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易经典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周易经典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周易经典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周易经典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周易名句
1、君子以果行育德。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4、见险而能止,智矣哉。
5、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6、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7、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8、劳尔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0、乐天知名,故不忧。
11、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12、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13、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14、君子以致命遂志。
1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16、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17、几事不密则害成。
18、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19、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20、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2、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2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4、蒙以正养,圣功也。
25、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26、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7、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28、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29、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0、君子以朋友讲*。
31、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32、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33、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34、君子以恐惧修省。
35、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36、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37、君子以反身修德。
38、君子以自昭明德。
39、君子以正位凝命。
40、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4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4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4、乐天知命,故不忧。
45、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46、君子以立不易方。
4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48、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49、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50、君子以同而异。
周易名句
1、君子以果行育德。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4、见险而能止,智矣哉。
5、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6、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7、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8、劳尔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0、乐天知名,故不忧。
11、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12、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13、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14、君子以致命遂志。
1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16、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17、几事不密则害成。
18、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19、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20、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2、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2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4、蒙以正养,圣功也。
25、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26、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7、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28、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29、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0、君子以朋友讲*。
31、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32、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33、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34、君子以恐惧修省。
35、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36、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37、君子以反身修德。
38、君子以自昭明德。
39、君子以正位凝命。
40、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4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4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4、乐天知命,故不忧。
45、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46、君子以立不易方。
4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48、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49、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50、君子以同而异。
《周易》乾卦原文及翻译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易》乾卦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原文】
(乾下乾上)乾(1):元亨,利贞(2)。
初九(3):潜龙勿用(4)。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5)。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6),夕惕若厉,无咎(7)。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8)。
九五:飞龙(9)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10)。
用九(11)::见群龙无首(12),吉。
【注释】
(1)乾是本卦标题。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2)元亨、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表明是两个吉占。元亨的意思约等于大吉。利贞的意思是吉利的贞卜。(3)初九是本卦第一爻名称,以下“九二”、“九三”等也是。“九”代表阳性“——”,“六”代表阴性“——”。一个卦画由六爻组成,从下向上排列,依次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如“六三”、“上六”、“九二”、“上九”等。它们都是表示爻的阴阳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4)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④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勿用:不利。(5)见(xian):出现。龙:龙星。田:天田。大人:指王公贵族。(6)君子:指有才德的贵族。乾乾:勤勉努力。(7)夕:夜晚。惕:敬惧。厉:危险。咎:过失,灾难。(8)或:有人,指贵族。跃在渊:跳进深潭。(9)飞龙;龙星。(10)亢:龙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星。有梅:不吉利的占筮。(11)用九:乾卦特有的`爻名。《易经》的乾卦和坤卦都多一爻(坤卦为‘用六),专门表示这两卦是全阳、全阴。“用九”表示乾卦的全阳爻将尽变为全阴爻。(12)群龙:等于说卷龙。龙卷曲起来就见不到头。(1)乾是本卦标题。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2)元亨、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表明是两个吉占。元亨的意思约等于大吉。利贞的意思是吉利的贞卜。(3)初九是本卦第一爻名称,以下“九二”、“九三”等也是。“九”代表阳性“——”,“六”代表阴性“——”。一个卦画由六爻组成,从下向上排列,依次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如“六三”、“上六”、“九二”、“上九”等。它们都是表示爻的阴阳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4)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④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勿用:不利。(5)见(xian):出现。龙:龙星。田:天田.大人:指王公贵族。(6)君子:指有才德的贵族。乾乾:勤勉努力。(7)夕:夜晚。惕:敬惧。厉:危险。咎;过失,灾难、(8)或:有人,指贵族。跃在渊:跳进深潭。(9)飞龙;龙星。(10)亢:龙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星.有梅:不吉利的占筮。(11)用九:乾卦特有的爻名。《易经》的乾卦和坤卦都多一爻(坤卦为‘用六),专门表示这两卦是全阳、全阴。“用九”表示乾卦的全阳爻将尽变为全阴爻。(12)群龙:等于说卷龙。龙卷曲起来就见不到头。
【译文】
乾卦:大吉大利,吉祥的占卜。
初九:龙星秋分时潜隐不见,不吉利。
九二:龙星出现在天田星旁,对王公贵族有利。
九三:有才德的君子整天勤勉努力,夜里也要提防危险,但最终不会有灾难。
九四:有些大人君子跳进深潭自杀,并不是他们本身的过失。
九五: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对王公贵族有利。
上九: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
用九:卷曲的龙见不到头,是吉利的兆头。
【解读】
把天上的星象同人间世事的吉凶联系起来,对此作出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解释,并且进一步把天象看作神的意志的体现,对天顶礼膜拜,这是*古人的思维*惯。那时没有天文望远镜,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在西方,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到16、17世纪才有较大发展),按古人的思维*惯,绝不可能把顶礼膜拜的对象当作认识、研究和探索的对象。在今天看来简单明了的自然现象,对古人来说意义却非同寻常。神的意志通过自然现象表现出来,便成为对人的行为举止的启示。大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超出人们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事物,都可以按这种“天人感应”的思路来解释。这样一来,人们的行为举止就有了依据。掌握着财富、权力、知识的王公贵族需要这样,普通的*民百姓也需要这样。
天文望远镜早把自然奥秘和神的实质看透了,但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某种精神支撑,却是天文望远镜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大可不必再像古人那样信奉“天人感应”的教条,也不信上天只对“大人”、“君子”显灵。然而,好人得好报,上天保姑善良的好人们,恐怕是许许多多善良的普通人宁可坚信的理想吧!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吉人自有天象”,不也很好吗?
周易全解之归妹卦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周易全解之归妹卦相关内容。
【原文】
(兑下震上)归妹(1)征,凶。无攸利。 初九:归妹以姊(2)。跛能履。征,吉。 九二:眇能视(3)。利幽人之贞(4)。 六三:归妹以须(5),反归以娣(6)。
九四:归妹愆期(7),迟归有时(8)。 六五:帝乙归妹(9),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10)。月几望(11),吉。 上六:女承筐(12),无实。士刲羊(13),无血。无攸利。
【注释】
(1)归妹是本卦的标题,归妹的意思是少女出嫁。全卦的内容是记述姊妹共夫的婚俗。“归妹”是卦中多见同,也与内容有关。 (2)以:当。娣:女弟,即妹妹。 (3)吵:目盲。 (4)幽人:囚徒,这里指家庭妇女。 (5)须:用作“娶”,意思也是女弟,即妹妹。 (6)反归:被休弃回娘家。
(7)愆期:过期。 (8)时:待。 (9)帝乙,殷纣上之父。 (10)其君:这里指君夫人。袂(mei):衣袖,这里代指嫁妆。 (11)几: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12)承:捧着。承筐:捧着装祭品的器具。 (13)刲(kui):割,宰杀。
【译文】
归妹卦:出行,凶险。没有什么好处。 初九:姊妹一同出嫁。脚跛却能行走。出行,吉利。 九二:眼瞎了却能看见。有利于女子婚嫁的占问。 六三:姊妹一同出嫁,后来又一同被休弃返回娘家。
九四:出嫁时超过了婚龄,迟迟不嫁是有所期待。 六五:殷帝乙把女嫁给周文王,妹妹的嫁妆比姊姊的还要漂亮。婚期选在将*月中,吉利。 上六:新娘捧着祭品的筐,但筐里没有东西;新郎提刀杀羊,但羊没有出血。没有什么吉利。
【读解】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正如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没有什么可讨论的。然而,怎么娶法,怎么嫁法,却是有讲究的。观念不同,赋予婚嫁的意义便有所不同,采取的方式也就不同。
“归妹卦”让我们看到的是群婚制的遗俗:女子到了出嫁年纪;便带着嫁妆,带着妹妹一同嫁到夫家去;被休弃时,也连同妹妹一起回家,并提到了殷纣王之父帝乙将女儿嫁给周文王的史实,说明这种姊妹共夫是有所据的。女子嫁到夫家三个月之后,要举行祭祀仪式,新娘献上黍稷等进行祭奠,新郎则宰羊献牲,甚是隆重。据考证,这种婚俗到了西周之后的春秋时代,仍很盛行,被叫做“媵”(ying)。
卦中的记述采取了现实和梦象交织的手法。初九交爻的“跛能履”,九二爻的“眇能视”以及上六爻都是梦占。这是否包含有这样的意思:出嫁对女子来说是个人生的转折点,在这喜忧交集的时刻,总是充满了各种想象和幻想?即使作者没有这意思,现实情况多半会如此。
扩展:
成书背景
*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成书时间
成于西周
顾颉刚关于《周易》卦爻辞制作年代的考证结论,认为周初作。李学勤也认为顾颉刚此文“推定经文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为学者所遵信,可以说基本确定了《周易》卦爻辞年代的范围,是极有贡献的”。
成于战国
大多学者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易传的成书问题,自欧阳修《易童子问》与苏轼之后,数百年来已经罕有人再信是孔子所做了,钱穆、顾颉刚、冯友兰、郭沫若、李镜池等等海内外的学者名家均断定司马迁《史记》的说法不足信。其称易传为孔子所做,若非司马迁之误,就必是汉儒刘歆所伪窜。根据《易传》的内容来看,应是在孟子、荀子的性命天道之学出现以后的作品,有明显的黄老道家与阴阳家色彩。
成于西汉
顾颉刚根据箕子和康侯两条卦爻辞,指出《周易》卦爻辞为文王所作的传统说法不可信。顾颉刚继《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之后作《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是对其所说《周易》卦爻辞所无的观象制器故事的专门考论,意在证明《系辞传》观象制器章讲到古史帝系人物的话是西汉后期人的说法。
关于《系辞传》与《世本》的关系,胡适指出,“《世本》所据传说,必有一部分是很古的,但《世本》是很晚的书,《系辞》不会在其后”,“《世本》不采《系辞》,也许是因为《系辞》所说制作器物太略了,不够过瘾。《系辞》那一章所说,只重在制器尚象,并不重在假造古帝王之名。若其时已有苍颉沮诵作书契之传说,又何必不引用而仅泛称‘后世圣人’呢?”
周易作者
《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否定孔子作《易经》的大学问家很多,如欧阳修、龚自珍。当代学者钱玄同精心考据后认为“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断言:“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清儒家学者几乎一边倒认为“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康有为则认为:“凡‘六经’皆孔子所作”。
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名称由来
马王堆帛书
《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英文中TheBookofChanges的译文就是取此义。
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和《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至今,仍然没有严格区分。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传之不同,称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为《周易古经》,称注释《周易古经》的十篇著作(易传)为《周易大传》。
内容解说
卦爻《易经》由本文的“经”和解说的“传”构成。“经”由六十四个用象征符号(即卦画)的卦组成,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
一:爻,卦画的基本单位为“爻”,爻分奇画与偶画,奇画由一条长的横线而成“—”,俗称“阳爻”;偶画是以两条断开的横线而成“--”,俗称“阴爻”。每一卦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画偶画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按易天地人三才观,初、二爻代表地,奇画为刚偶画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画为义偶画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画为阳偶画为阴。所以用“阳爻”“阴爻”称谓奇画与偶画,是泛阴阳论的表现。
二:卦画(卦的符号),即由六条“—”“--”奇偶画爻组成。
三:卦名,顾名思义即前面卦画之名,如“坤”“复”“既济”等。
四:卦辞,在卦名后,对六爻的综合总结,如“元亨利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等。
五:爻题,即爻位名称,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置及奇偶画性质,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数起,分别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为九,“--”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六:爻辞,指单条爻的说明、描述文辞,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条爻辞,如“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同一卦六条爻辞间相对独立、相对静止但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表示不同时间、阶段事物的发展状态,以构成完整的发展、发生过程即全卦六爻整体内容总结—卦辞。
七:上卦与下卦和内卦与外卦,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经卦重之演变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所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五、上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为“下卦”或“内卦”。如“复”卦,上“地”下“震”,内“震”外“地”,“谦”卦为“坤”上“艮”下,内“艮”外“坤”。
曾仕强 《的秘密》经典语句 一集:何谓易经 1.人有三圣,世有三古。
2.无外,其小*。
《吕氏春秋》 3.宇宙密码的三把钥匙: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卦;孔子《十翼》。
4.学*《易经》的意义: 一、可以纠正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
二、易经有神秘性道德性。
三、求同存异。
第二集:何谓阴阳 5.白天为阳,晚上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手心是阳,手背是阴;右手是阳,左手是阴;大拇指为阳,其他四个手指为阴;阳是奇数,阴是偶数;头是阳,脚是阴;阴阳是相对的,是不断变化的,是不可分割的。
6.有真就有假,有假就有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
7.大拇指为阳,但是有两节,阳中有阴;其余四指为阴,但是有三节,阴中有阳。
8.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9.只要顺乎自然,你不必那么操心,不必那么忙碌,你身心都很健康,你会过好日子,这就是《易经》。
10.人的两只手一共有二十八个节,天上有28星宿,都在你掌握之中。
11.学易经,先学道理,把道理搞通了,就不会走火入魔,就不会被人家欺骗,就不会上当吃亏。
12.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同时讲两句话的人。
例如:不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礼让为先;当仁不让。
13.阴阳的三个重点:1)阴阳是相对的;2)阴阳会变动;3)阴阳合一。
14.“我亲眼看到我才相信”这句话是不对的,因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非常非常有限。
15.做人,不可以圆滑,但一定要圆通。
16.阳代表一种理想,阴就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把它兑现,去把它实践出来。
17.天底下的变化就是一个阳一个阴,阴阳到底是一还是二
中国人的答案是:亦一亦二。
一分为二,二合为一。
合一是指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18.阴阳就是一体两面,如影随形。
19.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20.中国人之所以叫中国,就是因为他一定要中,而中就是太极。
太极是万事万物的总源头。
21.孔子说“吾道以一贯之”,这里的“一”就是中、就是仁、就是太极。
22.一阴一阳就叫中、就叫仁、就叫太极。
23.仁是最核心的东西,天地万物都有仁。
越多越好
《周易》名句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 象》2、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 3、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彖》 4、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乾·文言》 5、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坤·文言》 6、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象》 7、 天地感而万物生,圣人感而天下知*。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
《咸·》 8、 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益·象》 9、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革·彖》 10、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信息,而况于人乎
《丰·彖》 11、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既济·象》 12、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系辞上》 1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系辞上》 14、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大盛,生生之谓易。
《系辞上》14、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大盛,生生之谓易。
《系辞上》 15、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 之外而应之,况其迩者乎。
出其不善,千里之外而为之,况其迩者乎。
《系辞上》 16.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如臭如兰。
《系辞上》 17. 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化而载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谓之事业《系辞上》 18.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19. 天地(绕丝)因(绕丝)温,万物化醇。
白居易名言
1、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2、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
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
4、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7、惊风吹起塞鸿群,半拂*沙半入云。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10、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荫。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
11、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12、*易*人,人心归之。
13、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14、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裳寒谁与共?
15、乐往必悲生,泰来犹否极。
16、临官莫如*,临财莫如廉。
1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8、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19、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
20、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21、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22、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23、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24、渔一陽一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2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6、傅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2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9、劝君少干名,名是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一身火。
30、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3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3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
33、巧言构人罪,至死人不疑。
34、昭一陽一殿里恩一爱一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35、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3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7、浔一陽一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8、一道残一陽一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9、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40、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1、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4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3、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一娘一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4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6、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47、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48、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一爱一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49、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50、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存《白氏长庆集》。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长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你知道他的哪些名言呢?一起来看看吧
1、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2、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5、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6、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8、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白居易《夜雨》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1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1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1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1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17、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18、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19、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白居易《太行路》
20、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
2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周易名句
周易名句取名
周易名言名句
周易名句经典
周易名言
周易名言警句
周易的名句
周易中的名句
周易里的经典名句
周易中的经典名句
周易中的励志名句
周易经典名句
周易的名言
白居易名句
周易的句子
周易句子
周易的经典名言
白居易名句大全
周易语录
周易摘抄
白居易名言名句
周易经典名言
兰周易的古诗
望月有感白居易名句
赞美周易的古诗
周易的古诗词中
周易经典语录
周易的古诗必有余庆
毛不易名言
白居易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