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名言警句

关于王安石名言警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王安石名言警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王安石名言警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王安石名言警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k+) 说说(90) 名言(10k+) 诗词(300) 祝福(2) 心语(14)

  • 王安石名言

  • 名言
  • 王安石名言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因循二字,误尽一生;鼓舞精神。

      人生乐在相知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风霜

      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出自:·《洪范传》宜:应该,应当。

      良禽相木而栖,良臣相主而佐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故古者教士,以射、御为急,其他技能则视其人才之所能,而后教之,其才之所不能,则不强也。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1、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

      2、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3、不以先进略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

      4、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

      5、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6、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7、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8、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9、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10、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11、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12、纷纷塞路堪追惜,失却新年一半春。

      13、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阅读全文]...

2022-02-08 08:48:50
  • 王安石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2.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3.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

    4.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百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长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

    5.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6.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

    7.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8.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9.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苍苔。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10.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11.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12.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失意无南北。

    1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14.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15.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16.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17.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18.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

    19.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20.圣人之道要是管用,圣人早就自己一统天下了。

    21.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2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4.人生失意无南北。

    25.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26.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27.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2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9.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30.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31.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

    32.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33.能使人知己、爱己者,未有不能知人、爱人者也。

    34.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35.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6.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37.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38.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39.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40.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41.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42.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43.任重者其忧不可以不深,位高其责不可以不厚。

    44.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45.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46.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47.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48.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

    49.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5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51.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赏罚。

    [阅读全文]...

2022-04-26 11:00:48
  • 王安石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王安石名言

    1、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 王安石

    2、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 王安石

    3、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4、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 王安石

    [阅读全文]...

2022-06-11 12:45:47
  • 王安石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王安石《西江月·红梅》

    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 ——王安石《西江月·红梅》

    北人浑作可花疑。惟有青枝不似。——王安石《西江月·红梅》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王安石《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细写相思多少。醉后几行书字小。——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浑不扫。——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王安石《咏菊二首·院落秋深数菊丛》

    秋雨漫漫夜朝复,可嗟蔀屋望重霄。——王安石《寄道光大师》

    把酒谢高翰,我知思故乡。——王安石《余寒》

    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王安石《道人北山来》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年华未破清明节,日暮初回祓禊舟。——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五——五上巳闻苑中乐声书》

    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王安石《李君昆弟访别长芦玉淮阴追寄》

    梦境此身能且在,明年寒食更相寻。——王安石《题勇老退居院》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石《清*乐·留春不住》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江上》

    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王安石《凤凰山·欢乐欲与少年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担阁!——王安石《千秋岁引·秋景》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桑条索漠栋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王安石《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王安石《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桥。——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王安石《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

    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王安石《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

    啭枝黄鸟*,隔岸声相应。——王安石《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

    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王安石《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

    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王安石《西江月·梅好惟嫌淡伫》

    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王安石《西江月·梅好惟嫌淡伫》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阅读全文]...

2022-03-07 10:24:34
  • 王安石的诗句

  • 遍地落花浑不扫。——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欹眠似听朝鸡早。——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红笺寄与添烦恼。——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醉后几行书字小。——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岸小桥千嶂抱。——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春夜》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王安石《十五》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王安石《春夜》

    一为钓叟一耕佣。——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时时自有春风扫。——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王安石《江上》

    茫然忘了邯郸道。——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王安石《日照绝句》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柔蓝一水萦花草。——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忽忆故人今总老。——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茅屋数间窗窈窕。——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江上》

    午枕觉来闻语鸟。——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归帆去桌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阅读全文]...

2022-05-04 02:09:53
  • 王安石的诗

  • 1、《详定试卷二首》其一帘垂咫尺断经过,把卷空闻笑语多。论众势难专可否,法严人更谨谁何。文章直使看无颣,勋业安能保不磨。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其二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2、《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其一老于陈迹倦追攀,但见幽人数往还。忆我小诗成怅望,钟山只隔数重山。其二世间投老断攀缘,忽忆东游已十年。但有当时京口月,与公随我故依然。其三与公京口水云闲,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金山。

    3、《北窗》病与衰期每强扶,鸡壅桔梗亦时须。空花根蒂难寻摘,梦境烟尘费扫除。耆域药囊真妄有,轩辕经匮或元无。北窗枕上春风暖,漫读毗耶数卷书。

    4、《病起》稚金敷新凉,老火灺残浊。桃枝暖淟涊,散发曦晓捉。烦痾脱然愈,静若遗身觉。移榻欹独眠,欣佳恐难数。

    5、《泊雁》泊雁鸣深渚,收霞落晚川。柝随风敛阵,楼映月低弦。漠漠汀帆转,幽幽岸火然。壑危通细路,沟曲绕*田。

    6、《蝶》翅轻于粉薄于缯,长被花牵不自胜。若信庄周尚非我,岂能投死为韩凭。

    7、《冬至》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

    8、《寄友人》飘然羁旅尚无涯,一望西南百叹嗟。江拥涕洟流入海,风吹魂梦去还家。*生积惨应销骨,今日殊乡又见花。安得此身如草树,根株相守尽年华。

    9、《苦雨》灵场奔走尚无功,去马来车道不通。风助乱云阴更密,水争高岸气尤雄。*时沟洫今多废,下户京囷久已空。肉食自嗟何所报,古人忧国愿年丰。

    10、《落星寺》崒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坐见山川吞日月,杳无车马送尘埃。雁飞云路声低过,客*天门梦易回。胜概唯诗可收拾,不才羞作等闲来。

    11、《思王逢原》自吾失逢原,触事辄愁思。岂独为故人,抚心良自悲。我善孰相我,孰知我瑕疵。我思谁能谋,我语听者谁。朝出一马驱,暝归一马驰。驰驱不自得,谈笑强追随。仰屋卧太息,起行涕淋漓。念子冢上土,草茅已纷披。婉婉妇且少,茕茕一女嫠。高义动闾里,尚闻致财赀。嗟我衣冠朝,略能具饘糜。葬祭无所助,哀颜亦何施。闻妇欲北返,跂予常望之。寒汴已闭口,此行又参差。又说当产子,产子知何时。贤者宜有后,固当梦熊罴。天方不可恃,我愿适在兹。我疲学更误,与世不相宜。宿昔心已许,同冈结茅茨。此事今已矣,已矣尚谁知。渺渺江与潭,茫茫山与陂。安能久窃食,终负故人期。

    12、《午枕》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13、《咏风》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汝于何时息,汝作无乃妄。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

    14、《白鹤吟示觉海元公》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百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长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北山道人曰,美者自美,吾何为而喜。恶者自恶,吾何为而怒。去自去耳,吾何阙而追。来自来耳,吾何妨而拒。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汝谓松死吾无依邪,吾方舍阴而坐露。

    15、《读墨》谁为尧舜徒,孔子而已矣。人皆是尧舜,未必知孔子。伯夷不辱身,柳下援而止。孔子尚有言,我则异于是。兼爱为无父,排斥固其理。孔墨必相用,自古宁有此。退之嘲鲁连,顾未知之耳。如何蔽于斯,独有见于彼。凡人工自私,翟也信奇伟。惜乎不见正,遂与中庸诡。退之醇孟轲,而駮荀杨氏。至其趣舍间,亦又蔽于己。化而不自知,此语孰云俚。咏言以自警,吾诗非好诋。

    16、《杜甫画像》吾观少陵诗,为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死所羞。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17、《寄朱氏妹》昔来高邮居,我始得朱子。从容谈笑间,已足见奇伟。行寻城阴田,坐钓渠下沚。归来同食眠,左右皆图史。入视尔诸幼,欢言亦多祉。当时独张倩,远在庐山趾。沈君未言昏,名已*吾耳。安知十年来,乖隔非愿始。相逢辄念远,悲吒多于喜。今兹岂人力,所念皆聚此。诸甥昔未有,满眼秀而美。低徊吾亲侧,亦足慰劳止。嗟予迫时恩,一传日千里。尔舟亦已戒,五两翩然起。萧萧东南县,望尔何时已。空知梦为鱼,逆上西江水。

    18、《君难托》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人事反复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嫁时罗衣羞更着,如今始悟君难托。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19、《松江》其一宛宛虹霓堕半空,银河直与此相通。五更缥缈千山月,万里凄凉一笛风。鸥鹭稍回青霭外,汀洲时起绿芜中。骚人自欲留坐句,忽忆君诗思已穷。其二来时还似去时天,欲道来时已惘然。只有松江桥下水,无情长送去来船。

    20、《秃山》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稍稍受咋啮,一毛不得留。狙虽巧过人,不善操耡耰。所嗜在果谷,得之常似偷。嗟此海山中,四顾无所投。

    [阅读全文]...

2022-07-08 15:31:55
  • 王安石《伤仲永》

  • 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县的*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纸、墨、笔、砚等),(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的意思是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渐渐地,(同县的人)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有的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的父亲以此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

      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的才能已完全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的才能,远胜于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常人,是因为他受到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天生就不聪明,本来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句解

      1.父异焉,借旁*与之。

      译: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在诗(后)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作为主旨。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仲永立刻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感到惊奇,渐渐地对他的父亲以宾客之礼相待,有的人用钱币求取仲永的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前时所听到的相称了。

      7.泯然众人矣!(倒装句)

      译:(才能)消失得完全如同常人了。

      8.还自扬州(状语后置)

      译:从扬州回来。

      9.借旁*与之,即书诗四句。

      译:(他的父亲)从邻居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他立刻写了四句诗。

      10.卒之为众人。

      译:最终成为普通的人。

      词语

      1.伤:哀伤,叹息

      2.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3.民:*民百姓

      4.世:世代

      5.隶:属于

      6.耕:耕田

      7.生:生长到

      8.年:岁

      9.未:不;没有

      10.尝:曾经

      11.识:认识

      13.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13.忽:忽然

      14.啼:出声地哭

      15.求:要

      14.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17.焉:他,代指仲永

      18.借旁*:就*借来。旁*,附*,这里指邻居

      19.与:给

      20.即:立即,立刻

    [阅读全文]...

2022-07-30 01:10:14
  • 王安石:孤桐

  •   《孤桐》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释:

      1、天质:天生的性质。

      2、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3、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4、凌霄:形容泡桐树长得高,接*了云霄。

      5、弥:更加。

      6、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7、愠:怨恨。

      8、斫:砍,斩。

      9、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翻译:

      泡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

      巍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

      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

      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

      岁月越久根越壮实,

      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

      政治清明时,

      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

      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赏析:

      (一)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几百寻的孤桐,之所以岿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为它“得地本虚心”,善于从大地汲取养分和力量。(m.ju.51tietu.net)如果离开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别想“孤高几百寻”了。犹如希腊神话中力大无比的英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终于被他的敌手扼死一样。由此我们想到,任何英雄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的力量来自群众。离开了群众(大地),再伟大的英雄也将一事无成。

      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是诗人表明立志改革决心的宣言书。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却给人以坚定亲*之感,令人赞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二)

      表现了桐树愈磨愈坚的性格品质,本诗前段通过*于白描的手法鲜活的把桐树立于读者之前,期间诗句对比工整干净,进而更加突出了桐树的特点,也使其形象更为立体化,全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怀,表现出作者钦羡桐树的品质,欲仿效之,全诗写物明志,浑然一体。

    [阅读全文]...

2022-05-05 20:48:20
  • 王安石:待客

  •   《待客》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王安石在相位,

      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意为公必盛馔。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

      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

      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

      傍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娇纵,不复下箸,

      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

      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2、至:到,往。

      3、京师:京城,都城

      4、因:于是

      5、饭:饭食。

      6、翌日:第二天。

      7、馔(zhuàn):饭食

      8、去:离开。

      9、方:才。

      10、果蔬:泛指菜肴。

      11、其人:指萧氏之子。

      12、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13、脔(luán):切成块的肉。

      14、置:放、摆。

      15、而已:罢了。

      16、颇:很,十分。

      17、复:再。

      18、箸:筷子。

      19、啖(dàn):吃。

      20、旁:旁边,身旁。

      21、公:代词,指王安石。

      22、食:吃。

      23、之:代词,指胡饼。

      24、甚:很,非常,表示程度深。

      25、之:代词,代指萧氏子。

      26、而:转接,意思为“但”。

      27、顷:一会儿。

      28、而已:罢了。

      29、在:担任。

      30、盛服:穿着华丽的服装。

      31、怪:奇怪。

      32、约:请。

    [阅读全文]...

2021-11-25 04:45:34
  • 王安石:葛溪驿

  •   《葛溪驿》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释:

      1、葛溪:今江西省弋阳县。

      2、驿:驿站是古代官方设立的旅店。

      3、缺月:不圆的月亮。

      4、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5、未央:未尽。

      6、明灭:忽明忽暗。

      7、岁时:时光。

      8、起:起来。

      9、行人:诗人自指。

      赏析:

      这首诗写于1050年(宋仁宗皇佑二年)作者自临川赴钱塘(今浙江杭州)途宿驿中。诗中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诗人选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桐等衰残的景象构成凄凉的秋景和孤寂的旅况,衬托出抱病的行人,从而表现羁旅独苦的处境和心情。纪昀评道:“老健深稳,意境自殊不凡。三、四句细腻,后四句神力圆足。”

      葛溪在江西弋阳。驿是公家设立的车马站或招待过客休息所。人在病中最快感觉到风露的早来,梦中回家,总是不知山水路途的遥远。江湖沦落,人又在病中,最是想家,心境最是凄苦。梦中不知山水长,醒后更觉家乡的路遥。

      清代诗论家贺裳说:“读临川诗,常令人寻绎于语言之外,当其绝诣,实自可兴可观,不惟于古人无愧而已。”(《载酒园诗话》)《葛溪驿》就是这类令人寻绎于语言之外的好诗之一。其写作时间,大约在1050年(皇祜二年)。

      首联一落笔就从情上布景。“缺月昏昏”是诗人仰视窗外之所见。行役之人每于独眠客舍之夜间最易萌生思乡之情,当此之时,人地两疏,四顾寂寥;唯有天上的明月聊可与家人千里相共,故抬头望月,实为自来行人寄托乡思之一法。这首诗写月亦寓此意,而天公偏不作美,今夜悬挂于天庭的,竟是半轮缺月”,且月色“昏昏”,犹如一团惨白的愁雾。“漏未央”是诗人侧耳枕上之所闻。诗人于扫兴之余,便希望早入梦乡。怎奈原先并不十分在意的漏壶,此刻也仿佛故意作难,滴水声似乎越来越响。这在不眠之人听来,又增添了烦乱,心绪愈益无法宁贴,“未央”两字,不仅暗示入夜巳深,且摹写诗人对漏声的敏感与厌烦心情如见,更兼一灯如豆,忽明忽暗,使孤寂的旅况更加使人难以为怀,而独卧秋床的诗人目不交睫、转辗反侧的苦颜,也就可想而知了。

      首联虽为景语,而景中宛然有诗人自己在,故颔联便直接叙写羁旅的困顿和抒发乡思之愁。出句写旅夜的悲苦境遇有三重不堪。病中行役,体弱衣单,值此秋风萧瑟、玉露凋伤的凉夜,不仅肉体上有切肤透骨的寒意,而且连心灵也仿佛浸透在凄寒之中,《秋风引》的启发。刘诗云:“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所谓“最觉风露早”,亦即刘诗“最先闻”之意。诗人以其超越常人的深情敏感去体察、品尝人间的苦果,自有一种超越常人的深悲极痛,三不堪。对句以恍惚的梦境写自己难以排遣的乡愁。大凡思家心切,总希望借梦境与家人团聚,但梦醒之后,往往更增怅惘空漠之感。此句虽未明言梦醒后的难堪,但“最觉风露早”五字已透露梦醒的原因,“不知山水长”五字正是梦醒后的感叹,而将无限惆怅之意,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刘熙载说:“律诗既患旁生枝节,又患如琴瑟之专一。融贯变化,兼之斯善,”(《艺概》卷二)这首诗上半篇写羁旅之愁,颈联便另出一意,写忧国之思,出句“坐感岁时歌慷慨”,是说诗人一想到时势的艰难,连那无穷的乡愁和病身的凄寒都在所不顾,毅然坐起,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王安石是个爱国主义者。他自涉足仕途以后,对人民的贫困,国力的虚耗,政治上的种种积弊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希望通过改革来解决社会危机。在此之前,他曾写了《省兵》、《读诏书》等关心政治与民瘼的诗篇,诗中慷慨陈词:“贱术纵工难自献,心忧天下独君王。”(《读诏书》)“歌慷慨”三字正是他“心忧天下”的具体写照。对句“起看天地色凄凉”,写诗人于壮怀激烈、郁愤难伸的情况下起身下床,徘徊窗下。小小的斗室装不下诗人的愁思,只好望着窗外的天地出神,但映入诗人眼帘的,也仅是一片凄凉的景色而已。此句将浓郁的乡思、天涯倦怀、病中凄苦及深切的国事之忧融为一体,复借景色凄凉的天地包举团裹,勿使吐露,似达而郁,似直而曲,故有含蓄不尽之妙,综观中间两联,一写乡思,一写忧国之思,名虽为二,实可融贯为一,统称之为家国之思庐这正合上文所谓“融贯变化,兼之斯善”的要求。

      尾联中的“行人”实即诗人自指。诗人握到天明,重登征途,顾视四野,仍无可供娱心悦目之事,唯有一片鸣蝉之声聒噪耳际。“乱”字形容蝉声的嘈杂烦乱,正所以衬托诗人心绪的百无聊赖。(m.ju.51tietu.net)“乱”字之前着一“更”字,足见诗人夜来的种种新愁旧梦及凄苦慷慨之意仍萦绕心头,驱之不去,而耳际的蝉声重增其莫可名状的感慨,结句写秋蝉无知,以“叶半黄”的疏桐为乐国,自鸣得意,盲目乐观,诗人以此作为象喻,寄托他对于麻木浑噩的世人的悲悯,并借以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慨。

      全诗以作者的深情敏感为契机,抒写了强烈的忧国忧家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顿挫盘纡而出,并显示其转折变化的深度与广度,因此能极金尽曲折往复之致。

    [阅读全文]...

2022-05-26 05:10:49
王安石名言警句 - 句子
王安石名言警句 - 语录
王安石名言警句 - 说说
王安石名言警句 - 名言
王安石名言警句 - 诗词
王安石名言警句 - 祝福
王安石名言警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