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崔的诗句古诗大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崔的诗句古诗大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崔的诗句古诗大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崔的诗句古诗大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黄鹤楼古诗崔颢
导语:《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古诗崔颢,供各位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黄鹤楼》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
9、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黄鹤楼》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有关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的`《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的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的。《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唐代末年,有一个人叫范摅(shū),具体的生卒年已不可考,自号五云溪人,吴(江苏吴县)地人。大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他写过一本笔记体小说叫《云溪友议》,书中所载大多为开元之后的异闻野史,其中又以诗话为多。唐代很多诗人的轶文趣事,正史没有记载的,往往就依靠这本书得以流传,比如王梵志的十余首诗等等(前面写过他的类似打油诗的文章)。这本书里还记有一些神鬼故事,比如韦皋遇玉箫,王轩遇西施等,这些内容已经不是名流轶事记载,而是神话、传奇文学的性质了。
(《云溪友议》书影)
今天我们就说说这本书里记载的一则故事。
唐元和年间(“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就是刘禹锡、柳宗元他们“永贞革新”失败后的那个皇帝),有一个秀才叫崔郊,崔郊姑母家里有一位婢女,总之长得容姿不凡且极擅音律,崔郊跟她互相爱恋,甚至私订终身。后来因为姑母家穷,将婢女以四十万钱的价格卖给了宰相于頔,由于这个婢女确实才貌出众,于頔也非常宠爱这个婢女。这下可苦了崔郊,他只能终日思慕不已,相府森严,不得见人,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靠*相府,想要再见一见这个婢女。
(唐宪宗像)
这一年的寒食节,婢女终于出府,与守望在门外的崔郊终于相见,两人一见,一番痛哭、一番山盟海誓之外,崔郊还写了一首诗送给婢女,诗名当时没有,我们姑且就跟《全唐诗》一样叫它《赠婢》(也有一说叫《赠去婢》),全诗如下:
(诗意图)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崔郊是面也见了,诗也写了,虽然仍然不能释怀,但终也无计可施,只能终日怏怏不乐。谁料到有一个嫉妒崔郊的人打听到这件事之后,私下里向于頔原封不动地告了密。于頔读完这首诗之后,下令召见崔郊,左右都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了,崔郊这个时候忧悔不已,但已经无处可逃了,只能硬着头皮去见于頔。等到于頔见到崔郊,上前握住手说:“‘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就是你写的啊,40万钱又算个啥,你为啥不早点说”。于下下令让婢女跟崔郊同归,甚至还细心地增添了婢女的妆奁首饰。
(诗意图)
于頔也是个诗人,《全唐诗》存诗两首,这件事当然算得上是诗坛佳话。《全唐诗话》里也有这个故事,所载情节大致相仿,说不定确有其事吧。
崔郊在《全唐诗》里只收了这一首诗,算是孤篇留名的诗人了,这首诗里还出了“侯门似海”这个成语,可见这首诗的影响力。
(石崇的优游生活)
“公子王孙逐后尘”这是典型的烘托手法,借用公子王孙的追求来显示女子的美貌。“绿珠垂泪滴罗巾”这一句中“绿珠”用了典故,西晋富豪石崇曾经有一名宠妾叫绿珠,传说她“美而艳,善吹笛”石崇非常宠爱,到赵王伦当权时,他的手下孙秀倚仗权势,点名向石崇索要绿珠,石崇当然拒绝,不久,石崇被收下狱,罪名是造反,遭夷三族,绿珠不堪其辱,坠楼身死。理解了“绿珠”的含义,这一句的意思就非常明白了,就是像绿珠一样的悲泣流泪滴湿罗巾。
(京剧《绿珠坠楼》剧照)
“侯门一入深如海”,“侯门”指*之家,女子一进入*之门就像进了大海一样深不见底。“从此萧郎是路人”,“萧郎”这个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大致是缘于汉代刘向的《列仙传》,里面有一个故事:“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于是后世就用“弄玉”泛指美女或仙女;用“萧史”借指情郎或佳偶,又称“萧郎”;另一种说法是“萧郎”就是指梁武帝萧衍(这个人物在电视剧《琅琊榜》上演后广为人知,就是大梁的老皇帝的人物原型),他是个风流多才的男子,于是*便以萧郎代指女子所爱的男子。有意思的是,古诗文里还有“萧娘”的说法,唐人以“萧娘”为女子的泛称。
(“萧郎”的来由之一是萧衍)
从“侯门深如海”的比喻,到“一入”与“从此”句式,诗中所透出的是深沉的绝望,这种绝望是彻头彻尾的,否则就不是“深如海”,后面的句式也是无可奈何而绝望的,这种写法显然要比直接抒情写多么思念、多么无奈要更加感人。
心上人被“侯门”所夺,最终悲剧结尾的故事,在封建社会是常见的事情,弱小的一方无可奈何,因为对方太过强大,除了陷入绝望再无他途。这里的侯门指一切有权势的人,上自皇帝,下至公侯,并不单指有侯爵这个爵位的门第,渐次发展,崔郊诗中所说的“侯门”也渐渐成为权势之家的代名词,或者仔细算来,这也算崔郊的一点历史贡献吧。
(港版《笑傲江湖》中的林青霞)
当然,崔郊是幸运的,他写了一首诗,不但留给后世一个“侯门似海”的成语,同时也领回了自己的女人,甚至这首诗还创造了一个句式,即“一入”……“从此”。典型的例子可以举两个:一个是网络流行语“一入段子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另一个是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李连杰、林青霞版)里有几句诗:“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据说是出自香港词作家黄沾的一首七律诗,其中的“一入”其实是一种生活的选择,同时也是说人生总有不少转折的节点(比如选择一个行业,爱上一个人,选择一个城市等等),从这个节点开始,人的一生彻底改变了,这个节点可能是关键而又让人痛苦的,这大概是从崔郊的这首诗递延下来的情绪的再一次“感发”吧。
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安*县)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古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崔护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崔护代表作品:
《题都城南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翻译】
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五月水边柳》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山鸡舞石镜》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
物象纤无隐,禽情只自迷。
景当烟雾歇,心喜锦翎齐。
宛转乌呈彩,婆娑凤欲栖。
何言资羽族,在地得天倪。
应笑翰音者,终朝饮败醯。
《郡斋三月下旬作》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
残红披独坠,嫩绿间浅深。
偃仰卷芳褥,顾步爱新阴。
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
《晚鸡》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护。其诗文如下: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古诗黄鹤楼崔颢意思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黄鹤楼崔颢意思,欢迎来参考。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然后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足迹遍及江南塞北,然后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或写儿女之情,几*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着,影响深远。
【简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然后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古诗黄鹤楼崔颢
崔颢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人生的感发写得如此空灵,如此真实,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深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若行云流水,一泻而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黄鹤楼崔颢,欢迎阅览。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词语注释
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白话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赏析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二、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这首诗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与“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双声、叠韵与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作者简介
崔颢,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登进士第,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早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历边塞,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明人辑有《崔颢集》,《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提到唐七言律诗,一定会瞬间想到崔颢的那首让李白都膜拜的诗——《黄鹤楼》。
清朝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中的首篇,可见对后世影响。崔颢的诗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崔颢的十首诗,感受他笔下文字的魅力。
凭借一首《黄鹤楼》,崔颢绝对就能登堂入室。这首诗被誉为七言绝句中的桂冠,全诗音节嘹亮,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真不愧能让李白顶礼膜拜的七言好诗。
能写出流传千古的《黄鹤楼》,崔颢也绝非等闲之辈。在唐朝这个全民作诗的时代,崔颢的诗名气很大,但留世之作不多,仅存40余首。不禁让人想起边塞诗人王之涣,仅存世6首诗,但两首都是亘古烁今的佳作。
崔颢为人耿直,才思敏捷,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作品激昂澎湃,气势恢宏,首首都是佳作。相传李白与杜甫游玩岳阳楼的时候,刚要提笔作诗,抬头看到崔颢所写的《岳阳楼》,只说了两个字:绝妙,便搁笔不写了。
由于《黄鹤楼》太有名气了,而且诗太美了,李白模仿《黄鹤楼》,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可见崔颢这首千古名诗有多大的影响力。
流传下来的40余首崔颢的诗,题材大致分为三类,其一描写妇女,其二为慷慨豪迈边塞游山玩水诗,其三则是赠言记事诗。
早年崔颢的诗情志浮艳,后来游览我国名山大川,途径边塞,视野大开,风格*,转为雄浑自然。
今天,在崔颢存世的40余首诗中,筛选出10首佳作,一起来欣赏他笔下激昂豪放,的文字吧!
《黄鹤楼》
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入若耶溪》
崔颢[唐]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长门怨》
崔颢[唐]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
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春意罢帘栊。
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舟行入剡》
崔颢[唐]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
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
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赠梁州张都督》
崔颢[唐]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川上女》
崔颢[唐]
川上女,晚妆鲜。
日落青渚试轻楫,汀长花满正回船。
暮来浪起风转紧,自言此去横塘*。
绿江无伴夜独行,独行心绪愁无尽。
《澄水如鉴》
崔颢[唐]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崔护的优美诗句
1、郡斋三月下旬作——崔护
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
残红披独坠,嫩绿间浅深。
偃仰卷芳褥,顾步爱新阴。
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
2、山鸡舞石镜——崔护
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
物象纤无隐,禽情只自迷。
景当烟雾歇,心喜锦翎齐。
宛转乌呈彩,婆娑凤欲栖。
何言资羽族,在地得天倪。
应笑翰音者,终朝饮败醯。
3、五月水边柳——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4、晚鸡——崔护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5、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责任编辑:admin)
花的诗句古诗
在那浓密的绿叶丛中,盛开着一簇簇娇小的丁香花,它们互相偎依,竞相开放,细嫩的柄托着五六片浅绿色的花瓣,片片都小巧纤细,尽力向外舒展,时而露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蕊。下面是关于描写花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1. 千叶桃花 (杨凭)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2. 春日酬熊执易南亭花发见赠 (武元衡)千株桃杏参差发,想见花时人却愁。曾忝陆机琴酒会,春亭惟愿一淹留。
3. 花下醉中联句 (李绛)共醉风光地,花飞落酒杯。残春犹可赏,晚景莫相催。酒幸年年有,花应岁岁开。且当金韵掷,莫遣玉山颓。高会弥堪惜,良时不易陪。谁能拉花住,争换得春回。我辈寻常有,佳人早晚来。寄言三相府,欲散且裴回。
4. 对花呈幕中 (高骈)海棠初发去春枝,首唱曾题七字诗。今日能来花下饮,不辞频把使头旗。
5. 梨花 (钱起)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6. 花发上林 (独孤授)上苑韶容早,芳菲正吐花。无言向春日,闲笑任年华。润色笼轻霭,晴光艳晚霞。影连千户竹,香散万人家。幸绕楼台*,仍怀雨露赊。愿君垂采摘,不使落风沙。
7. 春陪相公看花宴会二首 (徐凝)丞相邀欢事事同,玉箫金管咽东风。百分春酒莫辞醉,明日的无今日红。木兰花谢可怜条,远道音书转寂寥。春去一年春又尽,几回空上望江桥。
8. 朱槿花 (李绅)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9. 鸟散馀花落 (窦洵直)晚树春归后,花飞鸟下初。参差分羽翼,零落满空虚。风外清香转,林边艳影疏。轻盈疑雪舞,仿佛似霞舒。万片情难极,迁乔思有馀。微臣一何幸,吟赏对寒居。
10. 衡州登楼望南馆临水花,呈房戴段李诸公 (吕温)夭桃临方塘,暮色堪秋思。托根岂求润,照影非自媚。罥挂青柳丝,零落绿钱地。佳期竟何许,时有幽禽至。
11. 道州城北楼观李花 (吕温)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
12. 赋花 (王起)花。点缀,分葩。露初裛,月未斜。一枝曲水,千树山家。戏蝶未成梦,娇莺语更夸。既见东园成径,何殊西子同车。渐觉风飘轻似雪,能令醉者乱如麻。
13. 木兰花 (欧阳炯)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闲庭独立鸟关关,争忍抛奴深院里。闷向绿纱窗下睡,睡又不成愁已至。今年却忆去年春,同在木兰花下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绿杨风送小莺声,残梦不成离玉枕。堪爱晚来韶景甚,宝柱秦筝方再品。青蛾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春早玉楼烟雨夜,帘外樱桃花半谢。锦屏香冷绣衾寒,怊怅忆君无计舍。侵晓鹊声来砌下,鸾镜残妆红粉罢。黛眉双点不成描,留待玉郎归日画。
14.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司空图)春来渐觉一川明,马上繁花作阵迎。掉臂只将诗酒敌,不劳金鼓助横行。阊阖曾排捧御炉,犹看晓月认金铺。羸形不画凌烟阁,只为微才激壮图。镜留雪鬓暖消无,春到梨花日又晡。移取扶桑阶下种,年年看长碍金乌。折来未尽不须休,年少争来莫与留。更愿狂风知我意,一时吹向海西头。才情百巧斗风光,却笑雕花刻叶忙。熨帖新巾来与裹,犹看腾踏少年场。浮世荣枯总不知,且忧花阵被风欺。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白衫裁袖本教宽,朱紫由来亦一般。王老小儿吹笛看,我侬试舞尔侬看。单床薄被又羁栖,待到花开亦甚迷。若道折多还有罪,只应莺啭是金鸡。*来桃李半烧枯,归卧乡园只老夫。莫算明年人在否,不知花得更开无。汉王何事损精神,花满深宫不见春。秾艳三千临粉镜,独悲掩面李夫人。能艳能芳自一家,胜鸾胜凤胜烟霞。客来须共醒醒看,碾尽明昌几角茶。造化无端欲自神,裁红剪翠为新春。不如分减闲心力,更助英豪济活人。徘徊自劝莫沾缨,分付年年谷口莺。却赖无情容易别,有情早个不胜情。闲步偏宜舞袖迎,春光何事独无情。垂杨合是诗家物,只爱敷溪道北生。亦知王大是昌龄,杜二其如律韵清。还有酸寒堪笑处,拟夸朱绂更峥嵘。潘郎爱说是诗家,枉占河阳一县花。千载几人搜警句,补方金字爱晴霞。行乐溪边步转迟,出山渐减探花期。去年四度今三度,恐到凭人折去时。此身衰病转堪嗟,长忍春寒独惜花。更恨新诗无纸写,蜀笺堆积是谁家。昨日黄昏始看回,梦中相约又衔杯。起来闻道风飘却,犹拟教人扫取来。
15. 杏花 (司空图)诗家偏为此伤情,品韵由来莫与争。解笑亦应兼解语,只应慵语倩莺声。
16.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独孤及)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17. 村西杏花二首 (司空图)薄腻力偏羸,看看怆别时。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肌细分红脉,香浓破紫苞。无因留得玩,争忍折来抛。
18. 故乡杏花 (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19. 灯花三首 (司空图)蜀柳丝丝幂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几时金雁传归信,剪断香魂一缕愁。姊姊教人且抱儿,逐他女伴卸头迟。明朝斗草多应喜,翦得灯花自扫眉。闰前小雪过经旬,犹自依依向主人。开尽菊花怜强舞,与教弟子待新春。
20. 木笔花 (吴融)嫩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谁与诗人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
1、<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饮酒>
东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描写花的古诗。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3、<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描写花的古诗。
5、<墨梅>
宋·张嵲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6、<梅>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7、<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宋·王安石
茶的古诗诗句
关于茶的古诗诗很多,特别是唐宋著名诗人的茶诗更是绚丽多采。现从钱树霖先生编著的《*古代茶诗》和李传轼编的《*茶诗》中摘录了五十多首唐宋明清茶诗(词),以餐读者。读了一首好茶诗,犹如品尝一杯芬芳甘味的名茶,使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其乐无穷。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妓虏刹?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叹。
5.六羡歌(歌)
陆羽
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说明:陆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他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们称之为“茶神”。他也很会写诗,这首《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高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
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说明: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
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说明: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说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译文及注释】
编辑推荐
李白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孤雁》
作者: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注释:
1、之:往。
译文:
几阵齐飞的旅伴,
赏析:
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一联写同伴归尽,唯尔独去,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皇。三联写失群之苦楚。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四联写疑虑受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今人徐培均以为此诗字字珠玑,没有一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律诗中的上品。
李白 江上答崔宣城
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
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
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还期如可访,台岭荫长松。
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移家别湖上亭古诗,请您欣赏。
带崔的诗句
带崔的诗句古诗大全
带崔字的诗句
崔字开头的诗句
赞崔永元诗句
姓崔的男孩名字古诗句
有崔的字的古诗
崔九的古诗
崔致远著名诗句
杜崔护的古诗
崔国辅的古诗
黄鹤楼诗句崔颢
含有崔的古诗
有关崔的古诗
崔莺莺的古诗
送崔9的古诗
崔道龙的古诗
有关崔洞的古诗
有崔有雁子的古诗
鸡的古诗崔道融
古诗崔颢的诗
宿骆氏亭答怀崔雍崔衮的古诗
莲崔晋远的古诗
古诗崔颢的长
和崔有关的古诗
唐崔道融的古诗
崔浩荣的古诗
崔道友的古诗
答崔校书的古诗
崔道蓉鸡的古诗
形容活泼快乐的古诗
描写思念成梦的古诗词
有关汉源县的古诗词
形容慢慢积累一举爆发的古诗
6月27日古诗的诗意
前辈年轻的古诗
你发张你的古诗
古诗简单且有含义的
古诗描写边塞的
关于月光的长古诗
有关事物多样性的古诗
送老人最后一程的古诗
关于相思的古诗词整首
清明带字的古诗
却净化了心灵的古诗
古诗带叶的寓意
初中学的远离官场的古诗
关于有本事的古诗
回字四行的古诗100首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古诗
韩食堂韩红的古诗
古诗是描写荷花荷叶的
日本课本里唯一的古诗
王维古诗带花的
劝学这首古诗的读音
软笔书法楷书七言古诗常见的
百卷的古诗
桥与鸟的古诗
小度六一表演的古诗
一个人忘不了的古诗词
形容不甘心*庸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