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赋闲的古诗

关于描写赋闲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赋闲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赋闲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赋闲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9) 诗词(42) 祝福(1k+) 心语(51)

  • 悠闲生活的古诗

  • 生活,悠闲,文学
  • 悠闲生活的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悠闲生活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归园田居其一》

      宋·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着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1、绝句二首(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阅读全文]...

2022-05-27 06:15:32
  • 赋闲在家的诗句

  • 无聊,经典
  • 闲赋和赋闲的区别

    闲赋和赋区别:二者的意思明同,“闲赋”的意“空闲的时候 念作诗”;“赋闲”的意思是指没有职业在家闲着。

    另有一解:赋闲和闲赋应该是同一个意思,只是说法不同,出现在不同的书中,记载不同,本质意思应该是一样的。

      赋闲  拼音:fù xián  释义:指没有职业在家闲着。

      典故:出自晋朝潘岳,因其辞官在家写了《闲居赋》,后来就把没有工作闲居在家的人称做“赋闲”。

      示例:  1、“听说从此信客已赋闲在家,如此种种,使他深受感动。

    ” 《信客》 余秋雨  2、“这些日子,家中的光景很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般为了父亲赋闲。

    ” 《背影》 朱自清  3、“他赋闲的时候到了一 个破庙,叫智通寺。

    ” 《红楼梦》 曹雪芹  4、“时 秋史 丁太守公艰,赋闲无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耆旧·秋史侍御》  闲赋  拼音:xiánfù  释义:空闲的时候 念诗或作诗。

      示例:登高~诗。

    赋闲在家中贫穷也是好的,做官贫穷更是好。

    在家贫好是因为朴素宁静生活的淡泊情怀做官贫好是因为做的是清正廉洁的清官

    晚昏寄断肠景颐雕珑回瞬绪茫茫仰天久望穹空苍苍杯酒下肚愁难当心无依身无傍环顾萧条落叶扬皓月久无光寂廖处独我彷徨心尤怀伤冷夜独自话凄凉与你能同游不肖情更长欢阁饮琼液惆怅消东墙

    ,这句话是古龙的里的一句话 “”此句出处颇有争议。

    古龙在其小说中用过此句;也曾有诗句“”,虽不完全相同,但用字也极其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整首诗的内容意思怎么翻译

    网上很多赏析都不对,看这首词要结合诗人的背景。

    当时辛弃疾正是赋闲在家的时候,所以整首词在说一个愁,其实不是婉约派等的那些爱恨离愁,而是壮志未酬,志气难抒的愁。

    当时山河破碎,诗人志向高昂,却不得用,而被闲置家中看着国家继续沉沦,那种煎熬和郁闷积蓄成了诗人的愁绪和怨愤。

    整个诗句是用牢骚戏谑的语气抒发的,但又不失辛稼轩的豪迈,虽然看上去是一时游戏,但仍然是诗人的佳作。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有别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日秋。

    我模仿辛弃疾的语气来翻译:我这辈子该怎么评判我自己来,老天爷你就别问了,我现在就在危楼里躺着呢怎么着吧。

    独自躺在了危楼里,我还就不信人世间还有别人能比我更愁的。

    你来啦

    你来的可不巧,正是睡觉的好时候,你还是回去吧。

    你还是回去吧,把我的愁当个事给西风说一天去。

    [阅读全文]...

2021-12-28 03:49:30
  • 赏荷观池赋闲趣

  •   铺摊开清净之心  百叶随着池波荡漾  再撑起千张翠绿簇新一如的伞盖  层叠之腋下探出水面的花苞  摇头晃脑的  嗅闻着怒放荷花盛开的芬芳。    几枝初绽的花蕊  招惹数只点水的蜻蜓  涟漪无声的诉说着夏日的烦躁于不安  舍却浮躁烦忧  静观静谧之美  方悟其理  何乐而不为之呢?    竞相出水之芙蓉  洁净之中又显几分格外的妖娆  难道  是我久候于池岸徘徊  寻觅良久的前世故友?  还是  今生偶遇的知音情人?    细雨旁落  总是跌滚在叶边  或为花片红蕊口唇的一角  似去还留的撇斜不舍的抖动一瞥  笔融却难以书写  只点拨起  待嫁春色按耐不住的心跳  硬生生把持着几个羞涩  怯怯的凝望佳期  化作嘘嘘之心汗  一颗颗  自碧玉盘中滚落如池。    稠密的垂柳梢头  注满骚客的挑情诗句  蝉鸣发自肺腑的表白描写为喧嚣  修辞中言表无叙章法已乱  肆意妄为的  似要把落雨击碎的镜面揩拭洁净  充实这六月不太丰沛的空间。    汇聚一腔澎湃热雨  汹涌满盛夏一池流水  卅载的漫溢自消自涨  似是弥久天长再望今朝  难道要我怎样?  再待到来年的今日后载的明朝?  我已无言。    如一滴晨露徘徊  随风飘落在荷叶边沿到现今的夜深  举泪眼惺忪环顾四周的静妍  退去身外一切赘物于烦念  赶趁着拟万片荷叶为帆  挥双臂作桨  投躯体作舟一跃  隐于荷影之下碧水之中  以无言的荷梗为伍  无语的游鱼为伴  无趣之夜从此寂静了。

      编辑点评: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作者闲情逸致之余通过赏荷、想荷、赞荷……表达自己对荷的爱慕之情和对现实生活的一些感悟:沉淀于心,淡泊明志。

    [阅读全文]...

2022-02-14 21:21:29
  • 描写忙里偷闲的古诗

  • 文学
  • 描写忙里偷闲的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忙里偷闲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题鹤林寺壁》

      宋·李涉

      整天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2、《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

      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

      *观众妙,浩然媚幽独。

      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

      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

      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

      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

      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

      3、《赠薛戴》

      唐·李端

      晓雾忽为霜,寒蝉还罢响。

      行人在长道,日暮多归想。

      射策本何功,名登绛帐中。

      遂矜丘室重,不料阮途穷。

      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

      机非鄙夫正,懒是*生性。

      欹枕鸿雁高,闭关花药盛。

      厨烟当雨绝,阶竹连窗暝。

      欲赋苦饥行,无如消渴病。

      旧业历胡尘,荒原少四邻。

      田园空有处,兄弟未**。

      毛义心长苦,袁安家转贫。

      今呈胸臆事,当为泪沾巾。

      4、《赠道士》

      唐·李端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

      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5、《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唐·孟郊

      富别愁在颜,贫别愁销骨。

      懒磨旧铜镜,畏见新白发。

      古树春无花,子规啼有血。

      离弦不堪听,一听四五绝。

      世途非一险,俗虑有千结。

      有客步大方,驱车独迷辙。

      故人韩与李,逸翰双皎洁。

      哀我摧折归,赠词纵横设。

      徐方国东枢,元戎天下杰。

      祢生投刺游,王粲吟诗谒。

      高情无遗照,朗抱开晓月。

      有土不埋冤,有仇皆为雪。

    [阅读全文]...

2022-01-16 22:57:58
  • 闲情赋陶渊明

  • 诗人
  • 闲情赋陶渊明

      《闲情赋》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指斥世俗的邪恶,抨击现实的黑暗,是陶渊明辞赋创作的主要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闲情赋》全文欣赏,欢迎参考~

      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留在后世人心目中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所谓的远离社会、回避现实、庄重肃穆之类。所以,诗人凸现出的那种高傲超脱、不懂人情和老气横秋的脸谱与形象,就成为千余年来人们*以为常、难以消除的印记。大约在晋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陶渊明27岁的时候,曾写了一篇《闲情赋》,却异常生动地表现出了诗人以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赞美女性、热爱美丽、青春激荡、大胆追求爱情的另一面,也是非常活泼可爱的一面。现将诗人所写的《闲情赋》试译如下,以供读者朋友品味:

      她是那样有着瑰丽潇洒的优美姿态,她是那样有着绝佳秀色而脱俗超群。她的容颜倾国倾城且娇美艳丽,更期待着将美好的品德与声名传播。像佩戴的玉石一样纯洁,像幽香的兰草一样芬芳,在世俗之中她是那么柔情淡泊,并且怀抱着高雅的凌云志向。

      伤悲的是晨曦短暂倏忽又到夜晚,感慨的是人生有许多的辛劳勤苦。生命总是同归于百年之期,为何寡欢而又多愁!撩起红色的帷幔正襟端坐,弹奏清丽的琴瑟来表达自己的欢欣,纤细的指尖传送出美妙好听的声波,洁白的衣袖也随之上下轻舞。美丽的眼睛顾盼生辉也流光溢彩,隐含着悦耳的言语又好似甜美微笑实难分辨。鸣奏的曲调已将*一半,日光的影子也移动至西窗前面。悲凄的秋风叩响着树林,飘动的白云缭绕在山峰。她仰首凝视着天空的景色,低头不停地抚弄着琴弦。神态气度是那么妩媚多姿,一举一动更显得灵巧可爱。

      美人弹奏的清纯音乐使我感动,我也愿意紧紧地靠*她倾吐心声。想要同她结交啊诉说山盟海誓,又担心违背礼制而受到谴责。想等待着用凤鸟为媒传递心中的话语,又害怕别人抢在我的前头。我的心情惶恐而不能安静,顷刻之间魂魄又多次离散。

      我愿在她的衣服上成为衣领,承受起她那美丽头颅与容颜的芳香;悲伤的是她夜寝时要与衣衫分离,真怨恨这秋夜多么漫长。我愿在她的长裙上成为衣带,束缚着她那窈窕纤细的腰肢;可叹的是气候常常有冷热的变化,不免脱掉旧衣衫换上新装。我愿在她的黑发上成为发膏,涂抹到两鬓间垂落披散在肩头;悲惜的是美人时常洗发,发膏随着清水而轻轻地流掉。我愿在她的眉端成为黛色,随着她那顾盼的眼睛而张扬,悲怜的是她所使用的脂粉讲究新艳,青黛的色泽又被华美的脂粉遮掩。我愿在她的床铺上成为凉*,供她那柔软的躯体倚躺到秋凉;悲哀的是要用绣着文彩的皮褥更换,经过漫长的一年才能重新铺上。我愿成为她的绢丝织成的鞋子,穿在她那雪白的脚上以供倘佯;悲伤的是她的行走终有停止,坐卧之时常常弃置于床前地面。我愿在白昼成为她的影子,依附着她的形体走东走西;可惜的是高树有太多的树阴,有时候也不能一起偕同。我愿在夜晚成为点燃的蜡烛,在厅堂的两柱间照亮美人的容颜;悲哀的是日出扶桑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仓促之间蜡烛的光芒就要被熄灭。我愿成为青竹制成的罗扇,让她轻轻握在手掌中扇出凉凤;可叹的是清晨降落下寒露,那襟袖中的罗扇早已离她丢弃。我愿成为树木中的梧桐,制成放置在她膝盖上的鸣琴;可恨的是在她心里乐极生悲之际,突然之间推开而停止了演奏。

      细想之后我所有的愿望都不能实现,只是白白地花费了我的一片苦心。我满怀忧愁又无处可诉,只好独自彷徨徘徊在南边的树林。歇息在坠露的木兰之下,隐蔽在青松遮盖的树阴里面;如果在行路之时偶然相遇,那欣喜与惧怕之情将会交织在心中。最终只有寂寞而一无所见,独自怀着忧郁又在空虚中前往找寻。

      整理衣服返回到了原路,眺望着夕阳长长地叹息。我脚步踟蹰忘记了前进,形色凄惨而神色严峻。萧瑟的树叶离枝落下,天气凄清渐渐寒冷。太阳带着影子一同隐没,妩媚的月亮高高地挂在了云层。鸟儿悲鸣着孤独归巢,野兽为寻找同伴而不肯归还。哀叹壮年之后将要衰老,怨恨岁月也将终了。追忆着要去寻找夜晚的梦境,神情恍惚而不得安宁。好像船儿失去了船浆,又好像爬上山崖时无可攀缘。

      【原文】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以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寨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諐,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芜而为*,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槛;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臀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觐,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惨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掉,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昂盈轩,北风凄凄。恫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带河。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邵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赏析:

      《闲情赋》比较长,我们来简单地看一看。他说“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何”就是多么的意思,“旷世”就是说这个时代没有的,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瑰”是美玉、美好的意思,“逸”是飘逸、出群,与众不同,“令姿”,美妙的姿态,他说那是多么美好的、与众不同的姿态,“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秀群”,“秀”是草木的那个花开出来,她是在一群人之间,你要看到她是杰出的,特别美好的,“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她表现出来倾国倾城的美丽的颜色,她所希望的是“有德于传闻”,不但是容色的美丽,而且希望美好的品德能够传闻,能够流传,能够把美好的品德流传下来。“佩鸣玉以比洁”,她身上佩着鸣玉,古人身上都有佩玉,玉是代表一种美好的品德,所以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守身如玉”,说一个人持守自身的品德,像拿着一块贵重的玉石,不能够让它有一点的瑕疵,你要把自己的品格像一块玉一样地珍重保存。“佩鸣玉以比洁”,跟玉一样的洁净,“齐幽兰以争芬”,有幽兰一样的芬芳,“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她虽然有那种多情的柔情,可是她的柔情不在世俗之间,她不是那种庸俗的、卑下的感情,“负”,就是内心怀抱的,她内心怀抱着也者高雅的志意,像高天上的青云一样。

      “悲晨曦之易夕”,她悲哀生命的短促,“曦”是晨光,晨光熹微,你堪她早晨的光影,转眼之间就到了黄昏。“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她哀感人生是如此的忙碌,是“长勤”,人生是短促的,人生是忙碌的,“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殷”是厚重,说我们每一个人人生一世不过百年,那百年之中为什么我们的欢笑这样少、而悲哀这样多呢?“褰朱帏而正坐”,“褰”就是拉开,他说这个女子拉开她那个红色的帷幔,端正地坐在里面,“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泛”是流传,她弹瑟的声音流过去, 凄清的弹瑟的声音就流传出去,“以自欣”,她以这个作为她的喜乐,她喜欢弹这个音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弹瑟当然是手指在弹,所以就看她的手指在动,你的眼睛就送着她的手指,留下她美好的手指的姿态。“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弹的时候她手在动,衣袖也在动,古人不是像我们穿这么紧的袖,古人的袖子都很肥,所以“攘”就是举起来动的样子,那个洁白的衣袖“缤纷”,那个袖子就像飞舞一样的,长袖在缤纷地飞舞。“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瞬”就是眼睛这么一动,说一瞬之间,就是眼睛这么一动。她的美丽的眼睛一动,“流眄”,就流过来看你一下子。“含言笑”,就是她要说话啊,还是要微笑啊?你看不出来。她好像有一种表情,可是没有具体的言语,也没有具体的欢笑,就是说表情在似有似无之间。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她弹瑟弹到将*一半的时候,“景落西轩”,这个“景”字就通“影”字,日光。她弹这个音乐,弹到一半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景落西轩”。他刚才不是说人生是短暂的吗?“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你无论有多么美好的`本质,无论你要表现什么美好的才能,曲调还没有弹一半呢,而日光已经从西边的窗前落下去了。“轩”就是窗了,太阳从西边沉没了,所以光影就从西边沉没了。“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商”是一种悲哀的声音。欧阳修的《秋声赋》说,秋天你听那干枯的树叶哗哗的响声,就是“商声也”。所以不但是太阳西斜了,而且季节也到了秋天了,那悲哀的商声就敲响了园林,那树上都是一片商声,一片干枯的树叶的声音。“仰睇天路,俯促鸣弦”,这个女孩子仰望一下高天,她不是“负雅志于高云”吗?她所向往的是高天上的青云。“仰睇天路,俯促鸣弦”,她低下头就把瑟弹出非常急促的声音,因为人生也是短促的,光阴也是短促的,“神仪妩媚,举止详妍”,你看她的精神,你看她的仪态,那是如此的妩媚,她的举止姿态真是安详。我们说有的人你看她就好像老是慌慌张张的、安不下心来的样子,而有的人不管是怎么忙怎么快的动作,她的精神的表现也是安详的。“妍”是美丽,如此的安详而美丽。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所以她就弹奏了那种凄清的声音,而这种凄清的声音就感动了我,“激清音以感余”,我就希望能够跟她“接膝”,就是膝盖相接,能够坐在她的对面跟她有一个交谈,“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所以我就想不但是走到她的对面跟她交谈,而且跟她“结誓”,我要跟她说,我真是欣赏她,我愿意跟她永远地相知,“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可是我就想,我这样走过去就违反了礼法,我不可以。古代的女子,象李商隐《无题》说的,“十四藏六亲”,女孩子到了十四岁,就不可以出来见人了,不用说一个陌生人,就是疏远的亲戚都不可以出来见面了。所以我听到她的音乐这么美好,我愿意跟她对面谈一次话,可是我担忧的是“冒礼”,就是违反了礼法,“愆”就是罪愆,就是说不合理的意思,他说我担心这个恐怕是不合礼法的,“惧冒礼之为愆”。说我自己不能去,“待凤鸟以致辞”,我就等着,有没有一只象凤凰一样美丽的鸟能够给我传一句话呢?“待凤鸟以致辞”,可是那个凤鸟还没有来,“恐他人之我先”,我就担心别人会不会比我先去跟她交往了呢?他说“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所以我心中就是如此的惶惑不安,我怎么才能够跟她认识?是“魂须臾而九迁”,所以我的精神就不能安定,就是须臾、片刻之间,“九”是极言其多,“迁”就是摇动的样子,表示我的精神之极度不安定。所以他就说了,我没有机会跟她见面,也没有人给我传一个消息,后面就是陶渊明最有名的一段话,就是陶渊明的“十愿”,他许下的十个愿望。十个愿望是什么呢?

      他说“愿在衣而为领”,他说如果在她的衣服,我就希望变成她的衣服的领子,“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这个领子就可以承接着她那美好的头发上的芬芳。“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他的十愿每一个后面都跟着一个“悲”,悲就是落空,其实他所写的十愿就是十个落空。所以他说我在衣服就愿意变成她的领子,可是我恐怕到晚上的时候,“悲罗襟之宵离”,罗襟就是她的罗衣,到晚上她就把衣服脱下来了,“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而秋夜是这样的寒冷、这样的凄清、这样的漫长,我就再也接触不到了,只有等到她明天早上再穿这件衣服,我才能够“承华首之余芳”了。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裳就是下裳,衣是上衣,裳是她的裙子,如果是再她的下裳的裙子,我就愿意变成她裙子上的一条腰带,“束窈窕之纤身”,我这个腰带就围束在她那么窈窕的腰身之上。可是呢,他说“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随着天气的变化,一下暖一下冷,她就把这个裙子脱掉了是不是?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如果在她的头发上,我就愿意变成她头发上的头油,泽就是光泽,头油。“刷玄鬓”,玄是黑色,这头油就刷在她黑色的鬓发之上,然后这头发就垂在她的肩上了。“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我就悲哀这个美人常常洗头,她一洗头就用热水把我冲跑了,白水就把头油冲跑了。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如果在她的眉毛上,我就愿意变成她画眉的那个黛色,“黛”就是画眉的那个黑的颜色,“随瞻视以闲扬”,随着她的眼睛看来看去,我这眉毛上的黛色也可以跟着到处扬动,所以“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他说我就很担心,虽然这个脂粉、我的黛色还没有脱落,可是“或取毁于华妆”,她说要化一个更美的妆的时候,“华妆”就是艳丽的化妆,“取毁”,她就把我洗掉了。

      “愿在莞而为*,安弱体于三秋”,如果是铺在她床上的*子,我就愿意变成她的一领*子,“安弱体于三秋”,就将她那柔弱的纤弱的身体睡在我这个*上,可是“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这个*子是竹*了,说三秋她还睡这个竹*,可是我就悲哀到了冬天呢,“文茵”就是有花纹的厚褥子,“代御”,御就是用,她就用那个厚褥子了。我要再见她,“方经年而见求”,“经年”,只有明年夏天她才会需要我这个*子了。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如果是丝线呢,我就愿意变成她的鞋子,如果我这块丝绸变成她脚上穿的绣花鞋的话,我就可以“附素足以周旋”,依附在她洁白的脚上,随着她周旋,走来走去。可是“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可是我就悲哀,她有行就有止,“有节”,有一定的节制,有一定的变换,有时候走有时候停,所以到晚上就“空委弃于床前”,就把我脱在床前了。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如果是在白天,我就愿意变成她的影子伴随着她的身体,她走向西,我这影子就跟着她向西;她走向东,我这影子就跟着她向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可是我就悲哀,有时候有树,这个树有很浓密的树荫,影子就不见了,我就不能伴随着她了。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楹”是两个窗柱之间,他说如果是在夜里,我就愿意变成一根蜡烛,照亮她美丽的容颜。“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扶桑”就是东边太阳出来的地方,那我就悲哀,等到明天早晨太阳的光线上来了,我这蜡烛就悲吹灭了,什么都没有了。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如果是竹子呢,我就做成一把扇子,握在她温柔的手腕里,给她送上清凉的风。“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我就悲哀秋天的白露下来了,“顾襟袖以缅邈”,她就不用这个扇子了,就把我丢开了。这里其实用的是汉朝班婕妤的那首诗,班婕妤说有一块丝绸,裁成一把团圆的扇子,我就老随着你,给你送美好的风,可是秋天来了,你就把扇子收起来了,秋扇就见捐了。所以他说“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缅邈”就是离开你的衣袖很远了。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如果是木头的话呢,我就愿意变成一段梧桐的木材,这个梧桐的木材就可以做成琴,放在你的膝上弹奏。“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可是人有的时候欢乐完了就悲哀了,所以你就把我推开了,你就把膝上的鸣琴推开,“辍音”,你就停止了,不再弹了。这一共就是十个愿望。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他说我考察、反省了一下,凡是我的愿望都是不能长久的。我愿意做你的衣服上的领子,可是你会把我脱下来;我愿意做你衣服上的带子,你也会把我脱下来;我愿意做你的鞋子,鞋子你有时候也抛开了。所以天下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所以“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我内心有这么多的感情,感情为什么说是“劳情”呢?你如果心里怀念一个人,心里老想着一件事情,你的心永远不放松,你的心当然是“劳”了。所以我“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我中心这样劳苦地思念,可是我没有机会跟你诉说,“步容与于南林”,我就出去散步,“容与”是慢慢地散步,我就到南方的那个树林去漫漫地散步,“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那个南林里有木兰树,木兰树上有露水滴在我身上,我还走在一棵高大的青松之下,在那个树荫底下,“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他说我在散步,“步容与于南林”,我就盼望,“傥行行之有觌”,倘若就在我散步走来走去的时候,我忽然间看见你了,你忽然间在我的路上出现了,“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所以我的内心又欢喜又害怕,我希望看见你,我又害怕碰见你,所以“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终于没有见到你,竟然又感到寂寞。所以我现在只是我内心的“悁想”,内心的怀念、内心的思念,白白地寻找了。他说“敛轻裾以复路”,“裾”就是衣服的下摆,我就把我的衣襟往上提起来,走回我原来的那条路,所以“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看到西下的斜阳,我就发出叹息了,“步徙倚以忘趣,色惨惨而矜颜”,“徙倚”是来往徘徊的样子,我就“步徙倚以忘趣”,这个“趣”就通“趋”,他说我希望跟那个女子碰见,但是我一直没有跟她碰见,那我心里边就是怀着这种思念的感情,在这里走来走去,“以忘趣”,我要到哪里我忘记了,我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我内心都是我刚才希望遇见又没有遇见的这种感情。所以我就来回在这里徘徊,忘记我要到哪里去了。“色惨惨而矜颜”,所以我的脸色这样悲惨,这样凄惨。他说这个时候呢,就是“叶燮燮以去条”,不是秋天吗?那个叶子“燮燮”,哗哗哗的叶子的声音,就离开它的枝条,树叶就都落下来了,“气凄凄而就寒”,那个天气在太阳落下去以后就越来越寒冷,“日负影以偕没”,太阳带着它的光影消失了,“月媚景于云端”,月亮的光影就出现在白云之上,“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他说我这个时候就好象我本来划着一只船,现在我没有船桨了,我不知道怎么办了;又好象我在爬一个山崖,又发现我没有办法再爬上去了。“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毕昴”都是星星,这个星星就照在我的床前,已经是深夜了,“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天气就很寒冷,“炯炯不寐,众念徘徊”,“炯炯”是眼睛睁得很大,我就不能够成眠。“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我就起来整理我的衣带,等着第二天早晨的天亮。这个时候我的那个台阶上都挂满了繁霜,“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那个鸡的翅膀还收着,鸡还没有叫;“笛流远以清哀”,远方的这个笛子传过来那么凄清的悲哀的声音,“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开始的时候这个声音这样的微妙、这样的繁密,这样的悠闲、这样的和*,最后是发出嘹亮的声音,“藏摧”,“藏”就是你中心的深处,“摧”,那个摧折的、哀悔的声音,所以这个笛声变得这么悲哀。“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我就想,那个女孩子是不是就在我的附*,我要托天上的流云把我的怀抱、感情送给她,“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但是天上的流云就消逝了,行云不说一句话,而光阴就“奄冉”,慢慢地都完全过去了,所以他说我是“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我白白地这么勤劳地思念,就是一直在不断地思念,我自己如此的悲哀,可是我跟她最终还是“阻山而滞河”,好像中间隔着一座高山,隔着一条长河,我永远没有办法跟她接*。“迎清风以祛累”,所以我就迎着早晨的清风,我希望清风把我内心的烦累祛除,吹走。“寄弱志于归波”,我就把我内心这点微弱的志愿寄托在那流回去的流水,“归波”就是流水。

      他最后说了,“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他说我就觉得,“尤”就是怨尤,我就怨恨这种《蔓草》的聚会是不应该的,那什么叫做《蔓草》的聚会呢?所以你要知道*文学的传统。《诗经》上有一首诗就是《野有蔓草》,《诗经》不是有十五国风吗?《野有蔓草》属于《郑风》。《论语》上说“郑声淫”(《卫灵公》),因为《郑风》里边写了很多男女欢会的这种歌诗,所以《郑风》的《野有蔓草》是写的男女的欢会: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就说野地里有这么多野草,上面有很多的露珠,有一个很美丽的女子,她是如此的美妙,我跟她偶然之间相逢了,我们两个人就有一个美好的约会。陶渊明所以说了,“尤《蔓草》之为会”,“尤”就是责备,说责备《蔓草》的这种幽会,就说随便一见面就欢好了,这是不对的。“诵《召南》之余歌”,所以我们要歌诵的是十五国风里边《召南》的这种歌辞,《周南》、《召南》都是比较雅正的。那《召南》说什么呢?《召南》里也有一首歌辞,叫做《行露》,说“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厌浥”是这个露水的样子,地上有很多的露水,我不轻易地走到这个露水之上,是“谓行多露”,我不愿意走在这么多的露水之上,露水就沾湿了我的衣服。就是说我不随便做一种行为举止而沾惹上任何的污秽,这是《召南》上说的,“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我不能够沾上这样的露水。所以陶渊明说“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说现在我就把我所有的思念都放下来了,我只是表现我内心的一点忠诚,“憩遥情于八遐”,“憩”就是寄托,我把我的遥远的那种怀思想念,寄托在八荒的遥远的地方。李太白有一首诗,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最后李白说什么?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四首》之一)。所以我把我的感情收回来了,我要把它寄托在那个高远的八荒的那种遐思之中,“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我们刚才说了,*批评这个诗,说哪一首诗是好诗,哪一首诗是坏诗,就比较注重诗里边的内容的情意,我们说杜甫诗为什么是好的?因为杜甫所表现的感情都是合乎伦理的,杜甫诗里所表现的感情对于国、对于朝廷、对于家、对于妻子兄弟,都完全是合乎家国伦理的感情,那真是博大深厚,他所关心的是广大的人民。李商隐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的身体不能象那个彩凤,我不能够跟你并肩双飞,但是我心里面有一点灵犀跟你相通,这种感情也写得很动人,但是这跟杜甫的合乎伦理的感情是不同的。

      闲情赋 并序

      (序)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正文)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绢去纟补忄---或可与狷通?)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惨惨而就寒。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本作忄旁,从辞海,通)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赏析:

      陶渊明27岁的时候,曾写了一篇《闲情赋》,却异常生动地表现出了诗人以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赞美女性、热爱美丽、青春激荡、大胆追求爱情的另一面,也是非常活泼可爱的一面。

      其实陶渊明在写这个《闲情赋》之前,他是为自己先站住一个道德的角度,一个伦理道德的角度。他说我为什么写《闲情赋》呢?他说“初,”就是以前,“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东汉的张衡曾经写过《定情赋》,蔡邕,就是蔡文姬的父亲,他作了一篇《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我就检点前人写过的《定情赋》跟《静情赋》,而我的宗旨是澹泊,就是说你写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男女私情的感情,但是其实不然的,所以他说怎么样?“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他说开始的时候“荡”,“荡”就是动荡、动心了,我们说“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上说的,子都还不是美女,子都是美男子,他说不能够看到、不知道欣赏子都之美的人,除非是没有眼睛的人。你看到了美好的东西,那大家就会欣赏,这是一种本能,就像我们看到美丽的花都会欣赏一样。所以“始则荡以思虑”,那美好的东西就使你动心了,可是最终要归于闲正。

      第二节是全赋的高潮,一反作者朴素淡远的风格,炽热无比。

      十愿连翩,一气呵成,要化己身为美人衣之领,腰之带,发之膏泽,眉之黛墨,身下之*,脚上之鞋,随身之影,照颜之烛,手中之扇,膝上之琴,只为了亲*美人,陪伴美人。一连串拟物手法的运用,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十种物事,寄托同一个美好心愿,十番转折,十种设想的结果,表达同一种担忧,尤为衬出心愿的强烈。

      该赋所写十愿,有人赞曰:“如奇峰突起,秀出天外,词采华茂,超越前哲。”

      当初,写作《定情赋》,写作《静情赋》,他们摒弃华丽的辞藻、崇尚恬淡澹泊的心境,文章之初将(功名场里的)思虑发散开来,末了则归总到自制中正的心绪。这样来抑制流于歪邪或坠于低鄙的不正当的心念,想来也有助于讽喻时弊、劝谏君主。缀字成文的雅士们,代代承继(他们的传统)写作这种文赋并将之发扬,又(往往)从某些相似点推而之广言及其他,把原来的辞义推广到更开阔的境地。*日闲居里巷深园,多有闲暇,于是也重提笔墨,作此情赋;虽然文采可能不比前人精妙,大约也并不致歪曲作文章者的本意。

      (啊,)她的绰约风姿多么瑰丽飘逸,而与众不同、秀丽绝伦。她的美貌可谓倾城倾国、绝艳殊色,她的美德的传闻又令人心生向往。只有玎珰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较芬芳。(于是我)将一片柔情淡化在了俗世里,将高雅的情志寄于浮云。悲叹着(时光易逝)晨曦又到了迟暮,如何不让人深深感慨人生艰勤;同样将在百年后(逝去的那时)终止,为何人生中欢欣如此难得而愁绪却是时时不断!(那时她)撩起大红帏帐居中正坐,拨泛古琴而为之欣欣,纤长的手指在琴上拂出佳音,雪白的手腕上下作舞(使我)目为之迷。顾盼之际美目中秋波流动,时而微笑言语而不分散奏乐的心神。乐曲正奏到一半,红日缓缓向西厢那边沉。略作悲伤的商宫的乐声在林中久久回荡,山际云气缭绕白烟袅袅。(她)时而仰面望天,时而又低头催动手里的弦作急促的乐声,神情那么风采妩媚,举止又那么安详柔美。

      (她)奏出的清越乐声使我心动,渴望(与她)接膝而坐作倾心的交谈。想要亲自前往与她结下山盟海誓,却怕唐突失礼受之谴责,要倩青鸟使递送我的信辞,又怕被别人抢在前面。心下如此惶惑,一瞬间神魂已经不知转了多少回:愿化作她上衣的领襟呵,承受她姣美的面容上发出的香馨,可惜罗缎的襟衫到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脱去,(长夜黯暗中)只怨秋夜漫漫天光还未发白!愿化作她外衣上的衣带呵,束住她的纤细腰身,可叹天气冷热不同,(变化之际)又要脱去旧衣带而换上新的!愿化作她发上的油泽呵,滋润她乌黑的发鬓在削肩旁披散下来,可怜佳人每每沐浴,便要在沸水中经受苦煎!愿作她秀眉上的黛妆呵,随她远望*看而逸采张扬,可悲脂粉只有新描初画才好,卸妆之时便毁于乌有!愿作她卧榻上的蔺*呵,使她的柔弱躯体安弱于三秋时节,可恨(天一寒凉)便要用绣锦代替蔺*,一长年后才能再被取用!愿作丝线成为她(足上)的素履呵,随纤纤秀足四处遍行,可叹进退行止都有节度,(睡卧之时)时只能被弃置在床前!愿在白天成为她的影子呵,跟随她的身形到处游走,可怜到多荫的大树下(便消失不见),一时情境又自不同!愿在黑夜成为烛光呵,映照她的玉容在堂前梁下焕发光彩,可叹(*旦)日出大展天光,登时便要火灭烛熄隐藏光明!愿化为竹枝而作成她手中的扇子呵,在她的盈盈之握中扇出微微凉风,可是白露之后早晚幽凉(便用不到扇子),只能遥遥望佳人的襟袖(兴叹)!愿化身成为桐木呵,做成她膝上的抚琴,可叹一旦欢乐尽而哀愁生,终将把我推到一边而止了靡靡乐音!

      推详我的愿望都不能如意,徒然一厢情愿地用心良苦。为情所困的心情却无人倾诉,缓缓踱到南面的树林。在尚带露汁的木兰边略作栖息,在苍苍青松的遮蔽下感受凉荫。若是在这里(与心仪的人)对面相觑,惊喜与惶恐将如何在心中交集?而树林里空寞寂寥一无所见,只能独自郁闷地念想而空自追寻。回到原路上整理衣裾,抬头已见夕阳西下,不由发出一声叹息。一路走走停停流连忘返,林中景色凄凄惨惨。(身边)叶子不住离枝簌簌而下,林中气象凄凄戚戚。红日带着它的(最后一丝)影子没入了地*,明月已在云端作出另一幅美景。宿鸟凄声鸣叫着独自归来,求偶的兽只还没有回还。。在迟暮的年纪凭吊当年,深深慨叹眼前的(美好)光景顷刻就会终结。回想夜来梦中的情景想要再入梦境,又思绪万千不能定心,如同泛舟的人失落了船桨,又似登山者无处攀缘。。此刻,毕昂二宿的星光将轩内照得透亮,室外北风大作声音凄厉,神智愈加清醒再也不能入眠,所有的念想都在脑海里回旋。(于是)起身穿衣束带等待天明,屋前石阶上的重重冷霜晶莹泛光。(司晨的)鸡也还敛着双翅(栖息)而未曾打鸣,笛声清嘹忧郁的声音往远处荡扬:起初节奏细密而悠闲*和,最终寂寥清亮中又含了颓败的声音。在这样的光景里思念佳人,请天上的行云来寄托我的心怀,行云很快流过不语,光阴也如此荏苒而过。徒然殷殷思念着独自体味悲心,终是山阻脚步河滞行。迎风而立,希望清风能扫去我的疲累,对泛来的阵阵轻波寄托我的微薄心愿——(期望与你)作《蔓草》那样的聚晤,吟诵从《经·召南》起未曾断绝的长歌余风。(而这终究是不能的)(还是)将万千杂虑坦然释怀,只存下本真的赤心,让心情在遥阔的八荒空遐外休憩流连。

    [阅读全文]...

2022-05-28 23:49:25
  •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原文及鉴赏

  • 送别
  •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原文及鉴赏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原文及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1、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

      2、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3、枯:枯萎

      4、荣:繁荣茂盛

      【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鉴赏】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阅读全文]...

2022-04-07 01:06:09
  • 陶渊明《闲情赋》

  • 闲情赋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阅读全文]...

2022-04-24 15:48:21
  • 宁静悠闲的生活的诗句(描写悠闲生活的古诗)

  • 悠闲,生活,宁静
  • 身在闹市,不能免俗。红尘万丈,沉浮难料。

    不如让我们跟随陶渊明的脚步,一起寻一处静谧,享一世清幽。体验一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忧时光。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身居红尘俗世,门前却无车马的喧嚣。你问我为何能做到?我想说,只要内心志向高远,自然就会得一处僻静之所。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一朵菊花,抬头远望,南山映入眼帘。山间的空气和傍晚的景色都十分的好,还有倦鸟结伴归巢。人生真正的意义,又岂能用言语说尽啊。

    从前觉得门庭络绎不绝就是所谓的成功人生,可岁月流转,人来人往,曾经的热络也渐淡渐无。而年年花开花落,山川河流、群鸟皓月却永远存在。所以陶渊明选择僻静而居,看日升日落,品自然趣味。这才是心灵的归宿,人生的惬意所在。

    《归园田居 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自幼便爱山川自然,没有一点俗世气息。奈何一朝入仕途,一去便是一十三年。我就像那笼中的鸟,十分渴望回归自然;像那被圈养的鱼儿,渴望回到从前的河水之中。后来,我在南郊野外开垦了一片荒地,终日耕田为乐。终于有了十余里的田亩,和八九间简陋的茅屋。院前有桃树柳树,院后的柳荫可以遮盖屋檐。放眼望去,能看见远处的村落,每到傍晚便升起袅袅炊烟。有时远处传来犬吠之声,公鸡站在桑树上啼鸣。看着清洁优雅的院落,我的心中也无比恬淡。曾经被困笼中渴望自由,如今终于回归自然。

    诗人通过对名利场的厌恶,突出对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喜爱。脱离仕途的轻快之感,和回归田园的喜悦跃然纸上。一生追名逐利,最后迷失初心的大有人在。而难得的,是一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心。但愿人人都不做那笼中鸟,能够如作者一样身在红尘,又超脱俗世,悠然自得,惬意人生!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南山脚下种的豆子,田里的杂草比豆苗还旺盛。清晨,我早起去除草;夜幕降临,我扛着锄头、披着月光回家。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夜间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摆。可我并不觉得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

    有人觉得起早贪黑务农的生活很苦,但是诗人却乐在其中。其实,归耕田园并不那么辛苦,只是我们没有那份淡薄恬静的心。红尘多浮躁,难得静心处。但愿我们都能拥有诗人那般悠然洒脱的心境。

    《饮酒·幽兰生前庭》

    魏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前庭有幽兰在生长,只等那清风拂过吹来阵阵幽香。而当清风来袭时,杂草的味道和兰香的味道一闻便能分辨出来。而我亦如这花草,如果我继续前行,大概率会成为杂草一般,迷失自己的初心,但如果回归自然,一切烦恼便会消散。既然如今已经醒悟过来,就要早做选择,勿要如那无用的良弓一样被抛弃。

    入红尘容易,出红尘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抵挡名利的诱惑。而诗人一直很清醒,不愿做那浊世之人。也深知,一个人的价值是有限的,没有了价值,也就没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倘若生活举步维艰,不如退一步,寻一处静谧之所,安享时光。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阅读全文]...

2022-07-04 08:22:44
  • 形容人与世无争的诗句闲古诗大全

  • 纵使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绿竹挽溪流,玄云散重阴。青灯风雨夜,白首故人心

    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3、《入若耶溪》

    王籍

    小舟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归动念,长年悲倦游。

    4、《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

    5、《天净沙》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水龙吟 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7、《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阅读全文]...

2022-04-20 13:54:59
描写赋闲的古诗 - 句子
描写赋闲的古诗 - 语录
描写赋闲的古诗 - 说说
描写赋闲的古诗 - 名言
描写赋闲的古诗 - 诗词
描写赋闲的古诗 - 祝福
描写赋闲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