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安石名言警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王安石名言警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王安石名言警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王安石名言警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王安石名言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因循二字,误尽一生;鼓舞精神。
人生乐在相知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风霜
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出自:·《洪范传》宜:应该,应当。
良禽相木而栖,良臣相主而佐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故古者教士,以射、御为急,其他技能则视其人才之所能,而后教之,其才之所不能,则不强也。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1、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
2、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3、不以先进略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
4、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
5、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6、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7、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8、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9、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10、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11、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12、纷纷塞路堪追惜,失却新年一半春。
13、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1.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2.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3.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
4.白鹤声可怜,红鹤声可恶。白鹤静无匹,红鹤喧无数。百鹤招不来,红鹤挥不去。长松受秽死,乃以红鹤故。
5.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6.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
7.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8.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9.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苍苔。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10.月映林塘淡,风含笑语凉。俯窥怜绿净,小立伫幽香。携幼寻新的,扶衰坐野航。延缘久未已,岁晚惜流光。
11.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12.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失意无南北。
1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14.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15.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16.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17.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18.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
19.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20.圣人之道要是管用,圣人早就自己一统天下了。
21.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2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4.人生失意无南北。
25.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26.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27.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2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9.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30.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31.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
32.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33.能使人知己、爱己者,未有不能知人、爱人者也。
34.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35.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6.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37.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38.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39.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40.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41.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42.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43.任重者其忧不可以不深,位高其责不可以不厚。
44.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45.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46.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47.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48.春风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无。
49.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5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51.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赏罚。
王安石的名言名句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是我国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体体现。什么样的名言才具有借鉴意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安石的名言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王安石
因循二字,误尽一生;鼓舞精神, ――宋·王安石
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
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王安石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宋·王安石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宋)王安石
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宋·王安石
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宋·王安石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宋·王安石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王安石
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风霜 ――宋·王安石
宋·王安石 ――咏石榴花
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王安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 ――宋·王安石
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王安石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出自:宋·王安石《洪范传》 宜:应该,应当。 ――王安石
良禽相木而栖,良臣相主而佐 ――宋·王安石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宋)王安石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宋·王安石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宋·王安石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宋·王安石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 ――王安石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王安石
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王安石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故古者教士,以射、御为急,其他技能则视其人才之所能,而后教之,其才之所不能,则不强也。 ――王安石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1、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
2、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3、不以先进略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
4、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
5、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6、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7、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8、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9、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10、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11、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12、纷纷塞路堪追惜,失却新年一半春。
13、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14、当时迦叶无尘染,何事阌乡有土思。
遍地落花浑不扫。——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欹眠似听朝鸡早。——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红笺寄与添烦恼。——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醉后几行书字小。——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岸小桥千嶂抱。——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春夜》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王安石《十五》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王安石《春夜》
一为钓叟一耕佣。——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时时自有春风扫。——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王安石《江上》
茫然忘了邯郸道。——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王安石《日照绝句》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柔蓝一水萦花草。——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忽忆故人今总老。——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茅屋数间窗窈窕。——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江上》
午枕觉来闻语鸟。——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归帆去桌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才之用,国之栋梁也。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
6、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7、因循二字,误尽一生;鼓舞精神。
8、人生乐在相知心。
9、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10、故古者教士,以射、御为急,其他技能则视其人才之所能,而后教之,其才之所不能,则不强也。
11、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12、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13、传之以心,受之以意,切问*思,而资所学,以施于世。
14、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15、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16、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教之之道也。
17、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18、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19、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见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0、礼贵从宜,事难泥古。
21、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22、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2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24、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25、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风霜。
26、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27、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8、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29、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30、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31、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32、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33、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34、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
35、良禽相木而栖,良臣相主而佐。
36、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
37、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38、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孤桐》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释:
1、天质:天生的性质。
2、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
3、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4、凌霄:形容泡桐树长得高,接*了云霄。
5、弥:更加。
6、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7、愠:怨恨。
8、斫:砍,斩。
9、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翻译:
泡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
巍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
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
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
岁月越久根越壮实,
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
政治清明时,
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
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赏析:
(一)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几百寻的孤桐,之所以岿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为它“得地本虚心”,善于从大地汲取养分和力量。(m.ju.51tietu.net)如果离开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别想“孤高几百寻”了。犹如希腊神话中力大无比的英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终于被他的敌手扼死一样。由此我们想到,任何英雄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的力量来自群众。离开了群众(大地),再伟大的英雄也将一事无成。
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是诗人表明立志改革决心的宣言书。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却给人以坚定亲*之感,令人赞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二)
表现了桐树愈磨愈坚的性格品质,本诗前段通过*于白描的手法鲜活的把桐树立于读者之前,期间诗句对比工整干净,进而更加突出了桐树的特点,也使其形象更为立体化,全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怀,表现出作者钦羡桐树的品质,欲仿效之,全诗写物明志,浑然一体。
《待客》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王安石在相位,
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
意为公必盛馔。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
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
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
傍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娇纵,不复下箸,
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
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2、至:到,往。
3、京师:京城,都城
4、因:于是
5、饭:饭食。
6、翌日:第二天。
7、馔(zhuàn):饭食
8、去:离开。
9、方:才。
10、果蔬:泛指菜肴。
11、其人:指萧氏之子。
12、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13、脔(luán):切成块的肉。
14、置:放、摆。
15、而已:罢了。
16、颇:很,十分。
17、复:再。
18、箸:筷子。
19、啖(dàn):吃。
20、旁:旁边,身旁。
21、公:代词,指王安石。
22、食:吃。
23、之:代词,指胡饼。
24、甚:很,非常,表示程度深。
25、之:代词,代指萧氏子。
26、而:转接,意思为“但”。
27、顷:一会儿。
28、而已:罢了。
29、在:担任。
30、盛服:穿着华丽的服装。
31、怪:奇怪。
32、约:请。
《定林》
作者:王安石
原文: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释:
1、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2、烦襟:烦闷的心怀。
3、仍:又。
翻译:
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病齿生凉。
坐在空旷的地方,
烦躁的心情顿时宁静了。
脱掉鞋子,在岩石上铺上*,
躺在上面。
只留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寻来。
真正的快乐不是不能寄托,
悲鸣的虫声同样是悦耳的声音。
赏析: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归隐金陵。王安石深爱钟山景色优美,常骑驴游玩钟山,疲倦时便到定林庵休息。后来,他就在庵内建了一个供自己休息和写字读书的书斋,取名“昭文斋”。王安石一生都摆脱不掉疾病的纠缠,却能成为伟大的政治诗人,实在令人钦佩。他的诗中提及患病的至少40余首。所患有眼疾、腰疾、昏眩、齿病等。因此,《定林》开篇便言:“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漱甘,即用泉水漱口。甘,指泉水。这句语出《世说》孙楚“枕石漱流”之典。坐旷,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襟,烦躁的心情。襟,指胸怀、心怀。诗人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口齿(病齿)生凉,坐在幽寂、空旷的地方,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这两句,抒写感受。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情不自禁,脱掉鞋子(“因脱水边屦”),在岩石上铺上*(“就敷岩上衾”),躺在岩石之上。诗人闲适自得之状,呼之欲出。颈联“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为人称道。诗人欲留流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两情相契,其乐融融!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明月人格化,因此,这里的自然之景,已打上了诗人的烙印,是“人化的自然”。(m.ju.51tietu.net)尾联“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突出“真乐”之意趣。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经常到定林寺游玩休憩,并写过不少诗作,这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首。这首诗即兴即事,信笔写来,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物我两忘的境界。最后两句抒写自己旷达的胸怀,极富理趣。
“真乐”一词,见于《列子·仲尼》“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晋张湛注:“都无所乐,都无所知,则能乐天下之乐,知天下之知,而我无心者也。”“无心”是指毫无机心。诗人自问无论出处,皆以道为准,未尝杂有机心,故能得“真乐”,即使听到“悲虫”之音亦感到愉悦。贺裳《载酒园诗话》赞此诗道:“作闲适诗,又复如此,真无所不妙。”刘辰翁评:“有辋川幽澹之趣。”(《须溪批点李壁注王荆公诗》卷二十二)陈衍则说:“颇有王右丞‘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意境。”
《辞妾》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
荆公见之,曰:“何物也?”
女子曰:“夫人令执事左右。”
安石曰:“汝谁氏?”
曰:“妾之夫为军大将,
督运粮而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
又卖妾以偿。”
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得汝?”
曰:“九十万。”
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初,
尽以钱赐之。
注释:
1、王荆公:即王安石,因封荆国公,故又称王荆公。
2、知制诰:职官名称,掌握为皇帝起草诏书之事。
3、为:给。
4、之:代指人,这里指小妾。
5、汝谁氏:你是谁家的。
6、军大将:指军中官员。
7、督运粮:指监督运米。
8、失:沉、翻。
9、偿:偿还,赔偿。
10、愀然:感伤的样子。
11、令:命令、让。
12、以:把,拿,用。
13、几何:多少。
翻译:
王荆公(王安石)升职为知制诰,吴夫人为他买了一个小妾,荆公见到说:“这是谁?”那女子说:“夫人让我在您身边侍奉您。”王荆公说:“你是谁家的?”那女子说:“我的丈夫是军中官员,运米时船沉,家中财产全部用尽(用来赔偿)还不够,还要卖了我来补偿。”王荆公伤感地说:“夫人花了多少钱买你?”女子说:“九十万钱。”王荆公叫来她的丈夫,让那对夫妇和好如初,把钱全赏赐给他们。
赏析:
其意是说:王安石为知制诰在嘉佑六年(1061),当时他的诸弟皆已成立,家中负担不象过去那么重了,当时他还任工部郎中、纠察在京刑狱,官职与俸禄都有提升,已经步入社会上层了,因此贤惠的吴夫人也想让丈夫享受一下上流社会的待遇,偷偸为他买了一个妾侍奉左右。大概王安石家中当时既无姬妾,又无丫环侍女,因而看到家中出现一个陌生的年轻女子非常吃惊,忙问她是什么人。这一女子告诉他是夫人令其侍奉左右的,王安石便明白怎么回事了,又问她姓氏家世,何以至此,她则答称本为军中大将之妇,由于丈夫运米失舟,按照规定必须陪偿,结果用尽全部家产也不够,只好将她卖掉抵债。王安石对她的悲惨境遇十分同情,又问夫人用多少钱将她买来,她言是九十万。这个数字对于王安石来说也不算小,他却将这一女子的丈夫唤来,令其夫妇相聚如初,并将九十万尽赏他们。
王安石奉还夫人又送钱,可称得上是一件大功德,这种行为和品格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他的道德可以说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士大夫的道德水*,虽不能说是惊世劾俗,也算得上迥出群侪了。
王安石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乎无欲,并不是由于他心如死灰,事实上他是一个感情丰富、性格开朗、风趣幽默的人。他的无欲既出乎天性、又是严格自律的结果,他也并非为无欲而无欲,而是为了克服人性本身的弱点,进入一个真正的自由境界。
王安石生在宋仁宗年间,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众多文人之中惟一一个以直面改革社会而闻名的诗人。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作为一个外国人能知道中国古代的人物,可见王安石影响力之大。今天,我们不想从王安石的变法或者诗词讲起,本期堂主毕宝魁要介绍给大家的只是王安石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北宋是个重视文人的时代,文官的地位很高;(m.ju.51tietu.net)北宋是个讲究享受的时代,文官的生活很奢侈。就连被通俗文学塑造为清官榜样的寇准,一次赏赐给歌女的缠头就是一匹绸缎,乃至于他的爱妾桃都感觉有些过分,当即写作《逞寇公二首》进行规劝,其一说:“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可知寇准不但有妾,而且生活也很奢侈。清廉的官员尚且如此,其他官员的生活情形可想而知。在这样的风气下,一个做了*宰相,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人物,却终生只有一个妻子而且绝不纳妾,甚至别人给他纳好了妾,根本不会有任何麻烦,他也坚决不接受,这就更难能可贵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荆国公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