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恭王府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恭王府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恭王府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恭王府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恭王府的诗句
(第一首)
花萼亭台绿水新,数竿幽篁静待风。
重楼一许闻古调,回廊三折出怪石。
日辉雨润逢老树,月影茶香侵旧荷。
只是贵人移驾处,空余燕舞渡婆娑。
(第二首)
南来燕子舞频纷,月映藤萝色不均。
水绕廊回怜曲径,风消雨住怕生尘。
梦中似我还非我,心底花痕复泪痕。
一部红楼千个傻,谁人真解雪芹君!
(第三首)
恭王府邸路幽深,怒放棠花醉客人。
蝶至蜂拥寻旧梦,莺歌燕舞唱阳春。
繁枝树影遮晴日,馥气香风夜色沉。
什刹湖边景如故,朱楼黛瓦落缤纷。
(第四首)
豪华宅邸恭王府,建筑犹如宫殿雄。
楼阁串连中轴线,园林不避外来风。
庄严肃穆高规格,私密神奇精做工。
藏宝敛财金满屋,和珅自尽福还空。
(第五首)
满汉争锋山复关,长城万里勿须还。
并来东土八千里,输却西洋二百年。
光绪宫藏多变卖,中山遗训未真传。
海棠深处流歌板,疑是红楼诗酒船。
(第六首)
京华何处是华园? 曲径通幽*海边。
画栋雕梁思旧日, 楼台水榭看新天。
六重府邸炉烟暖, 九曲回廊水色寒。
王府豪宅仍似旧, 悠悠岁月换人间。
(第七首)
寻幽探秘恭王府,银殿轩然气象殊。
华楼玉苑显以往,翠锦嘉园示当初。
无缘皇位清史改,有为三朝展未足。
洋务工教复兴举,毁誉功过费评书。
(第八首)
府里繁华岁月长,五分清史叙凄凉。
鱼附天龙肴盘里,貅仆牝雉陷泥塘。
春去牡丹无颜色,夏深桃李难为娘。
有福不在福碑上,愧煞明园好景光。
(第九首)
王宅复旧梦依稀,殿宇还原魄乃泣,
朕弟亲王悬玉辇,微臣小宠下皇旗,
曲槛斗拱深难测,汉壁荷池浅易弃,
正道人间无永乐,周而复始主仆迷。
(第十首)
揽银罗玉聚脂膏,盖世深藏岁岁高。
纳福怡情闲走马,到时换卯猛衔刀。
烟云过眼西风冷,雪雨敲窗后世豪。
梦是人情方觉暖,非身之物逊蓬蒿。
王府井小吃街美食攻略
传说中,每个城市都有几条专门给外地人吃的美食街,一如重庆磁器口、南*庙、成都锦里、西安*街、武汉户部港、上海城隍庙……帝都自然不甘示弱,王府井、南锣鼓巷、簋街~~每一条美食街都各具特色,至于名气,国内外游客来北京,不到这些地方去一趟,那一定是过意不去的。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王府井小吃街美食攻略。
尽管如此,北京本地人或长时间生活在北京的人,说到吃,如果不是来北京旅行的朋友提出特殊要求,基本上很少到这些美食街觅食,可是问题在于,游客也是对美食有要求的啊,像我,去南京就特别喜欢逛夫子庙、去重庆就特别喜欢逛磁器口、去厦门就特别喜欢逛台湾小吃街……所以这些名气么么哒的美食街的美食,真的一无是处吗?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昨天,点点和沈一点一众吃瓜助手,到王府井小吃街进行了一个下午的美食旅行~~真是一件嗨森的事啊。从地铁口出来,进入人流中,好久不见,夕阳的余晖照在主街上,王府井一如既往的美~~
此时,街上出现频率最高的美食,一定非冰糖葫芦莫属了,这应该是一对夫妻,看上去很想吃糖葫芦的样子。
去王府井小吃街之前,我们逛了一圈商场的'地下美食广场,本想能否发现一些新事物,然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饮食……和你在任何一个商场美食城里吃到的食物,并没有什么区别。
出了美食广场,商场里各种各样的帝都特产~闪花眼↓
还是来正经的吧,去王府井小吃街,尽管昨天不是周末,但王府井小吃街还是人头攒动,并没有任何人少的趋势,如果你没有来过王府井小吃街,或是来了但有些东西没敢吃,小沈帮你试试看啊!
↓↓↓
·油炸蝎子·
大家对油炸蝎子应该比较熟悉,这玩意儿算是城市美食街的网红级食物了,之前在许多美食街里看到过,但真心下不了口↓
昨天是第一次吃它,鼓起勇气下了个嘴,嗯~~口感还不错,香香脆脆的,就是一般油炸肉食的感觉。但价格太贵了,25块钱一串,一串三个蝎子,问了档口的小哥,他说“蝎子一千多块钱一斤呢”……
价格:25元/一串,一串3个蝎子
推荐指数:☆
·油栗子·
吃完蝎子来传说中正宗的怀柔油栗,大大的栗子*整的摆在一起,十分壮观,15块钱一斤,我们买了10块钱的,由于这是冰冷的熟栗子,摊位上可以现场微波炉加热,加热后栗子会出油。
连剥了几颗,都有些不新鲜或坏掉的痕迹,忍着吃了一口,大概是微波炉打得不透,里面有点冰冷、硬,栗子还是普通栗子的味道,但这种体验感,就算是作为一个游客,也是太差了点。
价格:15元/斤
推荐指数:不推荐
·冰糖葫芦·
小助手们在冰糖葫芦面前站了好久,想吃冰糖葫芦,于是我们买了一串山楂糖葫芦,8块钱,重要的是,味道的挺好,酸酸的热糖浆,新鲜的山楂,咬一口,在栗子那里受的伤瞬间治愈,樱花丸说,“这是我在北京吃到的最好吃的糖葫芦”,整体来看,冰糖葫芦算是王府井小吃街上的良心小吃了。
价格:根据水果种类和形状大小,6~8元不等
推荐指数:☆☆☆
·春卷·
这算王府井小吃街里比较低调淳朴的一种食物了,一块薄饼里面包着以豆芽为主的蔬菜,放在热锅上烙,10元一个,咬一口,里面的豆芽热烘烘的,薄饼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整体很清淡,如果其他吃腻了,可以来一个这个。
价格:10元/个
推荐指数:☆☆
参观恭王府心得体会(精选5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恭王府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来北京游玩的这几天,就数今天游恭王府的收获最大。不仅学*到了许多不知道的知识,更体会到了只有全面地了解历史及历史人物,才能更加公正、客观的评判一件事或一个人。
众所周知,恭王府是和珅的家。参观恭王府,也就是来到了和珅的家。提起和珅,我的脑海里想到两个词:王刚,贪官。电视剧里,王刚是我对和珅的形象知觉,但事实上,和珅一米八的高个,眉清目秀,皮肤皙白,与王刚判若两人。“千古第一贪”是历史对和珅的代名词。他曾称,皇帝有的他要有,皇帝没有的他也要有。在恭王府,我看到的银銮殿(皇帝有金銮殿),绿琉璃瓦(在古代,皇亲国戚才配用绿瓦,寻常百姓用灰筒瓦),比故宫大两倍的后花园就说明了这一点。
游历在恭王府,我体会更深的是和珅的聪明。据说,和珅的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来到和珅家的人一定和我一样好奇他把钱都藏哪了。原来,他家有一后罩楼,50多间房屋连成一排,达160多米长,和珅把宝贝藏在了楼的墙体里面,并采用各式各样的窗户,以标记宝贝的不同种类。这在旁人是根本看不出来用意的。恭亲王府内,随处可见蝙蝠形状的雕刻物,“蝠”是“福”字的谐音,代表福气、福运。经过考古学家考证,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然而,恭亲王府的第一万个福即“万福”,则是拓在巨石上的“福”字。
相传,当年孝庄太后年老病重之时,极其爱戴她的皇孙——康熙帝。康熙皇帝为了治好太后的病,想尽了各种方法,最终在高僧指点下,用自己的字为太后祈福。康熙帝闭门三天,苦思冥想,大笔一挥,写了一个“福”字。写完之后,他自己惊呆了——这个字苍劲有力,十分潇洒。细一看,竟看见了多个词组:多田,多子,多才,多寿……这个字不仅保佑了孝庄太后的多福多寿,更保佑了爱新觉罗家族的世代昌盛,同时,也为偷了此字的和珅带来了万福。既然“天下第一幅”如此神奇和珍贵,为什么在和珅被抄家或是后续的时代,没有被其他人占去,而继续留在恭王府呢?原来,信奉风水的人都认为,北京城有两条龙脉,一为故宫的土脉,另一为后海、北海一线的水脉。和珅真是聪明绝顶,他把此字正好放在了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即龙脉上,因此风水极好,无人敢动。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游恭王府,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博大精深,更看到了和珅不一样的一面。
我去过很多地方,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莫过于恭王府了。
恭王府原来的主人是天下第一的大贪污的官——和珅。和珅为什么要叫天下“第一”大贪污的官呢?因为,那时候和珅的财富可以让全*人过上十年生活。你说他多贪呀?
恭王府当然非比寻常,走,我们去瞧瞧吧!进了恭王府,首先看到一块很大的石头挡住了前面所有视线。那块石头代表把一些不好的事挡住。走过那个很大的石头,我先看到的是一个小池塘,里面的水浑浊,已经几年没换水了,旁边是棵榆树,秋天,榆树的果子会掉在池塘里,样子很象铜板,和珅想把钱留住,所以不换水。池塘的形状很象一个蝙蝠。蝙蝠是满族人的一种吉祥物。再往后就可以看见假山,假山是房山的青石堆砌而成,那是从南方运来的呀!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好的交通工具就用人力运。冬天把水洒在地上结冰,巨石在冰上滑动来运输。如果没有水了就在路边挖水井,你说他们多苦呀!走过了青石我们就到了望月台,那里就是中秋节和珅一家赏月的地方。下民望月台就直接到了康熙为孝庄皇太后写那福字碑的地方。本来以前就有人知道和珅家有康熙写的那个福字碑的事了。就算有人知道和珅家有那个碑也不能拿下来。因为这个福字在山洞里面。如果把它拿出来,整座山就会塌掉,就很不吉祥。
古时候的人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没有电视,没有音响,所以只能听戏。我们也去听了一场。没有扩音设备我们仍然听得很清楚,为什么呢?因为戏台下埋了九口大缸。所以无论你坐在哪里都能听见。我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修造这么好的`戏台,是多么了不起呀。
这个和珅可真聪明,但就有一点不好,他是天下第一大贪污的官。如果是清官,也许我会很崇拜他,也许还会拜他为师呢!
我们来到了恭王府。这儿以前是*第一大贪——和珅的府邸。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恭王府吧!
和珅深得皇帝宠爱。为什么呢?因为皇帝的爱妃死前,皇帝曾在她的耳朵上点了一滴血。结果和珅的耳朵上也有一点朱砂痣。说巧合也不是巧合。所以皇帝非常宠爱和珅。
和珅在当时是天下第一美男子,也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可他当上了贪,贪得还不是一般的多。比尔盖茨的钱多吧?和珅的家产比比尔盖茨的钱还多30%!而且,他的财产从不让别人过问。恭王府里面有一栋有二层楼高的房子,窗户上画着许多图案。窗户就窗户呗,画什么图呀?那图对和珅的作用可大了,他一看窗户上是什么图案,就知道里面藏得什么东西了。
恭王府里面有很多黑色的墙,墙里面是空的。和珅就通过一些机关暗道把财宝都放进去。
当初和珅把康熙亲自写的福字压在了双龙戏珠的假山下。如果要取走就得把龙推掉。当时的皇帝都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所以也就没人取了。
和珅这么有才能,可惜用在了贪污上。要是他能用才能在建设国家,那该多好哇!
你们知道恭王府的第一个主人是谁吗?是和珅。和珅不是王爷可是他为什么会住在王福利边呢?因为他的儿子娶了钱隆皇帝最小的女儿,所以和申根乾隆皇帝是亲家关系。
恭王府是我国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合院建筑群。 进入恭王府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殿。你们知道我这个大殿叫什么名字吗?皇帝的大殿叫金銮殿,所以和珅就把自己的大殿取名为银安殿。银安殿绿瓦红柱是恭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的事件或者重要的节日时才能打开。银安殿往后走会看到一个边湖,这个湖的形状是一只蝙蝠的样子,所以取名福池,是祈福的意思。
恭王府里有三绝,下面我们先来介绍第一绝:后罩楼。后罩楼是和珅藏金银财宝的地方。后罩楼是自东到西一排106米的二层楼房,总共有108个房间,后罩楼的墙壁是1。2米厚。墙壁中间是中空的,和珅用它来藏一些自己的宝贝。和珅为了区分每个房间的宝贝,所以每个房间他都做了标记。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做标记的吗? 是每个房间后面的窗户形状各异来区分。
恭王府的第二绝是西洋门。全国只有两个这样的西洋门,第一个是在圆明园,在清朝的时候已经被英法联军给破坏掉了。恭王府的这个西洋门是唯一一个保存完整的。西洋门是由汉白玉做成的一座拱门,是园子里面的唯一一座西洋建筑。
福字碑在恭王府假山下面的秘云洞里面。此福字是康熙皇帝铅笔书写,所以此福子非常的珍贵。这个福可以分解为:多、子、才、田、寿,意思是多子、多才、多田、多寿的意思,堪称天下第一“福”。
恭王府经历了清朝的鼎盛而至衰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恭王府规模宏大,威严气派,我仿佛能感受到恭王府当年的辉煌。
"明天早上,我们要去的地方有恭王府......""耶!太棒了!前两天就听导游一番有声有色的介绍了,便十分期待!
期盼已久的时刻到了!我们进了恭王府---和珅曾经的家!这可不是普通人的家,那真是硕大的豪宅啊!它有六万*方米,分富丽堂皇的府邸和幽深秀丽的古典花园两部分。府邸在前,由很多的四合院组成,分东、中、西三路,严格的中轴线贯穿其中。花园在后,和府邸一样的三路布局。
我觉得和府的花园,不仅古典幽美,渊源也很多,很是令人难忘与回味!
恭王府的花园朗润园,环山衔水,廊回路转,别有洞天!这其中的"故事"更是令人嘘唏。中路以御书"福"字碑为中心,有独牙峰、绿天小隐、蝠池、蝠厅;东路有大戏楼。圆中还有座藏宝阁,和珅的宝藏便藏在这阁的墙里。那怎么分辨呀?狡黠的和珅想了个办法:把窗户做成不同形状!比如:圆窗户这儿代表这段墙有珍珠!方窗子则表示里面有玛瑙......园中还开挖了一个蝠状的水池,旁边种着榆树,风一吹,榆树的果子榆钱落到池子里,代表有福又有钱!和珅自己住的寝居,则雕刻着许多蝙蝠,大大小小9999个呢!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和珅不多雕一个蝙蝠为"万福"呢!原来呀,康熙皇帝曾在一块石头上(现在和珅花园的假山里)写下"福",康熙帝一生只为别人写过三个字,这个"福"字就是其中一个!这不,加起来就是"万福"了!我们还特意排队摸了摸"福"字,沾了沾福气哩。
这园中的翠山碧水、曲径幽台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宅园多桀的如烟往事。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可是当时少有的文武全才,虽然贪污是他最大的过错,不是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么!和珅长得十分像当年死去的年贵妃,所以很得乾隆帝的宠爱,还把自己最小的女儿和孝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
我们透过窗子往里看,那里应该是和珅的起居处,他那楠木椅子镶满了贝壳,精美无比,到现在也是完好无损!和珅当年犯下的二十条罪状之一便是:他的家具用了当时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的材质!后来的嘉庆皇帝看在公主的面子上,饶了他的家人,只是"赐令自尽"......
这命运多桀的"和第",也真真是"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啊!如今,则代表着*瑰丽的王府文化,吸引着中外诸多的游客!
既空泰山木,亦罄天府赀。——岑参《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草庐对》
五灵华,晓玲珑,天府由来汝府中。——病狂人《歌》
虬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杜牧《题青云馆》
艰难天府解,去掇喜还悲。——魏野《送臧奎赴举》
薄赋归天府,轻徭赖使臣。——王维《送元中丞转运江淮》
霍第疏天府,潘园*帝台。——骆宾王《和孙长史秋日卧病》
眈眈天府间,偃仰谁敢同。——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
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刘长卿《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薄税归天府,轻徭赖使臣。——钱起《送元中丞江淮转运》
天府登名后,回看楚水清。——皎然《岘山送裴秀才赴举》
数日闻天府,山衣制芰荷。——皎然《太湖馆送殷秀才赴举》
天府来相辟,高人去自由。——李频《送凤翔范*》
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李峤《城》
天府鹿鸣客,幽山秋未归。——姚合《寄马戴》
庙略已调天府实,国征方觉地官尊。——杨巨源《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
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汪洙《神童诗》
定都天府国,推功归奉春。——贺铸《留侯庙下作》
登于天府,维王是崇。——《政和鹿鸣宴五首·思乐泮水》
赋税充天府,歌谣入圣聪。——刘得仁《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娄登天府献和璞,玉工过眼珉夺真。——杨万里《送王长文赴上庠》
向来姓名到天府,市人莫笑渠尘土。——杨万里《题潘彦政叔侄濯缨斋》
姓名登天府,纸价高帝城。——杨万里《赠尚献之》
征西天府,重九令节。——苏轼《龙山补亡·征西天府》
尽言恩宠冠当时,天府丹书未逾此。——高启《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歌》
安得甘霖蠲诏相并来,尽使枯氓醉天府。——王叔承《黑雪行苦旱遣闷》
醉天府,歌且舞。——王叔承《黑雪行苦旱遣闷》
神州应东井,天府擅西秦。——薛蕙《长安道》
石壁斜临玄武湖,中开天府贮民图。——顾璘《武皇南巡旧京歌·石壁斜临玄武湖》
韶华自合留天府,御气谁期洽*臣。——于慎行《元旦赐门神挂屏葫芦等物岁以为常》
月毫霜札来天府,玉馔金茎出帝厨。——顾清《岁晚园居追忆史馆容台旧事有述·石渠严秘许观书》
神皋奠天府,风气固以完。——王祎《长安杂诗·自昔天子宅》
僰童巴舞贡天府,桃笙賨布输邛崃。——宋琬《栈道*歌为贾胶侯尚书作》
岁时遗缯絮,天府藏丹书。——郑獬《奉使过居庸关》
渥洼龙驹满帝闲,越裳翡翠来天府。——王九思《周将军歌》
秋官高向霜台选,驿使远从天府催。——丁复《送王治书赴刑部尚书》
藏诸天府遗孙子,用以镇国照无穷。——宋濂《滩哥石砚歌》
投书天府一不意,却扫雁荡不复出。——郑侠《送杜靖国知连州》
剑门西望蜀江流,白帝城边叶未秋。——王恭《送人归蜀·其二》
白首谁同晚节高,黄山独契归云妙。——王恭《书高翰林绘闽峤归云送周扩泰还长乐》
黄山草圣谁同调,处士香名世共闻。——王恭《送陈*叔归黄山》
白首悲来薤露歌,黄山烟树奈愁何。——王恭《玉融潘源润师事黄山陈*叔师殁哀甚以讣音来告余答诗且寓伤悼之意云·其一》
碧萝野径黄山里,谁更登临望落潮。——王恭《玉融潘源润师事黄山陈*叔师殁哀甚以讣音来告余答诗且寓伤悼之意云·其三》
沧海几回明月夜,黄山终负薜萝期。——王恭《挽黄山周正卿》
黄鹤山前黄鹤楼,楼前江水古今流。——王恭《拟题黄鹤楼》
霜降黄花酒,山空白日眠。——王恭《题陈孟敷耕图》
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王恭《秋山行旅》
月照黄沙碛,风乾白草原。——王恭《塞下》
仙峤多灵草,纷披谷雨前。——王恭《山人以春茗见寄赋以荅之》
蜀道峨眉远,庐山瀑布悬。——王恭《送衲子游方》
我昔杨舲过彭蠡,香炉瀑布空青里。——王恭《书董景和家藏高待诏山水图》
瀑布悬空青,初阳互明灭。——王恭《松林观瀑图》
枫叶萧萧山月下,戍楼残火几家秋。——王恭《海城秋晚》
枫叶愁中落,乡林梦里看。——王恭《梅城雪夜》
拂衣枫叶冷,归棹菊花新。——王恭《寄马秀才下第归》
临岐杯酒若为情,枫叶萧萧独雁鸣。——王恭《暮秋送客之塞上》
万里关河秋色里,怜君何日到边城。——王恭《暮秋送客之塞上》
小洞石泉香洗药,古坛松树净横琴。——王恭《夏日过琳宫》
樵歌日日出林扉,赢得身闲坐钓矶。——王恭《渔樵清话》
莫向相逢笑贫薄,人生此乐也应稀。——王恭《渔樵清话》
江城五月南风作,榕叶初凉枣花落。——王恭《送人至温陵》
官炉酒贵人不赊,客路无钱少欢乐。——王恭《送人至温陵》
怜君倜傥能远游,粤王潭头系小舟。——王恭《送人至温陵》
经过不待*原*,濩落宁悲季子裘。——王恭《送人至温陵》
自言家住桐阴下,云榭台中日潇洒。——王恭《送人至温陵》
紫英花开香满衣,槟榔叶大宁论价。——王恭《送人至温陵》
三十年来何怆哉,凄凉人物与苍苔。——王恭《送人至温陵》
明珠象齿不复惜,海客番船何处回。——王恭《送人至温陵》
论交自是少知己,薄俗谁能无弃贫。——王恭《送人至温陵》
嗟予飘转红尘里,千载春衣厌泥滓。——王恭《送人至温陵》
送君远游归故园,我亦还山依鹿门。——王恭《送人至温陵》
相思*远台头月,忍听清原洞口猿。——王恭《送人至温陵》
羽林少年任侠子,自矜生小豪门里。——王恭《羽林少年行》
倾财破产不顾贫,剖肝隳胆向知己。——王恭《羽林少年行》
垆头少妇邯郸姬,燕歌一曲舞罗衣。——王恭《羽林少年行》
飞觞劝尽蒲萄绿,挥鞭击碎珊瑚枝。——王恭《羽林少年行》
黄云逻逤烟尘暮,转战千场身不顾。——王恭《羽林少年行》
性命由来一羽轻,得功让与将军去。——王恭《羽林少年行》
归来下马洛阳城,洛阳年少争逢迎。——王恭《羽林少年行》
连营部落避旌节,大府官僚如弟兄。——王恭《羽林少年行》
一朝流落英雄尽,独立春风吹鬓影。——王恭《羽林少年行》
长歌一剑江上行,更问*原家远*。——王恭《羽林少年行》
极浦澹远姿,遥峰写修书。——王恭《书周造士扇头》
金陵树里送行舟,二十四桥春水流。——王恭《台城送客之广陵城》
肠断琼花天上去,更无歌管下扬州。——王恭《台城送客之广陵城》
金堤沙北镜湖东,前窥筹岭后炉峰。——王恭《书漫士为陈拙脩绘沧洲别墅》
沧洲老人年七十,朝朝宴坐于其中。——王恭《书漫士为陈拙脩绘沧洲别墅》
葛巾竹杖何萧散,卧爱清晖不知晚。——王恭《书漫士为陈拙脩绘沧洲别墅》
魏阙青云梦里过,谢池碧草吟中满。——王恭《书漫士为陈拙脩绘沧洲别墅》
五岳仙游去路深,击鲜子舍费千金。——王恭《书漫士为陈拙脩绘沧洲别墅》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解
1、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2、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译文
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
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
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
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
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
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
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恭贺新年的诗句
导语:新年烟花灿烂快乐点燃,节后工作带劲信心满满;假期合家团圆心情大好,节后上班努力晚走早到。新年祝你取得新成绩达到新目标,万事如意好运交。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恭贺新年的诗句,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恭贺新年诗歌
【一】
高歌一曲贺新年,
墨洒万里谱华笺。
欢唱丰年迎盛世,
喜铭壮志效先贤。
【二】
兰风梅骨傲尘间,
我以丹心屹坤乾。
云衣为被仰天笑,
辽阔山川描笔端。
【三】
笔底流金映月明,
砚墨生香绾风轻。
岁喜芳华添媚色,
人欢鸟唱万物兴。
【四】
千秋业岁才开头,
百家兴旺了万愁。
把盏同欢庆新喜,
白雪阳春亦风流。
【五】
喜迎佳节快乐来,
举杯同庆福门开。
轻歌伴曲颂新貌,
豪兴起笔畅心怀。
恭贺新年诗句
一、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二、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三、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四、 秋月杨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五、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六、 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七、 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八、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九、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十、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十一、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十二、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十三、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十四、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十五、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十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十七、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十八、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十九、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二十、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二十一、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二十二、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精选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精选,希望能帮到大家!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一:
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邻一样。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成疾,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二: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辅”,辅佐,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作诗,往往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万山于几*,览千春于瞬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这首诗运用这种手法,一开头就展开一个壮阔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是不相同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这两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比较疏散。这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也有其独到的妙处。开头如千尺悬瀑,从云端奔泻而下,接着便落入深潭,潺潺流来,飞韵清远,形成了一个大的起伏、一个强的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再接下去,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有的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这首诗是采用第二种手法结尾的。欣赏古代诗歌,特别是象五律这样既严整又短小的诗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还要领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顿挫、腾跃,变化和发展。文似看山不喜*,诗也如此。
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该诗一洗绮丽之*,质朴雄浑,横溢奔放,曾使那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五言律诗为例,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
作者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送李少府贬峡
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
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
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天远,
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
暂时分手莫踌躇。
高适诗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同时送别两人,且两人均为遭贬而迁。
首联“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诗人首先抓住二人都是遭贬,都有满腹愁怨,而眼下又即将分别这一共同点,以深表关切的问句开始,表达了对李、王二少府遭受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分别的惋惜。“嗟”是叹息之声,置于句首,贬谪分别时的痛苦已不言而喻。“此别”、“谪居”四字,又将题中的“送”和“贬”点出,轻灵自然,不着痕迹。作者在送别之地停下马来,与李、王二少府饮酒饯别,“意何如”、“问谪居”,反复致意,其殷切珍重之情,显而易见,一开篇就以强烈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无怪乎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说:“常侍(即高适)每工于发端。”中间两联针对李、王二少府的现实处境,从二人不同的贬谪之地分别着笔,进一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安慰。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上句写李少府贬峡中。当时,这里路途遥远,四野荒凉,《巴东三峡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诗人设想李少府来到峡中,在这荒远之地听到凄厉的猿啼,不禁流下感伤的眼泪。下句写王少府贬长沙。
衡阳在长沙南面,衡山有回雁峰,传说北雁南飞至此不过,遇春而回。归雁传书是借用苏武雁足系书故事,但长沙路途遥远,归雁能传递几封信呢?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上句想象长沙的自然风光。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这句写李少府到了长沙,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望着那明净高远、略无纤尘的蓝天,自然会洗尽烦恼。
下句想象夔州(即今四川奉节县)的名胜古迹。白帝城为西汉公孙述所筑,在夔州,当三峡之口。这句写王少府到了峡中,可以去古木参天、枝叶扶疏的白帝城凭吊古迹,以求慰藉。
这四句情景相融,结合得自然巧妙,读来自有一种苍凉中饱含亲切的情味。所写之境,从巫峡到衡阳,从青枫浦到白帝城,十分开阔,而分写二人,更显出作者的艺术匠心。盛传敏在《碛砂唐诗纂释》卷二中谈到这首诗时说:“中联(指中间二联)以二人谪地分说,恰好切潭峡事,极工确,且就中便含别思。”
作者在两联中,一句写李、一句写王,然后一句写王、一句写李,错综交织,而井然不乱。并且采用了“互文”这种修辞手法中的对句互见的方法,在一联中上句隐含着下句,下句隐含着上句,“巫峡”一联上句写贬谪荒远的凄凉,下句说要多通音信,表面看是对李、王分开讲的,实际上是对两人共同而言。同样,“青枫江”一联上句说流连光景,下句说寻访古迹,实际也是对二人共同讲的。这样,在精炼的字句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既照顾到了二人不同的地点,又表达了对双方一致的情意,诗人巧妙的处理,使写分送二人的困难迎刃而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一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诗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这里用来和贬谪相连,也还深藏着婉曲的微讽之意。重点是在后一句“暂时分手莫踌躇”,意思是这次外贬,分别只是暂时的,你们不要犹豫不前,将来定有重归之日。全诗在这里结束,不仅与首联照应,而且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思。
叶燮在《原诗》中,曾经指责此诗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地名太多。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连用四地名,究非所宜。”但他又说:“五、六浑言之,斯善矣。”其实,高适此诗情真意挚而又气势健拔,虽然连用了四个地名,但对诗意并无影响,反而使意境显得更为开阔,诚如《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此诗:“一气舒卷,复极高华朗曜,盛唐诗极盛之作。”
整理:zhl201702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作者:高适
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
1、谪居:贬官的地方,冒下四句。
2、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古民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衡阳:今属湖南。相传每年秋天,北方的南飞之雁,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方。这是由长沙想到衡阳,意思要王少府至长沙后多写信来。
4、青枫江:在长沙。
译文:
我叹息与二位作别,
不知有何意想?
请下马,
我们把盏谈谈贬谪的地方。
李少府去巫峡,
听到猿啼落泪数行,
王少府到衡阳,
多寄雁书是我所望。
去长沙的可见到青枫江上远航秋帆;
往巴东的可想象白帝城边古木疏黄。
如今盛世,
朝迁恩泽有如雨露普降;
别离总是暂时的,
请别再犹豫彷徨!
赏析:
这首诗是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寓有劝慰鼓励之意。一诗同赠两人,在内容上注意到铢两悉称,实在不容易。诗除了首尾合起来总写外,中间两联双双分写,不偏枯。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衡山有回雁峰,鸿雁都飞不过衡山,足见也是人迹罕至之僻地;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最后两句,是劝藉二人尽可放心而去,不久即可召还。不悲观,也不消极。
恭王府诗句
关于恭王府的诗句
恭王府的古诗
恭王府说说
描写恭王府的句子
赞美恭王府句子
形容恭王府的诗词
王府井的古诗
以藏王府为题的古诗
描写古代王府的句子
写古代王府小院的古诗词
形客王府门前花开的古诗词
王勃激励杜少府的诗句
王维的古诗酬张少府
王勃激励杜少府的古诗
恭喜的诗句
汉乐府的诗句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
总统府的诗句
百年学府的诗句
王勃激励杜少府的古诗是哪首
打道回府的诗句
讽刺**的诗句
府上有龙的古诗句
关于广府文化的诗句
恭字在尾的古诗句
城府深的诗句古诗
关于总统府的诗句
描写总统府的诗句
形容城府深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