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裳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罗裳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罗裳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罗裳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边头八月秋田熟,南村北村夜舂粟。——黄裳《罢糴行》
大*车子走无轮,载米入场声辘辘。——黄裳《罢糴行》
老翁扶杖笑且语,大儿踏歌小儿舞。——黄裳《罢糴行》
酒酣歌罢喜复悲,却忆前年输糴苦。——黄裳《罢糴行》
名为和糴实强取,使我父子长寒饥。——黄裳《罢糴行》
小民无力酬天公,但愿谷米年年丰。——黄裳《罢糴行》
年年与官足兵食,三军饱食眠秋风。——黄裳《罢糴行》
郎中归坐天子侧,更与小民说休戚。——黄裳《罢糴行》
莫使明年开糴,老翁还作前年泣。——黄裳《罢糴行》
物是人非,杳杳无音信。——黄裳《蝶恋花·谁悟月中真火冷》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今福建南*)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调词》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鲜妍脂粉薄,暗淡衣裳故。最似红牡丹,雨来春欲暮。 ——元稹《梦游春七十韵》
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张籍《舞曲歌辞·白纻歌》
可怜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单衣裳。 ——王建《春来曲》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
瀑布当寺门,迸落衣裳秋。——王建《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
清风吹枕*,白露湿衣裳。——白居易《凉夜有怀·其二》
衣裳判白露,鞍马信清秋。 ——杜甫《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冥冥梅雨暗江天,汗浃衣裳失夜眠。——陆游《枕上·冥冥梅雨暗江天》
乞得巧多成底事,祗堪装点嫁衣裳。——刘宰《七夕》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杜甫《垂老别》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白居易《琵琶行》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元稹《遣悲怀三首》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刘慎虚《阙题》
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白居易《杂感》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李白《北上行》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杜甫《成都府》
*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杜牧《郡斋独酌》
天子当殿俨衣裳。大官尚食陈羽觞。——王维《送李睢阳》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纳兰容若《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凫鱼餍餐啖,荷薜足衣裳。——陈陶《圣帝击壤歌四十声》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白居易《竹窗》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刘禹锡《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
谁粲粲衣裳,谁饥渴载行。——何景明《淮水·送张子也》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君王欲卷衣裳赠,一片流云柰晓何。——姚鼐《秦帝卷衣曲》
窃被儒衣裳,曾亡小材技。——李覯《寄祖祕丞》
娇儿爱女替不得,点点血泪沾衣裳。——楚石梵琦《北邙行》
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嬿婉同衣裳,一顾倾人城。——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衣裳为谁施,俛仰自收拭。——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果实经千岁,衣裳重六铢。——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翩翩动衣裳,游子悲故乡。——晁补之《和关彦远秋风吹我衣》
遗衣裳而弗服兮,服云气而遂行。——阮籍《大人先生传》
我报果有为,孔经在衣裳。——卢仝《冬行三首》
整顿衣裳皆著却,舞头当拍第三声。——王建《宫词一百首》
家常爱著旧衣裳,空插红梳不作妆。——王建《宫词一百首》
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王建《宫词一百首》
檐前熟著衣裳坐,风冷浑无扑火蛾。——王建《新晴》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王勃《秋夜长》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随兄旦夕去,敛手整衣裳。——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阿金自调银字管,按霓裳牡丹花畔。——张可久《落梅风·客金陵台城》
燕子楼头作寒食。月明空照合欢床,霓裳舞罢犹无力。 ——毛滂《调笑·中秀外谁争怜》
皆言此处宜弦管,试奏霓裳一曲看。 ——白居易《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吟偶题五绝句》
霓裳绿腰杳何许,枫叶荻花空自秋。——祖无择《琵琶亭》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杜牧《过华清宫》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李白《清*乐·禁庭春昼》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李白《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
霓裳旧曲飞霜殿,梦破魂惊绝后期。——徐夤《再幸华清宫》
看紧约罗裙,急趣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苏轼《哨遍·春词》
杨妃玉环乍出兰汤,舞按盘中,一曲霓裳。——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秋水春山,柳腰花面,一醉霓裳曲。——赵长卿《念奴娇·上张南丰生日》
群仙方按霓裳。——刘克庄《清*乐·纤云扫迹》
将举青丘缴,安访白霓裳。——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云阁为君追旧额,霓裳从古播朱弦。——朱长文《奉陪太守及诸公游虎丘》
霓裳曲罢君王笑,宜*前来与改名。——和凝《宫词百首》
浮动冠频侧,霓裳袖忽翻。——王禹偁《商山海棠》
霓裳何飘飖,童颜洁白皙。——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
宴宜云髻新梳后,曲爱霓裳未拍时。——白居易《重题别东楼》
武皇含笑把金觥,更请霓裳一两声。——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霓裳才歇六么鸣,四弦尽作裂帛声。——白玉蟾《琵琶行》
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梧桐按霓裳。——杨万里《浯溪摩崖怀古》
剑履宵寒醉歌频,腰肢心碎霓裳舞。——刘峻《刘斯奋见赠长歌次韵》
银筝弹罢《霓裳曲》,又报西宫侍女催。——智生《宫词》
灵风袭霓裳,邀我谒瑶京。——詹珂《游仙》
灵风袭霓裳,邀我谒瑶京。——詹琦《游仙(一作·明·梁有誉·诗)》
花奴念奴竞霓裳,君王醉饮玉环酒。——田登《杨妃春睡图》
座上非时荔子红,空中当昼霓裳白。——王叔承《东海游仙歌简王学士元驭王中丞元美》
乘槎仙子清如鹤,一曲霓裳舞素鸾。——仇远《永仙观赏桂刘君佐黄景岩治酒》
《子夜》歌词翻《白雪》,《霓裳》舞队散旋风。——孙蕡《骊山老妓行》
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苏轼《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白居易《燕子楼三首》
银箭金壶催漏水,仙音法曲献《霓裳》。——杨慎《中秋禁中对月》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纳兰容若《眼儿媚·咏梅》
最爱《霓裳羽衣》曲,乘风便欲问婵娟。——屠隆《长安明月篇》
按罢霓裳归院里,画楼云阁总重修。——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冬雪飘飖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
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参军舞鸜鹆。——吴伟业《鸳湖曲》
阿姨天上舞霓裳,姊妹庭前剪雪霜。——邵雍《芍药四首·阿姨天上舞霓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当轩人马昔日盛,闭门罗雀今朝半。——陆文圭《送罗秋崖》
五侯宅里听啼莺,廷尉门前弹罗雀。——孙蕡《蒋陵儿》
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白居易《寄皇甫宾客》
鬓添华发数茎新,罗雀门前绝故人。——徐夤《鬓发》
罗雀閒门未寂寥,小园花事自春饶。——方回《酴醾盛开二绝·罗雀閒门未寂寥》
荒凉罗雀处,寤寐叱牛频。——苏籀《幽栖三首·去去追濠濮》
吾门可罗雀,载酒人来稀。——仇远《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未仕每愿仕》
客况凄凉宦情薄,釜欲生鱼门罗雀。——仇远《九日客中》
罗雀闭穷巷,杀鸡留晚炊。——刘克庄《挽徐吏部二首·昔过高阳里》
高门炙手今罗雀,废冢枯髅昔珥蝉。——刘克庄《田舍一首》
空釜生鱼忍贫惯,闲门罗雀与秋宜。——陆游《晨起·晨起梳头拂面丝》
罗雀门庭无俗驾,缘云磴路有归樵。——陆游《小筑·小筑湖边避俗嚣》
门前可罗雀,感子烦屡叩。——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
朝看门拥车,暮见门罗雀。——梅尧臣《杨乐道留饮*上客置黄红丝头芍药》
疏慵不喜当关报,罗雀先时署翟门。——宋祁《欹枕》
由来壮士悲罗雀,我亦因之感死。——徐渭《寄郦绩溪仲玉为钱氏门人》
罗雀务获,不言其多。——何景明《刺促篇》
虽云门外可罗雀,三益还能耐岁寒。——楼钥《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三友径》
内史江蒪空入梦,下邽罗雀此还家。——宋庠《送窦员外失职掌廪于沙苑牧监》
罗雀门空无俗物,骑鲸客至有仙风。——王炎《酬陈叔裕四首·未能筑室隐墙东》
寂寂罗雀门,日见交游疏。——王炎《李忠甫见惠长笺以诗谢之》
是中门户也罗雀,何处身心更梦棺。——李新《登西楼呈桑彦周》
冷宦门罗雀,高轩间不过。——虞俦《宋宰不赴王倅招有诗次韵·冷宦门罗雀》
泽国鱠鲈悬梦想,戟门罗雀断逢迎。——杨亿《张泌东游》
门外初为罗雀地,壁间偶见换鹅书。——毛滂《常山孙令见过仆未起孙题壁而去作绝句寄之·门外初为罗雀地》
门巷堪罗雀,灯窗且读书。——王柏《和赵师日韵二首·我生无燕颔》
空庭罗雀网,应似翟侯居。——郑獬《閒居二首·空庭罗雀网》
爱我忘其陋,肯顾罗雀门。——李处权《十月十日陪张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
閒门久罗雀,贫甑自生尘。——李处权《士特倒用韵作元日复和》
何人远致双鲤信,知我来扣罗雀门。——洪迈《考亭陈国器以家醉饷吾友人卓民表民表以饮予》
罗雀简介
罗雀,典故名,见《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 同“门可罗雀”。
不*之色我自知,一生空读英雄传。——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马挝睚眦壮气销,路逢男子囊大刀。——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仓卒之间动人目,已见杀气千尺高。——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银碗头盔两马驮,熊腰稳坐白鼻骡。——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丈五金环入手滑,斜势入海上弦月。——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茸茸此生二十五,功名不建黄龙府。——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我闻此语长叹息,下马殷勤如故识。——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何有天将不知御,远戍渔阳从此去。——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倾盖意气竭漳水,*生交结轻泰山。——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各把猿肱意更亲,早晚自爱英雄身。——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云龙风虎知有会,丹青图画红麒麟。——刘黄裳《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使君按节邯郸城,游子邯郸意气生。——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相从射猎西山去,城中年少来纵横。——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纷纷罢掷博场里,追呼云集黄尘垒。——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白马连环响夜霜,雕弓香箭明秋水。——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使君红旗山上麾,我正扬鞭驰绣羁。——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山头北风吹草急,道上豺狼向人立。——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少年随我拍青丝,一箭双狼死原隰。——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海上惟怀鲁连子,城中还忆*原君。——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使君夜猎入孤城,城上寒鸦栖复起。——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散骑黄昏度狭斜,满楼灯火照倡家。——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稍将血兔床头煮,卧听银筝醉雪花。——刘黄裳《邯郸行随张使君肖甫出猎》
刘黄裳(1529—1595)明河南光州人,字玄子。刘绘子。万历十四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受命赞画侍郎宋应昌军务,援朝鲜御日本,渡鸭绿江,抵*壤,大破日军。录功,进郎中。有《藏澄馆集》。
《诗经:裳裳者华》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
我觏之子,我心写兮。
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
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
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
我觏之子,乘其四骆。
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
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注释:
1、裳裳:犹“堂堂”,旺盛鲜艳的样子。华:花。
2、湑:茂盛的样子。
3、觏:遇见。
4、写:通“泻”,心情舒畅。
5、誉:通“豫”,安乐。
6、芸:色彩浓艳。
7、章:纹章,服饰文采。
8、骆:黑鬣白马。
9、沃若:光滑柔软的样子。
10、似:嗣,继承祖宗功业。
译文:
花儿朵朵在盛开,叶儿繁茂长势旺。
我遇见了那个人,我的心啊真舒畅。
我的心啊真舒畅,于是有了安乐的地方。
花儿朵朵在盛开,鲜亮艳丽黄又黄。
我遇见了那个人,他的服饰有文章。
他的服饰有文章,于是有了喜庆的排场。
花儿朵朵在盛开,有黄有白多娇艳。
我遇见了那个人,四匹黑鬣白马驾在前。
四匹黑鬣白马驾在前,六根缰绳光滑又柔软。
要向左啊就向左,君子应付很适宜。
要向右啊就向右,君子发挥有余地。
因他发挥有余地,所以后嗣能承继。
赏析:
诗前三章是结构相似的重调,每章的前两句写花起兴,从“其叶湑兮”到“芸其黄矣”再到“或黄或白”,将花繁叶茂的盛景充分地表露出来,也由此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心中的无比欢娱。而“我”所遇的“之子”又是什么样子呢?在首章,诗人只写了自己的主观心理感受“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心中烦忧尽泻,充满欢乐。是什么样的人使得“我”如此欢悦?诗第二章给“之子”一个特写镜头,这个镜头没有对准他的面部,也没有对准他的眼睛,而是对准其服饰:“维其有章矣。”这样的叙说中渗透着赞美之情,因为服饰之美在先秦时期是身份和地位的外在表现。至此,诗人仍觉不足,又将目光转向全景,在第三章写“之子”的车马之盛,“乘其四骆,六辔沃若”,十足风光,十分气派。如此一层一层推进,在形象的跳跃式叙说中显示出欢快的激情。诗若就此打住,便显得情感过于浅直,而且缺少了雅诗中应有的那份*和与理性,于是诗第四章从节奏和用韵两方面都变得舒缓起来,“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从左右两方面写君子无所不宜的品性和才能,有了这方面的歌唱,使得前面三章的赞美有了理性依据。“维其有之,是以似之”,两句总括全篇,赞美君子表里如一、德容兼美的风貌,以*和安详作结。方玉润《诗经原始》谓“末章似歌非歌,似谣非谣,理莹笔妙,自是名言,足垂不朽”,极是。
整首诗以花起兴,赞颂人物之美,节奏变化有致,结构收束得当,读来兴味盎然,且无阿谀之感,确是一首轻松欢快又不失稳当的雅诗。
描写汨罗江的诗句
(第一首)
千年往事付烟波,獨向瀟湘弔汨羅。
七尺何嫌三頓少,一生空負五車多。
乾坤莫醉襄王夢,天下猶聞屈子歌。
酬國與其懷石死,爭如濟世化干戈!
(第二首)
碧水幽幽忍抱冤,《怀沙》写毕罢忧烦
亏身既可尊神秀,毅魄方能慑鬼喧
国破悲天云雾罩,山崩恨水浪花翻
心香袅袅江中散,待尔骚风返梦园
(第三首)
客游到此忆华辞,江北江南暮色迟。
横世凌空羁不训,忧民悲国意谁知。
生前无泪心哀处,死后有情端午时。
不尽千年呜咽水,孤魂浪打到荒祠。
(第四首)
千年往事付烟波,独向潇湘吊汨罗。
七尺何嫌三顿少,一生空负五车多。
乾坤莫醉襄王梦,天下犹闻屈子歌。
酬国与其怀石死,争如济世化干戈!
(第五首)
相约寻芳泽畔行,江滩物色幻空灵。
新茵铺地绵绵净,春水浮天淡淡青。
蕴聚潇湘无限景,贯通巫峡许多情。
飞鸢舞得轻云乱,又著风歌满洞庭。
(第六首)
同醉端阳惦念多,屈原晋献纵身河。
咸阳一炬烧三月,荆楚千秋唱九歌。
水动离骚*泣,风追诗赋汨罗波。
龙舟浪里情难尽,蒲剑雄黄治鬼魔。
(第七首)
日出过晌方意定,辗转三番终临境。
千梯万阶云霄上,举头望峰天界苍。
玉霄月洞瀑水飘,虽寒气嚣仗势高。
悔恨昨日犹未决,月落西山忘归却。
(第八首)
久慕屈原兰芷草,芳香千载美名奇。
傍临清水濯君足,相对芰荷展洁姿。
韧性修身长道义,高风亮节盛葳蕤。
当祈皆染神州绿,纷夺忠贤大志移。
设险重门未足凭,民心应自有长城。——罗与之《书感》
寒梢萧索风振林,蟪蛄切切语欲噤。——罗与之《寄远词》
终宵展转不能寐,遥忆良人战场里。——罗与之《寄远词》
阳关一别归无期,翠烟几度秋萤飞。——罗与之《寄远词》
当时手种合欢树,今已苍苍云雨垂。——罗与之《寄远词》
居延城外刁头声,无定河边霜月明。——罗与之《寄远词》
妾身虽老幸未死,何日中原贺太*。——罗与之《寄远词》
贵客宁知拂徵琴,郢人漫倚引商音。——罗与之《却羡》
那堪岁月化双鬓,空有悲欢寄寸心。——罗与之《却羡》
囊底有方餐白玉,床头无术致黄金。——罗与之《却羡》
罗与之,宋代诗人, 字与甫,一字北涯,号雪坡,螺川(今江西吉安南)人。端*间屡试不第,隐居以终。晚年潜心性命之学,诗多写山水景物和隐逸趣味,其诗为刘克庄所赏。有《雪坡小稿》两卷。
精选描写罗马的诗句
(第一首)
雄皇心海涌滂沱,
大将出师天地倬。
旌旗漫卷三洲地,
马蹄踏遍五海波。
巍巍法典镇国宝,
穆穆民主立楷模。
天主仁风万神颂,
文艺复兴启磅礴。
(第二首)
古罗马竞技场和万神庙,
这些昔日的辉煌,
留给了人类,
巨大的精神财富。
梵蒂冈城本身,
就是一件伟大的文化瑰宝,
拥有许多,
世上重要的作品。
圣彼得大教堂、
西斯廷大教堂内拥有,
众多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家们的杰作,
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虽然梵蒂冈在地理上,
是一个小国,
但因天主教,
在全球庞大的信仰人口,
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
拥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
我怀着如愿以偿的喜悦,
徜徉在那,
悠悠岁月的不朽遗迹中,
无论是惊鸿一瞥,
或是凝眸瞬间,
都有一处古迹,
映入你的眼帘,
使你的精神,
在现实与远古神话的,
辉煌交响曲中穿行。
人生使我有机会,
浅尝古人遗留下的,
傲人智慧与艺术结晶,
深感幸运。
历史似真若幻,
古罗马啊,
多少风云一时的,
帝王相臣:
凯撒大帝,屋大维……
他们的功过是非,
木兰诗 著我旧时裳的裳解释
导语: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木兰诗 著我旧时裳的裳解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一)木兰诗简介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木兰诗 著我旧时裳的裳解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三)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译文: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思念什么,问姑娘在惦记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姑娘并没有回忆什么。昨夜看见征兵的文书,知道君王在大规模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此替父亲去出征。
到东边的集市上买来骏马,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声音。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燕山)脚下,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但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木兰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营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讶: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五)木兰诗 / 木兰辞赏析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 高-官厚禄而热爱和*生活。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罗裳诗句
欲解罗裳的诗句古诗
罗裳的古诗
带罗裳的古诗词
带裳的诗句
霓裳的诗句
霓裳诗句
有关霓裳的诗句
含有衣裳的诗句
关于霓裳的诗句
有霓裳羽衣的诗句
关于衣裳的诗句
霓裳羽衣舞诗句
罗的诗句
罗诗句
描写霓裳舞的古诗句
罗隐的诗句
含罗的诗句
古诗词里有霓裳的诗句
带罗的诗句
罗衣的诗句
关于罗的诗句
带有罗的诗句
带罗字的诗句
带有罗字的诗句
霓裳的古诗
罗开头的诗句
带罗的诗句古诗
曼陀罗花的诗句
罗浮山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