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榴裙的古诗

关于关于石榴裙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石榴裙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石榴裙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石榴裙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7) 语录(1) 说说(5) 名言(498) 诗词(125) 祝福(1k+) 心语(51)

  •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历史典故

  • 历史
  •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历史典故(精选6篇)

      历史典故以*古典文学、神话中的典故为内容,传达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榴开花,有红、黄、白三色。人们特别欣赏红花。唐代大诗人杜牧在《山石榴》中写道:“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诗人虽没有直接写石榴花为红色,见丽人发簪榴花,却担心红艳似火的榴花会不会烧坏少女的翠簪和秀发?这真是赞美榴花的神来之笔。

      传说杨贵妃非常喜爱石榴花。唐天宝年间,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每当榴花竞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即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中。

      杨贵妃饮酒后,双腮绯红,唐明皇爱欣赏宠妃的妩媚醉态,常将贵妃被酒染之粉颈红云与石榴花相比,谁红得艳丽?因唐明皇过分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则迁怒于杨贵妃,对她拒不使礼。

      杨玉环无奈,依然爱赏榴花,爱吃石榴,特别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一天唐明皇设宴召群臣共饮,并邀杨玉环献舞助兴。可贵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边,向皇上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唐明皇闻之,感到宠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

      众臣无奈,凡见到杨玉环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使礼。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

      原句为“敢在下风”。《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记载,春秋时期,晋献公死后,秦穆公将晋公子夷吾送回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以前曾答应过秦穆公,要把黄河环曲南面的五座城池送给秦国。

      但晋惠公执政后却没有遵守诺言。晋国发生饥荒时,秦穆公曾送粮食给晋国,可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时,晋惠公却关闭了两国的粮食贸易市场。

      秦穆公决定攻打晋国,面对强大的秦军,刚愎自用的晋惠公反而主动下战书。开战之时,本就对这场自取灭亡之战极度不满的晋国大臣们不但袖手旁观,而后又处处解救秦穆公于危难之时,直到秦军俘虏了晋惠公。获胜的秦穆公表示不杀晋侯。

      晋国大臣们纷纷叩头下拜说:“贤君脚踏后土,头顶皇天,皇天后土都听到你的话,我们也敢于在下风头证实听到你在上风头的讲话呀。”“敢在下风”日后便演变为“甘拜下风”。

      语出《东汉·晁错传》。

      刘启继位称作汉景帝后,经常听从“智囊”晁错的意见。晁错主张中央集权,巩固边防,重农粟的政策,并在一篇奏章中具体提出鼓励将士保卫边疆,能打胜仗或坚守不退的就升级,攻破敌人城池或阵地的就奖赏,这样才能使将士们“冒着敌人的利箭和石炮,甘愿奔向滚汤烈火,奋不顾身去拼命”。

      原句中的“赴汤火”日后渐扩充、演化为“赴汤蹈火”。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国大将赵奢原本是个收税小官,某次他来到*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管家仗势欺人,拒付税款,赵奢依照法令杀掉了他。

      赵胜闻后怒气冲天,定要其以命偿命,赵奢找上门诚恳地说道:“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您的管家却倚仗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

      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吗?国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若是您能奉公守法,百姓定会以此为榜样,那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赵胜听后惭愧万分,当场拜服。

      《拾遗记》中记载,姜太公隐居时,家境窘困。妻子马氏不愿与他共同生活,任凭姜太公如何挽留却兀自离去。

      后来,姜太后在周文王的重用下,联合各路诸侯攻灭商朝,建起了西周王朝,马氏见其登临高位执掌重权,请求重新恢复夫妻关系。

      姜太公令人将壶中水全部倒在地下,而后让马氏收起,马氏急忙趴地取水却只能收到星点泥浆,姜太公此时冷冷说道:“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复合,好比这倒在地上的水再难收回。”《汉书·朱买臣传》也记载了朱买臣与其妻的类似故事。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

      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应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

      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阅读全文]...

2022-06-26 03:15:49
  • 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

  • 文学
  • 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

      “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形容男人拜倒在女人脚下不能自拔。那么,石榴裙是什么裙?男人何以“拜倒在石榴裙下”呢。

      “石榴裙”本是古代女子所穿的绣石榴花的大红裙子,一说是红艳颜色的长裙。“石榴裙”一词,最早出于南北朝时梁元帝萧绎所着《乌栖曲》,其中“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句,用来形容美丽女子亭亭玉立的迷人风韵。后来,“石榴裙”便成美女的代名词。

      据史料记载,到了唐代,石榴裙更成为年轻女子极青睐的一种服饰款式,上至天*公主、杨贵妃,下至普通民间女子都喜色如石榴红,不染其他杂颜色的飘逸长裙,也留下许多称赞女性美的“石榴裙”诗。唐朝的万楚在《五月观妓》中说:“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诗人韦应物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韦庄唱道:“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赠姬人》)。大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曾描写一位色艺双绝的弹琵琶女子:“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诗中的“血色罗裙”即是石榴裙。

      有关石榴裙的传说,最有名的莫过于有关杨贵妃的.了。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朝中大臣对此很是看不过去,对杨贵妃怨言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杨贵妃弹曲助兴。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唐明皇忙问是什么原因,杨贵妃乘机说,因为听曲的臣子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故把弦弄断了,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话,于是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不赦……

      还有另一说,一天唐明皇设宴召群臣共饮,并邀杨贵妃献舞助兴。可贵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边,向皇上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唐明皇闻之,感到宠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要求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凡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下跪使礼。因为杨贵妃*日总喜欢穿绣有石榴的裙子,所以那些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话来开玩笑。于是,便有“跪拜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至今。

      拓展: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诗词名句

      1、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两相思,两不知。——鲍照《代春日行》

      2、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拟行路难》

      3、泻水置*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歎複坐愁。——鲍照《拟行路难》

      4、宁作野中之双凫,不作云间之别鹤。——鲍照

      5、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

      6、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鲍照《梅花落》

      7、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

      8、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9、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鲍照

      10、贫交不可忘,久交念敦敬。——鲍照

      11、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鲍照

      12、泻水置*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

      13、两相思两不知——鲍照《代春日行》

      14、贫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鲍照

    [阅读全文]...

2021-11-24 12:09:32
  • 描写石榴的优美句子(赞美石榴的12首著名古诗)

  • 优美,赞美,著名
  • 石榴坠枝熟,苍藓缘阶生。石榴熟了,带着诱人的香味!石榴在我国民俗文化里一直视为吉祥果,代表着多子多福,团结和睦,吉祥长寿,兴旺发达,幸福美满之意。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张骞出使西域从安息国带回了石榴,梵语涂林意为成熟的美丽。

    十二首绝美的石榴诗词,一起在诗词里欣赏甜甜的石榴吧!

    石榴

    唐-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石榴

    唐-无名氏

    蝉啸秋云槐叶齐,石榴香老庭枝低。

    流霞色染紫罂粟,黄蜡纸苞红瓠犀。

    玉刻冰壶含露湿,斒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石榴

    宋-梅尧臣

    榴枝苦多雨,过熟坼已半。

    秋雷石罂破,晓日丹砂烂。

    任从雕俎荐,岂待霜刀判。

    张骞西使时,菩酱同归汉。

    石榴

    宋-孔武仲

    造物巧雕锼,殷勤在石榴。

    中妍宁暴露,外稳不轻浮。

    露液甘凝蜜,琼房密贮秋。

    非徒适人口,饤坐亦风流。

    题钱舜举写生-石榴

    宋-陈深

    万里乘槎来,锦衣惊画炫。

    相逢秋风中,忽发一笑粲。

    和士特栽果十首-石榴

    宋-刘子翚

    庭榴结实垫芳丛,一夜飞霜染茜容。

    万子风胞无异质,金房玉隔谩重重。

    石榴

    宋-杨万里

    深著红蓝染暑裳,琢成纹玳敌秋霜。

    半含笑里清冰齿,忽绽吟边古锦囊。

    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

    刘郎不为文园渴,何苦星槎远取将。

    石榴

    宋-郑獬

    高枝重欲折,霜老裂丹肤。

    试剖紫金碗,满堆红玉珠。

    根虽传大夏,种必*仙都。

    题作江南信,人应贱橘奴。

    题宣和画石榴

    明-无名氏

    金风吹绽绛纱囊,零落宣和御墨香。

    犹喜树头霜露少,南枝有子殿秋光。

    题亭中安石榴呈生

    明-呼文如

    安石孤根托谢庭,合欢枝上日青青。

    [阅读全文]...

2022-07-21 10:12:08
  • 石榴的诗句

  • 石榴的诗句

      历代名家吟咏石榴的诗词甚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榴文化。*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石榴有许多美丽的名字:丹若、沃丹、金罂等。丹是红色的意思,石榴花有大红、桃红、橙黄、粉红、白色等颜色,火红色的最多,所以留给人们的颜色是火红的,农历的五月,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五月因此又雅称“榴月”。 五月榴花的花神,是传说中的鬼王钟馗,而至于民间所绘的钟馗画像,耳边都插着一朵艳红的石榴花,更表示以火样性格的钟馗来做火样的'石榴花神,它虽是古代民众的诗意想像,却也最恰当不过。在明人的插花“主客”理论中,榴花总是列为花主之一,称为花盟主,辅以栀子、蜀葵、孩儿菊、石竹、紫薇等,这些花则被称为花客卿或花使令,更有喻为妾、婢的,可见古人对石榴的推崇。不过唐人诗中的“榴花”往往是海榴或山石榴(杜鹃花)。

      赵中丞折枝石榴

      元:马祖常

      “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这首诗不仅道出了石榴的来源,也描写了石榴花的优美。

      榴花

      金:元格

      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

      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

      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庭榴

      明:杨升庵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西园石榴开

      宋:欧阳修

      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尢爱晴香入睡轩。

      乖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摇拥车辕。

      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山石榴寄元九

      唐:白居易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石榴歌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柳宗元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侍宴咏石榴

      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

      孙逖

      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

      海上移珍木,楼前咏所思。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

    [阅读全文]...

2022-02-22 11:12:31
  • 描写石榴的诗句有哪些(石榴最出名的诗句)

  • 五月中,石榴花发枝枝红。

    翦碎红绡却作团。白居易说石榴花像剪碎的红绸簇成的团,这比喻真是生动形象。

    柔柔的,软软的,即温和又明艳,五月,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显得愈发的清新明亮。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陆游眼中的石榴花是闲适惬意的岁月静好。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苏轼笔下的石榴花淡雅清新充满欢快明媚。

    石榴花开在时光里,岁岁年年,它们被文人墨客赋予了不同的思想内涵,现在就分享三首关于石榴花的古诗词,和您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01

    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诗句入禅那。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 王安石《咏石榴花》

    赏析:其实,这首诗是由两个人完成的,前两句是宋朝雪窦禅师的弟子如净所作,后两句是王安石未完成的断句,后来被如净写进了禅诗。

    身为改革家和政治家的王安石,自有他人看不到的人生高度和不同俗流的视角,当别人还在慨叹春去落红无数时,他正为浓绿万枝中的红一点而欣喜万分。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百花虽已凋零,但是,在那浓郁的枝叶间,一朵石榴花正热烈地绽放,勃发着无限的生机。

    在王安石的眼里,这朵石榴花是那么的明艳和美好,它开得恰到好处,不流俗,亦不谄媚,充满了生命的力量,震慑人的灵魂。

    清和的五月天,如净法师在禅室打坐修行,那王安石的石榴花和石榴句,随着他的静思,仿佛渗透进了他的灵魂一般。

    据说,如净法师非常喜欢王安石这两句颇有哲理的诗句,并把它作为自己获得修行深度和喜悦的标杆。

    这首诗虽然字数不多,但它昂扬向上,充满积极的正能量,令人振奋,从而这朵时光里的石榴花也就经久不衰了。

    诗人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等著作传世。

    02

    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

    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宋 刘铉《乌夜啼 石榴》

    赏析:岁月更迭,时序荏苒,看看又是春去夏来时候,花褪残红,绿荫渐浓,满眼的新绿。

    春天的百花已随东风远去,入夏时节,火红的石榴花应时怒放,是那么的热烈奔放,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暮雨晓露,使它的绿叶愈加的玲珑剔透,刚刚绽放的花朵更是如茜初染般鲜艳明媚,勃发着无限的生机。

    叹时光匆匆,谁也无法挽留。李煜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孟浩然说,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一个时节的结束,自有另一个时节的开始,时序周而复始,希望一直都在。

    残红落尽,茜裙初染,来日可期,人间草木深,这世间总有生生不息的希望温暖着人间烟火。

    词人简介:刘铉,字宗器,号假庵,宋永乐年间因其善书被征入翰林,一生仕途顺利,工诗文,有《文恭公诗集》等著作传世。

    03

    五月榴花耀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唐 韩愈《题榴花》

    赏析:五月,火红的石榴花热烈绽放,灿烂繁茂,让人的眼中充满明媚的色彩,枝叶间,时时可以看到初结的小果子。

    只是,这石榴树生长在偏僻的地方,虽然没有游人攀折践踏,但亦是无人欣赏,只有自开自落,独自芬芳,独自凋零。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热闹中的孤独,灿烂中的寂寥,在诗人清新自然的笔触中,世人读到的是他的苦闷和郁郁不得志。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期间,有感而发,前两句写景状物,后两句抒情议论,以绚烂的石榴花喻满腹才华,本该居庙堂之高,却被便于江湖之远,其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诗人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中期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唐贞观八年进士,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韩昌黎集》等著作传世。

    石榴半吐红巾蹙,但浮花、浪蕊都尽,伴君独幽。

    苏轼的这朵石榴花风姿卓越超凡脱俗,一如他这个人一般,坚贞不渝,卓而不群。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孔绍安的石榴花美则美矣,只是带着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伤感。

    《花月令》说,五月,榴花照眼。

    无论这娇艳的石榴花被诗人赋予了怎样的情感,这个五月因为有了它们的怒放,依旧是明亮的,温暖的,令人心生欢喜的。

    五月榴花耀眼明,因为石榴花,喜欢这令人心生美好的五月……

    [阅读全文]...

2021-12-13 00:12:38
  • 咏石榴的诗集锦

  • 咏石榴的诗集锦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咏石榴的诗集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石榴的诗

      是你火红的果实点燃了

      我晦涩不堪的眼睛

      感谢你送给热情

      从此,我不在寂寞和担心我的弟弟

      你真的不记得吗

      可爱的石榴花

      我还记得你的温柔

      不是吗

      那一夜来临

      一场暴雨把你摧倒了

      石榴滚得满地都是

      但你仍有动人的春色

      你今晚要的是圣洁的月亮

      不是我常说的虚荣

      千百年来你伤痕累累

      但你仍然神采奕奕,春色十足

      七律·咏石榴

      五月风光宜乐游,花娇艳语半惭羞。

      赞春有句美红杏,咏卉题诗赞石榴。

      一树如霞凝玉露,万枝随愿舞娇柔。

      春风解释无穷意,消尽宵来万斛愁

      七律·咏石榴

      遍立峰间似火稠,流丹总教彩云羞。

      叶如绿柳娇而媚,枝若白杨劲且柔。

      虽有千词题菡萏,却无半句赋石榴。

      而今但拜裙裾下,旧怨新愁一笔勾。

      七绝·咏石榴

      五月金罂一树彤

      万花攒动火玲珑

      中秋月朗星悬日

      嚼破隋珠粒粒红

      绝句·咏石榴

      一

      榴花五月红,瘦叶送春风。

      疑是梅格在,丹心气血同。

      二

      榴花五月红,气血与君同。

      疑是梅格在,丹心志不穷。

      拓展阅读

      《咏石榴》是梁元帝萧绎的诗作之一。

      作品赏析

      全诗诗句浅显易懂,字字扣题,致力于巧似之状。人工描摹的痕迹较为显露。而“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裁”二句既是全篇佳句,亦是词彩、文藻最鲜丽的部分。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记载里说他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传世的《职贡图》是北宋年间的摹本。

    [阅读全文]...

2022-01-19 09:26:01
  • 石榴课文原文

  • 石榴课文原文

      《石榴》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榴》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盅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石榴》教案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荚散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熟练诵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分析石榴的形象(特征),领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惯。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一边让学生说出有关石榴的诗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石榴的诗句和资料)。

      2、教师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课件展示)

      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等。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果在秋季成熟。石榴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喜欢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石榴》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

      (三)检查预*

      1、词汇积累(结合注释,明确一些词语的音或义)。

      奇崛、枯瘠、犀利、辟易、金垂、安普刺、忍俊不禁

      骨朵、柔媚、争妍斗艳、古味盎然、光嫩、潜溢

      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写作意图,学生回答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指出,但不必作结论)。

      (四)整体感知

      1、朗诵全文(配以轻松愉悦的古筝音乐)。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听老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情感的把握和处理)。

      (2)学生朗读2--9自然段(每人读一段),然后让其他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教师稍加评价,意在指导朗读)

      2、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可以讨论、交流)

      在刚才的听和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什么感情?请告诉大家。

      参考答案: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参考答案: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依次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和“子粒”。

      枝叶:(与梅、柳比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对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比作夏季的心脏。

      骨朵:“小茄形”,“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玛瑙琢成的花瓶。

      果实:似“破口大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丰腴,有酸甜两种o

      (五)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1、学生自由阅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说出喜爱的理由。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在班上交流。(教师可作巡回引导,让学生品味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的作用)

      答案不惟一,只要说明理由即可。

    [阅读全文]...

2021-12-06 00:36:58
  • 古人形容石榴的唯美句子

  • 唯美,古人,个性
  • 形容石榴的诗句

    代名家吟咏石榴的诗词甚多,形成具特色的石榴文化。

    中国人视石榴为物,以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石榴有许多美丽的名字:丹若、沃丹、金罂等。

    丹是红色的意思,石榴花有大红、桃红、橙黄、粉红、白色等颜色,火红色的最多,所以留给人们的颜色是火红的,农历的五月,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五月因此又雅称“榴月”。

    五月榴花的花神,是传说中的鬼王钟馗,而至于民间所绘的钟馗画像,耳边都插着一朵艳红的石榴花,更表示以火样性格的钟馗来做火样的石榴花神,它虽是古代民众的诗意想像,却也最恰当不过。

    在明人的插花“主客”理论中,榴花总是列为花主之一,称为花盟主,辅以栀子、蜀葵、孩儿菊、石竹、紫薇等,这些花则被称为花客卿或花使令,更有喻为妾、婢的,可见古人对石榴的推崇。

    不过唐人诗中的“榴花”往往是海榴或山石榴(杜鹃花)。

    赵中丞折枝石榴元:马祖常“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这首诗不仅道出了石榴的来源,也描写了石榴花的优美。

    榴花金:元格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

    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

    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庭榴明:杨升庵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西园石榴开宋:欧阳修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尢爱晴香入睡轩。

    乖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摇拥车辕。

    榴花唐: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山石榴寄元九唐:白居易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石榴歌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柳宗元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侍宴咏石榴孔绍安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孙逖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

    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

    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

    海上移珍木,楼前咏所思。

    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

    旧绿香行盖,新红洒步綦。

    从来寒不易,终见久逾滋。

    海石榴唐:方干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

    满枝犹待春风力,数朵先欺腊雪寒。

    舞蝶似随歌拍转,游人只怕酒杯干。

    久长年少应难得,忍不丛边到夜观。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题山石榴花内容:一丛千朵压栏杆,剪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年代:唐作者:李白作品: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内容: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阅读全文]...

2022-05-16 11:39:46
  • 八月石榴

  • 八月
  •   八月

      是成熟的季节

      石榴尚显青涩

      触手可及的裙摆

      也无暇顾及季节的焦灼

      一丝绯云

      点燃了傍晚的寂寞

      微风撩起

      撩起诱人的魅惑

      小馋嘴急不可耐

      剥开紧裹玉体的罪过

      晶莹的表白

      茫然无措

      不失清纯的逃遁,匆匆

      霞光中的背影

      好似

      五月花开时的张望

      噘着嘴嗔怪

      夏天的吻,太过热烈

      而你却笑着说

      这个秋天

      我等你等的太多

    [阅读全文]...

2022-01-08 16:37:17
  • 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   《侍宴咏石榴》

      作者: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

      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

      花开不及春。

      注释:

      1、移根:移植。

      2、逐:跟随。

      3、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

      4、为:由于。

      5、不及:赶不上。

      翻译:

      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

      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

      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赏析:

      这是孔绍安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应诏中的佳作。

      《旧唐书·文苑》记载,有一次孔绍安侍宴唐高祖李渊,*间李渊命孔绍安以“石榴”为题作应诏诗,诗成,即此诗。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将石榴在仲夏开花的原因,归结为石榴传播到中原比较晚所致,所以才错过了同其它植物在春天竞相开放的机会。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晋·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孔绍安作此诗时,夏侯端恰巧也在场,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这样的感慨。“逐汉臣”,却“不及春”,人才得不到重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此句历来被人称颂,成为了感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名句。

    [阅读全文]...

2022-03-22 04:15:53
关于石榴裙的古诗 - 句子
关于石榴裙的古诗 - 语录
关于石榴裙的古诗 - 说说
关于石榴裙的古诗 - 名言
关于石榴裙的古诗 - 诗词
关于石榴裙的古诗 - 祝福
关于石榴裙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