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咏雪句子赏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咏雪句子赏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咏雪句子赏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咏雪句子赏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咏雪的诗句及赏析
引导语:雪已经给大地镀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边,像穿上了厚厚的冬衣,但好像还是满足不了大家的心愿似的,下面是咏雪的诗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咏雪》
唐·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赏析:俗中带雅,读来是否忍俊不禁?
《雪》
宋·张元
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赏析:诗里没有一个“雪”字,但诗人却借助于神话的浪漫色彩,奇思妙想,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被天兵天将杀败的玉龙身上脱落的败鳞残甲,让人不禁有种神驰天外、气势恢弘的感慨。
《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写别离却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媲美。
《北风行》(节选)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赏析:“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堪称淋漓洒脱的泼墨画,成为艺术夸张的典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以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赏析:诗写得*淡、自然、轻盈。那在风中飞舞的雪花让人百看不厌,就像素蝶一样消失在山林之中。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在诗人眼中,雪已不是严冬的化身,俨然是春天的使者。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赏析:全词纯用简朴真切的白描语句,写得浑然天成,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
《咏雪》
清·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赏析: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引导语:雪已经给大地镀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边,像穿上了厚厚的冬衣,但好像还是满足不了大家的心愿似的,下面是咏雪的诗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咏雪》
唐·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赏析:俗中带雅,读来是否忍俊不禁?
《雪》
宋·张元
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赏析:诗里没有一个“雪”字,但诗人却借助于神话的浪漫色彩,奇思妙想,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被天兵天将杀败的玉龙身上脱落的败鳞残甲,让人不禁有种神驰天外、气势恢弘的感慨。
《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写别离却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媲美。
《北风行》(节选)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赏析:“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堪称淋漓洒脱的泼墨画,成为艺术夸张的典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以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赏析:诗写得*淡、自然、轻盈。那在风中飞舞的雪花让人百看不厌,就像素蝶一样消失在山林之中。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在诗人眼中,雪已不是严冬的化身,俨然是春天的使者。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赏析:全词纯用简朴真切的白描语句,写得浑然天成,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
《咏雪》
清·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赏析: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延伸阅读]
描写雪的作文800字:雪
咏雪的诗句赏析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巍巍暖气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咏雪的诗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一)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
[赏析] 燕山一带的雪花大得像*子一样,一片一片吹落在轩辕台上。 这是李白描写雪花的名句。燕山在今河北蓟县东南,这里泛指我国北方。轩辕台遗址在今河北怀来县乔山上。句中说“雪大如*”,这是高度的艺术夸张,但又不失其真实。正如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所说:“‘燕山雪花大如*’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那就变成笑话了。”
(二)唐·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深了,我知道雪下得很厚,因为经常能听到竹子折断的声音。
[赏析] 描写深夜的雪很难用视觉形象来呈现的,于是诗人把视觉改为听觉。当然,下雪本身是没有声音的,所以诗人就通过“时闻折竹声”来表现。在一个下着雪的深夜,彻夜难眠的诗人不时听到外面传来竹子折断的声音,就知道雪已下了厚厚的一层,竟把许多竹子都压折了。通过听觉来描写雪,是这两句诗的主要特点。
(三)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赏析]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以梨花喻雪十分新奇,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四)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 这首咏早春飞雪的小诗构思新颖,独具特色,出奇制胜。头两句写的是新年已经过去,却见不到芬芳的鲜花的影子。早春二月,人们出门去惊奇地发现地上已长出了一点草芽。度过漫漫寒冬的人们盼望早些见到春色,“都”正表现出人们盼春之切与毫不见春之音讯的怨怅。“惊”字流露出看到春天即将来临时的喜悦之情。
(五)罗隐的`《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赏析]瑞雪兆丰年,但对贫苦的人民说来,却成了灾难。
(六)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塑造了大雪中战天斗地的渔翁形象,表现了一种与大自然抗争的精神,也为后世画家作《寒江钓雪图》提供了素材,诚如苏轼所言:“渔翁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七)唐 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赏析]诗的前三句从“望”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最后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发了感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冻。全诗紧扣诗题:正面写终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衬终南山余雪。
(八)唐 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赏析]此诗借物抒怀,写得别具一格。诗人闲坐窗前,欣赏那纷纷扬扬的大雪,转瞬之间,青青的竹枝已变成了白色。为这美丽的景象所吸引,他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那高低不*,横七竖八的“恶路”,都已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了,多么令诗人痛快!这里的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多少感慨与不*!
咏雪诗句欣赏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关于咏雪的诗句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咏雪的诗句,希望能帮到大家!
1、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2、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3、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5、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6、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8、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9、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韦应物《调笑令·胡马》
10、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11、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12、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13、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4、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李清照《好事*·风定落花深》
15、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陆游《落梅》
1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7、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孟郊《苦寒吟》
18、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9、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班婕妤《怨歌行》
20、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2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22、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
23、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24、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25、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26、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27、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28、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29、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30、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31、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春雪》
32、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33、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沁园春·雪》
34、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6、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37、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8、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39、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40、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4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42、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43、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4、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李白《白马篇》
45、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
46、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47、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48、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49、夜寒不*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关于咏雪的诗句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咏雪的诗句,希望能帮到大家!
关于咏雪的诗句
1、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2、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3、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5、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6、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8、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9、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韦应物《调笑令·胡马》
10、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11、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12、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
13、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4、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李清照《好事*·风定落花深》
15、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陆游《落梅》
1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7、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孟郊《苦寒吟》
18、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9、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班婕妤《怨歌行》
20、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2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22、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
23、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24、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25、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26、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27、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28、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29、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30、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31、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春雪》
32、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33、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沁园春·雪》
34、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6、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37、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8、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39、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40、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4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42、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43、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4、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李白《白马篇》
45、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
46、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47、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48、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49、夜寒不*流苏,只怜他、*梅瘦。——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郑板桥咏雪诗句及赏析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大书画家,有“康熙秀才、雍正单人、乾隆进士”之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郑板桥咏雪诗句及赏析,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原文】
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创作背景】
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正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他们见郑板桥身着粗布衣,以为他不动作诗,便故意为难。哪知郑板桥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地吟出了这首诗。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前三句看似**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作者简介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作者简介】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世籍苏州,后迁兴化。出身穷苦,天资奇纵。自幼读书聪颖,但屡试不中,至乾隆年(1736)中进士,自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为人正直,不阿*。因为荒年开仓赈济贫民,又助农民胜讼而得罪了豪绅,被迫罢官回家。除了在任十多年七品官外,其余时间他均在扬州,靠作画、卖画为生。
郑板桥的故事
郑板桥曾有诗云:“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这首诗是郑板桥描述自己画竹的艺术体验。通过对竹子长期而又细微的观察,郑板桥所描绘的竹子千姿百态,达到了匠心独运、神韵高远的境界。
郑板桥画竹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最重要的一条是他在观察和思考上不惜呕心沥血,从生活中获取感受。郑板桥有一段朴素无华的生动自述: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为了求得对竹子的透彻了解,郑板桥在夏天时把竹床放在竹林中,卧看新竹的生长气势;秋天,他用竹子作窗棂,透过纸窗观看竹影的多彩多姿。郑板桥爱竹如醉如痴,已养成一种竹癖,他甚至睡在斋房床上时,还在凝神静听竹子被风吹雨打的声音!
在我国绘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艺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画家,似乎是郑板桥。他是江苏兴化人,是扬州画派的首领,以画竹最为著名。现在,苏州、杭州的许多名胜古迹中都还有他的字画的石刻、木刻和手迹(复制品)陈列。
郑板桥是一个“怪人”,他在山东潍县和范县做了十二年“七品芝麻官”,因维护劳动人民利益被罢官,寓居扬州。二十年前就在扬州卖过画的郑板桥,这时已六十岁了,“告老”还乡,名气更大。他刻了三个印章,一曰“二十年前旧板桥”,一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一曰“七品官耳”。名气大,找他画画的人自然多。扬州是个“盐商”聚会之区,有钱的'人多,但越是有钱的人就越想揩油。揩油者即剥削也,养成了剥削*惯的人,往往以不花钱而得到名画家的画为乐。
1754年春,正是乾隆皇帝游罢江南之后,郑板桥的名气更大了,向他索画的人也更多了。郑板桥有一个要好的朋友靳秋田,请他作画,借此机会,他就发起牢骚来了。他在给靳秋田的一幅题字上写道:
“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这是为什么?板桥接着写道: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这个宣告一出,那些扬州的盐商、富商,都知道郑板桥的字画,没有报酬是难以得到的,但是,他们又要计较,如何以最少的报酬去取得郑板桥的画,到他家里去送礼的人络绎不绝,有的送几个粽子,有的送一蛊“水晶肴肉”,有的说:“文人是不要钱的,所以我不敢送钱,只送上你最喜欢的十枚盐茶鸡蛋。”
郑板桥一一拒绝了这些请求。1759年,他在自己的门前写了一张“润格”(为人做诗文书画所定的报酬标准),题名为《谢客》: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润格”之下,郑板桥又写了一首十分风趣的诗:
“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郑板桥真正是要钱吗?钱也是要的,在那个时代,郑板桥由山东潍县任上两袖清风地回来,靠卖画得来的钱为生,也随时周济贫民。《清史列传郑燮传》上说:(晚年)“尝置一囊,储银及果食,遇故人子及乡人之贫者,随所取赠之。
咏雪的诗句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雪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吴均《咏雪》
2、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3、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4、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7、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徐陵《咏雪》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色洒妆台粉,花飘绮*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李世民《咏雪》
10、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1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12、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咏雪》
13、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骆宾王《咏雪》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18、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四时读书乐》
19、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1、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2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2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4、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2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7、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8、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2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1、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3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3、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傅察《咏雪》
3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35、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36、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
37、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巍巍暖气吹。——*《咏雪》
38、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吴均《咏雪》
39、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到晓翩翩出绣户,随烟直上透窗纱。绕帘渺渺落霓裳,呵手惊飞暖翠华。——飞花《咏雪》
40、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吴均《咏雪》
4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4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大须《暮雪》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3、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大须《暮雪》
4、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张孜《雪诗》
5、莫待墙阴暗老。——施岳《解语花·云容冱雪》
6、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李白《千里思》
7、残雪楼台,迟日园林。——韩疁《高阳台·除夜》
祖咏的唐诗《终南望余雪》赏析
《终南望馀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自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祖咏的唐诗《终南望余雪》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咏雪诗。此诗主要描写终南山的余雪,通过山峰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景色虽好,不知有多少寒士受冻。全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美。
【注解】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霁色:雨后的阳光。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评析】
祖咏(699-746?),唐朝 洛阳(今属河南)人,后迁居汝水以北,开元十二年进士。曾因张说推荐,任过短时期的驾部员外郎。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之色彩,其与王维友善,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朱者赤,*墨者黑”故也。代表作有《终南望馀雪》、《望蓟门》、《七夕》、《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陆浑水亭》、《家园夜坐寄郭微 》、《送丘为下第》、《古意二首 》等,其中以《终南望馀雪》和《望蓟门》两首诗为最著名。《望蓟门》诗描写沙场塞色,写得波澜壮阔,令人震动,其中“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为有名的佳句。诗一卷。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名家评价
明·高棅《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凛凛有寒色。
明·徐用吾《唐诗分类绳尺》:结句有讽。
明·李攀龙《唐诗训解》:已霁犹寒,越见积雪。
明·钟惺《唐诗归》:说得缥缈森秀。
明·玉遮《唐诗选》:“浮”字极好,诗亦佳绝,但只赋得积雪,不赋得余雪。
清·王夫之《诗绎》:庸手必刻画残雪正面矣,作者三四只用托笔写意,体格高浑。
清·吴敬夫《唐诗归折衷》:可见诗不论何体,终期意尽而止。凡绝句意不尽者,皆未成之律诗也。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如此不拘,诗安得不高?意尽即不须续,更难在举场中作如此事。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此首须看其安放题面次第,如月吐层云,光明渐现,闭目犹觉宛然也。此诗处处针线细密,真绣鸳鸯手也。······此外真更不能添一语也。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写“残”字高浑。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苍秀之笔,与韦相*。
*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古今雪诗,惟羊孚一赞及陶渊明“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及祖咏“终南阴岭秀”一篇,右丞“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韦左司“门对寒流雪满山”句,最佳。
*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咏高山积雪,若从正面着笔,不过言山之高,雪之色,及空翠与皓素相映发耳。此诗从侧面着想,言遥望雪后南山,如开霁色,而长安万户,便觉生寒,则终南之高寒可想。用流水对句,弥见诗心灵活。且以霁色为喻,确是积雪,而非飞雪,取譬殊工。
作者简介
祖咏,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后迁居汝水以北。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进士。与王维友善,其诗多借状景绘物宣扬隐逸生活。明人辑有《祖咏集》。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徐渭《梨花》
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12、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辛弃疾《和廓之雪》
13、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14、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15、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1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范成大《雪后雨作》
18、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19、手、掌、*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0、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2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2、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2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24、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宋·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25、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m.ju.51tietu.net)——杨万里《观雪》
26、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2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28、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3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33、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春雪》
34、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3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36、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7、雨、酥、叶、藻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李咸用《大雪歌》
38、盐、尘、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3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徐陵《咏雪》
2、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傅察《咏雪》
3、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4、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5、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6、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吴均《咏雪》
7、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吴均《咏雪》
8、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9、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吴均《咏雪》
10、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11、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骆宾王《咏雪》
1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3、六花耒应腊,望雪一开颜。——韩琦《咏雪诗》
14、色洒妆台粉,花飘绮*衣。——李世民《咏雪》
1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16、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子夜四时歌》
1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8、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1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0、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鲍照《学刘公干体》
21、且欣一雪压灾瘴,不怕连阴咽管弦。——陆游《初春》
2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3、年丰腊雪经三百,地暖春郊己遍青。——陆游《立春》
24、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韩婴《韩诗外传》
2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6、千山犹绿怜霜叶,一夜忽白染碧葭。——飞花《咏雪》
27、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8、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9、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0、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31、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咏雪》
3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3、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3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37、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呜窗纸。——陆游《夜大雪歌》
38、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3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
40、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4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42、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翁森《四时读书乐》
4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4、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4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8、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9、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咏雪句子赏析
咏雪的名句赏析
咏雪名句赏析
哦香雪句子赏析
鲁迅雪句子赏析
鲁迅的雪句子赏析
沁园春雪句子赏析
沁园春雪赏析句子
关于咏雪的句子
咏雪的古诗鉴赏
句子的赏析
句子及赏析
句子赏析
狗猫鼠赏析句子赏析
赏析句子
台阶赏析句子赏析
简爱赏析句子赏析
句子加赏析
猫的句子赏析
边城赏析句子赏析
五猖会赏析句子赏析
咏雪重点句子
咏雪句子翻译
父亲的病赏析句子赏析
咏雪背景的句子
红岩赏析句子赏析
我看句子赏析
飘的句子赏析
好的句子及赏析
带赏析的句子
古诗女生的名字大全
古诗中含有季节的诗
关于百姓疾苦的古诗2首
听取群众意见的古诗
小马过河的古诗原文视频
古诗内容改编的歌曲很火的
迎六一节的儿童古诗
美到心碎的古诗歌
画一幅风景古诗的画
苍苍茫茫的古诗
高一要学的最长古诗
无奈惆怅的古诗
填写古诗之最最长的瀑布
形容亲如一家的古诗词
表达对亲人朋友对故乡的古诗
关于芒种的古诗书法
古诗九十首的诗意
带有晓窗的古诗
毕业送给母校的古诗
菊花咏物言志的古诗
怀古诗的写作目的及其意义
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书法作品
上午背的古诗
写出四个有关花的古诗
古诗词的表意性
中华文化相关的古诗词朗诵
作者杨万里的的古诗还
有花与月字的古诗
描写梳洗的古诗
江南春这首古诗的画面
憨豆豆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