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湘湖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湘湖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湘湖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湘湖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萧山湘湖景区导游词
湘湖景区是萧山的一大著名景点,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萧山湘湖景区导游词,供大家阅读参考。
各位游客好:
湘湖的由来 湘湖被誉为西湖的“姊妹湖”,也是几百年来萧山人欲圆未圆的一个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湘湖保护与开发被区委、区*列为民生工程、实事工程,萧山人正着手圆这个梦。未来的湘湖将与西湖隔江相望,一南一北,共唱“西湘记”,也将为萧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今天,我们回顾湘湖的历史,她如一个默默呵护的母亲,见证着萧山的发展。
沧海巨变
湘湖,位于钱塘江南岸、萧山城区西南,跨湖桥遗址的独木舟证实湘湖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期间,在自然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湘湖或为沧海,或为湖沼,或为田地,历经沧海巨变。
远古时期,湘湖地域曾是东海海湾的一部分。气候冷暖交替,冰川、海潮作用频繁,湘湖成为一个海陆交替的地带。
约8000年前,海退成为陆地,曾有华夏先民在这个自然的“湖泊”边繁衍生息。约6000—7000年前,海侵再次袭来,这里又一次沦为一片浅海。之后,海水退去,海*面下降,湘湖地区南北两条山脉间,成为钱塘江的通道。
越国军港
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湘湖一带是吴越争霸的军事重地。湘湖、白马湖正是越国的军港——固陵港。越国水师在此驻守,越王勾践的多次水上军事行动,都从这里出发。湘湖成为吴越交锋的重要战场,留下了“馈鱼退敌”、“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国内最早的方志——《越绝书》曾记载:“会稽山上城者(今越王城山),勾践与吴战,大败,栖其中。因以下为目(木)鱼池,其利不租。”勾践对孔子学生子贡讲述了自己“上栖会稽山,下守溟海,唯鱼鳖是见”的情景。《越绝书》将会稽山下四周环水、中间无水(镂空)的地域,形象地称作“木鱼池”,勾践把会稽山下广大无垠的水域,叫做“溟海”,这是对湘湖水域的最早记载。
筑堤成湖
萧山地处水乡泽国,地势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洪涝、干旱灾情频发。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不少人奏请要废田复湖,均未成。政和二年(1112年),时年六十岁的`杨时补萧山县令,召集村中阅历丰厚的老人开会,并亲自勘察,“视山可依,度地可圩,以山为界,筑土为塘”,筑南、北两堤,废田37002亩,蓄水成湖。湖周围80余里,长约19里,宽1—6里,东北窄、西南宽,形似葫芦,“邑人谓境之胜若潇湘然”,故名湘湖。
此后,湘湖作为一个人工湖泊,蓄洪防旱,灌溉周边九乡146868亩农田。每亩田纳原粮七合五勺,称“均包湖米”。“万顷湘湖民稼穑”,湘湖成为萧山人民的“母亲湖”。
湘湖成河
随着历史的发展,湘湖在长年累月的泥沙淤积和人为蚕食下,水面逐渐减少。客观上,自明代开通碛堰山,建造麻溪、三江闸后,依赖湘湖灌溉的农田,已不足原来的一半,为开垦淤积荒地提供了可能。根据1927年的湘湖规划,上湘湖定山、压乌山一带收归国有,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农学院(后改为浙江大学农学院农场、湘湖农场)、湘湖师范学校等都在此建房,开垦种植。截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先后垦地约7000亩。至**前夕,湘湖水面仅存10000亩,已不足成湖初期的三分之一。
湘湖历经沧桑为百姓,是萧山人民的母亲湖。湘湖秀丽山水和8000年古文明,是萧山人民的骄傲。湘湖的保护与开发,是为了改善萧山生态环境,为萧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现在萧山发展很快,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江东经济开发区的落户更加大大推动了萧山的发展!很快地铁就要通到家门口!很是高兴,衷心祝愿家乡越来越好!
写湖南景色的诗词:湘西,湘西
(一)
张家界
山 一群长疯的石头
疯到云端
谁在赶山填海
亿万年日积月累
让悬崖倒立
板块与板块的冲撞
激发剥蚀空间的力量
让峡谷长出河流山脉
让仙界打开 一圈一圈烟雨浮托起的山峰
站成一座山的'雕塑
十里画廊穿越薄云轻烟
阿凡达绝壁云飞 骏马奔腾悬日月
万仞山巅 云锁剑峰
翠笼虬柏显峥嵘
天子扬鞭护溪
武陵神针定海
——看海市蜃楼 剪月裁云
银燕穿棱 铁龙奔驰
一峰才远一峰*
采药老人于群峰之巅撷取光明
天女散花 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画框来
壁立千仞巧天工
玉石似剑刺苍穹
谁将缩小的盆景置于股掌之间
折叠百龙天梯的陡坎
绕过九九八十一弯
看大自然赤祼之美
唤醒翠曼绿树 成群兽鸟
缔造神秘的自由王国
缔造万象更新的朗朗乾坤
(二)
凤凰古城
一叶轻舟
从潇湘烟雨中 轻轻划出
沱江的号子
连同桨橹击水的声响
一圈一圈 荡出鬼才黄永玉的版画
泊在 沈从文静美而略带忧郁的边城
泊在 苗族青年翠翠日夜守望的爱情渡口
凤鸣晨曦兰舟影
凰鸾曲婉古楼中
凤凰来兮——
为了你 我已等候千年
靓景如梦梦如诗
弦歌歌山山影水
流淌唐诗宋词的沱江水
用波光艳影的土家腊染
用滩堂戏 茶灯戏缠绵的乐曲
史湘云诗词选录
史湘云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浓墨重笔描写的姑娘,将她塑造成了一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和中性美的美丽姑娘。;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作爱哥哥。她是一位极为豪放,令人喜爱的女子,身带魏晋名士风度。
对于人物的描写,曹雪芹历来不愿写的过满,圆满之下总有残缺。如林黛玉的病弱,薛宝钗的热症,而史湘云也是如此。在她的美丽中,增添了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哥哥的缺点。可也正因如此,使得其笔下的人物,各具特点,鲜明的立在人们眼前。而对于人物性格的描绘,曹雪芹最爱用的便是侧写。为了表现史湘云的风流倜傥,曹雪芹用了两个故事来展现。
一是美人醉卧芍药中。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说: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石后头一块青石板磴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沈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掺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嚷嚷说:泉香而酒冽,醉扶归,宜会亲友。在封建时代,敢喝得大醉,就这样大喇喇的睡在花丛中的'实在少见。正是如此,更展现了湘云的风流不羁。
二是着男装,真假难辨。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与众不同:身穿里外烧的大褂子,头上戴着大红猩猩昭君套,又围着大韶鼠风领。黛玉笑她道:你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妆出个小骚达子的样儿来。众人也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于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她与宝玉、*儿等烧鹿肉吃。黛玉讥笑他们,湘云回击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子腥的胞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这样恣意潇洒,不拘小节,可不就是名士风流吗!
史湘云诗词选录
咏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咏白海棠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那虚廊月色昏。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唐伯虎诗词》,愿对您有所启发。
唐伯虎诗词
1、《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2、《警世》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3、《警世》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
4、《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5、《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6、《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其三
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
7、《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
鲤鱼风急系轻舟,*寒山宿雨收;
8、《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9、《伤内》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
10、《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11、《七律诗赠恩师梁储以表夺魁之志》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
12、《题沈石田壑舟图》
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
13、《流水诗》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
14、《张梦晋改流水诗》
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
15、《题伍子胥庙壁》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
16、《哭妓徐素》
清波双佩寂无踪,情爱悠悠怨恨重。
17、《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
18、《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
19、《七律诗咏齐云山》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
20、《题齐云山石室壁》
齐云山与壁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
21、《题秋风纨扇图》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
22、《游镇江登金山、焦山》
人间道路江南北,地上风波世古今;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秋瑾诗词,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1. 若无子期耳,总负伯牙心。
2.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3.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4. 秋风秋雨愁煞人。
5.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6.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7.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8. 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
9. 人生处世,应当匡救时局的艰危,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怎么能为柴米油盐等家庭琐事了此一生呢?
10.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世方英杰。
11.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12. 一叶落而知秋深,秋风秋雨愁煞人.
13. 深闺聚散太匆匆,无限襟怀此夜同。岁月尽教愁里度,妆梳半为病中慵。懵腾蕉叶卷新雨,飘泊杨枝怨晚风。阶下胭脂花数树,一时都作可怜红。
14.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15.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16. 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17. 执掌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花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
18. 莫重男儿薄女儿,*台诗句赐娥媚。吾骄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
19.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相关阅读
一、写情思
1、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3、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
4、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
5、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结发为夫妻》
7、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佚名《涉江采芙蓉》
8、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唐·李白《怨情》
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
10、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11、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12、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乐》
1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
14、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唐·李白《三五七言》
1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1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17、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唐·白居易《浪淘沙》
18、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唐·白居易《长恨歌》
1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唐·李商隐《无题》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唐·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2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25、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唐·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26、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
2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北宋·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2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
29、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北宋·欧阳修《玉楼春》
屈原《湘君》古典诗词欣赏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1]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2],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3],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4]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佤兮蕙绸,荪桡[5]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6]侧。
桂櫂[7]兮兰枻[8],斫[9]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10],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
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鼂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11]。
捐余玦[12]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注释】:
[1]:音“邀”。
[2]:音“琵”。
[3]:音“厘”。
[4]:音“瞻”,转。
[5]:音“挠”,旗杆上的曲柄,用来悬挂作为装饰旗帜的布条。
[6]:音“匪”。
[7]:音“照”,意通“棹”。
[8]:音“易”。
[9]:音“酌”,意为“敲击”。
[10]:音“间”。
[11]:音“护”。
[12]:音“决”,玉佩。
湘君:湘工水神。
君:湘君 夷犹:即犹豫
蹇:楚方言中的虚词。中洲:水中的小块陆地称洲。
要眇:美妙的样子。宜修:修饰得美好。
沛:船行疾速的样子。桂舟:以桂木做的船。
参差:指排箫。这种吹奏乐器用高低不等腰的竹管排列组合而成,因此高低参差不齐。
谁思:思谁的倒装。
飞龙:即前面所说用“桂舟”。征:行。
邅:转。洞庭:湖名,在今湖南。
薜荔:香草。柏:即“箔”,装饰船舱内四壁。绸:船舱的帷帐。
荪:一种草。桡:船尾后划水并兼舵的'船浆。
涔阳:地名,约在当时郢都(今湖北江陵)附*。
横:往来的意思。灵:精诚。
未极:未尽。
女:作者为灵巫所设想安排的侍女。婵媛:内心牵引伤痛的样子。太息:叹息。
潺湲:本指水流的样子,这里用以指灵巫涕泪俱下的样子。
隐:忧。陫侧:即“悱恻”。
关于西湖的诗词有哪些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词了吧,诗词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究竟什么样的诗词才是好的诗词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湖的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1、《西湖柳枝词》
清·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2、《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3、《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4、《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5、《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6、《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7、《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8、《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说到“西湖”,许多人都会想到杭州西湖,断桥残雪、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和秋月、南屏晚钟等等,每一处都令人流连忘返。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安徽颍州也有一个西湖,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为它写下十首《采桑子》,以清丽婉转的语言,写尽西湖之美。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七首,从开篇美到尾,惊艳千年。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颍州西湖虽不如杭州西湖有名,但也不乏胜景,历朝历代也有不少文人为它写诗填词。
许浑、晏殊、宋祁、苏辙、苏轼等等,都曾在此留下笔墨。
而最为出名的就是欧阳修的这十首《采桑子》,每一首都以“西湖好”开头,将词人对于西湖山水的热爱写到了极致。
欧阳修的祖籍是江西庐陵,出生地是四川绵州,在父亲去后,投奔在湖北随州任职的叔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可是他在致仕后,却选择安徽颍州作为最后的归宿。
有人统计,他这一生曾8次到颍州。
都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很多人因此认为欧阳修如此频繁地到访颍州,最后又隐居在此,是因为一段求而不得的爱情。
当然这只是*的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欧阳修是真心喜欢颍州这座城市,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清风明月,十首《采桑子》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首《采桑子》,描绘的是盛夏荷花盛开的景象,美得令人心醉。
词作一开头便盛赞西湖之美。
荷花盛开后的西湖,清香缭绕,词人提着一壶清酒,登上了小舟,在田田的荷塘里尽情徜徉。
在词人的眼中西湖无不美好,“群芳过后西湖好”、“轻舟短棹西湖”、“春深雨过西湖好”……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和词人悠然闲适的心境不无关系。
接着的两句词人将红荷绿叶比作旌旗,只此两句,荷花盛开的景象便宛然在目了。
原本一个人游西湖,多多少少有些寂寥,但是这首词中我们却完全感受不到词人的落寞。
“前后红幢绿盖随”,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荷花绽放的盛景,也有给人一种前呼后拥的热闹感。
也许词人是孤独的,但是他享受着此刻与山水,与荷花独处的清静美好。
接着的下半阕,词人继续描绘他的西湖之旅。
顺着词人的笔墨,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他撑着小舟,不知不觉就到了荷花深处。
荷花的清香,混着酒香,词人已经完全沉醉在这湖光山色中。
不知何时,空中飘起了细雨,在一片笙歌中,微醺的词人撑着小舟尽兴而归。
有花,有酒,还有美妙的笙歌,此情此景,就算有再多的烦恼,也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最后的“烟雨微微”又为全词增添了一种朦胧唯美之感。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诗词里的“微雨”总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可是词人这里却给人一种岁月静好,安然若素之感。
由此可见,此次的西湖之旅,词人是乘兴而去,兴尽而归。
全词融情于景,在一片湖光山色中,融入了词人悠闲自得的心境,从开篇美到尾,惊艳千年。
*评价这首词“虽没有‘天生丽质’的西子湖名气大,但至今仍能唤起人们对它的追慕、迷恋、向往,并给人以美的享受”,我深以为然。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黄鹤楼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黄鹤楼诗词
1、《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2、《望黄鹤楼》
唐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3、《送康太守》
唐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4、《黄鹤楼》
唐卢郢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
5、《黄鹤楼》
宋游景仁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6、《菩萨蛮黄鹤楼》
现代*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7、《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8、《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宋苏轼
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9、《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唐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10、《江夏送友人》
唐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11、《黄鹤楼》
唐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西湖诗词。
描写西湖的诗词
西湖,作为杭州一方水域,自古以来就以其迷人的风光及厚重的文化积淀,为文人墨客所称颂。那湖光山色,那悠悠古韵不知使多少人迷醉。以下是描写西湖的诗词,欢迎阅读。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早春的西湖风光,首句总写湖水,紧扣诗题。中间两联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也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诗人用莺、燕、花、草这几个最具春天代表性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早春图,准确而生动地把早春气象透露出来。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东起断桥,止于*湖秋月,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诗人置身于这浓郁的绿杨阴里,看碧波荡漾,游人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饱览湖光山色之美。
其实,西湖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小小的西湖都让人目不暇接,那大好河山的壮美又怎能不让人流连。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大自然提供给人的美是享用不尽的,关键是你有一颗善于欣赏美的心灵。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小析
在孩童时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其对杭州的深情可见一斑。白居易在杭州任职的几年期间,更是饱览了西湖盛景,离别时不免生出依依惜别之情,“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春天是一个容易产生离愁别绪的季节,春天也是西湖最美好的季节。“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它宛如一幅画卷,处在群山的包围之中,“月点波心一颗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地毯;蒲叶迎风,像少女衣裙上飘曳的罗带。如此秀丽的西湖,怎教人舍得就此离开?
湖上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小析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绿树开满红花是绿与红的对比;白鹭与绿草、绿湖是白与绿的对比,色彩格外鲜明,真是一幅色彩斑斓、有静有动的春景图。
在这种美景之中,游人尽兴而归。“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诗人捕捉了夕阳西下,游船群归的`场面,“风日晴和”,不仅点缀了西湖美景,更把游人的舒畅与欢快之情展现出来。
诉衷情·宝月山作
宋·仲殊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
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小析
清波门在南宋时是西城门之一,门濒湖之东南,取“清波”之意名门,历代沿用。民国二年,杭州开始拆城,清波门被拆除。
词写清波门附*的美景。清波门附*有今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暮春时节柳絮纷飞,“杨花相送飞”,“相送飞”三字将柳絮殷勤护持的情意传达出来。
“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这两句描写暮春时节热闹欢腾的景象。水边的柳树犹如一片荡漾的碧波,春风拂来,柳荫中的黄莺一阵骚动,竞相啼鸣,叽叽咋咋,非常壮观,不愧是“柳浪闻莺”。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小析
所谓“天下西湖三十六”,最美的西湖应该是杭州西湖,但在历史上颍州西湖曾与杭州西湖齐名,苏轼曾感叹“一大千起灭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欧阳修对颍州的西湖偏爱有加,惊叹其美好的风景,一连写下十三首《采桑子》,其中有十首都以“……西湖好”开头,这足以说明颍州西湖的魅力。
暮春时节,西湖一片飞花散落在地上,如此狼藉的景象仍遮盖不了西湖的美。“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总写西湖之美,欧阳修只用了一个简单的“好”字,女子貌美为“好”,说明西湖既有景物的特色,又具有美人的特质,想必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简单的一个字蕴含着作者对西湖的无限喜爱。
以下是具体写“西湖好”。飞絮漂浮在空中,“濛濛乱扑人面”,却不惹人厌烦,它形成了一道迷蒙清幽的风景。既然有飞絮,那么必然有杨柳,它“垂柳阑干尽日风”,杨柳舒展纸条,尽显撩人之姿。过片描写笙歌散后之景,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最后以景作结,恬淡轻灵,透露出作者对西湖的由衷喜爱。
长相思·游西湖
宋·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
关于湘湖的诗词
湖湘子弟的诗词
描写湘湖美景的古古诗词
与湖湘有关的古诗
描写湘湖的诗句
赞美湘湖的诗句
写湘湖莼菜的古诗
湘妃怨的诗词
有关杭州湘湖的古诗
关于湖湘文化的诗句
关于湖湘民俗的古诗
写湘江的诗词
纪念湖湘英烈的古诗
关于湘江的诗词
有关潇湘的诗词
关于湘西的诗词
描写湖南湘江的古诗
形容湘菜的诗词
赞美湘菜的诗词
关于湖湘文化经典诗句
表达湘湖美景的句子
湘有关的古诗词
带湘字的古诗词
潇湘在古诗词中的
写湘乡的古诗词
带戴湘字的古诗词
描写湘湖的千古流传的古诗
写湘西的古诗词
写湘江的古诗词
赞湘江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