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下的古诗词

关于罗浮山下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罗浮山下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罗浮山下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罗浮山下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6) 说说(121) 名言(756) 诗词(9k+) 祝福(53) 心语(1)

  • 罗浮山上的千脚虫随笔

  • 随笔,阅读,文学
  • 罗浮山上的千脚虫随笔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罗浮山上的千脚虫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次局新闻中心举办期刊新闻培训班,我有幸第二次被单位推选去绵阳安县罗浮山培训中心学*,第一次学*是今年四月的视频新闻培训班。年轻人应该珍惜每一次学*的机会,这是我们单位领导临行前的嘱咐,不敢辜负领导的期望,抱着虔诚之心再一次踏上了学*的路程。

      抵达罗浮山后,一切安顿就绪,和同事闲聊于寝室。同事提议说晚饭后想去山上转转,主要想去找找千脚虫,其它地方都没有这类虫,只在罗浮山上见过。千脚虫?这对于从小就生活在被钢筋混泥土包围的城市里的我来说,可谓是相当陌生,听着这名字都感觉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人往往就那样,对越是新鲜、刺激的事物就越能表现出好奇的欲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让我对千脚虫多了一分期待。

      晚饭后同事们相约培训中心大门,一起漫步在罗浮山下的道路上。夏秋之交是一年丰收季,听着荷塘的蛙鸣,望着天边的霞光,脑海顿时浮现出一片硕果累累的景象。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山脚下,在这天然氧吧尽情的呼吸着,此时摒弃一切的烦恼,忘我地享受着这闲暇时光。

      “注意脚下!”同事大叫一声,一条约莫十公分长的“毛毛虫”在我脚边蠕动着,我立马就石化了一秒钟,随即身体又像是触电般弹开了一米之远,在同事们的嘲笑声中我满脸通红地感觉自己弱爆了,原来我在灵魂深处对这类节肢动物是如此的恐惧,这恐怕就是网络传言的密集恐惧症吧。

      我惊魂未定地看着爬行的它,背部红褐色,脚下密密麻麻的长满了类似触须一样的东西,乍眼看像是一条蜈蚣,但是又不像蜈蚣那样是“扁”的,而它算是一个“椭圆体”,不看它的'外表,发现它肉肉的慢慢的爬着还挺可爱,随即反映过来,这应该就是同事口中所说的千脚虫吧。仔细看看路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千脚虫,有在远处“闲庭信步”的,有在我们附*一动不动装“死”的,还有只顾着看美景不顾看脚下被踩成“一滩烂泥”的。于是乎一路上我们都非常谨慎,时不时地看看脚下,生怕踩着它,粘在脚上非常恶心不说,如果是益虫破坏生态就不好了。

      回到寝室,为了搞清楚千脚虫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我上网查了查它的资料,千脚虫学名马陆(Millipede),又称千足虫、千脚虫,倍足纲节肢动物,陆生。身体有多节,头部有触角,生活在潮湿地方,大多以枯枝落叶为食。有时会啃食植物幼苗,因此可能会被认为是害虫。部分种类遇袭击即假死片刻(把自己蜷缩起来)。马陆味臭,令鸟兽都不爱吃。马陆体内有一种药物,可以起到驱蚊作用。马陆能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热带雨林中的马达加斯加猩红马陆喷出的液体能使人双目片刻失明。世界上最大的千足虫是巨人马陆,可达38厘米长,身围直径有4厘米。身体黝黑光亮,有时还有红色条纹,被触碰后,它的身体会扭转成螺旋形。其实,它根本没有1000条腿。事实上,它的脚足不到300对,但这已经是一个不少的数目了。我们国家的马陆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境内。

      千脚虫喜聚群活动,繁殖极快,多以枯枝落叶为食。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枯枝落叶堆中或瓦砾石块下。专吃落叶、腐殖质;也有少数种类吃植物的幼芽嫩根,是农业上的害虫。在*的大部分南方地区均可以看到,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因为千足虫繁殖快,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创造了它们繁衍的好条件。

      千脚虫是不会咬人的,但是如果不小心触摸到它,其表面会分泌一种毒素,严重的可致明显的红斑、疱疹等。

      千脚虫可入药,《神农本草经》记载:马陆有破积;解毒;和胃之功效,主治,症积;痞满;胃痛食少;痈肿;毒疮等。而且科研人员还发现千脚虫对癌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一般用于外敷。有临床实验证明,在一般的肿瘤处外敷千足虫,3—4次以后,肿瘤表面可见坏死腐脱。可能与其分泌物相关,能够杀死一定的坏死细胞。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出自三国?魏?曹囧《六代论》,用来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比喻被打倒或镇压的*或敌对势力,余孽尚存,如不彻底肃清,还会兴风作浪。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这里的“百足之虫”就是指的千脚虫。

      千脚虫一方面被指在农业上是害虫,加之又有丑陋的外表,还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种贬义的典故。那它应该是绝对意义上的“残渣余孽”了,然而我们却遗漏了它在药用上的价值这一点。这无疑印证了任何事物都有着他的两面性,人们往往对美好的事物都是趋之若鹜、如蚁附膻;对其糟粕就凛然难犯、敬而远之,这是大家的共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不能忽略*与假恶丑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终究不是千脚虫,千脚虫会为生存而日复一日的做着同样的事,它是被惯性带动着生存,抑或说为了生存所产生惯性。然而人却不同,人是有思想、有认知、有情感的高等动物,是从思想上来决定行动的,所以就产生了人性的复杂化与多元化。

      人的性格决定命运,但命运往往又造化弄人,于是归根结底为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最*又有人大肆宣扬人性本恶论,在这里我不发表过多的观点,我始终相信孔圣人的人之初,性本善,善于发现人性中的闪光点,好过总纠结于某人某事的阴暗与丑恶。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悲惨世界里的贫苦农民冉阿让,搭错车中的退伍老兵哑叔。这些人都是外表与人格都不被世人看好的,但最终都给我们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发人深省。

      如若还有机会到罗浮山,我定会再去看看那令人心惊肉跳的千脚虫,只因他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洗礼,注重了人生要像千脚虫那样不停奔走的实效,坚定了我人心向善的人生导向。

    [阅读全文]...

2022-07-20 15:24:54
  •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注释翻译

  •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原文:

      海上亭台山下烟,买时幽邃不争钱。莫言白日催华发,自有丹砂驻少年。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花边。可中更践无人境,知是罗浮第几天。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注释:

      【优哉游哉】游哉”。亦作“优哉游哉”。形容从容自得,悠闲无事。《诗·小雅·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一:“优哉游哉,爰居爰处。”宋苏轼《观棋》诗:“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赏析:

      我每次读到《经》的《鸱鸮》,读到《书经》的《君奭》,总是暗暗地悲叹周公没有遇到知己。等到读了《史》,才看到孔子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而弹琴唱歌的声音没有断绝,并与颜渊、仲由等学生互相问答。孔子说:“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样的野兽,为什么要沦落到在野外游荡的境地?我为什么落到这田地呢?”颜渊说:“先生的理想非常宏大,所以天下不能接受;虽然这样,不被人接纳又有什么担忧的呢?不被人接纳之后更能显现出您是君子。”孔子温和地笑着说:“颜回,如果你有很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虽然天下没有人接受孔子的理想,但孔子和他的学生竟能够自我满足而且是这样的快乐。现在我才知道,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凭召公的贤能,管叔、蔡叔的亲*,却不能够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跟谁一同享受这富贵的快乐呢?然而跟孔子一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却都是天下的贤才,光凭这一点也就值得快乐了啊!

      我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读书。听说如今天下有一位欧阳公,他的为人就像古代孟轲、韩愈一类人;又有一位梅公,跟随欧阳公交游,并且和他共同议论文章。从那时起,我日益成长,才能够读先生们的文章词赋,想象出先生们的为人,领会到先生们潇洒地摆脱世俗的快乐,而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因为我当时刚刚学做诗赋骈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禄,自己估量没有什么才能可以进见诸位先生,所以来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门求教。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在礼部,先生和欧阳公亲自考查我们。我没有想到自己,竟得了第二名。后来听说,先生喜欢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风格,而欧阳公也因为我能不作世俗的文章而录取我,因此我能留在及第的行列里,不是左右亲*的人先替我推荐,不是亲戚朋友为我请求嘱托,从前十多年里听到名声却不能进见的人,一下子竟成为知己。退下来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贫贱,有大贤人而能成为他的学生,那也很值得自负了。如果凭一时的侥幸而得意,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里巷的小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又怎么能代替这种快乐啊!《左传》上说:“不埋怨天,不责怪人”,因为“从容自得啊,能够度过天年”。先生名满天下,但官位不过五品;面色温和而不恼怒;文章宽厚质朴而没有怨言。这必定有乐于此道的原因,我希望听到先生的教诲啊。

    整理:zhl201609

    [阅读全文]...

2022-06-12 23:51:00
  • 次北固山下古诗词

  • 次北固山下古诗词

      【原文】: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韵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阅读全文]...

2022-07-29 11:41:15
  •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好不好玩

  • 好玩,旅行
  •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好不好玩

      罗浮山,是*十大道教名山之一,山势雄浑,风光秀丽,四季气候宜人。大小432座山峰,峭壁危崖,980多道瀑布流泉,“山山瀑布,处处流泉”。千万不要来罗浮山,你会恋上这里!依依不舍!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好不好玩,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随着旭日发出的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放眼望去,白云*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狮子峰,位于冲虚古观的右侧,从远处看,此峰有如威猛的雄狮在蹲伏,伺机扑跃,因此叫狮子峰。据传唐朝天宝初年,麻姑仙人曾降临此山。由于这个传说,所以狮子峰历来被视为是神仙的云游之地。

      飞来石,地处一定斜度的石崖旁,石头上大下尖,耸立的姿势显得特别险竣!曾有不少游客看过之后,都担心这块石头会滚下来。然而,它已在风雨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经过无数游客的攀爬,仍一直巍然不动。

      瀑布6米落差,潭深5—6米,水清见底,石壁上冲出石舂深坑。瀑布在浮山东北,其东石壁有道士黎应钟所题的'“艮泉”石刻。

      黄仙黄仙古洞瀑布位于博罗县罗浮山黄仙古洞景区。黄仙古洞有着独特的景观,其茶山幽谷至今人迹罕至,仍保留着少有的原始生态风貌,其峡谷、深涧、飞瀑流泉、峭壁摩天、古木遮日、野藤空悬,如世外洞天。

      白莲湖位于朱明洞景区中心,因往昔遍植青莲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明朝祝枝山曾记述白莲湖的白莲“千万计,花过巨,中大如盖,微风吹之,撼撼如玉石切磋之音”。湖中建有湖心桥和湖心亭,现湖内有锦鲤四万多条,使游人在此娱乐、放生、观景的理想之地。

      会仙桥位于白莲湖边,是座单拱石桥,相传苏东坡在此巧遇仙人。桥宽2.9米,高3米,桥面为青麻石条砌成,柱头均雕有花纹承四方体,栏板高52厘米,桥板正中刻有“会仙桥”三字,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于清宣统三年所书。

      黄龙观位于罗浮山西南麓,玉女峰下的黄龙洞中,是罗浮山著名的十八洞天奇景之一。是罗浮山现存寺观中,建筑规模很宏伟的宫观。也是华南一带道教全真龙门派,宗教文化氛围很浓的主要道观之一。

      华首寺也叫华首台,它位于罗浮山的西南面,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据说当年有500真人汇集此地而得名于华首寺,明万历年间,罗浮山香火旺盛,有十八寺,而华首寺被列为“美丽禅林”。

    [阅读全文]...

2022-06-19 03:05:21
  • 诗名含有罗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罗字的诗词

  •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 第十一罗怙罗尊者

    释德洪〔宋代〕

    闲提数珠,背坐危石。捉锡山童,越树而剧。象衔藕花,来献法供。

    六根妙同,鼻能致用。

    罗浮归途罗子钟过溪马蹶濡裳诗以唁之

    湛若水〔明代〕

    罗生惯骑惯著跌,犹然自诿马蹄齧。仰面贪看罗浮云,不觉马蹶濡裳舄。

    试问蹶时可动心,打破这敬无处寻。凝然定力楚州桥,一泉何讵非天人。

    送罗尹赴博罗司成冰玉公之后也

    边贡〔明代〕

    海国逍遥野兴深,罗浮山下坐鸣琴。看云细和东坡句,捧日常悬北阙心。

    三合树高应蔽芾,六如亭在且登临。西江冰玉家声远,侧耳南风听好音。

    从博罗取道游罗浮山

    王文诰〔清代〕

    南游夙梦罗浮境,发轫还疑梦里来。仙蝶蘧蘧因我化,名山面面为谁开。

    莲须拈出三千品,华首参齐五百台。兼爱确乎堂上长,个中原有济时才。

    洪山吊罗罗山布政兼感李迪庵旧帅

    徐宗亮〔清代〕

    洪山一握征南节,并世孤忠叹百身。淮蔡专征谁继志,山河凭吊各伤神。

    多材自古传三楚,儒将当时更几人。寂寞路旁祠庙在,尚闻风雨泣遗民。

    罗浮钓鳌石有怀罗豫章先生

    黄佐〔明代〕

    任公昔垂钓,超然龙伯先。巨鳌一入手,纶竿都弃捐。

    镇此蓬山下,化石今千年。共惟豫章翁,拂石开苍烟。

    坐观万物备,胸中罗九天。正如得巨鳌,不悄图小鲜。

    泉源涵有象,松风韵无弦。冥栖不复见,悠悠东逝川。

    闻罗澹峰先生登罗浮不获相从诗以致怀 其一

    张穆〔明代〕

    诚哉达不易,间亦世中稀。古道久不作,狂歌安与归。

    向*婚嫁未,康乐宦情微。此日风尘遍,谁同与世违。

    闻罗澹峰先生登罗浮不获相从诗以致怀 其二

    张穆〔明代〕

    洞天久索寞,云霭空冥冥。仙客知忘我,群真自效灵。

    丹光嘘五色,神鸟见三青。云锁朱明路,迟君定不扃。

    送琴师闵谏廷游罗浮兼寄博罗张孟奇

    邓云霄〔明代〕

    可道奇游是采真,峰头爽气入秋新。玲珑山水弦中调,缥缈烟霞物外身。

    湛露深杯酬玉女,寒梅幽梦访花神。欲寻上界逍遥子,好问西园笠屐人。

    杪秋同陆华父登青罗山顶望罗浮

    欧大任〔明代〕

    嶂前松栝九秋残,紫逻东回路几盘。秦戍风烟馀燧火,粤门天地一泥丸。

    铁桥云落银涛涌,朱鸟星高玉舄寒。为报安期今可待,去从神武挂吾冠。

    [阅读全文]...

2022-07-20 04:56:58
  • 含有罗字的古诗词 带罗字的诗词名句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蒋捷《虞美人·听雨》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宋方壶《山坡羊·道情》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崔郊《赠去婢》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李白《玉阶怨》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苏轼《惠州一绝 / 食荔枝》

    闲花淡淡春。——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佚名《明月何皎皎》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清江《送婆罗门》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秦韬玉《贫女》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曹植《洛神赋》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鱼玄机《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白居易《后宫词》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白朴《天净沙·夏》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李白《春怨》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林逋《相思令·吴山青》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汤显祖《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佚名《鸳鸯》

    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张淑芳《满路花·冬》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王冕《墨萱图·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阅读全文]...

2022-03-14 20:56:08
  • 望天门山古诗词

  • 望天门山古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天门山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望天门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译文二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边的青山……

      鉴赏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青山相对出”……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古诗赏析

      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 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 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 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 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 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 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 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 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 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青山相对出”的`“出” 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 “*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 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 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 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题,诗题应该叫“舟行望天门山”。

    [阅读全文]...

2022-01-21 23:01:31
  • 有山水意境的古诗词

  • 意境,山水,文学
  • 有山水意境的古诗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有山水意境的古诗词,希望对您有帮助。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人。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山中》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湾,

      无数峰峦远*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

    [阅读全文]...

2022-03-31 05:10:42
  • 含有山字的古诗词 带山字的诗词名句

  •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佚名《越人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汤恢《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垓下歌》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王维《画》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阅读全文]...

2021-12-22 07:11:43
  • 暮归山中古诗词

  • 暮归山中古诗词

      古诗原文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

      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

      译文翻译

      黄昏时回家,山里已经昏暗,涧水里冼洗脚,月影在水中出现。

      简陋的横木门上,喜鹊归巢入眠,黑暗的树林中,萤火虫乱画弧线。

      老婆孩子都等候我归来,挑亮油灯一同饱尝粗茶淡饭。

      我伫立在松树、桂花间纳凉,遥望疏朗的星星远隔着河汉。

      注释解释

      归:返回。

      已:已经。

      昏:天黑,傍晚。

      濯(zhuó)足:洗脚。濯,洗涤。《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月在涧(jiàn):月亮倒映在涧水中。

      衡门:横木架成的门,指简陋的房屋。衡,同“横”。《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栖(qī)鹊定:鹊鸟停在树上。泛指居住或停留。定,静下来了,此指鹊鸟入眠。

      暗树:一作“暗径”。

      流萤(yíng):飞行的萤火虫。庾信《哀江南赋》:“饥随蛰燕,暗逐流萤。”谢朓《玉阶怨》诗:“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杜牧《秋夕》:“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妻孥(nú):妻子和儿女。孥,儿女。杜甫《羌村三首》;“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候:等候。

      蔬饭:粗菜淡饭。

      伫(zhù)立:长时间站着。

      隔:分隔。

      河汉:银河。《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元稹《秋夕远怀》诗:“星繁河汉白。”

      创作背景

      蓝仁基本上是一位布衣,出仕的时间很短,亦没有任过高职,一直隐居家乡崇安山中。此诗即写作者山居生活片断,具有浓厚的田园风味。从诗中景物看,诗作描写的是一个秋初的傍晚,诗人刚好外出归来的情景。

      诗文赏析

      这首古体诗写诗人的一个*常的生活片断。诗人按照行动的足迹,安排了连续的四个场面。全诗没有奇思妙语,没有汹涌的生活波澜。诗人只是拣取身边日常琐事,*淡的生活场景,略加点染,流露出恬淡的生活旨趣,给人以情真语切的感觉。

      先写归家途中的情景。“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暮色苍茫,乱山昏暗。崎岖的山道上,诗人信步归家。在诗人的感觉中,溪涧潺谖,淙淙作响;明月初升,清辉撒冷;涧水清澈,月影流布。空山是这样的清幽,这样的寂寥。身在其中,濯足清流,别有一番情趣。“濯足”暗用了《楚辞·渔父》的故实,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身份、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起句擒题,所写之景,所叙之事,无不是“暮归”,无不是“山中”。

      随着诗人的脚步,眼前出现了一座山间陋室。“衡木栖鹊定,暗径流萤乱。”其屋横木为门,简陋如此;鹊栖其上,冷落可知。再以小径幽暗,流萤乱飞加以渲染,景象的荒芜,氛围的凄清,家境的贫寒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诗人的感情通过“衡门”作了隐隐的透露和巧妙的暗示。衡门虽然简陋,但如果自己不以为陋,也可以游息其间。贤者乐道忘忧,虽身处陋室,而不以为苦,反能自得其乐。这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尽管这种态度的背后也有悲哀和痛苦。诗人就是以这样的贤者自居,甘处衡门,自得其乐。从“栖鹊”、“流萤”等景物看,较一、二句所写事物已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时夜幕降临已很久了。“栖鹊定”与“流萤乱”,这一“定”一“乱”,一静一动,相映成趣,下字十分准确,是句中字眼。

      接下来便是叙写家人团聚的情景。“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天色已晚,灯火已明,粗菜淡饭已具,妻子儿女坐等诗人归家。和乐融融的山乡田家生活显得真切而自然。最后以诗人伫立松桂之下,仰望浩渺星空作结,意蕴幽远,含蓄深沉。“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夜已很深,万籁俱寂;晚风**,凉意袭人。诗人久久伫立,徘徊松桂之下。仰望天空,只见疏星点点,明月高悬,勾起了诗人无限的遐想。诗人似乎有所失落,有所追寻,而失落追寻的究竟为何物,又显得倘恍迷离,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可供想象的无限空间。

      全诗采用移步换景之法,层层推移,步步腾挪,使诗歌跳脱而有变化。诗人用疏淡的笔触,通过*凡生活事件的`叙述和特定环境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对山问恬淡生活的热爱,也有人生失意后的淡淡哀愁。诗中的溪涧幽泉,青松佳桂等意象,透露出山野闲人那种清高隐逸的旨趣。而暗径幽深,流萤乱舞,又烘托出诗人烦乱茫然的情绪。诗的基调是较为明快自然的,但也多少笼罩了一层轻柔的迷惘和淡远的惆怅。诗人运笔古拙,洗脱铅华,纯用白描,以*实直朴取胜,而不以夸饰渲染为工。初读起来似觉有些乏味,但细加玩赏,便又能感觉到语虽淡而味终不薄。这也许就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阅读全文]...

2022-01-14 19:41:04
罗浮山下的古诗词 - 句子
罗浮山下的古诗词 - 语录
罗浮山下的古诗词 - 说说
罗浮山下的古诗词 - 名言
罗浮山下的古诗词 - 诗词
罗浮山下的古诗词 - 祝福
罗浮山下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