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二百字

关于古诗中的二百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中的二百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中的二百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中的二百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33) 语录(21) 说说(19) 名言(2) 诗词(969) 祝福(7) 心语(186)

  •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二

  •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二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十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卷232_1 【太岁日】杜甫

      楚岸行将老,巫山坐复春。病多犹是客,谋拙竟何人。

      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荣光悬日月,赐与出金银。

      愁寂鸳行断,参差虎穴邻。西江元下蜀,北斗故临秦。

      散地逾高枕,生涯脱要津。天边梅柳树,相见几回新。

      卷232_2 【元日示宗武】杜甫

      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卷232_3 【远怀舍弟颖、观等】杜甫

      阳翟空知处,荆南*得书。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卷232_4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杜甫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天旋夔子国,春*岳阳湖。

      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卷232_5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

      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具舟将出峡,巡圃念携锄。

      正月喧莺末,兹辰放鹢初。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

      托赠卿家有,因歌野兴疏。残生逗江汉,何处狎樵渔。

      卷232_6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却赴通州主簿前阆…亲事遂停】杜甫

      禁脔去东床,趋庭赴北堂。风波空远涉,琴瑟几虚张。

      渥水出骐骥,昆山生凤凰。两家诚款款,中道许苍苍。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青春动才调,白首缺辉光。

      玉润终孤立,珠明得暗藏。馀寒折花卉,恨别满江乡。

      卷232_7 【人日两篇】杜甫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

      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

      胜里金花巧耐寒。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

      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

      卷232_8 【江梅】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卷232_9 【庭草】杜甫

      楚草经寒碧,逢春入眼浓。旧低收叶举,新掩卷牙重。

      步履宜轻过,开筵得屡供。看花随节序,不敢强为容。

      卷232_10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凡四十韵】杜甫

      老向巴人里,今辞楚塞隅。入舟翻不乐,解缆独长吁。

      窄转深啼狖,虚随乱浴凫。石苔凌几杖,空翠扑肌肤。

      叠壁排霜剑,奔泉溅水珠。杳冥藤上下,浓澹树荣枯。

      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无。曲留明怨惜,梦尽失欢娱。

      摆阖盘涡沸,欹斜激浪输。风雷缠地脉,冰雪耀天衢。

      鹿角真走险,狼头如跋胡。恶滩宁变色,高卧负微躯。

      书史全倾挠,装囊半压濡。生涯临臬兀,死地脱斯须。

      不有*川决,焉知众壑趋。乾坤霾涨海,雨露洗春芜。

    [阅读全文]...

2022-01-01 15:44:09
  • 吴松道中二首翻译赏析(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古诗翻译)

  • 中国古代诗歌具有“诗中有画”的传统,诗歌的语言具有形象性。诗人往往通过创造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营造出独特的艺术画面,从而实现以“境”传“意”。要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就需要发挥我们的想象,把自己带进诗歌的意境之中,然后去体会意境的特点,揣摩诗人借此意境传达的情感。下面我们谈谈如何鉴赏诗歌的形象及意境。

    1.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通常是作者自己)和客观形象(作者创造的艺术人物)。理解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的描写及侧面、环境的烘托渲染,概括出人物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作者描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通过写女子的发饰、容颜、肌肤,以及起床梳洗弄妆的行为动作,塑造了一个美丽、华贵、体态娇娆,而神情慵懒的女子形象。最后用“双双金鹧鸪”反衬女子独守空闺的寂寞,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 古诗中的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一般也称“意象”,是作者寄托主观之“意”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作者情感的物化,它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诗歌的意境是由意象的组合和连缀而构成的艺术画面。意境是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的体现,诗人的情感寄托在这艺术画面之中。而古诗中的景物形象往往有其特定的含义及感*彩。表达惜别之情的有:杨柳、长亭、南浦、西楼、酒等;表达思乡之情的有:月亮、孤雁、双鲤鱼、捣衣等;表达孤独与愁苦之情的有: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等等……

    如晁补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诗中运用了晓雨、落叶、雁声、征帆、孤舟、霜月、枫桥等一系列意象,含蓄地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3.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在有些咏物诗中,诗人以某种事物为具体的描写对象,将事物人格化,从而来象征某种品格或精神。而作者正是通过吟咏和赞颂事物的某种品格,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如,陆游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歌颂梅花即使遭受打击,仍保持清洁节操的高尚品格。郑板桥笔下的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歌颂竹子虽遭风雨吹打,但坚韧顽强的品格。

    4.带着想象走进诗歌的意境

    了解了古诗中形象的一般特点,是为了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前文已经介绍,意境是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创造出的艺术画面,或者可以说是蕴藏着诗人主观之“意”的“画境”。要准确解读和体会这个“画境”的丰富情意,我们要带着想象走进这个“画境”之中。

    下面我们以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为例,来谈谈如何带着想象走人诗歌的意境。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李白这首诗写自己在月下登上金陵城的西楼,观秋夜月下之景,进而触景生情。我们要运用想象再现作者描绘的月夜之景,甚至想象自己就是李白,让自己融入到这月下之境中去。

    首联,“金陵夜寂”告诉我们登楼时的环境,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凉风发”,这时秋风渐起,带来些许凉意。“独上高楼”,李白一个人登上金陵城的西楼,“独”字流露出了些许孤独、些许寂寞;“望吴越”,登楼以后,诗人眺望广阔的吴越。夜晚如此寂静,只有秋风飒飒地吹过;大地如此空旷,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高楼之上。

    颔联,“我”看到了什么?天边的白云映在江水之中,随着江浪轻轻摇动着这空旷宁静的金陵城;皎洁的月光洒倾泻而下,仿佛从那银白的秋月中滴落了一粒粒晶莹的露珠。在这一片银白的世界里,我俯瞰脚下那缓缓东流的江水,我仰望那浩渺无穷的长空,“我”的思绪也被牵引得很远很远……

    颈联,“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愿归去,“我”在追忆着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人物,可是能进入“我”的眼中,令“我”欣赏引为知己的人真是太少了。

    尾联,想到那写出“澄江静如练”这样美妙诗句的谢朓,令“我”长相思忆而追慕啊。

    以上首联和颔联是李白描绘的月夜登楼所见之景,是作者创造出的宁静、空旷、皎洁、清新的秋夜月景。要体会这种意境之妙,我们要发挥充分的想象,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去感受李白之所见、去体会登楼远眺的李白的心情,如此才能逐渐走进诗人的内心,去揣摩和感受诗人的情感。

    当然,要准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还需要借助“知人论世”来加以参照诠释。李白写这首诗时是辞任供奉翰林之后,他在朝着任职期间,遭受高力士、杨国忠等*的倾轧和排挤,所以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愤怒地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长忆的谢玄晖是谁呢?谢玄晖是南齐著名诗人谢朓。谢朓也曾遭排挤,在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篇,描写金陵壮美的景色和抒发去国怀乡之愁。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境遇相似,心情相同,于是李白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朓笔下的江景,借追忆谢朓而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阅读全文]...

2022-05-13 07:39:10
  • 古诗中的春

  • 古诗中的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眼间,严冬已逝,春姑娘悄悄地降临人间,带给人间温暖、诗意。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意的季节。春天,意味着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多少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歌颂春天。春天,景色宜人,鸟语花香。走进这姹紫嫣红的古诗百花园,随意采撷几朵散发着诗意的芬芳的咏春诗,慢慢品读,细细感受,不知不觉间,已陶醉其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看啊,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树上的桃花竞相开放,一眼望去,如一片粉色的汪洋。一江凌波荡漾的春水,一群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争先恐后地跑到江水上,欢畅地游着。串串“嘎嘎嘎”的欢叫声在江的上空回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在那清澈的湖水边,有几位婀娜多姿的姑娘,在专心地梳妆。那一头碧绿的秀发,修长地垂在胸前,清风荡漾,那一头秀发随风飘扬。那便是伫立在河边的杨柳。春风这位发型师技术多么精湛啊!那细细的柳叶,那曼长披拂的柳条,都是经过他的精心设计和裁剪的。他给大地裁制出了一朵朵鲜红嫩绿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装,带来了勃勃生机。诗人借助柳树歌颂春天,诗中洋溢着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人到朋友家里做客,远远的就看到了朋友家的'小园,一条绿色的小路弯弯着隐没在那道柴门后,初春的小草刚发嫩芽。抬眼望去,杏树的枝头,群花雀跃,你一朵我一堆的争着闹着,有的害羞,有的欢悦,也有慵懒的半开半闭的,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从门缝里往外飘着,我不敢惊动这些春天的小精灵。

      漫步古詩百花園,徜徉在诗的海洋里。嗅着手中那幾朵散發著清香的詠春詩朵。仿佛已和春天有了亲密的约定!"

    [阅读全文]...

2022-01-23 19:06:37
  •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

  •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欢迎大家分享。

      卷224.1【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杜甫

      配极玄都閟,凭虚禁御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雕梁。

      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

      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

      卷224.2【赠韦左丞丈(济。天宝七年以韦济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杜甫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鴒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卷224.3【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杜甫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

      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

      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日月低秦树,乾坤绕汉宫。胡人愁逐北,宛马又从东。

      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同。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

      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策行遗战伐,契合动昭融。

      勋业青冥上,交亲气概中。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

      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军事留孙楚,行间识吕蒙。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

      卷224.4【上韦左相二十韵(见素)】杜甫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

      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

      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岂是池中物,由来*上珍。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

      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卷224.5【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均)】杜甫

      方丈三韩外,昆仑万国西。建标天地阔,诣绝古今迷。

      气得神仙迥,恩承雨露低。相门清议众,儒术大名齐。

      轩冕罗天阙,琳琅识介珪。伶官诗必诵,夔乐典犹稽。

      健笔凌鹦鹉,铦锋莹鸊鹈。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通籍逾青琐,亨衢照紫泥。灵虬传夕箭,归马散霜蹄。

      能事闻重译,嘉谟及远黎。弼谐方一展,斑序更何跻。

      适越空颠踬,游梁竟惨凄。谬知终画虎,微分是醯鸡。

      萍泛无休日,桃阴想旧蹊。吹嘘人所羡,腾跃事仍睽。

      碧海真难涉,青云不可梯。顾深惭锻炼,才小辱提携。

      槛束哀猿叫,枝惊夜鹊栖。几时陪羽猎,应指钓璜溪。

      卷224.6【敬赠郑谏议十韵】杜甫

      谏官非不达,诗义早知名。破的由来事,先锋孰敢争。

    [阅读全文]...

2021-12-08 21:16:25
  • 古诗中的春节

  • 春节
  •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唐)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北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南宋)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阅读全文]...

2021-12-06 05:46:49
  •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原文及赏析

  • 古诗文
  •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原文及赏析

      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原文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

      ⑴九州:*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shì):依靠。

      ⑵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yīn),沉默,不说话。

      ⑶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

      ⑷降:降生,降临。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龚自珍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痛心,急切地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以比喻修辞格,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风雷”,比喻革命风暴。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中“惊霄”、*“一从大地起风雷”(《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风雷”,都是这个意思。“风雷”之上冠以“恃”字,表明挽救危亡,振兴国家,急风惊雷而外,别无他途,足以见出诗人龚自珍的敏锐眼光和斗争梢神。“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龚自珍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诗人龚自珍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主张的.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像诗人龚自珍这样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面对此情此境,必会痛心疾首。

      “我功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龚自珍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龚自珍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龚自珍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龚自珍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龚自珍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当时的清*,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民族、灭亡国国家之心不死,瓜分风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午事的,所以诗人龚自珍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龚自珍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龚自珍变革的信心。

      整首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是诗人龚自珍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杰出人才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寓意深刻,气势不凡。

      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1-27 14:26:02
  • 古诗中带有风的诗句(十二首描写风的诗词)

  • 西风渐劲,秋意深重!古诗词里的西风,指的就是秋风,有寒凉之意,也引申为相思之苦。唐诗宋词之中,有许多关于西风的名句,晏殊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李清照也曾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谁念西风独自凉,十首有关西风的诗词,独立西风里!

    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

    宋-晏殊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

    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

    年年岁岁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

    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

    迢迢去未停。

    鹧鸪天-萧瑟西风万里秋

    宋-倪偁

    萧瑟西风万里秋。暮云收尽月华流。

    偶然北海清尊满,况是西山爽气浮。

    登翠岭,更溪游。素光何处不清幽。

    悬知明岁君思我,今夕欢娱可罢休。

    菩萨蛮-西风都是行人恨

    宋-辛弃疾

    西风都是行人恨。马头渐喜归期*。

    试上小红楼。飞鸿字字愁。

    阑干闲倚处。一带山无数。

    不似远山横。秋波相共明。

    菩萨蛮-西风又老潇湘树

    宋-赵师侠

    西风又老潇湘树。翩翩黄叶辞枝去。

    斜日淡云笼。溪山烟霭中。

    危阑闲独倚。縠浪连天际。

    残角起江城。书空征雁横。

    少年游-红叶黄花秋又老

    宋-张先

    红叶黄花秋又老,疏雨更西风。

    山重水远,云闲天淡,游子断肠中。

    青楼薄幸何时见,细说与、这忡忡。

    念远离情,感时愁绪,应解与人同。

    摸鱼儿-对西风

    宋-朱嗣发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

    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

    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

    [阅读全文]...

2022-02-03 04:48:14
  • 古诗中的月作文

  • 古诗中的月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中的月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完的永恒题材。像晋代: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月究竟有多少功能?在古诗词中大概有三种。

      一、表时间。《诗经君子于役》中写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归?这句诗的意思是丈夫被国君征去服役,将外出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他重聚。这里的不日不月意思是不可以用日月计算表时间长久。同样,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

      二、月还有烘托气氛的功能。李煜的《相见欢》中月如钩两句写登楼所见的景色,抬头新月如钩,低头桐阴深锁,写景逼真而凄情尤甚。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先写作者夜泊秦淮河时所见景色。即寒凉的秦淮河上弥漫着朦胧的水雾,清冷的月色笼罩着沙滩,景物显得凄迷而冷寂。诗人先把人带到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中,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和感染。同时,这暮色迷茫的.景物描写也映衬出了作者凄凉感伤的心境。

      三、月还有达意抒情的功能。借明月抒发感情是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但纵观千古,我最欣赏的还是李白对月的描写。月亮本是无情物,并不能表达任何感情,但李白却赋予明月以生命,使之人格化,把它看成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能传达友情的友好使者。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便是如此。看看天空上明月高悬,光照大地,你和我天南地北各居一方,不能见面,但都可以看见天上的明月,那我就把这一颗关注你的愁心寄给明月,让它时刻陪伴着你,随你直到偏僻的异乡。这里四处漫游的李白没有忘记贬谪途中的友人,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颗诚挚之心,借明月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一种问候之情。李白在这首诗中,对月的构思新奇,对月形象的描写也非常美妙。难怪清代沈德潜在评论这两句诗时说: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杯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这种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新、飘逸的风格特点。

    [阅读全文]...

2022-03-06 18:09:38
古诗中的二百字 - 句子
古诗中的二百字 - 语录
古诗中的二百字 - 说说
古诗中的二百字 - 名言
古诗中的二百字 - 诗词
古诗中的二百字 - 祝福
古诗中的二百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