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

关于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50) 说说(62) 名言(4) 诗词(6k+) 祝福(7) 心语(1k+)

  • 春天景物的古诗句

  • 春天,景物
  • 春天景物的古诗句

      春天的太阳,新生的绿草,含苞待放的桃树,发芽的杨柳,报春的燕子,北飞的鸿雁,消融的坚冰等等,总之,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在复活、苏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天景物的古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译文

      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子里静悄悄。院外黄莺啼鸣,春燕飞舞; 小桥之下流水飘满落红。

      赏析

      这支《天净沙·春》曲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具体来说,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最能够体现春天特征的两个形容词是暖和啼莺,而最能体现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全曲句句不离春天的特征。“春山暖日和风”,作品开篇先从远处着笔呈现了一个宏大而又温馨的背景,也就是说,作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温暖、辽阔的春光背景画面。在这一句里,作者着意突出了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特点,“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风”是和煦温情的。这样的画面很美:明媚的春光里,春山润泽,春日融融,春风和煦,怡然与舒畅。

      “阑杆楼阁帘栊”和“杨柳秋千院中”两句是*写,词人从远处的“春山”转为写*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光,是一件惬意的事。“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那小院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英在微微的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盎然了。

      这首以“春”为题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据自己的仔细观察、体验,写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调。

      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赏析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赏析

      这首诗是《菩萨蛮五首》中的第二首,对第一首的回应。难道主人公不愿意回到家中吗?可是自己求取功名不得,又怎能轻言回去呢?“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写得多美!但这种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却是靠浓挚的情感,而且是经过理性的浸润后的浓挚的情感动人。江南之美,甲于天下,但寓居在此,逃避战乱的人,又怎么会有归属感?故这两句是沉郁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说的是碧绿的春水,比天空还要明净,躺在游船画舫之中,和着雨声入睡,又是何等之美,何等之空灵。前二句的沉郁,与后二句的空灵,就形成了难以言喻的艺术张力。

      过片暗用卓文君之典。汉时蜀人司马相如,与巨富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私奔,因卓王孙宣布与文君断绝关系,司马相如就令文君当垆,自己穿着短裤,在大街上洗涤酒器。所以“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炉就是酒垆,炉边人指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也就是上一首中“绿窗人”。主人公何尝不思念这位面如皎月、肤色赛霜雪的妻子?但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古人云富贵而不还乡,就像衣锦而夜行,而一事无成的人,回到家乡,心情却只有更加抑郁哀凉。这两句没有任何艺术技巧可言,纯粹靠人生阅历和情感动人,成为千古名句。清末大词人王鹏运提出,写词要符合“重、大、拙”三字诀,这两句就是“拙”的审美境界。

      宋代: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译文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

      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

      鉴赏

      丰乐亭在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西南丰山北麓,琅琊山幽谷泉上。此亭为欧阳修任知州时所建。他写了一篇《丰乐亭记》,记叙了亭附*的自然风光和建亭的经过,由苏轼书后刻石。美景,美文,美书,三美兼具,从此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丰乐亭周围景色四时皆美,但这组诗则撷取四时景色中最典型的春景先加描绘。第一首写惜春之意,第二首写醉春之态,第三首写恋春之情。

      第一首头两句说:绿影婆娑的树木,枝叶连成一片,鸟儿在山上林间愉快地歌唱。阳光下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着树枝,不少落花随风飞舞。“交加”,意为树木枝叶繁茂,种植紧密,所以枝叶交叉重叠,形成一片绿阴。“荡漾”两字写出春风在青山幽谷、林间草坪飘扬的神理,也写出游人在撩人春景中的愉快心境。明媚春光,令人心醉。诗人呢,野鸟啁啾,杂花乱飞,他一概不闻不见,他也进入了醉乡。次日酒醒,春无踪迹,原来已悄然归去了。第四句“明日酒醒春已归”,表面说醉了一天,实际是醉了整整一个春天。此句用夸张的语言反衬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短暂,带有浓厚的惋惜之意。

      第二首前两句说:天上是淡云旭日,晴空万里;地上则是春草茂盛,蓬勃生长,碰到了游人的衣襟;而飞舞着的杨花、柳絮洒落在游人的春衣上,“拂了一身还满”。一个“惹”字写出了春草欣欣向荣之势,春草主动来“惹”人,又表现了春意的撩人;配上一个“拂”字,更传神地描绘了春色的依依。此句与白居易的名篇《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相比,功力悉敌,简直把春景写活了!

      第三四句写游人兴之所至,来到丰乐亭,在亭西碰上了欧阳太守。太守在于什么呢?他双鬓和衣襟上插满了花卉,坐在竹轿上大醉而归。篮舆,是竹轿。他不乘一本正经的官轿,而坐悠悠晃动、吱嘎作响的竹轿,显示出洒脱不羁的性格。因为坐的是敞篷的竹轿,嵌而人们得以一睹这位太守倜傥的丰采。

      第三首写青山红树,白日西沉,萋萋碧草,一望无际。天已暮,春将归,然而多情的游客却不管这些,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于丰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有的本子“老”字作“尽”,两字义*,但“老”字比“尽”字更能传神。这首诗把对春天的眷恋之情写得既缠绵又酣畅。在这批惜春的游人队伍中,当然有诗人自己在内。欧阳修是写惜春之情的高手,他在一首《蝶恋花》词中有句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真是令人肠断;而此诗“来往亭前踏落花”的多情游客,也令读者惆怅不已。

      综观三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抒情,明朗活泼而又含意深厚。三诗的`结句都是情致缠绵,余音袅袅。欧阳修深于情,他的古文也是以阴柔胜,具一唱三叹之致。如果结合他的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来欣赏这组诗,更能相映成趣。

      唐代: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阅读全文]...

2022-05-10 12:04:53
  • 描写春天景物的古诗

  • 春天,景物
  •   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鸟鸣涧》

      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春思》

      唐·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忆江南》

      唐·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春游曲》

      唐·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晓》

      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阅读全文]...

2022-03-21 09:03:07
  • 春天咏柳的诗句

  • 春天
  • 春天咏柳的诗句

      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天咏柳的诗句,欢迎阅读参考!

      春天咏柳的诗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唐 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清 代高鼎《村居》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宋 代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 五代 代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 唐 代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 宋 代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 宋 代徐俯《春游湖》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南北朝 代谢灵运《登池上楼》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 宋 代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草*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 唐 代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 唐 代李白《苏台览古》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 唐 代常建《春词二首》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 宋 代秦观《画堂春·春情》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 宋 代吴文英《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 宋 代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 唐 代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咏柳古诗赏析: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阅读全文]...

2022-01-16 12:03:33
  • 春天咏柳树的诗句

  • 春天,文学
  • 春天咏柳树的诗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天咏柳树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纳兰性德《四和香麦浪翻晴风柳》

      2、吴王故苑,柳袅烟斜。 仲殊《柳梢青吴中》

      3、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 周济《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

      4、檀炷绕窗灯背壁。 陈克《谒金门柳丝碧》

      5、梅似雪,柳如丝。 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6、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7、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 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8、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 刘禹锡《柳花词三首》

      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10、西楼下,何处玉骢骄酒醒又今宵。 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11、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 毛文锡《柳含烟章台柳》

      12、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柳宗元《送元笔κ》

      13、金凤小帘开,脸波和恨来。 牛峤《菩萨蛮柳花飞处莺声急》

      14、并无黄叶伴飘飘。 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15、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16、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17、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18、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刘基《眼儿媚秋思》

      19、赢得一场愁,鸳衾谁并头 牛峤《菩萨蛮柳花飞处莺声急》

      20、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21、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2、门外*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温庭筠《春洲曲》

      23、花不尽,柳无穷。 晏殊《喜迁莺花不尽》

      24、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5、西城杨柳弄春柔。 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6、满城春色宫墙柳。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27、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 俞益谟《中洲株柳》

      28、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渭城曲》

      29、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30、长条短叶翠鳎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31、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32、东风未放十分晴。 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33、又恰是题诗时候。 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34、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 俞益谟《中洲株柳》

      35、春澹情浓半中酒。 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36、弄花喈柳小鸳鸯。 严仁《醉桃源春景》

      37、鸳鸯对浴浪痕新。 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38、酒醒处,残阳乱鸦。 仲殊《柳梢青吴中》

      39、鸭炉香细琐窗闲。 晏几道《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

      40、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 顾浮队衤ゴ骸ち映玉楼春日晚》

      41、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

      4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客中初夏》

      43、出墙花,当路柳。 晏几道《更漏子出墙花》

      44、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 朱睢豆偾帕色》

      45、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46、尽飘零游冶章台客。 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47、柳丝浅拂,益尔轻r。 陈维崧《沁园春咏菜花》

      48、花阴月,柳梢莺。 晏几道《愁倚阑令花阴月》

      49、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今古恨,一搔首。 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阅读全文]...

2022-02-20 23:27:04
  • 春天的景物诗句有哪些

  • 春天,景物
  • 春天的景物诗句有哪些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春天的景物诗句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1.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2.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3.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4.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5.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6.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7.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8.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9.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10.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1.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12.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3.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14.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15.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16.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7.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18.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19.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20.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21.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夜月 / 月夜》

      22.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春恨》

      23.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24.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5.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26.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李白《山人劝酒》

      27.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28.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29.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30.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31.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2.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4.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5.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36.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37.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38.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39.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40.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4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2.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43.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44.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45.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46.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48.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49.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阅读全文]...

2022-07-19 05:43:20
  • 有关春天的诗词之《咏柳》

  • 春天
  • 有关春天的诗词之《咏柳》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春天的诗词之《咏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好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好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好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了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所以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名家点评

      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阅读全文]...

2022-01-05 06:11:35
  • 春天景物的诗句

  • 春天,景物
  • 春天景物的诗句

      春天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天空晴朗。下文是一些有关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宋·辛弃疾《满江红》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宋·姜夔《扬州慢》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

      酝造:酿造。可人:喜人。

      宋·石孝友《好事*》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

      金·王庭筠《谒金门》

      ●东风轻扇春寒

      轻扇:轻轻地吹动。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飞红:花瓣飞舞。

      元·白朴《天净沙·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觉来:醒来。

      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

      1、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2、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4、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5、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6、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7、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9、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10、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1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12、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阅读全文]...

2021-12-06 19:46:08
  • 咏柳古诗鉴赏

  • 咏柳古诗鉴赏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机,下面给大家分享了咏柳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赏析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形象的描摹出柳的美姿,点出了柳迎春的特点。柳树可分为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旱柳百姓叫它河柳,是落叶灌木。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以须根生长为主,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为主干提供丰富的营养。主干通常在2-3米处就长出分枝。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涤,纷纷下垂。柳叶是单叶互生,叶片狭长,形如少女之黛眉 ,“芙蓉如面柳如眉”是人们极为熟悉的诗句。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贺知章简介

      说起贺知章,相信不管是正在读大学的`,还是正在读小学的,都是比较熟悉。我们曾经都是背着贺知章的《咏柳》长大的,由此可见,这位诗人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贺知章一生作诗无数,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词,为后人传颂。其实贺知章不仅才华出众,风度翩翩,而且还独具慧眼,发现了许多对后世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其中李白就是很好的例子。贺知章通过科举考试,做了进士,后来又节节高升,官至秘书监。我们都知道,古人都喜欢以文会友,贺知章也不例外。

      据悉,贺知章与张若虚等人都是无话不谈,非常亲密的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谈诗论词,讨论国家政治,自己的理想抱负。那贺知章与李白又是怎么结识的呢?据史料记载,李白因为机缘巧合,曾经将自己写的诗词给贺知章看,希望可以得到他的指点。贺知章看完李白的诗词,对其大加赞赏,称赞其日后必定大有作为。两人因诗结缘,成了好友。而两人都喜欢喝酒,经常在一起把酒言欢。像贺知章这样既有才华,又独具慧眼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

      贺知章的诗

      贺知章这个人是个人才,十项全能,全面发展,也同样是全面优异。其中,他的文采众人皆知,诗句广为流传。经历了千年的传颂,虽然有些已经遗失,但是保留下来的仍然是句句经典。

      就拿贺知章的句子较少的诗来说,比如采莲曲,就有着和“山寺桃花始盛开”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而且在意境上面还更胜一筹。再比如说《回乡偶书》,这其中的乡愁与无奈,就算是时隔千年,仍然被人们拿来引用,叙说着自己对家乡的那一份深沉的热爱。

      因为贺知章是修行的,所以他的禅诗也是很多的。在一本叫做《唐禅社首乐章》的书里面,就能够找到他的很多作品。其中的遣词造句,无不让人惊叹。也正因如此,所以才能让他获得“初唐四杰”这样的美誉吧。上亿的人口中有千万个诗人,千万个人中只有那四个人,才华横溢,各有各的特点,诗词歌赋皆是一绝。

      贺知章也是很关心国家大事的,其中他也是写过军旅诗的,虽然不像是高适那样专门写这种类别的诗人写的那么的气势豪迈,却也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比如一首《送人之军》,是写给出征的将士们的,鼓励他们为了国家战斗,让国家没有忧虑。他们就像是长城一样,守卫着国家。

      除了上述之外,贺知章也写过很多别的题材的诗词,其中还有很多送友人的。

    [阅读全文]...

2022-03-24 06:22:28
  • 古诗《咏柳》赏析

  • 古诗《咏柳》赏析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古诗《咏柳》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形象的描摹出柳的美姿,点出了柳迎春的特点。柳树可分为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旱柳百姓叫它河柳,是落叶灌木。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以须根生长为主,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为主干提供丰富的营养。主干通常在2—3米处就长出分枝。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涤,纷纷下垂。柳叶是单叶互生,叶片狭长,形如少女之黛眉,“芙蓉如面柳如眉”是人们极为熟悉的诗句。

      自古以来,诗人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

      柳树发芽早,落叶迟。早春二月,它已鹅黄着枝,轻罗笼烟,初绽的嫩芽象少女朦胧的睡眼。当你走*它时,伸手摸一摸,就会感到她似发丝的柳条是多么柔软。“柳絮飞时花满城”的六月,天涯海角随处可见柳絮那飘忽不定的倩影。它们大概在寻找自己扎根落户的'归宿吧!柳树落叶极晚,当萧瑟的秋风无情地劫掠大批的黄叶时,柳树却依然枝叶婆娑,绿意融融。柳树的绿又有它独特的魅力。那淡淡的似雾的翠绿,使人有清新超俗之感。当你置身于浓浓绿意之中,即使心情不好,也会顿扫心中抑郁烦闷之情。

      柳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易种易活。谁不知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诗句呢?

      柳不仅以绰约风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炎炎夏日为人们创造一个清凉世界。柳条可以编制各种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如:箩筐、篱笆、帽子等。柳叶有一种淡淡的涩味,然而咬一口又觉得很甜。柳芽嫩叶可做风味独特的茶或菜。柳树可谓粉身碎骨为人类了。垂柳耐水性强,生长速度快,因此,被广泛用以美化环境等。我国古代已大量植柳。

      自古,柳就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柳树以它特有的温柔、轻盈、婆娑的婀娜风姿,为历代文人所喜爱,成为吟咏对象。人们咏柳爱柳,并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感情。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爱柳成癖,在宅前种下了五株柳树,人称“五柳先生”。柳便成为品行高洁的象征。

      柳树栽种历史悠久,它的适应性极强,大江南北,随处可见绿柳成荫。因此,我们应大量地栽柳、护柳,让绿色永挂枝头,以美好的姿态去迎接每个春天的开始!

      点评:

      本文由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引出“柳”,较自然。作者不仅能摹其形,而且能传其神。先介绍了柳的种类,然后介绍柳的外形,最后介绍其功用。对柳的介绍,有直接的描写,也有资料的引用,既有说明性的文字,也有作者的议论和抒情。读之能使人对“柳”这一树种有清晰的了解。文章语言细腻、优美,用大量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柳风姿绰约的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发出“我们应大量植柳、护柳”的号召,极具感染力。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阅读全文]...

2021-12-30 23:07:47
  • 咏柳古诗曾巩赏析(咏柳古诗的意思)

  • 前两天遇到了一个问题:

    都说曾巩的《咏柳》写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处?

    曾巩(1019年 —1083年 ),字子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其文章, 被*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南丰先生”。

    不过,他的诗也有很高的水*,这首咏柳就是其代表作之一。一般人咏柳,常常用来寄托相思、叹息离别。但是曾巩的这首咏柳别具一格,把杨柳写成了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曾巩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代笔,其文*实质朴,温厚典雅,为人所师范。 王安石曾经赞扬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

    不过也有人认为,曾巩的特长在于文章,其诗并不出色。但是清朝潘德舆不以为然,他评价曾巩诗的水*时说:

    昔人恨曾子固不能诗,然其五七言古,甚排宕有气。*体佳句…..颇得陶、谢家法。 七言绝句,如: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红纱笼烛照斜桥,复观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是凉月一溪潮”。

    皆清深婉约,得诗人之风旨,谓其不能诗者妄矣。 《养一斋诗话》

    潘德舆说, 评价曾巩不能作诗的人很荒谬,并且列举了曾巩的一些作品加以证明,其中就有《咏柳》这首诗。

    那么,这首诗好在哪里呢?

    潘德舆对于列举出来的这些作品,有一个统一的评价,就是:

    皆清深婉约,得诗人之风旨。

    我们看看这首《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清深、婉约,是说这首诗清峻而且深刻,同时诗人又很委婉地表达出来,因此具有诗人之“风旨”。

    这里“风旨”就是传统文学的“兴寄”。诗人通过描写事物,其中寄托了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下面我们看看,曾巩是如何在这首小诗中体现“风旨”二字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迎春的判词写到: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这首诗中,曹雪芹把迎春的丈夫比作中山狼。

    诗人评价某人、某事,一般不会直接指出 ,而是把某人比作某物,拐着弯骂人, 我们可以把这种方式称为委婉或者“兴寄”。

    兴寄,往往是诗人感触到外物而兴起,又寄托于物而表达出来的情感。但是也有很多种情况,如同上面的“子系中山狼”一样,心中先有情感 ,再去寻找合适的“物”来表达出来。

    曾巩的这首《咏柳》是见到了柳,而生发了情感。还是先有情感,再找到了柳来表达呢?老街感觉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咏柳》

    倚得东风势便狂,这七个字写出了柳树的姿态,很明显是暗中讽刺“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而且在“乱条犹未变初黄”的时候,你就猖狂,羽翼未满就不可一世,将来是不是要上天?

    第三句 ,解把飞花蒙日月。你只知道可以把自己的柳絮散发的漫天都是,蒙蔽了日月。

    第四句接着说,难道你不是到天地之间还有清霜吗?

    整首诗的意思,是第四句结束后的留白,言外之意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咋办?别看今天蹦得欢,早晚一天要倒霉。小心点吧。

    咏物诗常常人与物合一, 是咏物也是咏人。同时宋诗又擅长说理,《咏柳》就是借咏物来说理的一首诗。

    我们在很多诗词赏析中,常见到某诗被评价颇有“理趣”。

    好的诗人,不会干巴巴地讲道理,而是通过意象(形象思维)来表达,既有道理,又有诗的趣味。这就是风人之旨。

    [阅读全文]...

2022-06-26 16:04:44
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 - 句子
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 - 语录
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 - 说说
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 - 名言
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 - 诗词
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 - 祝福
咏柳古诗描写哪些春天的景物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