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的诗句

关于潼关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潼关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潼关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潼关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1) 语录(1) 说说(40k+) 名言(8k+) 诗词(36) 祝福(5k+) 心语(2k+)

  • 关于潼关的诗句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杜甫《潼关吏》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杜甫《诸将五首》

    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杜牧《秋娘诗并序》

    为贼扫上阳,捉人送潼关。——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万古潼关过客,尽清狂得似疏斋。——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渭水冰下流,潼关雪中启。——王维《别綦毋潜》

    潼关坐息感二鸟,耿耿此心聊复尔。——毛滂《出都寄二苏》

    潼关初溃散,万乘犹辟易。——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韦庄《秦妇吟》

    剑阁离天日,潼关漏虎貔。——邵雍《观棋大吟》

    惜哉会潼关,不从魏延请。——洪咨夔《送兴元聂帅》

    早发潼关道,微风动林木。——康海《潼关早发》

    东跨潼关达上国,城头夜插将军旗。——沈与求《山西行》

    故地初闻河朔归,捷书又自潼关至。——童轩《郭汾阳轻骑见虏图》

    [阅读全文]...

2022-04-21 20:40:15
  • 赞美和描写潼关的诗句

  • 赞美
  • 际会清河公,间道传玉册。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和描写潼关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

    2、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

    3、服事哥舒翰,意无流沙碛。

    4、未甚拔行间,犬戎大充斥。

    5、短小精悍姿,几然强寇敌。

    6、贯穿百万众,出主由咫尺。

    7、马鞍悬将首,甲外控鸣镝。

    8、洗剑青海水,刻铭天山石。

    9、九曲非外蕃,其王转深壁。

    10、飞兔不*驾,鸷鸟资远击。

    11、晓达兵家流,饱闻春秋癖。

    12、胸襟日沈静,肃肃自有适。

    13、潼关初溃散,万乘犹辟易。

    14、偏裨无所施,元帅见手格。

    15、太子入朔方,至尊狩梁益。

    [阅读全文]...

2022-06-23 06:42:34
  • 赞美和描写潼关的诗句

  • 赞美
  • 赞美和描写潼关的诗句

      (第一首)

      公车忐忑与驰心,风烟穿过三省门。

      雁路眉横山沮丧,黄河气染地萧森。

      老垣静沐秦川雨,古意抒情战国人。

      一练城墙谁醒目,少年项上有红巾。

      ------

      (第二首)

      大地回春旭日高,岳渎阁上客如潮。

      卿卿我我互留影,絮絮叨叨共漫聊。

      黄水滔滔奔大海,青川历历绿中条。

      长廊东望环曲尽,彩凤如飞麟欲翱。

      ------

      (第三首)

      万里山河一日晴 ,百年风雨洗衰兴

      国破柳怀昨年事 ,家亡花落故人情

      四海天涯客独往 ,九州神气剑魂惊

      前路茫茫何处去 ,血染桐城碑上名

      ------

      (第四首)

      漫步长廊上,黄河在挽弓。

      烽台连锁矗,关隘弹丸封。

      轻战悲哥舒,弛兵叹自成。

      兴亡千古恨,滚滚逝流中。

      ------

      (第五首)

      清风伴我赴高楼,如画江山眼底收。

      华岳穿云兀自挺,黄河卷浪抱关流。

      沙洲草润飞仙鹤,丘壑禾丰掩稷牛。

      千古要冲凭险隘,而今胜景任人游。

      ------

      (第六首)

      雄关重镇久闻名,史迹如今剩几成?

      楼阙沦为黎庶院,明砖砌就秽流坑。

      连台苦恋隋唐月,残寨空屯草木兵。

      余立凤凰穷目望:马龙车水掩潼城。

      ------

      (第七首)

      长廊宛转亚洲首,东应古迹十二城。

      举目三河收眼底,挥襟条岳揽怀中。

      春天烂漫花常伴,夏晚**风满亭。

      落日熔金光万道,冰封雪案更浑雄。

      ------

      (第八首)

      大地回春旭日高,岳渎阁上客如潮。

      卿卿我我互留影,絮絮叨叨共漫聊。

      黄水滔滔奔大海,青川历历绿中条。

      长廊东望环曲尽,彩凤如飞麟欲翱。

    [阅读全文]...

2022-05-31 06:59:45
  • 《潼关》课件

  • 《潼关》课件

      课件(coursewa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潼关》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2、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诗意。

      教学难点:感知少年谭嗣同,冲破束缚,强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明确目标,自主学*

      1、查找资料,了解谭嗣同的历史事迹和本文写作背景。

      2、结合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疏通诗意。

      3、诵读诗歌,体味情感。

      【背景关】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四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师生互动,分析诗歌

      【作者关】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诗意关】

      (翻译加粗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终古:久远

      簇cù:簇拥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束:拘束

      由诗入境

      天色苍茫,万古高耸的云山簇拥着这座古城,秋风起,呼啸而至,吹散了细碎的'马蹄声。莾莽大河冲向山谷,可惜河谷狭窄,河水似乎也受到了极大的束缚。秦岭山脉蜿蜒至潼关,只知到巍峨险峻,不知*坦为何物了,此等桀骜不驯之态真令我赞叹佩服!

      小组合作,探究诗歌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修辞关】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的少年意气。

      【情感关】

      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

      拓展延伸、感知作者

      人物典故——剑胆琴心

      在浏阳乃至*的历史上,维新志士谭嗣同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谭嗣同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剑胆琴心”的雅号。在才常路的“谭烈士专祠”里,曾经有一幅谭嗣同摄于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立如山岳、傲视死神的凛然正气。谭嗣同短暂的一生中,两剑三琴陪伴他度过了不少苍茫岁月。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名人评价

      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为国流血第一士。

      康有为曾经这样赞扬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为事,气猛志锐。

      北京西城区**杜灵欣:作为*代*为改革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的思想学说得到后人重视,他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更是时下锐意创新、不断深化改革需要的一种精神传承。

      当堂测试

      背诵默写潼关

    [阅读全文]...

2022-01-10 22:21:05
  • 《潼关吏》赏析

  • 潼关吏  杜甫

      士卒何草草,

      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

      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

      “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

      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

      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

      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

      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

      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

      慎勿学哥舒!”

      杜甫诗鉴赏

      乾元二年(759)春,唐军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大败,安史叛军乘势进逼洛阳。如洛阳再次失陷,叛军西攻长安,作为长安和关中地区屏障的潼关就势必有一场恶战。杜甫经过这里时,正好看到了紧张的备战气氛。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概述。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草草”,劳苦的样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感慨。放眼四望,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这里大城小城应作互文来理解。一开篇杜甫就用简括的诗笔写出唐军加紧修筑潼关的状况。“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这两句引出了“潼关吏”。胡,即指安史叛军。

      这里故意发问,而且又有一个“还”字,暗借三年前潼关曾经失守一事,从而引起人们对这次潼关防卫措施的关心与悬念。

      接下来,应该是潼关吏的回答了。可是他似乎并不急于作答,却“要(yāo邀)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从结构上看,这是在两段对话中插入一段叙述,暗承“修关还备胡”。那位潼关吏看来对所筑工事充满了信心。下面八句,都是潼关吏的话,他首先指着高耸的山峦说:“那层层战墙,高接云天,连鸟也难以飞越。敌兵来了,只要坚决自守,不必再担心长安的安危。“语调轻松而自豪,可以想象,关吏说话时因富有信心而表现出的神采。他又兴致勃勃地邀请杜甫察看最险要处:您看那山口要冲,狭窄得只能容单车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八句,“神情声口俱活”(浦起龙《读杜心解》),不只是关吏简单的介绍,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一种“胡来但自守”的决心和“艰难奋长戟”的气概。而这是借关吏之口表现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

      紧接关吏的话头,诗人却没有赞语,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因为诗人并没有忘记“前车之覆”。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地方。三年前,占据了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所疑忌。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尽,希望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复辙。“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慎”字意味深长,它并非指责哥舒翰的无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触及了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而此篇的对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修关还备胡”,是诗人的问话,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关吏的话一结束, 诗人马上表示了心中的忧虑,这一“ 急”,更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其次,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并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读者留下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其中“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两句形象鲜明地塑造出战神式的英雄形象,令人倍受鼓舞。

    整理:zhl201702

    [阅读全文]...

2022-07-22 18:54:19
  • 潼关古诗赏析(初一上册语文古诗之潼关)

  • 初一,语文
  • 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猎猎的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奔腾的黄河水流入大*原仍闲拘束,秦岭山脉至潼关(以西)再也不知何谓*坦。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下一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坦。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的少年意气。

    [阅读全文]...

2021-11-26 05:02:50
  • 潼关的千古名句是什么

  • 千古
  • 罗公如意夺颜色,三藏袈裟成散丝。蓬莱池上望秋月,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潼关的千古名句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1、津阳门北临通逵,雪风猎猎飘酒旗。泥寒款段蹶不进,

    2、疲童退问前何为。酒家顾客催解装,案前罗列樽与卮。

    3、青钱琐屑安足数,白醪软美甘如饴。开垆引满相献酬,

    4、枯肠渴肺忘朝饥。愁忧似见出门去,渐觉春色入四肢。

    5、主翁移客挑华灯,双肩隐膝乌帽欹。笑云鲐老不为礼,

    6、飘萧雪鬓双垂颐。问余何往凌寒曦,顾翁枯朽郎岂知。

    7、翁曾豪盛客不见,我自为君陈昔时。时*亲卫号羽林,

    8、我才十五为孤儿。射熊搏虎众莫敌,弯弧出入随佽飞。

    9、此时初创观风楼,檐高百尺堆华榱。楼南更起斗鸡殿,

    10、晨光山影相参差。其年十月移禁仗,山下栉比罗百司。

    11、朝元阁成老君见,会昌县以新丰移。幽州晓进供奉马,

    12、玉珂宝勒黄金羁。五王扈驾夹城路,传声校猎渭水湄。

    13、羽林六军各出射,笼山络野张罝维。雕弓绣韣不知数,

    14、翻身灭没皆蛾眉。赤鹰黄鹘云中来,妖狐狡兔无所依。

    15、人烦马殆禽兽尽,百里腥膻禾黍稀。暖山度腊东风微,

    [阅读全文]...

2022-03-27 16:53:36
  • 潼关的名句是哪一句

  •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潼关的名句是哪一句希望大家喜欢。

    1、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2、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3、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4、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5、借问女郎何处来?含嚬欲语声先咽。

    6、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7、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8、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9、前年庚子臈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10、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11、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攂金鼓。

    12、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13、是时西面官军入,拟[二]向潼关为警急;

    14、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15、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阅读全文]...

2022-03-05 03:25:37
  • 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

  • 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 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

      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1.此曲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哪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2.请对画线的“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参考答案:

      11.考查意图:考察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析:本题难易适中。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www.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答此类题,最主要的是要能把握整首诗表达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无限深切的同情,对统治者无比强烈 的愤慨。(1分)

      12.考查意图: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解析:本题难易适中。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

      答案:句中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1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山河的雄伟壮丽,为全曲奠定了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1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此曲描写 ,感慨 ,对人民在动乱中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2分)

      9、西都指 ,经行处指 (2分)

      10、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分)

      参考答案:

      8、潼关险要地势,历代王朝兴亡;(2分)

      9、长安 秦汉故都遗址(2分)

      10、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2分)

      23.这首曲的作者是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3分)

      2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2分)

      答:

      参考答案:

      23. (3分) 张养浩 聚 怒

      24. (2分)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思对即可)

      本文背景: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原文: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代〕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踌躇一作: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诗意: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潼

      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静。一作“踟蹰(chí 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阅读全文]...

2022-02-14 09:50:13
  •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之《潼关吏》

  • 杜甫,优美,诗歌
  •   喜欢研究诗词歌赋的朋友是否拜读过杜甫的诗《潼关吏》呢?其实《潼关吏》是属于“三吏三别”之一,讲述的就是潼关天险,对桃林一战溃败的遗憾,渴望战士要利用优势保卫长安的安全。那下面就详细的来了解了解吧。

      《潼关吏》原文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吏》解析

      士卒劳役是多么劳苦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

      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依山而筑,高达万丈。

      请问潼关吏:你们重新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叛军吗?

      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为我介绍情况:

      “那些防御工事高耸入云端,即使飞鸟也不能越逾。

      胡贼来犯只要据守即可,又何必担心西都长安呢。

      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

      在战事紧急时挥动兵器拒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唐军死伤极多,惨死黄河。

      请嘱咐守关诸将领,千万别蹈哥舒翰仓促应战的覆辙。”

      这首诗开通过官吏讲述潼关的天险,说明将士们的斗志。随后诗人则是有着深深的感慨,借助桃林溃败,来提醒将士不要重蹈覆辙。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以上就是关于杜甫三吏三别之《潼关吏》的详细介绍了,充分体现了作者有忧国忧民的表现。

    [阅读全文]...

2021-12-25 21:05:29
潼关的诗句 - 句子
潼关的诗句 - 语录
潼关的诗句 - 说说
潼关的诗句 - 名言
潼关的诗句 - 诗词
潼关的诗句 - 祝福
潼关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