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

关于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5) 语录(17) 说说(24k+) 名言(5) 诗词(33) 祝福(62k+) 心语(4k+)

  • 孔孟经典名言

  • 经典,名言
  •   孔孟经典名言

      孔子经典名言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

      3、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巧言令色,鲜矣仁。

      22、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德不孤,必有邻。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0、小不忍,则乱大谋。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3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4、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35、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6、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7、朝闻道,夕死可矣。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0、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1、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4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6、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7、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阅读全文]...

2022-03-07 14:08:16
  • 孔孟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1、不学礼,无以立。

      2、道不同,不相为谋。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4、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8、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8、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1、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3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5、放于利而行,多怨。

      36、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8、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孟子名言

      1、彼一时,此一时也。

      2、食色,性也。

      3、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

      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6、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7、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0、仁人无敌于天下。

    [阅读全文]...

2022-01-08 10:16:49
  • 孔孟经典名言

  • 名言,经典,语录
  • 孔孟经典名言

    孔子经典名言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

    3、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巧言令色,鲜矣仁。

    22、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德不孤,必有邻。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0、小不忍,则乱大谋。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3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4、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35、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6、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7、朝闻道,夕死可矣。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0、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1、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4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6、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7、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阅读全文]...

2021-12-16 00:23:51
  • 道家很玄很霸气的句子29句 道教的精髓一句话

  • 霸气,一句话,道家


  • 1.前世,你为我入魔;今生,我为你成仙。

     

    2.我欲度你成仙,却被你度成了人。

     

    3.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彼岸花开七色天,花落成仙一千年。仙山之门藏因果,斩花之路莫问天。

     

    7.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七十七章

     

    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1.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15.我若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安。

     

    1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8.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1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1.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2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3.你要成佛成仙,我跟你去,你要下十八层地狱,我也跟你去。你要投胎,我不答应!

     

    24.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25.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26.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阅读全文]...

2022-07-07 10:11:24
  • 孔孟的读书名言(70条)_名言名句

  • 读书,名言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孔孟的读书名言(70条)!

    一、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二、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四、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五、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六、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八、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九、刚、毅、木讷,*仁。

    十、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十一、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十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十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十四、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十五、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十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十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十八、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十九、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二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二十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十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二十三、刻苦学*的人总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十四、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二十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十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二十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二十八、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十九、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三十、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三十一、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三十二、靠父亲的学识成不了学者。

    三十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三十四、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三十五、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三十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三十七、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三十八、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十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四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四十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四十二、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四十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四十四、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四十五、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四十六、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四十七、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四十八、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四十九、不学礼,无以立。

    五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阅读全文]...

2022-02-02 11:38:53
  • 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

  • 语录,名言
  • 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孔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

      安徽人事资料网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做事合于礼,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事理都能明白),不至迷惑,五十岁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越过规矩。”孔子说:“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就会危险。”子贡问孔子:“问什么称孔文子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字为文。”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比如填*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了。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譬如)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如果)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也就不能学到(这门小技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是与另一人一起学*却不如那个人了。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把心思全放在学*上面的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片罢了。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对手,凭极仁道的人征伐最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阅读全文]...

2021-12-10 16:21:51
  • 关于品味人生励志精髓的句子

  • 励志,品味,人生
  • 关于品味人生励志精髓的句子(精选130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句子了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那什么样的句子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品味人生励志精髓的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顿悟成就事业的智慧。

      2、黑暗中,睡眠能恢复体力;迷茫中,思考能明辨方向,品味人生励志精髓。

      3、黑暗和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黑暗和迷茫中沉沦。

      4、读书争学位,工作抢岗位,结婚霸床位,死后占灵位,竞争无处不再!

      5、人生如棋局,布局阶段按别人做过的去做就行了;关键的是中盘要有自己的东西,否则,残局不好收拾。

      6、困难就像日出,迎上去就是光明;勤奋就像新娘,娶上她就会幸福!

      7、追求财富要适量,当心巨富把自己压垮;追求地位要适合,当心高位把自己摔坏;追求名声要适当,当心名声把自己搞臭;追求长寿要适可,

      8、当心长寿令自己痛苦;追求快乐要适时,当心快乐把自己遗忘。

      9、没有不体面的工作,只有见不得人的工作,服务他人的工作都是体面的,而坑害他人的事如果算工作也是见不得人的。

      10、忙碌的人,也许懒得享受;但懒汉根本没资格享受!

      11、虽然没有火山爆发的力量,也没有闪电雷鸣的震憾,但一定要有利剑出鞘的勇气!

      12、我们的脚下也许走不远,但一定可以看得远,也许我们看得不够远,但一定要想得远。

      13、忠于老板,直至缘尽;忠于事业,直至退休。

      14、年轻时不仰望星空,大干一番,还等待在棺材里施展拳脚吗?

      15、推销不怕丢面子,创业不怕丢银子,大事可成也!

      16、害群之马,就算千里马也不可以使用。

      17、市场经济对强者跪拜,向弱者下刀,社会保障是保护弱者,让失去战斗力的弱者休养生息,让恢复自信的弱者继续战争。

      18、一盏渔灯,放在岸边高处,就是指路航灯;一串水珠,聚在天边云端,就是灿烂彩虹;一群勇者,站在民主行列,就是时代潮流!

      19、为了蛋汤清白,要有舍弃蛋黄的大方;为了官场廉洁,要有改造制度的勇气!

      20、结过去的经验,忘记过去的痛苦;把握今天的快乐,做好今天的事情;展望未来的宏图,制定未来的计划。

      21、人生仗剑,险中富贵;人生仗义,官场得位;人生仗智,名流万世。

      22、人生的成功,不只在乎追求机遇,还在乎避免陷阱。

      23、怨恨他人是自私,不求他人是自闭。

      24、创业者要常保五气:义气——干云,正气——凛然,意气——风发,志气——恢宏,运气——相随。

      25、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心气不高,如何想得远?

      26、困难,困在家里就是难走运,走出去就有运。

      27、创业者可以坚守三尺柜台,也可以征战四方。

      28、创业路上,只有抱成一团,才能驱走严寒;只有充满激情,才能温暖人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见到光明!

      29、对于创业者来说,轰轰烈烈的事业要脚踏实地的干。

      30、业如寻宝,失踪的多数是孤胆英雄。

      31、对于创业来说,新的路可能在别人不敢走的地方,也可能在别人不愿走的地方,而别人看不到想不到的地方往往很少。为单位做好每件事,为

      32、社会关爱每个人,为自己过好每一天。

      33、常去自己被蛇咬过的地方看看,创业者必有所感悟。

      34、板三情:对事业有激情,对员工讲感情,对顾客用热情。

      35、结合知识、人脉、金钱的力量,无往不胜。

      36、创业,做创新先锋,最后成为悲情先驱,这是新手;发现新领域,利用最新成果,做创新组合,最后成为行业领袖,这是高手。

      37、创业者气质:朝气写在脸庞上,勇气用在行动上,大气显在战略上。

      38、关键时候前进一步,历史就翻开了新的一页!

      39、于行业的专注必然导致你成为行业的专家。

      40、用精神的力量可以激发人的潜能,用物质的力量可以激发人的本能。

      41、同样是管理者,公务员是公仆,老板却是父母官,人生格言《品味人生励志精髓》。

      42、创业,年少者敢博,年长者善算,常胜者爱拼。

      43、懒惰在某种意义上,为技术进步暗示了方向。

      44、行动是思考的轮子,没有轮子,思考就不能到达现实。

      45、竞争也许只能争得一块骨头,放弃竞争连骨头汤也喝不上。

      46、困境中求得生存的人,才有发展的希望。

      47、容易融入团队的人,一般都是孝敬父母热爱家乡的人。

      48、草原的雄鹰未必适应沙漠的水土,你可以有沙漠变绿洲的想法,但这种改变可能比雄鹰变成骆驼更难!

      49、志向是前进的驱动力,计划是前进的路线图。

    [阅读全文]...

2022-04-02 22:10:12
  • 儒家思想的精髓与核心是什么

  • 儒家思想的精髓与核心是什么

      我们知道,儒家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文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指导人们崇尚和*、追求自强、实现自我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发掘儒家文化的精髓体现,对于现今时代有着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的精髓与核心是什么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它以心灵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为主要目的。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礼和中庸这三个方面,一直绵延至今。其具体意义如下:

      儒家文化的“仁”

      儒家文化中“仁”就是爱人,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自身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仁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必要,礼的作用是使民无造反之意识。——人们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人们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会地位的道德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

      儒家文化的“礼”

      儒学的真谛是仁礼一体。不讲究仁,只讲究礼,人民就会反抗其统治。不讲究礼,只讲究仁,人民就会轻慢其统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约束,就会由思想上的*状态引发现实中的*状态。人类社会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古代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特别严重,每个人都必须依赖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因为这个原故,所以每个人都*惯于遵守群体共同的道德规范,而认为群体共性对个性的约束非常合理。但是越到后世,人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不断减弱。因此,反对共性约束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潮便逐步发展起来,所以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就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对于处在社会中的人,我们需要依据人性来进行修养。所以才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见,儒家不是压抑人性,而是承认人性、顺应人性、以人性为根本的并要根据人性来进行修养,体现了儒学思想的社会性。其实,中庸没有人让人进取也没有让人不进取,而是告诉人无论强弱、无论进退都应持有的态度。所谓持两用中,过犹不及,是“中”,不是前也不是后,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一个外界与内心、形势与实力的*衡点。

      综上所述,仁、礼、中庸,都有促进和谐的意味,它植根于*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当人们真正认识到儒家文化时,就会为中华民族儒文化之璀璨巨著所叹服而把儒家的思想精髓传承下去,使之广泛的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中去,更可以在反复的经验总结中不断受益。

      扩展:

      孔子与儒家思想的知识

      孔子-*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精神。儒家思想对我国过去、还有现代都有着巨大的影响。20世纪初,由于*落后挨打,人们在寻找落后的原因时,许多人把*的儒家文化认为是罪魁。

      从那之后,关于儒家“误国”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究竟是怎么回事?儒家思想是造成我国落后的思想根源吗?我们现在还要不要继承儒家思想呢?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少家不幸,自小发愤为学,博学多能。青年时做过小官,不得志,后办私学,开*私学之始。弟子三千,贤七十二。51岁时,出任过鲁国的*,鲁国大治,后三家乱政,去官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终不见用。后归鲁国,晚年修编上古时代的文化典籍,如《诗》、《书》、《礼》、《易》,专门编修鲁国的史书《春秋》,致力于教育。其思想观点,集中见这于其弟子编撰的《论语》。

      孔子的思想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教化。

      孔子的核心思想如下:

      礼:所谓的“礼”,是指按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

      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

      “人与天地合一”,可简称为“人和天地”的思想。人性天赋,人伦与天道的合一,“人伦者,天理也”。天人感应。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

      尚中、贵和的思想。各方面的和谐:人与自然;人际关系;治国之道等。尚中,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

      教育思想:他主张“有教无类”,使一些贫寒之士也受到了教育。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不愤不启”等闪耀着教育思想的光辉。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孔子及儒家思想:

      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用格言方式发表了许多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与古代希腊、罗马的一些思想家相比,孔子的思想,显得更直观、表面了一些。孔子的思想观点,有许多积极的东西。他的道德教化、注重人本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崇尚“和”的的精神、“天下为公”“大同”思想以及他的教育思想无不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孔子这些思想,是*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在世界思想文化中,也有一*之地。孔子是我们值得纪念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让他从神恢复到人,或从妖魔化的鬼恢复到人,对于正确认识孔子及其思想及其重要,一味歌颂和一味全盘否定都不是科学态度。

      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里面有许多先进的思想,他对于*文化传承功不可没。在世界上只有我们中华文化一路传承几千年,与我们的先进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儒家思想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屹立于世界而不倒也有很大的作用。

      我们必须看到孔子的思想与后来的统治*意识形态领域的儒家思想也不是完全一样,儒家的发展也无不打上了为了维护君权、加强对老百姓统治的烙印。

      这是历史的局限性造成的。但究其思想性而言,虽然有许多糟粕,比如维护君权、“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等糟粕,对这些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当代社会,我们面对世界上各种文化和思想的融合,尤其是现在这种缺少信仰的年代里,如何建立起合乎社会发展潮流、合乎现代价值观的文化和思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解决的课题。面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面对西方的思想,我们该如何取舍,形成符合我国发展的文化思想体系这无不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阅读全文]...

2022-02-18 18:49:22
  • 艹,简简单单一个操字,却包含了中华5000年的文化精髓!

  • 简简单单,文化
  • 简简单单一个艹字,

    却包含了中华5000年的文化精髓!

    深刻表达了留言者的心声。

    足以证明作者本人是一个路见不*,

    拔刀相助的绿林好汉。

    此留言不仅完美的配合了主题,

    而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看见的人一目了然,透彻人心。具有快、准、狠,三大特点。

    仅此可以证明留言者是一位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知识渊博,学腹五车,满腹经文并文学修养极好的旷世奇才!

    相信五百年后,也会出现在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上,像唐诗三百首一样广为流传!

    作者本人也会被载入史册,与诸葛亮,关羽,李白,杜甫,岳飞,鲁智深等一样为后世颂扬!

    最后让我们气运丹田,大吼一声:操…!

    (虽然只有一个字,却是惊天地,泣鬼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破天荒的,不拘一格,妙笔生辉的点睛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6-09 14:12:50
  • 庄子人间世原文及译文(庄子最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

  • 庄子,人间,语录
  • 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宇宙中能量流通的管道,所以本质上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的使者。然而可惜的是,大部分人的“管道”都或多或少被堵住了,能量流动出现了问题。

    这就像我们*时每天大鱼大肉的胡吃海喝,肠道里攒满了宿便,身体越来越“沉重”,时间长了会埋下健康隐患。所以有人隔一段时间就会持斋,清理一下肠道。

    类似的,心灵如果被欲望和烦恼毫无节制的“霸占”,心灵的管道也会不畅,就要持心斋,放空自我,否则心灵也会出现疾病。关于心斋,《庄子》里有详细地讲述: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乍一读,这个不太好理解,好在《庄子》里有一个现成的例子。这个例子讲的是鲁国有一个技艺高超的木刻大师,做的木刻堪称鬼斧神工。鲁侯很感兴趣、很好奇,于是就问木匠是怎么做到的,木匠的回答大概是这样的:

    我只是个木匠,哪有什么本事。我的眼里不过只有“一”而已。在雕刻之前,我闭门谢客,持心斋三日,不敢有任何谋取功劳或爵禄的念头,眼里、心里只有一,也就是只有雕刻这件事;再持斋五日,内心不敢有任何有关他人的夸奖或诽谤的念头;再持斋七日,把自己的身体也空了。如此心无尘垢之后,才可以着手雕刻一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心斋,就是一种虚灵不昧的心境,要达到这种心境,我们需要摒弃各种世俗的欲望干扰,心一而不分。其实这种状态已经是一种定境了,有了这种定,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做什么事都能做得比常人好。

    回到刚才的原文,庄子说,持心斋,首先要心思单纯,排除各种世俗的杂念,用心去“听”。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古人所讲的“听”,与我们现代人所讲的“听”差别很大。古人所讲的“听”更像是现代人所讲的接收信号。现代人有时喜欢说,用心去倾听这个世界,这就有点像古人的意境了。

    简单地讲,所谓“听”,就是对自己身体、心灵,以及周遭的一种全然觉察,它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真正的听是用你整个的身心去接收宇宙的信号。久而久之,会达到一种心灵彻底干净、深度干净的状态,一种与万物合而为一的无我状态。

    其实心斋不光是庄子讲,过去的大师都会讲,只不过说法不一。比如说邵雍有著名的《洗心吟》:

    人多求洗身,殊不求洗心。洗身去尘垢,洗心去邪淫。尘垢用水洗,邪淫非能淋。必欲去心垢,须弹无弦琴。

    人都知洗身,却不知洗心,邵雍的话虽是千年以前说的,但对我们今天的人仍然有警示意义。必欲去心垢,须弹无弦琴。什么是无弦琴?其实道理和庄子上面所说的一样,唯道集虚,把自己放空,便能与道合一。大树的根在大地,人正好相反,人的根在虚空。人越会“去心垢”,越是能从虚空或“无”中汲取力量。

    我们都知道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同样也是一种“心斋”,杂念太多,贪嗔痴慢疑互相缠绕,欲望炽盛,会让人失去智慧。做一个“深度干净”的人,就要时时持心斋,念起即觉,勿以恶小而为之。干净,表示你永远没有心灵的负担,一直在断舍离,一直都是全新的自我。深度干净,表示“我执”已经很轻,可以时时活在一种轻安的状态。

    常洗心、常持心斋,不要让自己越活越累。

    [阅读全文]...

2022-03-27 12:49:19
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 - 句子
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 - 语录
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 - 说说
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 - 名言
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 - 诗词
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 - 祝福
孔孟之道的精髓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