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商隐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商隐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商隐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商隐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李商隐名言
1、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李商隐
2、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
3、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李商隐
4、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李商隐
5、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李商隐
6、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李商隐
7、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李商隐
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
9、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李商隐
10、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
1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2、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李商隐
13、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李商隐
1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
15、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16、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隐
17、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李商隐
18、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李商隐
19、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李商隐
20、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
2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
22、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李商隐
23、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
24、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
25、望断*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李商隐
26、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树水精盘。——李商隐
27、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李商隐
2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李商隐
29、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李商隐
30、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李商隐
31、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
32、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李商隐
33、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李商隐
34、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李商隐
35、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李商隐
36、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
37、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李商隐
38、曾是寂寥香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李商隐
39、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李商隐
40、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李商隐
41、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李商隐
42、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李商隐
43、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李商隐
44、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
45、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李商隐
46、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李商隐
47、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李商隐
48、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李商隐
49、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
5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李商隐名句
1、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4、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5、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6、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9、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10、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11、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12、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13、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14、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15、望断*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16、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17、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1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0、贾化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21、曾是寂寥香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22、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23、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24、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25、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26、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27、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28、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29、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30、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31、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3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3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4、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35、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36、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3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38、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39、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40、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4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2、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後归魂。
43、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44、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45、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46、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4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9、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5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好句摘抄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精选的李商隐名言名句大全,如果觉得不错就请收藏一下,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2、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4、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5、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8、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9、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0、愁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11、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12、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3、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14、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7、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8、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19、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20、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1、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22、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23、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明。
24、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25、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26、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27、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28、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29、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
3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1、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後归魂。
32、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33、望断*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3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5、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36、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37、贾化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38、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39、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40、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41、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42、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43、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44、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45、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46、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47、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48、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49、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50、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李商隐的名言名句(精选50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商隐的名言名句,欢迎大家分享。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4、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东郎即*为诗相送》
5、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五绝登乐游原)
6、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7、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五律晚晴)
8、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七律无题二首)
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绝夜雨寄北)
10、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11、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12、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3、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14、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15、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16、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17、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18、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19、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20、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21、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
22、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23、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24、贾化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25、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26、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27、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28、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9、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30、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31、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32、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33、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34、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35、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36、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37、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9、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4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41、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42、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4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5、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46、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47、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48、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4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为有》
作者: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注释:
1、云屏:以云母饰制的屏风。
2、凤城:京城。
3、衾:被子。
译文:
云母屏风后,
锁着无限娇媚的人儿;
京城寒冬已尽,
我还害怕春宵难捱。
呵,
为什么我嫁个佩戴金龟的夫婿?
辜负了锦衾香帐,
为早朝将侬撇开。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宦家少妇闺怨的。首句点明官宦人家,云母屏风,人儿娇媚;二句写寒冬去尽,春风送暖,气候宜人,然而不得贪眠晏起;第三、四句,写因为丈夫在朝内为官,每日必须早起上朝,自己仍是孤零寂寥。“无端嫁得金龟婿”,语浅意深,春情春怨,和盘托出。这首诗与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都是异曲同工,八度和弦。
李商隐的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吧,诗的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那么什么样的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的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宿骆氏亭寄怀崔雍》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3、《春雨》
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4、《无题》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5、《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6、《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无题》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化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花,一寸相思一寸灰。
8、《无题》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逢。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香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9、《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屡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0、《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晚晴》
深居府夹城,
春去夏犹清。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释
⑴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⑵“初闻”两句: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晋书·乐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按:“水接天”之水,一说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华如水。则此句乃言秋空明净,月色澄清。
⑶“青女”两句:《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谢庄《月赋》:“集素娥于*。”李周翰注:“常娥窃药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婵娟:左思《吴都赋》:“檀药婵娟,玉润碧藓。”吕向注:“檀药婵娟皆美貌。”斗婵娟即比美。
译文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赏析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韩碑》
作者: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豸区][豸区]生罴。
不据山河据*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子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颂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注释:
1、元和天子:指宪宗李纯。
2、轩:轩辕氏,即黄帝;
3、羲:伏羲氏。
4、法宫:路寝(皇帝治事之所)正殿。
5、日可麾:用《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这里比喻胆敢反叛作乱。麾:通“挥”。
6、斫:砍。
7、武:韩弘之子韩公武;
8、古:李道古;
9、通:李文通。
10、无与让:即无人可及。
11、濡染:润湿。
12、赫:声威昭着;
13、淳熙:淳正、光明。
14、胝:胼胝,手脚皮肤的老茧。
15、封禅:古代帝王宣扬功业的一种祭祀仪式。
译文:
元和天子唐宪宗的姿质神圣英武;
他是何人呢真可与黄帝伏羲媲美。
曾发誓洗雪列代祖宗的奇耻大辱;
坐定法宫中接受四夷的朝拜臣服。
淮西蔡州的奸贼割据了五十多年;
宛如狼生生罴暴臣代代相继。
《霜月》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释:
1、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2、“初闻”两句: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晋书·乐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按:“水接天”之水,一说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华如水。则此句乃言秋空明净,月色澄清。
3、“青女”两句:《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谢庄《月赋》:“集素娥于*。”李周翰注:“常娥窃药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婵娟:左思《吴都赋》:“檀药婵娟,玉润碧藓。”吕向注:“檀药婵娟皆美貌。”斗婵娟即比美。
翻译: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
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
我登上百尺高楼,
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
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
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赏析: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m.ju.51tietu.net)(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