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记名言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礼记名言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礼记名言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礼记名言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正已而不求于人。
3、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6、“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7、仁者莫大于爱人。
8、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9、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2、择不食之地而葬 。
1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4、其德薄者其志轻。
15、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
16、“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17、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18、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
19、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
20、仁者义之本也
21、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
22、择师不可不慎也。
2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 。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5、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2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7、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28、学然后知不足。
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0、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3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33、古之建国,教学为先 。
3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5、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36、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37、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38、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39、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40、风俗弊坏,由于无教
4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42、量入以为出。
4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5、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
4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 。
4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48、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49、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50、古者为政,爱人为大 。
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礼”。它的作用体现在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培养民族精神两方面。《礼记》为古代士者必读之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作为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内容包罗万象,文字生动流畅,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中华礼仪之美!
0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
解读:礼节贵乎有来有往。只有往而无来或其有来而无往,都是不外乎礼数的。在国家与国家,团体与团体,人与人,朋友与朋友的交往中,礼节上很重视有来有往,互相都应采取同样的态度和礼仪规格,*惯上称之为“礼尚往来”。
02.“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解读:君子在别人面前举止应慎重,容点要端庄,不要说错话和说不该说的话。几句可用以劝人要谨言慎行,对人不要说不该说的话,也不要做不该做的事,免得授人以柄,招致非议。
0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 礼记·曲礼上》
04.“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解读:君子爱人依照德的标准,小人爱人则对人姑息纵容。
05.“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解读:君子身处上位,不作威作福,欺凌处于下位的人。处在下位,不巴结奉迎处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作为而不去苛求别人,那么就不会产生怨恨。
0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
解读:“大道”系指上古时代所遵循之道,“天下为公”系指天下是大家的,不是那个人、那个党、那个派所独有的。
07.“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08.“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解读:学*是无止境的,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要时刻注意谨慎言行,不能懈怠!
09.“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解读:有仁德的人用财富来发展、成就自身,没有仁德的人则利用自己的身心去聚敛财富。
10.“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
解读: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学问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只有认识到了自己对某些知识困惑不解,然后才能奋发自强。
礼记名言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礼记
4、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5、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礼记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量入以为出。——礼记
8、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9、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礼记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12、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
13、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礼记
14、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15、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 。——礼记
1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
18、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
19、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20、风俗弊坏,由于无教。——礼记
2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2、择不食之地而葬 。——礼记
23、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礼记
24、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25、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
26、仁者义之本也。——礼记
2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28、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
29、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礼记
3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
31、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
3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 。——礼记
3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34、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
35、其德薄者其志轻。——礼记
36、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37、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
38、古之建国,教学为先。——礼记
3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4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41、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
4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4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
4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45、古者为政,爱人为大。——礼记
46、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
4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
4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司马迁
2.求学贵于博,求道贵于要.——司马迁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
4.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5.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6.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7.民人以食为天.——司马迁
8.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9.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顺祀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有刑罚之辟,有攻伐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命,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有不至,则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是以*无不听,远无不服。----《史记》
10.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11.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1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3.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司马迁
14.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5.商君列传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史记》
16.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17.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18.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1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0.以权利合者,权尽而交疏。
21.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司马迁
22.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
2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24.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25.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司马迁
2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礼记的名言警句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礼记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礼记
4、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5、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礼记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量入以为出。——礼记
8、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9、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礼记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12、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
13、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礼记
14、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15、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礼记
1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
18、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
19、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20、风俗弊坏,由于无教。——礼记
2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2、择不食之地而葬。——礼记
23、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礼记
24、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25、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
26、仁者义之本也。——礼记
27、古者为政,爱人为大。——礼记
28、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
29、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礼记
30、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31、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
3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礼记
3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34、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
35、其德薄者其志轻。——礼记
36、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37、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
38、古之建国,教学为先。——礼记
3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40、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
41、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
4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4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
4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1、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诚。史记《游侠列传》
译文:人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要果断,已经许下的诺言一定要真心实意的去履行。
2、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译文:灾祸傍依着福祉,幸福隐藏着祸害。
3、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译文: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一大堆不重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诽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
4、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史记《太史公自序》
译文:孝的初始境界是侍奉自己的双亲,中层境界是侍奉自己的国君,最高境界是修身立命。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译文:桃树李树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8、兴必虑衰,安心思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译文:兴盛时要考虑到衰败,*安时要想到时刻都会有危难。
9、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译文:太阳中午以后就会偏斜,月亮圆满以后就会亏缺。
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大丈夫甘愿为了解赏识自己的人而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译文:人本来就有一死的,要么死的比泰山还重,要么死的比鸿毛还轻。
12、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能实行某种道理的人,并不一定就能说清楚,能说清楚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的去实行。
13、飞鸟尽,良弓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译文:飞鸟被捕完了,良弓自然要收藏起来。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15、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译文: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
16、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史记《孟尝君列传》
译文:事物发展有他必然的归宿,人情事态有他本来的面貌。
17、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宴列传》
译文: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m.ju.51tietu.net)人们也会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1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报任安书》
译文: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理顺明白从古代到现在的变化迁移,成就自己的独立完善的理论着述。
2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译文:身在军营帷帐中制定策略,能在千里之外的前方战场上取得胜利。
2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2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译文: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23、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齐太公世家》
译文: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燕子和麻雀怎么会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
25、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凶悍的家奴。
26、骐骥之局襡,不如驽马之安步。史记《淮阴侯列传》
《礼记》礼记·曲礼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礼记》礼记·曲礼,希望对你有帮助!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
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
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孝子不服闇,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
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将适舍,求毋固。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者,阖而勿遂。毋践屦,毋踖*,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
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
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
奉*如桥衡,请*何乡,请衽何趾。*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
若非饮食之客,则布*。*间函丈,主人跪正*,客跪抚*而辞,客彻重*,主人固辞,客践*,乃坐。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将即*,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
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坐必安,执尔颜,长者不及,毋儳言,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毋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王。
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
侍坐于所尊,敬毋余*,见同等不起,烛至起,食至起,上客起,烛不见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屦,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侍坐于君子,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
侍坐于君子,若有告者曰:少间愿有复也,则左右屏而待。
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敛发毋髢,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乡长者而屦,跪而迁屦,俯而纳屦。
离坐离立,毋往参焉,离立者不出中间。
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
嫂叔不通问,诸母不漱裳。
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
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
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父子不同*。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
故日月以告君,齐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其别也。
双城记名言精选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经典的名言很是熟悉吧,名言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综合浓缩,简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双城记名言精选,欢迎大家分享。
1、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
2、有些书,其封底和封面是最为精华之部分。
3、在遇到梦中人之前,上天也许会安排我们先遇到别的人;在我们终于遇见心仪的人时,便应当心存感激。
4、分离许许多多的结合,就构成了生活。
5、爱你的人如果没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那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
6、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某个人,你是他的整个世界。
7、家是一个名字,一个非常强大的字眼。它比最为强大的魔法中,巫师说过,神灵回答过的字眼,都更加强大。
8、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过于,他*在身旁,却犹如远在天边。
9、不要为那些不愿在你身上花费时间的人而浪费你的时间。
10、准确地说,建设性和创造性之间的区别是这样:建造的'事物只能建好后被人所爱;而创造的事物尚未问世就受人喜爱。
11、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12、内心有心弦,但最好不要颤动。
13、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微笑吧,为你的曾经拥有。
14、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正直下地狱。
15、在别人身上浪费一日,并非在自己身上浪费一天。
16、时之圣者也,时之凶者也。此亦蒙昧世,此亦智慧世。此亦光明时节,此亦黯淡时节。此亦笃信之年,此亦大惑之年。此亦多丽之阳春,此亦绝念之穷冬。人或万物具备,人或一事无成。我辈其青云直上,我辈其黄泉永坠。当时有识之士咸谓人间善恶或臻至极,亦必事有所本,势无可绾。但居之*之可也。
17、要有一颗永不变硬的心,一付永不厌倦的脾气,以及一种永不受损的风格。
18、世界有阴影,但亮光在对比下显得更强。
19、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20、如果你爱一个人,随遇而安,让他/她自由的飞,如果最后他/她还是回到你身边,那就是命中注定的。
21、对所爱的人隐瞒任何事情,都不是我的本性。既然我的心房都已经打开,嘴巴就不能关上。
22、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值得让你这么做的人不会让你哭泣。
23、这是我一生中最乐意做的事,这里是我最好的安息之所。
24、在世界上为他人减轻负担,任何人都有所作为。
25、值得去赢得和被赢得是这样一颗心:这颗心一旦赢得,可上刀山,可下火海,永远不变,无所畏惧。
26、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史记名句》,愿对您有所启发。
史记名句
1、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诚。史记《游侠列传》
2、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4、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史记《太史公自序》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8、兴必虑衰,安心思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9、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史记《刺客列传》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2、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3、飞鸟尽,良弓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5、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6、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史记《孟尝君列传》
17、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宴列传》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史记李将军列传》
1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报任安书》
2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2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23、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齐太公世家》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5、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史记《李斯列传》
26、骐骥之局襡,不如驽马之安步。史记《淮阴侯列传》
27、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8、不飞则已,一飞惊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2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史记《李斯列传》
3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想信您读完史记名句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名言名句,愿您喜欢。
1、神必藉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
2、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5、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6、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7、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8、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9、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10、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1、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
12、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1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4、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5、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16、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17、父之爱子,乃生而行之乎。
18、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19、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20、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21、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2、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23、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24、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25、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
26、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27、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
28、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29、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30、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思盗,骄思乱。
31、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32、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33、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34、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
35、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
36、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37、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38、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39、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40、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41、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42、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43、妻者,齐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
44、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45、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
46、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47、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48、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49、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50、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51、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礼记名言名句
礼记名句
礼记名言名句大全
礼记名言
礼记的名言
礼记中的名句
礼记经典名句
礼记中的千古名言
礼记诚信的名言警句
礼记大学名句
史记名言名句
古诗礼记的名言意思
昆虫记名言名句
西游记名言名句
鲁滨孙漂流记名言名句
读书笔记名言名句大全
日记名言
史记名言
山月记名句
学记名句
西游记名言名句摘抄
西游记名言名句大全集
核舟记名句
达康**名言
史记名言警句
鲁滨逊漂流记名言名句
史记名句
南柯记名句
老友记名言
星游记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