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

关于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86) 语录(47) 说说(32) 名言(4) 诗词(1k+) 祝福(3) 心语(20k+)

  •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第3课朗读

  • 三年级,语文
  •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第3课朗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3课《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应该怎么去教学呢?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3课《荷花》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3课《荷花》教学设计1

      一、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及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冒”字的妙处;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用纸剪好的荷花、荷叶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触发语感

      1.师:同学们,老师出一则谜语,你们看能不能猜出谜底是什么。“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老师边诵边画出了一枝含苞欲放的荷花,学生一看,很快就猜出谜底来了。)

      2.师:夏天到了,荷花已经开了。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欣赏美丽的荷花吧!(板书课题,写作者,指名读,齐读。)

      3.(课件播放荷花图片,生观察、欣赏荷花。)师:美吗?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荷花吗?

      [设计意图:猜谜的方式导入,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营造欢乐、愉快、轻松的学*氛围;简笔画新颖、直观、醒目,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各种各样的荷花图片通过视觉感官,触发学生的语感;填空练*的设计,考查了学生积累与运用词语的能力。]

      感知全文,领悟语感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丰富的词语把荷花形容的那么美。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形容他所看到的荷花呢?

      2.课件出示读书要求,指名读: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结合图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注意生字的读音。

      4.出示句子,检查生字词读音。

      (1)白荷(hē)花在挨(āi)挨挤(jǐ)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nèn)黄色的小莲(lián)蓬。(图片)

      (2)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zhāng)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图片)

      (3)我仿(fáng)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shang)翩(piān)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4)蜻(qīng)蜓(tíng)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需掌握的生字词为红色,第一、二句结合图片帮助理解生字词。)

      [设计意图:读书要求的出示,让学生先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红色的使用可以起突出重点、提醒注意的作用;结合形象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本环节的设计突出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读中扫清字词障碍,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潜心学文,积淀语感(一)感受荷叶美

      1.师: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陪”,咱们先去瞧瞧荷叶吧。找出文中描写荷叶的句子,用“—”划出,再读一读。

      2.师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生1:从“挨挨挤挤”中我知道了荷叶很多,很茂盛。

      师: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从“挨挨挤挤”中我们知道了荷叶很多、很茂盛(相机板书“多”)。假如你们是荷叶,用动作表现一下“挨挨挤挤”。

      生2:“碧绿”这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很绿。(相机板书“绿”)

      生3:“大圆盘”告诉了我们荷叶的形状又大又圆。(相机板书“圆”)

      3.师:这生机盎然的荷叶很多、很绿、很圆,真惹人喜爱。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些荷叶,请两位同学来把它们贴到黑板上。(两生上台贴荷叶,师注意提醒体现“挨挨挤挤”这个词。)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动作表现及贴荷叶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况,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

      (二)体会“冒”字的妙处

      1.这么密的荷叶,荷花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2.找相关的句子,课件展示句子,指名读。

      师:用了一个动词“冒”,你们觉得这个“冒”字可以用哪些词来代替?

      生讨论可用“钻、露、长”等字来代替“冒”。

      师:你觉得荷花怎样生长才叫“冒”?

      生(交流得出):迫不及待、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争先恐后、自豪等。

    [阅读全文]...

2022-02-26 18:58:58
  • 9年级上册语文书课后10首古诗

  • 语文,教育,初三
  • 9年级上册语文书课后10首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年级上册语文书课后10首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族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是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月夜 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3、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6、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通假字)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7、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9、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旁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0、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而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翻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9年级上册语文书课后古诗填空

      1.《沁园春》中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

    [阅读全文]...

2022-05-01 01:40:23
  • 7下英语第九课课文翻译

  • 英语,教育
  • 7下英语第九课课文翻译

      “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7下英语第九课课文翻译相关内容。

      7下英语第九课课文翻译

      一份有趣的工作

      乔.布朗有一份非常有趣的工作.他是一个警察艺术家,一些人看到犯罪活动,然后跟乔谈话.他们告诉罪犯长什么样.然后,乔画出罪犯的图片,并且警察把它放在报纸上和电视上来找到他.

      他想要画出每一位罪犯的好图片,但是,这项工作是困哪的.许多人总是以不同的方式看事物,因此,同样的人他们可能描述不同.还有,他们不总是记得好.“罪犯中等身材且年轻.他留着长且直的总的头发,长着大眼睛,”一位妇女说.另一位妇女说:他个子高且瘦,并且留着金黄色的卷发.他大约三十岁.最后,真正的罪犯是一位个子矮且肥胖的老年男人,并且留着黑色的短发.

      相关阅读

      7下英语第九课重点知识讲解

      一. 重点单词和词组

      over prep. 在……期间

      project n. 课题;作业;项目

      test n. 测验;测试

      false adj. 错误的;假的

      number n. 号码;编号

      geography n. 地理学;地理

      spend v. 度过;消磨(时间)

      most pron.& adj. 大部分(的);最多(的)

      mixture n. 混合;混杂;混合物

      their pron.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little adj. 很少的;少量的

      cook v. 烹调;烹煮

      change v. 变;改变

      everyone pron. 每个人(都);人人(都)

      anything pron. 任何事(物);什么事(物)

      have a party 举行晚会

      go shopping 去购物

      do some reading 读书

      talk show 访谈节目

      二. 重点难点讲解

      1. What did you do over the weekend, Lucy?

      这是由疑问词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表示询问 “干什么?”句型结构与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疑问句一样:

      疑问词 + 一般疑问句.例如:

      How much did you pay? 你付了多少钱?

      Over在这个句子里表示 “在……期间”,例如:

      Will you be at home over Christmas? 圣诞节期间你在家吗?

      2. What about your friend?

      what about =how about,用以询问消息或征求意见,表示 “怎么样”.例如:

      I’m hungry. What/How about you?我渴了,你呢?

      3.little, a little, few, a few

      little和 few表示否定,意思为 “很少”或”几乎没有”;a little和a few则表示肯定,意思为 “有一点,有一些”.不过需要注意区别的是:

      little和 a 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 few和a few修饰可数名词.例如:

      There is little ink in my bottle, can you give me a little ink?

      我的瓶子里没有墨水了,你能给我点儿墨水吗?(不可数名词)

      He has few friends here, he feels lonely.他这里没朋友,他感觉寂寞。(可数名词)

      There are a few eggs in the basket.篮子里有几个鸡蛋。(可数名词)

      三. 语法讲解

      一般过去时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经常与一些表过去的时间状语搭配,如: yesterday, last week, last October, ago等. 其句型结构与一般现在是完全相同。

      在一般过去时态的陈述句中,动词都要变成动词的过去式。如:

      She was at work yesterday. 昨天她在工作。

      He bought a newspaper. 他买了一份报纸。

    [阅读全文]...

2021-12-10 05:18:43
  •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电子课文

  • 三年级,语文
  •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电子课文

      假期到了,孩子们在玩的同时,学*也不要放松哦!在语文方面,除了课外阅读、写日记、写作文之外,预*课本知识也是学*的重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就是部编版3年级语文下册的电子课本,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电子课文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燕子》

      一、课文的写作顺序

      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

      二、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自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上形成的美丽图景。

      三、作者的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由远及*的顺序观察燕子的

      四、思考问题: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体会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花儿争相开放的生动活泼的春景。五、重点词句:

      1、“掠”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

      2、比喻句: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铺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3、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是对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

      六、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写了小燕子小巧玲珑、活泼可爱的特点。

      七、全文背诵默写

      2 、《古诗两首》

      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二、作者简介

      贺知章:唐代诗人。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广为传诵。

      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三、古诗的意思

      《咏柳》

      咏:歌颂、赞美的意思。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单字解释:“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用丝编成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单字解释:“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春日》

      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单字解释:“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旁。“滨”,水边。“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

      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单字解释:“等闲”,*常、随便。识得,认识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

      以上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五、表达的思想感情

      《咏柳》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春日》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3 《荷花》

      一、《荷花》这篇课文: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课文的叙述顺序

      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阅读全文]...

2022-05-15 04:08:59
  •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课文

  • 语文,四年级,幼儿
  •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课文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2课课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林山水》课文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复*资料|课文精要

      一、风景特点篇

      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

      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4、大海——波澜壮阔

      5、西湖——水*如镜

      6、泰山——峰峦雄伟

      7、香山——红叶似火

      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

      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 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二、人物特点篇

      1、父亲(中彩那天)——诚实,讲信用

      2、父亲(万年牢)——认真、实在、正直

      3、哈默——自爱自尊自强、有骨气

      4、小夜莺——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5、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游泳本领高

      6、一个*孩子——热爱和*、憎恨战争

      7、盲童安静——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8、琳达一家——一心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9、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勤劳朴实

      10、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相信科学、不迷信权威

      11、罗丹——做事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执著追求

      12、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画技高超

      13、父亲(父亲的菜园)——勤劳执著、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4、纪昌——虚心好学、勤学苦练

      15、飞卫——堪称名师

      16、扁鹊——医术高超

      17、蔡桓公——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讳疾忌医

      18、文成公主——聪明又漂亮

      19、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为民造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20、宙斯——心狠手辣、冷酷无情

      21、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22、魔鬼——凶狠狡猾而又愚蠢

      三、单元心得体会

      1、学*了第1单元,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风景是那么的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2、学*了第2单元,我懂得了做人要做一个诚实讲信用的人。

      3、学*了第3单元,我感受到了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4、学*了第4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和*、维护和*、制止战争。

      5、学*了第5单元,我体会到了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6、学*了第6单元,我体会到了乡村的风光是如此的独特迷人、自然和谐啊!

      7、学*了第7单元,我体会到了无论学*、做事,都应该认准目标,执著追求。

    [阅读全文]...

2022-03-17 19:05:15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

  • 语文,幼儿,知识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

      语文的能力是学*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欢迎参考!

      第一单元

      1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乡愁 (余光中)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4 外国诗两首

      祖国 (莱蒙托夫)

      黑人谈河流 (休斯)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脚踏一方土

      第二单元

      5 孔乙己 (鲁迅)

      6 蒲柳人家 (刘绍棠)

      7 变色龙 (契诃夫)

      8 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走进小说天地

      第三单元

      9 谈生命 (冰心)

      10 那树 (王鼎钧)

      11 地下森林断想 (张抗抗)

      12 人生 (勃兰兑斯)

      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四单元

      13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14 变脸 (魏明伦)

      15 枣儿 (孙鸿)

      16 音乐之声 (勒曼)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乘着音乐的翅膀

      第五单元

      17 公输 (《墨子》)

      18 《孟子》两章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19 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 《庄子》故事两则 (庄子)

      惠子相梁 (《庄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上 (《庄子》)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21 曹刿论战 (《左传》)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 愚公移山 (《列子》)

      24 《诗经》两首 (《诗经》)

      关雎 (《诗经》)

      蒹葭 (《诗经》)

      综合性学*·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课外古诗词背诵

      1 从军行 (杨炯)

      2 月下独酌 (李白)

    [阅读全文]...

2022-02-05 07:05:28
  •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陶罐和铁罐的课文

  • 三年级,语文
  •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陶罐和铁罐的课文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陶罐和铁罐》原文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代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关于作者

      黄瑞云,1932年生。*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诗词学会理事、*寓言研究会副会长、*屈原研究会名誉理事、湖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黄石市作协名誉*。黄瑞云从事*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也钻研哲学和训诂学,业馀从事文学创作。

      教学建议

      1.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2.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耻、逝”是翘舌音,“素”是*舌音。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有些字可以通过和学过的形*字比较加以区别和识记,比如:恼和脑、捧和棒、朴和扑、受和爱、吵和沙、陶和淘。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字的字形和字义,再分析这些字和它们相似的生字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区别形义的不同后记忆并书写。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易写错的字,如“荒”的'中间部分是“亡”,不要写成“[“亡”加一点]”;“植”右边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素”中间部分是“幺”,不要少写一点;“感”右上方不要少写一点。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来理解“奚落、谦虚、傲慢、懦弱、相提并论”等词语的意思。比如“奚落”,是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联系下文铁罐说的“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这样尖刻的话就是对陶罐的奚落,文中的泡泡作了这方面的提示。“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的意思,课文中陶罐铁罐虽然都是盛东西用的,但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自己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和睦相处”,相处得*安和谐,不争吵。通过读上文陶罐的话,就能理解“和睦相处”的意思。

      4.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学生自读后,教师要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可以用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继而再提出:通过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交流对课文蕴含道理的认识,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如,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别人的长处,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骄傲的人下场可悲。在学生说出以上认识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理解。

      5.本课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因此对话的朗读是课文学*的重要内容。指导朗读要注意:首先要弄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感情。有的语句没点出说话时的神态,可引导学生从语句中体会该用什么语气来读。铁罐可以按照“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这样的情感线索来体会朗读时不同的语气,“你敢碰我吗?”语调上扬,有挑衅的意味,显出他的傲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语调下沉,突出“懦弱”,以示看不起;“住嘴!”由于陶罐言之有理,铁罐恼羞成怒,因而声高气粗;“你算什么东西!”“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语调要紧凑高扬,读出铁罐混不讲理,怒不可遏的心态。而陶罐自始至终是谦和宽容的态度,语言也是*和讲理,语气自然*稳。比如,“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据理力争,“但不是懦弱”,语气要加重,以表达自己不与之相碰的原因,以及内心的坚强。在自己反复朗读体会的基础上,再分角色来读。分角色朗读,要把角色不同的语气读出来,可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也可集体分角色朗读。

      6.课后第二题是积累词语的练*。可先让学生画出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一下,再抄写下来。比如:奚落、谦虚、轻蔑、恼怒、傲慢、羞耻、懦弱。如果学生认为其他词句也很好,可以把更多的词语抄写下来。

      7.选做题要求演故事。教师可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表演,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只要不脱离课文的主题,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课文的内容作出补充。

    [阅读全文]...

2022-05-08 10:22:12
  •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 语文
  •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课内古诗词

      【望江南】(温庭筠·宋)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课外古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阅读全文]...

2022-06-12 12:36:30
  •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词语大全

  • 三年级,语文
  •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词语大全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后的词语很多,大家都记得了吗?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 燕子 乌黑 轻快 翅膀 剪刀 尾巴 活泼 机灵 微风 赶集 聚拢 光彩夺目

      增添 生机 掠过 稻田 一转眼 偶尔 一圈 音符 演奏 赞歌

      2、 细叶 光景 万紫千红

      3、 荷花 清香 挨挨挤挤 碧绿 莲蓬 破裂 仿佛 衣裳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5、 翠鸟 苇杆 腹部 衬衫 透亮 又尖又长 清脆 疾飞 一眨眼 泡泡 逃脱 饲养

      渔翁 石壁 打消 念头

      6、 专列 欧洲 瑞士 舒适 空调 列车 启程 站台 特殊 长途 成千上万 麻烦

      气温 骤降 风雪 疲劳 饥寒交迫 温暖 * 纷纷 救护 开动 友情 致谢

      7、 山谷 森林 郁郁葱葱 湛蓝 甜润 锋利 盖房 裸露 扩大 一栋栋 各式各样

      工具 应有尽有 家具 喘气儿 黎明 洪水

      9、 寓言 亡羊补牢 羊圈 窟窿 叼走 街坊 后悔 劝告 把式 盘缠 硬要

      10、惊弓之鸟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拉弦 大吃一惊 本事 悲惨 愈合

      孤单失群 裂开

      11、叮嘱 前排 靠边 准确 审视 讲台 神情 严肃 半晌 轮流 和颜悦色 熟悉

      角度 相似 教诲

      13、赛跑 疼爱 排除 忧伤 持续 安慰 欺骗 实话 度过 日月如梭 虽然 路线

      狂奔 暑假 形容 受益无穷 用途 将来 假如

      14、检阅 俱乐部 商定 鸦雀无声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方便 羡慕 情不自禁

      盛大 隆重 街道 人山人海 *台 观众 纠正 淹没 议论

      15、石匠 抄写 墨水 故意 报复 缩回 诚心诚意 承认 缘故 愤怒独自 戒尺

      不料 既然

      17、祝贺 神气十足 左顾右盼 迅速 重复 安静 沉静 恰恰 缓和 外婆 建议

      惊喜 表达 烦恼 享受

      18、医院 医生 护士 消息 确认 输血 血型 是否 草垫 酒精 掩盖 拳头 制止

      轻柔 周围

      19、钻石 焦渴 水罐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唾沫 涌出 新鲜

      21、传说 寸草不生 差不多 抵得上 温度摄氏 钢铁 庄稼 生存 繁殖 蔬菜

      热量 比较 杀菌 预防 世界

      22、夜幕 降临 夜空 悬挂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一旦 曾经 估计 年龄

      神秘 探索

      23、信息 网络 遍布 信箱 五湖四海 迫不及待 目不转睛 米老鼠 赞叹 敞开

      恋恋不舍 新奇 功能

      25、红彤彤 晚霞 浪花  睡觉 睡梦

      26、假日 背包 防止 脖子 漆黑 壮胆 无影无踪 荒无人烟 小镇 处境 交易

      鼻子 犹豫 反应 摔倒 竖起 费用 心爱

      27、游览 工艺品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壮观出售 摊点 陈列 构思 五官 端正

      观赏 掏钱 即将 晚饭 清晰可辨 一模一样 付钱 标准 牙齿

      30、管理 田地 人烟稀少 老百姓 眼睁睁旱灾 迎接 徒弟 扑腾 提心吊胆

      渠道 灌溉 收成

      31、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熊熊大火 围困 挣扎 熄灭 喷火 缺少 冶炼

      液体 大盆 金光 四射 云霞

      三年级语文下册成语、反义词归类复*

      描写花草: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枝繁叶茂 花红柳绿

      描写日月: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月明星稀 日薄西山

      描写山峦: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奇峰异石 群山逶迤

      关于读书、治学: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AABC: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恋恋不舍 历历在目 面面俱到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彬彬有礼 息息相关 蒸蒸日上 津津有味 滔滔不绝

    [阅读全文]...

2021-12-23 18:23:38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 六年级,语文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

      *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常。

      浑:全,全然。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

      尔:你

      译文:

    [阅读全文]...

2021-12-08 03:42:25
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 - 句子
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 - 语录
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 - 说说
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 - 名言
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 - 诗词
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 - 祝福
语文书第九课古诗三首的生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