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关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226) 说说(112) 名言(93) 诗词(1k+) 祝福(37) 心语(879)

  •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赏析)

  • 传统节日
  •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记忆。勤劳勇敢、祀祖敬长、和睦邻里、热爱生活……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入到生活中,直到今天,这些节日文化依然在沿续。

    正月初一,就是元日。元日,还有元旦、岁日、岁旦、朔旦、正旦、正日、新年等多种称呼。

    元日不仅是新年的第一天,还是新月的第一天,还是新日的第一天,此称为“三元之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读到这句,总能感受到蕴藏在诗句背后的那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只有卸下昨日的包袱,才能挺直脊梁面对新的朝阳。

    《元日》

    南宋·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的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热闹繁华的景象。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不输唐代,且看辛弃疾这样写道: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这天,雨后刚晴,青草和菜芽都借着雨水不停的生长着。游春的少年们骑着马,在渡口排成了行,可见出来游春的人真的很多。

    《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岳

    春潮昨夜没*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二,春雨过后,花儿半开。元宵远去,社日新来,花树新开,燕子归来,何必要不开心呢。从此只好好报答天地赐予的美景,和儿女承欢膝下,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寒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旧时在清明节前的一两日。

    民间认为,寒食节来源于对介子推的纪念,其淡泊名利、宁死不屈、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受到推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阅读全文]...

2021-12-14 11:03:09
  • 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读后感

  • 经典
  •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感学期的选修课就这样匆匆的告于段落了,我感慨。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我们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中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素质

    格物致知,发展社会经济

    而我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知识,因为传承让我们更加理性的了解历史而发展会要我们更加理性的创造未来。

    因为文化影响着后来者,后来者又传承、修正并补充着文化。

    在历史进程中,文化在碰撞中*稳地发展与进步着,波澜不惊。

    而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我们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即使有所涉猎可能也会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

    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

    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

    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当当网买,没就订购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归纳为三点:1、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纵览中国的历史可知,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影响制约着政治,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因而它是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

    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间人为先。

    具体而言它包括“民为贵”、“君为轻”的基本政治理想;关注百姓现世的人伦生活;追求一种道德伦理的人本关怀三个层次。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神之间,坚持以人为本位,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而将宗教和鬼神信仰置于其后。

    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是一种具有浓重道德色彩的人本关怀,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特征。

    这种人本主义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人际关系中来定位。

    每一个人,从他诞生,便进入了一个五伦的社会关系之网中: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妇、兄弟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有其行为典范与道德模式,这就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恭,朋亲友信。

    整个文化所关注和努力的,也就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每个人则在这样一种人伦关系中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履行自己的责任。

    它更重视个人对于群体的义务和责任,而不十分重视个体精神的自由与独立,也不大重视每一个体自身的权利。

    2、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着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承,有着深邃辩证精神的范畴。

    就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言。

    在民族兴旺发达,昂扬向上的昌盛时期,士子的情怀中总洋溢着一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汉唐将士的积极戌边,在诗文中俯拾皆是。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海县清一,寰宇大定”的宏伟抱负,“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豪迈气势……在民族危亡、外族入侵的关口,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总是激励着人民顽强不屈地进行反侵略、反压迫的英勇斗争。

    [阅读全文]...

2022-03-26 06:32:46
  • 宣传传统文化节日的标语(中国传统节日宣传标语)

  • 节日,传统节日
  • 1.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以我文明新貌,共庆新春佳节。

    3.惊喜换购,实惠你我。

    4.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促进社会稳定。

    5.老龄工作要以老年人为本,面向社区,面向基层。

    6.春满人间民泰安。

    7.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8.只有像关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公婆,才可能使自己的父母得到同样的关爱。

    9.万水千山“粽”是情,“粽”意我的欧洲杯。

    10.快乐赛龙舟,赛出你的精彩。

    11.民族节日,普天同庆。

    12.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13.喜迎国庆,欢度中秋。

    14.莫忘读天问和离骚。

    15.削*山岭铺大道。

    16.祝全市人民:新春快乐,*安吉祥,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17.给老年人温暖和亲情。

    18.华人欢度万荣春。

    19.情满月圆,举国同庆。

    20.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

    21.情系端午,礼表爱意。

    22.尊老,敬老,养老,爱老,助老。

    23.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

    24.鹊向龙年报好音。

    25.十五团圆合家欢,中秋月饼话神仙!

    26.荟萃八方精品,奉献一片爱心。

    27.举家团圆,唯有中秋。

    28.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自己。

    29.营造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环境。

    30.双节连壁、喜庆回馈——共和国生日烛光里的中秋浓情。

    31.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那满天的清辉,遍地水银,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

    32.欢度春节,祝福万家。

    33.张灯结彩欢度佳节,**协力共创伟业。

    34.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35.新年伊始,向各行各业的建设者致敬。

    36.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37.庆中秋、迎国庆、送大礼。

    38.顾客至上,*价第一。

    39.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花好月圆人团聚,祝福声声伴你行。朋友:中秋快乐!

    40.一点公心秋月明。

    41.关心老年人生活,发挥老年人作用。

    42.中秋恒久远,月圆永留传!

    43.用浪漫做皮;用温馨做馅;幸福做蛋王;懂得品味的人不需要多,最好只有你一个!

    44.超时代的消费,超时代的享受。

    45.龙萦华表冲霄汉。

    46.欢欢喜喜过节**安安过节。

    47.喜迎中秋节,共圆合家梦。

    48.端午节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49.庆佳节,创新业,夺取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胜利。

    50.关心老人关爱老人关怀老人。

    51.礼情款款,欢度佳节。

    [阅读全文]...

2021-12-14 03:32:10
  •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好词好句子30条

  • 经典
  • 1.广泛宣传。要大力宣传系列教育活动的经验和成果,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共同营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2.启发儿童知识的书,帮助孩子认识人性——人类心情的书

    3.This time I will introduce Tang Poetry to you which is of great help in learning Chinese(全国Ⅰ卷)

    4.课堂教学是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请问《意见》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哪些具体措施?

    5.日,*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于学*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毛群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郎维介绍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6.You’d better make full preparations before class and h*e a brief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which makes it easy for you to go through the class(全国Ⅰ卷)

    7.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take my proposal into consideration(上海)

    8.英雄在我心中。通过宣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英雄革命家书,走访革命后代,举行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引导学生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英雄,关爱英雄,传承和弘扬无私无畏精忠报国的英雄精神。

    9.通过*台提供的技术监测手段可以提高长效监管质量。在线培训监管的用户群庞大*台众多,传统的人工管理很难做到全覆盖监测。*台通过互联网接口动态采集各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日志,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培训行为进行智能研判,对可能存在违规行为的培训提示告警,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监管人员工作量,提升监管工作质量。

    10.I think all of us should mind our beh*ior in public places(福建) 我认为我们大家都应该注意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

    11.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12..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定位和目标重新设计拓展活动部分。

    13.传唱爱*曲。围绕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这一主题,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爱*曲校园传唱活动,深情自然融合地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激发广大学生爱国热情,涵养爱国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14.确保安全。要加强安全防范,落实安全措施,强化安全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可为学生购买必要保险。

    15.世纪年代出生的我,在考大学并非主流的背景下,幸运地在年成为一个偏僻的江南水乡小村第一个和至今唯一的女大学生,后来又是至今第一个和唯一的女博士大学教师。但是,在我的学位事业生活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岁月里,我的内心却承受着远不如农村早年生活充实的精神荒漠。只觉得心灵漂泊,被一片苍茫包围着,不知道为了什么兜兜转转。

    16.I kept practising until I became confident enough to challenge the good *ers (浙江)

    17.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18.有扎实学识,敬畏自己的专业,视专业为自己的生命,做专业的开拓者,积极承担课堂之外的工作,对本学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方法。

    19.根据历年的录取情况,学校在哪几个省份的录取分数线最高?

    20.款高颜值又美味的蛋糕甜品,撩拨了无数人的味蕾,你吃过没?

    21.If there is anything that I can help you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tell me(全国Ⅰ卷)

    22.Now I'm glad to tell you there will be a Chinese papercutting exhibition held by our school(全国Ⅱ卷)

    23.天里,来自全世界的大*员,在赛场上交流了技艺,在赛场外增进了友谊,在邮轮大运河村上体验了“独一无二”的村民生活,并对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体育人文有了更多了解。正如很多选手所言:那不勒斯大运会让我们有了许多第一次和“独一无二”的体验,这些都将让我们终生难忘。

    24.多年前,我们上小学时没有大堆作业,没有电子玩具,有的只是无拘无束的玩耍。数学老师留着一头短发,总会像变戏法一样把一些枯燥的数字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指引我们走进数学王国。我数学学得并不好,却期待那一个个故事。语文老师那漂亮的粉笔字钢笔字至今记忆犹新。更难忘的是作文课,他总会把我们放出教室,跑向校园,奔向田野,捉蚂蚱,看蛐蛐……返*室时,教室里只听见笔尖沙沙的流淌声……体育老师更是“大胆”,带领我们玩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后,就大手一扬,我们立即就像关闭很久的小鸡满校园里狂欢疯跑喊叫,到处是欢乐,处处是笑声。如今还依稀记得那一个个阳光浓似花生油的日子,碎碎的阳光透过密密的杨树叶,洒落一地的欢乐……

    25.剪纸可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之一呢!它具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竟可以创造出那一张张惟妙惟肖的艺术品,真使人叹为观止。看着那一张张令人眼花缭乱的剪纸,我的思维不由不得飞向幻想的王国……

    26.多年前,作为“传统支教者”的潘江雪来到四川阿坝州马尔康藏区,她看到了偌大的学校里,学生纷纷逃课前去挖虫草,当地家长根本不相信读书有什么用。为防止学生逃跑,学校让学生住校,然后锁上门,老师半夜睡在操场看着。

    27.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

    28.Not only will our club's works be dis*ed but we also h*e a valuable set of papercutting created by a famous artist of this field(全国Ⅱ卷)

    29.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30.对我来说,剪纸是一种享受。双眼盯着花样,一剪一剪,像是用剪刀剪出心里的话儿,那剪刀铰纸时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像美妙的音乐,在这美妙的音乐里,可爱的动物“活”了,美丽的花“开”了……以前好动的我总坐不住,自从喜欢上剪纸后,竟然可以头也不抬地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朋友说我有点儿“痴”了。

    [阅读全文]...

2021-11-29 21:37:26
  •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古诗

  • 传统节日,元宵
  •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阅读全文]...

2022-02-09 06:30:44
  • *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 文化
  • *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五千年浩瀚文明史,留下的不只是岁月的印迹,更多的是数不清的文化资源。下面小编收集一些*的传统文化,戏称为大家认真阅读!

      一种精神——茶道精神

      君山银针、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云南普洱茶……这些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树叶"以其色、香、味俱全的特质赢得了众多外国人的心。绿茶的清淡、红茶的幼滑、普洱的愈存愈香……品完之后回味无穷,清香留在唇齿间。这都是*茶叶所独具的魅力。除了舌尖的诱惑之外,饮茶所浓缩的*人的处世态度和精神追求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这就是茶道精神,值得*向全世界推荐。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

      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茶道的终极追求。顺其自然,无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不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一两好茶、一壶沸水、一套古韵犹存又契合茶叶特性的茶具,一个洒落阳光的午后,煮一壶好茶,看茶叶在沸水间上下翻腾,最后静静沉落,凝练成最适宜的颜色,清香溢满心间。就像是看人生起伏,繁华过后见真淳。掬一杯好茶,满足味蕾,更体会*人的智慧。如此之魅力,如此之精神,怎能不向全世界展示?

      一种音乐——*传统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是用*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出来的。十大古曲、各种传统乐器、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等,*传统民族音乐有着庞大的体系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岁月积淀和总结中形成了专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特色。从西周开始民间就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流行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嵇康临刑前弹奏绝唱广陵散,白居易诗歌"犹抱琵琶半遮面",*古代的音乐总是与文学联系在一起,总是带有那么一些诗意的内涵。

      *民族音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每类音乐又各有多种体裁、形式、乐种和作品,如歌曲又有古代歌曲和民间歌曲之分;民间歌曲中又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歌及多声部歌曲等不同的体裁;同是山歌,又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点。

      *古琴曲《流水》曾被美国人刻成曲碟用卫星发到太空,可见传统音乐在国外也颇受吹捧,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们本土创作的中西混搭的音乐在外国并不受欢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向世界推荐的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

      *许多古曲,不仅旋律优美,曲子背后还有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例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我们把民族音乐推向世界,重点推荐的民族音乐所独具的中华文化魅力和民族精神内涵。例如"和"的思想。

      一种"china"——瓷器

      China就是*的意思,英国威廉王子大婚,婚礼上的瓷盘也是*制造。瓷器作为*古代超高技艺的一个表现形式应该作为重点的推荐对象。

      *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垂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的发明不仅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凝聚了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更蕴含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瓷器在汉唐以后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当时*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且对其他国家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为世界人民所认识,获得"瓷国"的美誉。

      同时,瓷器还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它是*对世界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作出的一项重大且不可磨灭的贡献。

      瓷器所蕴含的独特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不仅展示了*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技艺的高超,也对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瓷"作为展现*文化的代表推向世界当之无愧。

      一种诱惑——饮食

      智慧的*人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烹饪技艺,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从外延看,*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从影响看,*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值得向全世界推荐。

      一种戏曲——昆曲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代表作"之名确实当之无愧。

      600年前,昆曲诞生在江苏昆山一带,以宋词音乐为基础,融合了江南民歌小调,唱词则主要来自当时文人的创作,同样也沿袭了唐诗宋词的创作传统,用诗一样的语言去抒**感,就如江南的园林一样,都是当时*文人精心营造的艺术生活典范。

      昆剧是*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昆曲音乐属于曲牌体,运用曲牌多达两千多种,行腔优美,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昆剧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谐和,载歌载舞。

      昆曲的兴衰和士大夫地位有密切的关系,士大夫的文化修养,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品位,他们的闲适生活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之士大夫内心深处含有对社会对人生的哀怨、悲凉感受,使得昆曲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

      明末清初的昆曲鼎盛时期,文人把它作为一种交流方式,亲自表演、演唱、写剧本、设计舞蹈。文人把*的文化传统和*俗都融入到昆曲当中。因此,今天当我们听到和看到昆曲的时候,一方面是欣赏昆曲的表演本身,另一方面则可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因为感动,因为魅力,因为独具特色,所以值得我们大力推荐。

      一种震撼——*功夫

      *功夫源远流长上千年,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更因其浓厚的神秘色彩而为中外所瞩目。事实上,*功夫亦因一代巨星李小龙的一系列动作电影而大放异彩并风行全球,里面所展露的*拳脚功夫,更受到国际间高度的重视,使中华民族特有的武功推向了世界,成功的打响了*功夫这块金字招牌。

      *功夫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讲求礼、苦、超越。首先讲求礼,练武的人首先是知礼,为了制止打人,而不是为了打人。苦,要求练武的人要有吃苦耐劳精神,不仅要练武吃苦,而且要在工作中,生活中,都要有一种心理的承受力。具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超越则讲求说练武的人,不是一介武夫,而是和绅士一样的更重的是,还要有一种超越自我的能力。

      *功夫是*武术和*气功的一种统称,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人类自身的肢体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一种特殊的极具价值的体育运动方式。

      *功夫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

      *功夫的神秘面纱:七大拳系,诡秘的暗器,武学的种种境界,独特的武林江湖,*人独有的武侠情结以及所衍生的武侠文化。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

      一种智慧——儒家文化思想

      *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年来,儒家学说做为*学说的主流学派,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异彩,独领风骚,74位诺贝尔得奖者及工作者一致呼吁,人类若要在下一个世纪能生活和发展,必须学*2500多年前的孔子的儒家思想,才能安享人类和*美好的生活。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历来以思想政治方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尽管形态不一,但儒家思想还是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儒家文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至今还在人类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儒家思想讲求"和"、讲求"天人合一",追求一种通过对天、地、人的融会贯通而达到的的"道"。讲求阴阳变化,追求"中庸"的和谐。不管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人合一"思想等都在探讨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有益的借鉴。我们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思想内涵,都值得我们向全世界推荐。

    [阅读全文]...

2022-04-16 20:19:11
  • 书法——*传统文化

  • 书法
  • 书法——*传统文化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书法,肯定对各类书法都很熟悉吧,借助书法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书法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书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猜灯谜、包饺子、舞狮、剪纸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的书法了!因为*的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书法是我国的瑰宝。爸爸告诉我,历代书法家有: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他们被称为书法四体。爸爸曾经带我去看过书法展览,有些写得方方正正的是楷书,有些写得龙飞凤舞的是草书。虽然有些我看不懂,但觉得很漂亮。爸爸说,*的毛笔书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所以我有空就向爸爸学*写毛笔字。我体会到一个小小的点,看起来简单,写起来却很难。要是握笔的姿势、用笔的力度不对,字都写不好的。看来写毛笔字也是一门学问。

      我为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骄傲,为*古老的书法艺术而自豪。我爱*的书法!

      我喜欢书法,喜欢练字。在学*书法的道路上,我付出而了艰辛,收获了喜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推荐了我去学校的书法班。

      起初,由于对书法的喜爱和冲动,我在书法班的学*十分刻苦,一有时间,就开始练*。但是,时间久了,这种枯燥。单调的学*让我感到厌烦,很想放弃书法的学*。每当我看到学校墙上挂着一幅幅的书法作品时,我真的很想,很想有一天,那墙上挂着我潇洒的字迹,于是,我决定我一定要努力练*,不经一番风霜苦,那哪得腊梅吐清香。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又一次展出,一次又一次比赛,让我充满信心,为自己感到自豪,这不完全靠我自己,还靠老师的精心教导,老师,谢谢你!

      辛苦的劳动让我有了收获,收获的喜悦也给我带来了学*的动力。现在我对书法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了。它令我陶醉,让我在淡淡的墨香中享受了书法的乐趣;它让我欣喜,让我在勤学苦练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我家的相册里,还保留着一张照片,上面有一个小女孩怀里抱着一张奖状,那是我的一张令人难忘的获奖照片。每当看到它,“学书法”那一幕幕就浮现在我的面前,酸、甜、苦、辣、咸、一起涌上了心头,在我学书法的过程中,就尝到了这些滋味。

      那是在一天的`中午里,我吃过午饭后,就到爸爸的书房里,看到爸爸桌子上摆着一幅字。我走*一看,看到了一个个刚劲而端庄的字,非常传神。这时,我疑惑起来,爸爸的书房里什么时候有这幅字的呢?于是,我马上就跑到了客厅里问爸爸,说:“爸爸,你书房的桌子上什么时候有了这幅字?”爸爸笑着答道:“那是我昨天下午刚写的。”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你写的字太漂亮了。你以前是学书法的吗?”爸爸说:“当然是啦!不然,我怎么会写出那么漂亮的字呢?怎么?你也想学?”我高兴的点点头,爸爸说:“那好吧。”于是,我就下定决心去练书法了。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觉得练书法很有趣。于是,我的学*劲头很足。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我就开始觉得有点厌倦了。因为每天练来练去都是这几个字,反反复复,而且我觉得我的书法和原来也没有什么变化。一天,我再也忍不住了,于是我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练了。”爸爸说:“为什么不想练了?”我说:“都练了一个月了,我觉得我的书法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根本没有效果。”爸爸说:“你以为一时半会儿就能练出像我这样的书法吗?我是用了两年的时间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练出来的。”我听了后,很惊讶,居然要用那么多的时间才练成。我听了爸爸的话,受到了启发:作为爸爸的女儿,我也一定要学*爸爸的精神,像爸爸一样坚持不懈,不肯放弃地去练书法和做任何的事情。

      经过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被老师推荐去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因此,我非常高兴,喜悦的同时我也懂得了: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肯努力付出,不放弃的话,就一定能够有很大收获的。这就是我学书法得到的启发。每当我看到那张照片,我就会更坚定自己的信心,我可以努力做好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阅读全文]...

2022-07-19 21:15:58
  • 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言)

  • 名言,优秀
  • 1. 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3.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 春日忆李白)

    5.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6.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7.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8.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9.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1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13.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4.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6.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1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8.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1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0.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王冕·墨梅)

    2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2.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2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24.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2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26.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27.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唐·白居易·琵琶行)

    28.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29. 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0.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3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2.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3. 潮**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3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35.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6.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3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8.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9.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唐·杜甫·蜀相)

    40.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41.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

    42.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4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44.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5.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4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4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8.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50.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阅读全文]...

2022-07-01 08:47:03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 句子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 语录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 说说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 名言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 诗词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 祝福
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