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

关于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40) 语录(10) 说说(100) 名言(40) 诗词(262) 祝福(1) 心语(433)

  • 晚春韩愈古诗

  • 韩愈
  • 晚春韩愈古诗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不唯在散文创作上颇有建树,来看看他的晚春吧,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晚春韩愈古诗,欢迎参考借鉴。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才思:才华和能力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阅读全文]...

2022-03-14 16:54:55
  • 师说韩愈资料

  • 韩愈
  • 师说韩愈资料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师说韩愈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

      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

      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

      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

      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阅读全文]...

2022-03-19 22:52:16
  • 韩愈简介资料大全

  • 韩愈
  • 韩愈简介资料大全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韩愈简介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人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朝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人物评价】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25岁中进士,29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又量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

      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专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长诗《题杜工部坟》以吊之,最先认识到杜诗的价值。

      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两句,已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登临祝融峰,“韩愈开云”千百年来在南岳衡山传为佳话,历代文人以“开云”为题歌咏不绝。

      他也是第一个写诗吟诵禹王碑的文人,明代杨慎称其《岣嵝山》一诗“发挥称赞岂在石鼓之下哉?”

      因此四事,成为对衡阳人文历史影响最深远的大文学家。

      【轶事典故】

      叩齿庵

      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韩愈想这决非好人,心想着要敲掉他那长牙。韩愈回到衙里,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一个和尚送来的。韩愈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对长牙,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韩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识渊博的人。韩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赔礼道歉。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

      性情中人

      韩愈性格开朗豁达,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发迹或是潦倒,他始终态度不变。年轻时同孟郊、张籍友善,二人声名地位还不高,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中赞扬推崇他们。张籍终于得中进士,荣获官禄。后来韩愈虽然身份显贵,每当办完公事的闲暇,便同他们一起谈话宴饮,论文赋诗,和过去一样。而他对那些权豪势要,看作奴仆一般,瞪着眼睛不屑一顾。韩愈很善于诱导勉励后进,留在家中做宾客对待的十分之六七,即使自己早餐也吃不上,仍和颜悦色毫不在意。他总以振兴名声教化、弘扬仁义为己任。帮助内外亲和朋友的孤女婚嫁的*十人。

      【韩愈名句】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7、圣人无常师。——《师说》

      韩愈诞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的长安,出生仅仅三年之后,他的父亲韩仲卿便去世了,自那时开始,幼年的韩愈便开始随长兄韩会生活,视兄嫂一如父母,并在韩会的辅导下读书学*。

      到七岁时,韩愈身上已经能体现出一种文学的天赋,所谓“七岁属文,意语天出”、“七岁好学,言出成文”,受到当时有名的文人萧存的赏识。

      大历十二年(777),韩会因在官场上受到牵连,被贬韶州刺史,韩愈也随韩会南迁。不幸的是,抵达韶州不久,韩会即因病去世。韩愈先随长嫂郑氏送葬于安阳,再一同避居江南,从处理丧事,到往返奔波、抚育子弟等一切重担,都被郑氏一人挑起,而其维持不易,自然可以想见。

      经济的重负使得韩愈早早成熟起来,当他十九岁时,便独身前往长安,要在仕途上有所进取。但与他所预料截然相反的是,自己不仅未能“一战而霸”,且连续参加三届考试均无成果。长安米珠薪桂,大不易居,而考试的挫折与对长嫂的愧疚,更使得他“蹉跎颜遂低,摧折气愈下”。然而他仍然勉力支撑,始终不肯效溜须拍马之辈四处活动。

      随后,他打道回府,在宣州住了一年,贞元七年(792)再度入京考试。这一次考试的主考官是兵部侍郎陆贽,他是中唐时期有名的骈文家。陆贽以骈文名世,同时对古文也极为在行,并尝试将古文文法融入骈文。韩愈虽然为了考试违心的*学骈文,真正偏好的却是古文风貌,所写文章恰投考官之好,终于一举得中。

      考中进士意味着韩愈获得了入仕资格,但要想真正得到官职,还要再经过一次吏部的考试。贞元八年(793)年,韩愈返回河阳老家与卢氏女完婚,并取得吏部博学宏词考试的资格,随即赴长安应试。

      这段时间里,韩愈曾尝试与官员交游,写过《与凤翔邢尚书书》、《应科目时与人疏》等文字,他有名的“相须”、“相资”之说就是在此时提出的。他的干谒书函,始终围绕着一个议题展开,那就是健全国家发现人才、引用人才的'制度。

      在第一次博学宏词试中,韩愈在被中书省复审后驳下落选。这一则是因为他不肯效仿“浮嚣之徒”游于公卿之门,专事干谒的举动,二则是他的古文主张及文风依旧不能被接纳。随后的考试依然如第一次一样失败,韩愈生活的窘困也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马厌谷》、《苦寒歌》都是他在此时的作品。

      长安十年,未得一官,韩愈在愤懑忧伤的心情中回到河阳,与卢氏相守。乡居生活诚然清苦,却给了他思考的时间。这段时间中,他的思想开始真正涉足一些深刻的问题。贞元十一年(796)九月,他去往洛阳官员云集之处,想要看看是否能在那里得到一些机遇。从贞元十一年到贞元十八年,韩愈的仕宦生涯不过是两入军幕,在官职上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但他一生学问道德的理论基础,却是在此阶段打下的。著名的“五原”,《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及《师说》、《答李翊书》等文章,都是他这段时间的成果。

      贞元十七年(801),韩愈再入京选官,得到祠部员外郎陆傪的引荐,授四门博士。四门博士是四门学的学官。这一职务,与韩愈“汲汲于富贵,以救世为事”的理想相去甚远,但他对工作也极为竭力尽心。当时,韩愈在京师已经有些名声,学校学生以外,慕名而来,求学问道者也往往有之。他有问必答,凡登门称弟子者,他一概不回避师徒名分,这又大悖于当时士子耻于求师的风气,因此招致许多非议。

      贞元十九年(803),韩愈的文名愈盛,由此升迁为监察御史。但当年即因上书《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被贬连州阳山。

      阳山处岭南穷荒之地,韩愈在当地关心教育,兴办学校,有许多惠民之政,甚至在他离去时,当地百姓“多以公之姓以名其子”。

      贞元二十一年(805),韩愈得到命令,离开阳山,于郴州等待新的任令——即江陵府法曹参军。这一职务实则属于职掌猥杂的俗吏,因此韩愈对此愤愤不*,极为不满。

      判司江陵未满七月,朝中的政局人事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韩愈感到有了回归长安的指望。到元和元年(806),他领到朝中“国子博士”的任命,至元和三年(808),正式担任此职。元和四年,改官都官员外郎,但他在任上因祠部事务与宦官发生激烈的斗争,随后为息事宁人,被改官为河南令。

      任河南令不足一年,韩愈在繁剧的政务中坚定地与不法军人斗争,兴教育,整顿风俗。元和六年(811),韩愈调任职方员外郎。自此时到元和十三年(818),韩愈一直在长安为官,达到他一生仕宦的顶峰。

      元和十四年,唐宪宗预备奉迎法门寺佛骨,这是宪宗朝最隆重的一次礼佛活动。历来坚持反佛的韩愈感觉无法坐视倾城的崇佛狂潮,于是上表切谏,即后世极为有名的《论佛骨表》。言语辛辣,充满轻蔑嘲讽。这篇上书恰恰是在佛骨已迎入长安,长安士庶的佛事活动达到最高潮之际写的,文中更有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一类的话,宪宗见书而盛怒,韩愈则因此被贬八千里外的潮州。

      被贬时,韩愈已在晚年,且体弱多病,又在荒僻之乡,境遇极苦。但他在任中勤于王事,终于职守,去害除弊,安定百姓,兴办学校,培育人才。历代潮州官员中,在职仅半年的韩愈不过是来去匆匆的一个,但他在潮州人文史上的影响却是最大的,也是最为潮州百姓爱戴的。

      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被移袁州,次年十一月,又回到长安任职。长庆四年(824),他因病去世,在长安靖安里私第离开了人世,这一年,他五十七岁。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理论上: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诗歌创作

      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谓以文为诗,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当然,他的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论说文

      韩愈在论说文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儒家经书的,如《*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指为死者歌功颂德,在墓志铭中不论其功绩如何,一概夸大其词予以赞颂的行为)之作,当时已受讥斥。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阅读全文]...

2022-01-28 19:50:07
  • 晚春唐韩愈的古诗

  • 韩愈
  • 晚春唐韩愈的古诗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在读晚春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晚春唐韩愈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的,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芳菲:形容花的芳香。 杨花榆荚: 杨花就是柳絮, 榆荚, 榆树的荚又叫榆钱。

      惟解:只知道。

      漫天:满天。

      【背景】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半百。

      【译文】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

      【赏析】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 草木原本是没有知觉的, 但是诗人却赋予它生命, 让它具有智慧, 晓得春天即将离去, 要及时把握。 草木尚能如此, 何况是我们呢? 如果一再的蹉跎, 就只有老大徒伤悲了。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作诗, 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再加上用字浅白, 更能够轻易的表达出诗中的原意。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阅读全文]...

2022-02-08 21:53:42
  • 关于古诗的资料106句

  • 经典
  • 小学古诗词复*资料

      1、几首特殊的诗句:

      (1)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三字经》(南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zhuo),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礼仪。

      (3)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冬雪雪冬小大寒。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4)七步诗曹植(三国·魏)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敕勒歌(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唐代的诗句:

      (1)李白的诗:

      ①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④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⑤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

      ⑥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杜甫的诗:

      ①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②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④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王维的诗:

      ①《画》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④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白居易的诗:

      ①草篱篱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刘禹锡的诗:

      ①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6)贺知章的诗:

      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②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孟浩然

      ①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8)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0)悯农(一)【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2)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3)游子吟【唐】孟郊

    [阅读全文]...

2022-02-18 02:17:42
  • 春节古诗的资料

  • 春节
  • 春节古诗的资料

      春节,古老而隆重,历代诗人都有吟咏。有的`诗写除夕守岁的情景,如唐骆宾王在《西京守岁》诗表达了除旧布新的心情,诗云:“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古诗的资料,欢迎来参考!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头六十人。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阅读全文]...

2022-01-20 00:30:30
  • 韩愈的名言

  • 韩愈,名言
  •   韩愈的名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

      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3、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听颖师弹琴》

      4、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6、大凡物不得其*则鸣。——《送孟东野序》

      7、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8、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1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1、圣人无常师。

      1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3、业精于勤饿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1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又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7、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8、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19、事业无穷年。

      2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22、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负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4、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2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2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27、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28、圣人无常师。——《师说》

      29、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0、师其意不师其辞。

      3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2、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3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5、断送一身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

      3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37、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非以夸多而斗靡也。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

      3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9、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0、古之学者必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4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3、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44、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4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46、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通其业,成就其道德者也。

      4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8、多才自劳苦,无用只因循。

    [阅读全文]...

2022-07-02 00:45:41
  • 韩愈的古文主张

  • 韩愈,古文
  • 韩愈的古文主张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韩愈的古文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

      1、文以载道:

      韩愈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在于载道,主张文道合一而以道为主,用古文宣传儒家之道,也就是圣人道德教化之道。文学应该作为宣扬教化的工具,故文章内容以儒家学说为本,针对六朝文章侧重形式、忽略内容的弊端。他又认为文(形式、修辞手法)、道(内容)皆不可缺,但道先于文。他说: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又说:然愈之所志于古者,不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

      2、务去陈言:

      韩愈主张革新主体,建立新的文学语言,重视革新和创造,反对仿真抄袭前人文字的不良风气。具体来说有两点:一是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要求语言的新颖活泼;一是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要求文字的妥贴流畅通顺,合乎自然的语法规范;一是师其意而不师其辞。总的来说,韩愈认为文学语言须符合词必己出、文从字顺。

      3、创作要有真情实感:

      韩愈提出了不*则鸣的.观点,认为社会上有不合理的现象,作家便要把它诉诸笔墨;在《送孟东野序》中,他把从古到今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都称为善鸣者,并且认为只有不*则鸣的作品,才能感人;在《柳子厚墓志铭》中,他又提出了类似穷而后工的观点。这些都说明了文学创作的一个根源,就是对现实的不满和个人的牢骚。

      此外,他又主张全面地吸收前人的成果(《进学解》),对于学*古文,他主张循序渐进,无望其速成,养其根而俟其实。

      4、破骈为散:

      韩愈主张形式方面,要排除六朝以来骈俪文体,恢复三代两汉时代自然、质朴的文体,力倡复古,以矫正当时文坛那种内容空洞、华而不实的风尚。文章不须讲究字数的齐整,对仗的工整,用典是否恰当及声律是否谐协,句式应以达意自然为主,不应拘守对偶、*仄的规限。

      5、注重作家之修养:

      文章要树立个性,韩愈便提出方法。首先要加强作家的道德修养,为文养气;他认为文章是作家品德的反映。文章乃抒发个人感情,强调个人经历对文章有密切的关系。作家的不同风格,在于生活、经历、感触不同所致,指出情与生活、文与情之间的关系。韩愈说: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本质)。(《答尉迟生书》)如文如其人。

      拓展阅读

      韩愈简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阅读全文]...

2022-06-16 20:46:54
  • 韩愈的名言

  • 韩愈,名言,名人名言
  •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听颖师弹琴》)

    3.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4.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5.大凡物不得其*则鸣。(《送孟东野序》)

    6.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事业无穷年。

    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

    1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1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12.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13.圣人无常师。(《师说》)

    1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1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1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1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9.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听颖师弹琴》)

    20.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

    21.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22.大凡物不得其*则鸣。(《送孟东野序》)

    23.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2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5.事业无穷年。

    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

    2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28.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9.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30.圣人无常师。(《师说》)

    3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3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3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韩愈的名言名句

    3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35.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3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7.圣人无常师。

    38.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0.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又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2.业精于勤饿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4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4.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阅读全文]...

2022-02-19 13:39:10
  • 父亲节资料古诗

  • 父亲节
  •   父爱它会在我困难时给我力量,它会在我迷茫时给我方向,它会在我失落时给我信心,它会在我成功时给我祝贺和警醒。

      1、《》【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阅读全文]...

2021-12-19 09:20:27
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 - 句子
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 - 语录
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 - 说说
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 - 名言
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 - 诗词
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 - 祝福
韩愈资料和有名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