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的吊屈古诗

关于贾谊的吊屈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贾谊的吊屈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贾谊的吊屈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贾谊的吊屈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8) 语录(3) 说说(7k+) 名言(1) 诗词(83) 祝福(1k+) 心语(61)

  • 西汉贾谊《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

  • 屈原,古诗文
  • 西汉贾谊《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

      《吊屈原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也是*最早的吊屈之作,开汉代辞赋家追怀屈原的先例。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西汉贾谊《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汉贾谊《吊屈原赋》原文及翻译

      《吊屈原赋》原文: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吁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谇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征兮,遥增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吊屈原赋》原文翻译:

      贾谊做了长沙王的太傅,已经由于被贬谪离开京城,自己感到很不得意;等到坐船渡过湘水的时候,就写了一篇赋来凭吊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贤能之臣。遭受谗言的诬陷而被放逐,作了《离骚》这篇文章,文章的结尾说:“算了罢,国家没有一个正直贤能的人,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于是就跳到汨罗江自杀了。贾谊我追念感伤这件事情,借此来比喻自己,那文章的词句说:

      恭敬地承受这美好的恩惠啊,到长沙去做官。途中听说屈原啊,自己沉到汨罗江自杀了。到了这湘江后写一篇文章投到江水中啊,(我)恭敬的凭吊屈原先生,(你)遭受了世间无尽的谗言啊,乃至毁灭了自己的生命。唉!唉!遭逢的时代不好啊。鸾鸟凤凰躲避流窜啊,猫头鹰却在高空翱翔。宦官内臣尊贵显耀啊,用谗言奉承阿谀的人能得志;贤才能臣无法立足啊,端方正派的人却郁郁不得志。世人都认为卞随、伯夷恶浊啊,认为盗跖、庄蹻廉洁,(认为)宝剑莫邪粗钝啊,铅质的刀锋利。慨叹抱负无法施展,屈原你无故遇祸啊!这就好比是抛弃了周鼎,而把瓦盆当成了宝物啊;乘坐、驾驶疲牛,使跛驴作骖啊,反让骏马吃力的去拖盐车啊;帽冠低居在下,鞋履反高高再上;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是不会长久的。慨叹先生你真不幸啊,竟遭遇到这样的祸难!”

      总之:算了吧!整个国家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一个人独自忧愁抑郁能够和谁说呢?凤凰飘飘然向高处飞去啊,自己本来就打算远走高飞。效法深渊中的神龙啊,深深地潜藏在渊底来保护自己;弃离了蟂獭去隐居啊,怎么能够跟从蛤蟆与水蛭、蚯蚓?我所认为珍贵的东西是圣人的神明德行啊,要远离污浊的世界而自己隐居起来;假使骐骥也能够被束缚而受羁绊啊,怎么能够说与狗和羊有分别呢?盘桓在这样混乱的世上遭受祸难啊,也是您的原因。无论到哪里都能辅佐君主啊,又何必留恋国都呢?凤凰在千仞的高空翱翔啊,看到人君道德闪耀出的光辉才降落下来;看到德行卑鄙的人显出的危险征兆啊,就远远的高飞而去。那窄窄的小水沟啊,怎么能够容下吞舟的巨鱼?横行江湖的鳣鱼、鲸鱼,(出水后)也将受制于蝼蚁。

      《吊屈原赋》注释:

      (1)屈原: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后自沉于湘水支流汨罗江。

      (2)长沙王:指西汉长沙王吴芮的玄孙吴差。太傅:官名,对诸侯王行监护之责。谪(zhé):贬官。

      (3)湘水:在今湖南境内,注入洞庭湖。贾谊由京都长安赴长沙必渡湘水。

      (4)《离骚》赋:楚辞既称辞也称赋。

      (5)汨罗:水名,湘水支流,在今湖南岳阳市境内。

      (6)因自喻:借以自比。

      (7)恭承:敬受。嘉惠:美好的恩惠,指文帝的任命。俟罪:待罪,这里是谦词。

      (8)侧闻:谦词,说不是正面听到,尊敬的说法。

      (9)造:到。讬(tuō):同“托”,寄托。先生:指屈原,古人单称先生而不称名,表示尊敬。

      (10)罔极:没有准则。殒(yǔn):殁,死亡。厥:其,指屈原。

      (11)不祥:不幸。

      (12)伏窜:潜伏,躲藏。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古人认为是不吉祥的鸟,此喻小人。翱翔:比喻得志升迁。

      (13)闒(tà):小门。茸:小草。

      (14)逆曳:被倒着拖拉,指不被重用。倒植:倒立,指本应居高位反居下位。

      (15)随:卞随,商代的贤士。夷:伯夷。二者都是古贤人的代表。溷(hún):混浊。跖:春秋时鲁国人,传说他是大盗。蹻(jué):庄蹻,战国时楚国将领,庄蹻接受楚顷襄王之命开辟云南,后来退路被秦国斩断,他回不来就在云南做了王,客观上背叛了楚国。传说中这两个人成为“坏人”的代表。

      (16)莫邪(yé):古代宝剑名。铅刀:软而钝的刀。铦(xiān):锋利。

      (17)默默:不得志的样子。生:指屈原。

      (18)斡(wò):旋转。斡弃:抛弃。周鼎:比喻栋梁之材。康瓠(hù):瓦罐,比喻庸才。

      (19)腾驾:驾驭。罢(pí):疲惫。骖:古代四马驾一车,中间的两匹叫服,两边的叫骖。蹇:跛脚。

      (20)服:驾。《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中坂纤延,负辕不能上。”骥是骏马,用骏马来拉盐车,比喻糟蹋有才能的人。

      (21)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荐:垫。履:鞋。章甫荐履:用礼帽来垫鞋子。渐:逐渐,这里指时间短暂。

      (22)离:通“罹”,遭遇。咎:灾祸。

      (23)讯曰:告曰。相当于《楚辞》的“乱曰”。

      (24)巳矣:“算了吧”之意。

      (25)壹郁:同“抑郁”。

      (26)漂漂:同“飘飘”,飞翔貌。高逝:飞得高高的。自引:自己升高。

      (27)袭:效法。九渊:九重渊,深渊。沕(wù):深潜的样子。

      (28)偭(miǎn):面向。蟂獭(xiāotǎ):水獭一类的动物。从:跟随。虾(há):蛤蟆。蛭(zhì):水蛭,蚂蟥一类。螾:同“蚓”,蚯蚓。这两句是说面向蟂獭一类动物隐居,不与蛤蟆、水蛭、蚯蚓一类小虫为伍。

      (29)系:用绳系住。羁:用络头络住。这两句的意思是能够停留的地方就停留,就像犬、羊哪样。

      (30)般:久。纷纷:乱纷纷的样子。尤:祸患。夫子:指屈原。意思是说屈原自己该走不走,长久停留在那乱纷纷的地方,怎么不会遭祸呢。

      (31)历:走遍。相:考察。此都:指楚国都城郢。这是贾谊为屈原提的建议,要他到处走一走,看到有贤君才停下来帮助他。

      (32)千仞:极言其高。仞,七尺为一仞。览:看到。德辉:指君主道德的光辉。

      (33)细德:细末之德,指品德低下的国君。险征:危险的征兆。曾击:高翔。曾,高飞的样子。去:离开。

      (34)污渎:污水沟。

      (35)鱣(zhān):鲟一类的大鱼。鲸:鲸鱼。固:本来。《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蝼蚁苦之。”

      《吊屈原赋》创作背景:

      这篇《吊屈原赋》,是贾谊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受毁谤与排挤,在汉文帝三年(前177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以后所作。

      贾谊十八岁即以能“诵诗属书”而著名于郡中,经太守吴廷尉的引荐,被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即赴任太中大夫。贾谊希图革新政治,提出“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等一系列建议,受到汉文帝的赏识,一度欲提拔他任公卿之位,但遭到周勃、邓通等将相大臣的诋毁,说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终于未受重用。汉文帝四年(前176年),贾谊被调出京城,改任长沙王太傅。于是,在屈原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走向长沙。

      长沙,在当时中原人的眼中是一个多雨潮湿的荒僻之地,而诸侯王太博这个职位只对诸侯王负有辅导之责,并没有处理实际政事的权力,所以,贾谊怀着忧郁的心情缓缓南下。当他来到湘江边上时,屈原投江自沉的.情景不由在脑海中展现开来。距当时100余年前,忠洁不阿的屈原受谗流放该地,此时自己也遭诬陷谪遣长沙,这是非常相似的境遇。贾谊触景感慨,写下了汉赋名篇《吊屈原赋》。

    [阅读全文]...

2022-07-13 01:36:53
  • 长沙过贾谊宅古诗翻译赏析

  • 长沙过贾谊宅古诗翻译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沙过贾谊宅古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诗文解释】

      被贬职在这里居住了三年,但留给楚客的悲伤却是长久的。独自在秋草中寻找人迹,寒林中只看见夕阳西斜。汉文帝虽然是位有道明君还刻薄寡恩,湘水无情,凭吊又有谁能知道?寂寥的江山中树叶纷纷落下,可怜你不知为了什么事到这遥远的地方来?

      【译文】

      贾谊被贬长沙,居此虽只三年;千秋万代,长给楚客留下伤悲。

      古人去后,我独向秋草中觅迹;旧宅萧条,只见寒林披着余晖。

      汉文帝虽是明主,却皇恩太薄,湘水无情,凭吊屈原岂有人知?

      沉寂的江山,草木摇落的地方,可怜你,为何来到这海角天涯?

      【词语解释】

      栖迟:居留。

      楚客:指贾谊。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这两句是说,诗人踏着秋草,独自一人去寻“人去后”的贾谊宅,秋天的树林里,仅见夕阳斜照,空旷寂寥。“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寒林日斜”是当年贾谊的处境,也是今天刘长卿的处境。“空见”二字,把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抒写得十分逼真,发人同情。

      【赏析】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被贬途中,寻访贾宅,想到贾谊的遭遇联想自己的身世,抒发了感慨与郁闷。这首诗吊古伤今,写景抒情,含蓄蕴藉,曲折警人。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哦出这首律诗。“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读者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阅读全文]...

2022-03-17 01:11:55
  • 千古才情——贾谊

  • 千古
  •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

      贾谊(前200——前168年),汉族,洛阳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四月孟夏的一个黄昏,一只鵩鸟(古书中像猫头鹰一类的鸟)飞到长沙王太傅贾谊的房中,悠然自得地停落在一个角落里。据说这是种不祥之鸟,“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看到它,被贬谪居长沙已三年的贾谊想到自己的生死,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忧伤,援笔写下了名篇《鵩鸟赋》。

      赋云:“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还。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既然在万千变化中祸福、忧喜、吉凶这些对立事物皆有其相同之处,相反的事物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别,那么也就不必去执著于一端。天道难测,生死有命,谁知道死神哪天会降临呢?

      赋中又云:“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既然在世为人只是天地造化的一个偶然,那么为人一生也无需过分把玩,生命之长短就更无需过分在意了。作者能“同生死,轻去就”,如此看得开,也是无奈中的一种消极*,苦闷忧伤到极点后的一种乐观旷达吧!

      贾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竟能对生死问题如此超然呢?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人。是荀子的再传弟子,18岁时,就以博学能文得到郡守吴公的赏识,汉文帝因吴公的推荐,任其为博士,不到一年又被提升为太中大夫,当时他才23岁,可谓是少年得志。他为汉文帝提出了许多政治改革意见,还积极主张变法,制定了各种仪式法度。汉文帝非常赏识他,想晋升他为公卿,但这遭到朝中老臣周勃、灌婴、冯敬等人的反对,说他“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结果文帝让贾谊去做长沙王的太傅。太傅之职有名而无实,位高但权轻,并且当时长沙在人们眼中仍是蛮荒之地,实际上贾谊是被贬了。当他赴任途经湘江时,触景生情想起了遭贬的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提笔写就名篇《吊屈原赋》。

      “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髷。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罷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这里通过大量的比喻,描写了当时楚国黑白颠倒、贤愚倒置的事实。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这一部分既写出了对于屈原一味求忠,未能“远浊世而自藏”,同时也表达了不甘心自己的才华被埋没,要“凤凰翔于千仞”的志向。总体来说,本赋继承了楚辞中感情激越、郁郁不*的特点,同时也脱离了诗的局限,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体:骚体赋。

      此后三年,贾谊作了《鵩鸟赋》,表达了他谪居长沙的抑郁心情。文帝七年(前173年),贾谊被召回长安,任梁怀王的太傅。后来梁怀王骑马时不小心摔死,贾谊一直认为是自己没有尽到太傅的责任,经常悲泣自责,不到一年便死去。

      贾谊的文章不仅有辞赋,还有政论,辞赋展现出他充沛的感情,而政论文更多表现他的治国才华,然而赋中有文,文中有赋,相得益彰。《过秦论》兼顾了辞赋的文采语势和政论的雄辩精辟,以汪洋恣肆之文表达经世济民之意,成为别具一格的辞赋家的政论。

      《过秦论》旨在讲秦二世而亡的教训。但是作者没有直接说秦之过而是先列举秦之功,不直言秦之衰而先详述秦之兴,不先写秦之亡而先书秦之盛,全文看来只是由“然而”一词连接的两个句子,前一句只写秦之强盛,后一句专写陈胜等的弱小,但是在两相强烈对比之下,作者予以点睛:“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辞赋的艺术手段,使得文势充畅,波澜壮阔,议论风发,题旨轩昂,使人不仅从理性上可以得到启迪,感情上也能够得到震动。

      贾谊死时只有33岁,他的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战国时代,只要一个人有才能,善于论辩,就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去打动君主,获得地位与权势。但是随着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的发展,官僚体制越来越完善,纵横家与策士的时代结束了。

    [阅读全文]...

2022-01-28 17:09:20
  • 《长沙过贾谊宅》赏析

  • 学生
  • 《长沙过贾谊宅》赏析

      《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沙过贾谊宅》赏析,欢迎阅览。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长沙过贾谊宅》重点字词解析

      ①贾谊:西汉初年思想家,文学家。文帝时为大中大夫,因才华出众,被大臣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

      《长沙过贾谊宅》鉴赏赏析

      这首《长沙过贾谊宅》写诗人刘长卿经过长秒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

      《长沙过贾谊宅》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谪宦”,贬官生涯。“栖迟”,如鸟

      儿那样敛翅歇息。这里比喻贾谊惊惶不安、失意的谪宦生涯。三年谪宦生涯,换来的只是“万古”留悲,多么凄楚沉重的遭遇!以一“悲”字,定下全篇忧郁凄怆的基调,切合贾谊的一生,更能让人联想到刘长卿自己贬谪的悲苦命运。

      《长沙过贾谊宅》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秋草…寒林”“人去…日斜”,均是令人伤感的意象,渲染了贾谊宅的环境凄清。如此凄清的环境,诗人还要去“独寻”,正是诗人与贾谊有共同悲苦命运而引发的共鸣。“寒林”和“日斜”,既是诗人刘长卿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处境。“空见”,感慨如贾谊这样治国贤才已再不可见,表达了诗人刘长卿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心情。

      《长沙过贾谊宅》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有道”的中兴之主汉文帝尚不能重用才华横溢的'贾谊,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又怎能重用刘长卿自己呢?诗人被一贬再贬,沉沦落魂看起来也就是必然的了。这里一语双关,将暗讽的笔触对准当今皇上,巧妙含蓄。接下来,刘长卿究竟不能自释其然,面对逝者如斯的湘水,想到当年屈原在湘水失意自尽,屈原哪里知道百年后贾谊会到湘水边来凭吊他(贾谊写有《吊屈原赋》);贾谊更想不到千年之后的刘长卿又会在萧瑟的秋风中来凭吊他的旧宅。千载知音难觅,又有谁能听到诗人呼告无处、痛苦难耐的心声呢?

      《长沙过贾谊宅》尾联“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诗人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诗人在贾谊旧宅前久久徘徊,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君”既指贾谊,也指自己;“怜君”既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为何,这是对昏庸统治者的质问,也是对自己与贾谊都被统治者不公正对待的控诉。

      刘长卿的这首《长沙过贾谊宅》怀古伤今,表面上写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处处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透着诗人刘长卿自我的行踪和心迹。全诗景中寓情,情中见景,寄寓深刻,双关见意。

    [阅读全文]...

2022-05-06 11:56:57
  • 长沙过贾谊宅翻译赏析(长沙过贾谊宅名句赏析)

  • 唐代诗人刘长卿因“刚而犯上”,两次遭到贬谪。在唐代宗年间的一个深秋,他因被人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使留后贬为睦州司马。当他到达长沙后,独自一人去拜访贾谊的故宅,眼前的景象和由此而联想到的贾谊的遭遇,使他感慨万千,写下了《长沙过贾谊宅》一诗,原文如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你被贬官到长沙,在此地滞留了三年;你的遭遇在千百年之后仍使人感到悲伤。在这个深秋,诗人因被贬谪,路过长沙,想到汉代的贾谊也曾被贬谪到这里来过,于是,便追忆起贾谊在长沙三年的经历。虽然*千年过去了,但是一想到贾谊的经历,不免让因贬官而客游他乡的人伤怀。跨越千年,贾谊当年遭受的贬谪之苦引发了诗人的共鸣,于是,诗人要去拜访贾谊故宅。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斯人已逝,我独自踏着秋草寻找与你有关的踪迹;在秋冬季节萧瑟的树林里,我只看到了夕阳的余辉。诗人决定独自去探访贾谊的故宅,这时,正值深秋时节,秋草萧瑟,凉风飒飒,但斯人已逝,徘徊于贾谊的故宅之中,诗人满眼萧条冷落之景。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若有所失,但隔着萧瑟的树林,只能看到夕阳的余辉,一种无处觅知音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汉文帝是个有道之君,尚且对你恩疏情薄;湘江之水滔滔流淌,又有谁能够理解我的凭吊之情?汉文帝是个明君,也很赏识贾谊的才华。但是,勋旧功臣集团却不喜欢贾谊这个锋芒毕露的年轻人,处处排挤他,汉文帝迫于形势,只能暂且让他到长沙,担任长沙王太傅。千余年的时光像滔滔而逝的湘江之水,而今,诗人在湘江岸边凭吊贾谊,体会到了当年贾谊曾体会到过的孤寂。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寂寞冷落的深山里的树木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道因何被贬到此处。此时,江山寂寥,落叶纷飞,愁绪在诗人心中蔓延。诗人还是想不明白,为何贾谊会有如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遭遇?诗人在怜悯贾谊的同时也联想到了自身,自己何尝不也有类似的遭遇?难道忠诚有错?难道坚守原则有错?难道才干出众有错?错不在己,却横遭贬谪,这世道到底怎么了?

    从字面上来看,这首《长沙过贾谊宅》书写的是贾谊的遭遇,抒发的是对贾谊的凭吊之情。而实际上,诗人是通过凭吊贾谊,含蓄委婉地伤悼自身。因为,诗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和贾谊有相似之处。通过怀贾谊,伤自身,诗人直指一个深刻的问题:正直有才的人得不到重用,错在自身?错在世道?

    [阅读全文]...

2022-06-05 22:18:08
  • 贾谊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贾谊名人名言

    1、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 ——贾谊

    2、民者,万世之本也 ——贾谊

    3、*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 ——贾谊

    4、*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 ——贾谊 《新书》

    5、前车覆,后车诫。 ——贾谊 《治安策》

    6、蓄积者,天下之大命也。 ——贾谊

    7、自古自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民必胜之。 ——贾谊 《新书》

    8、祸出者祸反,恶人者人亦恶之。 ——贾谊 《新书》

    9、时难得而易失也。 ——贾谊

    10、兴利除害,尊主安民 ——贾谊

    11、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贾谊 《新书》

    [阅读全文]...

2022-05-31 14:31:57
  •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翻译、赏析

  • 古诗文
  • 长沙过贾谊宅原文、翻译、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古诗词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沙过贾谊宅原文、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长沙过贾谊宅

      朝代:唐朝

      作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注释

      ⑴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⑵谪宦:贬官。栖迟:淹留。

      ⑶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一作“楚国”。

      ⑷独:一作“渐”。

      ⑸汉文:指汉文帝。

      ⑹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赏析: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哦出这首律诗。

      鉴赏: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首联写贾谊三所谪官,落得“万古”留悲。明写贾谊,暗寓自身迁谪。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秋草”、“寒林”、“人去”、“日斜”,一派黯然气象。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子。隐约联系自己而今赁吊贾谊。尾联写宅前徘徊,暮色更浓,秋色更深,抒发放逐天涯的哀惋叹喟。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

      首联“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读者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阅读全文]...

2021-12-31 18:10:04
  • 诗名含有吊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吊字的诗词

  • 吊白居易

    李忱〔唐代〕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吊屈原赋

    贾谊〔两汉〕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吁嗟嚜嚜,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鱏兮,固将制于蝼蚁。

    七律·吊*同志

    ***〔*现代〕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吊万人冢

    张蠙〔唐代〕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凌波仙·吊乔梦符

    钟嗣成〔元代〕

    *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漫携琴载酒相寻。

    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陆游〔宋代〕

    中原草草失承*,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吊岳王墓

    高启〔明代〕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

    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周密〔宋代〕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烟空远。无语销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经青山吊李翰林

    杜荀鹤〔唐代〕

    何为先生死,先生道日新。

    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

    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身。

    谁移耒阳冢,来此作吟邻?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杨冠卿〔宋代〕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阅读全文]...

2022-04-04 17:52:35
  • 贾岛的诗全集四字诗句(值得收藏贾岛的42首古诗)

  • 值得,收藏
  • 贾岛,唐代诗人,字阆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自号”碣石山人”。

    贾岛的诗语言清淡朴素,以铸字炼句取胜。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情调偏于荒凉凄苦。

    1、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戏赠友人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3、新年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此恨,岂是北宗人。

    4、宿山寺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5、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6、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

    7、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8、暮过山村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9、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10、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11、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篇。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12、客喜

    客喜非实喜,客悲非实悲。

    [阅读全文]...

2022-06-08 22:41:16
  • 屈原的古诗名句

  • 屈原
  • 屈原的古诗名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屈原的古诗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7、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8、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9、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10、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1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12、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

      13、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

      14、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

      15、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

      16、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

      17、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18、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19、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20、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21、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22、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23、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2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2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26、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渔父)

      27、薄暮雷电,归何忧? (天问)

      28、魂兮归来! (招魂)

      29、目极千里兮,伤心悲。 (招魂)

      30、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

    [阅读全文]...

2022-03-01 12:24:06
贾谊的吊屈古诗 - 句子
贾谊的吊屈古诗 - 语录
贾谊的吊屈古诗 - 说说
贾谊的吊屈古诗 - 名言
贾谊的吊屈古诗 - 诗词
贾谊的吊屈古诗 - 祝福
贾谊的吊屈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