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古诗二首的歌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古诗二首的歌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古诗二首的歌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古诗二首的歌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24节气,乃中国农耕社会对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的集大成者,有感于先人的智慧,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下了中国24节气歌,不妥之处,就教于大家。
24.《大寒》:大寒不觉寒,岁月*新年。夜深风敲窗,晨起雪候门。小麦欲拔节,腊梅争早春。人勤地不懒,阡陌能变金。
23.《小寒》:小寒雨带雪,霜冻三九临。天空少飞鸟,林间兽噤声。路途行人少,河面有薄冰。唯有稚童戏,笑声可干云。
22.《冬至》:久不见暖阳,冬至忽来临。携孙到校园,观魚池中行。飞鸟落柳枝,鹅嗚惊路人。明知天欲寒,万物更盼春。
21.《大雪》:大雪来时深冬至,叶落草黄鸟鸣稀。北风吹皱柳河水,南雁何日能寻觅。幸有稚童岸边戏,阴霾之中添生机。但愿亲友常相聚,喝酒品茗话东西。
20.《小雪》:晨起轻寒生,草叶霜欲凝。残荷池中立,菊花风里竞。最喜围炉坐,静思可品茗。时光白駒过,大雪将敲门。
19.《立冬》:银杏叶未黄,暮秋菊正香。雨随斜风至,滴面犹似霜。灯火阑珊处,炉火燃且旺。立冬朋辈聚,酒酣岂缺羊?
18.《霜降》:霜降不见霜,深秋仅留影。天高觅雁飞,水浅观魚行。枫叶谁染红?花落只为情。冬日初敲窗,游子早梦春。
17.《寒露》:露重深秋至,荷残菊花黄。 疏雁往南飞,蟹肥丹桂香。登高能望远,亲人可添裳?枫叶红胜火,染成难为霜。
16.《秋分》:秋风秋雨秋夜凉,却道昼夜等分长。本当纸鸢凌空飞,稚童只恐湿衣裳。祭月不见月挂梢,心香一点表衷肠。明日可借吳刚酒?桂花树下也“张狂”!
15.《白露》:一阵秋风一阵凉,残荷摇曵露珠漾。候鸟南去恋旧巢,余喜故地桂花香。
14.《处暑》:酷暑*尾声,初秋欲来临。池塘有鱼跃,田野稻穗沉。农夫耕耘忙,收获闻笑声。种瓜亦得瓜,天道也酬勤。
13.《立秋》:落叶知秋*,池塘水不盈。蝉鸣那有寒?枫叶红不深。阡陌闻稻香,林间听涛声。莫道春花谢,秋菊好迎宾。
12.《大暑》:小暑去半月,大暑忙登场。台风侵沿海,中部沐骄阳。西边泥石流,军民抗灾忙。灾难见真情,团结聚力量。
11.《小暑》:小暑温风至,蝉噪使人慌。闲人寻荫处,农夫田间忙。汗随面颊流,庄稼茁壮长。此时多辛苦,换得瓜果香。
10.《夏至》:田野蛙始鸣,林间蝉初声。晨起雨湿路,傍晚霞更新。柳梢挂初月,人约在黄昏。昼长觉夜短,未睡天已明。
9.《芒种》:梅子黄时雨,田间插秧忙。孩童拾新麦,村妇紧打场。芒种亦芒收,汗水湿衣裳。夏时辛苦日,秋来闻稻香。
8.《小满》:昨夜南风吹,小满今日到。芭蕉叶更绿,布谷枝头叫。苦菜菜虽苦,却可醒头脑。人生追求多,岂可全都要?
7.《立夏》:暮春时节枇杷黄,初夏犹闻樱桃香。卧听窗外淅沥雨,秋后唯愿稻满仓。
6.《谷雨》:谷雨来时樱桃熟,鸟弄桐花暮春风。池塘魚来戏绿萍,林间杜鹃啼血红。
5.《清明》:清明郊外行,繁花艳如霞。春风挽我手,邀吾至农家。白墙黛瓦覆,溪水跃鱼蝦。瓜棚下煮酒,归去日已斜。
4.《春分》:春分夜短昼渐长,莫负三月好时光。杨柳才绿江南岸,亭榭又闻樱花香。一年之际在于春,田园阡陌备耕忙。天道酬勤不人欺,秋收何止谷满仓?
3.《惊蛰》:雷声使蛰惊,桃花艳漫天。春风似剪刀,巧把柳絲裁。早燕掠水飞,晚霞倚山绚。半月瞬间去,春分眨眼来。
2.《雨水》:一场春雨至,万物方萌动。润物细无声,檐滴惊春梦。阡陌草初青,山坡赭变绿。吆牛惊林鸟,晨耕在田中。
1.《立春》:陌上霜凌尙未解,今朝已到立春时。祈盼东风早抚地,吹去雪花见暖日。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唐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
宋 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 唐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小暑六月节》 唐 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学,蟋蟀莫相催。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1.《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主要是节气的,歌颂劳动者的,音乐人李秋林老师改编演唱过,用客家话唱的民谣歌曲,你可以参考他的,或者朗诵的时候直接用他的伴奏作为配乐背景。
还可以用很正常的古筝,古筝曲是万能的,也比较应景。
2.《村居》清代诗人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副初春时美丽景色,有树有烟,有儿童放纸鸢,活泼欢快型的,可以用那种音调比较高的横笛做背景,我记得网游《天下3》里面有一个类似的音乐,貌似是进入江南的时候会有的,《天下3》里面的配乐都很好听,大概有5、6首,你可以找来听听。
3.《所见》 清代诗人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短 歌 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赏析】
曹操这首诗作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时曹操已*定北方,率军南征至长江,与孙权决战。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浪静。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欢宴诸将。酒至兴处,他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短歌行》。《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当时赋诗情景的描写。曹操的这首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读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样的诗句,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渴求贤才的殷切心情;读着“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你会感到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
曹操《短歌行》共二首,此诗为第一首,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为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
二砺古诗词
古诗原文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译文翻译
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
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
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
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
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
注释解释
《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梁父吟》,乐曲名。《蜀志》:“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作者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
戛商音:戛,敲击。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
十年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终于达到目的,洗雪了国耻。
七日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讨救兵请求帮助击退吴国的入侵,痛哭七天,秦国才允许出兵。
昼行句:作者自比饿虎,白天也要出来痛咬敌人。
神州句:陆沉,沉沦,沦陷。
十二首李贺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二首李贺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贺古诗
1、出城——李贺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试万里,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2、梦天——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3、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老夫采玉歌——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5、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6、罗浮山人与葛篇——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7、天上谣——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8、神弦——李贺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湾,神兮长在有无间。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9、秋来——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10、巫山高——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飒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11、帝子歌——李贺
洞庭帝子一千里,凉风雁啼天在水。九节菖蒲石上死,湘神弹琴迎帝子。
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沙浦走鱼白石郎,闲取真珠掷龙堂。
12、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李贺
邺城中,暮尘起。探黑丸,斫文吏。棘为鞭,虎为马。团团走,邺城下。
切玉剑,射日弓。献何人?奉相公。扶毂来,关右儿。香扫涂,相公归。
九月唐李贺古诗词
[唐]李贺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
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
霜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
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李贺主要影响
作品题材
借古讽今题材
一去二三里的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去二三里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去二三里
作者: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译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古诗《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在教学古诗《一去二三里》中,我注重朗读、背诵的'指导。
这首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教学时要多读。要力避对古诗的词句做主动的讲解。否则,不但会破坏诗中形象的完整性,损害诗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会压抑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牢记心中,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理解。
古诗反复吟诵,才能读出韵味来。我让学生通过小声读、齐读、分组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通过范读,教给学生朗读古诗的方法。用轻松、舒缓的语调朗读本诗,让学生体味到一种清新、自然的乡村气息,利用朗读的律动感染学生,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同时根据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辅以手势、动作,学生跟着老师一边吟诵一边做动作,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
读古诗要强调背诵,哪怕学生一时不可能完全理解,但熟读成诵,时间久了,就会逐步理解。因此,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练*背诵有助于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可使儿童在舒缓的读诵、细细的品味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教学中我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再现诗中情境。
诗句描写的情景,通过图画再现出来,就会变得具体可见,能帮助学生感受形象,进入情境。教学本诗,可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情境,这样整首诗的内容变得形象化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也调动起来了。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本诗,还可以让学生各自读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然后动笔画简笔画。学生作画,把诗中描绘的景象形象化了,进入了自由想象的空间,乐在其中。音乐往往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使人心驰神往,所以本课教学如能借助音乐来渲染情境,也是理想的手段。可在教师、学生诵读诗歌的同时播放节奏轻快、行云流水的古筝乐曲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古诗二月二日白居易
二月二日这首诗描写新雨初霁,小草和田畦里的菜都发出了嫩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而十字码头,一群身着轻衫牵着骏马的少年正徐徐走着。诗文抒写踏青见闻,刻画了一派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下面小编收集了古诗二月二日白居易,供大家参考。
《二月二日》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赏析:
公元851年(大中五年)秋,李商隐的妻子王氏亡故。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辟,入幕任节度*,于同年十月撇下幼女稚子,只身远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 ),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幕府生涯。此诗应作于公元854 年,即诗人在抑幕的第三年。
蜀中风俗,二月二日为踏青节。诗的首句“二月二日江上行 ”,点明踏青节江上春游。次句“东风日暖闻吹笙 ”,写江行游春的最初感觉和印象。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旭日,都散发着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笙簧畏潮湿,天寒吹久则声涩不扬,须以微火香料暖笙。东风日暖,笙自然也簧暖而声清了。“闻吹笙”和“东风日暖”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颔联“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写江上春色。如果说首联还是描写刚接触外界事物时一种自然的感受,这一联则是有意寻春、赏春了。花、柳、蜂、蝶,都是春天最常见的事物,是春天生命与活力的'标志,红(花)、绿(柳)、黄、紫,更写出了春天绚烂色彩。但这一联不仅抒写诗人对美丽春色的流连陶醉,而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触动的伤感。“无赖”即“ 无心”,与“有情”相对。花、柳是没有人的感觉和感情的事物,它只按自然规律行事,春天来了,便吐蕊、长叶,在东风旭日中显示出生命的活力,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而不顾人的悲欢哀乐,故源“无赖 ”。蜂、蝶是有生命的动物,春到人间,穿花绕柳,翩翩飞舞,像是满怀喜悦宣告着春天的来临,故说“有情 ”。然而,不管是无心的花柳,还是有情的蜂蝶,它们作为春色的标志,生命活力的象征,又都和失去了生命春天的诗人形成鲜明对照。“无赖者自无赖,有情者自有情,于我总无与也”(姚培谦《李义山诗笺注 》),其实还不止是“无与”,而且是一种刺激。细味“各”字、“俱”字,不难发觉其中透露出的隐痛。诗人写江间春色,写物遂其情,正是为了要反衬出自己的沉沦身世与凄苦心境。何焯说:“前半逼出忆归,如此浓至,却使人不觉 ”。这“不觉”正是诗的蕴藉处。
颈联“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转写长期寄幕思归。元亮井,用陶潜(字元亮 )《归园田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亚夫营,用周亚夫屯兵细柳营事,暗寓幕主的柳姓。虽用典,却像随手拈来,信口道出。他曾说自己“无文通半顷之田,乏元亮数间之屋”,可见诗人连归隐躬耕的起码物质条件也没有。“万里”、“三年”,表面上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际上正是抒写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对照着“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写意 》)、“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初起》)等诗句,不难感到“三年从事亚夫营”之中所蕴含的羁泊天涯的痛苦。
末联“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写新滩流水在羁愁者耳中引起的特殊感受。春江水涨,新滩流水在一般游春者听来,自然是欢畅悦耳的春之歌;但在思归不得的天涯羁旅者耳中,却像是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凉之声,不断撩动着自己的羁愁,所以发出“新滩莫悟游人意”的嗟叹。本是听者主观感情作怪,却说“新滩莫悟”,曲折有致。冯浩说:“悟字入微。我方借此遣恨,乃新滩莫悟,而更作风雨凄其之态,以动我愁,真令人驱愁无地矣。”可谓深得其旨。李商隐许多抒写身世之悲的诗篇,往往以深沉凝重的笔调,绮丽精工的语言,着意渲染出一种迷蒙悲凄的环境气氛。这首诗却以乐境写哀思,以美丽的春色反衬自己凄苦的身世,以轻快流走的笔调抒发抑塞不舒的情怀,以清空如话的语言表现宛转曲折的情思,具有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艺术效果。
古诗二月二日阅读训练及答案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②,三年从事亚夫营③。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
(2)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4分)①描写了风和日暖、笙歌笑语、花柔柳嫩、蝶紫蜂黄的早春景象。(2分)②手法:拟人、对偶(2分)。
(2)(4分)本诗作者的情感由乐而悲,进而由悲而怨。前两联先写欢乐春景;中间一折,抒发悲抑归情;末句再折,转责新滩不解人意,情感变化一波三折。(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3点得4分)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
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十二星歌的古诗
十二古诗二首的歌
含有长歌二字的古诗
古诗一去二里的歌
播放二胡的歌古诗
关于古诗二首的歌
古诗二首的歌曲
唱古诗词的歌初二
古诗对韵歌的第二句
古诗二首最好的歌
读古诗二首的村居歌
过年的古诗二首诗歌
古诗二首歌的名字
古诗长歌行其二的诗意
古诗二首敕勒歌的图画
古诗二首敕勒歌的笔记
古诗代歌四首的第二首
古诗二首和敕勒歌的意义
现代古诗二首花牛歌的诗意
我想听子夜秋歌的古诗其二
渔歌子古诗中的二首诗意
朱熹的十二生肖歌古诗注音
与二十四节气歌有关的古诗
古诗二首的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古诗渔歌子的第二句拼音
有关二十四节气歌的古诗
现代现代古诗二首的诗歌咋写
二十四节气歌古诗的诗意
现代古诗二首的花牛歌的绘画图
十二月歌你喜欢哪一月的古诗
古诗中写荷花的诗词
描写芦苇的古诗词带注解
坦荡胸怀的古诗
关于黄河的杜甫古诗词
初一应掌握的古诗词题
古诗芳草碧连天的诗歌
与春天节气有关的古诗词
含有船的古诗
带有海的古诗大全
自己写的家乡古诗词
古诗词里形容说的字
关于生灵的古诗
浪开头的古诗
形客歌声美妙的古诗词
具有古诗的游戏名字
描写春分时节的古诗
形容古城夜景的古诗
关于下雪的唯美的古诗
古诗里的春
小学寒食的古诗视频
和头发有关的五字古诗
咏柳古诗的词
高中古诗以外的
唐代有关读书的古诗
鸟的爱情古诗词
申论可引用的古诗词
关于赞美鸟的古诗
和春花有关的古诗
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古诗
高中古诗文言的用法
送给离别后朋友重逢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