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

关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k+) 说说(920) 名言(20) 诗词(724) 祝福(171) 心语(74)

  • 浪漫主义诗歌

  • 诗歌,浪漫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浪漫主义诗歌》,愿对您有所启发。

    浪漫主义诗歌

    1、《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2、《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3、《云游》

    徐志摩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4、《初春》

    舒婷

    朋友,是春天了

    5、《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6、《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7、《歌》

    乔治戈登拜伦

    夜风轻柔地叹息,

    8、《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乔治戈登拜伦

    (一)

    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

    (二)

    增加或减少一份明与暗

    (三)

    呵,那额际,那鲜艳的面颊,

    9、《西风颂》

    雪莱

    (一)

    剽悍的西风啊,你是暮秋的呼吸,

    (二)

    在你的湍流中,在高空的骚动中,

    (三)

    你啊,把蓝色的地中海从夏梦中

    (四)

    假如我是一片任你吹卷的枯叶,

    (五)

    拿我当琴吧,就像那一片树林,

    10、《致云雀》

    雪莱

    你好呵,欢乐的精灵!

    想信您读完浪漫主义诗歌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无言的诗歌,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2022-07-02 09:49:55
  • 浪漫主义诗歌

  • 诗歌
  •   1、《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做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离别的声萧;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2、《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阅读全文]...

2022-05-08 14:35:46
  • 浪漫主义诗歌

  • 浪漫,诗歌,经典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浪漫主义诗歌》,愿对您有所启发。

    浪漫主义诗歌

    1、《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2、《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3、《云游》

    徐志摩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4、《初春》

    舒婷

    朋友,是春天了

    5、《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6、《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7、《歌》

    乔治戈登拜伦

    夜风轻柔地叹息,

    8、《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阅读全文]...

2022-01-14 20:20:02
  • 李白浪漫主义的诗句

  • 李白
  • 李白浪漫主义的诗句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句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李白浪漫主义的诗句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6、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0、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回答者: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1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9、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7、“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8、“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29、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李白——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而在这其中,夸张手法运用尤为娴熟。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江上吟》),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诗人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

      在《蜀道难》诗中,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气死,然后天梯玉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山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啸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将进酒》亦是诗人的代表作。此诗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互翕互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镡刻到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读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旋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着这样大的才气呢?我们从诗人的诗中能找到理解诗人的钥匙——“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滓同科!”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滓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综观李白的诸多诗篇,大多都饱含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激情,而这种激情通过李白的独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学*白诗歌的时候要充分体会这一点。

    [阅读全文]...

2022-01-28 13:21:41
  • 李白浪漫主义的古诗

  • 李白
  • 李白浪漫主义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李白浪漫主义的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裳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阅读全文]...

2022-04-21 15:10:44
  •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 诗歌,李白
  •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而在这其中,夸张手法运用尤为娴熟。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江上吟》),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

      诗人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

      在《蜀道难》诗中,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气死,然后天梯玉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山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啸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将进酒》亦是诗人的代表作。此诗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互翕互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镡刻

      到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读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旋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

      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着这样大的才气呢?我们从诗人的诗中能找到理解诗人的钥匙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滓同科!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滓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综观李白的诸多诗篇,大多都饱含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激情,而这种激情通过李白的独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学*白诗歌的时候要充分体会这一点。

    [阅读全文]...

2021-12-27 08:39:19
  •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介绍

  • 诗人,爱国,学*
  •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介绍

      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基本简介

      屈原是*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文学成就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早年经历

      周显王二十九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日,一说周显王三十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生于楚国丹阳秭归。次年,居乐*里。

      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年),屈原居乐*里。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石洞读书”与“巴山野老授经”当在这一年。

      周显王四十年(前329年),居乐*里。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十分同情贫苦百姓。从这时起,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

      轶事典故

      屈氏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姓,但楚王是熊氏。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宜昌)。这就是屈原的故乡。

      春秋初期,约公元前七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匄。据屈原《九章·惜诵》诗句“忽忘身之贱贫”,可知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

      生辰八字

      屈原的出生日期,据*代许多人研究,约在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间。照甲子推算,那年应该是戊寅年。恰巧,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历法的老话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为岁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屈原在作品《离骚》中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摄提贞于孟陬”意为太岁星逢寅,说明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陬是正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说明这年正月是寅月;“惟庚寅吾以降”则说明屈原出生那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周显王二十六年(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同年正月二十二日。学界一般定为周显王二十九年(前340年)。

      屈原取名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意思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字名叫做“原”。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所以名“*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是公正的意思,*正就是天的象征;“原”是又宽又*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征,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司马迁曾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名*,楚之同姓者也。”楚国王室为芈姓熊氏,芈姓是就母系而言,熊氏是就父系而言。屈原系王族之后,和楚怀王熊槐为本家。春秋时期,楚武王封儿子“瑕”到屈邑去做首领,因为瑕王子本来在朝中做官,做得不错,就让他去享用屈邑的物产,人们于是称他为“屈瑕”。由此,楚王为芈姓熊氏,屈氏就成为了熊氏的一个支氏。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魏晋之后姓氏合一,就不再存在这个问题。

      名言名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屈原《招魂》

      3、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4、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

      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之迟暮——屈原《离骚》

      9、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屈原《楚辞》

      10、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11、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2、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屈原

      1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14、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渔父》

      15、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谬锵鸣兮琳琅;瑶*兮玉缜,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扬包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屈原《九歌》

      16、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1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1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9、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兮?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兮。——屈原《招魂》

      2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2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2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楚辞·渔父》

    [阅读全文]...

2022-04-24 20:25:06
  • 关于*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

  • 楚辞,诗歌,语文
  • 关于*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现代更成为*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华文化圈”,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内容梗概

      《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汇编成集,计十六篇,定名为《楚辞》。是为总集之祖。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分别是:《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这个十七篇的篇章结构,遂成为后世通行本。

      《楚辞》运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楚辞》部分作品因效仿楚辞的体例,有时也被成为“楚辞体”或“骚体”。“骚”,因其中的作品《离骚》而得名,故“后人或谓之骚”,与因十五《国风》而称为“风”的《诗经》相对,分别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鼻祖。后人也常以“风骚”代指诗歌,或以“骚人”称呼诗人。

      文学贡献

      《楚辞》对*文学的发展有极其深广的影响,几乎每个文学领域,各个不同的体裁的文学都不同程度存在它的身影。郑振铎在《屈原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一文中给予《楚辞》极高的评价:“像水银泻地,像丽日当空,像春天之于花卉,像火炬之于黑暗的无星之夜,永远在启发着、激动着无数的后代的作家们。”

      骚体

      骚体文学包括楚歌和楚赋,它们有二个共同特点:其一是以《楚辞》中作品为模拟范式,其二是“兮”的大量运用;后者构成了骚赋有别于其他作品最明显的外在标志。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汉武《秋风辞》等帝王作品,以至整个两汉魏晋骚体都是《楚辞》的继承者。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曾指出“包括建安到魏末的抒情小赋言,可说都远袭楚辞”。唐崇诗,文坛中心在诗,但韩愈、柳宗元、皮日休三家为代表的骚体作家,在中晚唐复兴。宋至清,据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第三部《绍骚偶录》,这一时期作骚体作品有50人,约110题,共计作品300余篇。这些,都是直接起源于《楚辞》。

      赋体

      赋体文学出于“楚辞”。这里的“楚辞”指屈原开创的文学形式,包括《楚辞》之前的就流行于世、有可能未进入《楚辞》的楚辞体作品。赋体的形成前人有多说,从大的方面上讲,它与《诗经》传统、战国诸子文风、纵横家排比论辩的气势不无关系,然而最重要、最直接的渊源则是“楚辞”。从句型上看,赋体文有的全部或大部运用骚体句,如枚乘《七发》等;有的大量运用散句的散体赋,如之后宋代苏轼《前赤壁赋》等。从题材上和描写手法看,赋体文的主要题材是约定俗成的,构思方法有规可循,这种类型化倾向来自前代的模仿,由于《楚辞》提供最典丽优雅的榜样。后世赋便多仿而作,刘熙载《艺概》说司马相如的《大人赋》出于《远游》,曹植《洛神赋》出于《湘君》《湘夫人》等;郭沫若甚至说《远游》是《大人赋》的初稿,张衡的《思玄赋》简直是《离骚》的翻版,这些说法虽不尽然,但可见《楚辞》对赋体的贡献。

      诗歌

      《楚辞》是公认的与《诗经》并峙的一座诗的丰碑,它创造了新的诗体,对诗歌对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楚辞》开创性地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重章叠韵的体式;其次,《楚辞》丰富了诗歌的题材,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如招隐诗、游仙诗等便是直接从《楚辞》孕育出来的,政治咏怀诗等,受《楚辞》的影响亦很大;最后,最重要的是,《楚辞》在诗坛开创了一种文学传统,今人视为“浪漫主义”诗风的一派都无一例外受其启发,从中汲取精神与艺术得滋养,成了它的“苗裔”。屈原、阮籍、李白,以至于龚自珍等的作品,正是此种浪漫主义诗风的体现。

      散文

      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楚辞》虽然是韵文,但它对散文的作用也很明显。首先,它具备散文因素,如句式上长短不齐,有散文化倾向;如它结构抒发胸臆,辞章安排与散文通;如内涵上既可抒情又可言志,可论说也可质疑,与散文相接等。因此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其次,它开创的写法如问对及谋篇构思的方法,为散文所汲取。如《卜居》《渔父》都是一问一答,活泼有趣,后世类似文章连绵不绝,因此《文选》专门设“对问”、“设论”这类文体,《文心雕龙》也归入杂文。从东方朔的《答客难》到柳宗元的《愚溪对》无不从这种思路来。孙综在《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中评“屈子泽畔行吟,柳州愚溪对答,千古同慨”。第三,是骚体句入散文。在散文体中插入骚体句,可以抒怀、可以励志,犹画龙点睛,向为文章家*用。

      戏剧

      戏剧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楚辞》对戏剧的贡献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部分作品包含了某些戏剧成分,如《九歌》,本身就是迎神娱神的歌舞乐章,就其文学的意义说则是先秦一部戏剧。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直言为戏曲“萌芽”:“是则灵之为职,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另一个方面,是《楚辞》中人物在戏剧的表现。其中,仅屈原的事迹,据马晓玲《引商刻羽吊屈原》一文:历代的杂剧、传奇等有*二十种(包括未完成品),其作者包括睢景臣、吴弘道、徐应乾、袁晋、汪柱、顾彩、丁澎、李东琪等,尤侗《读离骚》(杂剧)、周乐清《纫兰佩》(杂剧)、张坚《怀沙记》(传奇)、胡盍朋《汨罗沙》(传奇)、郑瑜《汨沙江》等,今仍存世。*代,《楚辞》故事更是大量剧增,可说《楚辞》已融入戏剧文化中。

      小说

      相对而言,《楚辞》与小说关系较疏,只是一种文学的交融与渗透。《楚辞》对小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其一,是想象空间的拓展,如《九歌》对神的思恋追求之于后世人神恋的启发,如《离骚》《远游》的腾云驾雾之于后世神怪小说的参照,如《招魂》之于志怪小说的借鉴作用,等。其二、题材故事的渗透,如王嘉《拾遗记》卷一十记洞庭山,又如沈亚之《屈原外传》等,都将屈原入小说并神化。而关于屈原的传说故事,更是于今不绝。乃至“戏说”成风。

      楚辞中名句赏析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解读】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解读】

      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解读】

      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以为常。即使我被肢解也不变我的思想,又怎能挫败我远大志向。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解读】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

      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解读】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大司命》)

      【解读】

      谕指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新相知的欢乐,却有与妻子生别离的悲苦。后用以描述有情男女新相知的快乐和分别的痛苦。

      7、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解读】

      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这里用比喻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绝不背弃故国,最终要返归故国的决心;后用来表达人们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

      8、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九章·涉江》

      【解读】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阅读全文]...

2021-11-29 02:44:28
  • 19世纪浪漫主义绘画特点是什么

  • 教育
  • 19世纪浪漫主义绘画特点是什么

      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前半,特别是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只风靡于法国,也风靡全欧洲。十九世纪初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19世纪浪漫主义绘画特点的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绘画特点

      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本来是以强调“幻想”为其特征的。可是法国十九世纪初期成为浪漫主义先导的第一张绘画,却是用最“写实”的手法表现最迫切的现实题材。它说明一个新的思潮和流派,总是应现实的需要而出现的,它要是能站得住,也总是根植在现实生活中的。

      热情,是浪漫主义艺术的要素,以时事为题材而成为浪漫主义的内容,首先是绘画中洋溢着的激情,这是遵循旧法,由“理智”导致冷漠的古典主义艺术最缺乏的品格。构图、光线、色彩、人的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但可贵的是,它的浪漫的想象,是建立在现实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它所显示的奔放的激情,是与积极的人生理想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而具有强大艺术力量。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和英国,十九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在绘画上,是与以官方学院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对立的,其表现特征是:注重个性表现,耽于幻想和夸张,选择惊人事件作题材,情绪激越。

      19世纪浪漫主义美术

      1814年3月联军进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下诏退位,路易十八随即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就此复辟。在复辟的年代里,一些知识分子是苦闷的,在文学和艺术上掀起了浪漫主义运动。法国浪漫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是热里科(Gericault,1791~1824)和德拉克洛瓦(Delacroix,1798~1862),雕刻方面的代表是吕德、卡尔等人。

      热里科擅长画马,画马的作品多达千幅,最后还因坠马受伤而死于33岁的盛年。不过热里科最可贵之处在于他的作品凝聚着时代的感情。代表作有《骑兵军官在冲锋》、《受伤的龙骑兵退出战场》、《梅杜萨之筏》。

      《但丁之舟》是德拉克洛瓦的成名作,《希阿岛的屠杀》、《萨达纳巴之死》、《自由领导人民》、《阿尔及利亚女人》都是他的代表作。题材的多样本是德拉克洛瓦的显著特点,肖像画《乔治桑》、《肖邦》、《墓地少年》,动物画《猎狮》、《*人与马》都代表着该时代的最高水*。他最后20年在壁画上倾注了大量的热情,著有《雅各与天使搏斗》

      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评价

      浪漫主义发生于资产阶级获得*之后,是启蒙主义的继续。它肯定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争取个性的**,特别关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受压制的.个性和人权,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就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和对个性的描绘。它否定现实,反抗资本主义社会,但却看不清未来的前途;有时展望未来,把希望寄托于空想的世界里,寄托于遥远的国家、时代和远离现代的生活方式上;有时却回顾过去。

      浪漫主义艺术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与时代的**运动相联系的人民的愿望和理想,它注意到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但却带有片面性。在与新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它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情感洋溢、对理想热烈渴望和创作幻想的新世界,并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特色:反映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对正义和幸福的未来的向往,对个性和情感表现的强调,对幻想的主观世界的偏爱,对比喻(寓意)和对比以及灿烂色调、大胆构图的爱好。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曾多方面地给予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巨大而经常是有益的影响,它的优秀传统曾经培育了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期很多先进艺术家的创作。

      浪漫画派抛弃了古典画派的匀称庄重的形式,完美*衡的构图,主张通过饱满的色彩、强烈的阴暗对比、急速的节奏来刻画现实生活中英勇豪迈而有意义的事件,从而造成动人心弦的场面。狄奥多·籍里柯(1791~1824年)的《梅杜萨号之筏》被认为是浪漫派绘画艺术的宣言书。

    [阅读全文]...

2021-12-14 00:56:20
  • 英国诗人雪莱的浪漫主义是什么

  • 诗人,历史,阅读
  • 英国诗人雪莱的浪漫主义是什么

      雪莱短暂的一生也正像他的诗歌展现的那样,虽然屡遭挫折,身处逆境,却仍能正直刚强,勇敢前行。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雪莱的浪漫主义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雪莱的浪漫主义

      雪莱是浪漫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充满了浪漫气息,那么雪莱浪漫主义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浪漫主义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雪莱又是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浪漫主义作家呢?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因为当时战争与革命运动不断发生,动荡不安,再加上当时政治上的腐败黑暗,社会的不公*等现象,让当时的许多艺术家们纷纷对欧洲社会失望,并且将自己的失望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这就是浪漫主义的来源。

      雪莱在1813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长诗《麦布女王》。这篇作品猛烈地抨击当时的资产阶级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统治。因为这篇作品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所写出来的诗歌,所以导致了雪莱被英国统治者仇视,后来被被迫出国。

      在雪莱1818年的《*的起义》中,雪莱借助东方世界的典故来歌颂革命,并且再一次攻击封建势力。而第二年的《**了的普罗米修斯》则是运用了古罗马的历史神话,表达了他对专制统治的反抗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钦契一家》则是取材自意大利的历史典故,同样表达了雪莱对暴君的反抗。

      以上这些作品全部都是雪莱用浪漫主义手法撰写出来的神话历史故事。这就是雪莱浪漫主义之间的联系。而雪莱之所以会成为浪漫主义作家,也是因为他对欧洲社会的失望,而被迫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文学作品中。

      雪莱的全名介绍

      雪莱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词闻名世界。因为他的诗词中充满了浪漫的进步的思想,所以他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那么雪莱全名是什么呢?

      雪莱全名是叫珀西·比希·雪莱。在大家的眼中之所以那么陌生,就是因为这个名字不符合*人的姓名特点。因为这个名字太长,所以很多人都叫不全,为了方便交流和宣传,所以通常人们把他叫做雪莱,久而久之,了解雪莱全名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珀西·比希·雪莱是英国杰出的诗人,他代表的是英国的浪漫主义。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浪漫主义气息十分浓郁。除了诗词上的`成就,雪莱还是一位进步的民主诗人和社会主义诗人。这两点让他被世界人民铭记。

      珀西·比希·雪莱出生于英国的贵族家庭,所以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并没有被贵族生活所腐败,反而通过这些看到了贵族生活的不堪和英国天主教的阴暗。在他的有生之年,他极力宣传**天主教教徒的思想。而他本人也因为自己的这个思想而被牛津大学开除。

      珀西·比希·雪莱在文学界的贡献是很伟大的,也是因为这份过于伟大的功绩,导致他的个人魅力被作品所遮挡,所以人们对于他的个人信息不太了解。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会有更多人了解雪莱全名。

      雪莱的死亡原因

      雪莱怎么死的,这个问题成为很多喜爱雪莱的粉丝们的好奇点。雪莱是英国的诗人,也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因为他有许多闻名世界的作品,所以这个人物本身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中他的死亡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为什么这个大师年纪轻轻就死了呢?

      雪莱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社会而努力,他的生命虽然十分短暂,但是作品产量却十分高,每年都有很多诗词和小说出版。照这样看来,雪莱如果活得长久一点,那么他杰出的作品会更加多。但是不幸的是,在他还未满30周岁的时候,他就死了。很多人好奇雪莱怎么死的?

      雪莱是淹死的。在1822年,雪莱的《希腊》出版,并且移居到斯贝齐亚海湾的*勒里奇镇居住。在1822年6月,他开始创作长诗《生命的凯旋》。这首诗还没有完成的时候,他就去迎接好友利·亨特。在同年7月8日,两人乘坐雪莱的“唐璜”的船只回雪莱的家。但是斯贝齐亚海突然刮起了大风,风暴刮翻了他们的船只。最后两人都落入海中,直到几天后,人们在海边发现了已经浮肿的尸体,还是依靠他口袋中未完成的诗才辨认出这具尸体就是雪莱。

      就这样,一代大师雪莱死在了一次意外事故。鉴于雪莱文学上对英国的影响和私生活上的糜乱,雪莱的死在英国人得知后,普天同庆。虽然现在英国以雪莱这个诗人为荣,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雪莱是极度被英国人排斥的,以至于他的死讯还能让英国人欢呼。

    [阅读全文]...

2021-12-13 21:14:46
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 - 句子
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 - 语录
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 - 说说
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 - 名言
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 - 诗词
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 - 祝福
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