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山人海的心情说说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人山人海的心情说说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人山人海的心情说说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人山人海的心情说说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
从心理学视角看,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真爱,这是作家和编剧给人们营造的一个集体的幻象,来满足自己的不合理的期待,给自己缺少爱的能力而无法幸福一个最好的借口:ta不是我的真爱,所以不是我的错,是人不对。
1、又东二十里,曰末山,上多赤金。末水出焉,北流注于役。
2、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3、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
4、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5、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6、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7、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8、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其名芒草,可以毒鱼。
9、又东南二百里,曰前山,其木多槠,多柏,其阳多金,其阴多赭。
10、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11、东北五百里,曰条谷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虋冬。
12、西五十里,曰罢父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
13、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
14、又东六十里,曰皮山,多垩,多赭,其木多松柏。
15、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16、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17、肃慎之国在白民北。有树名曰雄常,先入伐帝,于此取之。
18、有盈民之国,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19、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20、兕兕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
21、帝尧之二女,游于江中,出入必风雨自随,故曰孟婆。
22、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
23、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一曰在穿匈东。
24、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25、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东。
26、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27、鸟飞以翼,当扈则须,废多任少,沛然有余。
28、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一曰东南西泽。
29、水兽。人面豺身,有翼,蛇行,声音如叱呼。招大水。
30、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31、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兕兕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32、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33、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34、又东二十五里,曰大支之山,其阳多金,其木多榖、柞,无草木。
35、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36、又西二十里,曰又原之山,其阳多青雘,其阴多铁,其鸟多雊鹆。
37、志望幼海,东望博木,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38、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
39、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40、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41、又北十里,曰超山。其阴多苍玉,其阳有井,冬有水而夏竭。
42、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43、又东四十五里,曰衡山,其上多青雘,多桑,其鸟多雊鹆。
44、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45、有巫山者,西行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46、又南水行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47、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48、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詈。
49、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50、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51、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李白《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君王予告作寒食,来看孤山海棠色。——杨万里《二月二十四日,寺丞田文清叔及学中旧同舍诸》
鳌抃山海倾,四溟扬洪流。——李白《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江采萍《梅妃楼东赋》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白居易《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李白《箜篌谣》
独立山海间,空老圣明代。——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帝念淮壖疫疹频,牢笼山海委名臣。——许棠《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开图恍忽睹颜色,山海遥隔精灵通。——蒲庵禅师《次韵张仲举承旨题卢楞伽过海罗汉图》
山海向东倾,百川无尽势。——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却话山海事,宛然林壑存。——李白《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听读山海经,成龙不成虎。——周文璞《云根》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王禹偁《伍子胥庙》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解缙《题吴山伍子胥庙》
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解缙《题吴山伍子胥庙》
修途缭山海,岂免从闍维。——秦观《自作挽词》
浪迹潜山海,岁晚得剑客。——陆游《剑池》
胡为冠带隐廛市,有似山海遗珠玉。——孙蕡《赠皇甫隐士文远》
汉境天西穷,胡山海边绿。——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越中山海高且深,兴来无处不登临。——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陶渊明《读《山海经》 其一》
金瓯一统更无缺,梯航山海来赆琛。——朱培源《洗兵马》
受一畜生形,骨血如山海。——释遵式《诫酒肉慈慧法门》
野人舁入市,《山海经》未传。——陶安《*山》
万象天枢北,三山海市东。——张翥《送刘贞庭总管之嘉禾》
频年山海孽,欲尽蚩蚩民。——郭之奇《汀山车中却寄汪皖公明府》
肘后袖之游八极,经行山海鬼神钦。——欧阳元《古神仙身事歌》
河东天对最杰作,释问多本山海经。——楼钥《林德久秘寄楚辞故训传及叶音草木疏求序于余》
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古有山海经,历历叙九州。——薛师石《大龙湫》
但使方隅获沾山海利,神亦坐享血食无惭颜。——查慎行《谒南海神庙》
缅怀征搉初,山海煮摘时。——刘过《悲淮南》
良时难再遇,杳然山海隔。——史鉴《送节推华公谪官》
他年欲续《山海经》,聊述此诗纪闻见。——吴澄《过枯河》
1、漳水出山阳东,东注渤海,入章武南。
2、有兽焉,名曰山膏,其状如逐,赤若丹火,善詈。
3、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
4、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5、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
6、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7、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8、又东十里,曰踵臼之山,无草木。
9、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10、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11、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
12、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
13、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其名芒草,可以毒鱼。
14、有小人,名曰菌人。
15、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
16、白水出蜀,而东南注江,入江州城下。
17、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18、又东三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椐。
19、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20、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21、又北百里,曰罴差之山,无草木,多马。
22、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23、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24、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25、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26、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27、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
28、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29、又南水行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30、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薝棘。
31、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
32、歧舌国在其东。一曰在不死民东。
33、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
34、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35、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
36、寻木长千里,在拘缨南,生河上西北。
37、开目为昼,闭目为夜,烛龙睁眼,赤地万里。
38、阘非,人面而兽身,青色。
39、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盼姓,食鱼。
40、欧丝之野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41、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
42、又东十五里,曰囗谷之山。其中多赤铜。
43、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鸀鸟。
44、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45、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46、有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
47、沁水出井陉山东,东南注河,入怀东南。
48、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
49、其木多椒椐,多封石。其阳多赤金,其阴多铁。
50、又东六十里,曰皮山,多垩,多赭,其木多松柏。
51、淮水出馀山,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
说爱你的女人很多,但是能做你老婆的却只有一个。
说爱你的男人很多,但是能做你老公的却只有一个。
就像你幻想的那样,时光不老。
就像你承诺的那样,我们不散。
不可轮回的记忆、只可沉沦的回忆。
不可遗失的留恋、只可肆意的思念。
不懂我的人有什么资格对我指指点点。
不了解我的人凭什么对我说三道四的。
莪们旳爱,不需要炫耀,全世界羡慕。
莪们旳爱,不需要广播,全宇宙季度。
只要你回眸一笑,我今生百媚成蝶。
只要你定神凝望,我用尽一生守候。
爱情就是找对了人,就算没有见面联系,也不会寂寞。
幸福就是牵对了手,就算失去了方向感,也不会害怕。
我的心很大,容下千万人,却不及你。
我的心很小,只容你一人,此生无憾。
你曾许我高头大马 锦绣荣华 后来 我才听闻 你风流倜傥 多情不尽。
你曾许我桃花尽开 眉目如画 后来 我才听闻 你锦绣不归 另有解语。
你喜欢的是细水长流煮红豆。
我想要的是声色犬马走天涯。
所爱隔山海 山海不可*。
山海亦可* 难*是人心。
这世间再美丽的事物 都不如你莞尔一笑。
这世间再美好的事物 也不如你谦谦君子。
灯塔永远不会孤单,只因你是海岸。
小船永远不再漂泊,只因你是港湾。
相思休言离别思,两情衣袂待何时。
漫含不舍虔虔首,休望箴言岁岁知。
是不是说一句我爱你就可以一直在一起。
是不是说一句我想你就可以永远不分离。
若有男孩为你四海为家 请你记得好好爱他。
若有女孩为你泪如雨下 请你记得娶她回家。
情到深处人孤独才明白爱是救赎。
爱至穷时尽沧桑才明白情是释放。
他等她等了一万年 只是等来了寂寞。
她对他凝望一秒钟 转身带走了传说。
我就喜欢你吞吞吐吐娇羞的样子。
我就喜欢你进进出出专注的神情。
不为日子皱眉头 答应只为吻你而低头。
不为孤单闭眼睛 说好只为梦你而哭泣。
我知道你会说,世界有我变不同。
你知道我会说。你是最美的拥有。
旧巷里有一个穿着白衬衫笑起来如太阳般温暖我的少年。
记忆里有一个穿着连衣裙哭起来如孩子般讨人喜的女孩。
你永远不知道,你是我渴望已久的晴天,你是我猝不及防的暴雨。
你永远不知道,你是我难以忍受的饮饿,你是我赖以呼吸的空气。
相遇是春风十里 原来是你。
相爱是山长水阔 最后是你。
熬不如疯,乖不如浪,怀抱不如癫狂。
爱不如恨,求不如抢,咫尺不如离殇。
你说我们总会天各一方,没有结局。
我说山水之间终会相遇,只为缘分。
你说太阳很暖那是因为你没见过她的眼睛。
你说海很宽广那是因为你没靠过他的肩膀。
孤岛没有四季也没人提起你的美丽。
空城没有生气也没人顾及你的孤寂。
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心若自在,虽困与方寸之地亦郎阔。
心若羁绊,虽身处天地之宽亦拘束。
迷人如爱 沉默在深秋 为什么你 还是不懂我。
岁月如梭 怀念在深秋 请原谅我 年少太懵懂。
我还是很喜欢你 像洪水猛兽 歇斯底里。
我还是很喜欢你 像候鸟南飞 终有归期。
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二单元的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爱”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片回忆性的散文。所回忆的啊长不是一个文化人,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较多的篇幅批判了阿长的愚味迷信,但在这些材料的背后却隐藏了作者对阿长纯朴、善良的品格的赞美,特别是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一情节,是文章的动情点,也是读懂阿长的关键。而这种赞美在文末被渲染到了极点,化成了对阿长的怀念与祝福。文中作者虽是从孩子的角度来写,其中却渗透了对人生的思考、学*本文,应当让学生能够理解隐藏在文本中批判性与眼下的对阿长的赞美与尊重,能够学会从生活琐事中发现爱,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
综上所述,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有:
1、找出文章围绕阿长所写的事情,哪些详,哪些略。
2、分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重点]
3、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4、作文片段练*:针对本文所学,进行作文训练。
二、说学情
本文是一片叙事性散文,从心理上,学生对这种教材有易于理解的心理,老师应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因势利导在讲课文内容的同时,以本文所学进行作文片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从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些特点,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意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目标
1、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和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我确立本文的知识目标是
2、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确立本文的“过程和方法目标”为
⑴运用探究式学法,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对生活的感悟走进文本;
⑵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创造性的见解
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逐步走进阿长的心灵,发现普通者人性的光辉,感受生活中质朴的爱。
3、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我确立本课的“情感和态度目标”为
⑴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
⑵学*感受生活,学会读懂他人的爱,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
二、说教法
1、听说读写结合法。这是针对本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听说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本文所学进行作文片段练*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提示法。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陷入迷茫时,教师在一旁给予必要的引导、点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赏识成功教育。学生在讨论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过程中,适当的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体会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说学法指导
1、圈注法。指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中,用符号圈点出重点词、句,以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养成圈点批画的良好*惯。
2、小组合作讨论法。通过探究、讨论,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本课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多媒体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了写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在长妈妈去世三十年后,作者仍写此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看课文:阿长与《山海经》 (这样设计,与以前所学知识很好的联系在一起,让知识成为一个整体。)(约需1分钟)
(二)板题,解题:根据预*作业,学生七嘴八舌起来介绍鲁迅,同时教师给以补充,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能力。(约需3分钟)
(三)电脑出示目标:为了加深印象,学生默读识记,约需2分钟。
(四)整体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文章写了长妈妈的哪些事情?各用一句话说出来。这些事表现了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2、文章写长妈妈的事情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题1,让学生速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将讨论的要点批注在书上相应的位置,第一问比较简单,学生自己就可解决,第二问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提示,比较容易。题2,回答前两问,较容易;第三问,学生理解较难,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引导提示学生从选择材料突出中心方面来考虑,学生就比较好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小结:作者围绕中心选择了5个事例,有详有略,详写了长妈妈买《山海经》,很好的突出了中心,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应注意详略得当。通过小结,学生明白了怎样围绕中心来选材,为下面的作文练*打好基础。这一环节中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批注能力,同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
(五)重点研读: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刻画人物的方法,仔细品味本文的语言。我让学生抓住重点,精读课文,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阅读的:1、全文中找出描写长妈妈品格风貌的句子,并体会所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2、点研读长妈妈买《山海经》部分,进一步体会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重点语句体会蕴含的作者的感情。第一方面,让学生速读全文,用笔勾画出你认为在刻画人物方面最精彩的语句,并做简单批注,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七嘴八舌起来发言,畅所欲言,教师在一旁进行点拨提示。我着重从描写法和对比映衬法方面指导,描写法有对长妈妈进行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这一点以前训练过较为容易;对比映衬法,学生接触不多,能说到这一点较难,因此我提出几个问题:
①文中“叔祖”的'疏懒与长妈妈的热情形成了什么?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怎样的感情?②《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形成了什么?突出了“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通过这一提示点拨,学生容易理解两者的“对比”关系,对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了了解,有完整的印象。这时教师小结:长妈妈这一形象主要通过描写法和对比映衬法来刻画的。
这样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的能力,以及圈点批注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惯,终身受益。
解决1后,请学生找出给你印象最深的部分,有些学生可能会说长妈妈买《山海经》部分,我顺势导入第二方面,主要让学生根据上面的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自学,质疑,教师巡回指导,点拨。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把握作者所蕴含的感情时,我在一旁加以提示,如①“当长妈妈给我买回了《山海经》之后,这又使我产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我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以及作者的感情变化角度来考虑,学生能较好理解。特别是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让学生联系上文内容,加以体会。在理解这些语句蕴含的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的大声朗读,细细品味,通过读更好的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深地怀念之情。这样教师教给方法后,由学生自学,质疑,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六)口头作文练*: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讲述她的一二件事,看谁讲的真实生动传神。然后推举出几名学生口头作文,学生和教师围绕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加以评价。这样对本课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学会了应用,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七)教师总结:1、教师对照板书总结:这篇文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选了5个事例,有详有略,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通过苗写法和对比映衬法,刻画出了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文中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其词恳切,其情真切,十分感人。2、对学生本节课的学*表现进行总结,表扬鼓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3、对学*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自己站起来归纳总结,用已有的学*方法去指导今后的学*。
(八)布置作业:把课堂上的口头作文,写在周记本上。
板书: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事例 品格风貌 描写方法 感情
1、喜欢切切察察 不拘小节 细节、语言、 对长妈妈的
2、夏天的睡态 诚恳、热情 动作、心理 深切怀念之情
3、懂得许多规矩 宽厚、善良
古籍《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籍《山海经》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山海经》简介
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夷坚,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4],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神话传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历史。虽然由于浓厚的神话色彩,其真实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们毕竟留下了历史的影子。把几条类似的材料加以比较,有时还是可以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的。例如上文所引《大荒北经》中黄帝战蚩尤的记载,剔除其神话色彩,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场古代部落之间的残酷战争。又如《大荒西经》、《海内经》中记载了一个黄帝的谱系: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海内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乃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西经》)这个谱系具有传奇色彩,具有神谱的性质,但是,它与《大戴礼记·帝系篇》、《史记·五帝本纪》、皇甫谧《帝王世纪》基本相同。
《山海经》分别如下:
山经
第一卷《南山经》第二卷《西山经》第三卷《北山经》第四卷《东山经》第五卷《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海外南经》第二卷《海外西经》第三卷《海外北经》第四卷《海外东经》
第五卷《海内南经》第六卷《海内西经》第七卷《海内北经》第八卷《海内东经》
第九卷《大荒东经》第十卷《大荒南经》第十一卷《大荒西经》第十二卷《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海内经》大禹
成书作者
确指说
对《山海经》一*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大宛传》。
古代典籍中首次明确指出《山海经》的作者是在西汉刘秀的《上山海经表》中,刘秀认为《山海经》是上古治水的大禹、伯益。
在《吴越春秋》中:“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
其后,东汉时期的王充、赵晔等也都在其著作中将《山海经》的作者定为伯益,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增删修改。
明代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载:“战国好奇之士,本《穆天子传》之文与事,而奢侈大博级之,杂傅以汲冢、纪年之异闻,周书、王会之诡物,离骚、天问之遐旨,南华郑花圃之寓言,以成此书”。
清朝毕沅在总结前代诸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山经》是大禹、伯益创作,《海外经》、《海内经》为秦人所作,《大荒经》则在刘秀修订时产生。
进入二十世纪,又有学者提出《山海经》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邹衍;该学说发端于刘师培,他在《西汉今文学多采邹衍说考》中,根据《墨子》所记“神仙家言,亦以齐邦为盛”推断,他主张《史记·大宛列传》与《山海经》并提的《禹本纪》“疑亦衍书”。
另外《山海经》的作者还有学者认为是墨子的弟子随巢子[25]。
泛指说
现今,学术界的讨论的焦点是作者的北人与南人之争。北人说中,主要有秦人创作说和中原洛阳人创作说。顾颉刚在《禹贡全文注释》称,“《禹贡》作者的籍贯同《山经》作者一样,可能是秦国人”。而郑德坤和日学者小川琢治则认为,《山经》中多对中原地区山川、矿产的记述,从而得出中原洛阳人创作的观点。
南人说中主要有巴、蜀人说,楚人说。吕子方、蒙文通是巴、蜀人说的代表者。吕子方以“大荒”“海内”多有记载巴、蜀之地的事迹为证据,提出巴、蜀人说。而蒙文通则认为《海内经》四篇是古蜀国的作品,“大荒”巴国作品、《五藏山经》和“海外”四经是接受了巴蜀文化以后的楚国人的作品。楚人说的代表袁珂先生认为书中所写神话故事与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九歌》等关系密切,且行文中多用楚地之语,如《海内经》中关于都广之野的记载,“播琴”一词就是出自楚地,楚地的人称呼“播种”为“播琴”,另《西次三经》中“服之使人不厌”一句中,厌俗称魇,是四川人说的发梦颠。另书中对颛顼和黄帝的记叙极多,相传这被楚人供奉为祖先。
据其统计,全*叙颛顼事迹的有17处:《海外北经》1处、《大荒东经》1处、《大荒南经》2处、《大荒西经》6处、《大荒北经》5处、《海内经》2处,明确记叙黄帝事迹的有14处:《北次三经》1处、《海外西经》2处、《海外北经》1处、《大荒东经》2处、《大荒西经》3处、《大荒北经》2处、《海内经》3处,书中称为帝而实际应指皇帝者9处:《西次三经》“是为帝之下都”、“实为帝之*圃”“帝乃戮之钟山之东”,《中次三经》“实为帝之密都”、《海外南经》“为帝司夜于此野”、《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海内西经》“帝乃梏之疏属之山”、“帝之下都”、《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
北人说和南人说以外,一些学者提出折中的见解,他们认为《山海经》在成书、流传过程中,既有北人的加工,同时也经历了南人增减。
学者萧兵著文称:《山海经》结构上观点模糊,节段松散,句式零乱,韵散夹杂,缺乏象屈原赋那样明确而统一的思想、情调、构思和语言风格,并提出《山海经》包含南、北方大量资料信息,仅仅是北方人或南方人是无法创作出来的[25]。
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出榆关》——戚继光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
《山海关》——黄*
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草戍秦兵。
星临尾部双龙合,月照*沙万马明。闻道辽阳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
《重登山海关城楼》——孙承宗
甲胄诗篇少,乾坤戎马多。幻仍看海市,壮拟挽天河。
塞上人先老,山头月奈何。群雄骄语曰,一剑几经过。
《塞上曲 送王元美》——李攀龙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宿山海关》——函可
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大海依然险,危峦空白攒。
乡书万里绝,鼓角五更寒。敢望能生入,回头仔细看。
《山海关》——闵 的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山海关》——魏源
严城当子夜,百道起边声。
岛屿天风起,如闻鸭绿兵。
宁海城边衰草秋,残垒夕阳相向愁。
*拔去张欧帜,夷歌互答声啾啾。
哀哉庚子联军来,守将仓皇弃台走。
列强占借驻海军,防敌反为敌人有。
驱吾民众削台*,摧折危楼如拉朽。
山海关与老龙头
戏水赏花寻海鸟,远听涛浪念曹操。
登临龙首关城上,天下游人今似潮。
五律·山海关抒慨
北钥幽燕锁,流云压莽阡。
雄关傲边鄙,豪杰壮烽烟。
血渍寒花艳,史彪忠将传。
铜墙终可破,铁壁赖民坚。
七律·山海关怀古
姿态巍峨第一关,称雄御敌国门前。
倚山傍势鸟难越,卫国安家民畅眠。
池阔城高虽可固,纲沦政弛也徒然。
崇祯枉有榆关在,魂魄无归荡景巅。
七律·重游山海关
依山面海一雄关,历躏沧桑六百年。
浩气长存擎日月,威风仍旧逐云烟。
兵家自古干戈地,雅客而今笔墨缘。
故地重游曾感叹,燕山儿女筑新篇。
浪淘沙·山海关
险隘锁幽燕,虎踞龙盘,登高尽览北风寒。山势巍巍成壁垒,天下雄关。
喋血记当年,一怒红颜,风云际会起波澜。铁马金戈由此向,无限江山。
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出榆关》——戚继光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1、臷国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一曰臷国在三毛东。
2、凡首阳山之首,自首山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用一雄鸡瘗,糈用五种之糈。堵山,冢也,其祠之:少牢具,羞酒祠,婴毛一璧瘗。騩山,帝也,其祠羞酒,太牢其;合巫祝二人儛,婴一璧。
3、温水出崆峒,山在临汾南,入河,华阳北。
4、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是錞于西海,无草木,多玉。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黄金,多丹粟。
5、有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6、又北百里,曰题首之山,有玉焉,多石,无水。
7、此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百兽相与群居。在四蛇北。其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
8、王子夜之尸,两手、两股、胸、首、齿,皆断异处。
9、又南三百里,曰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
10、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11、又东二十里,曰末山,上多赤金。末水出焉,北流注于役。
12、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厘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
13、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14、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
15、有国曰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国。有苕山。又有宗山。又有姓山,又有壑山。又有陈州山,又有东州山。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渊,昆吾之师所浴也。
16、犬封国曰大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
17、又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荚实,实如棕荚,名曰植褚,可以已癙,食之不眯。
18、又东南三十里,曰游戏之山,多杻、橿、榖,多玉,多封石。
19、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20、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21、又北百八十里,曰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是山也,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
22、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23、又西五十里,曰虎尾之山,其木多椒椐,多封石,其阳多赤金,其阴多铁。
24、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25、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
26、有虫状如菟,胸以后者裸不见,青如猨状。
27、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28、又东三十里,曰章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美石。皋水出焉,东流注于澧水,其中多脃石。
29、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垩,黑、青、黄垩。
30、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31、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
32、又东南十里,曰太山。有草焉,名曰梨,其叶状如荻而赤华,可以已疽。太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注于役水;承水出于其阴,而东北流注于役。
33、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34、肄水出临晋西南,而东南注海,入番禺西。
35、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又有贾山,汔水出焉。又有言山。又有登备之山。有恝恝之山。又有蒲山,澧水出焉。又有隗山,其西有丹,其东有玉。又南有山,漂水出焉。有尾山。有翠山。
36、又东五十里,曰师每之山,其阳多砥砺,其阴多青雘,其木多柏,多檀,多柘,其草多竹。
37、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38、昆仑虚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
39、西北三百里,曰申首之山,无草木,冬夏雪。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白玉。
40、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41、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市。
42、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有兽焉,其状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是山也,无草木,多青雄黄。
43、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
44、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45、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
46、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駼。有兽焉,其名曰駮,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有青兽焉,状如虎,我曰罗罗。
47、有小人,名曰菌人。
48、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
49、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鸟兽尽白。靼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观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50、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譌火。
51、阘非,人面而兽身,青色。
山海情名言
山海情台词
山海情说说
山海情诗句
山海的诗句
山海的句子
山海诗句
山海句子
山海短句
带山海的诗句
带有山海的诗句
关于山海的句子
山海经诗句
山海经名句
山海经句子
山海经语录
关于山海的诗句
山海经名言
形容山海的句子
形容山海的诗句
山海关的诗句
有关山海的古诗
山海关的诗词
山海经中的古诗
描写山海的诗句
赞美山海的古诗
山海关诗句
山海经里面的爱情句子
阿长与山海经摘抄
山海浪漫的诗句
会唱歌的古诗朗诵
犯太岁的古诗词
带唯一两字的古诗文
表示好好读书的古诗
悲伤的古诗词词牌
竹里馆的注音古诗
描写九曲溪景色的古诗
题乌江亭古诗的拼音
表达欢快心情的古诗词托物言志
鲁班造赵州桥的古诗
关于抚摸的古诗
古诗词讨论人生的微信签名
带有战字的送别古诗
带拼音的霜月古诗
关于励志的古诗四言
请写出含有窜字的古诗
滁中西涧的古诗
描写水好的古诗
300首课外的古诗
描绘学校读书的古诗
两情相约的古诗
18字的古诗儿童
阅读理解古诗中的乡村
形容培训后有收获的古诗
写生活不易坚强面对的古诗苏轼
小资生活的古诗
末尾是章字的古诗
可以做动画的小古诗
关于最后一个六一的古诗
古代形容儿童嬉戏玩耍的古诗词
客开头的古诗