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代刘向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汉代刘向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汉代刘向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汉代刘向的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人皆知以食愈饥,念莫知以学愈愚。
2、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3、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
4、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
5、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6、受学重问,孰不能成。
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8、学以益才也。
9、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10、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11、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
12、天将与之,必先苦之;天将毁之,必先累之。
13、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14、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读书名言
1、人皆知以食愈饥,念莫知以学愈愚。
2、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3、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
4、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
5、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6、受学重问,孰不能成。
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8、学以益才也。
9、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10、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11、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
12、天将与之,必先苦之;天将毁之,必先累之。
13、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14、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1.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2.智士者,国之器。
3.出言不当,反自伤也。
4.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5.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6.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
7.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8.有机智之巧,必有机智之败。
9.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马。
10.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11.临官莫如*,临财莫如廉。
12.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道者国必危。
13.家有水义之财,测伤本。
14.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15.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辨害治,苟心伤德。
刘向, 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长安,籍贯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易是其主要特色。
1、智士者,国之器。
2、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道者国必危。
3、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4、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5、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6、有机智之巧,必有机智之败。
7、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
8、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9、临官莫如*,临财莫如廉。
10、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辨害治,苟心伤德。
11、家有水义之财,测伤本。
12、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13、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马。
14、出言不当,反自伤也。
15、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1.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2.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3.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胜灾。
4.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6.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7.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8.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9.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辨害治,苟心伤德。
10.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11.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12.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1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14.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
15.有机智之巧,必有机智之败。
16.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17.成大功者不小苛。
18.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19.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20.诚无垢,思无辱。
21.出言不当,反自伤也。
22.存亡祸福,其要在身。
23.多闻善择焉,所以明智也。
2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25.福生于隐约,祸生于得意。
26.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27.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荫也。
28.祸与福相贯,生与死为邻。
29.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30.家有水义之财,测伤本。
31.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32.君子居人间则治,小人居人间则乱。君子欲和人,譬犹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择人在其间。
33.君子择人与交,农夫择田而耕;君子树人,农夫树田;田者择种而种之,半年必得粟,士择人而树之,*时必得禄矣。
34.廉士不辱名,信士不惰行。
35.明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
36.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马。
37.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38.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
39.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40.智士者,国之器。
41.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道者国必危。
42.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43.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44.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45.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46.寨有盍饕之心,而欲不可足。
47.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8.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49.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50.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51.和氏之璧乎?价重千金,然以之间纺,曾不如瓦砖。
汉代时期历史典故
春秋时代的战争不允许*民和奴隶上战场,他们参战但不作战,主要担任扛行李、喂马、做饭这些后勤工作。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成年贵族男子,称为“战士”。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汉代时期历史典故,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指鹿为马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 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 不分,颠倒黑白。
2、萧何月下追韩信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 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 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 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 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3、背水一战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 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 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 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背水一战: 背水布阵,作最后的殊死战斗。指最后决一死战。
4、楚河汉界
历史上,秦朝灭亡后,刘邦、项羽两大军阀为争夺天下发生战争,历时约3年,叫楚汉战争。很长一段时期内,双方互有胜负,谁都无法灭掉谁,于是在公元前 203年,双方讲和,以鸿沟为界划分土地,以西归汉,以东归楚,这就是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当然,后来刘邦背信弃义追杀项羽,最后在垓下灭掉项羽, 统一天下,建立西汉。
5、霸王别姬
楚汉相争,诸侯多叛楚归汉。汉王听从张良等人的计策,与诸侯会合击楚。当时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尽,被汉王军队重重包围。霸王项羽夜不能寐,忽听四面 楚歌同时响起,原来此为张良的计谋。他知道项羽军士都是楚地人,于是便命汉军高唱楚歌,以动摇楚军军心。项羽听后大惊,叹道:“难道汉王已经得到楚地?怎 么他军中楚人这么多?”于是起床,在帐中饮酒。霸王有宠姬虞姬和乌骓骏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见此情况,自知将败,泣泪数行。左右见霸王别姬也都凄然泪下,莫能仰视。
6、张良进履
据传说,有一天,张良在圯上(即桥上)漫步,适遇一年迈老人。只见老人故意把鞋摔下桥底,慢慢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拾鞋!”张良感到太突 然,想上前教训老人,但碍于老人的年纪,不忍下手,只好下桥取鞋。取鞋后,老人又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膝跪于前,小心帮老人穿鞋。事毕,老人非但不谢,反 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5日后的黎明,与我会此。”二次会面,皆因张良迟到而散,第三次张良夜半赴约,先老人一步,老人才 授给张良一本书,对他说:“读此书则为王者师。后10年天下会大乱。13年后你会见我于济北谷城(今山东*阴西南)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很快走了。 张良很奇怪,次日天明一看书,方知书名为《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军师)。张良就日夜诵读此书,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 的"智囊"。10年后果然陈胜起义爆发,13年后张良去谷城,山下确有黄石一尊,老人的预言神奇般地得到应验。这个故事虽属后人虚构,但他赞扬了张良的聪 慧过人。苏轼在《留侯论》中曾对张良的涵养评论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年轻时带剑投奔项梁,默默无闻;后隶属项羽,也只做个郎中,他多次献策以求重用,项羽都未采纳。刘邦入蜀时,韩信弃楚而投汉,依然默默无闻。只任 迎宾小吏,却因犯法被处斩刑,刀口下出狂言,惊动滕公夏侯婴,荐为治粟都尉;是萧何发现了韩信这奇才,但仍未获重用。军至南郑,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 将逃亡。萧何未及请示,便月下追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也逃亡了,刘邦惊怒。过了两天,萧何回来,刘邦且喜且怒,骂道:“你为什么也逃跑了?”萧何说: “我不敢逃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得知他去追韩信,又骂道:“将领们跑了数十人,你没去追,去追韩信,是假的。”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 士无双。大王若只想称王汉中,就用不着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可同您共谋大事的了!”于是劝刘邦选择吉日良辰,斋戒设坛,隆重拜韩信 为大将。一夜之间,韩信从一无名小卒而位冠三军,这就是成也萧何。
后来,韩信运筹帷幄,逐鹿中原,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有人告他谋反。刘邦削了他的兵权。汉十年,刘邦亲征陈稀。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 人与陈联络,家臣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解铃还须系铃人,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 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这是第二次临刑了,他喟叹道:“我后悔没有 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一家三族。这就是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1、封狼居胥。
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此战中霍去病遭遇匈奴左贤王部,以一万的损失数量,斩首虏七万多,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后来封狼居胥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2、故剑情深。
汉武帝时,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又名刘询)出生数月,即逢巫蛊之祸。武帝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奸,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刘据起兵失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刘据的妻妾和三子一女皆死,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劫,被收系郡邸狱,得到了廷尉监邴吉的照顾。
后元二年,武帝病,望气者进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命令使者到京师诸官府狱,杀掉狱中囚犯。邴吉拒不让使者进入,刘病已方得保全性命。后大赦之时,邴吉将刘病已送到祖母史良娣家里。
武帝后来下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上报宗正并列入宗室属籍中,此时皇曾孙刘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掖庭令张贺原是刘据的'部下,他对刘病已极好,自己出钱供刘病已读书。在刘病已长大后,张贺为他迎娶掖庭暴室属官许广汉女儿许*君为妻。许*君是个勤劳贤惠的女子,在刘病已最困难的日子里,不但没有嫌弃丈夫,反而与他相依为命,用自己的柔情让这位落魄的皇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许*君与刘询于公元前75年成婚,前74年生下后来成为汉元帝刘奭,同年刘弗陵驾崩,刘询被拥立为皇帝,许*君进宫后被封为婕妤。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在霍光家族的威逼下要求让霍成君当皇后,连上官太皇太后(霍光的外孙女,刘弗陵的皇后)也如此主张。但刘询没有忘记与自己患难与共的许*君,于是他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他在诏书中说:我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我非常怀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帮我把它找回来呢?朝臣们善于揣测上意,很快品出了这道圣旨的真实意味:连贫微时用过的一把旧剑都念念不忘,自然也不会将自己相濡以沫的女人抛舍不顾。于是他们都联合奏请立许*君为皇后。
3、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一说甘肃民勤 )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4、李广射虎。
李广射虎是记载于司马迁史记里面的故事,原文是: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5、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刘郎的名句_关于刘郎的名句。
浣溪沙?怀刘宾客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汪嘶晓西用是过迹。 ----蒋贺《一说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夜闻马嘶”,体现对长生的执着;金铜仙人“忆君清泪如铅水”,“娇魂从回风,死处悬乡月”,诉说对前朝、故乡的依恋;“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控诉进谗小人的罪恶;“秋坟鬼唱鲍家诗”,一缕香魂在冷雨中凭吊书客,又唱出多少古人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苏小小像在墓内,又似在墓外;像以芳冢为家,又似以钱塘西陵天地为墓,徘徊在人间,她乘着油避车,在夕阳下幽怨徘徊,是对生死之恋的忠贞。 ----梁玉柳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诗词接龙(接秋字)
谁说桃花轻薄?看灼灼其华,为多少佳人赠色。滴清清玉露,羡万株艳蕾流霞。无何春去莫飞,终究鸾枝坠果。于是*仲设谋,东方窃窦,王母宴宾,刘郎题句。况核仁制药,能疗痼疾佐歧黄;条干充刀,可借印符驱厉鬼,准握天机珍丽质,也知季节让群芳。寄言秋菊冬梅,慎勿盲从徒毒友。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夔门水厄瞿塘险,剑阁云横蜀道穷。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琴,一曲长弹发自心。音传出,何处有知音?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今河南洛阳人。中唐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有诗文集《刘宾客集》。一代诗豪刘禹锡的10句传世之作,皆出名篇,值得收藏。
1.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春天树林芬芳,新叶长出催送旧叶落下;江河奔腾长流,前面的波澜腾出地方让后面的波浪涌来超越。诗句显示作者对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积极思考。
2.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人生在世有多少人在此凭吊过,如今世事全非,而青山依旧,没有丝毫改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3.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不要羡慕那阳春三月的桃花、李花开得艳丽;哪里比得上秋天欣欣向荣的桂花,它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实惠——桂花是可以食用的香料。
4.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桑榆:指日落处,比喻年老。不要说日落西山晚景凄凉,那美丽的彩霞尚布满西天。深层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年老而悲观,晚年也是人生的一个美好时期。
5. 门巷扫残雪,林园惊早梅。——刘禹锡《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
门巷残雪尚存,园中早梅已开。描写新春万象更新。一“惊”字极为传神,喻岁月如流,令人心惊。
6. 纳爽耳目变,玩奇筋骨轻。——唐·刘禹锡《秋江早发》。
玩:欣赏。接受爽快的事物,就使人耳目一新;欣赏雄奇的景色,使人飘然欲仙。
7.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
遭到谗言冤屈的人,终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广义地说:只有经历一番艰苦的磨难,才能得到丰硕的成果。
8.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九首》之一。
不要再演奏以前的那些旧曲调了,还是听唱新创作的杨柳枝歌曲吧!意在劝人不要老是沉湎于过去,而要勇于接受新的事物。
9. 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刘禹锡《学阮公体》。
绝不会去学那些弯下腰像磬一般的小人,您可一贫如洗,甑中生尘。
10. 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刘禹锡《萋兮吟》。
名高于人,就会成为流言蜚语毁谤的目标,他们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再有才智的人也难以防范啊!这也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道理
汉代刘向的名句
汉代刘向的古诗
东汉刘向的名言
刘向的名言名句
刘向名言
刘向的名言
刘向说过的名言
刘向的名言警句
刘向读书的名言
刘向的读书名言
刘向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刘向写的古诗
刘向读书名言
刘向说的读书名言
刘向关于读书的名言
刘向写了读书的古诗
汉代的古诗男
写汉代的古诗
汉代飞将的古诗
汉代的古诗19首
汉代古诗的著作有
关于汉代古诗的诗
汉代古诗的特点
汉代的古诗七言
小学阶段的汉代古诗
汉代才女的古诗
汉代关于武的古诗
汉代古诗画的作者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的吗
古诗词以汉代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