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音乐的诗词

关于形容音乐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音乐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音乐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音乐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43) 语录(79) 说说(105) 名言(22) 诗词(64) 祝福(3) 心语(226)

  • 形容音乐动听的诗词

  • 动听,音乐,文学
  • 形容音乐动听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形容音乐动听的诗词,快来看看吧!

      1)李贺《李凭箜篌引》——箜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我从未听过箜篌的声音,只知道大约和竖琴长得很像,而这首诗却让我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种令鬼神泣涕零下的美貌乐音。

      2)白居易《长恨歌》——霓裳羽衣曲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早已失传,而今天的我们只能想象那个热爱音乐的君王和他能歌善舞的妃子,究竟一同谱出了怎样一首美不可言的曲子。或许只有“仙乐”二字,才能形容那样的妙音。

      3)秦观《临江仙》——瑟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能够蕴含古今情的瑟音,是多么动人的声音?更妙的是最后一句,令人回味无穷。

      4)常建《江上琴兴》 ——古琴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5)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古琴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悲凉的乐音。

      6)无名氏《琵琶》——琵琶

      粉胸绣臆谁家女,香拨星星共春语。七盘岭上走鸾铃,十二峰头弄云雨。

      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声骈阗。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

      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海神驱趁夜涛回,江娥蹙踏春冰裂。

      满坐红妆尽泪垂,望乡之客不胜悲。曲终调绝忽飞去,洞庭月落孤云归。

      7)顾况《郑女弹筝歌》——古筝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8)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阅读全文]...

2022-01-05 02:29:01
  • 描写音乐的诗词

  • 音乐,文学
  • 描写音乐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描写音乐的`诗词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徒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二、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三、玉声如乐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

      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

      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四、听筝

      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

      指拨轻清,音律和*,一字字诉衷情。

      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鸿云外悲鸣,

      滴碎金彻雨,敲碎玉壶冰。

      听,尽是断肠声!

      五、嵩岳闻笙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六、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七、杨柳枝词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九、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阅读全文]...

2022-03-31 03:17:26
  • 形容音乐动听的诗词

  • 音乐,动听
  • 形容音乐动听的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为大家带来形容音乐动听的诗词,快来看看吧!

      1)李贺《李凭箜篌引》——箜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我从未听过箜篌的声音,只知道大约和竖琴长得很像,而这首诗却让我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种令鬼神泣涕零下的美貌乐音。

      2)白居易《长恨歌》——霓裳羽衣曲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早已失传,而今天的我们只能想象那个热爱音乐的君王和他能歌善舞的妃子,究竟一同谱出了怎样一首美不可言的曲子。或许只有“仙乐”二字,才能形容那样的妙音。

      3)秦观《临江仙》——瑟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能够蕴含古今情的瑟音,是多么动人的声音?更妙的是最后一句,令人回味无穷。

      4)常建《江上琴兴》 ——古琴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5)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古琴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悲凉的乐音。

      6)无名氏《琵琶》——琵琶

      粉胸绣臆谁家女,香拨星星共春语。七盘岭上走鸾铃,十二峰头弄云雨。

      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声骈阗。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

      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海神驱趁夜涛回,江娥蹙踏春冰裂。

      满坐红妆尽泪垂,望乡之客不胜悲。曲终调绝忽飞去,洞庭月落孤云归。

      7)顾况《郑女弹筝歌》——古筝

      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8)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阅读全文]...

2022-02-26 12:24:15
  • 形容音乐词语

  • 音乐,写作
  • 形容音乐词语

      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形容音乐词语,欢迎阅读参考。

      1、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2、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4、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5、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6、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7、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8、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9、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10、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11、亡国之声:指的音乐。

      12、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13、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的'歌曲。

      14、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1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17、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18、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19、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20、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1、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22、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23、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24、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25、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6、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27、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2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29、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30、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31、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32、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33、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34、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35、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6、桑间之音:指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37、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38、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39、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40、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41、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42、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43、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阅读全文]...

2021-12-17 10:35:53
  • 描写音乐的诗句有哪些(描写音乐的诗词及赏析)

  • 音乐
  • 古诗是一抹夕阳红,

    乐曲是天边的大雁,

    两种美的碰撞

    是无限的遐想,

    优美的旋律在天边飘摇,

    云与风的等待是

    雨雪爱的滋润,

    情不是一个字,

    却是无数音符的跳动,

    有美丽的回忆,

    更有无数的哀伤。

    《今宵多珍重》

    原唱:陈百强

    填词:郑国江

    谱曲:王福龄

    编曲:鲍比达

    愁看残红乱舞

    忆花底初度逢

    难禁垂头泪涌

    此际幸月朦胧

    愁悴如何自控

    悲哀都一样同

    情意如能互通

    相分不必相送。

    放下愁绪

    今宵请你多珍重

    哪日重见

    只恐相见亦匆匆

    怀里情人在怨

    相爱偏不能容

    情人无言地哭

    心怎不隐隐痛

    愁看残红乱舞

    忆花底初度逢

    难禁垂头泪涌

    此际幸月朦胧

    愁悴如何自控

    悲哀都一样同

    情意如能互通

    相分不必相送。

    放下愁绪

    今宵请你多珍重

    抱入怀里

    深深一吻莫匆匆

    怀里情人在怨

    [阅读全文]...

2022-03-31 19:17:14
  • 描写音乐的诗句有哪些(描写音乐的诗句古诗词)

  • 音乐
  • 请问下列哪一项不是描写音乐的?( )

    A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B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C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A的出处: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在这首诗里面,李贺运用多种比喻来赞扬乐工李凭弹箜篌的高超技艺。传神地再现了他弹箜篌创造的浓郁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他弹奏箜篌的带给人的无限遐想。看来李贺是李凭的铁杆粉丝。诗鬼李贺27岁去世,英年早逝,留下来“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B的出处:

    琵琶行

    唐·白居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节选)

    这是白居易描写琵琶女弹琵琶时的动作,刻画的非常细致、到位,也体现了白居易在音乐方面的专家级造诣。

    C的出处:。

    更漏子·柳丝长

    唐·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这首词描写一个妇人在春雨之夜的孤寂境遇和愁苦思恋,与音乐无关。

    所以C不是描写音乐的,你答对了吗?

    [阅读全文]...

2022-07-25 13:45:03
  • 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

  • 音乐,写作
  • 形容音乐的词语大全

      音乐的创作、表现、意义甚至定义都根据文化和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形容音乐的词语,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示例】: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呢!(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

      异曲同工yì qǔ tóng gōng

      【解释】: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示例】:至诚虽是个小弟弟,又是个书朋友,他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却骎骎乎与大哥~。

      ◎朱自清《序叶氏兄弟的第二个集子》

      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

      【解释】: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出自】: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示例】: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歌舞升*gē wǔ shēng píng

      【解释】:升*:太*。边歌边舞,庆祝太*。有粉饰太*的意思。

      【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之初,天下诵而歌舞之。汉·张衡《东京赋》:躬自菲薄,治致升*之德。

      【示例】:但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起来。

      ◎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莺歌燕舞yīng gē yàn wǔ

      【解释】: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自】: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示例】: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

      扣人心弦kòu rén xīn xián

      【解释】: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自】: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示例】:那种景象多幺~!

      ◎秦牧《花城·古董》

      金声玉振jīn shēng yù zhèn

      【解释】: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出自】:《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示例】:~,寥亮于区寓。

      ◎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

      一唱百和yī chàng bǎi hé

      【解释】: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示例】:此项提议对各方面都有利,所以能~,立刻获得许多人的`支持。

      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liáng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自】:《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示例】:受罪半天,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就很值得,~,三日不绝,确是真有那种感觉。

      ◎梁实秋《听戏》

      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示例】: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鼓励的话.

      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阅读全文]...

2022-04-12 11:10:54
  • 关于《诗经》中的音乐

  • 诗经,音乐,知识
  • 关于《诗经》中的音乐

      《诗经》是礼乐文明的精神花朵,其中的很多篇章其实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诗”,而实际上是在各种典礼场合配乐演唱的歌词。本次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诗经》中的音乐吧,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前来观看~

      关于《诗经》中的音乐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后来人们取其整数,多简称“诗三百”,相传由孔子整理删定,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大都是可以用乐器伴奏来歌唱的西周至春秋时代的歌曲作品。《史记》追述过:“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墨子·公孟篇》也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今存《诗经》只有文字,音乐已不可耳闻,但从字里行间及每首作品本身的内容结构方面仍可了解到那个时代丰富的民俗音乐生活,以及诗乐的一般特点和演唱概况。

      《风》大部分是反映地方民情风貌的歌曲,其中有不少民俗音乐生活特写:在郑国(今河南新郑一带),每逢三月上巳(三月初三)之日,男女青年便相约外出春游,在溱水、洧〔wěi〕水*,他们相互对歌唱曲、嬉戏说笑,分别时还互赠芍药花朵(《郑风·溱洧》);在陈国(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部),每逢榖〔gǔ〕旦(美好吉利的日子),相约在集市上会面的青年男女高兴地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相互间还通过赠信物来联络感情(《陈风·东门之枌》);在邶国(今河南汤阴东南),一位男子唱了一首名叫《静女》的爱情歌曲,歌中唱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反映一位姑娘精心制作一支彩色竹管乐器,赠送给情人留作纪念,因为这位男子是演奏这种竹管乐器的好手。他们通过音乐联结起了真挚的情谊。这些民俗音乐生活特写,多方面描绘出远古先民进入奴隶社会后,在婚姻恋爱*俗方面仍残留着原始社会“以歌择偶”、“以乐结情”的遗风。下面这首《郑风·萚〔tuò〕兮》,将这种遗风表现得更为具体:

      《郑风·萚兮》

      原诗今译

      萚兮萚兮,木叶落啊木叶落,

      风其吹女。风吹落木叶。

      叔兮伯兮,哥啊弟啊来相会,

      倡予和女。我歌你唱和。

      萚兮萚兮,木叶落啊木叶落,

      风其漂女。风吹飘木叶。

      叔兮伯兮,哥啊弟啊来相会,

      倡予要女。我歌你唱和。

      《雅》大部分是祭祀、礼仪歌谣和歌舞曲,其中包含有丰富的音乐祭祀内容。《小雅》中有许多诗篇是宴客礼俗歌,如《鹿鸣》、《南山有台》、《鱼丽》、《南有嘉鱼》等都是宴请客人时歌唱的酒礼歌。

      《颂》大部分是祭祀乐歌,多反映商周时代以音乐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内容。《时迈》是巡猎祭祀天地时唱的乐歌;《噫嘻》、《载芟〔shǎn〕》是耕种季节祭祀神灵以求丰收唱的歌曲;《良耜》是秋后祭祀社神时唱的乐歌;《执竞》、《那》则是祭祀先祖用乐舞欢悦祖神时唱的歌曲。

      《诗经》篇章中涉及到不少古代乐器,据统计达29种。首篇《关雎》唱词“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就提到男女交往时有多种乐器演奏;《宛丘》所唱“坎其击鼓”、“坎其击缶”,反映陈国巫风盛行,女巫祭祀舞蹈时激动地敲打着鼓和缶;《鹿鸣》和《鼓钟》是贵族礼仪祭祀诗篇,使用的乐器有瑟、琴、笙、簧、鼓、钟、磬、籥等;《灵台》和《有瞽》也是祭祀乐歌,歌唱中又新涉及乐器鼗〔táo〕鼓、鼍鼓、镛〔yǒng〕、应鼓、健鼓、柷〔chù〕、敔〔yǔ〕、箫、管等。这些性能不同和形制各异的乐器,在《诗经》中汇聚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古代民族乐器群像,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商周时期的器乐具有的鲜明民俗特点和突出的实用功能。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镶嵌宴乐水陆攻战纹壶上就有宴客奏乐图(局部),它表现了战国时代宫廷或贵族宴饮时演奏编钟、编磬、笙、健鼓等乐器的生动情景。

      【拓展阅读】

      诗经的简介

      《诗经》是*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代诗歌开端,在*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诗经》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诗经》的影响。

      诗经的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阅读全文]...

2022-07-24 04:54:59
  • 形容音乐优美的词语

  • 优美,音乐,写作
  • 形容音乐优美的词语

      词语(words and expressions),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音乐优美的词语,欢迎阅览。

      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3、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4、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5、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6、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7、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8、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9、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10、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1、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12、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13、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14、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15、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6、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17、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18、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19、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20、轻歌妙舞: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21、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22、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3、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24、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25、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26、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27、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28、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29、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30、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的`歌曲。

      31、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3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33、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34、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35、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36、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37、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8、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39、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40、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41、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42、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43、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44、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4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46、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47、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48、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49、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阅读全文]...

2022-02-15 15:40:08
  • 形容音乐好听的诗

  • 音乐,好听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_____琵琶行 白居易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唐.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中宗肃宗复鸿业,

      唐祚中兴万万叶。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

      苟能审音与政通。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玉声如乐〗唐.刘轲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杨柳枝词〗唐.刘禹锡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嵩岳闻笙〗唐.刘希夷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册上公太常奏雅乐〗唐.无名氏

      司乐陈金石,逶迤引上公。奏音人语绝,清韵佩声通。

      应律烟云改,来仪鸟兽同。得贤因举颂,修礼便观风。

      圣寿三称内,天欢九奏中。寂寥高曲尽,犹自满宸聪。

    [阅读全文]...

2022-03-29 11:08:35
形容音乐的诗词 - 句子
形容音乐的诗词 - 语录
形容音乐的诗词 - 说说
形容音乐的诗词 - 名言
形容音乐的诗词 - 诗词
形容音乐的诗词 - 祝福
形容音乐的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