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书院的句子

关于描写书院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书院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书院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书院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25k+) 说说(76k+) 名言(18k+) 诗词(3) 祝福(2k+) 心语(9k+)

  • 经典的书院对*全

  • 对联,经典,文学
  • 经典的书院对*全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大家没少看到过对联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那什么样的对联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的书院对*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大成殿)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大成门)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文庙庑廊)

      业精于勤,漫贪嬉戏思鸿锆;

      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教学斋)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讲堂)

      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百泉轩)

      学忆宋张绵圣脉,书传虞夏刻螭虬(百泉轩)

      金声玉振,虎跃龙腾(成德堂)

      胸怀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时务轩)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吹香亭)

      百年楚材导源于此,*世纪湘学与日争光(前门)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大门)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大门门厅)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二门门厅)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二门门厅)

      三湘隽士讲研地,四海学人向往中(赫曦台)

      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赫曦台)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讲堂)

      一水长流池不涸,两贤互磋道终同(讲堂)

      岳麓学府传千载,书院育才有良规(讲堂)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讲堂)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千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讲堂)

      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

      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御书楼)

      训诂笺注,六经周易尤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书生(御书楼)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讲堂侧门)

      惟楚有才,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半学斋)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大成殿)

      觉世庸民,诗书意象春秋,永垂道法;

      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大成殿)

      业精干勤,漫贪嬉戏思鸿鹄;学以致用,莫把聪明付蠹虫(悬于教学斋)。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悬于讲堂侧门)

      教同化雨绵绵远;泉似文澜汩汩来(悬于百泉轩)

      学忆宋张绵圣脉;书传虞夏刻螭虬(悬于百泉轩)

      金声玉振;虎跃龙腾(悬于成德堂)

      胸怀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悬于时务轩)

    [阅读全文]...

2022-04-11 14:05:27
  • 描写书院的诗句

  • 优美
  • 描写书院的诗句有哪些

    题徐氏书院 宋__黄庭坚 点此查找诗人个人介绍 学书但学溪老鹅,读书可观樵父歌。

    紫髯将军不复见,空余岩桂绿婆娑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三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书院傍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之中,许是圣贤诗书的,殿阁也沾染了清幽风雅的韵致。

    朱色大门洞开,回廊辗转曲折,以圣礼殿为中心,组成一个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庞大建筑群。

    书院共有殿宇书堂三百六十余间,其中包括御书阁、明伦堂、宗儒词、先贤祠、忠节祠等。

    圣礼殿是用于学生拜谒孔子的殿堂,门上方两块匾额写有“学达性天”、“万世师表”的字样。

    (按照白鹿书院的原型试着写了一段········楼主找些比较著名的书院资料来参考。

    [阅读全文]...

2022-01-01 18:40:34
  • 宜阳书院诗集五首

  • 宜阳书院诗集五首

      回宜阳书院(五首)

      少稚就读书院中,刻苦汲识一学童。

      山水依旧楼新丽,呼爷方知已老翁。

      诗友聚会

      浪涌江流水向东,光阴老去喜逢春。

      蛙鸣荷塘催莲醒,燕语花红游客临。

      时来运转圆梦境,拙作欣遇赏音人。

      书朋乐聚歌盛世,诗丛踱步起新程。

      仙桃园

      陶公诗魂点芳蕊,果农育树待日晖。

      春看桃花红千树,夏见仙果满山堆。

      古宅大院

      古宅见证富甲影,老井条石脚痕留。

      彩屏门柱日悠久,雕龙画凤尚风流。

      墨迹残存旧古训,俊才德后遗忧愁。

      高墙深院无人处,富贵朦胧几十秋。

      *公园

      通惠河岸景清秀,风摇翠柳笛声悠。

      花圃绿园欢歌舞,怡神人在画中游。

    [阅读全文]...

2021-12-27 19:04:16
  • 描写东林书院的诗句

  • 描写东林书院的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东林书院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东林书院

      (一)

      时移燕掠去何频,著眼苍松百折身。

      仿佛履声穿夜远,安然风雨浣林新。

      读联有待一心客,鉴世无非不二臣。

      孑影行吟斜日上,烟消竹碧石成尘。

      (二)

      吾来自京国,书院拜城东。

      四百年前雨,三千里外风。

      声声犹入耳,事事已成空。

      回首清流处,林花寂寞红。

      (三)

      东林豪气不逢时,雨覆云翻未可知。

      甘为民生湿泪眼,多因国事累青丝。

      人间忧乐书中奋,天下兴亡笔底思。

      莫道微尘无大志,秋风犹唱钓台诗。

      (四)

      风骨看松节,馨香暗自侵。

      轩堂环丽泽,淡墨鉴忧心。

      绝对联家国,空怀贯古今。

      寻声兴替处,秋雨润东林。

      (五)

      寻游旧迹指林东,清冷今非比昔同。

      矫直弓河评众党,乱翻明史议诸公。

      兴邦入耳酣声碎,衰世担肩哭事穷。

      暮雨犹闻天呐喊,书生瘦骨立秋风。

      (六)

      心怀远大誉名联,岁岁流芳惠后贤。

      旧院传闻千古韵,新时话说四书篇。

      寻思学舍清风袖,谒仰东林正气天。

      自有先生留教训,而今晚辈胜当年。

      (七)

      缘何纷乱起相争,拚尽东林诸学兄。

      只道中堂经滞语,徒留合院鸟交鸣。

      一朝不过一朝事,千古谁堪千古名。

      试看当时君子骨,如今若个作公卿。

      (八)

      朗朗书声代代传,千番风雨送流年。

      心关处处伤时弊,入耳纷纷感旧弦。

      悲喜多因家国事,忧思不让古今贤。

      民生疾苦谁人问,长慕东林担铁肩!

      (九)

      乾坤元气怅微茫,五百春秋或荡扬。

      迢递清流嗟浊岸,孤茕人力挽沧桑?

      纷纷化就苌弘血,落落沉吟党锢章。

      独立惠山湖浪涌,此身未敢步荆狂。

    [阅读全文]...

2022-07-14 01:35:46
  • 书院清池阅读理解及答案

  • 书院清池阅读理解及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书院清池阅读理解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①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池,如供乐队演奏的乐池,让众人起舞的舞池,给文人挥洒的砚池。然而书院的那一方清池却特别令我钟爱,像有珠宝之癖者私藏昂贵的宝玉。我将那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②乡野之间有许多池塘,它们那天然的野趣,当然也引人注目留连,特别是久住尘嚣的人,天天囚禁在鸽笼般的居室,几乎不知池塘为何物,自然更愿一塘春水或秋水照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我喜爱乡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爱的,毕竟仍是书院的那一方清池。每隔一段日子,我就要渡湘江而西,去它的身边小坐。

      ③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清池的身后就是岳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汇成了这永不干涸的一汪碧 池。如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秋深,要等到来过长沙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那一声喟叹,才会将它吹熄。红荷碧水,这本来已经动人心目了,但不时还有白蝴蝶和黄蜻蜓飞来,它们肯定是在说:这是一幅印象派的明丽水彩,怎么不让我们也来着色?

      ④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清泉之侧是学院历代山长的住所,晴明之日,粉墙青瓦飞檐的古建筑在池边拍一帧倒影,明月来时,碧水在池心将它洗得晶莹透亮,宛如李白小时不认识的白玉盘不慎掉落水中。虽是千年书院,*时游人却不多,如果门庭若市,嚣声盈耳,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日趋茂盛的夜总会,那就未免唐突山灵与水神而大煞风景了。这一曲清池,据说从前名碧沼观鱼,我以前来游时和友人说可以改为洗心池。人在世间忙碌奔波,或为柴米油盐,或为升沉荣辱。费尽了心计与心机,人也蒙尘,心也蒙垢。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正如同仿效高僧之面壁,我此刻面池而坐,我的心池哪有这方明镜的纯净清明?

      ⑤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它得地独厚,不是深山中隐姓埋名的野水,也不是宫苑里荣华富贵的池塘,它栖身于千年书院之内,非那种无名氏或暴发户可比。此外,池以文传,历代有关的题咏且不去说它,南宋朱熹那首有名的《观书有感》,我就怀疑是这一方清池灌溉而成,宋代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秋八月,时年三十八岁的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和抗金名将张俊之孙张轼寓居于清泉之侧的百泉轩,题匾额百泉轩三字。他的《观书有感》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他写的是读书的感受,不也正是我眼前的清池景色?我想叩百泉轩的门环去请教朱老夫子,可是那里已经成了文房四宝等物的展卖厅,朱老夫子则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注入清池的活水凉凉而潺潺犹似旧时。

      ⑦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典,可以消除你扰攘于尘世中的许多俗念与忧烦,好像远行人在赤日炎炎中于路边的一处凉亭歇息,和清池相映成趣的天籁与人籁,最好是几句鸟语,数行书声

      ⑧不过,这清池究竟和什么相仿佛呢?如果有人说它像一方砚池,那我倒会欣然赞同,因为它们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身为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肠,助我灵思,润我彩笔,让我也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于是,记不起是哪一天,我离开书院时就将这一曲清池一方名砚带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怀袖。

      书院清池阅读题:

      6、写出高中课本中与荷花有关的一个篇名《》。

      7、文章第③段对蝉声的写作是为了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第②⑤段的内容,概括作者描写的书院清池所具有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⑧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⑤段提到南宋朱嘉的《观书有感》,体现了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富有的文化意蕴。

      B、第④段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热闹的夜总会,用对比突出了清池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安静。

      C、第⑥段写到百泉轩只有注入清池的活水仍是旧时的,表达出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D、第②段对乡野的池塘的写作,是为了衬托我对书院的那一方清池的喜爱。

      E、第⑦段几句鸟语,一个句字,巧妙地把学府氛围和作家志趣所共有的清雅暗示出来了。

      F、作者把书院清池比作一方砚池,是表明作者对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愤慨不*的一面。

      11、第③段作者对书院清池的描写很有特色,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12、作者建议将书院清池的雅号碧沼观鱼更名为洗心池,你觉得哪个名字更好?请说明理由。

      书院清池阅读答案:

      6、《荷塘月色》、《荷花淀》、《芙蕖》

      7、要点:文化意蕴(给人以历史遐想)。书院清池的静。(答对1点给2分,2点3分。大意对即可)

      8、(1)秀美(美);

      (2)宁静、清幽(静、安静);

      (3)富有文化意蕴

      9、(1)首尾呼应(回点题目)

      (2)表达了作者对书院清池的钟爱之情(升华了主题)(答对1点给2分,2点给3分。大意对即可)

      10、C、F

      11、角度参考:①视觉听觉的结合②动静的结合③古诗词引用,增加文化内涵④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⑤语言富于创造性,炼字。

      示例:语言形象精练。如描写荷花,不说几朵,而说几盏,这就是创造。荷花与旧时灯盏颇为形似,且盏字又使人联想到灯光的亮丽,因而暗喻荷花色彩的鲜明,又与全句火焰的设喻,从夏日一直烧到深秋的点染经络贯通。作家把荷花简直描绘得千娇百媚,光彩照人。(任选一个角度即可,角度选择恰当2分,具体赏析2分)

      12、(4分)参考:认为碧沼观鱼好:古代的书院培养的是有文化有教养的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人才,碧沼观鱼表现的是一种士大夫的雅趣。书院不是佛寺道观,不会去追求清心寡欲,不会像寺庙一样到处写满了清净空灵绝尘离寰一类的出世语言。所以,古人取名碧沼观鱼,是和书院的环境相吻合的。

      认为洗心池好:作者生活在现代沸腾的社会中,既有强烈的用世之心(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又被滚滚红尘的商业化功利化弄得心绪不宁,所以他看重的是洗心(让疲惫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憩)。由更名可窥作者的明镜自鉴的人生追求,从中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尘垢的反思和灵魂净化的向往,对人格的自我完善的美好襟怀。

    [阅读全文]...

2022-02-10 01:08:58
  •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怎么样

  • 大学
  •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怎么样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简称苏世民书院,“苏世民书院”位于清华大学的中心位置,由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创始人之一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A.M. Stern)教授主持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怎么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简介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简称苏世民书院,“苏世民书院”位于清华大学的中心位置,由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创始人之一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A.M. Stern)教授主持设计。2013年4月21日,“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项国际合作培养全球未来领导力的崭新教育举措,也对未来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青年学生将要入住和学*的“苏世民书院”多了一份好奇。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2016年9月10日举行开学典礼,迎接首届来自全球31个国家的110名学者。苏世民书院第二届招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中,第二批苏世民学者将于2017年8月份入学。

      成立背景

      “苏世民学者”模仿了1902年创立的罗德奖学金。苏世民表示,罗德奖学金诞生于欧美国家占世界主导位置的20世纪,而在21世纪,随着*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西方国家增进对*的了解愈发重要。“在21世纪,*不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的)核心课程。”他在2013年时就曾说道。

      “苏世民学者”项目始于2013年4月,苏世民宣布以个人名义捐赠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亿多元)在清华大学创立奖学金项目,每年资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清华大学攻读为期一年的`硕士项目。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担任书院院长。该项目已募集到了5.8亿美元。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旨在培养推动不同文明间相互理解与合作的全球未来领导者,并以此践行清华大学新百年新使命。为了满足世界对新型领导者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苏世民书院秉承“立足*、面向世界”的原则,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学科的深厚基础,选聘国内外顶尖师资,精心打造了全英文“全球领导力”硕士学位项目并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办学模式

      苏世民书院采用自筹资金的办学模式,美国黑石集团*苏世民先生在个人慷慨捐赠的基础上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筹款活动,设立苏世民书院发展基金。捐赠资金用于每年支持2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青年到苏世民书院进行学*,提供全额奖学金。

      选址设计

      “苏世民书院”选址于清华大学的中心位置,由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创始人之一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A.M. Stern)教授主持设计。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在集古典传统与现代气息、融东方神韵与西方风格于一体的清华园中,苏世民书院成为一道新的校园景观,为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青年学子营造最好的学*和生活环境。下午,“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黑石集团*苏世民先生及夫人,黑石基金会总裁Amy Stursburg女士,罗伯特·斯特恩教授一行专门考察了“苏世民学院”建筑选址和样板结构,并就下一步设计建设进行了讨论。该建筑于2013年底开始动工,计划于2016年落成使用。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表示,“苏世民书院”建筑最核心的两个关键词就是中西合璧、学院派。

    [阅读全文]...

2021-12-22 18:18:43
描写书院的句子 - 句子
描写书院的句子 - 语录
描写书院的句子 - 说说
描写书院的句子 - 名言
描写书院的句子 - 诗词
描写书院的句子 - 祝福
描写书院的句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