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名言

关于曾子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曾子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曾子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曾子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 语录(27) 说说(121k+) 名言(56) 诗词(21) 祝福(2k+) 心语(9k+)

  • 曾子的名言及资料

  • 曾子的名言及资料

      资料指生活中必需的用品,也可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曾子的名言及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曾子的名言

      1、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3、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

      4、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5、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6、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7、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10、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何为富?则仁为富也。天下之为贵,何为贵?则仁为贵也。

      11、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12、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役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1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4、入是国也,言信乎群臣,则留可也;忠行乎群臣,则仕可也;泽施乎百姓,则安可也。

      15、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16、曾子有问,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17、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得志,不安贵位,不博厚禄,负耜而行道,冻饿而守仁,则君子之义也。

      18、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播于外也。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

      19、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岂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

      20、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1、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

      2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

      23、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

    [阅读全文]...

2021-12-25 17:45:47
  • 曾子杀彘言文翻译

  • 古诗文
  • 曾子杀彘言文翻译

      《曾子杀彘》是西汉戴圣写的一篇文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曾子杀彘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子杀彘

      作者:韩非子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注释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②彘(zhì):猪。

      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④特:不过,只是。

      ⑤戏耳:开玩笑罢了。

      ⑥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⑦待:依赖。

      ⑧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⑨而:则,就。

      ⑩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⑾烹(pēng):煮。

      译文

      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赏析

      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反思

      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有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阅读全文]...

2022-06-04 18:16:00
  • 曾子航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女人最恨的男人往往是陈世美,男人骨子里最爱的女人却往往是潘金莲。

    2.对一个女人来说,寻找他爱是第二步,找到自爱是第一步。不懂得自爱的人,总是渴望爱,又害怕失去爱。放弃自己的人,也终会被别人放弃。

    3.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是“一物降一物”,只要你把你心爱的人的命脉扣住,就不愁他(她)不是你的囊中之物.

    4.小鸟依人式的女人都是男人“疼”出来、河东狮吼是男人逼出来的。

    5.男人不产经观察网“坏”,女人不爱;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6.男人爱上女人后,可能会作诗;女人爱上男人后,经常会做梦。

    7.男人选择女人,目光首先瞄准脸蛋;女人要嫁男人,心思难免放在钱包。

    8.现在很多相亲节目中的女嘉宾,专爱灭灯,说话很绝,表现失态,我把她们称之为“灭绝师太”。

    9.男人是否花心真的跟外表无关,有的男人长得像武大郎,却有一颗西门庆的心。

    10.好男人的标准:在外面冲锋陷阵像个大狼狗,回家温柔体贴像个哈巴狗,偶尔还得学会忍受太太对你的河东狮吼,否则她就会红杏出墙跟着别人走!

    11.男人是视觉动物一见美女就犯“晕”女人是听觉动物,一听好话就变“傻”。

    12.爱情无非就是四种情形:有情的人终成眷属,偷情的人风雨无阻,无情的人永远孤独,殉情的人大胆服毒。

    13.爱情和婚姻的区别——爱情就像车祸,是突发性事故,往往在一霎那之间发生;婚姻却像谋杀,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带来的后果也很漫长,甚至是影响一生的。

    14.面子对中国男人太重要了,它就像中国男人的精神内裤,不给男人面子,就等于当众扒了他裤子,让他裸奔。

    15.大多数中国男人骨子里最想娶的女人是公主,最不想娶的女人却是女王。

    [阅读全文]...

2022-04-07 08:01:25
  • 曾子杀猪的寓意是什么?

  •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曾子杀猪故事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曾子杀猪的故事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杀猪的寓意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人物介绍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临沂市*邑县南武城)。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阅读全文]...

2021-12-25 02:05:37
  • 曾子杀彘文言文翻译

  • 曾子杀彘文言文翻译

      《曾子杀彘》是西汉戴圣写的一篇文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该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家长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于孩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曾子杀彘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阅。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⑤。”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之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⑦,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⑧,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⑨,非所以成教也⑩。”遂烹彘⑾也。

      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4、特:不过,只是。

      5、戏耳:开玩笑罢了。

      6、非与戏:不可同他开玩笑。戏:开玩笑。他:孩子

      7、待:依赖。

      8、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9、而:则,就。

      10、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11、烹(pēng):煮。

      译文

      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赏析

      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反思

      教育儿童言行一致,家长不能信口开河,有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阅读全文]...

2022-07-03 21:07:40
  • 文言文曾子杀猪的寓意

  • 文言文曾子杀猪的寓意

      诚信,辞典上解释说,是诚实、守信用的意思。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文言文曾子杀猪的寓意,希望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流传千年的教子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购物,他的儿子哭闹着要撵她去。他的母亲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听着妈妈的话不哭了,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远去。

      她刚从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在院子里杀猪。妻子上前拦阻说:“家里就养这么几头猪,都是等到年节卖钱的,我只是开玩笑哄哄孩子,你就当真了?”曾子说:“在孩子面前是不能撒谎的,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你一时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你说谎骗他,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了。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曾子的话让妻子很自责,她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这个玩笑,更不应该欺骗孩子。既然答应杀猪给孩子吃肉,就要说话算话,说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美味晚餐,一家人吃着猪肉其乐融融。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要诚实守信。父母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不能言而无信,不能说到办不到。待人要真诚,要诚实无诈,身教永远重于严教。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将来的成长起很大作用。所以一切有见识的家长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曾子杀猪教子又教妻,别看杀了一头猪,眼前利益受损,但从教育子女的长远利益看,体现了用“言必信”给孩子做榜样。

      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方面,父母都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春秋时代,鲁国出了一名著名的思想家曾子。一天,曾子夫妇准备去集市买东西,他们的儿子吵着要跟他们一起去。妻子为了摆脱儿子的纠缠,随口说道:“儿子乖,只要你不跟我们去集市,回来我们就杀猪给你吃。”儿子听后,高兴地又蹦又跳,呆在家中。日落西山,曾子与妻子从集市上归来。曾子拿起尖刀就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他,说道:“你干啥啊?”

      “你不是答应儿子,回来杀猪给他吃吗?”“我只是哄哄他,你干嘛当真啊?”曾子怒斥妻子:“对孩子不能言而无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言出必行,不能言而无信。

      美德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胸怀,还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更是一道闪烁奇特光芒的人性之光。我们应当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并力争私弘中华美德,把其精神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诚实守信,善良友爱,积极乐观,自尊自律,做一个热心拥抱生活,勤于思考,善良而又聪明,用爱点燃希望的人...

      追溯到千年以前,曾子是有名的儒家大师孔子的学生的时候。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妻子很无奈便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母亲回来后给你杀猪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

      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因为她哄骗孩子的一句话而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猪给杀掉。而曾子却坚定地对妻子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信,既然答应了儿子要杀猪吃肉,就要说到做到,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我要教会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所以我今天一定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就把家里的猪给杀了。这就是千年以前的一位父亲,这也是这位父亲——曾子教育孩子的一个故事。当然,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真的深有体会。我有时候会为了看电视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拖再拖,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是应该感到羞愧的。

      老师告诉我,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言必信,行必果。”就是说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从现在开始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阅读全文]...

2022-03-15 21:36:50
  • 曾国藩名言

  • 曾国藩,名言
  •   曾国藩,是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评价他说:"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博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进惧倾记。愚于*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7、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8、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9、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0、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1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2、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13、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4、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5、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阅读全文]...

2022-06-19 18:49:24
  • 曾国藩名言名句

  • 名言,曾国藩,格言
  •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1、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曾国藩

      2、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3、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4、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曾国藩

      5、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曾国藩

      6、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曾国藩

      7、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曾国藩

      8、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曾国藩

      9、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则难望有成。——曾国藩

      10、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曾国藩

      11、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曾国藩

      12、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曾国藩

      1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曾国藩

      14、既有定识,又有定力。——曾国藩

      15、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曾国藩

      16、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曾国藩

      17、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国藩

      18、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19、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20、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21、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曾国藩

      22、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曾国藩

      23、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曾国藩

      24、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曾国藩

      25、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曾国藩

      2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曾国藩

      27、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曾国藩

      28、家和则福自生。——曾国藩

      29、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曾国藩

      30、凡将举事,必先*意清神,清神意*,物乃可正。——曾国藩

      31、人见其*,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曾国藩

      32、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曾国藩

      33、家勤则兴,人勤则健。——曾国藩

      34、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威。——曾国藩

      35、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曾国藩

      36、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曾国藩

      37、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曾国藩

      38、举世惟一真字难得。——曾国藩

      39、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曾国藩

      40、有才干,定要表现之。——曾国藩

      41、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曾国藩

      42、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曾国藩

      43、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44、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曾国藩

      45、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46、人于*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曾国藩

      47、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曾国藩

      48、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曾国藩

      49、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曾国藩

    [阅读全文]...

2022-06-16 16:21:09
  • 曾国藩名言

  • 名言,曾国藩,名人名言
  • 曾国藩名言

    1、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曾国藩

    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曾国藩

    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4、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曾国藩

    6、事以急败,思因缓得。——曾国藩

    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曾国藩

    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曾国藩

    1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1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曾国藩

    1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

    1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14、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曾国藩

    15、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曾国藩

    1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1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曾国藩

    1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曾国藩

    1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曾国藩

    2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曾国藩

    2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曾国藩

    22、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2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

    25、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26、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曾国藩

    27、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曾国藩

    28、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曾国藩

    29、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

    30、姑息必成大忍,面誉必至背非。——曾国藩

    [阅读全文]...

2022-04-10 04:23:11
当前热门
曾子名言 - 句子
曾子名言 - 语录
曾子名言 - 说说
曾子名言 - 名言
曾子名言 - 诗词
曾子名言 - 祝福
曾子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