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安石名言警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王安石名言警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王安石名言警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王安石名言警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王安石名言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因循二字,误尽一生;鼓舞精神。
人生乐在相知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风霜
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出自:·《洪范传》宜:应该,应当。
良禽相木而栖,良臣相主而佐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故古者教士,以射、御为急,其他技能则视其人才之所能,而后教之,其才之所不能,则不强也。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1、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
2、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3、不以先进略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
4、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
5、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6、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7、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8、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9、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10、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11、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12、纷纷塞路堪追惜,失却新年一半春。
13、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1.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2.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3.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
4.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百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长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
5.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6.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
7.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8.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9.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苍苔。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10.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11.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12.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失意无南北。
1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14.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15.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16.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17.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18.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
19.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20.圣人之道要是管用,圣人早就自己一统天下了。
21.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2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4.人生失意无南北。
25.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26.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27.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2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9.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30.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31.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
32.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33.能使人知己、爱己者,未有不能知人、爱人者也。
34.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35.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6.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37.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38.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39.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40.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41.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42.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43.任重者其忧不可以不深,位高其责不可以不厚。
44.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45.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46.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47.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48.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
49.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5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51.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赏罚。
王安石的名言名句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安石的名言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王安石
因循二字,误尽一生;鼓舞精神, ――宋·王安石
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
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王安石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宋·王安石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宋)王安石
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宋·王安石
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宋·王安石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宋·王安石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王安石
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风霜 ――宋·王安石
宋·王安石 ――咏石榴花
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王安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 ――宋·王安石
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王安石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出自:宋·王安石《洪范传》 宜:应该,应当。 ――王安石
良禽相木而栖,良臣相主而佐 ――宋·王安石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宋)王安石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宋·王安石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宋·王安石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宋·王安石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 ――王安石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王安石
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王安石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故古者教士,以射、御为急,其他技能则视其人才之所能,而后教之,其才之所不能,则不强也。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1、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
2、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3、不以先进略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
4、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
5、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6、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7、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8、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9、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10、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11、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12、纷纷塞路堪追惜,失却新年一半春。
13、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14、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
王安石名言名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的`名言名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王安石
因循二字,误尽一生;鼓舞精神。 ——宋·王安石
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
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王安石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宋·王安石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宋)王安石
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宋·王安石
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宋·王安石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宋·王安石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王安石
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风霜 ——宋·王安石
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 ——宋·王安石
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王安石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出自:宋·王安石《洪范传》 宜:应该,应当。 ——王安石
良禽相木而栖,良臣相主而佐 ——宋·王安石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宋)王安石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宋·王安石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宋·王安石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宋·王安石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 ——王安石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王安石
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王安石
1、 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2、 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3、 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
4、 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百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长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
5、 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6、 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
7、 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8、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9、 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苍苔。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10、 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11、 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12、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4、 人生失意无南北。
15、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16、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17、 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18、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9、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20、 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千古名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创作背景:这首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王安石是宰相中的读书人,到晚年,他的绝句尤好。曾有人言,唐代以后无诗,此论太极端了点。王安石晚年的绝句有不少是直追唐人的,在议论入诗上,他的议论与描叙结合得很紧,而且议论不浅白直切,而是含蕴有味。
2,《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千古名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创作背景: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题乌江亭》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县),针对杜牧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3,《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千古名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创作背景:宋英宗治*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这首词可能作于当时。
还有一种说法是,此词大约作于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时间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之后。
4,《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古名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创作背景:古时*俗,元旦用桃木写神茶、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在噼噼*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5,《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千古名句: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创作背景:天圣三年(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明道二年(1033年),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康定元年(1040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6,《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的家乡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那么有关他的家乡的详细资料,大家了解哪些?
王安石出生地:
临川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着。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着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思念家乡的诗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惯,此“间”字必须为*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伤仲永》
作者:王安石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
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
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注释:
1、伤:哀伤,叹惜;对……感到惋惜(意动用法)
2、金溪:地名,现江西金溪县。
3、民:百姓。
4、世:世代。
5、隶(lì):属于。
6、耕(gēng):耕种劳作,耕田。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7、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8、年:岁。
9、未:不;没有。
10、尝:曾经。
11、识:认识。
12、书具:书写工具。
13、忽:忽然。
14、啼(tí):哭叫,大哭。
15、求:索求,索要。
16、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17、焉:于此,对此。
18、旁*:附*,这里指邻居。
19、与:给。
20、即:立即,立刻。
21、书:书写,写。
《江上》
作者:王安石
原文: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释:
1、漾:吹过。
2、脱:脱下。
3、被:让。
4、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翻译: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
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
离别之情给远去的笛声吹送,
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赏析: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m.ju.51tietu.net)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王安石名言警句
王安石名言
王安石的名言
王安石名言名句
王安石的名句
王安石名句
王安石的诗句
王安石诗句
王安石的著名诗句
王安石的诗词
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写的诗句
宋王安石的古诗还
王安石的古诗梦
王安石出名的古诗
关于王安石的诗句
王安石的4句古诗
王安石咏竹的诗句
王安石的古诗即事
宋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有月的
赠王安石的古诗
王安石的古诗都
古诗王安石写的
王安石的古诗元日名句
王安石写的七言古诗
梅花的诗句王安石的
王安石咏梅的诗句
咏菊的诗句王安石
王安石的长名字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