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的古诗

关于孔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孔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孔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孔孟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 语录(9) 说说(5k+) 名言(5) 诗词(70) 祝福(1k+) 心语(52)

  • 孔孟经典名言

  • 经典,名言
  •   孔孟经典名言

      孔子经典名言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

      3、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巧言令色,鲜矣仁。

      22、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德不孤,必有邻。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0、小不忍,则乱大谋。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3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4、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35、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6、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7、朝闻道,夕死可矣。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0、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1、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4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6、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7、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阅读全文]...

2022-03-07 14:08:16
  • 孔孟名言

  • 名言,名人,语录
  •   1、不学礼,无以立。

      2、道不同,不相为谋。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4、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8、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8、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1、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3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5、放于利而行,多怨。

      36、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8、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孟子名言

      1、彼一时,此一时也。

      2、食色,性也。

      3、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

      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6、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7、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0、仁人无敌于天下。

    [阅读全文]...

2022-01-08 10:16:49
  • 孔孟经典名言

  • 名言,经典,语录
  • 孔孟经典名言

    孔子经典名言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

    3、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4、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巧言令色,鲜矣仁。

    22、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7、德不孤,必有邻。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0、小不忍,则乱大谋。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3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4、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35、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6、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7、朝闻道,夕死可矣。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0、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1、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4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6、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7、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4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阅读全文]...

2021-12-16 00:23:51
  • 孔孟的读书名言(70条)_名言名句

  • 读书,名言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孔孟的读书名言(70条)!

    一、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二、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四、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五、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六、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八、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九、刚、毅、木讷,*仁。

    十、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十一、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十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十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十四、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十五、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十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十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十八、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十九、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二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二十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二十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二十三、刻苦学*的人总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十四、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二十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十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二十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二十八、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十九、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三十、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三十一、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三十二、靠父亲的学识成不了学者。

    三十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三十四、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三十五、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三十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三十七、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三十八、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十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四十、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四十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四十二、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四十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四十四、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四十五、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四十六、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四十七、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四十八、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四十九、不学礼,无以立。

    五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阅读全文]...

2022-02-02 11:38:53
  • 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

  • 语录,名言
  • 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孔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

      安徽人事资料网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做事合于礼,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事理都能明白),不至迷惑,五十岁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越过规矩。”孔子说:“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就会危险。”子贡问孔子:“问什么称孔文子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字为文。”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比如填*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了。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譬如)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如果)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也就不能学到(这门小技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是与另一人一起学*却不如那个人了。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把心思全放在学*上面的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片罢了。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对手,凭极仁道的人征伐最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阅读全文]...

2021-12-10 16:21:51
  • 孟郊的古诗

  • 1、《弦歌行》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裈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

    2、《覆巢行》荒城古木枝多枯,飞禽嗷嗷朝哺雏。枝倾巢覆雏坠地,乌鸢下啄更相呼。阳和发生均孕育,鸟兽有情知不足。枝危巢小风雨多,未容长成已先覆。灵枝珍木满上林,凤巢阿阁重且深。尔今所托非本地,乌鸢何得同尔心。

    3、《出门行》长河悠悠去无极,百龄同此可叹息。秋风白露沾人衣,壮心凋落夺颜色。少年出门将诉谁,川无梁兮路无岐。一闻陌上苦寒奏,使我伫立惊且悲。君今得意厌粱肉,岂复念我贫贱时。海风萧萧天雨霜,穷愁独坐夜何长。驱车旧忆太行险,始知游子悲故乡。美人相思隔天阙,长望云端不可越。手持琅玕\欲有赠,爱而不见心断绝。南山峨峨白石烂,碧海之波浩漫漫。参辰出没不相待,我欲横天无羽翰。

    4、《湘妃怨(一作湘灵祠)》南巡竟不返,二妃怨逾积。万里丧蛾眉,潇湘水空碧。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乔木深青春,清光满瑶*。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玉佩不可亲,徘徊烟波夕。

    5、《巫山曲》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6、《巫山高》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千载楚王恨,遗文宋玉言。至今晴明天,云结深闺门。

    7、《楚怨》秋入楚江水,独照汨罗魂。手把绿荷泣,意愁珠泪翻。九门不可入,一犬吠千门。

    8、《塘下行》塘边日欲斜,年少早还家。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不是城头树,那栖来去鸦。

    9、《临池曲》池中春蒲叶如带,紫菱成角莲子大。罗裙蝉鬓倚迎风,双双伯劳飞向东。

    10、《车遥遥》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郎自别日言,无令生远愁。旅雁忽叫月,断猿寒啼秋。此夕梦君梦,君在百城楼。寄泪无因波,寄恨无因辀.愿为驭者手,与郎回马头。

    11、《征妇怨》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圆。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君泪濡罗巾,妾泪满路尘。罗巾长在手,今得随妾身。路尘如得风,得上君车轮。渔阳千里道,*如中门限。中门逾有时,渔阳长在眼。生在绿罗下,不识渔阳道。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

    12、《空城雀》一雀入官仓,所食宁损几。只虑往覆频,官仓终害尔。鱼网不在天,鸟罗不张水。饮啄要自然,可以空城里。

    13、《闲怨(一作闺怨)》妾恨比*,下盘烦冤根。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

    14、《羽林行》朔雪寒断指,朔风劲裂冰。胡中射雕者,此日犹不能。翩翩羽林儿,锦臂飞苍鹰。挥鞭快白马,走出黄河凌。

    15、《古意》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16、《古别离》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17、《游侠行》壮士性刚决,火中见石裂。*不回头,轻生如暂别。岂知眼有泪,肯白头上发。半生无恩酬,剑闲一百月。

    18、《黄雀吟》黄雀舞承尘,倚恃主人仁。主人忽不仁,买弹弹尔身。何不远飞去,蓬蒿正繁新。蒿粒无人争,食之足为珍。莫觑翻车粟,觑翻罪有因。黄雀不知言,赠之徒殷勤。

    19、《有所思》桔槔烽火昼不灭,客路迢迢信难越。古镇刀攒万片霜,寒江浪起千堆雪。此时西去定如何,空使南心远凄切。

    20、《求仙曲》仙教生为门,仙宗静为根。持心若妄求,服食安足论。铲惑有灵药,饵真成本源。自当出尘网,驭凤登昆仑。

    21、《婵娟篇》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妓婵娟,不长妍。月婵娟,真可怜。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

    22、《南浦篇》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鸟鸣喈喈烟濛濛,自从远送对悲翁。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23、《清东曲》樱桃花参差,香雨红霏霏。含笑竞攀折,美人湿罗衣。采采清东曲,明眸艳珪玉。青巾艑上郎,上下看不足。南阳公首词,编入新乐录。

    24、《望远曲》朝朝候归信,日日登高台。行人未去植庭梅,别来三见庭花开。庭花开尽复几时,春光骀荡阻佳期。愁来望远烟尘隔,空怜绿鬓风吹白。何当归见远行客。

    25、《织妇辞》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26、《古意》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上山复下山,踏草成古踪。徒言采蘼芜,十度一不逢。鉴独是明月,识志唯寒松。井桃始开花,一见悲万重。人颜不再春,桃色有再浓。捐气入空房,无憀乍从容。启贴理针线,非独学裁缝。手持未染彩,绣为白芙蓉。芙蓉无染污,将以表心素。欲寄未归人,当春无信去。无信反增愁,愁心缘陇头。愿君如陇水,冰镜水还流。宛宛青丝线,纤纤白玉钩。玉钩不亏缺,青丝无断绝。回还胜双手,解尽心中结。

    27、《折杨柳》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屡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但恐人别促,不怨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杨,并在别离期。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花惊燕地云,叶映楚池波。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28、《和丁助教塞上吟》哭雪复吟雪,广文丁夫子。江南万里寒,曾未及如此。整顿气候谁,言从生灵始。无令恻隐者,哀哀不能已。

    29、《古怨别》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30、《古别曲》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行衣未束带,中肠已先结。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欲陈去留意,声向言前咽。愁结填心胸,茫茫若为说。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处处得相随,人那不如月。

    [阅读全文]...

2022-06-29 08:14:18
  • 孟浩然的古诗有哪些(孟浩然最著名的古诗分享)

  • 分享
  • 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唐代著名诗人。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湖北襄阳鹿门山,生了六子。尽管他没有担任过官职,但是在当时有着极高的声望,连王维和张九龄对他都另眼相看。另外,李白也写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样的诗句,以此来肯定孟浩然的学识和人品。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今天复*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原文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这首诗的大意是:老朋友非常好客,预备了鸡和黄米饭,饭菜十分丰盛。诚心敬意,盛情邀请我到他的田庄去赏玩。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四面环绕,一片郁郁葱葱。村庄外墙的不远处,横卧着苍青的山峦,背靠青山。坐在屋内,推开窗户,就直接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子。端起酒杯,一边开怀畅饮,一边闲谈着农耕农种和庄稼收成情况。天下没有不散的宴*,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们再相聚。到时候,再回到这里,还是这个老地方,我们一起观赏盛开的菊花,品尝自酿的菊花酒。

    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湖北襄阳鹿门山时,对自己拜访老朋友,在其田庄做客这件事情的描写。当时,他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孟浩然这首《过故人庄》是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他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事情经过。在绿意盎然、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宾主尽欢,待客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充满了乐趣,抒发了他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全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篇叙事,句句口语,亲切自然,如话家常,语言朴实无华,一如所表达的朴素的情感,可谓淡中存奇,隽永耐品。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淡,淡而浓,浅而厚,*而远。这首诗初看似乎*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国画,将景、事、情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回顾全诗,其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淡”字。一个普通的农庄,一顿鸡黍饭的普通款待。一座秀美田园,一对老友相会。没有繁文缛节,只有来去自便;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家常便饭;没有高谈阔论,只有百姓随谈。一切都是那么*淡而自然,就连诗句都是极其普通的口语。这种淡淡的*易*人的风格,恰恰与孟浩然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契合,恬淡亲切,却又不是*浅枯燥。农家朴实的气氛、别具一格的环境、心灵境界的契合、田园风光的留恋,如此等等,无不在字里行间精准表达出来,含蓄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使诗歌的艺术美及其所要表现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诗的魅力在**淡淡中显示出来,表现了孟浩然高超的艺术功力。最后说一句,秋天快到了,抓紧去与老友相会吧 !

    2021年8月6号

    今天复*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原文如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这首诗的大意是:把船停泊在沙洲旁,沙洲及其周边烟雨弥漫。日暮时分,暮色苍茫,客居他乡的愁绪涌上心头,显得更加突兀,更加明显。原野无边无际,四野空阔,远远望去,远处的天空,比*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月映江中,人在船上,俯身而望,仿佛觉得月亮在向人亲*。

    孟浩然的这首《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格调清丽的写景五言绝句,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抒发了其漂泊异乡的惆怅,以及困顿的情感。他通过选取不同的景物,营造出一种忧愁清冷的氛围,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前路感到茫然的困惑。全诗好景如画,寓情于景,将自己的心情与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研读这首诗,就不得不说一下孟浩然的身世和处境。孟浩然十一岁开始读书,到了四十多岁,仍一事无成,只得逃离洛阳的世俗交游,去吴越寻找好山好水,以图排遣出仕不得的失意。此时的他,孑然一身,置身于暮色笼罩的建德江畔,环顾四周,四野茫茫,天高树静,江清月明,一瞬间,千愁万绪,纷来沓至。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尽在这淡淡的几行诗文中,不断地向外涌现。

    大家都知道,孟浩然是一位受到李白推崇的优秀诗人,他可以熟练地选取出能够准确代表心中所想的景物,辅以娴熟的写诗技巧,寥寥数笔,就能点染出一幅淡然隽永的图画。一句“江清月*人”,赋予明月善解人意的灵性,即使是诉说忧愁,也*添了一份淡雅。他不属于那种豪迈的盛唐诗人,他在诗文中只是纯熟自然地表现个人感受,更多的是清丽与恬淡,从而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

    2021年6月24号

    今天立夏,复*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原文如下: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这首诗的大意是:不知不觉间,傍山的日光,忽然就西落了。原本在池塘上面的月亮,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披散着头发,放浪不羁地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门户大开,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晚风微微吹拂,送来阵阵荷花的香气,清香怡人。夜间的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细微而清脆的响声。面对如此良辰美景,正想也最适合拿琴来弹奏。可是很遗憾,老朋友不在,没有知音来欣赏。有感于此,所以更加怀念老朋友。就算半夜做梦,都在梦中苦苦地想念着他。

    说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首先得介绍一下孟浩然的家乡。据资料记载,南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辛大即辛谔,在家排行老大,故称辛大。辛大是孟浩然的同乡知己好友,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并与孟浩然约会见面,二人在一起弹琴饮酒畅谈。这首诗就是专门写给好朋友辛大的。

    孟浩然的这首《夏日南亭怀辛大》,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对老友的怀念。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据资料介绍,其诗特色是朴实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遇什么景就写什么景,从不专门挑选奇特离异的景致,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这首《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其有代表性的名篇。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全诗从夕阳西下——入夜所觉的竹露荷风——夜深人静弹琴不能而怀辛大——期待梦里相见,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层层递进,自然衔接,由境及意,浑然一体,自然醇厚,余韵无穷,充分展示了“孟”诗的特点。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的这种思念只是淡淡的,一点点小惆怅而已,但足以拨动我们那根敏感的心弦。人生难得一知己!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不顺心的事,碍于个人隐私,或者个人面子,一时竟找不到一个倾诉对象,找一个无话不谈的人竟然那么难。每每如此,就会不自然地怀念那些曾经的为数不多的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2021年5月5号

    今天复*孟浩然的《春晓》,原文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困秋乏,春夜不冷不热,最适合酣睡,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一觉睡到自然醒,天已放亮,首先听到的,是窗外一片欢快的小鸟鸣叫声。昨晚,隐隐约约听到风声和雨声,似乎下了一夜的春雨。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应该打落了不少花瓣,庭院里,石阶上,一定铺满了缤纷的落花吧。

    据资料介绍,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在湖北襄阳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当时,他过着恬淡自然的隐居生活,身处“慢生活”之中,远离尘世喧嚣,心情闲适,可以“侧耳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可以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天然美。因此,他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孟浩然的这首《春晓》,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他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他的生命,跳动着他的脉搏。不得不说,诗歌创作天分很重要。“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之音。

    这首诗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品起来却是别有意趣,值得反复朗诵。他用坦承直白的语言,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所起到的效果,反而比精心雕琢,更经得起玩味,更能打动人心。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然去雕饰吧。

    从我个人而言,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虽然对古典诗词的喜爱由来已久,但真正深入的学*研究,也就是*几年的事。以前只是皮毛而已,很多诗词记不清、记不全,不能正确理解其真实含义。真正在脑海里记忆非常清晰非常深刻的,也就是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相思》,孟浩然的《春晓》。我想,大家肯定也对这几首诗非常熟悉。可以说,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所谓:大道至简。越是通俗易懂,越是家喻户晓,越说明其艺术水*之高。

    2021年4月14号

    大唐盛世,涌现出许多著名诗人,风格迥异,各领风骚,李白浪漫,杜甫愁苦,王维禅意,李商隐多情,孟浩然清雅。读孟浩然的诗,如同观赏一条清水里的鱼儿一样,一眼即可看穿鱼儿优雅的姿态。其代表作主要有:《春晓》、《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尤其是《春晓》,读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颇具美感,已成为当代必不可少的儿童启蒙诗。今天,重点温*一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词原文如下: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下面在学*阅读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解析一下诗词大意:江南的八月,已是中秋时节,雨水丰沛,奔流不息的长江之水,把洞庭湖涨的满满的,湖水几乎与湖岸齐*。洞庭湖浩瀚渺茫,一望无际,足以包容下无边无垠的天空,水中倒影着蓝天白云,碧水蓝天,浑然一体。纵贯南北,足踏荆楚,云梦泽幅员辽阔,举世闻名,但洞庭湖水蒸腾出的白雾,迷迷茫茫,依然将其完全笼罩。风起云涌,波涛汹涌,波浪相互拍打的声音,声振于天,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面对如此波澜壮阔的洞庭湖,我想要渡水,到湖上乘风破浪,饱览秀美风光,可惜,却没有船只来渡我。当今,天子圣明,天下承*,一派繁荣盛世景象,而我饱读诗书,才德兼备,却闲居在家,不能为国家社稷效力,真的是从内心感到羞愧。洞庭湖岸边,有许多垂钓的人,他们悠然自得,悠闲自在,一边欣赏优美风光,一边享受钓鱼的乐趣,而我只能傻傻地坐在旁边观看,无所事事。看着那些垂钓者,纷纷大显身手,收获满满,钓到手的鱼儿,活蹦乱跳,又美又肥,我也只能空怀一片羡慕之情啦。

    这是一首干谒诗,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自荐书。前半部分写景,气势磅礴,十分大气。后半部分表情达意,既含蓄婉转,又十分直白,把自己要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想法,表达的明白无误。不管怎么说,这首诗依然保持了其自身诗歌“清雅”的特点。诗如其人。正如李白《赠孟浩然》中所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阅读全文]...

2022-06-19 00:31:08
  • 孟夏的古诗带拼音61句

  • 经典
  •   我喜欢,我喜欢狂风暴雨的夏天,因为夏雨是那么豪爽干脆。夏天的荷花给我们露出笑脸,夏天的荷叶向我们展示魅力。

      zhòngxià

      《仲夏》

      tángfánxún

      唐·樊旬

      jiāngnánzhòngxiàtiān,shíyǔxiàrúchuān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lújiéchuíjīndàn,gānjiāotǔbáilián.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拓展:夏天的古诗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阅读全文]...

2022-03-03 03:54:17
  • 关于落叶孔绍安的古诗

  • 落叶
  • 关于落叶孔绍安的古诗

      导语:落叶是秋天最美丽的舞者,随风而起,漫天飞舞,飘飘洒洒,自由自在。关于落叶孔绍安的古诗,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落叶

      唐代: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译文:

      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

      注释:

      惊落叶:树叶好像受惊似的,纷纷飘落下来。

      客心:漂泊他乡的游子心情。

      犹言:好像在说。惜:舍不得。

      赏析:

      这首诗是借落叶以慨叹身世,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

      首句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于家国破亡后的景况。此诗开头用个“早”字,便给了读者以好景不长的暗示,这个“客”字,使我们联想起南唐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尽管孔绍安和李煜的时代相距*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处境也不完全一样,但其飘零感是类似的`。末两句叙诗人怀恋故国的感情。它仍然采用比兴手法,紧扣落叶着笔。 “翻飞二字,竭力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

      全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

      写作背景:

      孔绍安原是陈朝的达官子弟(其父孔奂为陈吏部尚书)。随着封建王朝的更迭,他作为前朝的既得利益者,不可能不受到损害。孔绍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他曾对表兄虞世南说过: “本朝沦陷,分从湮灭。”(《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因此他发出“飘零似客心的哀叹是很自然的。陈亡时,孔绍安才13岁。此篇当是孔绍安于陈亡后不久“徙居京兆鄂县(今陕西户县)闭门读书期间所作。

    [阅读全文]...

2022-01-16 13:22:03
  • 孟冬寒气至古诗

  • 孟冬寒气至古诗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翻译」

      农历十月,寒气逼人,呼啸的北风多么凛冽.

      满怀愁思,夜晚更觉漫长,抬头仰望天上罗列的星星.

      十五月圆,二十月缺有客人从远地来,带给我一封信函.

      信中先说他常常想念着我,后面又说已经分离很久了.

      把信收藏在怀袖里,至今已过三年字迹仍不曾磨灭.

      我一心一意爱着你,只怕你不懂得这一切.

      「注释」

      三五:农历十五日

      四五:农历二十日

      三岁:三年灭:消失

      区区:指相爱之情

      「赏析」

      《孟冬寒气至》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迁移和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孟冬,旧历冬季的第一月,即十月。就一年说,主人公已在思念丈夫的愁苦中熬过了春、夏、秋三季。冬天一来,她首先感到的是“寒”。“孟冬寒气至”,一个“至”字,把“寒气”拟人化,它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来“至”主人公的院中、屋里、乃至内心深处。主人公日思夜盼的是丈夫“至”、不是“寒气至”。“寒气”又“至”而无犹不“至”,怎能不加倍地感到“寒”!第二句以“北风”补充“寒气”;“何惨栗”三字,如闻主人公寒彻心髓的惊叹之声。 时入孟冬,主人公与“寒气”同时感到的是“夜长”。对于无忧无虑的人来说,一觉睡到大天亮,根本不会觉察到夜已变长。“愁多知夜长”一句、看似*淡,实非身试者说不出;最先说出,便觉新警。主人公经年累月思念丈夫,夜不成寐;一到冬季,“寒”与“愁”并,更感到长夜难明。

      从“愁多知夜长”跳到“仰观众星列”,中间略去不少东西。“仰观”可见“众星”,暗示主人公由辗转反侧而揽衣起床,此时已徘徊室外。一个“列”字,押韵工稳,含意丰富。主人公大概先看牵牛星和织女星怎样排“列”,然后才扩

      大范围,直至天边,反复观看其他星星怎样排列。其观星之久,已见言外。读诗至此,必须联系前两句。主人公出户看星,直至深夜,对“寒气”之“至”自然感受更深,能不发也“北风何惨栗”的惊叹!但她仍然不肯回屋而“仰观众星列”,是否在看哪些星是成双成对的,哪些星是分散的、孤零零的?是否在想她的丈夫如今究竟在哪颗星下?

      “三五”两句并非写月,而是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观星之时自然会看见月,因而又激起愁思:夜夜看星星、看月亮,盼到“三五”(十五)月圆,丈夫没有回来;又挨到“四五”(二十)月缺,丈夫还是没有回来!如此循环往复,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丈夫始终没有回来啊!

      “客从”四句,不是叙述眼前发生的喜事,而是主人公在追想遥远的往事。读后面的“三岁”句,便知她在三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从远方捎来的一封信,此后再无消息。而那封信的内容,也不过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不难设想:主人公在丈夫远别多年之后才接到他的信,急于人信中知道的',当然是他现在可处、情况如何、何时回家。然而这一切,信中都没有说。就是这么一封简之至的信,她却珍而重之。“置书怀袖中”,一是让它紧贴身心,二是便于随时取出观看。“三岁字不灭”,是说她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这一切,都表明了她是多么的温柔敦厚!

      结尾两句,明白地说出她的心事:我“一心抱区区(衷爱)”,全心全意地忠于你、爱着你;所担心的是,我们已经分别了这么久,你是否还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爱着你呢?有此一结,前面所写的一切都得到解释,从而升华到新的境界;又馀音袅袅,馀意无穷。

      “遗我一书札”的“我”,乃诗中主人公自称,全诗都是以“我”自诉衷曲的形式写出的。诗中处处有“我”,“我”之所在,即情之所在、景之所在、事之所在。景与事,皆化入“我”的心态,融入“我”的情绪。前六句,“我”感到“寒气”已“至”、“北风惨栗”;“我”因“愁多”而“知夜长”;“我”徘徊室外,“仰观众星”之罗列,感叹从“月满”变月缺。而“我”是谁?“愁”什么?观星仰月,用意何在?读者都还不明底蕴,唯觉诗中有人,深宵独立,寒气彻骨,寒星伤目,愁思满怀,无可告语。及至读完全篇,随着“我”的心灵世界的逐渐坦露,才对前六句所写的一切恍然大悟,才越来越理解她的可悲遭遇和美好情操,对她产生无限同情。

    [阅读全文]...

2021-11-30 00:11:02
孔孟的古诗 - 句子
孔孟的古诗 - 语录
孔孟的古诗 - 说说
孔孟的古诗 - 名言
孔孟的古诗 - 诗词
孔孟的古诗 - 祝福
孔孟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