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的古诗

关于浮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浮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浮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浮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5) 语录(1) 说说(3) 名言(512) 诗词(550) 祝福(1k+) 心语(58)

  •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好不好玩

  • 好玩,旅行
  • 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好不好玩

      罗浮山,是*十大道教名山之一,山势雄浑,风光秀丽,四季气候宜人。大小432座山峰,峭壁危崖,980多道瀑布流泉,“山山瀑布,处处流泉”。千万不要来罗浮山,你会恋上这里!依依不舍!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好不好玩,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随着旭日发出的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放眼望去,白云*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狮子峰,位于冲虚古观的右侧,从远处看,此峰有如威猛的雄狮在蹲伏,伺机扑跃,因此叫狮子峰。据传唐朝天宝初年,麻姑仙人曾降临此山。由于这个传说,所以狮子峰历来被视为是神仙的云游之地。

      飞来石,地处一定斜度的石崖旁,石头上大下尖,耸立的姿势显得特别险竣!曾有不少游客看过之后,都担心这块石头会滚下来。然而,它已在风雨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经过无数游客的攀爬,仍一直巍然不动。

      瀑布6米落差,潭深5—6米,水清见底,石壁上冲出石舂深坑。瀑布在浮山东北,其东石壁有道士黎应钟所题的'“艮泉”石刻。

      黄仙黄仙古洞瀑布位于博罗县罗浮山黄仙古洞景区。黄仙古洞有着独特的景观,其茶山幽谷至今人迹罕至,仍保留着少有的原始生态风貌,其峡谷、深涧、飞瀑流泉、峭壁摩天、古木遮日、野藤空悬,如世外洞天。

      白莲湖位于朱明洞景区中心,因往昔遍植青莲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明朝祝枝山曾记述白莲湖的白莲“千万计,花过巨,中大如盖,微风吹之,撼撼如玉石切磋之音”。湖中建有湖心桥和湖心亭,现湖内有锦鲤四万多条,使游人在此娱乐、放生、观景的理想之地。

      会仙桥位于白莲湖边,是座单拱石桥,相传苏东坡在此巧遇仙人。桥宽2.9米,高3米,桥面为青麻石条砌成,柱头均雕有花纹承四方体,栏板高52厘米,桥板正中刻有“会仙桥”三字,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于清宣统三年所书。

      黄龙观位于罗浮山西南麓,玉女峰下的黄龙洞中,是罗浮山著名的十八洞天奇景之一。是罗浮山现存寺观中,建筑规模很宏伟的宫观。也是华南一带道教全真龙门派,宗教文化氛围很浓的主要道观之一。

      华首寺也叫华首台,它位于罗浮山的西南面,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据说当年有500真人汇集此地而得名于华首寺,明万历年间,罗浮山香火旺盛,有十八寺,而华首寺被列为“美丽禅林”。

    [阅读全文]...

2022-06-19 03:05:21
  • 罗浮山上的千脚虫随笔

  • 随笔,阅读,文学
  • 罗浮山上的千脚虫随笔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罗浮山上的千脚虫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次局新闻中心举办期刊新闻培训班,我有幸第二次被单位推选去绵阳安县罗浮山培训中心学*,第一次学*是今年四月的视频新闻培训班。年轻人应该珍惜每一次学*的机会,这是我们单位领导临行前的嘱咐,不敢辜负领导的期望,抱着虔诚之心再一次踏上了学*的路程。

      抵达罗浮山后,一切安顿就绪,和同事闲聊于寝室。同事提议说晚饭后想去山上转转,主要想去找找千脚虫,其它地方都没有这类虫,只在罗浮山上见过。千脚虫?这对于从小就生活在被钢筋混泥土包围的城市里的我来说,可谓是相当陌生,听着这名字都感觉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人往往就那样,对越是新鲜、刺激的事物就越能表现出好奇的欲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让我对千脚虫多了一分期待。

      晚饭后同事们相约培训中心大门,一起漫步在罗浮山下的道路上。夏秋之交是一年丰收季,听着荷塘的蛙鸣,望着天边的霞光,脑海顿时浮现出一片硕果累累的景象。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山脚下,在这天然氧吧尽情的呼吸着,此时摒弃一切的烦恼,忘我地享受着这闲暇时光。

      “注意脚下!”同事大叫一声,一条约莫十公分长的“毛毛虫”在我脚边蠕动着,我立马就石化了一秒钟,随即身体又像是触电般弹开了一米之远,在同事们的嘲笑声中我满脸通红地感觉自己弱爆了,原来我在灵魂深处对这类节肢动物是如此的恐惧,这恐怕就是网络传言的密集恐惧症吧。

      我惊魂未定地看着爬行的它,背部红褐色,脚下密密麻麻的长满了类似触须一样的东西,乍眼看像是一条蜈蚣,但是又不像蜈蚣那样是“扁”的,而它算是一个“椭圆体”,不看它的'外表,发现它肉肉的慢慢的爬着还挺可爱,随即反映过来,这应该就是同事口中所说的千脚虫吧。仔细看看路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千脚虫,有在远处“闲庭信步”的,有在我们附*一动不动装“死”的,还有只顾着看美景不顾看脚下被踩成“一滩烂泥”的。于是乎一路上我们都非常谨慎,时不时地看看脚下,生怕踩着它,粘在脚上非常恶心不说,如果是益虫破坏生态就不好了。

      回到寝室,为了搞清楚千脚虫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我上网查了查它的资料,千脚虫学名马陆(Millipede),又称千足虫、千脚虫,倍足纲节肢动物,陆生。身体有多节,头部有触角,生活在潮湿地方,大多以枯枝落叶为食。有时会啃食植物幼苗,因此可能会被认为是害虫。部分种类遇袭击即假死片刻(把自己蜷缩起来)。马陆味臭,令鸟兽都不爱吃。马陆体内有一种药物,可以起到驱蚊作用。马陆能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热带雨林中的马达加斯加猩红马陆喷出的液体能使人双目片刻失明。世界上最大的千足虫是巨人马陆,可达38厘米长,身围直径有4厘米。身体黝黑光亮,有时还有红色条纹,被触碰后,它的身体会扭转成螺旋形。其实,它根本没有1000条腿。事实上,它的脚足不到300对,但这已经是一个不少的数目了。我们国家的马陆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境内。

      千脚虫喜聚群活动,繁殖极快,多以枯枝落叶为食。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枯枝落叶堆中或瓦砾石块下。专吃落叶、腐殖质;也有少数种类吃植物的幼芽嫩根,是农业上的害虫。在*的大部分南方地区均可以看到,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因为千足虫繁殖快,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创造了它们繁衍的好条件。

      千脚虫是不会咬人的,但是如果不小心触摸到它,其表面会分泌一种毒素,严重的可致明显的红斑、疱疹等。

      千脚虫可入药,《神农本草经》记载:马陆有破积;解毒;和胃之功效,主治,症积;痞满;胃痛食少;痈肿;毒疮等。而且科研人员还发现千脚虫对癌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一般用于外敷。有临床实验证明,在一般的肿瘤处外敷千足虫,3—4次以后,肿瘤表面可见坏死腐脱。可能与其分泌物相关,能够杀死一定的坏死细胞。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出自三国?魏?曹囧《六代论》,用来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比喻被打倒或镇压的*或敌对势力,余孽尚存,如不彻底肃清,还会兴风作浪。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这里的“百足之虫”就是指的千脚虫。

      千脚虫一方面被指在农业上是害虫,加之又有丑陋的外表,还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种贬义的典故。那它应该是绝对意义上的“残渣余孽”了,然而我们却遗漏了它在药用上的价值这一点。这无疑印证了任何事物都有着他的两面性,人们往往对美好的事物都是趋之若鹜、如蚁附膻;对其糟粕就凛然难犯、敬而远之,这是大家的共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不能忽略*与假恶丑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终究不是千脚虫,千脚虫会为生存而日复一日的做着同样的事,它是被惯性带动着生存,抑或说为了生存所产生惯性。然而人却不同,人是有思想、有认知、有情感的高等动物,是从思想上来决定行动的,所以就产生了人性的复杂化与多元化。

      人的性格决定命运,但命运往往又造化弄人,于是归根结底为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最*又有人大肆宣扬人性本恶论,在这里我不发表过多的观点,我始终相信孔圣人的人之初,性本善,善于发现人性中的闪光点,好过总纠结于某人某事的阴暗与丑恶。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悲惨世界里的贫苦农民冉阿让,搭错车中的退伍老兵哑叔。这些人都是外表与人格都不被世人看好的,但最终都给我们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发人深省。

      如若还有机会到罗浮山,我定会再去看看那令人心惊肉跳的千脚虫,只因他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洗礼,注重了人生要像千脚虫那样不停奔走的实效,坚定了我人心向善的人生导向。

    [阅读全文]...

2022-07-20 15:24:54
  •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注释翻译

  •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原文:

      海上亭台山下烟,买时幽邃不争钱。莫言白日催华发,自有丹砂驻少年。渔钓未归深竹里,琴壶犹恋落花边。可中更践无人境,知是罗浮第几天。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注释:

      【优哉游哉】游哉”。亦作“优哉游哉”。形容从容自得,悠闲无事。《诗·小雅·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一:“优哉游哉,爰居爰处。”宋苏轼《观棋》诗:“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赏析:

      我每次读到《经》的《鸱鸮》,读到《书经》的《君奭》,总是暗暗地悲叹周公没有遇到知己。等到读了《史》,才看到孔子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而弹琴唱歌的声音没有断绝,并与颜渊、仲由等学生互相问答。孔子说:“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样的野兽,为什么要沦落到在野外游荡的境地?我为什么落到这田地呢?”颜渊说:“先生的理想非常宏大,所以天下不能接受;虽然这样,不被人接纳又有什么担忧的呢?不被人接纳之后更能显现出您是君子。”孔子温和地笑着说:“颜回,如果你有很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虽然天下没有人接受孔子的理想,但孔子和他的学生竟能够自我满足而且是这样的快乐。现在我才知道,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凭召公的贤能,管叔、蔡叔的亲*,却不能够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跟谁一同享受这富贵的快乐呢?然而跟孔子一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却都是天下的贤才,光凭这一点也就值得快乐了啊!

      我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读书。听说如今天下有一位欧阳公,他的为人就像古代孟轲、韩愈一类人;又有一位梅公,跟随欧阳公交游,并且和他共同议论文章。从那时起,我日益成长,才能够读先生们的文章词赋,想象出先生们的为人,领会到先生们潇洒地摆脱世俗的快乐,而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因为我当时刚刚学做诗赋骈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禄,自己估量没有什么才能可以进见诸位先生,所以来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门求教。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在礼部,先生和欧阳公亲自考查我们。我没有想到自己,竟得了第二名。后来听说,先生喜欢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风格,而欧阳公也因为我能不作世俗的文章而录取我,因此我能留在及第的行列里,不是左右亲*的人先替我推荐,不是亲戚朋友为我请求嘱托,从前十多年里听到名声却不能进见的人,一下子竟成为知己。退下来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贫贱,有大贤人而能成为他的学生,那也很值得自负了。如果凭一时的侥幸而得意,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里巷的小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又怎么能代替这种快乐啊!《左传》上说:“不埋怨天,不责怪人”,因为“从容自得啊,能够度过天年”。先生名满天下,但官位不过五品;面色温和而不恼怒;文章宽厚质朴而没有怨言。这必定有乐于此道的原因,我希望听到先生的教诲啊。

    整理:zhl201609

    [阅读全文]...

2022-06-12 23:51:00
  • 带山的古诗

  • 带山的古诗(精选105首)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下面是带山的古诗大全,请参考!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阅读全文]...

2021-12-25 15:31:45
  • 含有浮字的古诗词 带浮字的诗词名句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王维《酌酒与裴迪》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浮生长恨欢娱少。——宋祁《玉楼春·春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夏景》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高蟾《金陵晚望》

    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春日》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人珍我弃、人弃我取——《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无人调护,自去经心!——《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人之聪明,多失于浮炫——《金史·列传·卷三十三》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杜甫《可叹》

    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几处溪桥。——晏几道《诉衷情·小梅风韵最妖娆》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纳兰性德《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董士锡《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苏轼《行香子·述怀》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佚名《行行重行行》

    [阅读全文]...

2021-12-10 04:23:03
  • 关于山的古诗

  • 关于山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山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9、《望岳其二》

      唐·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10、泰山吟

      魏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阅读全文]...

2022-07-28 13:40:06
  • 描写千山的古诗

  • 描写千山的古诗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千山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杜甫《望岳》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苏轼《题西林壁》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____李白《望庐山瀑布》

      4、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上作》

      5、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6、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____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杜甫《望岳》

      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____杜甫《望岳》

      9、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____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10、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____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1、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____徐凝《庐山瀑布》

      12、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____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3、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____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4、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____李白《游泰山六首》

      15、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____李白《别东林寺僧》

      16、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7、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____陆游《自咏示客》

      18、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____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9、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____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1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阅读全文]...

2022-02-09 10:52:50
  • 古诗山行的诗意

  • 诗意,学*
  • 古诗山行的诗意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山行的诗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行》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其全文古诗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前言】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述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明白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明白为在构成白云的地方)

      车:轿子。

      坐:正因。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翻译】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

      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齐,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向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那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齐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必须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述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一样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正因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正因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透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述枫林铺*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此刻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透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

    [阅读全文]...

2022-03-25 15:17:46
  • 山行杜牧_山行古诗

  •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阅读全文]...

2022-05-03 03:34:29
  • 陆浑山庄古诗

  • 陆浑山庄古诗

      古诗原文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诗文赏析

      宋之问这首《陆浑山庄》诗,是他前期的作品。

      他在《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中写道:“揆己道德余,幼闻虚白旨。贵身贱外物,抗迹远尘轨。朝游伊水湄,夕卧箕山趾。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虽然他一生混迹于官场,在宦海中几经沉浮都没有痛下决心,绝尘归隐,但他爱好山水之心却是真挚的。他在长安附*有蓝田辋川别业(后为王维所居),在东都洛阳附*有陆浑山庄。他在《蓝田山庄》诗中自白说:“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有时这别业、山庄也是他宦海中的避风港。或许正因为他饱经仕途沧桑,饱尝世事无常,才更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在这些地方短暂的“隐逸”生活期间,写下了一些优美的田园山水诗。《陆浑山庄》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篇。

      首联叙事抒情,“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是说一回到陆浑山就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这叙事抒情中亦含有景致,侧面说明了陆浑山的清幽超尘,是隐逸的好去处。颔联主要描写自然景色,“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上句是说顺着溪流欣赏山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源头;下句是说采摘药草寻寻觅觅竟走进了云林深处。这两句诗连用了“看”“入”“采”“行”四个动词,在动态中写静景,意象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烂漫山花、苍翠林色的诱人,也表现了人物悠闲的心情。颈联主要是表现山林的人物风情,“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上句写农夫对来客热情招呼,询问姓名。下句与上是工对,化用。苏东坡《海外》诗:“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据《古今注》的解释:“南方有鸟名鹧鸪,其名自呼,向日而飞。”鹧鸪鸟也咕咕咕咕地向来客自我介绍名字。深深山泉,幽幽山林,烂漫山花,奇草珍药,友好的农人,好客的山鸟,清幽美好的山景,不是宦海中所能寻觅得到的。尾联起句“去去”叠用,表现出急迫的情绪,去求寻独善吾身的快乐。结句没有正面写宦海风波之苦,而只是说自己无才德,愧对明时。实际上是以古之君子自居,委婉地透露出隐退山林之意。《载洒园诗话》评这联诗说:“虽违心之言,却辞理兼至。”

      这首《陆浑山庄》诗,历代诗评家的评价都很高,认为自然、高古,可与一些大家的名篇相提并论。如《葚原诗话》说:“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入自然;自然之妙,无须工巧。五言如孟浩然《过故人居》,王维《终南别业》,又《喜祖三至留宿》,李白《送友人》,又《牛渚怀古》,常建《题破山寺禅院》,宋之问《陆浑山庄》,此皆不事工巧极自然者也。”《小清华园诗谈》举例谈“何为高?曰《古诗十九首》尚矣,其次则陈思之《白马》七篇,彭泽之《饮酒》六首,左太冲之《咏史》,颜延年之《王君》,亦皆邈不可追者。*体则宋员外之‘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王右丞之‘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是也。”以上所说的“自然”,包括自然朴实的.语言、*易晓畅的表现形式所创造出的自然空灵的意境。“高”,指的是隐逸的思想情调。他取材、用词、造句、造境,都有独到之处,所取事物有典型性,所用词语富于表现力,既能融情与景,又能景中寓情。景与情会,杜甫曾借用过这首诗的第三联。“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的意境自然优美,极尽山色景物风情之妙趣,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阅读全文]...

2022-04-10 16:24:24
浮山的古诗 - 句子
浮山的古诗 - 语录
浮山的古诗 - 说说
浮山的古诗 - 名言
浮山的古诗 - 诗词
浮山的古诗 - 祝福
浮山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