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莲的古诗

关于李碧莲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碧莲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碧莲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碧莲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8) 语录(12) 说说(3) 名言(1) 诗词(310) 祝福(1k+) 心语(51)

  • 采莲曲李白翻译赏析(采莲曲古诗意思全解)

  • 李白
  • 《采莲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自汉代诗作《采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绝美朴素的采莲曲一出,便千古难以逾越了。

    越是简朴,越是美丽,这真是大美无言的典范之作。

    按说,有了这么绝美的《采莲曲》,后世一般不会轻易再写。

    然而,翻开诗歌长卷,我们发现,写采莲的诗人还真不少,但遗憾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著名的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将夏天的思念,写到极致。至今,一吹到南风,“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这句就会脱口而出,惬意之极。

    这首《采莲曲》,缠绵悱恻,意境高远,深得古乐府艺术美学之精魂。

    南朝梁萧纲的《采莲曲》,风韵奇高,唐人只能望其项背。

    到了唐代,写采莲的名家很多,如李白、王昌龄、白居易、刘方*、皇甫松等都写过。但出彩的很少。

    唐诗几万首,也就三首尚可,分别是李白、王昌龄、白居易的《采莲曲》。其余皆不足观。

    唐以后的《采莲曲》新作,几乎可以不看。

    而这三首,却以李白的这首为最上。这是与李白浪漫主义诗风联系在一起的。而王昌龄的“七绝圣手”的美誉,让他在写出七绝《采莲曲》之后,成为永恒,再也无人超越。白居易的七绝《采莲曲》因一句“荷花深处小船通”,尚可体味,其余诸句与王昌龄实在差距甚远。

    言归正传。谈谈李白此诗的精妙之处。

    精妙之一,美在“若耶溪”。看到这三字,就想起西施,那采莲女子的形象,自然而然跃于纸上。

    精妙之二,美在“共人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让人沉醉在无边的荷香之中,增加摄人心魄的力量。

    精妙之三,美在“水底明”。临花照水,清澈见底,绿衣采莲女,无疑是最美镜中人。妙在水美,人更美。

    精妙之四,美在“空中举”。像里青衣的水袖,柔柔地在风中飘摇,轻盈的倩影,瞬间带入了李白特色的浪漫主义情怀。

    精妙之五,美在“游冶郎”。通过少年的眼睛,描绘出美丽的采莲女。这是衬托之美。

    精妙之六,美在“三三五五”。通过聚集的人越来越多,烘托采莲女之美。

    精妙之七,美在“空断肠”。通过游冶郎的单相思,将一场盛大的心理活动写尽了。

    夏天,如果没有南风,没有荷花,没有烈日,没有暴雨,没有晚上清凉的月光,那还叫什么夏天呢?

    最后,让我们跟着李白的《采莲曲》,共赴一场诗意之夏吧。

    [阅读全文]...

2021-12-08 20:18:36
  • 莲的古诗

  •   1、《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

      6、《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7、《采莲歌》

      清·王鸿绪

      采莲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

      8、《采莲贡(其二)》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9、《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10、《芙蕖》

      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

      俯仰随风倾,炜晔照清流。

      11、《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2、《莲叶》

      唐·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阅读全文]...

2021-11-25 16:15:51
  • 接天莲叶无穷碧全诗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杭州西湖畔着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到底。

      5、六月中:六月中旬。

      6、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7、同:相同。

      8、接天:与天空相接。

      9、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10、别样:格外。

      诗意:

      到底是西湖六月的时节,风光与别的时候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毕竟是西湖六月的美景,特有的风光与别时不同。一片碧绿莲叶无边无际,阳光映照荷花格外艳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隐喻诗意

      背景先知: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因此其隐喻之意就不难理解了:“毕竟”一词表现出杨万里的急切心情;“西湖”则是指西湖所在地南宋首都临安(m.ju.51tietu.net)。“六月中”是指朝廷。那么后半句就不难理解了:“风光不与四时同”朝廷里和其他地方不同。“天”指皇帝。“日”也指皇帝。“接”有“挨着”的意思。“映”指映衬。“莲叶”、“荷花”都指林子方。“无穷碧”、“别样红”意思是前途大好,一片光明。那么整首诗的意思就出来了:毕竟是朝廷里面,和外面官场不一样。你只有在皇帝身边,才能有所成就,前途光明啊!可惜林子方并没看懂,大喊一声“好诗”便去福州了。从此,林子方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阅读全文]...

2021-12-04 09:37:02
  • 莲的古诗_莲唯美句子

  • 唯美
  •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莲的古诗》,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莲的古诗

    1、《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3、《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

    6、《题败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7、《采莲歌》

    清王鸿绪

    采莲江水滨,荷花照脸新。

    8、《采莲贡(其二)》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9、《秋池一株莲》

    隋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10、《芙蕖》

    晋陆云

    绿房含青实,金条悬白璆。

    11、《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12、《莲叶》

    唐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13、《芙蓉》

    唐陆龟蒙

    闲吟鲍照赋,更起屈*愁。

    14、《白莲》

    宋王禹偁

    昨夜三更后,嫦娥堕玉簪。

    15、《莲塘》

    宋梅尧臣

    不畏塘雨急,钿叶自相遮。

    16、《和文与可菡萏轩》

    宋苏辙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17、《采莲曲》

    [阅读全文]...

2022-01-14 13:13:54
  • 关于雪莲的古诗

  • 关于雪莲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雪莲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山雪莲》

      云岭冰峰素色寒,雪莲典雅峭崖欢。

      娉婷仙韵无尘染,蕙质冰肌献玉兰。

      《庐山白莲社》

      年代: 宋 作者: 释怀悟

      才高孰谓文中龙,返使伊人思谢公。

      烟飞露滴玉池空,雪莲蘸影摇秋风。

      作品注释

      ①晋室:此指东晋王朝。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为晋,都于洛阳,仅传四帝共五十年,为前赵所灭。晋室南渡,司马睿即位于建康,保有江南之地。传十一帝共一百零四年,复为刘裕所灭。陵迟:衰落。帝纪侵:指皇室的纲纪制度受到侵犯和损害。群英:指庐山白莲社结社诸公,如慧远、慧永、慧持、雷次宗、宗炳、刘遗民等辈。晦迹:隐藏踪迹即隐居。晦之本意为昏暗、暗昧,此处引申为隐藏,藏匿。阴:山之北面。白莲社社址在庐山东林寺内,位于庐山之西北山麓,故称庐山阴。

      ②楼烦大士:指慧远大师。慧远籍贯为山西楼烦县,即今山西省神池、五寨两县部分地区,此以慧远之籍贯相称。麾:挥动。尘尾:古时以驼鹿之尾为拂尘,因此称拂尘为尘尾,简称尘。十七高贤:指除慧远大师以外的另外十七位高僧和隐士;他们合慧远大师共称白莲社十八高贤,现庐山东林寺内尚有十八高贤堂建筑。扣几:敲击桌几。意谓十七高贤争相响应慧远大师建立白莲社的倡议,激动地敲打桌子。

      ③孰:谁。文中龙:以龙喻人,意为文坛上最有才华的人。返:同还。伊人:他们,指高贤们。谢公:指谢灵运,当时极负盛名的大诗人。事实上谢灵运并未参加白莲社。传说因其世缘太重,慧远不允其加入。实则白莲社缔结之时,谢灵运尚在年少,还未到过庐山。

      ④玉池:指东林寺中的白莲池。池上所植之莲开白花,称白莲,慧远诸人结社即以之为名。雪莲:犹言白莲。蘸影:谓白莲摇动时蘸着池水。这里说是白莲的影子蘸水,是形象比喻的说法。摇秋风指在秋风中摇摆。

      作品简析

      庐山白莲社为一个佛教净土宗社团,是东晋末年庐山东林寺住持高僧慧远大师所倡建。其时集结了隐居在庐山和其周边地区僧俗两界隐士高人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学佛,专修净业。其中以慧远为首十八人,称十八高贤。此为*佛教特别是净土宗的重要事件及佳话美谈,影响极为深远。怀悟去慧远大师七八百年,追忆昔日高贤大德的道德风范,嘉言懿行,遂有无限感慨,作此七言古风,以抒情怀。诗写得气势磅礴,雄健有力。

      作者简介

      怀悟,字瑞竹,北宋江南诗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1107年前后在世。俗姓崔,御溪人。擅长诗文,诗风清健刚劲,其古风作品为人传诵。作品散见于地方志及其他杂著中,多不传。

      【拓展】关于雪莲的散文

      当你攀登在皑皑雪山,你的感想如何。扑入你眼帘的,除了白色的山峦还有什么,你抬起头,蓝色的天空也仿佛被铺天盖地的风雪封锁住了,太阳的光芒那样苍白无力。望着这个纯净的天地,也许你的大脑早已一片空白。面对着无边无垠的浩渺,或许你已失去了向上的信心。

      然而,刹那间,你猛抬头,看见了,在那冰雪之巅,有一团白色的绵球,与雪山几乎浑然一体。但是,你还是发现它了,那是一朵雪莲。

      你的心情又是如何?或许,你仅有一种激动,亦或只是一种莫名的冲动。然而,这瞬间的`冲动会带给你勇气,让你继续攀登。

      当你距离那花儿足够*时,你看清了,长圆形的叶片,黑褐色粗粗的根状茎,半球形的花苞,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那是雪莲。如果放在一堆蔬菜堆里,你一定分不清楚,哪个是卷心菜,哪个是雪莲。

      你对自己说:是的,当然是雪莲,在这冰天雪地里,除了它,还有什么花能站得稳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色彩,它,会使你那即将凝固的血液燃烧。

      你,勇敢的攀登者,向新的高峰前进了,回头再看一眼雪莲,啊,这圣洁的花儿,正将无穷的勇气注入你的身体,你的脑子里不再是一片空白。起码,在你的记忆里,有过这样一朵花儿,它,给了你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你暗暗对自己说:以后,当我看见别人正赞颂国色天香的牡丹,香飘十里的桂花时,我会告诉他们,在寸草不生的白色沙漠里,在雪山之巅,有一种花,叫雪莲。别的花儿,会给你美的享受,而雪莲,她给你的却是勇气,力量与自信。

      雪莲,她原本就是力量的凝固,勇气的体现,坚强的化身。

    [阅读全文]...

2022-04-21 11:31:18
  • 秋莲古诗词

  • 秋莲古诗词

      古诗原文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译文翻译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

      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赏的兴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

      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化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注释解释

      秋莲: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寄托高洁的志趣。这首咏物诗,以秋莲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感情真挚沉痛,理趣隽永,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学对刘因的深刻影响。

      亭亭:耸立的样子。

      不自容:形容荷茎细弱不能自持。

      杳杳:深远的样子。此处形容香气飘得很远。

      欲谁通:想同谁人同消息呢?

      不堪:不能忍受。

      翠减红销:指秋天红花凋残,绿叶飘零。

      拟:打算。

      青房:指莲蓬。

      白露:节气名,这里亦可解释为露水。

      盛衰:有双关之意,既可指莲花的盛衰,也可以指世代的盛衰、朝代的更迭。

      老:这里借指阅历多有经验。

      莫放:不要让,不要使得。

      扁舟:小舟。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托物寄意之作。诗人生于蒙古军灭金之后的1249年,其时南宋*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宋亡后他也一度被迫仕元,任赞善大夫之职,虽然不久借口母病辞归.但始终悔恨自己的失节。这首诗就是借咏秋莲来写自己无可奈何的处晓和难全晚节的悔恨。

      诗文赏析

      孟浩然诗有“看取莲税净,应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颐谓。莲,花之君于者也”,极赞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莲花便是人们心圆中高洁品性的象征,诗家墨客每每称叹颂美,寄情写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刘因这首《秋莲》却独脱旧制,不是正面歌颂莲花之洁美形质,而是以深沉抑郁的笔调伤惋秋后莲花之凋萎衰残。诗旨所在,是对美好事物横遭厄运的悼惜,也是自己坎坷身世、苦闷心绪的写照,别具一番情味,别呈一种意趣。

      首联开笔于“瘦影”二字,写出了“秋莲”枯衰的躯形,虽然仍是“亭亭”竖起,却瘦弱乏力,难以自持。“影”固如此,“香”更微淡,杳杳飘散之时,不知欲与谁相通消息。“不自容”,已见立身极其不易,随时均有倒下的.可能;“欲谁通”,又显寂寞无朋,四周寻不到足以互慰的同伴,自怜、自叹、孤立、怅惘,种种辛酸情绪在两句中流露无遗。

      颔联进一步针对。秋莲’的遭遇与严酷的环境作了具体描述,当日盛开的花朵凋谢了,碧绿的叶子枯萎了,正是不堪忍受的“翠减红销”之际。尤有甚者,眼前的环境,江水清凉,月色冷漠,更增添了寒惨凄苦的气息。如果说前两句写了“秋莲”萎顿落寞的状态,那么,这两句则点明造成此种状态的原因是大自然消长生杀的基本规律所致,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

      颈联笔意转深,谓“秋莲”虽已落尽铅华,却欲留得青青莲房,以保持美好的“晚节”;不料白露寒霜中吹来了凛冽秋风,连这一颗微小的秋实也将被横扫净尽。显然无论往日的花开得何等鲜艳,无论它的本质何等洁美,在严酷的季节,面临无情的风霜,“秋莲”被摧残而衰亡的命运是不可逃脱的。

      至此,这三联六句,字面上是句句写“秋莲”,但实际上却是处处写诗人自己。联系刘因的身世,他是南宋入元的遗民,作为元初的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他在不少诗作中表露了对宋朝的追忆和怀恋、对当代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坎坷遭遇的感伤。这首诗正是以象征的手法,借咏“秋莲”来寄托感慨,诗中所写“秋莲”的一切情状都暗示着诗人自身的遭遇。因此,尾联两句,便明确点出世道、人生的盛衰变化,在自己眼中依然历历分明,还是聊且逍遥自乐,不要令小船上的酒杯空着。于愁闷之时想到了酒,希望在“醉乡”中逃避现实、自我完善,这是古代历遭磨难的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常常采用的一种“解脱”手段;就诗歌作品中的此类内容而论,所造成的感情韵味,则宛如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这首律诗以四分之三的笔墨吟咏秋莲,笔触细腻入微,既写了此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形态、香气、色泽、花实,又写了江、月、风、露等与之同时并存的自然景物。其中以“瘦影亭亭”对“淡香杏杏”、“翠减红销”对“江清月冷”(此为句中对)。“青房全晚节”对“白露已秋风”,均见工巧贴切,独开新意。至于末两句的抒情,可谓真挚沉痛,寓旨幽深,为读者留下了品味回思的余地。

    [阅读全文]...

2022-05-01 14:19:20
  • 关于莲花的诗句古诗

  • 莲花
  •   1、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曲池荷》

      2、荷花含笑调薰风。两情着意尤浓。水精栏槛四玲珑。照见妆容。醉里偷开盏面,晓来暗坼香风。不知何事苦匆匆。飘落残红。——《画堂春(风中荷花)》

      3、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红白莲》

      4、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5、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水仙子·咏江南》

      6、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花斗娇好。自怜贫病不出门,无奈心情被花恼。夜来一雨愁思浓,晚看玉露垂庭草。便须扶杖买兰舟,莫待红妆被霜老。——《荷花》

      7、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采莲曲》

      8、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青阳渡》

      9、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竹枝词》

      10、*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采采荷花满袖香,花深忘却来时路。——《采莲曲》

      11、面面湖光面面风,可人最是白芙蓉。分明飞下双双鹭,才到花边不见踪。——《四望亭观荷花》

      12、*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新荷》

      13、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咏莲》

      14、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折荷有赠》

      15、小桥划水剪荷花,*西风晕晚霞。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荷花》

      16、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卜算子(荷花)》

      17、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花里不妨呼净友,采香须棹月明桡。——《荷花》

      18、*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莲花》

      19、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采莲曲》

      20、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采莲曲》

      21、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霞。生来不得东风力,终作薰风第一花。——《荷花》

      22、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北亭》

      23、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雨中荷花》

      24、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荷花》

      25、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秋池一株莲》

      26、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甘草子》

      27、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莲藕花叶图》

      28、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荷花》

      29、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荷花》

      30、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暮秋独游曲江》

      31、西子湖边水正肥,鸳鸯双浴湿红衣。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湖边》

      32、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缀圆池亦可怜。数点飞来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池莲》

      33、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赠荷花》

      34、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莲叶》

      35、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曲》

      36、浦上荷花生紫烟,吴姬酒肆*人船。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浦口竹枝》

      37、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荷花》

      38、*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自注:莲:怜,双关。——《新荷》

      39、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采莲曲》

      40、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秋初夜坐》

      41、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莲》

      42、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水,圆阴已蔽鱼。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新荷》

      43、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44、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月下看白莲》

      45、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番霜。寂寞秋江上。——《干荷叶》

      46、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二首》

      47、雨馀无事倚阑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荷花》

      48、镜湖八百里何长,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飞不过,鸳鸯拍水自双双。——《荷花》

      49、风生杜若洲,日暮垂杨浦。行到田田乱叶边,不见凌波女。独自倚危栏,欲向荷花语。无奈荷花不应人,背立啼红雨。——《卜算子》

      50、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咏同心芙蓉诗》

      51、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高擎万柄绿参差,匹练横铺锦一机。喜对薰风描写得,秋风夜雨不敢知。——《画荷花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6-10 05:52:10
  • 李白古诗

  • 李白,古诗文
  • 李白古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1、《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2、《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1、《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2、《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3、《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阅读全文]...

2022-04-06 04:48:00
  • 关于莲花的古诗大全

  • 莲花
  • 关于莲花的古诗大全

      导语:荷花又名莲花,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它生于碧波之中,花开于炎夏之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莲花的`古诗大全,欢迎大家参考!

      1、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2、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3、无题·其二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4、南亭怀辛大蓉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5、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6、采莲曲

      唐·李康成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

      云起风生归路长。

      归路长,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

      7、芙蓉

      唐·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

      丽景别寒水,浓芳委前轩。

      芰荷料难比,反此生高原。

      8、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阅读全文]...

2022-04-30 03:56:20
  • 描写莲花的古诗大全

  • 莲花
  • 描写莲花的古诗大全

      莲花生长在污泥中,但它仍然娇艳,大方不沾一点俗气。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描写莲花的古诗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采莲曲】

      唐·李康成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

      云起风生归路长。归路长,

      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

      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

      不定始知圆。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唐·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古意】

      唐·韩愈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

      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

      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

      【盆池】

      唐·韩愈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卜算子】 荷花

      宋·辛弃疾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涉。

      【荷花】

      唐·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暮秋独游曲江】

      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怕听江头江水声。

      【赠荷花】

    [阅读全文]...

2022-02-15 12:42:10
李碧莲的古诗 - 句子
李碧莲的古诗 - 语录
李碧莲的古诗 - 说说
李碧莲的古诗 - 名言
李碧莲的古诗 - 诗词
李碧莲的古诗 - 祝福
李碧莲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