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

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38) 语录(8) 说说(2) 名言(1k+) 诗词(20) 祝福(33k+) 心语(10k+)

  • 记承天寺夜游拼音

  • 阅读
  • 记承天寺夜游拼音

      《记承天寺夜游》文章写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其实始终都是在写人,从文中我们读到了一个乐观豁达的苏轼,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yuan feng liu nian shi yue shi er ri ye,jie yi yu shui ,yue se ru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hu,xin ran qi xing. nian wu yu wei le zhe,sui zhi cheng tian si xun

      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zhang huai min,huai min yi wei qin,xiang yu bu yu zhong ting.

      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ting xia ru ji shui kong ming,shui zhong zao xing jiao heng,gai zhu bai ying ye.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he ye wu yue?he chu wu zhu bai?dan shao xian ren ru wu liang ren zhe er.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欲:想要。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闲:清闲。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两个反问句令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发生的感触。

    [阅读全文]...

2021-12-08 14:49:09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苏轼
  • 记承天寺夜游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欲:想要。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

      天寺。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闲:清闲。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两个反问句令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发生的感触。

      一词多义

      与:相与步于中庭。(跟,向。介词) 念无与乐者。(和,连词。)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

      盖:盖竹柏影也。(原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来是)《狼》

      至: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欲:解衣欲睡。 (将要) 欲穷其林。 (想 《桃花源记》

      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闲人:

      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月色入户

      户:

    [阅读全文]...

2022-05-18 00:40:43
  • 记承天寺夜游注音版

  • 阅读
  • 记承天寺夜游注音版

      记承天寺夜游注音版是怎样的呢?记承天寺夜游是著名的诗人苏轼的代表作,了解记承天寺夜游注音是学*记承天寺夜游的重要前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yuán fēng liù nián shí yuè shí èr rì yè ,jiě yī yù shuì ,yuè sè rù hù ,xīn rán qǐ háng 。niàn wú yǔ wéi lè zhě ,suí zhì chéng tiān sì xún zhāng huái mín 。huái mín yì wèi qǐn ,xiàng yǔ bù yú zhōng tíng 。tíng xià rú jī shuǐ kōng míng ,shuǐ zhōng zǎo 、xìng jiāo héng ,gài zhú bǎi yǐng yě 。hé yè wú yuè ?hé chù wú zhú bǎi ?dàn shǎo xián rén rú wú liǎng rén zhě ěr 。

      记承天夜游写作背景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苏轼的著名词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等。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字词注释

      (1)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3)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4)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5)行:散步。

      (6)念:考虑,想到。

      (7)者:……的人。

      (8)遂:于是,就。

      (9)至:到。

      (10)寻:寻找。

      (11)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天寺。

      (12)寝:睡,卧。

      (13)相与:共同,一同。

      (14)中庭:庭院里。

      (15)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16)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17)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

      (18)也:是。

      (19)但:只是

      (20)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21)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白话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阅读全文]...

2022-02-26 03:02:19
  •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介绍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原文:

      宋代: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准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阅读全文]...

2022-06-12 09:31:05
  • 记承天寺夜游关于友情的句子10句

  • 友情
  • 1、舍生而取义者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一鼓作气。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形貌昳丽;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虽欲言,无可进者。

    8、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后遂无问津者。

    9、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阅读全文]...

2021-12-29 06:24:58
  • 关于承天寺的诗句

  • 承天寺将到,积水地何方。——乾隆《题和阗玉镂东坡夜游图》

    承天寺一碑,宜州万里走。——方回《学诗吟十首·承天寺一碑》

    髫龀随二亲,旅泊承天寺。——刘克庄《南山感旧·髫龀随二亲》

    穹碑一立承天寺,吟骨遂重宜州楼。——姚勉《赞张英玉所画山谷老蚁蝶图》

    承天寺里圆侍者,特地河边别故人。——丁复《送圆侍者还*江承天寺》

    万户告身拒不受,栋射三矢承天寺。——严遂成《张士诚》

    [阅读全文]...

2022-07-09 18:32:35
  • 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 陆游
  •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

      ①记梦:记录梦境;师伯浑,词人的朋友。 ②雪晓清笳乱起:大雪飘飞的清早笳声乱起。笳,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管乐器。 ③想关河:想必这样的边关河防。 ④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⑤青海际:青海湖边。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⑥睡觉:睡醒。 ⑦漏声断:漏声尽。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 ⑧自许句:自己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⑨残:此指头发脱落稀疏,意即年老。

      译文

      下过雪的清晨,有清幽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知道是什么地方。 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我猜想这样的关河,应该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际。 在寒灯照射下睡醒时,更漏声已经滴断了,月光斜斜透过窗纸。 我自许可在万里之外的战场封侯,但有谁能知道呢?我鬓发虽残败灰白,可我(在战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心却并未死去!

      赏析

      陆游有大量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记梦诗,在词作里也有。这首《夜游宫》,主题正是这样。师伯浑是陆游认为很有本事的人,是他在四川交上的新朋友,够得上是同心同调,所以陆游把这首记梦词寄给他看。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当时落在谁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说了。那作者为何有这样的“梦游”呢?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这压着作者的心病,迟迟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山不可的激励,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黑夜因作者的心事变得悲凉,而冷落的环境,又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自许封侯万里之外的信念,是何等地执着。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参加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有谁知”三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的行径的愤怒谴责。梦境和实感,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

    [阅读全文]...

2022-07-15 14:09:52
  • 描写雨中景色优美的句子(精选36句)

  • 景色,优美
  •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六月的雨,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3、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铺天盖地地卷了过来。

    7、天上人间,潇潇共雨。曼珠红遍,流水忘川。

    8、像雾似的雨,像雨似的雾,丝丝缕缕缠绵不断。

    9、绵绵春雨把大地染绿了,软软春风把河水熨暖了。

    10、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

    11、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12、天际边滚来了团团乌云,一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13、等待雨,是伞一生的宿命;等待你,是我一生的追求。

    14、雷声响过,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

    15、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么?

    16、狂风在空中不停地刮着,雨,蒙蒙的下着共同汇出了一幅自然画。

    17、离开你我安静的抽离 不忍揭晓的剧情 我的泪流在心里 学会放弃。

    18、风呼呼的吹着好似一个奏乐家,雨一边附和着一边创造出一的意境。

    19、乱箭似的急雨打在窗玻璃上,从上到下流出了一道道弯弯曲曲的水痕。

    20、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从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街道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

    21、只见北海怒涛翻滚,咆哮奔腾。骤雨抽打着地面,雨飞水溅,迷潆一片。

    22、电光由天边移到天顶,雷声由远而*,不一会儿,雨点就“叭叭”地落下来。

    23、几场潇潇的春雨,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汩汩流动的一条溪水,愈发湍急秀丽起来。

    24、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

    25、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好像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26、冷酷与疯狂,绝望与希望,毁灭与重生,都在这风暴与雨水中相遇!汇聚!融会!交锋短文学网

    27、声春雷,那贵如油的春雨也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漫山遍野笼罩在轻纱样的雨雾里,清新,水润,如画一般的美丽。

    28、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9、天山上的雨是寻常的, 一下就是两三天,像牛毛,像绣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给她穿了一身绿如染、碧似锦的新装。

    30、毛毛细雨,悄悄无声地飘落着,像是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千万条细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轻纱,披上了黑油油田野。

    31、幕后传来了一阵轰天的鼓声——那是雷,它像闪电的忠实追随者,冲着它,也冲着我们喊着——似乎叫我们好好听一听自然界的哭声。

    32、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一道道闪电划过天空,像金蛇狂舞。“轰”一声霹雳,震得地动山摇,同学们吓得紧缩脖子,用手紧捂着耳朵。

    33、猛烈和骤响,挣扎和加剧,都在这狂风和暴雨中呈现!突临!发泄!踏跳!旋转的像暴风,旋转的像暴雨,脚步象大雨点泼哒泼哒的落在地下。

    34、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刷得青山绿水、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新湿润的香味。

    35、雨从空中洒向各个角落,雨滴很像一颗颗晶莹透明的珍珠,好看极了。雨滴从屋檐、墙头、树叶上跌下,就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最后连在一起,形成水柱。

    36、雨更大了,房顶上,街道上,溅起一层白蒙蒙的雨雾,宛如缥缈的白纱。这时一阵风猛刮过来,那白纱袅袅地飘去,雨点斜打在街面的积水上,激起朵朵水花。

    [阅读全文]...

2021-12-17 14:16:52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 - 句子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 - 语录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 - 说说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 - 名言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 - 诗词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 - 祝福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