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瑶池的图片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瑶池的图片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瑶池的图片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瑶池的图片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瑶池的诗句
(第一首)
南塘有幸梦瑶池,月影天光乐不支。
碧柳安然图守岸,红莲热切秀无私。
花开*水馨香远,雾漫清晨树己痴。
说爱当随春雨落,温柔十分没瑕疵。
(第二首)
王母瑶池落世间,山巅镶嵌宝石蓝。
奇峰环抱碧波静,瀑布飞流白浪喧。
云卷云舒叠幻影,雾凝雾散展娇颜。
天宫美景令人醉,身在画中恍若仙。
(第三首)
今朝有聚玉池邀,脚踩祥云赴霖霄。
九珠星烁缀翎翘,一绦银河舞素绡。
玉帝不舍桂花酒,嫦娥弄姿玉蛇腰。
美酒佳肴穿肠过,愿当神仙不为樵。
(第四首)
瑶草琼花间树株,池塘鱼似小鱼鲈,
月秋驱色星穹昊,下马游完十万厨,
共宴红楼深远处,梦乡犹记白鸥湖,
锦囊养袖怀之里, 绣颈翎同潇洒需 。
(第五首)
三千西子化妆台,万顷澄明一镜开。
波衣云纹金带束,黛眉青鬓翠螺堆。
蔬鳞未染津津味,鸥鹭先知队队廻。
长恨瑶池无计赴,何时转入世间来。
(第六首)
飞轮滚滚马萧萧,谁解穆王心寂寥?
承鼎时觉忧戚戚,开疆未阻路迢迢。
如无汉武求仙果,应撰秦皇乞美醪。
黑璧白圭今在否?黄竹一曲月轮高。
(第七首)
瑶池碧落人间在,仙女联翩结队来。
山色葱茏金带绕,水波潋滟玉奁开。
忘机鸥鹭尘心洗,著意文章史册堆。
海瑞祠堂长揖拜,天公抖擞扫污埃。
(第八首)
银河牵引到瑶池,风拢帘开梦色痴。
碧镜幽深浮雪影,绿茵清爽衬云枝。
闲摇轻舫凭裁浪,飞拨流泉好咏诗。
远眺灵山心韵动,留连此境我来迟。
(第九首)
是谁登阙落白衣?幻化人间晓雾稀。
曲柳摇烟鹂影乱,斜帆入水麓踪迷。
虚无天地红尘远,缥缈楼台海市奇。
宠辱淹埋偕忘却,轻盈步步入瑶池。
(第十首)
清塘荷静暖风熏,月下相携对景欣。
柳岸湖滨听鸟语,断桥曲苑品茗芸。
花开花落君心惬,云卷云舒我意殷。
梦里瑶池同沐浴,爱河堕入不思分。
《瑶池》
作者: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注释:
1、八骏:据说穆王有赤骥、华骝、绿耳等八匹骏马。
2、穆王:西周人,姓姬名满,传说他曾周游天下。
译文:
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
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
八骏神马的车子日行三万里;
周穆王为了何事违约不再来?
赏析:
晚唐迷信神仙之风极盛,最高统治者尤最,好几个皇帝因服丹药妄求长生而丧命。这首诗是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话,加以生发,讥刺皇帝求仙的虚妄。全诗虚构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来,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节,显示了求仙妄想与死亡不可避免的对立。诗人不作正面议论,而却以西王母心中的疑问作诘。构思巧妙,用心良苦,讽刺辛竦,韵味无穷。
瑶池王母的典故
瑶池是汉族神话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春秋战国时的典籍《列子·周穆王》上曾经记载,“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居住地点,也就是瑶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瑶池王母的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出处
《山海经·西次三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王母,好献锦组百纯口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后而野。’”《汉武帝内传》:“夜二更之后,忽见西南如白云起,郁然直来,径趋宫廷,须臾转*,闻云中箫鼓之声,人马之响。半食顷,王母至也,悬投殿前,有似鸟集,或驾龙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鹤,或乘轩车,或乘天马,群仙数千,光耀庭宇。既至,从官不复知所在,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鸾舆。……王母唯扶二侍女上殿。……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淮南子·坠形训》:“昆仑墟中有增城(一作层城)九重。”《史记·大宛列传》引《禹本纪》:“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醴泉、瑶池。”
释义用法
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本是一形貌奇特的神人。后经演化,遂成为一美貌尊贵的贵妇人式的神仙,且与周穆王、汉武帝等帝王有所往还宴饮,并以仙桃与汉武帝。后以此典表现仙家或长生不老,求道访仙之事。
用典形式
【王母】晋·陶渊明:“玉台陵霞秀,王母怡妙颜。”宋·汪元量:“宴罢蟠桃王母去,江南肠断贺方回。”
【西母】唐·白居易:“斋心谒西母,瞑拜朝东君。”宋·张元干:“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
【阿母】宋·杨亿:“天孙已度黄姑渚,阿母还来汉帝家。”宋·刘秉:“阿母暂来成底事,茂陵宫桂已苍苍。”
【金母】宋·苏轼:“娲皇得道自神仙,金母长生不计年。”
【西王母】唐·储光羲:“君看西王母,千载美容颜。”清·黄遵宪:“遥望西王母,虎齿发蓬蓬。”
【西海期】唐·王昌龄:“拜受长年药,翩翻西海期。”
【献桃人】唐·李商隐:“海迷求药使,雪隔献桃人。”
【瑶池母】宋·杨万里:“辇中似是瑶池母,凤舄霞裳剪云雾。”
【王母种桃】唐·高适:“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
【王母移桃】唐·李贺:“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层城阿母】唐·顾况:“下看人界等虫沙,夜宿层城阿母家。”
【阿母种桃】唐·刘禹锡:“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
【虎齿豹尾】明·陈子龙:“何来一少女,虎齿豹尾,瀛瀛熊熊,贶汝大功。”
【瑶池王母】唐·杜甫:“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瑶池阿母】唐·李商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增城阿姥】唐·刘禹锡:“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带有瑶字的诗句
瑶池宴罢夜何其,拂拭朱弦落指迟。
瑶洁短长阶,玉丛高下树
瑶姬不触麒麟红,金壶潋滟琥珀逍。
瑶池青鸟集觚棱,白塔金凫惣夜灯
瑶池初见一枝梅,为爱清香特地栽。
瑶殿清閟,玉墄坦夷
瑶川遵穆晏,汾水从轩游。
瑶阶晴日弄轻红,扫地湘童立晓风。
瑶坛法黎土,萧台耸岧峣
瑶坛礼碧虚,返次羽人坐。
瑶俎既列,雕桐发声
瑶花飞雪荡离愁,鷤鴃惊风下绿畴。
湘姬偶瑶*,巫女行玉羞
瑶林琼树影交加,谁伴山翁醉帽斜。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瑶水霓旌绮宴陈,汉宫渠怨露华新。
瑶台归去鹤空还,一曲霓裳落世间。
瑶极青阳献,璇宫紫气氲
瑶台夜滴金茎露,水殿凉生玉枕风
瑶池十丈藕花香,清赏尤便水殿凉
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
瑶编日益百千人,琛税年夸钜万缗。
瑶台夕承月,玉砌晓凝霜
瑶琴能挑文君意,玉笛安知虢国心。
儿童古诗小池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儿童古诗小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吝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小池》鉴赏
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美术家朱宣咸以杨万里《小池》诗意而创作的*画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形象与生动地反映了这一诗情画意。
《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
小池古诗注释及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池古诗注释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故称泉眼。
2、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3、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古诗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南宋杨万里的《小池》是一首入选小学课本的诗,妇孺皆知。下面分别用普通话读音和客家话读音注释一下它的韵 ,比较一下,是不是客家话与宋朝读音更为接*?
普通话读音:
小池
南宋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liú,
树阴照水爱晴柔róu。
小荷才露尖尖角jiǎo,
早有蜻蜓立上头tóu。
客家话读音:
小池
南宋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liū ,
树阴照水爱晴柔yiū 。
小荷才露尖尖角gɔ,
早有蜻蜓立上头tiū 。
注:客家话中“角”读英语音标的“gɔ”第三声,ɔ第三声即o的“阳入”音。
改写的古诗《池上》范文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改写的古诗《池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夏日炎炎,池塘边,有一个小孩子顶着一大片荷叶——他的“遮阳帽”在树下懒洋洋地躺着。
忽然,他一抬头看见池塘的远方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莲蓬,他想:“等大人们走了,我就可以偷偷去采莲子吃啦!”
不到一会儿,大人们走啦!小孩慌慌张张地推出小船,小船太沉了,尽管他使出吃奶的劲儿,小船依然不听使唤。终于,他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船推进池塘里了。
他敏捷地一跃,跳上小船,小船划进池塘深处,瞧!这儿可都把他看得眼花缭乱了:
荷叶碧绿,荷花洁白,更多的荷花已经结了莲蓬,真让人垂涎欲滴。他看看四周,空无一人,就毫无顾忌地开始采摘,左边扯下一个,塞进嘴里。右边又拽下一个,嗯,嘴里还没吃完,先放进船舱里......不一会儿,小船上的莲蓬就堆得像一座小山,孩子心满意足的准备离去。满载而归的他真是喜笑颜开,却不知怎样将自己来过的踪迹藏起,他原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他想:反正天快黑了,大人们看不见我吧!
可是,他小船后的浮萍却缓缓地让出一条道来,“出卖”了他的行踪。
回家后,父亲责怪他晚归,不光挨了顿骂,还被打了十大板。
这一切,正巧被路过此地的白居易看见了,诗性大发.于是,就写出了流传至今的《小池》: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夏天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露出嫩电影的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粉红粉红的,就像小姑娘害羞的脸蛋;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鼓鼓的,看起来像一个个胖嘟嘟的娃娃。荷花下,是一片片硕大的荷叶。碧绿的荷叶圆圆的,好像一个个大圆盘,挨挨挤挤的。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过了几个星期,荷花结果了,一个个莲子绿绿的,一看就知道充满水分,咬一口,定会倍感清凉,让人垂涎欲滴。
一个身穿红短袖,系着蓝腰带,*小脚丫的小男孩在岸边玩耍,他发现了那诱人的莲子,一脸兴奋,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惊喜的眼神,裂开的嘴角似乎流出了口水。
小男孩心想:俺得去采几个莲子品尝品尝,不过得悄悄地去,千万别被爹娘发现。
中午,时机总算来了,小男孩的爹娘都午睡了。小男孩便偷偷地弯着腰,蹑手蹑脚地在家门口拿了根竹篙,来到河边,解下系在木桩上的麻绳,跳上了船。“嘿,一二三,用力撑!”他在心里暗暗喊着口号。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不一会儿,小男孩便挥汗如雨。为了遮挡阳光,他采了一片又大又圆的荷叶,当太阳帽戴在了头上。荷叶上的水珠顺着脸颊滚落到脖子里,感觉十分清凉。船行至池塘中央,一阵微风吹过,荷花仙子飘飘起舞,好像迎接小男孩的到来。
小男孩把船停在一朵结满莲子的荷花旁。他小心翼翼地站在船的边缘上,倾斜着身体,伸手去采莲子。“嗒”一声,莲子便到手了。“哇,好大的莲子呀!”他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又伸手去采第二个。因为够不着,所以小男孩又往前挪了一点,从而使船失去了*衡,“咕咚”一声,掉进了水里。幸好,小男孩会游泳,他站在水中将船翻了过来,干脆在水里采了几个莲子,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大嚼起来。然后,他又划着船回家去了,船行水面,浮萍荡开,现出一条清晰的水道,一时合不拢。可这小男孩哪里知道呀!他还以为自己的行踪是天衣无缝的,还偷着乐呢!
多么天真无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呀!他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与荷花为伴,拥抱着快乐,是多么幸福啊!这真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呀!
古诗瑶池的图片
古诗瑶池的儿童视频
古诗瑶池作者李商隐的简历
瑶池诗句
瑶池古诗的读音
关于瑶池的诗句
瑶池李商隐的古诗是
李商隐瑶池的古诗
瑶池的古诗唐李商隐
瑶池的古诗里押韵的字
形容王母瑶池的古诗
描写秋天的瑶池古诗
瑶池的古诗词李商隐
瑶池的古诗李商隐带拼音
带诗瑶的古诗
形容瑶池仙境的句子
描写瑶池仙境的句子
带诗瑶的诗句
瑶的古诗
瑶瑶金山晚的古诗
带瑶瑶的古诗词
有瑶字的古诗
有花瑶的古诗
舒瑶的古诗
瑶溪的古诗
璐瑶的古诗
带瑶月的古诗
伍芷瑶的古诗
带辰瑶的古诗
瑶山的古诗
十五的月亮古诗的作者
描写深夜寂静的古诗词
描写春的古诗四字词语成语
关于环保的古诗名言
古诗词中的中国风
世界上第一首古诗是谁写的
初三的上册语文课本所有古诗
田字格古诗竖着写的示范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20字
关于读古诗文好处的议论文
有关花的古诗词100首
幼儿园小班咏柳古诗的教案
赞美教师的古诗美文
外国人学*古诗的作用
黄鹤楼这首古诗的拼音
形容女子头发好看的古诗成语
表达老师对孩子的爱的古诗词
从古诗词中汲取共克时艰的力量
描写盛花的古诗
司马光儿子的古诗词背诵
帮助别人却不领情的古诗文
怀念死去的亲人古诗词
写妈妈的古诗诗
表达对烈士的敬意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杨姓名字
含有铜雀之意的古诗
形容好朋友情谊的古诗
那些让人记忆深刻的古诗词
培养学生的古诗词意思
赞美竹子的7言古诗
关于誓死保家卫国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