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避雨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避雨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避雨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避雨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雨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4、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元·盍西村《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荷塘雨声》)
5、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宋贺铸《青玉案》下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9、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1、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12、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13、宋王灼《减字木兰花》: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
1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16、宋吕渭老《一落索》: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17、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18、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1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2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21、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
23、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2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26、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2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8、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2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3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32、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33、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34、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梦中作》)
3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3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3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4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
41、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莫,接天流。
42、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43、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44、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46、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48、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49、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中秋待月以星辰避彩乾坤静为韵分得避字
郭印〔宋代〕
大火西流金用事,四海八荒蟠杀气。风凄露冷雨涔涔,草木山川遍憔悴。天公有眼老亦昏,妙手凭谁刮双翳。一年佳月在今夕,可奈太清云点缀。太威神力宰官身,开阖阴阳本游戏。晚来微念入何许,顷刻氛霾变澄霁。坐客惊起一凭栏,三峨新扫修眉翠。瑶台飞镜贴寒空,流水无声光满地。明吞万象却星辰,影落千岩走魑魅。樽罍预设众初疑,唤得嫦娥乃容易。良夜沈沈桂树高,兴发却嗟清影驶。此时此乐不长有,一醉已拚那敢避。更阑酒尽东方白,望舒迤逦还归辔。我欲从之上广寒,挹取金波洗尘世。
避兵(丁未腊月十五日避阿克之乱)
倪钅巨〔明代〕
客情乡思两相关,况复遭逢兵革间。无罪自投豺虎地,有官难御白乌蛮。九江源尽双鱼绝,孤骑晨征一剑闲。回首故园归未得,瘴烟寒雨满空山。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时黄贼陷东阳公避地于浙右)
贯休〔唐代〕
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遥。圣威无远*,吾道太孤标。
辛苦苏氓俗,端贞答盛朝。气高吞海岳,贫甚似渔樵。
庾亮风流澹,刘宽政事超。清须遭贵遇,隐已被谁招。
栗坞修禅寺,仙香寄石桥。风雷巡稼穑,鱼鸟合歌谣。
视事私终杀,忧民态亦凋。道高无不及,恩甚固难消。
大寇山难隔,孤城数合烧。烽烟终日起,汤沐用心燋。
勇义排千阵,诛锄拟一朝。誓盟违日月,旌旆过寒潮。
古驿江云入,荒宫海雨飘。仙松添瘦碧,天骥减丰膘。
似在陈兼卫,终为宋与姚。已观云似鹿,即报首皆枭。
尽愿回清镜,重希在此条。应怜千万户,祷祝向唐尧。
安仁县有大第一区官兵纵暴主人谷氏避不敢居三年矣县尹常馆过客于第中赋主人避地
孙觌〔宋代〕
主人避地卧荒村,道傍故宅今仍存。乌鸟呼风白日静,藤萝挂月苍烟昏。
壁立削铁千步垣,客子不敢窥其门。一时胜事那能说,撞钟击鼓行金尊。
安仁县有大第一区官兵纵暴主人谷氏避不敢居三年矣县尹常馆过客于第中赋主人避地 其二
孙觌〔宋代〕
华榱翠桷刻蛟螭,蒿艾不剪与户齐。野鼠群行昼蹑壁,山鬼一脚夜撼扉。
胡骑扫迹今已非,官兵纵暴来无时。千炷眈眈四壁立,主人避地何时归。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辛弃疾〔宋代〕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王澜〔宋代〕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李白〔唐代〕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
四海望长安,颦眉寡西笑。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
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
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
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
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谋攻篇》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始计篇》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庄子·内篇·人间世》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增广贤文·上集》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孙子兵法·军争篇》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兵法·虚实篇》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兵法·虚实篇》
麋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众人成聚,圣人不犯。——《说苑·杂言》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谢枋得《庆庵寺桃花》
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冤仇莫结,路逢狭处难回避。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避*畏闻*,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咏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日暮*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袁宏道《感事·湘山晴色远微微》
晏子避*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刘向《晏子使楚》
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水浒传·第三回》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魏野《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唐玨《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李白《蜀道难》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李白《山人劝酒》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 / 时世行》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杜甫《饮中八仙歌》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韩元吉《好事*·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上分题》
瓜田李下,事避嫌疑;秋菊春桃,时来尚早。——《幼学琼林·卷四·花木》
归休去,去归休。——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一上西园避暑亭,芰荷香细午风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二》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后汉书·列传·虞傅盖臧列传》
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了凡四训·谦德之效》
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菜根谭·概论》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元稹《连昌宫词》
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怀》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雨的古诗句
1、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苏秀道中》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3、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日游湖上》
4、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乐》
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
6、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
7、寒雨连江夜人吴,*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楼送辛渐》
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9、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
10、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11、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听雨》
1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唐.王维.《山居秋暝》
1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1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
1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18、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秋宿湘江》
19、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2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王维.《山中》
2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早春呈水部》
24、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25、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春日田园》
26、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秋思》
27、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2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
3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3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
3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
3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听雨》
宋·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7、《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春日游湖上》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9、《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0、《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山居秋暝》
1、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温庭筠《咸阳值雨》
2、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3、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戴叔伦《春怨》
4、昨日偷闲看花了,今朝多雨奈人何。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窦群《春雨》
5、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苏轼《减字木兰花》
6、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7、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8、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9、春雨初晴水拍堤,村南村北鹁鸪啼。含风宿麦青相接,刺水柔秧绿未齐。——方岳《农谣》
10、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王维《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11、石斗微微覆浅沙,兰丛短短茁青芽。春花著眼未云久,花事于人渐有涯。——楼钥《春雨》
12、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萧汉杰《菩萨蛮。春雨》
13、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朱服《渔家傲》
14、漫漫*湖接远天,濛濛细雨湿轻烟。野桥横著草深外,何处渡头人上船。——楼钥《春雨》
1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16、几日喜春晴,几日愁春雨,六曲小山屏,题满伤春句。——薛昂夫《双调·楚天遥带清江引》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杜牧《清明》
18、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9、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20、夜雨如倾,满溪添涨桃花水。落红铺地。枝上堆浓翠。去年如今,常伴酴醿醉。今年里。离家千里。独猛东风泪。——赵长卿《点绛唇。春雨》
21、晨霞出没弄丹阙,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韦应物《长安道》
22、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23、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十二雕窗六曲屏,题遍伤心句。——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24、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25、春来街砌,春雨如丝细。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欧阳炯《清*乐·春来街砌》
26、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27、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欧阳修《踏莎行》
28、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29、檐声滴碎玉阑干,开尽梨花亦懒看。燕子不归人寂寞,深深宫殿锁春寒。——黄庚《春雨词》
30、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31、枯槎烧尽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苏轼《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
32、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
33、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34、一春雨脚滞东园,柳绊花牵不暂闲。——杨万里《巳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一春雨脚滞东园》
35、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
36、春鸠鸣野树,细雨入池塘。潭上花微落,溪边草更长。梳风白鹭起,拂水彩鸳翔。最羡归飞燕,年年在故乡。——李德裕《忆*泉杂咏。忆春雨》
37、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38、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39、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水槛遣心》
40、檐间点滴新春雨,窗下青荧半夜灯。——陆游《戊午元日读书至夜分有感·强戴罗旛怯岁增》
41、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左河水《雨水》
42、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
43、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4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45、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
46、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王建《雨过山村》
47、残月夜潮渡渔浦,飞花春雨客钱塘。——方回《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辽广归来二纪强》
48、春鸠鸣野树,细雨入池塘。潭上花微落,溪边草更长。梳风白鹭起,拂水彩鸳翔。最羡归飞燕,年年在故乡。——李德裕《忆春雨》
49、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孙光宪《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
50、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刘复《春雨》
51、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写雨的古诗》,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写雨的古诗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6、《听雨》
宋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7、《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8、《春日游湖上》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9、《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0、《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3、《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4、《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15、《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6、《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17、《送元二使安西》
有关雨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雨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3、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
5、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7、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8、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谷风,以阴以雨。
1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16、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李世民《咏雨》
17、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1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9、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春雨过枫桥。
20、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
21、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22、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廋。
2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4、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2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6、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祝
2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8、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29、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30、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3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2、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3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35、江雨靡靡江草齐
36、山色空蒙雨亦奇
37、山雨欲来风满楼
38、雨过天青云破处
39、却话巴山夜雨时
40、大雨落幽燕
41、白雨乱珠跳入船
42、一蓑烟雨任*生
43、也无风雨也无晴
44、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关于雨的古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关于雨的古诗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6、《听雨》
宋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7、《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8、《春日游湖上》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9、《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0、《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1、《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墉处处蛙。
12、《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13、《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5、《相送》
南朝何逊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16、《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17、《有美堂暴雨》
1、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雪夜小饮赠梦得》
2、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旅行》
3、忽忽时节改,白日藏光辉。重阴润九野,小雨纷微微。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晞。田家秋成意,落落乖所期。旷望独兴怀,戚戚愁寒饥。事至当复遣,且掩荒园扉。——《冬雨不止》
4、边声四合殷河流,雨雪飞来遍陇头。铁岭探人迷鸟道,阴山飞将湿貂裘。斜飘旌旆过戎帐,半杂风沙入戍楼。一自塞垣无李蔡,何人为解北门忧。——《横吹曲辞·雨雪曲》
5、关门南北杂戎夷,草木秋来即出师。落日风沙长暝早,穷冬雨雪转春迟。山头堠火孤明后,星外行人四绝时。自古边功何不立,汉家中外自相疑。——《朔中即事》
6、梅尚花时便作霖,儿童造化本无心。保身独鹤归华表,啉口群鸦集禁林。物态尽随时改变,天公不管世晴阴。绝怜西北风寒地,万骑屯中雪正深。——《冬雨即事寄赵默庵》
7、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冻死。鹊巢下地,其年大水。——《占四时甲子雨》
8、我行自东,山海其空,旅棘有丛;我行自西,垒与云齐,雨雪凄凄;我行自南,烈火满林,日中无禽,雾雨淫淫;我行自北,烛龙寡色,何枉不直。我忧京京,何道不行兮?——《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我行自东一章》
9、潇潇一晌残梅雨,独立无情绪。且随湖柳入微茫,浑记荷花那日小池塘。人生多少春秋里,留住一冬季,怎禁妩媚破东风,几缀杜鹃红在雨丝中。——《虞美人·冬雨》
10、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寒雨》
避雨的诗句
避雨的说说
描写避雨的古诗
描写伞遮风避雨的古诗词
避难的古诗
避月如仇的古诗
规避的古诗
带避字的古诗大全
关于避塘的古诗
暂时避让的古诗
古人避暑的古诗
让人避洪水的古诗
避其锋芒的古诗
梦的避风港古诗
夏日避暑的古诗
避风港的古诗
描写想逃避的古诗
躲避陷阱的古诗
避难的古诗词
形容避世的古诗
避暑胜地的古诗
描写避风港的古诗
我们的避难所古诗
题目带有避的古诗
避寒的古诗词
烈日避暑的古诗
地震避险的古诗
避世的诗句
表达想逃避的古诗
逃避现实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