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

关于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00) 说说(29) 名言(88) 诗词(55) 祝福(12) 心语(888)

  • 传承传统文化名言警句(传承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

  • 传承,名言,名人名言
  •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不仅是在瑰丽的国宝文物上的体现,还有的则是展现在众多经典历史典籍中。名人名言我们也是自古有之,正是这些名言让我们的国家得以有了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是我们相伴一生的良师益友,让我们身体力行,不要让这样的光辉埋没。

    1、轻诺必寡信。――《老子》

    2、仁者寿。――《论语·雍也》

    3、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4、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5、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6、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10、知耻*乎勇。——《礼记·中庸》

    11、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1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20、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1、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2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7、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8、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9、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30、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1、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3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3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3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3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4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4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4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4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4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7、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48、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49、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阅读全文]...

2022-02-11 04:55:21
  • 文化传承的名言

  • 传承,名言,文化
  • 传承古老文化,培育圣人精神。小编整理了一些文化传承的名言,一起来看看吧!

    1、吸收几千年的文化,建立几千代的产业。

    2、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3、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幸福中国。

    4、古代的文化遗产,新一代的文明展示。

    5、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警句。

    6、传承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7、传承东方经典,培育传统文化。

    8、还原古代文化,展现现代风格。

    9、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10、弘扬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智慧。

    11、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

    12、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13、通过过去和未来传播中国文化。

    14、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15、重温东方文化,陶冶情操,使家庭与世界*等。

    16、文化传承文明,传承不再遗憾。

    17、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中华精神。

    18、传统文化传承名言警句。

    19、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工作。

    20、即使有金银,也很难买到文化遗产。

    21、文化成就未来,传承令人难忘。

    22、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财富。

    23、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迫切需要加强保护。

    [阅读全文]...

2022-04-05 22:39:21
  •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 名言
  •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名言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名言警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阅读全文]...

2022-07-13 18:46:00
  • 瑶族文化的传承论文

  • 文化,传承
  • 瑶族文化的传承论文

      瑶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应不断与时俱进,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瑶族文化接下来要如何更好的传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瑶族文化的传承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一个大家庭中,我们56个民族的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演绎着自己灿烂的文明史和发展史,瑶族文化也是如此。地处粤北地区的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粤北南岭山脉南麓,是瑶族同胞的集中地,瑶族人口在当地占52.6%,在这一带,到处分布的是瑶寨,因此连南被称为“百里瑶山”。这里有极具原始风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历史的瑶族人文景和其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瑶族历史文化悠久,瑶族风情独特,瑶山风光迷人。

      二、连南瑶族文化的特点

      民族文化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全面反映了这个民族的历史来源、社会制度、经济生活、风俗*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瑶族人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建筑文化,种植文化。

      独具风情的瑶家山寨,充分展现了瑶族同胞的智慧和勇气,他们一代接一代地开山辟岭,在明清时代修建的寨门、寨墙、石拱桥、石板道和青砖瓦房等,房屋排列整齐,村庄供水设施完善,并且他们千年瑶寨还是一处大“碉堡”。山寨建在易守难攻的半山腰,四处设防,壁垒森严,据说历史上曾多次抵挡住敌方的进攻,同时,他们开垦耕地,营造出一片又一片的梯田和森林,在崇山峻岭中构筑了一幅自给自足的山水田园风光的原始生活图景,令人向往和心旷神怡。

      2.传统音乐、舞蹈。

      瑶族歌谣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有讲述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歌;有记述民族历史的古歌;有狩猎歌和农事季节歌、爱情歌;祭祀歌、革命斗争歌,有“香哩”、“离惯”、“刮架”、“贵金钟”等数十种不同称谓的瑶族传统民歌等等。在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中,瑶族崇拜*,把*看作是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其中《盘王歌》是经典歌谣,是瑶族人民的伟大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史诗般优美的.传说、故事、谜语、谚语等,充分展示了瑶族人民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和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瑶族舞蹈与其民间歌谣一样,是瑶族同胞的生活组成部分。其着名舞蹈如长鼓舞、铜鼓舞,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间盛行的舞蹈还有25狮舞、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等数十种。现在,瑶族的长鼓舞和铜鼓舞已搬上了舞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清远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舞马鹿、凤舞、闹花灯、瑶族小长鼓舞、豆腐节、舞被狮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歌舞所用的牛角、铜锣、唢呐、芒笛、五月箫、长笛等民族民间乐器,有很强的民族艺术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3.传统民族节日。

      瑶寨是歌舞之乡,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瑶家有三月三的开耕节,六月六的尝新节,七月七的开唱节,十月十六的盘王节以及耍歌堂等盛大节日。其中,“耍歌堂”已成为连南瑶族自治县传统的民间盛会,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的“耍歌堂”是瑶族最隆重最大规模的传统节日。“耍歌堂”也是瑶族人民传播历史知识和喜庆一年辛勤劳动获得丰收的传统节日。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纪念祖先、追忆历史、喜*收、崇拜英雄、传播知识的隆重活动,同时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和人们会亲结友的民间盛会,耍歌堂传诵的瑶经具有很高的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历史研究价值。

      4.语言、服饰、宗教、婚俗等生活*俗文化。

      瑶族的语言、服饰、婚姻和生活*俗等方面有各自典型的民族文化。如服饰,女着长裙,男着对襟服,皆有头饰、生活用品以及各种装饰品,都有式样多种、精致美观的图案花纹。传统工艺如挑花、织锦、编织、刺绣和蜡染。瑶族男女老幼都能出口成歌,而且歌词精练押韵性强,时逢喜庆佳节歌声遍野,令人神往。很多走出故乡的瑶胞都尽力保存着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俗。在婚俗上,茶山瑶是传统的男婚女嫁,提倡计划生育;而盘瑶则是“男嫁女招”,提倡多生,注重男女*等;花蓝瑶婚俗更为独特。另外瑶族也保留自己的祖图族谱、碑刻铭文、宗教经书、歌书信歌、医方炙语、契约账据。

      三、瑶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策略

      如何将瑶族传统文化和其瑶区独特的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建设特色的民族经济,这是连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树立正确的民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民族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民族可持续发展目的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民族可持续发展涉及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使民族同与其相关的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因此,应始终坚持以瑶族文化保护和瑶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双赢”为目的,瑶族传统文化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的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最重要策略。

      2.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少数民族的节日礼仪、风俗*惯、宗教仪式等属精神文化因素。我们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时,必须要做到保存原文化的内在精神时,以防止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含价值受到扭曲削弱。瑶胞都尽力保存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既是由民族感情决定的,也是由瑶族民间文化艺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决定的。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异彩纷程所在,瑶族人民的语言、服饰、婚姻和生活*俗等方面有各自典型的文化特征。比如在服饰上,瑶族服饰极具特色,在婚俗方面,提倡计划生育,注重男女*等,我们都要极力推崇,另外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如挑花、织锦、编织、刺绣和蜡染传统工艺,式样多种、精致美观的图案花纹,又如服饰、建筑、生活用品以及各种装饰品,都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保留并遗传下来。在开发过程中,还包括瑶族农村的文化既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历史遗址;也包括各类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武术、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要加以很好的保护。同时,瑶族传统文化只要是有益于社会和人类事业进步的,都应积极的奉献于其他民族和外界,这也是瑶族人民本来就具有的传统美德。我们知道任何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对自己和对外界的宣传。一是尊重、保存、运用瑶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劳动实践中的优秀成果;二是向外宣传,有利于吸引和增加其他民族对瑶族人民了解的欲望和关注,加强联系,吸收、利用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援,以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促进瑶族的经济建设。

      3.民族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民族性是建造瑶族文化博物馆,依据瑶族传统的文化和传统民居建筑特点而设计的,描述了瑶族悠久的历史、自然资源、生活*俗、宗教信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传统体育等部分。这样,该馆不仅可以成为保护瑶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并且可以成为清远重要的民族旅游景点。创造性是指人们利用现有的文明成果进行改进创新,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造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前瑶民过着迁徙不定的游耕生活。但是瑶族人民勤劳勇敢,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每迁徙到新处都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劳动果实生存下来,具有优秀的民族气节。瑶族人民不但适应环境,更应改变环境。特别是要有创造性地学*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尽快适应改革开放的新环境,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既要谋求生存,更要谋求发展。

      4.融合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瑶族人民由于居住地理环境所限,发展不快,不注重吸收和运用其他民族和外界的优秀文化和科学技术,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但是,瑶族人民热情好客,内部团结、互助性强,中华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往来中不断吸收外来文明成果,瑶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应不断与时俱进,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他们不断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发展,使其吸收各种民族的长处和优点,不断完善和进步,与汉族、其他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使瑶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得以巩固和提高。

    [阅读全文]...

2022-06-24 21:06:57
  • 文化的名言名句(关于文化传承的名言名句)

  • 名言,文化,传承
  •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阅读全文]...

2022-04-25 09:15:38
  • 精选文化名言警句

  • 名言,文化,语录
  • 精选文化名言警句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名言警句吧,巧用名言警句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名言警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选文化名言警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龙应台

      2、文化作为人最核心的内在因素,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此人之所以非彼人。占有文化、支配文化、创造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彰显着人与人的根本差别。

      3、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4、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

      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南怀瑾

      6、从语义上讲,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自我觉悟。这个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国家的,还是阶层的、地域的,乃至团体的、个人的。一般意义上——广义的文化自觉,是属于国家民族层面的。——李宗桂

      7、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林语堂

      8、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谈论灵魂问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灵魂且灵魂相对重一些的人却值得每个人想想。——崔永元

      9、文化也是有层次的。最外围的,是物质文化;居于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处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所以,文化自觉,既包括物质文化的自觉,也包括制度文化的自觉和精神文化的自觉,这里更重要的,是人格的自觉,人格的自觉是文化自觉的终极。——宋圭武

      10、文化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类品性的影响。除非文化能使品性变为高尚、有力。文化的作用在于裨益人生,它的目标不是美,而是善。——毛姆

      11、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和传统,可以说我们不缺‘文’了,我们当代最缺少的是‘化’。文化的繁荣发展到文化自觉,我个人心得是:关键在一个‘化’字上。——于丹

      12、*文化应该有一种自信和从容,没有必要去声嘶力竭地辩解。——于丹

      13、藏族人从血液上就认为生死是一件自然的事。他们不会绕圈圈,始终站在起点上,也在那终点上。······我也一直在那个点上。不是我有了悟性,然后再找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去生长。我本来就是一棵长在土地里的树,土地就是我的本质,我不会思考太多。——杨丽萍

      14、文学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候是齐头并进的。——歌德

      1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成为*的千年传世格言。

      16、一个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他可能被一声耻笑或一个呵欠扼杀,可能被一句嘲讽刺中身亡,或者因某位权威人士皱一下眉便郁郁而终。

      17、文化是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情感、愿望的反映,反过来又对人的生存、发展给予能动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即人。——*

      18、人与文化是一种共在关系,即人是有文化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人的存在离不开文化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也离不开人的存在。——李金齐

      19、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达尔文

      20、越是自觉自信,就越能胸有成竹、珍惜自身,同时越能改革开放,兼收并蓄。——王蒙

      2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22、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刘向

      23、所谓“文化自觉”,“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费孝通

      24、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阅读全文]...

2021-12-02 22:25:01
  •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 名言,优秀
  •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知耻*乎勇。——《礼记·中庸》

    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4.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5.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8.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0.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1.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6.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9.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20.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2.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2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27.人必自侮,然*侮之。――《孟子·离娄上》

    2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9.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0.仁者寿。――《论语·雍也》

    31.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32.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33.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34.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3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3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4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41.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42.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4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阅读全文]...

2021-12-25 06:34:35
  • 餐饮文化名言名句

  • 名言,餐饮,语录
  •   我够餐饮文化历史悠久,所以餐饮文化名言名句也有很多。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餐饮文化名言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1.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

      2. 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3. 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中国古代诗人)苏轼

      4. 饮食如不适可而止,厨师亦成下毒之人。——(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5. 不要忽略你的身体的健康;饮食,动作,均须有节

      6. 人应当善于鉴别哪些物品食用有益,哪些物品食用有害。这种智慧,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药。——(英国哲学家)培根

      7. 整天赴宴的人没有一顿饭能吃得香。——(英国词典编辑家)福勒

      8. 一味追求食物精美是生活奢侈的标志,不愿再吃家常便饭是精神病症的预兆。(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9. 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

      10.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1. 饮食是文化,请从窗口文明做起。

      2. 人之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锤,每食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3. 用艰苦的劳作换取旺盛的食欲。——(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4. 你应该为生存而食,不应为食而生存。——(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5. 饮食*惯的改良比其他任何改良,其优点显然要大得多。——(英国诗人)雪莱

      6. 要少吃,要常吃。——(法国作家)雨果

      7. 吃千吃万,不如吃饭。

      8. 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古希腊哲学家)德溪克利特

      9. 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10. 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11. 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12. 从来没有一个例子能证明好话能安慰饥饿的胃。——(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13. 愈是能够欣赏食物的人就愈不需要调味品,愈是能够欣赏饮料的人就愈不忙于寻求他所没有的饮料。——(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

      14. 十匙合成一碗饭。

      15. 所食愈少,心开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寒,年愈损焉。——(中国古代学者)张华

      16. 粗茶淡饭,细水长流。

      17. 人不得夜食,夜勿过醉饱。——(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邀

      18. 为了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养料不仅分量要有节制,而且质料也要清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9. 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20. 节饮食,慎言语。

      1. 宋末元初隐士 蒋捷

      2. 节饮食而后得健康。

      3. 饮食不节,*倾刻。

      4.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5. 热食伤骨,冷食伤肺。

      6.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7. 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

      8. 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9. 心之需要智慧,甚于身体之需要饮食。

      10.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11. 精神畅快,心气*和。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12. 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东西,那么我就会告诉你,你究竟是什么东西。

      13.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14. 节食比绝食更难。饮食适量需要头脑清醒,而滴水不进只需死硬的意志。

      15. 起居之不时,饮食之无节,侈于嗜欲,而吝于运动,此数者,致病之大源也。

      16. 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

      17. 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18.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 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20. 粮再多,野菜也要备几锅。

    [阅读全文]...

2022-07-07 22:46:06
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 - 句子
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 - 语录
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 - 说说
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 - 名言
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 - 诗词
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 - 祝福
关于传承文化的名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