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丞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丞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丞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丞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
古典诗词赏析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诗】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
八月的湖水与岸*,远望广阔的水天相交映。
蒸气弥漫云梦泽,波涛撼动岳阳城。
想渡洞庭却没船,惭愧在圣明之世闲居。
眼看钓鱼者屡屡得手,窄有羡慕之情。
【赏析】
一、内容分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岳阳时写给张九龄的,希望他引荐而步入仕途。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雄浑而见潇洒。开头两句,写八月的洞庭湖湖*水满,和岸上几乎*接,涵容天宇,天水仿佛混而为一,极开朗也极雄浑,汪洋浩阔。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水汽蒸腾,笼罩着整个云梦大泽,足见湖的蓄积丰厚,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润,而显得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波撼”句写波涛澎湃,岳阳城受到强烈的震撼,见其活力之强。这两句与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为咏洞庭湖名句。但三、四两句仍有区别,第三句用宽广的*面衬托湖的浩阔,第四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垠,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后四句抒情,恳切而又委婉。“欲济”句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荡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无人荐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句是说在这个“圣明”之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干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说明白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中向往的,只不过至今仍找不到路径罢了。
七、八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此诗乃专指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在位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还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慕之情罢了。这几句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这一典故,另出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要求援引的心态。
这首要求引荐诗,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写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全诗遣词造句恳切得体,颂称对方很有分寸,不失身份,而求仕措辞又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因此被称作是求职诗中的上乘之作,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二、中心
希望通过张九龄能在官府中求得一官半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 ,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
注释:
张九龄:即张丞相,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十二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涵虚:包括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云梦:古代的两个大沼泽,在湖北*江南北两侧,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大部分变成陆地。合称“云梦泽”。今属江汉*原及周边一带。
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河。
端居:*常居处,闲居。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徒:白白的。
羡鱼:羡慕钓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古人有言曰:“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与其空口赞赏别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
坐观:坐视、旁观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成功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赏析: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门栏不觉深。——杜牧《送杜顗赴润州幕》
丞相祠西椰子园,新开湖馆见遥村。——范梈《休日出郊三首·其二》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朱熹《好事*·春*来时》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李白《鞠歌行》
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花烛喧阗丞相府,星辰摇动远游冠。——徐铉《观吉王花烛》
行抽手版付丞相,不等弹劾还耕桑。——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
看取黄金横带,是明年准拟,丞相封侯。——辛弃疾《八声甘州·把江山好处付公来》
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惟闻丞相嗔,肯后天下乐。——黄庚《故相贾秋壑旧府》
丞相九回徵不起,碧虚长揖梦中人。——陈献章《对菊·其十》
晨从四丞相,入拜白玉除。——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杜甫《洗兵马》
窜逐诸丞相,苍茫远帝阍。——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呈苏涣侍御》
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杜牧《秋娘诗并序》
昨忝丞相召,扬鞭指冥鸿。——李群玉《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二十四韵》
将军怒斩白鼻驹,丞相唾遂狮子花。——王冕《徙马叹》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元稹《连昌宫词》
胡椒尚杀元丞相,薏苡犹疑马伏波。——徐似道《句·胡椒尚杀元丞相》
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欧阳修《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辩鼎上人方话道,卧龙丞相忽追兵。——齐己《寄岘山道人》
旧交丞相子,继世五侯孙。——綦毋潜《送宋秀才》
君不见岳飞功成不抽身,却道秦家丞相嗔。——杨万里《题曹仲本出自素天仗以下皆纪画也》
唯闻丞相嗔,肯后于下乐。——林景熙《故相贾氏》
闲随李丞相,搏射鹿与猪。——苏轼《答任师中家汉公》
最先赏爱杜丞相,中间喜用蔡君谟。——梅尧臣《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
郎官己未老秋崖,丞相庚申老讷斋。——方回《秋思七言八首·郎官己未老秋崖》
同归谏院韦丞相,共贬河南亚大夫。——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
披图见丞相,按节入咸京。——陈子昂《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
大夫抗礼丞相前,掾曹执法俱才贤。——吴克恭《送曹德昭入掾中台》
如何大丞相,翻作弛刑徒。——李商隐《哭虔州杨侍郎》
堂堂汉丞相,大星在西南。——龚璛《与照元晦月夜闻人读诸葛武侯传得南字》
亚相与丞相,亦复无异质。——欧阳詹《咏德上韦检察》
欲知丞相优贤意,百步新廊不蹋泥。——白居易《和刘郎中学士题集贤阁》
拂拭贫士*,拜候丞相辕。——孟郊《立德新居》
十授丞相印,五建大将旗。——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以伸酬献》
晏公风流丞相族,以此五色论等差。——梅尧臣《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诗六十篇》
蝉蜕裴丞相,聪明陆大夫。——朱翌《宣城书怀》
祝宗端合先祈死,丞相空闻后出师。——项炯《宿凤凰山上方怀古四首·其四》
为问东山谢丞相,可能诸妓胜红儿。——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不似前时李丞相,枉抛才力为莺莺。——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坐移丞相阁,春入广陵城。——白居易《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
明王亲授钺,丞相欲专征。——岑参《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幕开丞相阁,旗总贰师营。——钱起《送王相公赴范阳》
褒称有乐石,丞相为之书。——王安石《张氏静居院》
节义第一文丞相,三士鼎峙撑青天。——方回《送李伯英孟淳,鹤田幼弟,乃步深斋之子》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李端《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安知丞相嗔如屋,但见山公醉似泥。——刘克庄《饮中题一首》
丞相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九龄的诗全集代表作品:
《咏燕》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望月怀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翻译】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感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翻译】
兰草到了春天长得分外繁盛,桂花到了秋天开得十分皎洁。这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自然成为美好的季节。谁知道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芬芳更加喜悦。草木自有本性,何求美人赏识采折呢。
《归燕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翻译】
海燕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感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答陆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翻译】
清香的松树叶可以用来酿造甘甜的美酒,春天已经来临,不知这种美酒你到底酿造了多少呢?虽然山路崎岖遥远,但我不会推辞你的盛情邀请;纵使大雪厚积,也要踏雪前往拜访,何况现在已经是春天,冰雪已经消融。
《感遇·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颠,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只来自大海上的鸿雁,独自飞临一座城池边。城中高高的神树之上,两只翠鸟正得意洋洋地站在那儿。鸿雁预料他们终将自取祸患,于是自己展翅高飞,离开了这险恶之地。
《照镜见白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翻译】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 徒:只能。羡鱼:羡慕钓鱼。《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古人有言曰:“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与其空口赞赏别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
翻译
仲夏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正像)想要渡船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却有愧于圣明天子。坐着看垂钓的人,空有一腔羡慕之情。
写作背景
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然有人说733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 "张丞相当指张说"。
讲解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
颔联描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这使读者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力量。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就不会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这里妙笔生花,一语惊人,是千古名句。
颈联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先说诗人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的心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诗人自己非常希望被荐举出仕。“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婉曲传旨。
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喻指诗人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这是对“颈联”的进一步深化。“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使诗人的愿望得以实现,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既慕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总之,诗人那种有志难酬、不得已而为之的难言之情“逸”于言表。
诗人继承了自《诗经》以来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自然和谐。既包蕴着丰富的自然美,又体现了诗人的逸士风神,正是“笔墨之外,自具性情”。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孟浩然的诗全集栏目。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阅读及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阅读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即张九龄。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次年迁中书令。孟浩然游京师,以此诗“干谒”张,冀其援引。其诗委婉含蓄,无“干谒”之痕迹,尤妙。望,一作“临”。
②涵虚:包容广阔的空间。太清:天空。古人以为天是清而轻的气构成,故称太清。汉刘向《久叹·远游》:“譬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凌太清。”
③云梦:泽名,其说法不一。一说本二泽,云在江北,梦在江南;一说云梦实为一泽,可单言云或梦。大致在今湖北江陵、安陆以南,湖南岳阳、华容以北之广大地区,后淤积为陆地。
④端居:*居、闲居。《梁书·傅昭传》:“终日端居,以*为乐,虽老不衰,博极古今。”圣明:指帝王英明,这里指太*盛世。
⑤羡鱼:《汉书·董仲舒列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又《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
翻译
八月洞庭的湖水暴涨似与岸*,
浩渺的湖水连天似涵浑的太清。
大地苍茫雾气蒸腾是云梦大泽,
洞庭波涛汹涌摇撼着岳阳古城。
我想要渡过湖水碧波没有舟楫,
闲居在家园又心忧虑愧对圣明。
我观看在这湖之畔垂钓的渔翁,
白白怀有羡慕鱼儿上钩的心情。
赏析
诗的首四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方回《瀛奎律髓》记:“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毯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不敢复题也。刘长卿有句云‘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世不甚传,他可知也。”可见其影响之大。不过对于全篇,诗家却不无批评,如清人查慎行云:“后半首全无魄力,第六句尤不切题。”其实要真正体会前四句的意象,还当从熟玩后四句着手。因为这并非一首单纯的山水之作,而是一首干谒诗,是开元二十一年(733)浩然向时相张九龄请求援荐所作。浩然并非一味淡泊,而是多有感情,此诗尤甚。
诗的五六句用《论语·泰伯》典:“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端居耻圣明”,看来是说,身处明时而端居无事,是可羞愧;然而所以无事,责非在己,而是“欲济无舟楫”,浩然自视极高,言外之意颇有时不我用,其圣明与否,颇可致疑之慨。七、八句注家均引《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然而诗意为何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淮南》此喻下文更云:“是而行之,故谓之断(治);非而行之,必谓之乱”,意谓治乱之关键,在于行为合宜与否。浩然用上句,而隐含下句之意,湖边垂钓者,当然有工具可凭借,而己身只空有羡鱼之情,是无可依凭,无依凭而欲求进,在今世可谓非而行之,然而反过来看,握政柄,致太*的张丞相,如不我援,使孤寒之士,只有“归家”一途,其合宜与否,岂不当慎思而审行之?可见此诗后四句虽似自愧自嗟,其实愤激之甚,只是因献诗求荐,而内敛不露,这种敛抑而激切的感情,使诗人眼中的洞庭湖另有一番景象。
不妨仍以杜诗对比。老病孤舟,心忧国蹙的杜甫,其望中的洞庭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宏大的景象中,带有苍黯的色调,动荡的预感。孟诗亦宏大,却给人以浩荡激越的印象。仲秋八月,湖水*澄,然而这“*”中却涵蕴着宇宙的元气而直与太清——天空相混一,于是湖水虽*,而远远望去水云之气磅礴蒸腾。湖边的岳阳城,也似乎被水势所撼动。首四句在由远而*,由总揽到收束的描写中,一步步展现出*湖之深蕴的内力,涵盖天地的气势。笔者无意将湖水视为浩然自比,但是其望中湖景的个性化形象,却确实是与浩然内敛的不*之气相关。洞庭水势之浩渺,见于地志笔记甚多,如《岳阳风土记》:“盖岳阳居湖东北,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漱啮城岸,岸常倾颓。”诗人状物,固不能离开客观的物象,所以孟、杜笔下的洞庭都以宏大为主,但是从两篇名作宏大湖景的色调不同中,我们又一次能体会到山水描写与诗人心态的关系。
1、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4、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李白《长歌行》
5、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6、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李白《南轩松》
7、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8、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9、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山花子》
10、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11、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1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1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14、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5、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16、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7、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18、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19、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其二》
20、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
21、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2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3、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24、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25、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26、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27、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28、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29、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30、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
31、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32、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33、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34、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陆游《秋雨益凉写兴》
3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36、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陶渊明《和郭主簿》
37、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3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3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0、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41、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42、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杜甫《禹庙》
43、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温庭筠《苏武庙》
44、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45、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46、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47、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
48、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49、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
50、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5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52、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与鸟的古诗句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2、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3、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5、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6、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宋·徐元杰《湖上》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宋·王令《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唐·杜甫《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唐·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云的古诗句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6、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7、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8、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9、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0、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1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12、千里暮云*,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3、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16、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1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1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20、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2、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24、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25、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诗》
26、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27、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28、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29、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宏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30、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3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
32、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33、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34、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3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6、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37、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8、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3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1、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4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4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44、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莫。——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45、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46、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4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8、人如风**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49、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50、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马的古诗句
马虽然天性奔腾,然而在被人类驯服之后,它们忠心地留在人们的身边,成为不离不弃的伙伴,给予了人类很多帮助。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马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虽是如此,马依然在人们的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让我们一起阅读关于马的古诗句,感受马的魅力吧!
1、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陈子昂《燕昭王》
2、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王维《归嵩山作》
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4、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张籍《没蕃故人》
5、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薛道衡《昔昔盐》
6、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白居易《买花》
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8、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李白《白马篇》
9、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李白《君马黄》
10、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高適《送魏八》
1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2、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李颀《古意》
13、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
14、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15、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李白《独不见》
16、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西鄙人《哥舒歌》
17、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18、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李白《战城南》
19、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0、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李白《春怨》
21、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戎昱《塞下曲·其六》
22、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汪遵《乌江》
23、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4、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李贺《梦天》
25、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26、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万楚《骢马》
27、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杜甫《野望》
28、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29、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30、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31、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2、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3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34、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白居易《早冬》
35、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李贺《天上谣》
36、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郊。——李商隐《茂陵》
37、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马戴《出塞词》
38、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39、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40、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4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42、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43、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李梦阳《秋望》
44、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梅尧臣《东溪》
45、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46、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4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48、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49、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夏季是非常炎热的,中午,太阳像一团火,炙烤着大地,连大树也低下了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过故人庄》
2、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的《即景》
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夏夜叹》
5、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6、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8、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9、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的《夏夜追凉》
1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1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的《纳凉》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5、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16、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1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观刈麦》
18、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
19、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小雅·四月》
20、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的《客中初夏》
21、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2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
24、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的《夏日杂诗》
2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2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的《游赤石进帆海》
27、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初夏即事》
28、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的《晚晴》
29、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0、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的《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31、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32、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小池》
34、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3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的《江村》
36、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37、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38、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的《夏昼偶作》
3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0、梅子留酸软齿牙, 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41、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的《三衢道中》
42、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43、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44、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45、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4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47、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的《乡村四月》
4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49、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50、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的《夏日山中》
丞的古诗句
带丞的诗句
写范丞丞的句子
有丞字的古诗
古诗丞的电视
丞相问牛的古诗
带范丞丞三个字的古诗
带梁丞许的古诗
范丞丞说说
赠许左丞的古诗
蒋丞名句
古诗丞相是谁写的
写范丞丞的唯美句子
关于范丞丞应援句子
范丞丞的名言
范丞丞的格言
范丞丞口号
范丞丞励志语录
范丞丞个性签名
古诗丞相的称呼
水千丞名句
丞相的古诗词
范丞丞语录
范丞丞的口号
带丞的古诗词大全
范丞丞口号大全
范丞丞应援口号
范丞丞粉丝口号
范丞丞粉丝应援口号
望洞庭张丞相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