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词

关于白居易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白居易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白居易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白居易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67) 语录(1) 说说(4) 名言(3) 诗词(395) 祝福(3k+) 心语(96)

  • 白居易的诗词全集

  • 白居易的诗词全集

      导语: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有“诗魔”的称号。他的很多诗都入选了中小学课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白居易的诗词全集,欢迎大家参考!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2白居易的诗词全集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采地黄者》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涧底松》

      有松百尺大十围,坐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歌舞》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有木诗八首》之七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宿紫阁山北村》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

      夺我*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感鹤》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阅读全文]...

2022-07-22 20:28:53
  • 白居易的诗全集(白居易的诗词精选)

  • 《旧唐书‧白居易传》

    《新唐书‧白居易传》

    《唐才子传》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作品书法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9.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白居易《长恨歌》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1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1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6.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白居易《花非花》

    1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18.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21.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2.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23.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4.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25.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26.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

    27.街前酒薄醉易醒, 满眼春愁消不得。——白居易《 长安春》

    28.青门柳枝软无力, 东风吹作黄金色。 ——白居易《 长安春》

    29.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30.天*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居易《白云泉》

    31.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32.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居易《白云泉》

    33.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白居易《春风》

    34.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白居易《春风》

    35.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白居易《闲游即事》

    36.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37.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

    38.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

    39.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40.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4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阅读全文]...

2022-01-19 01:45:18
  • 白居易古诗词

  • 白居易古诗词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弊筐。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岁宴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早期讽谕诗中的佳作,为后来新乐府、泰中吟等讽谕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诗人在这首诗里通过看割麦这个简单情节,表现出当时农民劳动的艰辛、生活的困苦,揭示了造成这种苦难的原因 苛捐杂税的繁重,把抨击柔头直接指向横征暴敛、搜括民财、兼并土地使农民破产的封建剥削制度,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试题】

      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 , ”一脉相承。

      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参考答案】

      1、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2、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20xx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

      【鉴赏】

      此诗是《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九首,作于元和五年前后,当时诗人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前蜀韦榖编《才调集》收此诗,题作“伤阌乡县囚”。

      此诗与《秦中吟十首》中的《轻肥》一诗思想内容相*,中所说虽是阌乡一地,在当时却具有普遍意义。作者只是客观地描述了情况:一方面朱门车马穷奢极侈;另一方面无辜的囚犯冻死狱中。对比之中,主题自然显现。与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似。表现手法基本相同;都是把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不同生活境遇加以对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

      《歌舞》这首诗把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相对照,对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作了无情的鞭挞,对被迫沦为“囚犯”的劳动人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前者详写,后者却只在末尾重笔点出。因为“冻死”二字已能尽囚犯之惨状,因此简洁而有力;而朝廷贵官的'奢糜生活,则必须详尽铺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阅读全文]...

2021-11-23 21:42:08
  • 卖炭翁 白居易的诗词赏析

  • 卖炭翁 白居易的诗词赏析

      卖炭翁 白居易 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

      (1)卖炭翁:这是作者《新乐府》的第三十二首,题下原有小序:“苦宫市也。”

      (2)辙:(zhé) 车轮印

      (3)系: (jì) 挂

      (4)伐薪:砍柴。

      (5)南山:终南山,在长安(今西安市)南面。

      (6)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用。

      (7)辗:同“碾”,轧的意思。

      (8)辙:车轮辗出的痕迹。

      (9)困:累。

      (10)市:集市。

      (11)翩翩:轻快得意的样子。

      (12)骑(jì)骑马的人。

      (13)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14)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15)叱:吆喝。

      (16)牵向北:唐代皇帝的宫殿在长安的北边,牵向北,指把炭车赶向皇宫。

      (17)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多。

      (18)惜:舍不得。

      (19)绡(xiāo):生丝。

      (20)系:挂。

      (21)直:同"值",价值。

      (22)卖炭的钱何所营:得到。宫使驱将惜不得:能够

      (23)苍苍:灰白色。

      【译文】:

      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十个指头却像乌炭一样黑。

      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

      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

      昨天夜里,长安城外下了一尺多深的雪。一大清早,他就装好木炭,套上牛车,辗着冰雪,赶往京师集市。

      牛已十分疲倦,人也很饿了,日头已出来很高。便在市外南门泥泞的路歇息.

      有两人骑马扬鞭,翩翩而来,那是谁呀?是皇宫里派出来的采办,穿黄绸衣裳的是头儿,着白绸衫的是随从。

      他们走到卖炭翁前,手持文书凭证,装模做样,自称是奉旨办货。说着,就让车子掉转方向,吆喝着牛,往北边皇宫方向赶去。

      那一车木炭,足足有一千多斤重啊,就这样眼睁睁地被宫使拉走。老翁虽然捶胸顿足,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结果他们只给了半匹红色生丝和一丈白绫,把它搭在牛角上边,说是用来充抵炭钱。

      【赏析】:

      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满足其腐朽豪奢的生活欲望,除了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以外,还采取其他手段巧取豪夺人民的血汗。中唐以后,朝廷里经常派人到市场上去采购物品。他们一看到中意的东西,就随便付给很低的代价,或任意掠夺而去,有时还要物主把货物送进宫内,然后倒打一耙,向物主勒索“门户钱”和“脚价钱”。韩愈在《顺宗实录》中曾具体记载过一位农民用驴子驮着木柴到城里去卖,宦官见了口称“宫市”,只给了几尺绢,就把木柴抢去了,还要夺走他养家糊口的驴子,农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殴打了为非作歹的宦官。

      白居易在长安时亲眼目睹这类弊政,心情十分愤慨。在《卖炭翁》中虽然没能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但他敢于大胆揭露“宫市”的罪恶,把以皇帝为总后台的统治者贪婪暴虐的面目,用独具特色的诗歌形式反映出来,确是难能可贵的。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这样拚死拚活的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点钱勉强度日。“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入一层的心理刻划。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同时,这样写使下文“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显得更加有力量,更能激起读者对狐假虎威的“黄衣使者白衫儿”的痛恨。

    [阅读全文]...

2022-07-13 13:03:40
  • 白居易诗词精选

  • 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文艺一点来讲,他是“香山居士”;政治一点来说,他是“江州司马”;后现代一点来论,他还是“诗魔”、“诗王”……他,就是被大家广为熟知的“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老来多健忘,惟不忘相思。

    5、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6、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8、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

    9、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10、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1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3、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

    1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

    16、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17、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18、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19、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2、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阅读全文]...

2022-03-02 18:56:10
  •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诗词赏析

  • 冬至,夜思
  •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诗词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诗词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邯郸冬至夜思家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译文】

      我旅居在邯郸客店的时候,恰逢农历冬至。晚上,抱着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当我想到家里的人或许也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时,心中不由得思念起家乡来……

      【赏析】

      白居易的五七言绝句,共七百六十五首,约占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二十七。本诗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叙来,却处处含着“思” 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不必抑此扬彼。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就写他在客店里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可以感觉到那种情感。

    [阅读全文]...

2022-06-26 13:45:48
  • 白居易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赏析

  • 送别,诗意
  • 白居易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的成名作,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当时白居易十六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注释:

      赋得:指定的诗题列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首诗是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主,所以加了“赋得”二字。

      离离:形容春草长得极繁茂。

      远芳:遥远的芳草。

      侵:渐侵、渐*。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被送的人。

      萋萋:草长茂盛的样子。

      赏析一:

      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上,我为你送别,看到萋萋芳草,年年岁岁,枯了还复青,野火再列,春风细寸里,生命也会轮回。亲爱的朋友,此去几时回?遥远的古道弥漫着温馨的草香,明媚的阳光下,一片翠绿连接荒域,在这样的时刻目送你远去,心中充满离别之情。以草写离情,巧妙妥贴,令人想起“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的咏叹,也使人产生“离恨如春草,更深更远还生”的共鸣。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赏析二:

      这是一首应考*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古道”“荒城”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最后两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阅读全文]...

2022-01-11 12:59:58
  • 白居易的诗大全

  • 白居易的诗大全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诗大全,欢迎阅读。

      1、《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2、《别州民》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3、《青门柳》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4、《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5、《远师》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6、《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7、《燕诗示刘叟》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8、《七夕》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9、《浪淘沙》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0、《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阅读全文]...

2021-12-29 15:55:29
  • 白居易:后宫词

  •   《后宫词》

      作者: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注释:

      1、泪湿:犹湿透。

      2、恩:指皇帝对她的恩爱。

      3、熏笼:薰香炉子上罩的竹笼。

      译文:

      泪水湿透罗巾,

      好梦却难做成;

      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尚未衰减,

      恩宠却已断绝;

      她独倚着熏笼,

      一直坐待天明。

      赏析:

      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阅读全文]...

2022-02-25 14:49:30
白居易的诗词 - 句子
白居易的诗词 - 语录
白居易的诗词 - 说说
白居易的诗词 - 名言
白居易的诗词 - 诗词
白居易的诗词 - 祝福
白居易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