冷艳的白芍药活生生地立在了读者的眼前,惜花怜花之情令人油然而生,堪称一篇咏白芍药的佳作。

    诗人简介:塞尔赫,清宗室成员,字傈庵,号晓亭,康熙三十七年封奉国将军,喜诗,有《晓亭诗钞》传世。

    何年金屑,飞上玲珑雪。一树风情谁解说,只有盈盈夜月。

    牡丹红叶相夸,铅华各自名家。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元 刘敏中《清*乐 白芍药》

    赏析:时节一到,白芍药立刻绽开了花朵,蕊似金屑,瓣如白雪,明艳动人。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形容出它的风采神韵,只有那美好的月夜才是它真正的欣赏者。

    牡丹和红芍药虽然美丽,但它们却是通过颜色的打扮而成名的,缺少了白芍药的清香和高洁。

    诗人写这首词的目的就是想让世人知道,白芍药的美不在刻意的着色打扮上,而在于它的自然 、朴素和高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刘敏中的这首白芍药,议论抒情浑然一体,寓意深刻,虽然着墨不多,却道尽了白芍药的朴素雅致,它的风采神韵尤其令人心动,值得一读。

    词人简介:刘敏中,字端甫,元代文学家、官员,自幼聪慧,为官清正,深得皇帝器重,有《中庵集》传世。

    电视剧《红楼梦》,落红成阵,蜂飞蝶舞,湘云醉卧芍药圃的画面唯美到了极致,可是,那样的繁花似锦也只是转瞬的美好而已。

    淡极始知花更艳,白芍药清新自然,雅静别致,超凡脱俗,令人见之有如沐春风之感。

    所以,相比于红芍药的热烈,我还是更倾向于白芍药的*淡朴实,因为自然的东西才会长久。

    奇葩天遣殿芳丛,一朵瑶台月下逢。古诗词里的白芍药花,唯美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阅读全文]...

2022-05-24 15:06:25
当前热门
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 - 句子
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 - 语录
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 - 说说
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 - 名言
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 - 诗词
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 - 祝福
描写春之色彩篇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