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古诗的形象

关于潼关古诗的形象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潼关古诗的形象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潼关古诗的形象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潼关古诗的形象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88) 语录(6) 说说(14) 名言(8k+) 诗词(292) 祝福(8) 心语(2k+)

  • 潼关古诗赏析(潼关原文和译文)

  • 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后面小题(共6分)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誉为“秋思之祖”。

    8.下列诗句中与这首元曲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A )(3分)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先要理解《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表达的情感。《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环境图,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而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沦落异乡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自王湾《次北固山下》: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诗人离家日久,想到借归雁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他的思乡之情。

    B.“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出自谭嗣同《潼关》: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仍嫌受约束,潼关以西,山山相连,峰峦起伏,不知什么叫*坦。写河、山雄伟的气势,寄托了作者的远大的抱负。用拟人的修辞,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追求个性*的少年意气。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出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运用拟人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友好使者,借明月抒发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出自曹操《观沧海》: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表现了诗人对沧海的惊叹和赞美之情。

    9.王国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3分)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画面。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加入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更通俗地来讲,可以在原句翻译的基础上,加入生动语言加以描绘。“古道西风瘦马”意思是古老的道路上,瑟瑟的秋风中,走来一匹瘦马。

    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阅读全文]...

2022-06-08 17:40:50
  • 潼关古诗赏析(初一上册语文古诗之潼关)

  • 初一,语文
  • 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猎猎的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奔腾的黄河水流入大*原仍闲拘束,秦岭山脉至潼关(以西)再也不知何谓*坦。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下一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坦。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的少年意气。

    [阅读全文]...

2021-11-26 05:02:50
  • 潼关古诗名句赏析

  • 经典
  • 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都卢寻橦诚龌龊,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潼关古诗名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1、宫娃赐浴长汤池。刻成玉莲喷香液,漱回烟浪深逶迤。

    2、犀屏象荐杂罗列,锦凫绣雁相追随。破簪碎钿不足拾,

    3、金沟残溜和缨緌。上皇宽容易承事,十家三国争光辉。

    4、绕床呼卢恣樗博,张灯达昼相谩欺。相君侈拟纵骄横,

    5、日从秦虢多游嬉。朱衫马前未满足,更驱武卒罗旌旗。

    6、画轮宝轴从天来,云中笑语声融怡。鸣鞭后骑何躞蹀,

    7、宫妆襟袖皆仙姿。青门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8、骊驹吐沫一奋迅,路人拥篲争珠玑。八姨新起合欢堂,

    9、翔鹍贺燕无由窥。万金酬工不肯去,矜能恃巧犹嗟咨。

    10、四方节制倾附媚,穷奢极侈沽恩私。堂中特设夜明枕,

    11、银烛不张光鉴帷。瑶光楼南皆紫禁,梨园仙宴临花枝。

    12、迎娘歌喉玉窈窕,蛮儿舞带金葳蕤。三郎紫笛弄烟月,

    13、怨如别鹤呼羁雌。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

    14、饮鹿泉边春露晞,粉梅檀杏飘朱墀。金沙洞口长生殿,

    15、玉蕊峰头王母祠。禁庭术士多幻化,上前较胜纷相持。

    [阅读全文]...

2022-04-24 03:56:46
  • 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及鉴赏)

  • 寓情于景情更浓

    拜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河西走廊

    从古到今,怀古思幽的诗词曲及散文很多,其共同点是有感于某一历史遗址,触景生情,因而触发感慨。这些怀古诗词曲名为怀古,实在伤今,重在抒情。

    比如元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诸如此类的好作品。

    这首小令既有对那些不顾人民死活的历代统治者进行的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又有表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民生的关注,同时也揭露了当时政治的腐败与黑暗。不信,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他的这篇小令。

    这首小令一共四十四个字,其具体内容如下:”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潼关怀古》的小令虽然全令不到五十个字,但是它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紧紧融为一体,小令里面有对对环境粗犷的描绘,有对时代变迁、朝代兴旺替代的惋惜,有对历代统治者的揭露抨击,又有为老百姓疾苦的倾诉和呐喊。

    全令着墨不多,但字字非常传神而生动。如一个”怒”字,一个“聚”字,我们仿佛看到敌对双方千军万马在呐喊,在撕杀,仿佛看到秦始皇、西楚霸王、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雄姿英发、叱咤风云的神情,仿佛看到他们“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姿,仿佛听到金锣鼙鼓的撞击和战车轧轧的车轮声音。

    但是他们虽然统一了江山,打倒了最棘手的对手,纵横了天下,建立了霸业,但是这都是过往云烟,到头来只不过是让“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但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盛世也好,末世也好,给老百姓的却是:”兴,老百姓苦 ;亡,老百姓苦。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拍案叫好,佩服他的勇气和大胆,也许你认为他是个穷困潦倒不得志的读书人,所以才写得出这样的小令来。那你错了。

    张养浩曾经官居一品,担任过朝廷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后辞官。朝廷两次招他为吏部尚书,他坚敢为人先”坚决不就。因而给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又有归隐的意愿和与民同乐的向往,这就是他的性格特点。

    公元1339年,关中大旱,饿殍千里,民不聊生。早已辞官的他在实在不能推辞的情况下奉朝廷之命,担任陕西行台中承,前往关中一带赈灾。

    暨是朝廷的重臣又是文学家的他路过潼关,渡过黄河,目睹了巍峨险峻的华山,波涛滚滚的黄河,看到赤地千里的关中大*原,看到遍地的逃荒人和没人掩埋的死尸,他也许想起建安七子王璨的等人的诗歌”出门无所建,白骨蔽*原,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炊烟”,他也许想起达官贵人的骄淫与奢侈,他的心灵被震撼了,悲愤与伤感一起涌上心头,于是他提起笔,带着悲愤和苍凉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小令,一曲为老百姓鼓与呼的小令,一支道破朝廷兴亡盛衰实质的悲歌。

    张养浩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一员,作为人这样一个特殊身份,他既要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又要解民于到倒悬,实在是难能可贵了。他的心境是复杂的,他的感受是复杂的。

    据《元史》的资料记载:他接受陕西行台中承后,”即散其家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这正如他在散曲“喜春来”所写的: “路逢饿殍须亲向,道遇流民必细询,满都道好官人,还自哂,只落得白发满头新”。 亲登华山悲哀雨,自舍资财拯救民,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比颜御史费精神”。

    这是张养浩赈灾时期的自我写照,我们从这两首小令的字里行间,体会到里面洋溢的是“爱民”、“助民”,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天都在为他的百姓奔走效劳。此真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的典范也。

    在中国文学史上,元曲可以和唐诗、宋词媲美。但是“我与人民鼓与呼”的篇章却很少,直接抨击封建社会现实的更少。因此这首小令可以说是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学性最完美的结合体。

    我想这也是这首小令永远流传千古脍炙人口无数人传颂的原因吧?张养浩在他未满60岁担任陕西行台中承四个月后去世,这可谓壮志未酬,英年早逝。

    但据《元史》记载: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父母。”我想这也是对他在天之灵最好的安慰吧?哎,不说了,要不然张先生说我啰嗦了。我最后用先生的另外一首散曲表达先生的心志吧: “乡村良善全性命,廛市凶顽破肚心,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未戮乱朝臣。”

    [阅读全文]...

2022-05-22 16:05:05
  • 潼关古诗名句赏析

  • 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都卢寻橦诚龌龊,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潼关古诗名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1、宫娃赐浴长汤池。刻成玉莲喷香液,漱回烟浪深逶迤。

    2、犀屏象荐杂罗列,锦凫绣雁相追随。破簪碎钿不足拾,

    3、金沟残溜和缨緌。上皇宽容易承事,十家三国争光辉。

    4、绕床呼卢恣樗博,张灯达昼相谩欺。相君侈拟纵骄横,

    5、日从秦虢多游嬉。朱衫马前未满足,更驱武卒罗旌旗。

    6、画轮宝轴从天来,云中笑语声融怡。鸣鞭后骑何躞蹀,

    7、宫妆襟袖皆仙姿。青门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8、骊驹吐沫一奋迅,路人拥篲争珠玑。八姨新起合欢堂,

    9、翔鹍贺燕无由窥。万金酬工不肯去,矜能恃巧犹嗟咨。

    10、四方节制倾附媚,穷奢极侈沽恩私。堂中特设夜明枕,

    11、银烛不张光鉴帷。瑶光楼南皆紫禁,梨园仙宴临花枝。

    12、迎娘歌喉玉窈窕,蛮儿舞带金葳蕤。三郎紫笛弄烟月,

    13、怨如别鹤呼羁雌。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

    14、饮鹿泉边春露晞,粉梅檀杏飘朱墀。金沙洞口长生殿,

    15、玉蕊峰头王母祠。禁庭术士多幻化,上前较胜纷相持。

    [阅读全文]...

2022-07-06 09:54:55
  • 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

  • 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 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

      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1.此曲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哪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2.请对画线的“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

      参考答案:

      11.考查意图:考察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析:本题难易适中。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www.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答此类题,最主要的是要能把握整首诗表达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无限深切的同情,对统治者无比强烈 的愤慨。(1分)

      12.考查意图: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解析:本题难易适中。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

      答案:句中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1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山河的雄伟壮丽,为全曲奠定了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感情基调。(1分)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此曲描写 ,感慨 ,对人民在动乱中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2分)

      9、西都指 ,经行处指 (2分)

      10、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分)

      参考答案:

      8、潼关险要地势,历代王朝兴亡;(2分)

      9、长安 秦汉故都遗址(2分)

      10、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2分)

      23.这首曲的作者是 。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3分)

      24.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2分)

      答:

      参考答案:

      23. (3分) 张养浩 聚 怒

      24. (2分)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意思对即可)

      本文背景: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原文: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代〕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踌躇一作: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诗意: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国外河而内山。”潼

      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静。一作“踟蹰(chí 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阅读全文]...

2022-02-14 09:50:13
  • 关于潼关的诗句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杜甫《潼关吏》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杜甫《诸将五首》

    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杜牧《秋娘诗并序》

    为贼扫上阳,捉人送潼关。——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万古潼关过客,尽清狂得似疏斋。——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渭水冰下流,潼关雪中启。——王维《别綦毋潜》

    潼关坐息感二鸟,耿耿此心聊复尔。——毛滂《出都寄二苏》

    潼关初溃散,万乘犹辟易。——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韦庄《秦妇吟》

    剑阁离天日,潼关漏虎貔。——邵雍《观棋大吟》

    惜哉会潼关,不从魏延请。——洪咨夔《送兴元聂帅》

    早发潼关道,微风动林木。——康海《潼关早发》

    东跨潼关达上国,城头夜插将军旗。——沈与求《山西行》

    故地初闻河朔归,捷书又自潼关至。——童轩《郭汾阳轻骑见虏图》

    [阅读全文]...

2022-04-21 20:40:15
  • 杜甫《潼关吏》

  • 杜甫
  • 杜甫——《潼关吏》

      【内容】: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注释:

      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为河南到长安的重要关口。时因洛阳失守,危及长安,故加强修筑潼关,以防不测。

      草草:辛劳疲之。

      大城小城:泛指建筑在山上的大小城。

      胡:指安史叛军。

      桃林:即桃林塞,今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

      赏析:

      杜甫作此诗的前三年,安禄山攻打潼关。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宫督师潼关,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二十万将士葬身黄河。本诗通过与潼关史的问答,反映了当年哥舒翰失守潼关情况;诗人告诫守关将士勿轻易出战,表露了诗人的爱国思想。

    [阅读全文]...

2022-06-15 10:19:15
  • 赞美和描写潼关的诗句

  • 赞美
  • 赞美和描写潼关的诗句

      (第一首)

      公车忐忑与驰心,风烟穿过三省门。

      雁路眉横山沮丧,黄河气染地萧森。

      老垣静沐秦川雨,古意抒情战国人。

      一练城墙谁醒目,少年项上有红巾。

      ------

      (第二首)

      大地回春旭日高,岳渎阁上客如潮。

      卿卿我我互留影,絮絮叨叨共漫聊。

      黄水滔滔奔大海,青川历历绿中条。

      长廊东望环曲尽,彩凤如飞麟欲翱。

      ------

      (第三首)

      万里山河一日晴 ,百年风雨洗衰兴

      国破柳怀昨年事 ,家亡花落故人情

      四海天涯客独往 ,九州神气剑魂惊

      前路茫茫何处去 ,血染桐城碑上名

      ------

      (第四首)

      漫步长廊上,黄河在挽弓。

      烽台连锁矗,关隘弹丸封。

      轻战悲哥舒,弛兵叹自成。

      兴亡千古恨,滚滚逝流中。

      ------

      (第五首)

      清风伴我赴高楼,如画江山眼底收。

      华岳穿云兀自挺,黄河卷浪抱关流。

      沙洲草润飞仙鹤,丘壑禾丰掩稷牛。

      千古要冲凭险隘,而今胜景任人游。

      ------

      (第六首)

      雄关重镇久闻名,史迹如今剩几成?

      楼阙沦为黎庶院,明砖砌就秽流坑。

      连台苦恋隋唐月,残寨空屯草木兵。

      余立凤凰穷目望:马龙车水掩潼城。

      ------

      (第七首)

      长廊宛转亚洲首,东应古迹十二城。

      举目三河收眼底,挥襟条岳揽怀中。

      春天烂漫花常伴,夏晚**风满亭。

      落日熔金光万道,冰封雪案更浑雄。

      ------

      (第八首)

      大地回春旭日高,岳渎阁上客如潮。

      卿卿我我互留影,絮絮叨叨共漫聊。

      黄水滔滔奔大海,青川历历绿中条。

      长廊东望环曲尽,彩凤如飞麟欲翱。

    [阅读全文]...

2022-05-31 06:59:45
  • 关于潼关的古诗词有哪些 古诗词大全最新整理

  • 1.《山坡羊·潼关怀古》元朝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潼关吏》唐朝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3.《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唐朝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4.《东归晚次潼关怀古》唐朝

    岑参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5.《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唐朝

    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6.《潼关河亭》唐朝

    薛逢

    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橹声呕轧中流度,柳色微茫远岸村。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

    7.《望潼关》清朝

    峻德

    立马风陵望汉关,云峰高出白云间。西来一曲昆仑水,划断中条太华山。

    8.《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唐朝

    岑参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 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不见征战功,但闻歌吹喧。 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昨从关东来,思与故人论。 何…

    9.《秋霁潼关驿亭》唐朝

    许浑

    霁色明高巘,关河独望遥。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鸟散绿萝静,蝉鸣红树凋。何言此时节,去去任蓬飘。

    10.《早发潼关》唐朝

    吴融

    天边月初落,马上梦犹残。关树苍苍晓,玉阶澹澹寒。 宦游终自苦,身世静堪观。争似山中隐,和云枕碧湍。

    11.《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唐朝

    刘长卿

    一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萧条长洲外,唯见寒山出。 胡马嘶秦云,汉兵乱相失。关中因窃据,天下共忧栗。 南…

    12.《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唐朝

    张说

    天德*无外,关门东复西。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13.《念奴娇·潼关感旧》清朝

    屈大均

    黄流呜咽,与悲风、昼夜声沉潼谷。天府突然称四塞,更有潼门东束。未练全军,中涓催战,孤注无边腹。阌乡秋蚤。乍寒新鬼频哭。谁念司马当年,魂招不返、与贼长相逐。麾下兴…

    14.《潼关送邹指挥还长安》明朝

    殷奎

    三载潼关烦出将,指挥戎阵静无哗。秋防帐里陈壶矢,夜逻山前拥鼓笳。汉阁论功名已重,秦川在望路非赊。五桥应有山林在,准拟题诗候小车。

    15.《送杨录事充潼关判官》唐朝

    岑参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 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

    16.《忆潼关早行》唐朝

    徐夤

    行客起看仙掌月,落星斜照浊河泥。故山远处高飞雁, 去马鸣时先早鸡。关柳不知谁氏种,岳碑犹见圣君题。 刍荛十轴僮三尺,岂谓青云便有梯。

    17.《经潼关赠宇文十》唐朝

    窦群

    古有弓旌礼,今征草泽臣。方同白衣见,不是弃繻人。

    [阅读全文]...

2021-12-12 00:38:05
潼关古诗的形象 - 句子
潼关古诗的形象 - 语录
潼关古诗的形象 - 说说
潼关古诗的形象 - 名言
潼关古诗的形象 - 诗词
潼关古诗的形象 - 祝福
潼关古诗的形象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