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萧索的古诗

关于形容萧索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萧索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萧索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萧索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524) 诗词(7) 祝福(1k+) 心语(51)

  • 柳永《雪梅香景萧索》赏析

  •   原文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参考翻译

      在景色萧索的秋天里,我独自登上高楼遥望万里晴空。俯瞰四野,苍凉的大地深深的触动了我悲秋的情怀,这和当年宋玉因悲秋而写《九辩》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吧。秋天的渔市是那样冷落寂寥碧烟袅袅;水村残存的叶子在风霜中猎猎发红。楚天分外辽阔一望无际,江水浸泡着尚未落尽的夕阳,浪打浪波涛翻滚。

      凭栏临风,我想起来远方的佳人,离别的时日多了,想她亦是愁容满面,久锁双眉了吧。可惜当初,我们突然匆匆别离,有如雨云消散,天各一方。当初种种的美好情态,万般的和睦欢乐如今形同流水落花东飘西散,遥守天涯一方,望眼欲穿。难耐此恨无穷无尽,绵绵的相思萦绕在心间,我愿把这份相思托付给远行的大雁。

      注释

      ①“动悲秋”二句:宋玉《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常将悲秋情绪与宋玉相联系。

      ②镇敛眉峰:双眉紧锁的样子。

      ③雨迹云踪:男女欢爱。宋玉《高唐赋》中写楚王与巫山神女欢会,神女称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④无聊:又作“无憀”

      ⑤分付征鸿:托付给征鸿,即凭书信相互问候。

      赏析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其词作以描写旅况乡愁和离情别恨为主要内容。《雪梅香》(景萧索)一词写游子的相思之情,在柳词中虽属雅词,但是感情洋溢,明白如话,风格与其俚词是一致的。词中描写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正当深秋薄暮时分,登上了江边的水榭楼台,凭栏远眺,触景伤情,追忆过去的幸福时光,无限思念远别的情人。词的上片写词人登楼之所见:高远的晴空,映衬着萧条冷落的秋景,深深触动了词人的悲秋之情。不禁想道:当初宋玉作《九辩》时,心绪大概也是如此吧!“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对仗十分工巧。渔市、水村勾画出一幅江边的萧索秋景:碧色的烟柱孤独地飘忽在寒意渐浓的秋气里,如血的夕阳染红了斑斓的落叶,红色的叶片随着萧瑟的秋风上下飞舞。这里,词人用秾艳的色彩把悲秋的哀愁充分地体现出来。“愁红”在古代诗词中多用来描写被风雨摧残的鲜花。但这首词中的“愁红”,当是指落叶而不是花。首先,既然已见残叶飞舞,当是暮秋时节;而残叶都已飘落,恐怕残花早已化作香尘了吧!再者,这两句词是工整的对句,前一句的“寒碧”是描摹孤烟的色彩,那么,这一句的“愁红”也当是形容残叶的颜色,而不应脱离“残叶”去牵扯落花。然而,这里似乎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寒碧”和“愁红”这两个表现色彩的词还能引起人们进一步的联想。“寒碧”,暗示情人紧蹙的双眉;“愁红”,借指情人憔悴的愁容。古代女子以碧色画眉,因此,古诗词中也就常有这样的描写,如唐人张泌《思越人》词:“东风淡荡慵无力,黛眉愁聚春碧”;古人更常用“愁红”比喻女子的愁容,如顾敻《河传》词:“愁红,泪痕衣上重。”碧色是令人伤心的颜色,又是女子画眉的颜色,所以,词人由袅袅上升的一缕碧色炊烟联想到情人的黛眉,由被夕阳染红的落叶想到被风雨摧残的落花,进而联想到分别时情人带泪的愁容,也便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下片首句就写道:“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别后愁颜”照应“愁红”,“镇敛眉峰”照应“寒碧”。一个是明白描写,直抒深情;一个是暗中达意,景中关情,词人对其情人的真诚眷恋于此可见一斑。词人把视线从岸边移到江上:辽阔的江天,一抹斜阳浸入万顷波涛之中,江水缓缓地流向远方。这几句描绘“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景,怀人之情尽在不言之中,读者从中不难体会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趣。词人在下片直抒胸臆,回忆昔日与情人欢会的幸福,无限怅惘,相思愈深。词人迎着江风而立,脑海中浮现出情人的音容笑貌,雅态妍姿。或许当日正在相聚小饮,清歌婉转,妙舞翩翩;或许正在花前月下,两情缱绻,欢度春宵,然而,突然到来的别离,使热恋的情人“顿乖雨迹云踪”。过去的幸福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在这肃杀的秋天里,暮色苍茫,客居他乡的词人只能独倚危楼,悲思绵绵,怅憾难言,相思难遣。这复杂的情感在胸中汹涌,犹如面前奔腾的大江。无可奈何的词人只能托付远飞的大雁把这相思之情,悲秋之感,游子之心带过江去,传达给自己的心上人。结语包容了词人的欢乐、忧伤、回忆、希望、幻想,总括全词意蕴,韵味深长。

      读者不禁感叹:若非亲感身受的真实思想感情,怎能写出如此披肝沥胆,情重意浓的词句!柳永终生落魄,怀才不遇,走马章台,混迹青楼,过着“诗酒风流”的日子,是封建时代的真正的浪子。从其《乐章集》中诸多诗词来看,他与*交好,不似那班轻薄子弟以玩弄女性为目的,而是极重感情,怜之,爱之,思之,念之,情深意笃,感人肺腑。这类作品不仅《雪梅香》一词,它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等等,不胜枚举。柳永的真情换来了同样的真情。他因写俚词被统治者排挤出上流社会,下层社会的人们,尤其是*们却喜爱他的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南宋叶梦得语),就是明证。柳永生前家无余财,死后由几个*合资才得以入殓成葬,这当可以看作是对柳永真诚的报答吧!

    [阅读全文]...

2022-01-02 14:00:32
2022-01-07 14:22:27
  • 索性的*义词和造句_绝句古诗*义词

  •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索性的*义词和造句。

    索性[suǒ xng]

    词语解释:副词,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义词:痛快、干脆、利落、爽性

    用索性造句

    1、他上课来不及了索性请假了。

    2、这道题太难,我索性不做了。

    3、这个问题怎么也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了。

    4、反正结局都已经这样了,那就索性和你说说吧。

    5、如果得不到全部,他索性全部都不要。

    6、斯斯表现不好,他爸爸打了他,他索性破罐子破摔了

    7、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8、既然我们不合适,索性我们不如分手算了

    9、雨下得很大,身上完全淋湿了,我们索性收起了伞,快步向前走去。

    10、今天起床晚了,我索性不去上学了。

    11、这些衣服既然你都喜欢,索性全买下罢。

    12、还剩最后一点,索性直接把它吃了。

    13、你要是喜欢,索性拿去好了。

    延伸阅读

    喝彩[h cǎi]

    词语解释:指大声叫好的意思。

    *义词:喝采、叫好、欢呼

    反义词:起哄、倒彩 、嘲讽

    喝彩造句

    1、运动会上,观众们为运动健儿们加油喝彩。

    2、我们应为所有奋斗在第一线的志愿者喝彩!

    3、只要你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就无愧于他人的喝彩。

    4、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十分出色我们都为他喝彩

    5、让我们为奥运会上的运动健儿们喝彩。

    6、这样的慷慨大度引起了孩子们的一阵喝彩之声。

    7、我们要为这些善良、可爱的生命喝彩,更要为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而喝彩!

    8、在学*中,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也就是给友谊喝彩。

    9、你们的喝彩加油真的使我队精神振奋。

    10、演讲刚结束,观众*上一片喝彩。

    11、观众们对他生气勃勃和富于机智的表演热烈喝彩。

    12、他那流利的演说博得听众的热烈喝彩。

    慢慢[mn mn]

    词语解释:缓慢。亦指逐步,不是一下子。

    *义词:徐徐、缓缓、渐斩

    慢慢造句

    1、夜深了,月亮慢慢的爬上了树梢。

    2、刚毕业不*惯,慢慢的他就会融入社会了。

    3、眼前瑰丽的景色不断变幻,我慢慢地走着,生怕错过一秒的视觉盛宴。

    4、老人拖着一条病腿,慢慢地向远处走去。

    5、我和朋友慢慢的走着,不知不觉间,竟然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6、树上的叶子慢慢地落下来。

    7、因为我每天都看书,所以我的成绩每天都慢慢地上升着。

    8、雪花在晶莹中舞蹈,慢慢地,慢慢地,吻过我的脸,抚着我的心。

    9、我慢慢发现自己长大了,在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中长大的。

    10、东方的太阳缓缓升起,我看着太阳,我的斗志慢慢燃烧。

    11、我慢慢发现我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阅读全文]...

2022-06-12 16:58:50
  • 搜索苏轼的古诗大全

  • 苏轼,文学
  • 搜索苏轼的古诗大全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搜索苏轼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一:《满庭芳·蜗角虚名》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之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二:《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玉房金蕊。宜在玉仁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三:《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郑庄好客。容我尊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冰肤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四:《点绛唇·不用悲秋》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五:《点绛唇·红杏飘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六:《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雪洒冰麾。散落佳仁白玉肌。

      七:《南乡之·凉簟碧纱厨》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仁间一味愚。

      八:《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仁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仁泪。

      字之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仁,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仁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拓展: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 赏析

      一、 作者简介

      诗人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 题解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诗人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诗人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诗人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qùe):宫殿。

      3、归去: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经不住,承担不了。

      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不该。

    [阅读全文]...

2021-12-09 00:06:40
  • 含有索字的古诗词 带索字的诗词名句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格言联璧·学问类》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战国策·魏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朱子家训·全文》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尚书·周书·牧誓》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管子·法法》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眼处心声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一》

    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吴文英《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秋寂寞。秋风夜雨伤离索。——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 寒食夜》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佚名《书法家欧阳询》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王建《田家行》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柳永《曲玉管·陇首云飞》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晏殊《油壁香车》

    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冯延巳《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纳兰性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赵佶《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辛弃疾《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温庭筠《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白居易《长恨歌》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辛弃疾《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周邦彦《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高明《【商调】金络索挂梧桐 咏别》

    [阅读全文]...

2022-05-06 18:18:54
形容萧索的古诗 - 句子
形容萧索的古诗 - 语录
形容萧索的古诗 - 说说
形容萧索的古诗 - 名言
形容萧索的古诗 - 诗词
形容萧索的古诗 - 祝福
形容萧索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