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

关于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63) 说说(230) 名言(2) 诗词(10k+) 祝福(61) 心语(3)

  •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 文学
  •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以下几类:

      一、怀才不遇、豪放洒脱的形象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抒发了怀才不遇、孤独无依的旷世情怀。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二、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这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三、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四、爱民惜才的形象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五、儿女情长的形象

      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抒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六、奋发进取的形象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充分表达了年轻时杜甫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旷达胸怀。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是一种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表现了李白傲视权贵、豪放不羁的性格。除了李白之外,唐代的罗隐、宋代的朱敦儒等,有时也表现出这种性格特征。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是一种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除杜甫外,代表性的诗人还有宋代的范仲淹、陆游,清代的郑板桥等。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是一种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这句诗展现的是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代表性的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等。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这是一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一诗中,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了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泪来,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之心却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种形象在很多诗人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李白、杜甫、李商隐、罗隐、辛弃疾、陆游等。

      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是一种矢志报国、愤慨愤世的形象。这种形象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统治时期,在以陆游、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文人笔**现得特别明显。他们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忠心报国却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非常鲜明。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这反映的是友人送别、珍惜友谊的形象。这在古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都是这一形象的写照。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是一种羁旅天涯、思念故乡的形象。思乡是一个永恒的题材,写思乡的诗词,俯拾皆是。张九龄的“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李靓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都是塑造思乡形象的名篇。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这是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很多边塞诗人的作品,都塑造了这一形象。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戴叔伦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徐锡麟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等,就是这一形象的代表。

      9.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这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形象。除曹操的诗外,杜甫的《兵车行》也通过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

      1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这是一种爱恨情长的形象。以柳永、晏几道为代表,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或离别后的无限忧伤和绵绵情意,塑造爱恨情长的形象。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十种形象外,常见的还有一些闺怨诗中塑造的孤寂落寞、愁苦幽怨的形象,一些豪放作品中塑造的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等。中学生掌握了这些形象,也就基本掌握了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全部。相信再遇到相关题目,定会游刃有余,手到擒来,捷报飞传。

    [阅读全文]...

2022-01-20 20:35:36
  • 描写母亲的诗句 描写母亲形象的古诗词

  • 母亲
  • 《赠母亲的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父尊母亲》

    父尊母亲,天涵地育。燕我翼子,景命有仆。

    得名得寿,如金如玉。子孙千亿,成其厚福。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其三》

    堂上慈亲鹤发垂,几回空负倚门思。

    定因说向孙儿道,知在京师在下邳。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其二》

    去岁还家逼岁除,厨人灯火祭更初。

    悬知今夜团栾说,说著邳州不得书。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其一》

    云白星稀夜气清,家家祠灶学阴生。

    我方寄食公厨饭,却忆慈亲坐到明。

    [阅读全文]...

2022-03-29 06:02:18
  • 《出塞》古诗词

  • 写作
  • 《出塞》古诗词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出塞》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出塞》原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公元698-公元766年),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

      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出塞》翻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出塞》赏析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1)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1) ① 冲,冲向,字写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表现出戍边将士一往无前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

      ② 缺,缺口。写战士作战使宝刀出现了缺口,极言拼杀之惨烈,战斗时间之长久,表现出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动作描写,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第一句用金带连环束战袍等衣着的外貌描写,刻画出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第二句马头冲雪的环境描写,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三、四句中,卷旗的动作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乱斫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能从外貌、环境和行动三方面选两点进行分析即可)

      赏析

      这首《出塞》,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那种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意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细节的描写,酝酿诗情,勾勒形象,因而能够神完气足,含蓄不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金带连环四字,极精美。金字虽是带字的装饰词,但又不仅限于装饰带字。看似写战袍,目的却在传达将士的那种风神俊逸的丰姿。马头冲雪的冲字,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动词。作者不用带雪、披雪,而用冲雪,是要用这个动词传出人物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金字和冲字,都极简炼而又很含蓄,都为激扬的.诗情涂上了一层庄严壮丽的色彩。在着重外形描写时用一两字透露人物内心的美,使人读后感到诗情的既激扬又精致,没有那种简单粗犷,一览无余的缺点。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卷旗,避免惊动敌人,的是夜间劫营景象。因风疾所以卷旗,一以见战事之紧急,再以见边塞战场之滚滚风尘。这不只为景物描写,作者正以战旗之卷,写出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

      卷旗夜战,正是短兵相接了,但实际上只是雷声前的闪电,为下句作铺垫。乱斫胡兵缺宝刀,才是全诗中最壮烈最动人的一幕。这场乱斫胡兵的血战,场面是很激烈的。缺宝刀的缺用得好。言宝刀砍到缺了刃口,其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最后胜利之夺得,都在此一字中传出。作者在全诗二十八字中,极为精彩地处理了选材、顺序与如何运用并积聚力量等重要问题。前三句,只是引臂抡锤,到第二十六字缺时,奋力一击,流火纷飞。

      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缺字韵押得险而有力,得高山危卵之势。而马戴在这首诗中的这个缺字,虽不当韵脚处,却同样使人惊赏不置。乱斫两字虽很真切而且精辟,但,如无缺字,则不见作者扛鼎之力。这一个字所传达的这一真实细节,使诗情达到了传神境界,使全诗神采飞扬。

      全诗结构紧密,首句以英俊传人物风姿,次句以艰难传人物苦心,第三句以惊险见人物之威烈,结句最有力,以壮举传神。至此,人物之丰神壮烈,诗情之飞越激扬均无以复加了。总之,此诗在艺术上处处见匠心,在古代战歌中,不失为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7-21 21:41:16
  • 含有象字的古诗词 带象字的诗词名句

  •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象传上·乾》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易传·象传上·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象传上·坤》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韩非子·说林上》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传·象传下·家人》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吴庆坻《题三十计小象》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传·象传下·家人》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格言联璧·持躬类》

    人心不足蛇吞象。——《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传·象传下·益》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兵法·虚实篇》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易传·象传下·既济》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易传·象传上·讼》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宋史·志·卷五十二》

    绮*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兵法·虚实篇》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来鹄《云》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周易·象传上·谦》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易传·象传上·屯》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易传·象传上·蒙》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易传·象传下·遯》

    君子以同而异。——《易传·象传下·睽》

    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易传·象传上·同人》

    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施。——《易传·象传上·谦》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格言联璧·学问类》

    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易传·象传上·小畜》

    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易传·象传下·震》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传·象传上·否》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传·象传下·益》

    上取象於天,下取法於地,中取则於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太*御览·礼仪部·卷二十四》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传·象传上·大有》

    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唐才子传·卷四》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曹植《泰山梁甫行》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 经五丈原》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着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格言联璧·接物类》

    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易传·象传上·履》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许浑《汴河亭》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李白《游泰山六首》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珣《南乡子·相见处》

    [阅读全文]...

2022-04-06 07:39:06
  • 形容形象良好的诗词

  • 形容形象良好的诗词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形象良好的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阅读全文]...

2022-05-16 09:21:33
  • 出其东门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出其东门古诗词

      出其东门是*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位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专一不二的小诗,表现了当时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也蕴含着是对那些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人的曲折婉转的批评之意。全诗二章,每章六句,朴实无华,明白如话。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其东门古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诗原文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译文翻译

      漫步城东门,美女多若天上云。虽然多若云,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绿头巾,令我爱在心。

      漫步城门外,美女多若茅花白。虽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怀。唯此素衣红佩巾,可娱可相爱。

      注释解释

      东门:城东门。

      如云:形容众多。

      匪:非。思存:想念。思:语助词。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籍。

      缟(gǎo稿):白色;素白绢。綦(qí其)巾:暗绿色头巾。

      聊:愿。员(yún云):同“云”,语助词。

      闉闍(yīn dū因都):外城门。

      荼:茅花,白色。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

      且(jū居):语助词。一说慰籍。

      茹藘(rú lǘ如驴):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蔽膝。“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创作背景

      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旧说颇有争议。《毛诗序》以为是“闵乱”之作。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夏小正》传谓“缟衣为未嫁女所服之”,断此诗主人公的爱恋对象为恋人。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写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或其妻子)专一不二的诗。

      诗文赏析

      郑之春月,也确如姚际恒所说,乃是“士女出游”、谈情说爱的美妙时令。《郑风·溱洧》一诗说,在清波映漾的溱水、洧水之畔,更有“殷且盈”的青年男女,“秉兰”相会、笑语“相谑”,互相赠送着象征爱情的“芍药”之花。此诗所展示的,则是男女聚会于郑都东门外的一幕,那景象之动人,也决不逊色于“溱洧”水畔。“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二章复叠,妙在均从男主人公眼中写来,表现着一种突见众多美女时的惊讶和赞叹。“如云”状貌众女之体态轻盈,在飞彩流丹中,愈显得衣饰鲜丽、缤纷照眼;“如荼”表现众女之青春美好,恰似菅茅之花盛开,愈见得笑靥灿然、生气蓬勃。面对着如许众多的美丽女子,纵然是枯木、顽石,恐怕也要目注神移、怦然动心的。

      在迈出城门的刹那间,此诗的主人公也被这“如云”、“如荼”的美女吸引了。那毫不掩饰的赞叹之语,正表露着这份突然涌动的不自禁之情。然而,人的感情是奇特的,“爱情”则更要微妙难猜:“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虽则如荼,匪我思且”——在众多美女前怦然心动的主人公,真要作出内心所爱的选择时,吐语竟如此出人意料。两个“虽则……匪我……”的转折句,正以无可动摇的语气,表现着主人公的情有独钟。好奇的读者自然要打听:他那幸运的恋人而今安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二句,即带着无限的喜悦和自豪,将这位恋人推到了你的眼前。如果你还知道,“缟衣綦巾”、“缟衣茹藘”,均为“女服之贫贱者”(朱熹),恐怕在惊奇之际,更会对主人公肃然起敬:原来他所情有独钟的,竟是这样一位素衣绿巾的'贫贱之女!只要两心相知,何论贵贱贫富——这便是弥足珍惜的真挚爱情。主人公以断然的语气,否定了对“如云”、“如荼”美女的选择,而以喜悦和自豪的结句,独许那“缟衣茹藘”的心上人,也足见他对伊人的相爱之深。

      由此回看诗章之开篇,那对东门外“如云”、“如荼”美女的赞叹,其实都只是一种渲染和反衬。当诗情逆转时,那盛妆华服的众女,便全在“缟衣綦巾”心上人的对照下黯然失色了。这是主人公至深至真的爱情所投射于诗中的最动人的光彩,在它的照耀下,贫贱之恋获得了超越任何势利的价值和美感。

    [阅读全文]...

2022-05-03 16:17:16
  • 有关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 燕子,文学
  • 有关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我国古典诗词中,燕子这一意象随处可见。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备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那么燕子究竟在诗词中有哪些意蕴呢?

      一、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作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二、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三、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眷恋旧巢的*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另外还有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四、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郭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五、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六、表现爱情,传达相思

      自古双双对对的燕子引起了许多有情人的情思。看到成双成对的燕子,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他们满怀憧憬,也希望像燕子一样比翼双飞。于是,诗人词人通过描写双飞的燕子表达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古代词作中这样的燕子意象的词也可谓不少,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写燕子的时候总是用“双双”或“双飞”这两个关键词。如冯时行的《玉楼春》:“杏花微露春犹浅。春浅愁浓愁送远。山拖馀翠断行踪,细雨疏烟迷望眼。暮云浓处轻吹散。往事时时心上见。不禁慵瘦倚东风,燕子双双花片片。”燕子双双的爱情是美好的,然而对于那些孤独的少妇来说,现实又往往是此般无奈。少妇看到双飞的燕子时,往往会联想到自身独处深闺的孤独、空虚的日子是那么的漫长于是一种相思与情愁便寄托在了燕子身上。

      七、表现时事变迁,抒国破家亡感慨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当诗人词人们看到一年又一年的燕子,联想到周围人事的变化,不由得产生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感慨。于是燕子便披上了时事变迁、民族兴亡见证者的外衣,成为了爱国词人慷慨陈词、宣泄情感的载体,以此来表达对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姓家。东晋时宰相王导、谢安等豪族都住在乌衣巷,由于时移世变,王谢世家变得零落,燕子归来,不遇新主,也只好另寻居处。诗中充满怀旧感伤气氛。

      八、表现羁旅情愁、漂泊之苦

      燕子属于候鸟,所以它的寄居人家、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赋予了它表达羁旅乡愁的意象。尤其对于那些去乡离家、漂泊天涯的词人, 当看到春来秋往定巢檐下的燕子时, 便不由得联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引起客居他乡的伤感以及思乡之情。所以以燕子表现羁旅情愁、漂泊之苦的诗词主要以它的候鸟特性展开的。如王炎《点绛唇》“雨湿东风,谁家燕子穿庭户。孤村薄暮。花落春归去。浪走天涯,归思萦心绪。家何处。乱山无数。不记来时路。”诗人王炎浪走天涯,想要回到故乡的思绪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家在何处?千山万水之后,已经忘记了来时的路。这是一幅以燕子为代表的晚春乡景图,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景色勾起的是异乡词人浓浓的乡愁。

      九、代人传书,倾诉离人之苦

      南来北往的燕子在古诗词中还扮演着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 信使。燕子作为信使, 使它具有了诉说离情的意象。“我婿去重湖,临窗泣*。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郭绍兰在《寄夫》这首诗中想要借燕子这个信使来向自己的“薄情夫”传送书信,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欧阳修在《蝶恋花》(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这首闺怨词中刻画的是一位思念自己爱人的深情女子。她借双燕来表明自己对男子的深情思念。

      总之,在诗词中,诗人借燕子这个意象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他物类所能及。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阅读全文]...

2022-04-19 14:00:50
  • 诗名含有象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象字的诗词

  • 玉虚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龙象之形

    邓深〔宋代〕

    立马香溪唤渡船,羊肠绕尽洞呀然。知谁开闢群工巧,直许宽虚一室圆。龙象现形严佛王,乌蟾垂象烛壶天。惜哉不遇江坡赏,为作新诗与世传。

    寄象山延寿无象和尚

    释云岫〔宋代〕

    瑞云山裹善知识,道在东南海上行。擂鼓转航容易事,秋风八月大潮生。

    寄象山延寿无象和尚

    释云岫〔宋代〕

    瑞云山里善知识,道在东南海上行。擂鼓转航容易事,秋风八月大潮生。

    留别聂象铉时象铉亦将行

    施玫〔清代〕

    风雨篝灯一载情,送君翻笑别君行。漫将老泪沾双袖,已被狂名误半生。

    杜甫秋吟多感慨,坡公春梦太分明。前途亦有谋生策,负郭闲田莫废耕。

    送汪象先还歙中余将卜居秣陵象先订余买宅杏花村同以明岁秋晚

    胡应麟〔明代〕

    青萍长夜舞离筵,绿绮犹将别路弹。岸夹丹枫云外寺,江鸣黄叶雨中船。

    乡心半咽骊驹外,客梦孤飞雁阵前。携手杏花原上约,凤凰台月几回圆。

    满江红 其一 初伏雨中,上幸宣武门观洗象,闻信趋至,乘舆已返,象亦洗毕矣。赋以寄概

    宋荦〔清代〕

    伏日炎蒸,长安道、喧传洗象。正翻盆急雨,御河新涨。

    隔岸乍闻吹画角,归途已见排仙仗。有乌蛮、赤脚跨将来,岿然状。

    飞楼启,乘舆上。天颜喜,宸游畅。奈冲泥后至,翠华徒望。

    暮返柴扉仍寂寞,吟成斗室添萧爽。笑吾生、万事总蹉跎,休痴想。

    徐进斋得古铜香炉具象鼻眼博古图谓之象鬲属

    俞文豹〔宋代〕

    在象数前钟鼻眼,出嚣尘外铸形模。传香到手亲曾见,全胜人看博古图。

    徐进斋得古铜香炉具象鼻眼博古图谓之象鬲属余赋之虽不足言诗聊记曾见 其二

    俞文豹〔宋代〕

    愿得身游海外天,蓬莱顶上觅沈笺。为君唤起槐安梦,细读南华内外篇。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柳宗元〔唐代〕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蘋花 一作:苹花)

    题三十计小象

    吴庆坻〔清代〕

    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

    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

    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阅读全文]...

2021-12-16 12:46:21
  • 形容日出的诗句有哪些(清晨的日出的古诗词)

  • 日出,清晨
  • 偶然读到一首唐诗,题目很随意,就叫《偶书》。

    再看一下作者,这作者的名字也很随意,叫刘叉。

    唐代的叉是什么?总不至于是今天的刀叉吧?或许,和农事生产的劳动工具有关?

    最后看下这首诗,前两句随意得让人无地自容: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就这?这叫唐诗?在灿若烟海的唐诗之中,这两句恐怕连打油诗的资格都不够吧?

    随后又随意地瞟了一眼最后两句。

    大哥你唐诗写得这么随意,还不允许我随便瞅瞅了?

    反正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唐诗多了,也是什么样的诗歌都有。

    这一看不要紧,最后两句看得我虎躯一震:

    野夫怒见不*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前两句似乎随意到了极致,但因为这两句的存在,使得整首诗变成了一首诗风粗犷,立意奇警的抒怀诗。奇就奇在最后一句:“磨损胸中万古刀”。

    刀,兵也。最早指的是兵器。既然是兵器,自然是要用在战场上砍人的,杀敌无数,自然也是砍人无数。但是在这里,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刀,又为什么受到磨损呢?

    前两句的意思是说,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世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便一一发生。确实如此,说这首诗的随意,也就随意在这个地方。晚唐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外族侵扰,自然是“人间万事细如毛”。但是通过后两句的叙述我们能看到,这“细如毛”的“人间万事”,也多是“不*”之事,无外乎善良的人受到欺压,贫穷的人受到勒索,正直的人受到排斥,多才的人受到冷遇。

    每当这种时候,作者便愤懑不*,怒火中烧,而结果却不得不“磨损胸中万古刀”。

    我们都喜欢《好汉歌》当中的“路见不*一声吼”,但遗憾的是,当时诗人所见到的不*之事实在是太多,即便是时时吼,日日吼,也没有什么效果,最后只能将心中的正义宝刀不断地磨损了。

    整首诗看上去随意无比,但是这最后的7个字,又是何等的悲苦!

    [阅读全文]...

2022-02-06 23:45:50
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 - 句子
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 - 语录
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 - 说说
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 - 名言
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 - 诗词
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 - 祝福
出现鲲鹏形象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