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

关于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9) 语录(6) 说说(18) 名言(4) 诗词(1k+) 祝福(3k+) 心语(1k+)

  • 天地山水的古诗句

  • 山水
  • 天地山水的古诗句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2.*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阅读全文]...

2021-12-23 13:17:42
  • 心境开阔的诗句

  • 心境开阔的诗句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境开阔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黄庭坚《窗日》

      2、客行野田里,比屋皆闭户。——姚合《庄居野行》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4、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5、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杜甫《即事》

      6、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7、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8、日日春光斗阳光,重庆斜路桃花香。——李商隐《日日》

      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飞瀑挂前川。——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

      10、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11、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杜甫《曲江对雨》

      12、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苏轼《黄葵》

      13、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4、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阳光流渊。——苏东坡《书韩干牧马图》

      15、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16、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17、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18、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19、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0、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白居易《自在》

      21、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元结《农臣怨》

      22、一曲清溪带浅山,幽居终日卧林间。丹经在昔曾亲授,死籍从今或可删。人笑拙疏安淡泊,天教强健享清闲。秋来渐有佳风月,拟与飞仙日往还。——陆游《幽居》

      23、莫辞酒气薄,黍地没有人耕。——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24、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25、万倾风涛不记苏。雪晴一江秋麦千车。——苏东坡《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6、杲杲冬季光,明暖真可爱。——白居易《自在》

      27、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时世行》

      28、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遣》

      2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30、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杜甫《彭衙行》

      31、旁映白日光,飘渺轻霞容。——常建《第三峰》

      32、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33、*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34、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观田家》

      35、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36、我侯方寸澄止水,镇以寡欲抚以诚。——程公许《泸水清》

      37、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38、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崔道融《田上》

      3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4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1、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常建《第三峰》

      42、低昂金子杯,映照初阳光。——苏东坡《黄葵》

      43、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王安石《寄*甫弟衢州道中》

      4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45、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冯道《天道》

      46、惊*白日光,惭非青云器。——白居易《初授拾遗》

      47、中心若止水,水上元不波。——李孝光《次三衢守马昂书垒韵》

      48、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观田家》

      49、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阅读全文]...

2022-03-15 11:06:54
  • 形容天地广阔的诗词

  • 形容天地广阔的诗词

      导语: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以下是小编整理形容天地广阔的诗词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唐代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写作背景:

      《旅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首联写江夜*景,刻画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颔联写远景,雄浑阔大,“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广阔,‘“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气势,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颈联正话反说,抒发休官的忧愤。诗人的名声因文章而显赫,告病辞官,皆是由于远大的政治抱负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尾联诗人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感人至深。全诗前二联写点明“旅夜”,后二联紧扣“书怀”,景中有情,融情于景,内容深刻,格调清丽,结构谨严,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阅读全文]...

2022-04-18 14:38:03
  • 《*开天地》说课稿

  • 《*开天地》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开天地》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的献身精神。

      (三)重点、难点

      由于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为: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难点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法”等。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自主学*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划划、 想想、说说、写写”的方法学*课文。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体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程序我分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上课伊时播放动画(幻灯出示),《西游记》、《哪咤闹海》、《葫芦娃》,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为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新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基于这一理念,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不懂读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懂得把厚书读薄,同时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类的老祖宗*,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深入学*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重点讨论:*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地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循这个指导思想,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次的朗读中,*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书声”,我将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幻灯出示),这段话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读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和想象,*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课我设计了三个训练项目。

      1、想象创编

      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练*,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话:*的( )变成了( )的( )。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思,通过读写结合,*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2、练*复述

      复述能力是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与说话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复述课文被列为中年级的训练重点。可是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之后,我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本课层次,接着出示画面(幻灯出示)让学生在画面的引领下练*复述,板书、画面、教师的适时点拨,能起到架设桥梁的作用,使学生顺利地学会复述课文。

      3、激情说话

      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给他们一个倾泻清感的渠道。

      五、说板书设计

      靳家彦说:“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浓缩的教学思路,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这个板书:

      18:*开天地

      开天劈地

      创造 顶天蹬地

      化作万物

      一、说教材

      《*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像,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说目标

      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阅读全文]...

2022-06-20 17:59:03
  • *开天地说课稿

  • *开天地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天地说课稿(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说教材

      《*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二、说目标

      1、感知课文,认识“猛、缓”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抓*开辟天地和献身两部分,感受*的伟大之处。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三、说教学理念

      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设计好疑难点,给学生一台阶。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学*。我在这堂课内,每个环节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的可能。如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创造宇宙的艰难这部分:

      a、“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的词,圈出)

      b、读了这些词句,你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体验*开天地的艰难。)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

      此时叫了两个学生读得还不够理想,他们的理解只停留在天地打开,缓慢的变化上,朗读还缺少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这时,我给朗读的孩子评了句:难道*开辟天地就仅仅用缓慢的语气来读吗?随即配上一声爆炸的音响效果。学生茅塞顿开,齐读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四、让学生尽情展开想像的翅膀,激情发言。

      在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时设计以下环节:

      a、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b、再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浮想联翩:

      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的身体其他部位会变成什么呢?

      他的(),变成了();

      他的(),变成了();

      他的(),变成了()…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应该让孩子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还孩子发展的空间。

      说教学方法

      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感和兴趣。

      *开天地是个神话故事,为了更让学生接*文本,亲身体验,制作多媒体(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①情景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天在哪儿吗?地呢?(板书:天地)是啊,上有天,下有地,天和地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本一家,整个宇宙一片黑暗。幸亏有一位巨人*(板书:*),打开了这混暗的世界,才有了光明。(板书:开)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神话故事《*开天地》

      ②情景:想看看这位巨人?来吧!

      播放Flash动画,感知故事内容。

      ③看了这片子,你有什么感受吗?(让学生初步谈谈)

      ④听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音响

      运用电教媒体,无疑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

      二、读中感悟,议中深入

      让学生自主学*,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开天地的词句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学好这部分,我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说效果

      整堂课下来,可以说学生亲身体验了*开天地的壮观景象,感受了*英勇献身的精神,能对神话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热情高,回答问题热烈,参与面较广。但由于这是第一课时,我安排的内容密度较高,时间较紧凑,因此在第三部分研读感悟中,第四自然段读得还不够,本来安排了一个互述内容也无法进行。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为: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想象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的献身精神。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导思”等。

    [阅读全文]...

2022-05-09 05:24:21
  • *开天地说课稿

  • *开天地说课稿

      《*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开天地说课稿,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解读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18课《*开天地》。

      本课主要内容:这篇文章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本单元(或本课)训练主题(或要求)是: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体裁,体会*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能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学生掌握和了解学*神话故事的的能力,认真体会*的献身精神,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难点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要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学*,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课堂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多样朗读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教法上就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多元对话中,培养他们感受、理解、想象、说话和运用的能力。

      2、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

      3、赏识教育法。学生在讨论解疑、交流体验等各个环节适当的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兴趣。

      学生是学*的主体,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本课具体学法指导是:

      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或创设情境等)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片,请看图猜猜图上描绘的是什么故事(课件出示*古代神话故事图片),这些都是神话故事。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一篇神话故事《*开天地》,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小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较为强烈,这样设计抓住了学*兴趣点,激起学生的学*兴趣,为后面的学*作好铺垫。

      2、检查预*

      1、检查字词(强调“肌、肤、肢”的偏旁跟身体有关;“逐”的音;多音字“血”;理解“一丈”。

      2。检查接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感知书写

      A、生评价,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人类的老祖宗*,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整个宇宙。)点明这是中心句。齐读本句。

      B.师范写并指导书写“创造”一词,生写并交换检查。

      4、精读课文

      (1)交流对“创造”一词的理解。

      (2)围绕*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板书:怎么?

      前?

      后?

      (3)学*“*创造之前”。

      ①理解什么叫混沌?

      ②教给学生不明白的字词可查工具书。

      ③小结:由此我们知道了创造之前,宇宙是混沌的。

      (4)学*“*怎么创造的宇宙”。

      ①默读并点明答案在2、3、4自然段。

      ②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它写了*干什么?

      理解“抡”;通过4组反义词理解创造的天地分开的过程;指导朗读。

      小结:*一把斧头就分开了天和地,这个过程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开天辟地(板书)

      ③生读第3自然段,总结板书:顶天立地

      指导朗读并体会*的献身精神。

      ④朗读指导并理解体会*身体的巨大变化,拓展想象他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变成什么。

    [阅读全文]...

2021-12-10 07:36:53
  • 开阔视野的优美句子

  • 优美
  • 不闻闻之,闻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不若行之。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过,皆无用也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

    一、我最喜欢读书,因为书是一个开阔视野的海洋。

    二、闭关锁国,只能产生井蛙之见,只有放眼世界,才能开阔视野,开拓思维,以求更快地发展。

    三、读了好书之后,应当从中得到希望、勇气和喜悦,开阔视野。

    四、强调学以增智,就是要通过学*不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鉴古知今、彰往察来、把握正确前进方向的能力。

    五、以纵论天下的开阔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共谋发展大计。

    六、大学是展示自我的舞台,好好锻炼,多参加活动,开阔视野,多结交朋友,你的生活会很精彩,祝学业有成,生活如意

    七、干部转岗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有利于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有利于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正是“弹冠振衣”、拂去浮尘的好时机。

    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写出黄鹤楼*视野开阔,景色优美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求采纳,谢谢。

    祝你好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李鸿章/入都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阅读全文]...

2021-12-22 10:43:41
  • 关于心胸开阔的诗句和句子

  • 心胸,励志
  • 关于心胸开阔的诗句和句子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根据句子的语气用途不同,句子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句子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心胸开阔的诗句和句子,欢迎大家分享。

      心胸开阔的诗句: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2、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劝人心胸开阔的句子

      1、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

      2、心胸宽广的人没有痛苦,欲望无穷的人没有欢乐。

      3、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4、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5、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6、必能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凡人具大受之才者,必有大有其量。

      7、心胸开阔:不要为令人不快的区区琐事而心烦意乱,悲观失望。

      8、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

      9、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10、悟道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心胸宽广地活着。

      11、世事如棋,退一步不会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阅读全文]...

2022-05-06 15:17:12
  • 部编版*开天地说课稿

  • 部编版*开天地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开天地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二、说目标

      1、感知课文,认识“猛、缓”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抓*开辟天地和献身两部分,感受*的伟大之处。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三、说教学理念

      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设计好疑难点,给学生一台阶。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学*。我在这堂课内,每个环节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的可能。如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创造宇宙的艰难这部分:

      a、“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b、读了这些词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

      此时叫了两个学生读得还不够理想,他们的理解只停留在天地打开,缓慢的变化上,朗读还缺少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这时,我给朗读的孩子评了句:难道*开辟天地就仅仅用缓慢的语气来读吗?随即配上一声爆炸的音响效果。学生茅塞顿开,齐读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四、让学生尽情展开想像的翅膀,激情发言。

      在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时设计以下环节:

      a、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b、再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浮想联翩:

      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的身体其他部位会变成什么呢?

      他的(),变成了();

      他的(),变成了();

      他的(),变成了()…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应该让孩子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还孩子发展的空间。

      五、说教学方法

      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感和兴趣。

      *开天地是个神话故事,为了更让学生接*文本,亲身体验,制作多媒体(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①情景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天在哪儿吗?地呢?(板书:天地)是啊,上有天,下有地,天和地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本一家,整个宇宙一片黑暗。幸亏有一位巨人*(板书:*),打开了这混暗的世界,才有了光明。(板书:开)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神话故事《*开天地》。

      ②情景:想看看这位巨人?来吧!

      播放Flash动画,感知故事内容。

      ③看了这片子,你有什么感受吗?(让学生初步谈谈)

      ④听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音响

      运用电教媒体,无疑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

      二、读中感悟,议中深入

      让学生自主学*,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开天地的词句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学好这部分,我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六、说效果

      整堂课下来,可以说学生亲身体验了*开天地的壮观景象,感受了*英勇献身的精神,能对神话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热情高,回答问题热烈,参与面较广。但由于这是第一课时,我安排的内容密度较高,时间较紧凑,因此在第三部分研读感悟中,第四自然段读得还不够,本来安排了一个互述内容也无法进行。

      部编版*开天地教学反思

      《*开天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

      本节课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这一主要特点。针对这一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在品读第四部分,*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变成了自然界的一物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身体的这一部分和它所变成的东西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想象"也是有法可循的,应该是合理的。为下面学生的练笔——想象"*的其他部分会变成什么"做了一个铺垫,暗示了想象的思路。从学生后来的发言来看,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是不可或缺的!这一设计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学生的想象既大胆又合理,而且情感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在谈对*精神的体会时,我没想到学生会谈的那样动情,那样到位,那样美!看的出来学生心中充满了对*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本节课教学目标之二是练*复述课文。复述是中年级的一个很重要的语文技能。对于初次接触复述的学生,如何潜移默化的帮助和引导他们完成本篇课文的复述呢我在这个问题上很是下了功夫。应该说我所设计的整篇课文的学*都是为最后的复述做铺垫的,包括对故事情节的整体把握;对重点词语的关注;对最能展现学生自由精神的模仿想象等,我都做了相应的处理,结果表明:学生在第一轮"对照板书复述课文"这一环节中就很好的完成了复述任务,让我很有成就感!因为课前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只布置学生把课文读两遍,我就是想做个实验:看学生的即时学*能力到底怎样,看我这样设计效果如何。最后,我把板书的内容擦掉,学生在没有任何文字提示的情况下,对照图片,就能把课文复述下来,应该说,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任务,实现了我的教学设计意图,我觉的我的实验取得了成功!

      本节课不尽人意之处在于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对照图片联系复述课文。怎么说呢我原来的设计意图是在这一环节配上音乐,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可是由于时间仓促,前一天也没接到讲课的通知,所以没有音乐,只有5个学生干巴巴的复述,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一直集中,显的统筹不够合理。

      一、说教材

      《*开天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神话传说”。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有感情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体会*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阅读全文]...

2022-01-26 23:55:31
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 - 句子
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 - 语录
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 - 说说
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 - 名言
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 - 诗词
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 - 祝福
描写天地开阔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