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

关于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15) 语录(128) 说说(61) 名言(74) 诗词(3k+) 祝福(26) 心语(585)

  • 陆游的爱国七律诗

  • 陆游,爱国,诗人
  • 陆游的爱国七律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陆游的爱国七律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人队伍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注释

      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

      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古代*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人队伍。

      9.北定:将北方*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1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bu)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人队伍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人队伍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拓展内容】

      示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二、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

      2.理解诗句

      三、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板书:示儿)

      二、预*课文,提出预*要求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三、指导学*《示儿》

      1.指名读课文。(重点提示:祭的读音)

    [阅读全文]...

2022-07-29 10:02:42
  • 《七律.长征》古诗

  • 文学
  • 《七律.长征》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律.长征》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律·长征

      诗人:*

      朝代:*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古诗赏析

      【注释】

      (1)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2)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3)等闲:**常常的意思。

      (4)腾细浪:是指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6)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7)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8)大渡:指大渡河。

      (9)三军:指*的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10)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11)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12)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13)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14)走泥丸:是指滚动的小泥球。

      (15)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6)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17)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译文】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蜿蜒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细浪的细流,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它们如小泥丸一般。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赏析】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阅读全文]...

2022-06-06 20:06:06
  • 爱国古诗七言绝句(爱祖国的诗四句七言绝句)

  • 爱祖国
  • 唐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体裁。辉煌的大唐帝国孕育出了这在世界文学史都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宝贵遗产。对后世人们研究唐代的风土人情,世俗文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唐诗按照体裁分为:古体诗、律诗、绝句三大类。其中律诗(五言、七言、长律)和绝句(五言、七言)成就最高,流传范围最广,对后世的影响也最深。

    前几天我写过一篇十大最著名五言绝句,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十大最著名的七言绝句。因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类的排名厉害最有争议。所以本篇只讲名气大小,不用考虑什么文学性和艺术性。因为既然名满天下的诗句他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自然不言而喻的,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话不多说待我一一写来。由于篇幅较长本文将分为上下两篇。

    候选名单如下:一、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二、王昌龄:《出塞》《从军行》其一二四五《芙蓉楼送辛渐》三、李白:《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峨眉山月歌》 四、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五、杜甫:《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渭城曲》《江南逢李龟年》 六、刘禹锡:《秋词》《竹枝词》《乌衣巷》 七、杜牧:《山行》《过华清宫》《泊秦淮》《江南春》《秋夕》《清明》 八、李商隐:《贾生》《夜雨寄北》 九、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十、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暮江吟》《咏柳》 十一、张继:《枫桥夜泊》 十二、王瀚:《凉州词》 十三、高适:《别董大》 十四、孟郊《登科后》 十五: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五》 十六:元稹《离思五首》 十七:崔护《题都城南庄》 十八:韦应物《滁州西涧》。

    第一:《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挑花了眼的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这首《望庐山瀑布》作为榜首。原因无他,“诗仙”之名太盛。纵观整个大唐诗坛除了杜甫无人与之匹敌,而杜工部又不已七绝知名,他更擅长律诗。所以独孤求败式的李太白就独占鳌头了。抛开诗仙李白本身的光环不谈,《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整体水准也是属于一览众山小的存在。《望庐山瀑布》共两首另一首是五言,本首是在李白游金陵途中在庐山香炉峰所做。他以日照香炉峰入笔,两句话便把香炉峰在烟雾飘渺之下,瀑布在秀丽山川之间写的出神入化。一个“挂”字如神来之笔,其夸张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写法彰显出诗仙无与伦比的深厚功力。后两句几乎是非人力能为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力把瀑布宛如天外来客似的气势和景象写的入骨三分。浪漫之中又多了几分写实,比喻之中带着几分真实。全是浑然天成,全无雕琢之感,可谓神作。难怪跟他齐名的苏东坡如是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第二:《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二的位置我给了素有“七绝圣手”之称的王昌龄。不排第一是因为李白的诗实在非人力可为。王昌龄并不是一位高产诗人,但他的诗质量极高,基本都是佳作。本诗是他早年间远赴西域时所做。当时的盛唐对外征战所向披靡,极大的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涌现出了一大批优质的边塞诗。本诗第一句用明月和关隘勾起人们对历史征战的回忆和对于将士们浴血拼杀的历史见证。第二句则叙述了连绵不断战争的残酷性,表达了将士们一往无前保家卫国的决心。后两句借用汉时大司马卫青和飞将军李广来比喻如今守卫疆土的忠勇将士。歌颂了这些英勇顽强,忠君爱国的将士们那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本诗在空间宏大的场景中描写出浓浓的历史厚重感,用最*实朴素的文字写就。字里行间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和浓烈的家国情怀。也隐晦的点名了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渴望和*的美好愿望。《出塞》共两首,这是第一首,本诗也被称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评价不可谓不高。

    第三:《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惊才艳艳的王之涣的诗作存世仅六首,却首首经典。《登鹳雀楼》自不必说,这首《凉州词》其一被很多人视为七绝第一,排名还在擅长七绝的李白、王昌龄、杜牧之上。其才情当真是世所罕见。诗的前两句由远到*用奔腾汹涌气势磅礴的黄河和远处巍峨挺拔雄阔苍凉的高山孤城来称托出此地的险要地势和将士们所处的偏僻荒凉的戍边环境。接着话锋一转,用将士们听到羌笛吹出的《杨柳小调》来描述他们的悲欢离愁。最后用排解的语气来形容出玉门关的偏僻以及对将士们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理解之情。不要用那羌笛吹出的小调来埋怨春光的姗姗来迟,毕竟玉门关是连春风都难以顾及到的地方。王之涣的这首诗通篇没有一个关于思乡情的字词,却处处充满了将士们那种浓浓的想念家乡想念亲人的感情。虽然诗的语气略显悲壮,但并不消极,虽然刻意渲染怨情,但并不消沉。充分说明了盛唐诗人豁达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凉州词》又名出塞,古体诗名,是当时有名的唱词,是典型的边塞诗代表。

    第四:《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假如你金榜题名了,结果却被突如其来的战争给搅黄了你会是什么心情?会不会心里一万个羊驼蹦过?你的假如,张继的可是实打实的。唐天宝十二年张继中榜,*还没坐稳,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不得已之下诗人远赴江南,路过苏州城外的枫桥,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枫桥夜泊》。本诗不仅在国内,在国外都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入选了很多国家的教材。本诗通篇围绕着“愁”字而展开,前两句通过月落、乌啼、寒霜、江枫、渔火、不眠之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意蕴深厚的孤独意境,有情、有景、有人。其透露出的凄凉悲愤的情绪连点点渔火都无法排解,仍然辗转难眠。后两句在城、寺、钟、船所形成的大环境下,显示出诗人在旅途中的落寞和对前途未卜的忧虑之情。诗人在短短的四行字里却包含了多种景色,孤独的行程中在钟声称托出静逸的夜色下显得格外的凄凉。他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这些景色来完美的抒发出来。张继的这首诗流传甚广,但是他本人留下著作太少。仅仅通过这一首《枫桥夜泊》就青史留名,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排在第四。

    第五:《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激励了无数热血男儿的古诗是诗人王瀚所做的《凉州词》。也曾被王世贞评为七绝的“压卷之作”。本诗也属于一首边塞诗,讲述的也是与西北边疆风土人情有关的场景。有人曾说这首《凉州词》虽然颇有豪迈激昂之气,但是却隐隐透露出一股悲凉。本诗前两句用葡萄酒、夜光杯、琵琶来叙述出将士们在欢快轻松的环境下正欲饮酒,大家刚开始推杯换盏。突然传来马上的琵琶发出的催人出发的乐曲。在鲜明的文字转折下刻画出将士们从休整放松到战前紧张的情绪转变。但是在第三句中词意又突然转变,催者自催,饮者还饮。战场上刀剑无眼,容我们暂且放肆一回,哪怕醉倒了大家也不要笑话。深刻的描写出将士们豪情满怀,视死如归,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最后一句即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又表达出对出征将士的担忧之情。这首《凉州词》所展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正是盛唐边塞诗所传达的艺术魅力,千年来一直被国人争相传颂。

    上篇写完了,说心里话确实不好选择。大体有个方向:七绝最为出色的三个诗人李白、王昌龄、杜牧肯定要入选的。王之涣和王瀚的两首《凉州词》也是声名远播,再加上海内外知名的《枫桥夜泊》。这就六首了,剩下选白居易和王维的两首。最后两个名额就给其他以一首而名动天下的诗人吧。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码字不易多多支持!

    [阅读全文]...

2021-12-09 09:13:21
  • 悼念父亲的七律古诗

  • 父亲,悼念,文学
  • 悼念父亲的七律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悼念父亲的七律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悼念父亲的七律古诗

      一

      奔波南北乞生存,八十年轮数有根。

      牵念初行盼游子,归期倚杖坐柴门。

      梦从醒后方知梦,恩到亡时未报恩。

      宛在音容成绝叹,唠叨宁肯伴晨昏。

      二

      身世堪怜四岁孤,殷殷母爱有还无。

      开蒙学只入私塾,冷眼人偏在旅途。

      都市秋街霜叶落,农家冬雪老榆枯。

      问渠长太河中水,草屋泥墙迹已殊。

      三

      道外船行不肯西,江流浩渺一时迷。

      何堪半路归桑陌,竟至中年失爱妻。

      水绕孤村荒草合,雨敲破壁老云低。

      晚来多少无眠夜,冷月凄清清更凄。

      四

      历历如烟复减加,廿年生死两天涯。

      依兰秋雨三餐暖,鹤岗春风六载奢。

      欲效趋庭悲隔世,应怜刻木叹无家。

      几多爱怨何由说,一任劳劳乱似麻。

      五

      两地书翻恁感伤,片言只字足珍藏。

      星微衣冷三更短,夜永灯昏一梦长。

      芳草淹留先考冢,松杉伫立大功坊。

      追思再讬云笺述,死别生离两渺茫。

      六

      三富三贫未足奇,沧桑印迹那寻思。

      南沟斗笠一弹指,北地行囊空自知。

      石径本能溅流水,壮年差可有钟期。

      无情最是阴阳隔,每向西风叙别离。

      七

      经过十九许轻微,销尽残红绿正肥。

      文字难能讬心事,儿孙聊可报春晖。

      怕看白髪随时短,惟恐东风与愿违。

      最忆夕阳驼背影,匆匆一去竟无归。

      八

      九曲渊源一水来,诸般滋味冗难猜。

      烦心生活舒心过,换季衣裳应季裁。

      不舍亲情归故土,肯教志趣没蒿莱。

      泉台欲问安息未?岭上梅花相映开。

      悼念父亲的句子

      1、春暖花开,也没有转好这几日的心情,思念故去亲人,心里觉得郁闷。转眼三载,父亲的音容偶尔的会出现在我的梦里,还是那么瘦弱,间或地去看他的遗容,心里甚觉悲凉,可是今年的清明,父亲的那张大照片,也要随他去了。

      2、我是在快乐中度过我的童年的。这些快乐都是父亲带给我的。提起父亲,我的泪水禁不住落下来。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留下的只有我对他的思念和一份永远的回忆。

      3、有的时候,很想打电话跟父亲说一声:爸爸,我想你了…… 可是每当我拿起话筒时,却怎么也没有勇气按下那组数字。我内心很挣扎,想说的话迟迟开不了口、在家中最不常见的身影是爸爸,我最不了解的人是爸爸,没有在我童年旅途中给我更多的教育与关爱的人是爸爸,然而,我此时最思念的人却是爸爸。

      4、父亲去世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每次去祭奠父亲,我都在想父亲在我身边。我体会到了生死离别撕心裂肺的人生滋味,如果有天堂我相信父亲在天堂的某个角落,微笑的看着我,父亲您永远活在我心中。

      5、父亲故去已经快一个月了,父亲的音容笑貌萦绕眼前,每每让我夜不能寐。

      6、爸爸,我真的很思念您,我要带着这份思念,回忆您对我的教导与关爱,我要更加努力,加快脚步赶上时代的浪潮,在成功的大门拥抱您。

      7、爸爸,我答应过您,不会再伤心难过。可是想起您,我不觉泪流满面。假如眼泪能够构造通天的梯子,假如思念能够铺成上行的天路,我会不顾一切径直走入天国,再把您带回我的`身边。

    [阅读全文]...

2022-07-19 20:17:55
  • 写小满的七律古诗

  • 小满
  • 写小满的七律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小满的七律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七律·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

      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2、小满

      元 元淮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

      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3、小满

      当代 左河水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后脚款丝商。

      4、初夏游张园

      宋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5、七绝 小满日口号

      明 李昌祺

      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

      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6、吴门竹枝词

      清 王泰偕

      调剂阴晴作好年,麦寒豆暖两周旋。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

      7、四月二日与黄观澜员外傅仲圭都事同访单德甫宪使不值

      明 陶安

      得闲来访单绣使,上堂只逢双墨君。

      小轩雨久长新树,*午风生驱宿云。

      更策羸骖寻雪洞,偶看稚子摘池芹。

      连营万屋无闲地,小满初晴麦气薰。

      8、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宋 赵蕃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9、晨征

      宋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10、落第南还晚泊黄牛村

      明 何吾驺

      两山断尽夕阳边,荡漾溪沙泊小船。

      石壑带云阴欲雨,茅檐笼树暝含烟。

      新凉牛犊归桑薄,小满人家割麦田。

      何日数椽山里住,倦游空自忆林泉。

      11、《小满》

      长卿

    [阅读全文]...

2022-06-01 15:18:00
  • 七律立夏优美古诗词

  • 优美,立夏,文学
  • 七律立夏优美古诗词(精选19首)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律立夏优美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寓言二首

      贾至

      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

      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

      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

      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

      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

      嗟君在万里,使妾衣带宽。

      2、壶中天·念奴娇

      朱元夫

      人生有酒,得闲处、便合开怀随意。况对寿、龟仙鹤舞,犹直壶天一醉。蚕麦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 年四月十二。依旧洛里吟窝,华台书隐,心事无怀氏。偃鼠醯鸡空扰扰,海月天风谁寄。珠璧祯祥,斗牛光景,预可占斯世。先生出否,明 年方六十岁。

      3、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

      滕岑

      不教胡马度阴山

      牧童骑黄牛

      道是无晴却有晴

      天街小雨润如酥

      旧书不厌百回读

      位卑未敢忘忧国

      无意苦争春

      星垂*野阔

      我寄愁心与明月

      露似珍珠月似弓

      4、立夏前二日作

      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5、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

      陆游

      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

      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龆菲烨埂

      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

      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间病不禁,

      四月欲尽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

      开口何曾谈世事,收身且复爱吾庐。

      6、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7、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8、阮郎归·初夏

    [阅读全文]...

2022-07-03 03:50:55
  • 七律.夜安眠古诗词十首

  • 文学
  • 七律.夜安眠古诗词十首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律.夜安眠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夜安眠》

      秋寒凝霜夜安眠,梦走华夏意无澜,

      红枫伴我*太极,晨曦染鬓素容颜。

      悠闲乐活无憾事,人生难得心胸宽,

      经年风霜莫悲叹,轻舟杨帆游岭南

      《糙手高擎霸王鞭 》

      峥嵘岁月话当年,浩瀚九州祭征帆,

      寒霜冷雨风雷动,画戟红缨鏖战酣,

      创业百战东方亮,鸣金凯旋城旗换,

      钢镰铁斧震乾坤,糙手高擎霸王鞭。

      《贪欢掠财莫觅侯 》

      权倾朝野毋庸谋,贪欢掠财莫觅侯,

      封疆大吏服布衣,钦差出行鼓乐休,

      官衙简政赋廉银,三铡堂口奸魂丢,

      路不拾遗高堂乐,孝悌勤勉人无忧。

      《待更阑》

      风骨铮铮檀香伴,泪烛苦等刘郎剪,

      夜半思君面憔悴,宫灯一盏待更阑。

      玉指颤,黛眉浅,腰肢酥软羽冠闲,

      秀峰巍巍花萼醉,香肩单孓何时暖。

      《喜秋》

      远山朦胧翠染霜,雄鸡赳赳晨曲昂,

      杨柳舒腰轻欲落,荷菱曲臂水下藏,

      芦花飘荡唱金曲,紫燕母女蕴南翔,

      农家筑仓望稼乐,稻粟昂头百叶黄。

      《回乡乐》

      六十五载山河变,集安沟壑换人间,

      四十一年南流水,荡涤污浊赛岭南,

      皓首回乡听鸟鸣,难寻当初施医案,

      枫红掩映农家乐,村路走来寿星唤。

      《垦荒乐》

      经年垦荒建奇功,霜染鬓斑不老松,

      正气凛然心无愧,夜夜安眠幸福翁。

      未闻老兵名与姓,先见垦荒当年勇,

      煮酒再论当年事,敢笑蚩尤不英雄。

      《回味乐》

      指点江山说故事,回眸华夏讲危难,

      亲情围绕道幸福,举杯坐看枫林晚,

      挥笔再探人间路,九曲回肠酿增删。

      巧思凝眉蕴喜乐,挥洒浓情壮河山。

      《风雅郎》

      寒风萧飒我自狂,和襟长啸戏无常,

      赤足散发思无忌,油锤灌顶乐无妨。

      仰天呼喝来去歌,披衣疾行离短长,

      空手扶乩侃后世,乾坤浩渺风雅郎。

      《博客翁》

      耳顺之年体魄健,乌发童颜身如燕,

      浪里白条赛蛟龙,八卦移步太极剑。

      自行车踏出风声,神行客落脚轻盈,

    [阅读全文]...

2022-01-06 00:14:21
  • 两首七律·清明节古诗

  • 清明节
  • 两首七律·清明节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首七律·清明节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律·清明节古诗

      一、

      买来果品到乡村,闲暇乘车荒冢奔。

      千树梨花开胜雪,一园油菜长如金。

      焚烧钱纸坟前亮,啼哭杜鹃松上闻。

      风过香灰自消散,无声眼泪悼亡魂。

      二、

      惊艳群芳造物才,恰逢寒食古今哀。

      和风一扫残冬尽,乳燕双飞暖意来。

      故国绵绵寻旧梦,他乡恨恨望灵台。

      千年不改清明雨,恰似梨花带泪开。

      拓展资料:

      基本信息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申报的清明节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然节气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在传统文化中,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终而复始。北斗星循环旋转,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节气涵义

      清明节气点:斗指乙;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汉代至清初采用“*均时间法”划分节气,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清明节气从冬至日算起,即在冬至后第105天。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当太阳黄经达15°时,为清明交节点。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在*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

    [阅读全文]...

2022-07-30 08:12:05
  • 七律·新宾老城怀古(四首)

  •   一  四百余年记忆深,苏河高调唱遗音。  大江滚滚八旗盛,翠柏森森九洛沉。  冲斗贯虹三国梦,争锋磨剑五陵心。  一时豪杰寻无数,故地威名烁古今。    二  旷古清名曲未终,峰贪秀色日登崇。  羁游汉地沉浮路,梦度关山来去鸿。  岁月车轮多辗转,汗王马掌冠西东。  史前文化留遗产,天下观园念鬼雄。    三  画意图腾眼豁开,关东三怪悉尘埃。  门窗贴纸糊棂外,生养孩儿吊起来。  淑女不离烟袋杆,全羊焦脆厉神杯。  幽林小景人常觅,萨满乡音客忘回。    四  相约采风青史名,前朝问道笔含情。  当年喋血仰天梦,不日垂虹建业城。  逐鹿中原驰万骑,回眸蜗角乱千甍。  疏狂一世空遗迹,雄霸山河覆大明。

      编辑点评:

      此组古韵,《七律?新宾老城怀古》四首,作者深研新宾老城历史,人文情怀几多搜集,诗写新宾老城的所见所闻。老城数百余年的历史穿越,以七律的形式描写,老城的几多美景叙说,对新宾老城怀古的几许情思文写,“相约采风青史名,前朝问道笔含情。”老城的几多曾经在作者的笔下一一展示。欣赏了,推荐共赏,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

    [阅读全文]...

2021-12-10 19:50:12
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 - 句子
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 - 语录
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 - 说说
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 - 名言
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 - 诗词
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 - 祝福
爱国的七律古诗四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