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光中评价李白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余光中评价李白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余光中评价李白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余光中评价李白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余光中写给李白的四首诗
李白在当时,身后有粉丝追随;谪仙飞离人间,依然拥趸粉丝无数。而今,还有不少人在迷恋太白。以下是余光中先生写给李太白经典诗歌,欢迎大家阅读。
《念李白》余光中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现在你已经绝对自由了
从前你被囚了六十二年
你追求的仙境也不在药炉
也不在遁身难久的酒壶
那妙异的天地
开阖只随你入神的毫尖
所有人面鸟心得孩童
远足一攀到最高峰
就觉得更远的那片锦云
是你仿佛在向他招手
现在你已经完全自由
列圣列贤在孔庙的两庑
肃静的香火里暗暗地羡慕
有一个隐者自称楚狂
不饮已醉,一醉更狂妄
不到夜郎已经够自大
幸而贬你未曾到夜郎
愕然回头儒巾三千顶
看你一人无端地纵笑
仰天长笑,临江大笑
出门对长安的方向远笑,低头
对杯底的月光微笑
而在这一切的笑声里我听到
纵盛唐正当是天宝
世人对你的窃笑,冷笑
在背后起落似海潮
唯你的狂笑压倒了一切
连自己捶胸的恸哭
你是楚狂,不是楚大夫
现在你已经绝对自由了
儒冠三千不敢再笑你
自有更新的楚狂犯了庙规
令方巾愕然都回顾
《寻李白》余光中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独白》 余光中诗词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独白》 余光中诗词分享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独白
余光中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
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祖国已非少年的祖国
纵我见青山一发多妩媚
深圳河那边的郁郁垒垒
还记得三十年前那少年?
料青山见我是青睐是白眼?
回头不再是少年的乌头
白是新白青是古来就青青
月落铁轨静,边界只几颗星
高高低低在标点着浑沌
等星都溺海,天上和地下
鬼窥神觊只最后一盏灯
最后灯熄,只一个不寐的人
一头独白对四周的全黑
不共夜色同黯的本色
也不管多久才曙色
寻文化之根,找诗歌之魂
余光中在《从母亲到外遇》中,曾用风趣的比喻形容自己的经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关于头一句,他这样解释:“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歇着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会魂飞魄散,被西潮淘空。”其中屈原之魂,他就多次在自己的诗文中低呓过,狂呼过。
1993年,笔者和余光中一起出*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暨港澳文学交流研讨会。在会上,他作了一个主题演讲:《蓝墨水的上游是汩罗江》他说:人们现在用原子笔不用毛笔了,因而这个题目只是个象征:“*的作家,无论哪个地区的,如果都能回溯上游,那个源头就是汩罗江了。屈原是我们*最早最伟大的作家、诗人。我们溯本追源,都回到屈原的面前。”
由于纪弦倡导的现代诗运动有“横的移植”之说,因而有人认为台湾现代诗与*古典诗断了根。就是一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其西化之风也和台湾一样劲吹。余光中不同意这个看法。他在《诗魂在南方》中说:“屈原一死,诗人有节。诗人无节,愧对灵均。滔滔孟夏,汨徂南土,今日在台湾、香港一带的*诗人,即使处境不尽相同,至少在情绪上与当日远放的屈原是相通的。”
之所以“在情绪上与当日远放的屈原是相通的”,是因为余光中与屈原的文化身份、心境上的契合认同,正如杨景龙所说:屈原遭受流放、行吟泽畔的经历,“国无人莫吾知兮”的孤臣孽子的被遗弃感,和他对祖国、故乡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无限热爱之情,都让余光中产生共鸣……余光中的大半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漂泊感、异乡感始终如影随形般伴随着他,四川对出生在南京的少年余光中来说是异乡,台湾对家在大陆的余光中来说也是异乡,香港对定居台湾的余光中来说还是异乡,而美洲新大陆对华人余光中来说更是异乡。故乡和祖国不仅是地域的,而且是文化的,对从小谙熟经典的诗人余光中来说,故乡和祖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文化和诗词文化的,“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独白》)。迫于时世离乡去国的余光中,置身满目异俗的异国他乡,常有一种文化放逐感,他无法割舍对家乡对祖国的真挚情恋,所以他无法不想到屈原并自比屈原。余光中回顾数度旅居美国的经历时曾说:“远适异国,就算是待遇不薄,生活无忧,但在本质上却是一种‘文化充军。”作为诗人,强烈体验到的漂泊放逐感,使他与屈原身份和心境上达成了深刻的认同。他的《新大陆之晨》写道:
零度。七点半。古*之梦死在/新大陆的*梦思上。/……/早安,忧郁。早安,寂寞。/早安,第三期的怀乡病!/早安,夫人们,早安!/烤面包,冰牛奶,咖啡和生菜/在早餐桌上等我们去争吵,/去想念燧人氏,以及豆浆与油条。/……/然后走进拥挤的课室,/在高鼻子与高鼻子,/在金发与金发,/在Hello与Goodmorning之间,/坐下,且向冷如密歇根湖的碧瞳/碧瞳/与碧瞳,照出五陵少年的影子,/照出自北回归线移植来的/相思树的影子。/然后踏着艺术馆后犹青的芳草地/(它不认识牛希济),/穿过爱奥华河畔的柳荫/(它不认识桓温),/向另一座摩天楼/(它不认识王粲)。
诗句所表达的,也就是流放南楚的屈原在《涉江》中深致感慨的“哀南夷之莫余知兮”之意。“这种以种族和文化龌龊为底蕴的光锐刺人的异乡感,几乎无处不在,从卧具到早餐到语言到长相到环境都能引起游子条件反射般的.身在异乡的感觉,唤醒并强化游子的种族、文化归属意识,也就是家乡意识和祖国意识。所以,远渡重洋,处身新大陆,他的*意识特别强固,对异国他乡有着一种本能的排拒心理”,成了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杨景龙:《蓝墨水的上游》,《诗探索》2004年秋冬季号)
余光中写屈原的诗有五首:《淡水河边吊屈原》、《水仙操》、《漂给屈原》、《凭我一哭》、《召魂》。最早的一首是作于1951年的《淡水河边吊屈原》,写得较稚嫩,但体现了作者对屈原的崇敬之情。此诗最后一节写作者在淡水河边“仿佛嗅到湘草的芬芳”,是因为在那*的年代,诗人读不到“五四”以来的优秀诗作,只好在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来慰藉自己干涸的心灵。这说明作者在读但丁和荷马史诗时,仍不忘从以屈原为代表的*古典诗中吸取养分。
余光中作于1973年端午的《水仙操—吊屈原》,开头写屈原不愿受小人谗言的包围,以爱国忧民的姿态“把影子投在水上”,“把名字投在风中”而惨死。“清芬从风里来,楚歌从清芬里来”,是写汨罗江中沉没了一个屈原,使*文化少了一个精英,而多了一份珍贵的遗产。“水劫之后”的屈原是*文学史上的一棵大树,“从回荡的波底升起”的《离骚》,给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像水远山长一样哺育了我国众多作家和诗人。
下面是收入《与永恒拔河》集中的《漂给屈原》: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有龙舟竞渡就有人击鼓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哀丽的水鬼啊你的漂魂
从上游追你到下游那鼓声
从上个端午到下个端午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
冤缠荇藻怎洗涤得清
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
非湘水净你,是你净湘水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亦何须招魂招亡魂归去
你流浪的诗族诗裔
涉沅济湘,渡更远的海峡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作者从龙舟竞渡写到哀丽的水鬼,从湘水悠悠写到更远的海峡,全靠一个“漂”字。屈原的诗篇之所以能漂洋过海,流芳到现在,影响无数海内外华文作家,全靠他灵魂的纯净和高洁,靠自沉江水的英烈气节。末尾写“灿灿的花开如冕”,是进一步强调屈原的文章不朽。
余光中有挥之不去的“屈原情结”。1980年端午又写有《竞渡》。写于1993年的《凭我一哭》,再一次为屈原呐喊和招魂。
余光中作品《寻李白》原文及赏析
《寻李白》是当代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余光中作品《寻李白》原文及赏析,快来看看吧!
一、余光中作品《寻李白》原文
二、余光中作品《寻李白》赏析
《寻李白》是一首怀古咏史的自由体诗,选自余光中《隔水观音集》。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拟人的“傲慢”与“羞愤”出人意外地加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还落在”与“人却不见了”似真似幻,不仅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广阔的艺术时空供读者神游遐想。第二节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写,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节“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的渲染和跌宕之后,第四节诗人更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而余光中的一阕“月光奏鸣曲”,为读者奏响的竟是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诗以李白的“失踪”起笔,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反复回旋,结构严谨有序,造句自由而舒展。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
《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如“和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与羌马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苦吟”一句,虚实互转,伸缩自如,凝炼而繁富,它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的特色,与李白诗作了美的对照,同时又概括了安史之乱与以后的回纥入侵,时空阔大而包举众端。又如“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不仅是“小”与“长”运用了西方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法,而且“长安城小”与“壶中天长”又是无理而妙的反向的变形,加之一“怨”,更觉文字向内紧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义有多解,令人咀嚼。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全诗最光彩照人的笔墨,“七分”,“三分”,“半个”等数量词运用各呈其妙,而“酿”,“啸”,“吐”这几个动词更可以说是诗中之眼,耐人寻味。
三、创作背景
余光中曾在《隔水观音》后记中说他的诗作“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表现为“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一种历史的归属感”。作为一个因为*隔绝,长期居留在孤岛、漂泊在异域的游子,余光中将难以排解的乡思乡恋之情,衍变为一种浓郁的文化乡愁,于是追慕中华悠久深厚的传统,回望记忆中的江南杏花春雨,不仅成为他文化身份确认的基础,也成为他写作的重要资源。他的`大量诗作即是对*历史的咏怀,对标示着传统文化的或优雅或高洁或旷达品质的历史人物的钦慕,对祖国自然山水的泼墨勾描,显示了浓烈的“*情结”。此诗即是其一。
四、名家点评
湘潭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李元洛:全诗以李白“失踪”始,以李白乘风归去终,围绕“寻”字而曲折成章,避免直线式的叙述。开篇的“至今还落在”是超越时空的奇想,古今联系,形成时空的主体感。其它如写李白作品“千年后”的艺术魅力,写现代之谜的“霍霍的飞碟”,都是古今并举、易地移时的手法,形成诗的内在主体构架。(《*新诗鉴赏大辞典》)
广西师范学院教授卢斯飞:纵酒、寻仙和放情山水,的确构成了李白生活的重要内容。《寻李白》在着力表现这三个方面的同时,还穿插着有关李白的故事(如高力士脱靴),古人诗句的活用(如杜甫诗的“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李白籍贯的疑问(“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美妙的想象(“一只霍霍的飞碟/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接你回传说里去”)等等,组成时空交错的画面,进一步突出了李白性格中的豪、狂、雄,奇。诗中的许多意象语都有所本,语言之精警奇妙更是令人称道。(《洛夫余光中诗歌欣赏》)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梁中杰:余光中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其中对动词的推敲很见功夫,不仅形象生动新颖,而且激活了诗情,托出了“意中有景,景中有意”的浑然一体的境界。(《现代基础写作学》)
五、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入厦门大学。同年随父母去香港,次年到台湾。1952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7年主编《蓝星》周刊。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主编《现代文学》及《文星》。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返台任教。已出版诗集《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紫荆赋》《守夜人》等。
余光中的中秋
导语:在诗人余光中的眼中,中秋是怎样呢?诗人余光中对中秋抱着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余光中的《中秋》,欢迎阅读!
前言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学贯中西,才华横溢。被誉为“*当代的李白”。一直令我为之景仰。大学时代,我就是一个余诗迷。当时,余先生的诗歌只是散见于大陆的一些报刊杂志上,大陆尚未发行其诗集。于是,我们和班上一些同学,诸如龚兄鹏飞,陈兄邵明,陈兄伟民等人,把余诗一首一首地抄在笔记本上。至今,我的笔记本仍然保存着。今就余光中先生一些名作,与诸位朋友共赏。——二0一0年九月二十三日(阴历八月十六日晚)
中秋
——姮娥操刀之二
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
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
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
要一刀挥成了残月 ?
刀锋过处,落在我们两旁
中间是南海千年的风浪
寂寞是我的白昼惊短
悠悠是苦你的夜长
去年是圆月的光辉一床
共看婵娟今夕在*
料我像昼会渐渐地消瘦
你像夜会渐渐丰满
从此夜长,梦恐怕会加多
单枕是梦的起站和终站
该你凌波而翩翩东来呢
或是我乘风去西南
一轮神光开万户的私镜
姮娥是一切情人的投影
且将你的,用海云遮住
让我夜深后来翻寻
附记:今年九月十三日,秋分巧与中秋相合。这样的巧合,上次是一九四三年,那时我还是个小孩,浑沌未开,更不知道未来的太太在何方。中秋为家人团圆之夕,秋分为阴阳一割之日,乃兼而有之,真成美丽的矛盾了。
一九八0年十月十九日记于厦门街
知识扩展:余光中余秋雨*共话中秋
天月圆满,万家团圆,央视将在*最富诗意的中秋佳节呈上一台精美的视听盛宴“2009中秋诗会”。余光中与余秋雨将相聚荧屏,饱含深情与激情,*首度共话中秋。
诗人余光中对中秋的解读充满诗意,他说,月亮是一面魔镜,有一种美丽,大家通过这面镜子可以看见自己想见的容颜,尽管很多朋友家人散落在各处,可在这一刻大家的心又聚在一起了,这一刻非常美好。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中秋节是文化的统一加上天道的统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天下悲欢的思考联系在了一起,它变成了一个大诗意。
总导演周亚*去年起执导传统佳节系列诗会,他是*年来央视热播的《人民至上》、《望长安》等大型纪录片的主创,也是圈内知名的诗人壹周。该诗会编排了6首古诗和胡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陈敬容、郑敏、余光中、穆旦、杨牧、舒婷、*慕容等的22首现当代作品。在颂扬“经典”的同时也让观众欣赏到“今天”的声音。
“2009中秋诗会”吸引了朗诵名家和演艺名人的纷纷加盟。以MV方式演绎诗歌名篇,对于很多演员来说还是第一次,16位演员的表现可谓各显风采。曹雷、童自荣的深沉隽永,梁波罗、石维坚的飘逸潇洒,朱琳、马跃、吕行、张彤、房子斌等个性突现、实力尽显,台湾演员赵擎、主持出身的刘家桢唯美优雅,而话剧演员齐溪、张念骅把舞台的美感带到了镜头前。
整台诗会在昆曲的发源地江南古镇千灯录制。节目将于中秋节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具体播出时间如下:10月3日,CCTV-4,14:15首播,23:30重播;10月4日,CCTV-10,15:15再度重播。
关于余光中的'创作
年轻的时候,余光中戏称自己可以“以右手写诗,以左手写散文”。他对写作四度空间的定义:诗、散文、评论和翻译。对于每一项,他都有其独爱之处,正如他所说:“诗是我的妻子,散文是我的情人,评论和翻译则是外遇!”
余光中的诗,有着很重的自我生命反思感,这表明他对生命的看重;偶有在遣词造句上,用戏谑的手法表达内心感受,也许人生总要点*衡吧。早期诗中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与西方的笔法。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可能年事渐长,*期的作品都带着些沧桑,但却没有使读者阅后有感伤。
余光中的散文,常是以自我为中心出发的。从不少文章中看到,他的「情」是处处留的。从小时启蒙、至家人散落天涯海角、自己游历住过的城镇、执教的日子等,他都把心放下去了。常于文中,他诚实地向读者倾心吐意:那段难忘记忆、那段人情、那段不舍等。青壮年时期的作品,如《逍遥游》、《望乡的牧神》等卷章,气魄雄厚,色彩灿丽,更被称为“余体”。
余光中的评论,正是见证他为人从不马虎、万事从谨的态度。因为他要求自己的评论文章以经验为基础,记下所见所闻所感,又用自己的感触与悟解,令所论的主体带着古典主义的明晰说理或浪漫主义的丰盈意象。
余光中的翻译作品产量极为丰富。有中译英的*现代诗、也有英译中的英美诗歌、小说以至戏剧。他在教授翻译时,他常主张要译原意,不一定要译原文。这使他译作品带着信实和忠贞的寓意。
余光中的诗20首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余光中的诗20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算命瞎子
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
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
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
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
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得分明,
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
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度过,
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
1950.11.8
灵感
你光彩照人的热带小鸟,
欢喜在我头顶来回飞绕,
每次在我的掌中挣脱,
只落下一片蓝色的羽毛。
我把它拾起插在帽边,
行人看到都异常惊羡。
哦,我怎能捉回飞去的小鸟,
让他们象我样看个完全!
1952.10.10
饮一八四二年葡萄酒
何等芳醇而又鲜红的葡萄的血液!
如此暖暖地,缓缓地注入了我的胸膛,
使我欢愉的心中孕满了南欧的夏夜,
孕满了地中海岸边金黄色的阳光,
和普罗旺斯夜莺的歌唱。
当纤纤的手指将你们初次从枝头摘下,
圆润而丰满,饱孕着生命绯色的血浆,
白朗宁和伊丽莎白还不曾私奔过海峡,
但马佐卡岛上已栖息乔治桑和肖邦,
雪莱初躺在济慈的墓旁。
那时你们正累累倒垂,在葡萄架顶,
被对岸非洲吹来的暖风拂得微微摆荡;
到夜里,更默然仰望着南欧的繁星,
也许还有人相会在架底,就着星光,
吮饮甜于我怀中的甘酿。
也许,啊,也许有一颗熟透的葡萄,
因不胜蜜汁的重负而悄然坠下,
惊动吻中的人影,引他们相视一笑,
听远处是谁歌小夜曲,是谁伴吉打;
生命在暖密的夏夜开花。
但是这一切都已经随那个夏季枯萎。
数万里外,一百年前,他人的往事,
除了微醉的我,还有谁知道?还有谁
能追忆哪一座墓里埋着采摘的手指?
她宁贴的爱抚早已消逝!
一切都逝了,只有我掌中的这只魔杯,
还盛着一世纪前异国的春晚和夏晨!
青紫色的僵尸早已腐朽,化成了草灰,
1、《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後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有韵地你走来
3、《我之固体化》
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
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
常保持零下的冷
和固体的硬度。
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
也很爱流动,很容易沸腾,
很爱玩虹的滑梯。
但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
我结晶了,透明且硬,
且无法自动还原。
余光中《乡愁》原文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余光中《乡愁》原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英文译文
When I was young,
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
I was here,
my mother was there.
After growing up,
my homesickness was a narrow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was there.
Later,
my homesickness was a little tomb,
I was outside,
my mother was inside.
And now,
my homesickness is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is there.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赏析
《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不同阶段的乡愁,凝聚两端的分别是:我——母亲;我——新娘;我(生)——母亲(死);我(游子)——大陆(祖国)。乡愁的对象,由具体的“乡”,到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到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使“乡愁”逐渐沉淀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诗形上,四段文字在字数、句式上基本一致:“……(时间状语),乡愁是……(作为意象的具象化的‘乡愁’的载体),我在这头,……(具体的‘乡愁’的对象)在那头”。一气呵成,回环往复,似乎是情感的一唱三叹,余音缭绕,历久弥笃。
诗歌在语言上纯净、清淡,浅白真率而又意味隽永。“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音的形容词,用来修饰中心意象,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这首诗在艺术风格上,一反诗人早年“现代时期”那种刻意锤字炼句、苦心经营意象和矛盾语法、追求陌生化效果以作惊人之语,在晦涩中求深奥的特点,转而追求恬淡、圆融的美学风格。以简代繁,以淡取胜,也算是绚烂之极,归于*淡。
名家点评
*作家协会会员李朝全:乡愁是道不尽的、写不完的,从小时候到成年再到如今,乡愁始终与自己的童年、母亲、爱人和故乡联系在一起,因为有所思、所念的在那里,那里便是自己的故乡 故乡永远牵引着游子的思绪和想念,然而,那道浅浅的海峡,却生生阻断了这种思念为乡愁所困的诗人,其情何以堪?唯有击筑引吭,慷慨而歌,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诗歌百年经典 1917-2015》)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叶橹:这是一首写乡愁的诗,诗里把“乡愁”具象化了,而且运用得十分巧妙。其巧妙之处在于,他紧紧地围绕着人生几个阶段中最具特征的一些行为来表现乡愁。譬如小时候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把“邮票”作为乡愁的代号,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极易理解。诗的'最后一节,可以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乡愁,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把“我”和“大陆”隔开,是民族悲剧所造成的。撇开政治性的因素不谈,仅从乡愁的难以消除的角度,诗的情绪也似乎隐隐地透露出一种希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愿望。由政治原因而造成的*的局面,诗人是无可奈何的,但是诗人作为华夏子孙的内心愿望,却代表了绝大部分*人的心愿。相信这一天必定会到来的。(《*现代诗歌名篇赏析》)
安阳师范学院教授杨景龙:这些乡愁诗的抒情主体,既是在思念亲人和家乡,又是在思念大陆和祖国。屈原式的乡愁和国爱,谱写出余光中诗歌的宏大交响乐曲的和旋律。他的名篇《乡愁》便是把乡愁主题所包含的亲情、爱情、乡情和祖国情融合为一。语言虽然浅白,内涵却极为厚重。加之在形式上采用了由《诗经》作品确立的具有”原型”意味的复沓章法,更使这首诗易于流传。(《蓝墨水的上游:余光中与屈赋李词姜词》)
余光中的经典诗句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余光中的经典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乡愁》
1、作者:余光中
2、全文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白玉苦瓜》
1、作者:余光中
2、全文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醒自歉年的大寐。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不再是色苦。
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
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
哪一年的丰收想一口要吸尽。
古*喂了又喂的乳浆,完满的圆腻啊酣然而饱
三、《等你,在雨中》
1、作者:余光中
2、全文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1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四、《舟子的悲歌》
1、作者:余光中
2、全文
一张破老的白帆,
漏去了清风一半,
却引来海鸥两三,
余光中名言名句
余光中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小编整理的余光中名言名句,欢迎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绝色》
2.只是到了夜里,人籁寂寂,天籁齐歇,像躺在一支坏了的表里,横听竖听,都没有声音。——《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3.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寻李白》
4.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5.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独白》
6.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浪子回头》
7.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昏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
8.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逍遥游》
9.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余光中散文》
10.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1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听听那冷雨》
12.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
13.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
14.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余光中精选集》
15.女孩因物质而选择男人是可惜和浪费,她们失去了追寻自己是谁的机会,吃苦趁年轻才能发掘出身体里的宝藏,老了面临险境后悔晚矣!不要选“容易的路”,那其实是最艰难的。未经世故的女人*于顺境,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的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
16.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写给未来的孩子》
17.“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左手的掌纹》
18.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 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有猛虎,才能创造慷 慨悲歌的英雄事业;涵蕴耿介拔俗的志士胸怀,体贴入微;有蔷薇才能看到苍蝇搓 脚,蜘蛛吐丝,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才能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 国”。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 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变成了菲力斯旦(Philistine);微猛 虎,蔷薇变成了懦夫。韩黎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 曾垂下!”华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左手的掌纹》
19.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听听那冷雨》
20.说是人生无常,却也是人生之常。——《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21.在节奏舒缓的年代,一切都那么天长地久,耿耿不灭,爱情如此,一纸痴昧的情书,贴身三年,也是如此。在高速紧张的年代,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催魂铃》
22.你是挣不脱的夸父, 飞不起来的伊卡瑞斯 。每天一次的轮回,从曙到暮。扭曲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向日葵》
23.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听听那冷雨》
24.如果有两个女孩,同样的漂亮,他会选择脸上有小小雀斑的那一个。因为,这一点小小雀斑会让这个女孩多一份温柔,少一份骄傲。
25.一切太空片都那么美丽、恐怖而又寂寞,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而尤其是寂寞,唉,太寂寞了。人类即使能征服星空,也不过是君临沙漠而已。——《左手的掌纹》
26.天空蓝得很虚幻,不久便可以写上星座的神话了。——《石城之行》
27.“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左手的掌纹》
28.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听听那冷雨》
29.“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我对朋友这么说过。——《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30.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象压过的相思。——《满月下》
余光中《民歌》赏析
赏析是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余光中《民歌》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1、余光中《民歌》原文】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原
鱼也听见
龙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也听见
梦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也听见
笑也听见
【2、余光中《民歌》赏析】
台湾当代诗歌的发展,从50年代至70年代,经历了一个之字拐的形态,先是承继五四新诗余绪,然后是现代主义风潮,最终回归*诗歌传统,走上了中西融汇的道路。这方面,余光中是一个代表性的诗人。《民歌》是他70年代的重要作品。
余光中的诗是承继五四新诗起步的,50年代投入现代主义诗潮,后来又转而回归*古典传统,最后他选择了一条中西融汇、古今结合的诗歌道路。《民歌》这首七十年代创作的作品就体现了诗人的这种探索和追求。
诗人对西方文学有很高的造诣,对*古典文学也有深厚的'功底和修养。因而,他能在东西参照中看待*文化。所以,他的诗的回归不是形式的,而主要是基本的文学精神和民族魂魄的血统。正如他自己说:“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这首《民歌》就是在传统与自我、个性与共性的交融点上表现和歌唱了中华民族雄强自主、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构成,是历史的,也是自然的。
因此,诗一开始就从我们民族的发祥地写起。正是那莽莽的黄土地养育了我们的民族,孕育了这首“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的民歌。它自诞生以来,响彻华夏大地,“风也听见/沙也听见”。这里的民歌是我们民族起源时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它有最古老的自然源流。正如人们所说:“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民族精神的演化,是从原始的自然理想而进入到社会文明的人文系统。这一进步,诗中是“黄河冰封”、“长江发出母性鼻音”两个意象的转换来表现的。从黄河到长江,不单是地域的扩大,而是展现了我们民族精神所经历的艰苦悲壮的历史行程。因此,“鱼也听见/龙也听见”。鱼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这说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传统已深入到整个民族文化心理的底层结构。
历史长河流到今天,民族精神汇入现实个体。传统从自然本源出发经历了历史的磨砺和充实之后,又进入更高层次的生命自然。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确认,是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它使民族精神的传统化为生命的血液,在个人的心海里激动。因此,“醒也听见/梦也听见”。这说明个体的人生已同民族精神溶为一体。
民族精神从河流进入血液,并没有到此终止。个体意识的张扬,正是民族整体灵魂苏生的重要表现和先兆。诗中的“自我”也不是纯粹的个人,它是个性化的共性。因而,进一步发展,就能超越个体的局限,而进入民族精神的永恒。这就是“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所以说,民歌的传唱不会断绝,它永远与我们民族的命运共哀乐:“哭也听见/笑也听见”。
这首诗以民歌为民族精神的指代,以河流的流动和转换为民歌传唱的载体,从外在世界进入主体世界,把共时态的地域环境与历时态的民族演化纵横融汇起来,从而构成了以诗人对民族的苦恋为核心而又辗转升华的四维空间(三维空间加时间维)。这是审美空间,也是智力空间。以高度的智慧对自己所属的民族进行深层次的审美思考,正是这首诗的基本特征。此外,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句式整饬,循环往复,一唱三叹,这种仿民歌的形式,也很适合诗的内容,并具有民族传统的特色。
余光中评价李白的句子
余光中关于李白的古诗
余光中句子
余光中的句子
余光中句子迷
余光中的诗句
余光中的诗词
余光中经典句子
余光中名句
余光中诗句
余光中的情话
余光中名言
余光中语录
余光中的现代诗
李白的古诗评价
余光中情话
余光中唯美短句
余光中经典诗句
李白对古诗的评价
古诗对李白的评价
余光中作品摘抄
乡愁的诗句余光中
余光中名言名句
余光中经典名句
余光中的古诗乡愁
余光中的乡愁_古诗
余光中的春天古诗
余光中专属情话
李白最高评价的古诗
*慕容余光中的古诗
迷失初心的古诗词
描写月的古诗附一首
关于孝道的经典古诗
有关学*的古诗7字是
古诗山行的主旨
用古诗编一个故事自己编的
有感情的朗读长相思古诗
中秋节古诗四个字的
写的这首古诗
有山水花鸟人的古诗
健康与我同行的古诗
表达感恩的有名古诗
五月石榴红似火的古诗
王维有关乡愁的古诗
看到花的好心情的古诗
关于月的古诗话本
找中秋节的古诗
带有熙玉的古诗
标题含有秋景的古诗
清明的古诗有
古诗梅花王安石的讲解
有关人心的古诗
孟子自己写的的古诗
描写寒冬喝茶的古诗
形容明天想见的古诗词
儿童要学的古诗词
王安石甘露歌三首古诗的诗意
代缴字的古诗
带拼音的古诗咏史高适
孕吐的古诗
祥字结尾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