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数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常数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常数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常数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有关数学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数学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宋代邵雍是数理大家,写过一首朗朗上口的数字诗,描写一路的.景物,全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也是我们小时候可能就听说过的一首诗,让人难忘啊。
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妙趣横生。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清代纪晓岚是著名的才子,据说乾隆下江南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无独有偶,清代的女诗人何佩玉擅长作数字诗,也连用了十个“一”,生动地勾画了一幅高僧晚归图:
一花一柳一点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北宋王安石关心民生疾苦,看北宋王朝很多虚设的官员,饱食终日,于是写道: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把他们比作麻雀,形象了地讽刺了他们反对变法的丑态。
**前,法币天天贬值,物价一日数长,一位教师这样描绘饥寒交迫的生活:
一身*价布,两袖粉笔灰。
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
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
九天不发饷,十家皆断炊。
下面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数字入诗的佳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1、《山村咏怀》
(北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闺怨》
(清)黄焕中
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一二三四五六七,如果写入诗词,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高明的诗人将数字入诗,有的使情感更加深厚,有的使描写更加细致,有的使音律更和谐……
隐娘今天推荐30首经典而有趣的数字诗,一起体会数字与文字结合的奇妙。
《懊侬歌》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此诗巧用数字,构成“减法”算术。后三句“三千三”减去“一千三”还有“二千”。这是行路人计算行程的心理。这就把一个出门在外的男子那种归心似箭、祈盼早与女友相会的心情很好地表现出来。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三春三月忆三巴”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末两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宫词二首·其二》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其中,让人潸然泪下。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是知名的苦吟诗人,为了一个字而绞尽脑汁,这首诗的前两句利用数字形象的写出了贾岛苦吟的情况: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年)。说一天会像三个月,三个季节,甚至三年那样长,这当然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区别所在。用这种有悖常理的写法,无非是为了极言其思念之切,之深而已。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最经典最有趣的数字诗。诗人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突出了草场的宽阔无垠。
《渔父》
南唐·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这首词短而不丽,工而不奢,四个“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取“一”与“万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宋·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诗人仿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将诗人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展示在读者面前。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关于数字的古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下面是关于数字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咏雪》
作者:郑板桥(清)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咏美女》
清代 :李调元
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 打扮八.九十分娇。
《飞雪》
乾隆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
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
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半双两》:
古诗词中带有数字的诗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中带有数字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潮**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冬景》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叶绍翁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3、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6、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7、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10、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1、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唐·杜甫《蜀相》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炉中七返毕,鼎内九还终——唐·吕洞宾《五言》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南北朝·佚名《木兰诗/木兰辞》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唐·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高翥《清明日对酒》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白居易《长恨歌》
九十光阴能有几——宋·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汉·佚名《陌上桑》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汉·佚名《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征》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宋·朱熹《春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汉乐府《长歌行》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宋·卢梅坡《雪梅·其二》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唐·白居易《长恨歌》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经·第五章》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天不老,情难绝。——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十里青山远,潮*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贫交行》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李冠《蝶恋花·春暮》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杨广《失题》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林景熙《溪亭》
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论·慎行论》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秦观《点绛唇·桃源》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秦观《点绛唇·桃源》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篇》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管子·重令》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世说新语·识鉴》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贾岛《送无可上人》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司马迁《项羽之死》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王维《老将行》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绳之数也。——《商君书·禁使》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点击题目下方诗词天地,邂逅一份古典与优雅
数字是本来是很抽象的,它给人们可能会产生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而诗歌却是形象思维的,它给人一种情感的寄托。数字入诗,别有一番情趣。数字诗犹如一枝奇葩,在我国古代诗苑中格外的引人注目。
可以描写优美景色,意境深远:
一去二三里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出自《西游记》
明·吴承恩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绵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腐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一
清·何佩瑜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咏雪诗
清·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可以托物言志,寓情于景:
咏麻雀
清·佚名
一个二个三四个,五六七八九十个,
食尽皇家千种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题秋江独钓图
清·陈沆
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春江钓叟图
唐·卫贤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高考语文必背常考的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必背常考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0.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12.屈*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3.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 屈原列传》)
14.屈*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5.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7.外无期功强*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19.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2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2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2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2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2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28.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9.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30.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3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2.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3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34.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3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3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37.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3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39.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40.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4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4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43.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4.夫夷以*,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5.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6.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48.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49.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常见古诗意象大全
导语:我们阅读的古诗中运用的许多意象,使得诗歌的意境更为丰满。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常见古诗意象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高山、奔流、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
这类意象一般与自己的豪情壮志相关。例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陆游《书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二)沙漠、古道、落日、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
这类意象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秦观《踏莎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
(三)冰雪、松、菊、梅、竹
这类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例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陈亮《梅花》)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才高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
(四)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
这类意象多用于挥写离别之苦。例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五)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
古代诗人多借这类意象抒发闲情雅致。例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当然,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以上我介绍的只是它们最常见的一种。我们在分析和欣赏诗歌时,还是应该整体考虑的。不过在熟知这些基本寓意的基础上,或许能更顺畅些。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例句及出处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流离江南,晚景凄惨,又年迈多病,当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诗人写下此诗。
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一”与“三”三次反复,按理在*体诗中是禁忌的,但诗人却写得神韵天然,足见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宫词二首·其二》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关闭在皇宫整整二十年。我唱一曲悲凉的《何满子》,眼泪不由得双双落在唐武宗的面前。
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人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被称为诗奴,他专注写诗,他视写诗为生命,全身心投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他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这两句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诗中用数字将写诗的情景描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对比。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将那种闲适与自由写得入木三分。
《渔父》
南唐·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写画中的渔父。一叶扁舟,一支长桨,一根丝线,一只轻钩,四个“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取“一”与“万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
渔父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宋·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诗人仿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巧妙的数字,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
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将诗人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展示在读者面前。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此曲采用作者惯用的重词叠字手法,善用数词人曲,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全曲情景交融,用典用对,贴切自然,不愧为“情中紧语”。
《咏竹》
古诗词,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智慧沉淀,是岁月酿制的诗歌精华。古诗词中的意境之优美,每每读完都令人口齿生香,神思飘摇,让人始终流连在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中。
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3、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6、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7、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
8、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9、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10、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1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12、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3、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14、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5、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1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7、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18、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19、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2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常数字的古诗
怀古诗词常见的路数
关于交友的古诗不常见字数很少
有关数数的古诗
数鸡的古诗
用数写的古诗
含数的古诗
数学的古诗数学的古诗
代数的古诗
因数和倍数的古诗
常做常新的古诗
常学常新的古诗
命数的古诗
与数学的古诗
有虚数的古诗
多数的古诗
数字的的古诗
常字的古诗
窦常的古诗
常常自省的古诗
有关数学倒数的古诗
关于指数函数的古诗
常健的古诗
字数28的古诗
用数字写的古诗
110的数字古诗
列数字的古诗
曲的套数古诗
古诗里的数字
数字二的古诗
有写白露节气的古诗词
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古诗
九月美好景色的古诗词
竹里馆古诗的特点
除夕的*俗和古诗词
飞花令带周的古诗
埋藏在地底下的古诗词
坚持读书的励志古诗
痛斥的古诗
满足人生的古诗词
小布帮我搜贷天的古诗
久不开的古诗
登高的古诗教读
沁园春雪文字的古诗
气晕的古诗
古诗观沧海的主要意思
友情和亲情在一起的古诗词
用古诗写一首爱老婆的失误
我还会描写冬景的古诗
描写风雨和丰年的古诗
守山有关的古诗
小学生大气的古诗
自行五格的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一的
李白的古诗阅读题
孤独的古诗解析
不容易一眼看懂的古诗
关于生命时间的古诗词
关于喜爱书法的古诗词
古诗词对6岁儿童的影响
古诗名中带佳人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